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设计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寻访大师的童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校园伟人廊中的居里夫人、李时珍、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师的头像导入,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大师。
通过对大师的了解,试图让大师成为儿童成长历程中亲切的朋友。
通过寻访身边大师的童年,了解大师成才的童年故事,找找大师与我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把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的大师形象,变成有血有肉的、可以探究、可以学习的与儿童零距离的学习目标,引导儿童把好奇、好问、好动脑的自然天性向有理想、有目标的积极探究、有创意地生活方面发展,并最终将关注点放在儿童现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中来。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1课时【教学目标】态度和情感:培养崇敬大师鲁迅好学、好问、好动脑筋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
行为和习惯:养成爱动脑筋、勤奋好学、善于观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过程和方式:学会通过采访周围老师或其他人的方式获取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归纳;能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归纳总结个人的感受。
知识和技能: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大师和他们的贡献,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感受、想法的相关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防止学生对大师的误解与神化,关注孩子从大师童年中获得的体会以及对此种体会的内化和提升。
【教学过程预设】(一)激趣导入游戏——名人猜猜猜。
依次出示:秋瑾、鲁班、贝多芬、周恩来、鲁迅等名人头像,让学生进行猜测。
这些名人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为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又称为“大师”。
一起走进大师的童年。
(二)走近鲁迅、走进鲁迅1、外婆家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小鲁迅的外婆家——安桥头村。
学生听老师讲外婆家的故事。
通过同桌互相学习了解小鲁迅在外婆家发生的其他故事。
全班交流自己在外婆家做的有趣好玩的事。
总结在外婆家玩耍嬉戏的小鲁迅的特点。
2、百草园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百草园。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下册《关心他人》教学设计

《关心他人》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关心父母长辈、关爱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的情感和爱心献给他人的生活态度。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关心父母长辈,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主动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3.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人人都需要关心和帮助,关心和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初步学会关心他人,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等弱势群体。
4.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经历与父母谈心、亲身体验残疾人、老年人、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的过程,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养成关心父母长辈,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的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
教学难点:懂得关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并能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一:我爱我家同学们,你们喜欢喜洋洋吗?今天喜洋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高兴吗?(课件出示喜洋洋)而且他还给我们带来一首他非常喜欢的歌曲,大家请听(随机播放《我爱的家》)歌中的小朋友都爱家中的谁?1、师: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哪你了解你的爸爸妈妈吗?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父母是做什么职业的?他们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你能说说生活中他们是怎样爱你的吗?从他们做的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2、师: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都认为自己的父母每天为家庭、为我们、为工作很辛苦,其实不仅仅是父母,我们的爷爷奶奶等其他亲人每天也要做许多事情,也很辛苦,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关心帮助父母呢?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其他小伙伴。
(小组讨论:组内互相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3、全班交流喜洋洋的话:(出示课件)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关心父母长辈的好孩子。
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些人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不能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这给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许多的不便。
为了适应生活,他们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吗?猜想一下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你觉得残疾人这样的生活容易吗?苦吗?累吗?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做环保小卫士》教案教学设计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做环保小卫士》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意义及行为2.学会环保行为,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3.发展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教学重点1.理解环保知识及其应用2.学习环保行为,能够独立行动保护环境3.发扬班级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如何让学生理解环保行为的实际意义3.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教学方法1.讲述法2.活动法3.合作学习法4.视觉辅助法教学过程整体介绍(15分钟)1.讲述环保行动的重要性2.讲解环保知识及其应用3.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4.引导学生探究环保的途径和方法环保讲解(15分钟)1.讲解简单的环保知识,如回收利用、节约能源等2.展示环保行动的图片、视频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3.告诉学生环保行为的实际意义和作用环保行动(40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每组选择一个区域进行垃圾清理。
2.学生开展清理活动,根据垃圾的不同涉及分类、收集、运输等问题,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3.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垃圾进行再利用。
总结回顾(10分钟)1.让同学谈谈他们参与环保行动的感受与心得,并发表个人见解,2.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反馈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2.通过学生的自评和小组评价,了解他们对环保行动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进行班级讨论和总结,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总结本次教学活动是以“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围绕环保方面的知识、环保行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希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切实让学生身心投入到实际环保行动中来,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使学生爱护环境,成长为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力的未来公民。
未来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和春姑娘一起玩》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未来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和春姑娘一起玩》电子教案教学设计一、前言本教学设计是为未来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第二单元《和春姑娘一起玩》编写,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素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常见的春季活动;2.掌握一些基本的品德观念,如爱护花草、守护自然等。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能力;2.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常见的春季活动;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
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2.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音乐,启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教师可以播放阳春白雪的音乐和美丽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温暖和美好。
2. 学习新知a. 课文导读通过课文导读,讲解一些基本的品德观念,如爱护花草、守护自然等等。
同时,讲解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b. 学习新课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常见的春季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发放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和兴趣。
3. 实践体验a. 观察植物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和启发学生爱护植物,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植物在春天的变化和成长。
b. 跳绳比赛安排学生进行跳绳比赛,让学生感受在团队里一起努力的快乐。
4. 总结反思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对生命的尊重,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导入环节春天的特点学习新知常见的春季活动实践体验 1. 观察植物 2. 跳绳比赛总结反思 1. 培养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 2. 推广品德观念六、教学评估本课主要以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学习课外的知识,因而这里的评估主要以学生的表现和答辩的方式评估。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和快乐;2.学习了解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方式;3.激发孩子们助人为乐的热情,培养爱心、责任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4.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2. 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教学准备:教学PPT、图片、课件、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
2. 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的经历,分享感受和想法。
二、概念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了解帮助他人的好处。
2. 呈现现实范例,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不但能让别人感到温暖,还会激励自己的成长。
3. 通过图片与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整合学习(3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认真阅读“助人为乐”相关内容的发现团队协作的能力并对文章进行点评。
2. 针对孩子感兴趣的细节和信息,教师在PPT上收集内容,并整合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彼此的阅读结果和收获。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个小活动环节,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和身处的环境,寻找可以帮助别人的机会。
2. 学生可以与同组的同学交流,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适合的方法并组织实施。
3. 最后,学生可以上传他们的照片或视频,展示他们助人为乐。
五、课堂反馈(10分钟)1. 通过教师的带领与现场的学生讨论,回顾学生们如何帮助他人的经历。
2. 教师用PPT或黑板展示学生所做的成果和获得的收获和建议。
六、作业(5分钟)1. 学生需要回家写一篇记述自己今天在课堂上学习“助人为乐”的作文。
2. 齐阅读自己的文章。
教学反思:1. 教学活动较多,有助于发掘孩子们的潜力。
2. 学生非常有想法,需要老师引导、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友谊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友谊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友谊的定义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友谊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班级友谊。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或者课件制作软件。
3. 教具: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什么是友谊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友谊表现,引发学生对友谊的认识。
2. 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了解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经验。
3. 探讨友谊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对友谊的共识。
第二课时: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1. 引导学生思考友好相处的重要性,讲解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利用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实践友好相处的技巧。
3. 指导学生分析友好相处的结果和意义,引发他们对友谊的进一步思考。
第三课时:班级友谊的建立与维护1. 组织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例如合作游戏、小组讨论等。
2. 引导学生认识集体活动对班级友谊的重要性,让他们体会与同学合作的乐趣和团队精神。
3. 鼓励学生发表对班级友谊的看法和建议,促进班级友谊的建立和维护。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互动情况,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2. 设计简单的小组活动或作业,评估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和社区服务,拓宽他们的社交圈子,培养更广泛的友谊。
2. 配发相关读物或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
以上是一份针对新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友谊的性质的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引发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培养友好相处的能力,以及促进班级友谊的建立和维护,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成长档案》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成长档案》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成长档案》的概念;•掌握《成长档案》的制作方法;•知晓个人成长历程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具备制作个人成长档案的能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成长档案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收获。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成长档案》的概念、制作方法和意义;•提高学生对自己成长历程的认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成长记录意识;•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制作成长档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老师利用导入环节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长档案,并对其中一个学生成长档案进行评价,从而切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成长档案?•为什么要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我们应该如何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本节课的主题。
3. 播放视频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成长档案的概念和制作方法,同时也能够了解身边的孩子是如何制作自己的成长档案的。
4.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制作自己的成长档案,并记录下自己的讨论结果。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长档案的意义。
5. 互相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向同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成长档案,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以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
6.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向学生传递以下信息:•通过制作成长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团队合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完成成长档案的制作;•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成果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成长档案。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做事不拖拉》精品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做事不拖拉》精品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做事不拖拉》教学设计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钱莉华【教材内容】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做事不拖拉》【教学目标】1. 通过听故事、讨论、游戏等活动,引导孩子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激发孩子要远离拖拉的情感。
2. 发现自己身上的拖拉现象,寻找到做事不拖拉的方法,并进行尝试,感受自己可以做到不拖拉。
3. 对做事不拖拉进行跟踪评价,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认识到做事拖拉的危害,找到解决拖拉的方法。
【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调查学生中的拖拉现象,制成课件2. 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做事是否拖拉,说想法【教学过程】一、观看录像,认识“拖拉”1. 课前播放动画《时间像小马车》小朋友,听了这首熟悉的歌曲《时间就像小马车》,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学生谈想法)板书:抓紧时间2.播放录像,认识“拖拉”(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客人,他的名字叫盼盼,盼盼做事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去看一看吧!(学生观看录像)(2)看完了录像,你觉得盼盼做事怎么样呢?(学生从起床、刷牙、吃饭、写作业四个方面交流)(3)交流后小结:像盼盼这样做事不抓紧时间,一拖再拖(板书:做事拖拉)【设计意图】通过看录像这种低段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再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拖拉情境,认识什么是拖拉。
二、听故事、看图片,入情入境明危害1. 听故事,明危害(1)小朋友做事拖拉好不好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看看寒号鸟的遭遇吧。
(学生听寒号鸟的故事)(2)多么可怜的寒号鸟啊!它最终在寒风中冻死了,聪明的小朋友,谁来说说寒号鸟为什么会冻死呢?(学生交流)(3)交流后揭题是呀,当冬天来临之前,动物们都有自己的计划,特别是鸟儿,有的提前往南迁徙,有的提前筑巢搭窝。
只有寒号鸟拖拖拉拉,既不迁徙,也不筑巢,结果冬天来了,寒号鸟又冷又饿,冻死在了寒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动物朋友》之《我们的好朋友——动物》教学设计
教科院07小教陈慧梅学号:1011407018 教材出处:北师版《品德与生活》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动物朋友》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8岁左右的学生
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本领,发展想象力。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会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而能够全面而非断章取义地看待问题。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懂得关心、爱护动物,抵制屠杀动物的行为,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学会探究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而能够全面而非断章取义地看待问题,改变某些孩子们心中对小动物生命的漠视与木然,懂得关心、爱护动物。
教法:创设情境法;提问法;点拨讲解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迁移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PPT课件;影像资料
我设计的环节是“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本领,从而更好地与动物和谐相处”。
具体如下:
一、播放部分影像资料。
1、一只蜜蜂蜇伤了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哇哇大哭。
2、一只大母鸡啄了一个小朋友一口,小朋友哇哇大哭。
3、一个农民伯伯被一条蛇给咬伤住院了。
二、小组讨论“这三种动物是彻彻底底的大坏蛋吗?”
可能出现的讨论结果:
1、我们要爱护动物,但是伤害了人类的动物我们就不用爱护了,因为它们都是彻彻底底的大坏蛋。
2、有些动物虽然伤害了人类,但是它们也为人类做出过贡献,譬如大母鸡可以每天下蛋给我们吃,所以不算彻彻底底的大坏蛋。
3、也许它们伤害人类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分析原因,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好判断它们是不是大坏蛋。
等等。
三、播放完整的影像资料。
教师说:“对,我们是应该弄清楚原因,知道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好判断它们是不是大坏蛋。
我们来看看完整的影像是怎么回事。
”
1、小朋友举双手挥舞,拍打小蜜蜂,然后小朋友被蜇伤。
(画外音:
蜜蜂一般不攻击人类,只有在它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了才会蜇
人,而且蜜蜂蛰人以后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
)
2、一只大母鸡领着一群刚出生的小鸡仔在散步,小孩子跑过去想
捉一只小鸡仔,大母鸡就啄了小孩子一口。
(画外音:母鸡虽然
生性温顺,但是在孵化与养育小鸡仔期间,出于母亲的本能,
性格会变得很凶狠。
)
3、农民伯伯不小心一脚踩到了蛇,蛇咬了他一口,致其住院。
(画
外音:遇到蛇要冷静,乱跑惊动了它,它就有可能咬人。
)四、再次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现在看了完整的影像了,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可能出现的讨论结果:
1、原来它们伤害人类真的是有原因的啊!以后得记着,别在这
些方面惹到它们。
2、小蜜蜂也挺可怜的,蜇伤人以后自己也会死亡,小朋友被蜇,
其实他自己做得也不对。
3、要想避免这些事情发生,我们就别随便去戏弄、追赶它们,
这样我们不会被它们弄伤,它们也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它们自
己的生活。
五、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恩,大家刚刚说的都很好,的确,因为我们打扰了它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自己才被它们弄伤,然后动物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干扰。
所以,我们得知道动物们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和它们和谐相处,最后才能成为好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