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菩萨兵》这篇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与作者;2.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对此进行理解;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情感变化;3.培养思辨能力与道德情感;教学难点1.通过故事情节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2.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并进行分析与思考;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菩萨兵》课文;2.教案、教学PPT;3.板书工具、师生活动交流卡;4.其他辅助教学工具;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给学生出示图片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菩萨兵的图片,并向他们解释这个词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测一下菩萨兵是什么样的人物。

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菩萨兵》,并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

“昨天,我们从故事中领略到了一个识人的螳螂和一只强大的蝉的故事,今天呢?大家猜想一下作者可能会给我们讲什么故事呢?”第二步:阅读课文与分析故事情节1、听故事老师让学生听《菩萨兵》故事,并在故事结束后,向学生讲解故事情节。

2、重点解析老师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解析:•故事中阿狸对醉汉的态度是怎样的?•阿狸一开始对哥哥的笑话并不感兴趣,随后却被醉汉的言语所吸引,为什么?•为什么主人公阿狸不想加入菩萨兵,又为什么他在失去朋友之后却又决定加入了菩萨兵呢?3、探究菩萨兵的意义通过故事情节,探究菩萨兵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和正义的关系以及友情是如何影响人生选择的。

第三步:分析人物情感变化1、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主人公阿狸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并交换意见探讨一下不同的看法。

2、故事重点解析老师引导学生从角色特征入手、对话、事件转折等方面,分析阿狸的情感变化。

第四步:思辨探究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探究以下问题:•阿狸在加入菩萨兵之前,对于揭露丑恶行为的态度是怎么样的?•那么在加入之后呢?•菩萨兵的行为是对还是错?2、类比描写教师用一些类比场景,就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以帮助学生体会道德与道德内涵。

(三年级语文教案)7、菩萨兵〈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7、菩萨兵〈第二课时〉

7、菩萨兵〈第二课时〉三年级语文教案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

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二、教学第一自然段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三、教学2~5自然段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谁会读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

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

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优秀教案第二课时(精品)
3
(其中,对“尽心尽力”一词,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造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语; 对“热火朝天”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是一种什么景象。)
5.指导理解句子。 (1)课件出示: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2)这句话表面上是指什么?(春耕)但又不仅仅指春耕,还指什么?(红军通过行动让藏 民知道红军是关心他们的,是爱护他们的,使他们消除误会,从而支持和拥护红军。) (3)小结:红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藏民心里播下了信任和支持的种子,更在藏民 心里树立起了菩萨兵的好形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里先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使他们自觉关注课 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在交流时引导学生理解、想象,并结合朗读,真正感受到词句的“温 度”,从而体会到课文中关键词句传递的情意。 四、自主交流,再识“菩萨兵” 1.过渡:这些种子终于发芽了,遮在藏族同胞眼睛上的乌云也被红军的真诚驱散了。 2.齐读第八、九自然段。 3.当他们看到红军所做的一切,终于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时此 刻,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想象此时藏民们的内心想法,进行说话交流。 5.过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课件出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藏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课堂刚开始时我们已经初步交流过了,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有了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藏民们说这句话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爱 护他们,这是他们对红军最高的评价。) (2)指导学生读出激动之情。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想象、交流,不但深入体会藏民们对红军的感激之情,也使菩萨兵 在学生心里的形象更丰满了。 五、总结延伸,指导复述 1.菩萨兵,是藏族人民对红军的称赞,也从中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其实,我们现在 人民解放军也是菩萨兵,不信,你看—— (课件出示:汶川、青海玉树地震中的有关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为什么也是菩萨兵。) 2.指导复述。让学生交流准备如何复述 。

菩萨兵 第二教时 表格式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兵  第二教时 表格式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兵第二教时表格式教案第二教时总第30教时上课时间3/14教学目的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3、会用“热火朝天”“尽心尽力”造句。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1、抽读词语:菩萨藏民地区一段朱德翻译糊涂春耕糟蹋挨饿播种同胞怨不得尽心尽力热火朝天干干净净平平展展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称赞红军呢?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些什么事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菩萨兵二、探究学文。

(一)藏族同胞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1、感知课文2、讨论理解。

(1)第一自然段。

a、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藏族同胞为什么要躲红军?·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害怕到什么程度?b、体会朱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心。

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

·朱德总司令急到什么程度呢?·指导朗读。

(2)第二~五自然段。

a、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朱德总司令为什么着急。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动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一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呢?b、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想想:翻译进山找藏胞回来为什么要叹气?翻译为什么会说藏族同胞“真糊涂哇”?朱德总司令同意翻译的看法吗?他是怎么说的呢?“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菩萨兵》教学设计

《菩萨兵》教学设计

《菩萨兵》教学设计《菩萨兵》教学设计篇1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第二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关于朱德的资料。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尽心尽力、热火朝天”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三、设计理念本课的课题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中,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创设多样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体会课文内涵。

四、设计思路本课分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主要完成认知目标。

第二课时,进一步加强技能目标的训练和完成情感目标,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本课的设计思路如下:1、紧扣课题,导入新课;2、品读课文,感悟军民鱼水深情;3、前后对比,升华情感;4、总结课文,延伸内化;第三教时,练习复述故事,进一步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五、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藏族同胞,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从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信任,体现了中国的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

《菩 萨 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菩 萨 兵》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进程:一、听写生字词二、读讲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

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布置作业: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7 菩萨兵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藏民:躲跑返回流泪。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菩萨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1500字教学目标:1.知道二字成语“菩萨兵”的意思。

2.了解这个成语的来历。

3.理解文章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重点:1.学习二字成语“菩萨兵”。

2.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复述文章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课话题“菩萨兵”二字成语。

2.学生读一读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代李白的《静夜思》)3.询问学生古诗的意思。

(教师可简要介绍唐代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诗兴趣)二、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菩萨兵”二字成语图片。

2.讲解“菩萨兵”的意思,即指在战场上具备菩萨般慈悲心肠、扫除钱财利欲等贪念的士兵。

3.讲解“菩萨兵”二字成语的来源,即来自清代乾隆年间,广东人陈白沙做了梦,梦到观音菩萨派出一队兵,宣传和平和爱国主义。

陈白沙便将梦境写成了报告,并取了“菩萨兵”的名字。

后来这个名字就在民间传播开来,慢慢发展为“菩萨兵”二字成语。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瑰宝?为何“菩萨兵”二字成语是文化瑰宝?5.出示《菩萨兵》课文,让学生认读。

三、朗读(1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

2.教师指导学生调整声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理解(20分钟)1.学生自行阅读,《菩萨兵》。

2.提问学生:(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2)陈大爷为什么要去当“菩萨兵”?(3)陈大爷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4)故事最后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组分角色复述故事。

五、训练(15分钟)1.结合自身体验,想象自己作为“菩萨兵”应该怎样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5分钟)1.阅读《聪明的一休》一个故事,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思考: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再给另外一个人讲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表达得更为清晰明了?2.预习下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注意点。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推荐下载】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推荐下载】

三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三年级《菩萨兵》第二课时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菩萨兵》。

一、关于教材:课文主要写红军长征途中朱德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信任,被藏胞称为“菩萨兵”。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条理清楚。

主要通过朱总司令的语言反映他和红军对藏胞的一片深情。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将目标定位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语句;抓住朱总司令的语言体会红军对藏胞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军民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而在他的语言中,“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是理解的难点。

二、关于教法1、注重背景资料的补充。

因为课文讲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课前和学生一起了解了长征、红军等历史背景,藏族人的宗教信仰。

学生知道藏民大多数是信佛的,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菩萨在藏民心中有着很神圣的地位,藏民把红军比作菩萨,这是对红军最高的评价。

这些内容的补充对学生理解藏胞把红军称为“菩萨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紧扣人物语言,以此为教学的主线。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朱德同志与翻译的三次对话,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去感受朱德同志对藏胞的关心,对春耕被耽误的急切心情,弄清“急坏”的真正原因。

引导学生集体读、分角色读、个别读,边读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让学生对朱德总司令、红军战士从内心产生敬意,从而理解藏胞称朱德与红军战士为“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兵一样的兵”的含义。

3、引导学生结合上写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

新课标要求第二学段“能练习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

”文中“尽心尽力”“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等都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这些重点词句,我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相结合来进行理解,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进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读讲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引导概括,主要讲朱总司令想办法动员藏胞回来。

指名读“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教师提问:这句话表达了朱德怎样的心情?
再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对藏胞疾苦的关切之情。

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体会朱德同志深知藏民疾苦的阶级感情和对藏胞一片赤诚爱心。

三、读讲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

2、画出朱德同志对藏胞春耕工作关心、重视的词语。

3、指名说说所画词语。

4、指名读“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这一句,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表面上讲春耕,实质上是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5、指名说说这两段讲什么。

四、读讲第8、9自然段
1、自由读。

2、默读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为什么会说出“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3、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引读第9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藏胞为什么把红军称为“菩萨兵“。

3、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得到了藏胞的信任的事。

我们从中体会到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布置作业:
写一段话,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要求用上“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

板书设计:7 菩萨兵
朱德:急坏了怎么受得了尽心尽力
藏民:躲跑返回流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