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分数除法运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本质,明确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运算方法。

3.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2.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进行示范解题。

•第二课时: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讨论互动、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黑板、彩色画笔、教学PPT。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1.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料准备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

2.教学PPT、练习册等教学辅助资料。

3.黑板、彩色画笔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

以上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计划。

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计划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课时安排: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第几教学内容: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初级语文水平;
- 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研究兴趣;
-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
- 课文:《小白兔和牧羊犬》
- 生字词:小白兔、牧羊犬、森林、运动、野餐
教学重点
-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情节和角色;
- 认读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拼读。

教学方法
- 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小组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激发
研究兴趣,预课文内容。

2. 集体阅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和角色关系。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中遇到的
问题和情节发展,培养协作能力。

4. 背诵和默写:学生默写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生字词,培养记
忆和书写能力。

5. 扩展活动:进行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游戏或小练,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教学评价
- 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研究情况、默写和说故事等方
式进行评价;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主动研究。

教学资源
- 教材:最新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 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反馈
- 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督促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加深理解。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的怀念》。

这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掌握。

(3)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生字词、文学常识等。

2. 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3. 实践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对本单元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4. 课文解析: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精髓。

5. 文学常识讲解: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6.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在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档旨在设计扬州某校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单元内的生字词汇,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课文:《小红鸟》2. 生字词汇:红、鸟、树、黄、水等。

3. 本单元重点词语:飞、飘、窝、叽叽喳喳、小小的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汇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小鸟的关爱之情。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教学工具:幻灯片、多媒体设备等。

3.资料准备:备好学生练习册、学习卡片等教辅资料。

六、教学过程1. 教师自主备课(第一天)•研读教材,准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

2. 教师集体备课(第二天)•教师讨论教学重点和难点。

•共同设计教学方案,明确每个环节的任务分工。

3. 教学实施(第三至四天)•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集中讲解生字词汇和课文内容。

•分组活动,进行语文练习。

4. 课堂小结(第五天)•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巩固今天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小测验等形式。

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反思对这次集体备课和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升教学水平。

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前言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计划的编写,在教师们共同努力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知识目标1.了解《彩虹》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情感表达。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图。

2.难点: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文本分析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材和教辅资料。

2.安排好课堂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3.确保教师对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清晰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彩虹》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整体内容。

3.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方式。

4.讨论: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感悟《彩虹》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解。

2.深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彩虹》中的比喻和象征。

3.表达: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总结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做好知识点的梳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结语通过本文档,希望我们能够在集体备课中实现优质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配合,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教学计划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本单元主题是“儿童生活”,包括《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和《妈妈睡了》四篇课文。

通过研究这些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人间真情,学会独立、坚强、乐观地处理身边的事情。

教学重点包括:1.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例如对《玲玲的画》中爸爸的话的理解,或者对《一封信》中XXX写给爸爸的两封信的比较。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锻炼学生从文中提取重要信息,比如通过《妈妈睡了》中孩子对妈妈的关爱来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多种方法识字,能够抓住关键词讲述故事。

2.通过对比、圈画的方法,表达自己喜欢哪一封信,说清楚理由。

3.体会妈妈与孩子间的爱,指导写字。

4.口语交际,能够按照顺序说话,说清过程;学会听,记住主要信息。

5.词句积累,认识新词汇和短语,研究用“一边……一边……”的句式。

6.写话,写出自己喜欢的玩具的特点。

7.展示台,研究制作积累卡,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

语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研究语文的过程中,专心听、静心听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记住主要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识字加油站”,我们可以将词语的意思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了解生字词的含义。

在“字词句运用”中,我们需要先弄清同音字的意思,再进行辨析。

同时,我们也需要先了解句式的用法,再联系生活,利用句式来进行语言表达。

在“写话”环节中,我们需要先说后写,用我们学过的词语来形容玩具。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格式要求,以便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最后,在“展示台”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学生可以自主制作积累语言材料,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除法》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和小数除以小数。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小数和整数的基本概念,以及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拓展,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和整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小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和小数除以小数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运算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3.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发现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找零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数除法运算。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并简要介绍自己的思路。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小数除以整数和小数除以小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算式的特点和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分组讨论和上台演示,探索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的运算方法。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凤小学语文学科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8.三打白骨精 9.词两首 10.螳螂捕蝉 11.读书要有选择
习作3 练习3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四篇课文组成。

《三打白骨精》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鬼怪的斗争精神;《词两首》中的《如梦令》为作者年轻时的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活泼开朗的性格;《渔歌子》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反映了作者高远、悠然脱俗的情趣,寄托了他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螳螂捕蝉》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读书要有选择》是一篇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清晰有序,语言质朴亲切。

“习作3”要求写一篇读后感;“练习3”安排了“语文与生活”“写好钢笔字”“诵读与积累”以及“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要学会15个生字,其中4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意
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词两首》。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语言,能体会人物形象和表达效果,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5.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和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6.推荐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7.通过本单元习作训练,使学生学会写读后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能抓
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见解。

8.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9.书写硬笔行楷,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10.关注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综合表达能力。

11.学写毛笔字。

四、学生情况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虚心进取。

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大胆发言。

平时作业书写认真、整洁。

多数学生朗读能力较强。

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
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

有一小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缺乏自觉性。

还有个别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比较差,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尤其薄弱。

五、教学时间安排:
8.三打白骨精 2课时
9.词两首 2课时
10.螳螂捕蝉 2课时
11.读书要有选择 1课时
习作3 2课时
练习3 3课时
步凤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稿(1)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会本单元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感悟孙悟空的机智,白骨精的狡诈及唐僧的糊涂。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学习抓住细节,联系人物的表现,再把前后情节贯穿起来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二、教学内容分析:
《卢沟桥烽火》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半截蜡烛》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感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
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2.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挠在词句
描写上的变化。

3.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4.凭借字词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外,根据高年级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关的拓展。

四、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虚心进取。

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大胆发言。

平时作业书写认真、整洁。

多数学生朗读能力较强。

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

有一小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完
成,缺乏自觉性。

还有个别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建议:
朗读法讨论法感悟法想象法
六、课时分配:
8. 三打白骨精 2课时
9.词两首 2课时
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8《三打白骨精》
1.听写词语。

妖怪斋饭径直推辞
咒语蒙骗脊梁金箍棒
癞蛤蟆峰岩重叠火眼金睛
2.课后习题3。

3.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补充习题》3)
9《词两首》
1.听写词语。

沉醉藕花争渡鸥鹭
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2.课后习题3。

3.填空。

(《补充习题》3)
八、集中研讨时的主发言人(主备人):邹敏
九、主要讨论问题:
1.如何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怎样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
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2.如何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挠
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

3.如何引导学生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4.凭借字词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外,怎样根据高年级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关的
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