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形式及维修加固施工监控问题的探讨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形式及维修加固施工监控问题的探讨

$ # " ! " " ! "
第 年
化 准 标 通 交 !
"#$%&$$#’( ’( )*#( "#$+*$+$ ’, -.+ /0+$-0+$$+1 2’(-#(&’&$ 3#4#15 ,0*6+ 70#14+ *(1 8-$ )*#(-+(*(%+ *(1 3+#(,’0%+6+(- )’0(#-’0#(4
BCDE F4;-GH:;& IA JK4;-LK;
MB233=N= 28 CKNH O4P& BH 4;N ) 4; ?; KQ=R9 K1P& SK )4; /! ## >. & B HK;4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9:$-0*%-; A NR=41 UR2NR=99 H49 V==; ,4<= K; 1H= G2;91R:G1K2; 1=GH;232NP 28 1H= 32;N-9U4; UR=91R=99=< G2;GR=1= G2;1K;:2:9 RKNK<-8R4,= VRK<N= K; BHK;4@ C2O=Q=R& 4 Q4RK=1P 28 <K9=49=9 H4Q= V==; <K9G2Q=R=< K; 92,= 23< VRK<N=9@ W49=< :U2; 1H= 9:,,4RKX41K2; 28 1H= ,4K; 1PU=9 28 1H= <K9=49=9 K; 1HK9 YK;< 28 VRK<N=& 1H= 9KN;K8KG4;G= 8:;G1K2; 28 ,2;K12RK;N K9 <K9G:99=< <:RK;N 1H= UR2G=99 28 K19 R=K;82RG=,=;1 G2;91R:G1K2;@ DZ 5 4,U3=< VP 1H= R=K;82RG=,=;1 28 =Z1=R;43 UR=91R=99=< ,=1H2<& 1H= ,4K; U2K;19 4;< 1H= ,411=R9 ;==<K;N 411=;5 1K2; 4R= =ZU2:;<=< <:RK;N K19 ,2;K12RK;N UR2G=99@ <+= >’01$; G2;1K;:2:9 RKNK< -8R4,= VRK<N= ( 1PU=9 28 <K9=49=9( ,4K;1=;4;G= 4;< R=K;82RG=,=;1( G2; 5 91R:G1K2; ,2;K12RK;N !
浅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浅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各病害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方法。
或可为该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病害,控制措施。
1常见病害通过调查,我国已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 跨中挠度过大;(2) 箱梁梁体产生裂缝;(3) 墩顶0#块开裂;(4)桥墩(或塔墩)靠承台区段的竖向裂缝。
2跨中挠度过大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跨中挠度过大,通常是由于梁体本身刚度不足所致,而梁体由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组合而成,故梁高过小、腹板厚度不足、混凝土标号不足、普通钢筋配置不足、预应力不足都会导致梁体刚度不足,进而导致跨中挠度过大。
其中,预应力配置不足可以由设计中预应力配置不足或者预应力筋应力松弛过大、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预应力损失过大引起。
此外,如设置的预拱度不足,也会导致桥梁合龙后跨中挠度过大。
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跨中挠度:(1) 适当增加梁高,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2) 设置足够的施工预拱度(3) 应力松弛的影响,增加底板预应力束,并采用分批张拉,部分底板预应力束可滞后1 年左右的时间,待混凝土完成一定的收缩、徐变后再张拉。
(4) 在中跨底板适当设置体外备用钢束,待需要时进行张拉。
(5) 延长混凝土的加载龄期,减少徐变对结构的影响(6)利用高墩的柔度来适应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位移,减少挠度。
3箱梁梁体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3.1箱梁节段间施工接缝处腹板竖向裂缝箱梁节段间施工接缝处腹板竖向裂缝处于两施工节段之间,严重的缝宽1-2mm甚至更宽。
开裂原因:(1)悬臂浇注移动支架的整体刚度不够,浇注过程中变形大;(2)混凝土浇注程序不对:先浇注后端(紧靠前一浇注节段),然后逐步向前端浇注,前端的荷载引起悬臂支架变形,导致后端混凝土裂开。
控制措施:(1)支架的刚度和强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用相当于实际荷载的荷载预压,除强度满足需要外,其最大挠度应小于或等于2.0cm。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连续梁桥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式,其结构形式为多个连续跨度的构件通过预应力钢筋相互连接而成。
由于长期受到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连续梁桥会出现一些病害现象。
本文将对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论述。
一、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1. 足部病害:即梁底部的病害,主要包括裂缝、腐蚀和混凝土材料损坏等。
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梁底部混凝土受到承受的弯矩作用而引起的应力集中。
腐蚀是指梁底部混凝土受到酸碱和盐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混凝土材料损坏是指梁底部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或失去了一定的强度。
连续梁桥在发生病害后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其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指通过在梁体外部施加预应力,以改变梁的受力状态,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1. 预应力钢筋加固:通过在梁底部和顶部穿设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使其对梁体产生拉力,以减小或消除梁体受到的弯矩。
这种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梁体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承载能力。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通过在梁体外部粘贴碳纤维布,再施加预应力,使碳纤维与梁体形成一体化的加固体系。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时,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实现。
还需要进行加固后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加固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包括足部病害、桥面板病害和拱桥病害。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预应力钢筋加固、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和预应力混凝土加固等。
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病害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的使用寿命。本研 究以某预应 力混凝 土连 续刚构桥 为依托 , 通过 实地 调研 , 分析 并总结预应 力混凝 土连续 刚构桥
病害特征 , 基 于此进一步提 出相应防治对策 , 对连 续刚构桥养护与维修具有指导 意义。调 查结果表 明: 该连 续刚构 桥主桥 上部结构主要 病害为纵 向裂缝 ; 而下部结构病害主要 集 中在桥墩 的竖向裂缝 ; 桥 面铺 装坑槽 、 纵 向裂缝较 为
・
7 0・
北 方 交 通
2 0 1 3
预 应 力连 续 刚构桥 病 害 特 征 及 防 治对 策 研 究
马宇 光
( 山西 省交通科学研究 院 ,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桥梁作为公路 的咽喉设施 , 由于交通荷载 ̄ x ̄ l - 界 自然的影 响, 出现 各类病 害与缺 陷, 严重 影响 了桥 梁
于 目前 随着交 通荷 载 、 外 界 地 质 以及 极 端 气 候 的影 响, 大部 分桥 梁在 未 满设 计 年 限 时 出现 不 同程 度病 害_ 3 J , 直 接影 响桥梁 的正 常 服役 。如何 恰 当对 桥 梁
构桥 出现 的病害 或 缺 陷 , 总结 混 凝 土连 续 刚构 桥病
小 。因此 对桥 面铺 装破损 较 为严重 的简 支梁桥 需要 采 取 限速 的措 施 对 于保 证 桥 梁 的 安 全 营 运 是 有 益
的。
参 考文 献
[ 1 ] 顾 安邦 . 桥梁工程 [ M ] . 北京 : 人 民交通出版社 , 2 0 0 0 .
[ 2 ] 孙 军 .简支连续 梁桥设计 与施 工有关 问题研究 [ D] .重 庆交通
所调 查 的混凝 土 连续 刚构 桥位 于 重庆 市 , 该 桥 结构 形式 为预应 力混凝 土 连续 刚构桥 和宽 幅式 预应 力先 简支 后连续 结构 连续 T梁 组合 桥 , 如图 1 所示。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易产生病害及维修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易产生病害及维修方法【摘要】本文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内容及影响因素出发,系统阐述了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了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措施和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预应力,桥梁,病害及维修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施工中对桥梁施工过程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渐高。
因此,积极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应力混凝土桥梁易产生病害及维修方法就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内容及影响因素1、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把材料质量关,采用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家产品。
产品要有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对到场材料进行检验,其强度、刚度、严密性及螺旋压接缝咬合牢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质量标准方可使用。
加强对波纹管的保护减少对其损伤。
减少电焊作业。
在普通钢筋骨架成型后再铺设波纹管,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要避开波纹管,波纹管接头。
用大一号规格的波纹管作套管,套管长20-30cm、管道接头在套管内要对口、居中。
两端的环向缝隙用胶带封闭严密。
2、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当块体拼装构件的竖缝采用砂浆接缝时,砂浆强度不低于15Mpa。
对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
端部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应清除干净。
应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时用压气、压水较好。
钢筋穿束前,螺丝端杆的丝扣部分应用水泥袋纸等包缠2-3层,并用细铁丝扎牢.;钢丝束、钢绞线束、钢筋束等穿束前,将一端找齐平,顺序编号。
对于较长束,应套上穿束器,由引线及牵引设备从另一端拉出。
对于夹片式锚具,上好的夹片应齐平,在张拉前并用钢管捣实。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控制影响因素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线性和受力)相吻合。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连续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由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桥梁部件排列组合而成,其主要特点是无梁台墩,横向自由度受限,能够有效地承担大跨度、大荷载和大变形等要求。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连续梁桥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包括裂缝、变形、腐蚀和疲劳等问题。
为了保证连续梁桥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和维修。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通过对桥梁进行外部预应力加固,可以有效地修复和加固连续梁桥的病害,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本文将对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论述。
一、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1. 裂缝裂缝是连续梁桥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桥面板裂缝、桥墩裂缝和伸缩缝裂缝等。
裂缝的形成会导致桥梁结构受到破坏,严重影响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安全性。
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材料强度不足、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变形和温度变化等因素。
2. 变形由于外界环境和荷载等因素的影响,连续梁桥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桥面板变形、墩身变形和桥梁整体变形等。
严重的变形会导致桥梁结构的不稳定性和破坏,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3. 腐蚀腐蚀是连续梁桥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混凝土腐蚀、钢筋腐蚀和防护层腐蚀等。
腐蚀会导致桥梁结构的性能下降和破坏,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疲劳连续梁桥在受到交通荷载和变形等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主要表现为龟裂和断裂。
疲劳破坏会导致桥梁结构的性能下降和破坏,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 加固原理体外预应力加固是通过在桥梁结构的外部施加预应力,改变其内部受力状态,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加固的目的是通过预应力的作用,修复和加固连续梁桥的病害,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经济性。
2. 加固材料体外预应力加固的材料主要包括预应力钢束、锚具、导向器和填充料等。
预应力钢束是加固的主要材料,其材质一般为碳素钢或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性;锚具用于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桥梁结构中,其性能和固定效果对加固效果至关重要;导向器用于引导和限制预应力钢束的移动,保证其预应力的施加方向和大小;填充料用于填充预应力钢束周围的空隙,提高加固的整体性能。
浅谈预应力施工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预应力施工中出现的病害及其防治一、病害一: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大主要原因分析:1、波纹管锈蚀砂眼造成摩阻力增大或漏浆铸固。
2、波纹管定位不准结构受力改变。
3、摩阻系数有误。
预防措施:1、采用强度高的镀锌波纹管。
2、定位筋准确,波纹管与定位筋之间用铁丝绑扎牢固。
3、除了设计方给定的摩阻系数外,一定要进行摩阻系数现场测试。
二、病害二:钢绞线刮痕明显,有滑丝断丝隐患主要原因分析:1、检查限位板制作是否有误差。
2、钢绞线有锈蚀现象。
预防措施:1、限位板两侧的凹槽要先进行反复试验,对易产生刮痕的一侧做好标记,防止误用。
2、尽量减少施工工序时间,把钢绞线锈蚀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病害三:锚固后夹片外露长度不等,造成锚固力集中,容易滑丝断丝主要原因分析:1、夹片未正确安装2、工作锚、锚具、千斤顶不在同一轴线上,造成偏向受力使夹片两瓣锚固长度不同。
预防措施:1、对两瓣式夹片安装开口一律上下口布置。
2、千斤顶及工具锚安装时要进行调整,使三者在同一轴线上。
四、病害四:滑丝主要原因分析:1、钢绞线上浮锈及污物未清理干净,造成张拉时夹片与钢绞线之间不能很好地咬合。
2、钢绞线编束时扭结造成受力不均。
预防措施:1、张拉前用钢丝刷清理干净钢绞线上的浮锈及污物。
2、钢绞线编束时用梳束板每隔1米用铁丝绑扎一道,钢绞线两端做好编号。
五、病害五:断丝主要原因分析:1、夹片硬度大。
2、钢绞线有损伤。
3、编束时钢绞线扭结,造成受力不均。
4、张拉前千斤顶、限位板和锚座不密贴,张拉时钢绞线受力不均。
5、钢绞线刮痕较深,截面损失过多而被拉断。
6、安装夹片时钢套筒用力过猛,致使夹片将钢绞线刻伤。
预防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技术交底施工,钢绞线进场后严格检查,对于有损伤的钢绞线禁止使用。
另外,严格按规范要求抽取样品进行抗拉及弹性模量试验。
六、病害六:钢绞线两端伸长值相差大两端伸长值相差大,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或应力骤增,有滑丝或断丝隐患,主要原因是:1、操作人员未按技术交底要求每5mpa一升级操作。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易产生病害及维修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易产生病害及维修方法[摘要]在当前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成为主要的施工方法,本文针对当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病害和维修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病害;维修一、前言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控制等环节的影响和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大量超载车辆的碾压,造成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的病害,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对车辆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我们要对出现病害的部位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维修,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二、使用预压应力混凝土材料的难点过去建筑行业配制的混凝土材料,在使用寿命、材料质量、应用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
其用于桥梁施工之后,受到外界条件产生的不利作用,会出现裂缝、压损等多种病害,给桥梁交通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预应力混凝土是行业科技创新的成果,从原材料成分及配制工艺上都进行了改良。
现场施工情况来看,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使用还存在较多的难点,影响了桥梁工程的质量标准。
1、工艺工艺材料工艺是桥梁施工的关键内容,选择不同的配制工艺对桥梁性能的影响不一。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工艺方案十分复杂,特别是原材料配合比例大小的控制较难,同时对水泥、砂、石、水的质量也有明确的要求。
除了配制工艺外,现场使用此种新型混凝土的操作工艺也很复杂,不同桥梁路段的材料摊铺标准不一,如:厚度、用量、受力等,这些工艺上的难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2、人员引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意味着施工团队的变动,原先组建团队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严。
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已经习惯于早期建立的施工队伍,并没有考虑到新材料需要安排高水平的作业人员完成操作。
此外,受限于桥梁项目成本资金的额度,施工单位很少按照新材料使用规范进行培训。
种种因素导致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限制了预应力混凝土材料功能的正常发挥。
3、技术技术水平落后限制了施工单位对预应力材料的使用,同时破坏了桥梁工程验收的总质量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高度与主跨之比一般为 1/15~1/30, 墩壁厚度与墩 柱顶梁高之比一般为 0.15~0.25 经验方法 可能导致失误
[6]
作为减轻上部结构自重的途径之一 单箱单室截面 , 其抗弯和抗扭刚度较大
实践表明
采用
墩顶设置横隔板外, 其余截面均可不设横隔板[1] 横隔板 , 其余截面均不设横隔板 但是
如某连续刚构桥 向裂缝且数量较多
施工拆模后发现主梁有竖
主跨 270m 的虎 门 大 桥 辅 航 道 桥 只 在 零 号 梁 段 设 置 如果横隔
大体上沿整跨上部结构均匀分
交通标准化
公路工程与运输 板设置不足
!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ISSUE No.150/151
总 l50/151 期
则可能导致底板纵向开裂 桥墩分
! 2.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主要病害形式及维修加固 主要病害形式 目前 我国有多座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由于种种 病害形式可以归结 箱梁 另一类是 一是混凝土开裂 如箱梁竖向开裂 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病害
原设计对此估计不足
措施Biblioteka 应力设计理论进行设计的桥墩的约束不能有效地传递于梁体截面 预应力筋后仍未能使裂缝闭合 过少 一旦产生裂缝
病害有进一步发展甚至恶化的趋势
个 别 裂 缝 最 大 宽 度 达 到 0.75mm
本文在总结已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主 要病害形式及维修加固措施的基础上 施工监控的必要性 对维修加固 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作一探讨
部预应力筋后 由于梁与墩固结 柱的强大约束 大
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其收缩受到墩 使梁处于受拉状态 桥梁截面是按A类部分预 预应力张拉力由于固结 以致张拉 ! 交通标准化 "200! 年第 "#$ 期 加之普通钢筋配置
sundet 桥 ( 主跨 86m+202m+298m+125m); 我国跨度 最 大 的 双 线 铁 路 大 桥 虎 跳 门 特 大 桥 主 跨 为110m+ 200m +110mO 已有的设计理论表明? 跨径还可进一步增
大 [2]O 在墩高方面 ? 2003 年竣工的云南元江特大桥的 主 跨 结 构 为 58m+182m+265m+194m+70m ? 且 最 大 墩高达 123m ? 而 在 建 的 陕 西 洛 河 桥 ? 其 最 大 墩 高 将达到142m O 与此同时 ? 我国早期建设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刚构桥 ? 由于受当时设计思想 \ 施工质量的制
1988 年主跨 180m 的洛 溪 大 桥 建 成 以 来 ? 预 应 力 混
凝土连续刚构桥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 ? 在主跨跨 径\ 桥墩高度以及结构优化方面均有很大的进步
[1-4]
O
交通标准化 总 150/151 期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ISSUE NO.150/151 !
Discussion on Main Diseases of the Prestressed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and Its Maintenance and Reinforcement Mornitoring
CHEN Wan-chun, MA Jian-gin
摘要 ! 目前 !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修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 ! 但在一些已建成桥梁中出现了种种病 害 " 在总结其病害形式的基础上 ! 探讨维修加固施工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 ! 并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为例 ! 论述施工监控的 主要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 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 连续刚构 # 病害形式 # 维修加固 # 施工监控 中图分类号 ! U448.215 " U445.7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4786(2006 )02 \03-0112-05
主跨跨中下挠幅度过大 引起这些病害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设计和施 工两个方面 输 具体表现为 墩柱的约束过大 施工 超载运 下面以实 时预应力吨位过大 混凝土强度不足 例予以说明 预应力索的设置不当 施工工艺较差等
应力解决薄 腹 板 抗 剪 问 题 , 采 用 大 吨 位 锚 固 体 系 , 底板的面积 , 使顶底 但是 如果处理不
2.1.1.4
! 交通标准化 "200! 年第 "#$ 期
与箱梁抗剪能力不足有关的斜裂缝 于1994年建成通车 跨度为100m+
大河铺大桥上部结构形式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 变截面连续刚构
1所示
多种病害在同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中出现的实例[12]
原 因 病 害 形 式
150m +100m 桥面宽度为 0.25m+0.75m+7m+0.75m+ 0.25m 总宽度为 9m 断面形式为单室箱梁 跨中
公路工程与运输 裂
约
或长期处于超限运输状态等原因
在运营过程 需要对其进行
布 施工一期的两悬臂段基本上没有发现裂缝 缝不仅出现在各跨跨中截面 近截面 板内 其特征均为下宽上窄 裂缝仍未闭合
中相继出现了种种病害 有针对性的维修加固
鉴于其中部分桥梁出现的
而且也出现在支点附 很多己延伸至桥面 在张拉全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 而且拉力较
[5]
上的裂缝同竖弯预应力筋的分布和张拉后混凝土的 不利受力状态有关 缝 力过大 展 所以该类裂缝主要属于受力裂 弯角过大等 从 产生该类裂缝的原因主要是预应力筋中的预应 竖弯预应力筋过于集中 引起开裂及发
而造成锚固区及腹板主拉应力过大
如有人提出双墙式薄壁墩连续刚构桥, 墩
[1]
2.1.1.3
与横隔板设置不足有关的底板纵向开裂 对于闭口 往往在各 如
[8]
最大裂缝达到1mm
桥梁成桥后在主跨和边跨跨中箱 裂缝的最 箱梁复杂的 主跨跨中未设
但是在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中 全桥 分 为 两 联
述病害均有可能出现
应力状态及底板横桥向拉应力过大是引起底板纵 向裂缝的主要原因
42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道 宽 12m 面 为三向预应力体系
表1
主 跨 140m 连 续 刚 构 上 部 结 构 为 单 箱 截 其主要病害及原因 [12] 如表
原因 为两类
梁便很快进入塑性工作状态
2.1.1.2
与预应力筋过于集中及预应力吨位过大有 其中措施之一就是采 采用竖向预
底板纵向开裂
箱梁腹板出现斜裂缝等
关的开裂 为了使上部结构轻型化 用横向预应力解决长悬臂的受力问题 避免因布束需要而增加顶板 板尺寸完全由受力特性控制 [1] 当 吨位过大有关的开裂问题
公路工程与运输
< 交通标准化
!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ISSUE No.150/151
总 l50/151 期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形式及 维修加固施工监控问题的探讨
陈万春 ! 马建秦
(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64 )
! 交通标准化 "200! 年第 "#$ 期
(Coiiege of Highway,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64, China)
112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NO."#$?200! Abstract: A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iogy of the i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in China. However, a variety of diseas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some oid bridges. Based up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main types of the diseases in this kind of bridge, the significanc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is discuss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reinforcement construction. Exampied by the reinforcement of externai prestressed method, the main points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re expounded during its monitoring process. Key words: continuous rigid-frame bridge ; types of diseases; maintenance and reinforcement ;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1
引言 随着高速交通的迅速发展 ? 人们要求行车平顺 舒适 ? 多伸缩缝的 T 型刚构已不能满足要求 ? 而连 续刚构桥具有结构整体性能好 \ 抗震能力强 \ 抗扭 潜力大 , 桥体简洁明快 \ 便于悬臂施工 \ 维护方便 等优点 ? 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2]O 随着高强预应力钢材 \ 高强混凝土 \ 大吨位张 拉锚固体系的应用与 发 展 , 设 计 手 段 的 计 算 机 化 , 施工水平的提高? 从技术上保证了工程的可行性O 自 目前 ? 虎门大桥辅航道桥的主跨跨度已达到 270m? 仅次于挪威的Stoima桥 (主跨94m+301m+72m)和 Raft-
则可能导致出现因预应力筋过于集中及预应力 如 某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连 续 刚 构 桥 75m+1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