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讲解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的国家生日。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了解我们的国家是怎样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2.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那一天的喜庆与庄严。

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听准字音和句子。

3. 检查自读情况,纠正读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开国大典的句子。

2. 指名学生朗读所画的句子。

3. 这些句子分别描述了哪些不同场景?请同学们根据场景的不同将课文分成四部分。

4.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四、细读课文,品词析句1. 齐读第一部分,思考:典礼开始前会场是什么样的?2. 找出描写会场的句子,边读边体会会场的喜庆、庄严、肃穆的气氛。

3. 自由朗读第二部分,说说典礼仪式开始了,人们在做什么?4. 默读第三部分,思考:课文怎样描写阅兵式的盛大场面?哪些词语写出了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哪些词语写出了受检阅部队的英勇威武?5. 齐读第四部分,思考:课文怎样描写群众游行的情景?从游行情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6. 品读重点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体会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方法。

7.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思考课后习题第1题。

《开国大典》课件(第一课时)共11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第一课时)共11张PPT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 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 想感情。 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 出的巨大贡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 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 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 想感情。
协商 瞻仰 宣告
外宾 飘拂 欢呼
开国大典
目录 初读感知
跟着课文朗读默读课文,思考: 本课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参考《开国大典》课文朗读
开国大典
目录 课后作业
1.会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退出
1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开国大典》是一篇记叙文,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语文教材。作品讲述了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盛况。 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 出的巨大贡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 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初读感知 02 生字学习
03 词语学习
04 课后作业
开大典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 写“典礼、诞生、瞻仰”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开国大典
目录
点击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一:《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6 开国大典第1课时学情分析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教学重难点(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

(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开国大典》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开国大典》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燕都自辽金元明清以来,殆未有之盛的海洋”。我用无限兴奋的心情 迎接着这一天的到来,我高兴得简直 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你从这些人的记录中感受到了什么? 本文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氛围的?
你们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什么?用关键词批注。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益 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 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导图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
的。(提示:关注自然段的中心句。)
汇报交流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怎样划分这些场面?
大典进行的顺序 抓自然段段首的中心句来提取信息划分场面。
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式 群众游行
请按照你填写的流程图简要说明开国大典的过程。
shè
射 “身”首笔 左撇要短
“寸”宽窄与 “身”相当
结构:左右 部首:身 笔画:十 组词:射入 注射
撇上端不出头
如何把这种场面写出来呢?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顺序给课
文分段落。 默读课文, 思考开国大 2. 文中主要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 典的过程: 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完成
zhì

“巾”中 竖要长
结构:左右 部首:巾 笔画:八 组词:旗帜 独树一帜
“只”下撇、点 宽展,行笔稍重
yuè
阅 “门”宽 大、方正
结构:半包围 部首:门 笔画:十 组词:阅兵 阅览
“儿”稍宽展
“兑”窄小, 匀称紧凑
zhì
制 “牛”首 笔撇稍短
结构:左右 部首:刂 笔画:八
组词:制服 制定
下框扁窄
会场布置隆重
这句话我们可以批注上什么关键词? 用了什么修辞表现出来的?

《开国大典》 课件(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 课件(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 等19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 大典的过程。
走进课文
今天就让我们回望历史,去看一看开国大典。
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走进课文 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宣告 宣布 汇集
检阅
小组合作,分工研读第五至十自然段的三
个场面,用“____”画出“点”,“ 出“面”。
”画
小组汇报,交流并补充找到的“点”和“面”。
整体感知
聚焦“点”的描写。
思考:聚焦这些描写“点”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基本在写毛主席 思考:在三十万人中,有人民群众,也有众多的国家领导人, 作者为什么只重点突出了毛主席?
毛主席是开国大典中最主要的人物。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取 得革命的胜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感知
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朗读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部分,抓住群众的反应,
读出群众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 小结:毛主席就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 “点”。看来,选“点”要聚焦典型。
小结: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叙 了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 式和群众游行这几个重要场面。
整体感知 发现写法特点
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点面结合写场面 的方法,这篇文章中同样运用了这样的写法。 我们先走进开国大典最隆重的“大典中”的场 面去看看吧。
点面结合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学习活动:
总结方法:
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这段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 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整体感知
串联场面,概括大典

《开国大典》优质课件(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优质课件(第一课时)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7 开国大典
第一课时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伟大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 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开国大典那激 动人心的盛况吧!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我会读
汇集 预定

zhì
肃静 旗帜
坦克 一致
zhān
瞻仰
电n钮iǔ
bào
爆发 就位 语调 完毕 距离 高潮 排山倒海
xuān
宣告
检阅
次序
雄伟
制服
qínɡ
擎着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学写字
拼音开关
zhènɡ fǔ bīn zhǎn lán huì
政府宾盏栏汇
xuān yuè zhì tǎn jù lónɡ
开国大典
总体情况
(1—3自然段)
具体过程
(4—15自然段)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你 了解了开国大典的哪些总体情况。
时间 地点
参加 人员
会场 的位 置和 布置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第4—15自然段,圈出表 示时间或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整理到 下面的时间轴上。
早上六 点钟
下午三 点整
阅兵式 开始
阅兵式完毕 /傍晚
晚上九 点成下面的过程图。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4) (5—10) (11—13) (14—15)
早上六 点钟
下午三 点整
阅兵式 开始
阅兵式完毕 /傍晚
晚上九 点半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结合关键词 句想一想,“举行典礼”部分主要介绍了 哪些内容?。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2)画出课文中揭示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场面间的连接句。并给课文分段。
1.你最喜欢哪个场面?并说说理由?
组际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资料交流。
2.对文本质疑。
1.了解国庆节的由来。
2.理解课题的意思。
一、自主初读
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三、初步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教学
难点
透过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要点
学生学习活动
导入课题,
自主初读
合作研读
归纳内容
拓展延伸
1.同学们知道国庆节时什么时间吗?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今年是国庆多少年?
2.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3.解题。
1.初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课题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
年级

主备
王建红
学习
目标
1、认识“瞻”、“钮”、“聂”等5个生字,会写“瞻”、“嗓”、“诞”等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
3、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给课文分段。
1.组内练读
2.小组展示朗读
3.组际评价
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决问题。
搜集资料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场面: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开国大典》课件——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课件——第一课时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1、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 国旗。
2、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 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 感到无比激动自豪。感受开国大典中,人 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中国的思 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 式的语句。
重点研读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从“一齐”二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 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 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作业
• 把生字词在练习本上抄写两遍,并组词。
肃立
排山倒海 四面八方
副主席 共产党 奏起 瞻仰 嗓子 汇集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 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 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感到无比自豪、激 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共和国的缔造 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 国大典盛况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浏览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擎 qíng
钮 niǔ
瞻 zhān
聂 ni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党 dǎng
典副委协 宾泽奏诞钮 瞻拂骑嗓党
我会读
擎着 聂荣臻
典礼
委员
外宾 毛泽东
诞生
电钮
飘拂
骑兵
协商
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语句, 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 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字有五种解释:
①可以作为标准、典范的书籍;
②典故; ③典礼;
④旧指主持,主管; ⑤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
典礼 委员 协商 外宾 诞生 汇集 电钮 瞻仰 飘拂 骑兵 嗓子 擎着
副主席 毛泽东 奏国歌 共产党 聂荣臻
思考: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 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用自己喜欢的 符号标记这些关键词。
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现在我正站在开国大典的会场 中心,典礼还没有开始,参加开国大典 的,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 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 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 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 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 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 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 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 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 海上的波浪。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挤得满满 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年____月 ____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估计人 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 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以此掌握开 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成 员和人数,了解会场主席台的布置情 况。
26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日子,是祖国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 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翻身得解放, 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 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 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