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影响山西省汽车销售量的诸多因素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参考内容二
文章标题: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其检验和预测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攀升。私 人汽车的普及程度不仅代
表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私人 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通过建立计量 经济学模型,分析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检验和预测。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了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影响 因素。研究发现,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和汽车产业政策等因 素对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影响最为显著。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调整相关政策,
鼓励或限制私人汽车的拥有和使用,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可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推动绿色出行方式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通 过拥堵收费等措施,限制私人汽车的过度使用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本 次演示所选取的解释变量并不全面,可能存在其他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重要因 素未被纳入模型。其次,本次演示主要了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影响因素,对其发展 趋势进行了预测
,但未对私人汽车拥有量进行细分研究,如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等细分 市场的拥有量变化情况尚需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进行深入 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精确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 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设计问卷调查,收集各地区私人汽车拥有量及相关影 响因素的数据。其次,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各地区私人汽车拥有量及影响因 素进行统计分析
。最后,通过因果关系分析,探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果与讨论
然而,要解决私人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不能仅依靠限制私人汽车的发展, 还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提高充电设施的建设,引导消费者转变出行观 念,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汽车销量在最近几年增长速度快,汽车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显著,选取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信心指数、汽车消费信贷利率、政策变化等变量指标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找到我国汽车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和政策制订者提供思路和参考价值。

由最终得到的模型得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汽车销量有显著影响。

标签:计量经济学;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320 引言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349多万台,同比增长6.9%,占全球销量的27%,连续6年全国第一。

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头行业。

另外汽车工业涉及石油、钢材、橡胶等大宗商品的消费,也直接作用和反作用于国民收入的变动,研究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于该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生产者落实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消费者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性意义。

针对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不少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认为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受到汽车信贷利率、物价水平、农村居民纯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原材料的生产和相关商品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具体探究汽车销量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汽车销量之间的关系。

以期得到相关经验证据,提出科学性的建议,为汽车制造商掌握市场规律、科学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促进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1 实证分析1.1 变量选择一个国家的汽车消费量与利率水平相关,一方面,利率越高,汽车消费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更倾向于将钱存于银行;另一方面,利率水平越高,汽车消费信贷成本越高,人们贷款买车的意愿将会下降。

汽车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汽车行业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作为耐用消费品来说,购买汽车的能力与家庭收入存在密切关系。

微观经济学论文—汽车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论文—汽车市场分析

微观经济学论文—汽车市场分析第一篇:微观经济学论文—汽车市场分析汽车市场近几年的改变——影响汽车市场的关键因素摘要:近年来,汽车市场变化很大,从2005年以来,供给与需求不断变化,原油价格上升,经济危机,国家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市场,二手车市场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汽车市场的变化,汽车市场还将面临艰巨的挑战……关键词:供求,人均收入,油价,经济危机,二手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逐渐增加,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就出行来说,人们对于私家车的需求增加。

汽车市场也是近几年比较受关注的市场之一,我认为,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奢侈品,豪华跑车,作为人们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依个人喜好而定。

另一种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我们要谈的是第二种。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 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

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提到汽车市场的发展,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供求的关系,另外还有目前的消费环境,通过对周围人买车情况的了解,我认为二手车对汽车市场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通过对供求关系变化的分析,了解人们的消费能力市场的变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供求关系的变化,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家最常用的两个词,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力量。

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及出售的价格。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速,市场环境变化也比较大。

在国内车市迅速发展的前几年,车市的供给与需求基本上是同步提升的,这也为车价稳步下行提供了市场空间。

但是自从2005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一度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产商生产了这么多汽车却没有那么多人买,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我们知道影响消费者需求量的因素有很多,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就业率等等,如果人均收入达不到一定得水平,对于汽车这种高价格的商品的消费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

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张新新王柳张子敖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08期摘要:中国汽车销量在最近几年增长速度快,汽车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显著,选取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者信心指数、汽车消费信贷利率、政策变化等变量指标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终找到我国汽车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和政策制订者提供思路和参考价值。

由最终得到的模型得出: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汽车销量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汽车销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320 引言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发布的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349多万台,同比增长6.9%,占全球销量的27%,连续6年全国第一。

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头行业。

另外汽车工业涉及石油、钢材、橡胶等大宗商品的消费,也直接作用和反作用于国民收入的变动,研究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对于该行业的政策制定者和行业生产者落实供给侧改革以及促进消费者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性意义。

针对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不少学者运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认为汽车销量的影响因素受到汽车信贷利率、物价水平、农村居民纯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原材料的生产和相关商品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具体探究汽车销量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汽车销量之间的关系。

以期得到相关经验证据,提出科学性的建议,为汽车制造商掌握市场规律、科学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促进居民提高生活水平。

1 实证分析1.1 变量选择一个国家的汽车消费量与利率水平相关,一方面,利率越高,汽车消费的机会成本越高,人们更倾向于将钱存于银行;另一方面,利率水平越高,汽车消费信贷成本越高,人们贷款买车的意愿将会下降。

汽车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汽车行业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而作为耐用消费品来说,购买汽车的能力与家庭收入存在密切关系。

我国汽车销售量预测研究

我国汽车销售量预测研究

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 消费者偏好等。政策环境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在政 策上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施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 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严格的新能源汽车排放标准,促进了新能 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4、人才培养: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 引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5、品牌建设: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提供 优质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6、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汽车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 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推动汽车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发展。
3、竞争趋势: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品牌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服 务领域的投入,以提高竞争优势。同时,国际汽车厂商也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 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发展。
二、预测我国汽车制造业服务化 趋势的方法
1、数据收集:收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相关数据,包括产量、销量、进出口 数据等,以及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我国汽车销售量预测研究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目录
05 结果与讨论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摘要
本次演示以“我国汽车销售量预测研究”为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探讨了影响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因素及其预测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 计分析,发现汽车销售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可支 配收入、汽车价格、政策环境等。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 明,这些因素对汽车销售量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汽车营销论文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

汽车营销论文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

汽车营销论文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摘要:本论文旨在对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通过研究经济型汽车市场的特点、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因素和购车决策过程等方面,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适宜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通过分析市场竞争现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一、引言经济型汽车是当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汽车类别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平民化汽车消费需求逐渐增多。

本论文旨在分析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背后的经济因素、品牌认知、购车动机等因素,为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策略。

二、经济型汽车市场特点经济型汽车市场具有需求量大、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等特点。

在消费者心中,购买经济型汽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交通需求并同时考虑到经济因素。

三、消费者购车决策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购车预算、维修费用、油耗等经济因素对购车决策有重要影响。

2.品牌认知:消费者在购车决策过程中,品牌声誉和知名度是他们选择汽车品牌的重要依据之一3.购车动机:消费者的购车动机涉及到个人需求、社会形象、家庭因素等,需要针对不同的动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四、购车决策过程消费者购车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需求识别、信息、评估对比、购买决策和后续行为等多个阶段。

对购车决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为其提供精准的营销策略。

五、市场竞争现状分析经济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市场格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六、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消费者购车决策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偏好、态度、感知和信念等。

了解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定位目标消费者群体并制定吸引其购买的营销策略。

七、营销策略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营销策略建议:1.关注经济因素:降低成本价格、提供经济维修方案、强调油耗经济性等。

论汽车市场价格与销量的关系

论汽车市场价格与销量的关系

论汽车市场价格与销量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如今这个车市竞争激烈的时代,汽车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日益引人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汽车市场价格与销量的关系。

价格对销量的影响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汽车消费市场也不例外。

价格下降往往会促进汽车的销量增加,而价格上涨则会导致销量减少。

根据市场调查,高性价比的汽车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价格适中、性价比高的车型往往会在市场上受到更多的关注。

除了价格适中之外,优惠政策、贷款利率等因素也会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意愿。

例如,许多车企定期推出促销活动、延长贷款期限、降低首付款等优惠政策,这些措施都能够促进消费者的购车欲望,进而提升汽车销量。

品牌形象和口碑对销量的影响汽车品牌的形象和口碑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另一重要因素。

知名品牌和口碑好的车型往往更容易卖出去,品牌和口碑差的车型则较难卖出。

具有良好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品牌通常能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信任,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品牌形象和口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决策,尤其是在面对海量的资讯和信息。

消费者在购车前会先对车型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车型的动力性、安全性、油耗等指标,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车型。

因此,仅靠炫酷的外形或者低廉的价格并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只有提升品牌形象和口碑才能对汽车销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市场需求对销量的影响市场需求也是影响汽车销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汽车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需求来设计车型,才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从而提高销量。

例如,年轻人更崇尚时尚、科技的车型,而中老年人则更注重车型的内部空间和舒适性。

在这方面,一些车企开发新车型时注重差异化设计,以更好的满足不同需求群体,从而增强销售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汽车市场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价格下降能够促进销量增加,而价格上涨则会导致销量减少。

山西商用车现状分析报告

山西商用车现状分析报告

山西商用车现状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山西省商用车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我们对商用车销售、类型、品牌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从整体来看,山西省商用车市场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引言商用车是指用于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工程施工等经济活动的车辆。

随着山西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商用车的需求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商用车是山西省物流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推动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商用车销售情况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山西省商用车销售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2015年至2020年的销量数据可以看出,商用车销量从32,000辆增长到了45,000辆,年均增长率为6.3%。

其中,货车的销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占总销量的70%以上;而客车的销量相对较少,占比约为30%。

3. 商用车类型分析商用车主要分为货车和客车两大类。

货车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包括轻型货车、中型货车和重型货车;客车主要用于旅客运输,包括中型客车、大型客车和豪华客车。

从类型分布来看,山西省商用车市场以货车为主,占据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一方面,山西省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大量的煤炭、钢铁等资源需要通过货车进行运输;另一方面,山西省的工程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货车进行物资运输。

客车市场相对落后,主要受限于山西省的地理和交通条件。

4. 商用车品牌分析山西省商用车市场上主要有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参与竞争。

根据销售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位的品牌分别是东风、解放和福田。

这三家品牌销量占据了山西商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它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东风、解放和福田是商用车市场的老牌品牌,产品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完善,深受消费者的认可。

他们在山西省商用车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口碑。

5. 商用车市场发展趋势虽然山西省商用车市场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山西省的道路网相对薄弱,交通条件不利于商用车的运输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正变为新的消费热点。

本文选取了影响山西省汽车销售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计量分析,并加以验证,最终确定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公路里程等对私人汽车的消费影响较为明显。

关键词:汽车销售量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钢材价格指数模型检验目录一、摘要 (1)二、引言 (3)三、指标的选择 (3)四、模型构建 (3)五、模型检验 (4)(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4)(三)计量经济学检验 (5)六、结论 (11)七、参考文献 (12)一、引言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从较多角度对影响汽车销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比如GDP与私人汽车消费的影响,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知影响私人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汽车价格、替代品如火车,飞机等的发展、偏好、环境、居民可支配收入、燃油价格指数、公路里程等。

这里,虽然汽车整体价格便宜,买的人就多,但汽车价格本身是个太宽泛概念,不同汽车品牌之间有不同的价格,相同品牌汽车不同型号价格也差别较大,因此不宜作为选取对象;关于替代品的因素,由于汽车这种奢侈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其替代品对人们对私车消费的影响较小,也不好度量,所以我们在进行计量模型的建立时,也不选择这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而偏好、环境等虽然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去购买汽车,但这些因素是基于超越了经济学范围的历史和心理因素,难以测算和量化,所以在计量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并不采用这方面的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是宏观经济环境,对汽车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汽车行业只是国民经济当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虽有影响但是居民直接的可支配收入因素显著。

因为汽车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因此有消费门槛,再考虑到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能够消费私家汽车的主要为城镇里家庭收入相对富裕的群体,而且他们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有这个消费需求,因此认为选取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可能会更好的解释私车消费情况。

而燃料价格指数的变化我们认为也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汽车消费需求。

此外,以公路里程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较好的发展汽车市场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我国交通条件不是很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因此这里也选取它作为解释变量加以研究。

二、指标的选择我们采集的是2001—2010年山西省私家汽车销量、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山西省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钢材购进价格指数等数据。

除上述因素以外,还有一些重要因素,国家政策,私家汽车的价格,汽车的品牌,以及消费者对汽车的喜爱程度等等都是。

由于样本数据量有限,不能选择过多的解释变量,以避免造成模型自由度为负的错误。

三、模型构建原始数据年份山西省私人汽车销售量Y(万辆)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1(元)山西省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 X2(万吨)钢材购进价格指数X32001 28.26 5391.05 0.34 102.4 2002 27.71 6588.10 0.34 96.5 2003 34.15 7005.03 0.33 107.6 2004 41.13 7902.86 0.34 118.5 2005 58.77 8913.91 2.35 106.97 2006 73.58 10027.7 3.28 100.42007 93.12 11564.95 3.94 105.2 2008 118.35 13119.05 14.81 119.21 2009 148.86 13996.55 18.82 88.2 2010186.615647.720.31103.6建立汽车销售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方程如下: Y=b 0+b 1x 1+b 2x 2+b 3x 3+u t其中 Y 表示山西省私人汽车销售量(万辆);X 1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2表示山西省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X 3表示钢材价格购进指数。

模型的参数估计利用Eviews3.1软件,做Y 与X 1、X 2、X 3的回归,回归结果如下表由上表可得,回归方程 1.回归方程Y = -6.973466+0.010438X 1+2.328206X 2 - 0.301489X 3t=(-0.192413) (4.473506) (2.318608) (-0.896821) R 2=0.982303 DW=1.83885 F=111.012 四、模型的检验①回归系数估计值,1ˆb =0.010438>02ˆb =2.328206>0,3ˆb =-0.301489<0,说明山西省私家汽车的销售量与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山西省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同方向变动,与钢材购进价格指数成反方向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私家汽车销售量平均增加0.010438%,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私家汽车销售量平均增加2.328206%,钢材购进价格指数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私家汽车销售量平均增加0.301489%。

②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差的评价:S.E=8.965755说明,回归方程与各个观测点的平均误差为2.914938.拟合优度检验:_R2=0.973454说明,回归方程即上述样本函数的解释能力为97.3454%,即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钢材购进价格指数能对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的变动的97.3454%作出解释。

这从残差图也可以看出。

④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从全部因素的总体影响上来看,在5%显著性水平上,F=111.012>Fα(k,n-k-1)=F05.0(3,6)=4.76,说明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钢材购进价格指数能对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

这从p值为0.000012可以明显的看出,回归模型是相当显著的。

⑤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从单个因素的影响上来看,在5%显著性水平上,|t(∧b1)|=4.473506>t025.0(6)=1.9432,说明山西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的影响是显著的,|t(∧b2)|=2.318608>t025.0(6)=1.9432,说明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对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的影响是显著的,|t(∧b3)|=0.896821<t025.0(6)=1.9432,说明钢材购进价格指数对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从他们的p值为0.0042,0.0596,0.4044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计量经济学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①相关系数检验在命令窗口键入COR Y X1 X2 X3,输出的相关系数矩阵如图所示:除过X,可见每个元素都与私家汽车销售量高度相关,而且解释变量之间也3是高度相关的。

所以剔除X3.现按照逐步回归原理建立模型。

②辅助回归模型检验在命令窗口键入 LS X1 C X2 输出的回归图形如图:在命令窗口键入LS X2 C X1 输出的回归图形如图:对比上述两表拟合度,R2(X1)=R2(X2)=0.855236,因此可得模型是最优的。

③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由VIF i=1/R i21 ,得VIF1=VIF2=6.9078>5,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2.消除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对私家汽车销售量分别关于x1,x2建立一元回归模型:Y = -75.11715496 + 0.01559255078X1Y = 38.96707721 + 6.488733086X2根据理论分析,可支配收入应该是影响私家汽车销售量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检验也表明,收入与销售量的相关性最强。

所以,以Y=b0+b1x+u作为最基本的模型。

加入山西省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X2,对销售量Y关于X1、X2建立二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如图所示。

Y = -35.49391814 + 0.009965372459X1 + 2.580455882X2t=(-2.071098) (4.446819) (2.715211)R2=0.979930 F=170.8939可以看出,加入X2后,调整后拟合优度有所提高,系数均显著且符号正确,因此在模型中保留X2。

在这个模型中,虽然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但多重共线性结果并没有造成不利后果,所以该模型是较好的私家汽车销售量模型,为最终确定的函数。

(二)异方差性检验(1)用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检验模型Y=b0+b1x1+b2x2+ut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将原始数据按X2排成升序,去掉中间的2个数据,得到两个容量为4的子样,对两个子样分别作OLS回归,求各自残差平方和RSS1和RSS2(相关数据见表2和表3),利用EViews进行G—Q检验的具体步骤为SMPL 2001 2004 确定子样本1LS Y C X1 X2 求出RSS1=29.75712SMPL 2007 2010 确定子样本2LS Y C X1 X2 求出RSS2=56.85643计算出F=56.85643/29.75712=1.9106832取α=0.05时,查F分布表得F05.0(1,1)=161.4,而F=1.9106832<F05.0(1,1)=161.4,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六、怀特检验用怀特检验法检验模型Y=b0+b1x1+b2x2+ut是否存在异方差性。

怀特检验结果如下图:其中F值作为辅助回归模型的F统计量值。

取显著水平α=0.05,由于nR2=7.26414<2χ05.0(4)=9.488,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实际上由输出结果的的概率值(P值)也可以看出,p=0.122571>α=0.05,不存在异方差。

自相关检验①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在方程窗口选择滞后期为1、2,可得LM1(1)=0.736LM2(2)=7.25,对应的p值一个大于0.05一个小于0.05,因此,随机误差项存在只存在二阶自相关性。

②自相关性的修正利用对数线性回归修正自相关输入LS LOG(Y) C X1 LOG(X2)然后在方程窗口点击,并选择滞后期为1、2,可得LM3(1)=0.00001LM4(2)=0.70352,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因此,随机误差项已不存在一阶、二阶自相关性。

由偏相关系数检验图也可以明显看出,山西省私家汽车销售量模型不存在一阶、二阶自相关性。

此时,回归结果如下图回归方程为:ln(Y) = 2.704806774 + 0.000137778557X1 + 0.126427212lnX2R2=0.990013 DW=1.998421 F=346.9681四、结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城镇生活汽油终端消费量都与汽车的销售量密切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