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优质学案: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合集下载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案及练习题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案及练习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学习重点: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学习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浅尝试】(自主阅读课文,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一、慕尼黑阴谋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张,在吞并(国)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

2. 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3.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

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4.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间,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

英法对德国宣战。

5.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国在内的西欧和许多国家,国也遭到轰炸。

在此期间,(国)也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6.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

苏联军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

7. 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深探究】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其主要目的和实质是什么?产生了哪些恶劣影响?【知识梳理】(动动脑,忆一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1.慕尼黑阴谋---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2. 二战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侵波兰,3.扩大:1940年4--5月德军占领法国、空袭英国伦敦4.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军苏联,在斯大林带领下,莫斯科保卫战成功5.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巩固拓展作业】班级姓名等级1.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②有利的自然环境。
(2)德国方面:
①德军对形势估计不足;
斯大林发出了“消灭德 国占领者”的伟大号召,特
②缺乏冬季作战装备; 别是在强兵压境的情况下,
③进攻南欧延误了向莫
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 兵式。受阅部队从红场直接
斯科进攻的时间。
开赴前线。
一.苏德战场的转折:
(一)莫斯科战役:(台风行动)
3.意义: (1)是德国陆军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 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 闪电战”的破产;但德军 仍掌握战场主动权; (2)鼓舞世界人民反法 西斯的决心。
苏联的宣传海报中表明 “我们将保卫莫斯科!”
一.苏德战场的转折: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战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一.苏德战场的转折: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战役)
1.概况: (1)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2)德军的目的(原因):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全面进攻,1942年重点进攻高加索; ②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③政治意义。(领袖名字命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三.北非战场的转折——阿拉曼战役:(1942.10) (一)时间:
1942年10月
(二)结果:
德意军队损折过半,全线西撤。
(三)意义:
北非战场出现重大转折。
“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 阿拉曼战役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
—————丘吉尔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2.为什么是二战的转折点: (1)使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德军被迫从战略
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巴黎和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3课华盛顿会议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
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3课美苏争霸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第2课越南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两伊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总复习。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4: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4: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知识梳理』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时间:1941年9月-12月。

结果: 战役是德军在二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意义:(1)标志着“”的破产,希特勒面临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两线作战,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2) 人民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3)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4)英美也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力度,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背景:(1)莫斯科战役后, 认识到东线战事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为使他的战争机器继续运转,他决定占领高加索,并进一步染指中东和印度洋。

(2)德军切断了苏联中央与南方的联系,为南进提供强大的后方保护,从侧翼迂回包抄莫斯科。

阶段:1942年7月至11月为苏军防御阶段;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为苏军反攻阶段。

意义:它既是苏德战场的点,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转折性战役。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 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太平洋和东南亚的大片地区。

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

中途岛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前哨基地和珍珠港的重要屏障,日军想凭借占绝对优势的兵力聚歼美军舰队,确保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有利地位。

2.特点:海空大战、使用航空母舰作战。

3.影响:日军丧失了在中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 战争出现转折。

三、阿拉曼战役时间: 年7月。

特点:规模和战果不大,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意义:北非战场的转折来临。

随堂测试一、选择题1.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

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

希特勒不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B.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C.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D.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2. 观察下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

右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一排排的墓碑。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学案3: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课标要求] 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课堂互动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战况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发动进攻,局势紧张。

②1941年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①德国在二战中遭受的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的破产。

『重点精讲]莫斯科战役中,在初期失利的情况下,苏军为何能取得最后的胜利?(1)苏联军民同仇敌忾。

(2)红场阅兵鼓舞了苏联军民取胜的信心。

(3)俄罗斯的严冬寒冷,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关键点拨]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前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原因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进攻为进攻。

②为夺取高加索,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

(2)战况①防御: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苏军从包围德军,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于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教材互补]……1943年2月2日,历时20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此役德军共损失了约150万人,占其在苏德战场作战总兵力的1/4。

这场战役和其后进行的库尔斯克战役一起,不仅构成了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而且也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人民版)『重点精讲]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1)法西斯是靠欺骗上台的,它的政治神话必须用一个个军事神话来维持,进攻一完结,它的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

(2)二战的主战场在欧洲,欧洲主战场在东线,苏德战场的转折具有推动全局的意义。

(3)该战役的胜利使法西斯国家感到前途渺茫,末日将至,但大大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必胜信心,巩固了反法西斯联盟。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3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选修三 第3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的战场上共同完成的。

(历史解释)2、体会反法西斯国家军民坚韧不拔的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

(家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1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转折阶段的重大战役。

本课引言叙述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的个小故事,意在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反映本课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引言中包括本课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三个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实现转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日军为什么败于中途岛战役?)、需要解决的四个概念(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教学方式】1、论从史出: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设置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史料实证)2、运用视频资料,直观了解和认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

(历史解释)3、以三大战场的四大战役为核心,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发生转折的。

(历史解释)【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新课】利用地图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德国在欧洲、意大利在北非和日本在亚洲太平洋三大战场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并指出:面对法西斯国家咄咄逼人之势,1942年元旦,中美英法等26个国家代表齐聚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政治形式发生了根本转折。

在此基础上,军事上也很快出现了转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学案.docx

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

学习重难点:1.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2.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知识自学: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1.莫斯科战役(1)战况①1941年9 月底,德军向_______发动进攻,遭到苏联军民顽强抵抗。

②1941年12 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_______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_______”的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原因①________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为夺取 ________,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 _________。

(2)战况①防御: 1942 年 7 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苏军从南北两侧包围德军,________年 2 月德军惨败。

(3)意义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 _____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推动___________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中途岛战役1.背景(1)1942 年 4 月,美国对日本的_______、横滨等城市进行轰炸,日本举国震动。

(2)日决定攻美国重要基地_________,出美国主力,加以。

(3)美事先破了日密,了解日的作划。

2.:1942年6月,日美双方在________附近海域展开一海空大,日惨。

3.影响:日本开始失太平洋的略主,太平洋争出折。

三、阿拉曼役1.背景:1942年,北非德意逼阿拉曼,开告急。

2.况(1)1942 年 10 月,英在 ________指下反攻。

(2)德意于劣,被迫全西撤。

3.影响:_______的形生了折。

4.第二次世界大折的意(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着的主。

(2)多年的浴血,人民于看到了利的曙光。

思拓展:1.中途海的意2.教材 P71“学思之窗”,合本和上的内容,回答世界反法西斯争是如何打开利之的?3.斯大林格勒役第二次世界大的影响4.下列材料,回答。

2012高中历史 3.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3

2012高中历史 3.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3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在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的原因结合本课和前课内容,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开胜利之门的原因讲述过程问题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是由世界各国人民在不同战场上完成的中途岛战役美军空袭东京;中途岛战役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获胜的原因讲述过程问题探究阿拉曼战役阿拉曼战役讲述过程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阶段(1942年6月~1943年6月),主要战场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

本阶段在各大战场上均发生了根本性的战略转折,随着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本节教材叙述的即为战争转折阶段的重大战役。

本课引言叙述发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尾声的一个小故事,意在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切入点,反映本课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引言中包括本课学习任务: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三个问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怎样实现转折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日军为什么败于中途岛战役?)、需要解决的四个概念(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

“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一目介绍苏德战场的转折。

一、莫斯科战役。

1941年9月,德军以180万兵力、1 700辆坦克和1 400架飞机,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强大攻势,意在夺取苏联首都莫斯科。

德军初战告捷,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地区合围苏军60万。

但苏联军民顽强抵抗,使德军最终止步于莫斯科城外20千米处。

12月6日,苏军发动反攻,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莫斯科战役中苏军获胜的原因有:①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顽强的抵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2.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
门的。

1.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2.难点:中途岛战役美军获胜的原因。

知识点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概况
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局势紧张。

②1941年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
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关键点拨』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前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使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原因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为夺取高加索,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过程
①防御:1942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苏军从南北两侧包围德军,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
①规模: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是苏德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于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知识点二中途岛战役
1.背景
(1)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巩固并加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

(3)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1942年6月,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3.影响: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归纳总结』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大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知识点三阿拉曼战役
1.背景: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但因给养供应困难,攻势停顿。

2.概况
(1)1942年10月,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2)德意军队处于劣势,折损过半,被迫全线西撤。

3.影响: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历史比较』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相同点
(1)背景:都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

(2)目的:旨在遏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最终打败法西斯势力。

(3)性质: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军事斗争,具有明显的正义性。

(4)影响:都是具有转折性的重大战役,使法西斯军队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主题一苏德战场的转折
史料一
史料二200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

对俄罗斯而言,二战曾是苦难。

如今,苦难积淀成历史财富。

俄罗斯积极倡导建立有效保障全球稳定和安全的多边机制,推动合理的、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为此,俄国竭力维护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权威;大力发展同中国、德国、法国等大国的关系,与美国既相互尊重又相互牵制;与欧盟、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等开展积极合作。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思考
(1) 史料一中红场阅兵发生在哪一事件中?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红场阅兵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3)这次阅兵起到了什么作用?
(4)史料二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的目的是什么?俄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的?
答案(1)莫斯科战役。

使德国陆军遭遇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德军被迫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2)1941年,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莫斯科局势紧张;11月7日,苏联为庆祝十月革命举行阅兵。

(3)鼓舞军民士气,抵御德国法西斯侵略。

(4)为了提醒人们不忘那场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的战争,世界和平需要各国去共同创造。

在新的形势下,俄罗斯积极倡导建立有效保障全球稳定和安全的多边机制,推动合理的、民主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莫斯科战役的重要意义
(1)莫斯科战役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希特勒面临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两线作战。

(2)苏联人民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独立生存能力,英美也加大了对苏联的援助力度,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对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德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是德国自二战爆发以来所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

(2)对法西斯集团: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打击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对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对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

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4)对世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主题二中途岛海战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史料二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

美国海军提前发觉日本海军的计划,是日本海军失利的最主要的原因。

思考
(1)有人认为:“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2)中途岛战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从美国方面分析其原因。

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不正确。

理由:战争虽然起到了加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作用,但是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以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等。

(2)原因: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美军集中有限兵力,抓住战机,伏击日军取得重大成功。

看法:现代战争运用高科技手段,信息之争更为重要。

【史论归纳】中途岛海战的意义
(1)中途岛战役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

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2)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

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1.“幻想一个半月消灭苏联的德军,没有冬季作战准备,马达无法发动,人员大量冻伤,士兵不得不穿着抢来的女大衣御寒,拿破仑当年失败的阴影笼罩着部队。

”此次战役()
A.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B.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D.德军的主力部队损失殆尽
答案 B
解析紧扣题干材料“冬季”及对德军的影响入手分析该战役及意义。

2.观察右图,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

右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了一排排墓碑。

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不正确
的是()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
B.该海报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C.苏军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宣传的内容变成现实
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
答案 D
解析图中的海报反映出苏联人民的斗争决心,即坚决打败德国法西斯。

因此,D项的叙述不正确。

3.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答案 A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
答案 D
解析题干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的战役,而根据所学知识,只有中途岛海战中美日双方都使用了海空立体作战和航空母舰、战列舰、驱逐舰等新型武器。

故答案为D。

5.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
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
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是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苏德战场根本性转折出现的时间是1943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