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典型病害及加固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及其对策措施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及其对策措施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病害及其对策措施摘要:本文将针对这些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对造成的桥体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危害;对策措施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se common problem and point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bridge and caused harm.Key words: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hazards; 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48.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连续刚构桥的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病害目前,国内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也比较成熟。

在桥梁工程领域广泛应用预应力计算体系,使得桥梁在性能、造价成本、安全系数等各方面都相对优于其他桥梁体系。

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出现诸多显著的病害。

(一)桥体跨中下挠。

1.对混凝土的收缩认识不到位。

很多桥梁在施工完成后,主梁的混凝土收缩造成桥体跨中下挠。

但现役的连续刚构桥出现,正常下挠后,再出现严重的下挠。

在桥梁建设前期,没有充分认识到混凝土的徐变性具有极大的随机性,造成混凝土预应力的损失使得桥梁的刚度下降。

从而桥梁出现桥体下挠的病害。

在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之初,设计者一般为了减轻主桥梁的自重,都会在桥梁施工时使用高强度的薄板作为主梁。

而其实,在实际的数据中可以知道,加载的时间限制对桥梁混凝土的徐变度也有非常大的影响,桥梁的主梁一般在3天后就开始桥体预应力的加载,形成桥梁的整体。

于是由于浇筑凝固期时间缩短的缘故,使得混凝土的徐变的量增大,桥体的主梁下挠严重。

2.桥梁在前期设计中,计算的模型不够完善。

对桥梁在不同部位温差的考虑也是影响预应力的损失的因素。

目前国内在温差模型上采用三角模型,而该模型在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存在较大差距。

经一些国外桥梁专家分析:桥梁的温度分布呈现出非线性的分布,箱梁出现顶板的温度高于底板的温度现象。

大跨径连续梁桥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设计探讨

大跨径连续梁桥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设计探讨

大跨径连续梁桥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桥梁事业也得到发展,桥梁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连续梁桥技术因其具有的受力均匀、整体性好、节省材料,安全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中跨径和大跨径的桥梁建设项目中。

本文分析了大跨径连续梁桥的一些常见病害及其加固措施。

关键词:连续梁;病害分析;桥梁加固一、常见病害1、主跨跨中下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运营阶段所产生的持续下挠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大跨径梁式桥,如表l所示。

这主要是由预应力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徐变估计不足引起的,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跨桥。

如科罗.巴岛桥是一座跨中带铰的3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桥,其跨径组合为72m+24lm+72m,是当时世界上同类桥梁中跨径最大者。

1978年建成通车,通车后不久就产生了较大的挠度,到1990年,其挠度达到1.2m。

后来采用体外索施加预应力,使主跨中央挠度减小。

1996年7月加固结束,加固处理后不到3个月就发生了倒塌事故。

表1国内外典型连续钢构桥长期变形表2、梁体开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的梁体开裂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裂缝及运营阶段产生的裂缝,两者机理稍有差别。

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或构造不合理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裂缝以及预应力布置不合理或者施工偏差造成的裂缝。

由于各个构件混凝土浇注时间不同,早期浇注的混凝土将对新浇注混凝土的收缩产生约束从而引起裂缝。

这类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墩身与承台交界处的竖向裂缝;②1号块与0号块之间接缝附近的纵桥向裂缝(主要在顶底板);③腹板分层浇筑接合面处竖向接缝;④人孔附近等。

预应力布置不合理或者施工偏差造成的裂缝主要有:①顶板横向裂缝;②预应力锚头附近的裂缝;③曲线底板的分层劈裂等。

运营阶段所产生的裂缝主要有顶板纵向裂缝、腹板斜向裂缝、底板横向裂缝和底板纵向裂缝等。

浅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浅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

浅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各病害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方法。

或可为该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病害,控制措施。

1常见病害通过调查,我国已建成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 跨中挠度过大;(2) 箱梁梁体产生裂缝;(3) 墩顶0#块开裂;(4)桥墩(或塔墩)靠承台区段的竖向裂缝。

2跨中挠度过大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跨中挠度过大,通常是由于梁体本身刚度不足所致,而梁体由混凝土、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组合而成,故梁高过小、腹板厚度不足、混凝土标号不足、普通钢筋配置不足、预应力不足都会导致梁体刚度不足,进而导致跨中挠度过大。

其中,预应力配置不足可以由设计中预应力配置不足或者预应力筋应力松弛过大、混凝土收缩徐变导致预应力损失过大引起。

此外,如设置的预拱度不足,也会导致桥梁合龙后跨中挠度过大。

可通过以下方法降低跨中挠度:(1) 适当增加梁高,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2) 设置足够的施工预拱度(3) 应力松弛的影响,增加底板预应力束,并采用分批张拉,部分底板预应力束可滞后1 年左右的时间,待混凝土完成一定的收缩、徐变后再张拉。

(4) 在中跨底板适当设置体外备用钢束,待需要时进行张拉。

(5) 延长混凝土的加载龄期,减少徐变对结构的影响(6)利用高墩的柔度来适应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位移,减少挠度。

3箱梁梁体裂缝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3.1箱梁节段间施工接缝处腹板竖向裂缝箱梁节段间施工接缝处腹板竖向裂缝处于两施工节段之间,严重的缝宽1-2mm甚至更宽。

开裂原因:(1)悬臂浇注移动支架的整体刚度不够,浇注过程中变形大;(2)混凝土浇注程序不对:先浇注后端(紧靠前一浇注节段),然后逐步向前端浇注,前端的荷载引起悬臂支架变形,导致后端混凝土裂开。

控制措施:(1)支架的刚度和强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必须采用相当于实际荷载的荷载预压,除强度满足需要外,其最大挠度应小于或等于2.0cm。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连续梁桥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式,其结构形式为多个连续跨度的构件通过预应力钢筋相互连接而成。

由于长期受到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连续梁桥会出现一些病害现象。

本文将对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论述。

一、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1. 足部病害:即梁底部的病害,主要包括裂缝、腐蚀和混凝土材料损坏等。

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梁底部混凝土受到承受的弯矩作用而引起的应力集中。

腐蚀是指梁底部混凝土受到酸碱和盐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混凝土材料损坏是指梁底部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或失去了一定的强度。

连续梁桥在发生病害后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其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指通过在梁体外部施加预应力,以改变梁的受力状态,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种:1. 预应力钢筋加固:通过在梁底部和顶部穿设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使其对梁体产生拉力,以减小或消除梁体受到的弯矩。

这种加固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梁体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承载能力。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通过在梁体外部粘贴碳纤维布,再施加预应力,使碳纤维与梁体形成一体化的加固体系。

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时,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加固效果的实现。

还需要进行加固后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加固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包括足部病害、桥面板病害和拱桥病害。

体外预应力加固是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预应力钢筋加固、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和预应力混凝土加固等。

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连续梁桥是现代桥梁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梁式结构,具有跨径大、耐震能力强等优点。

然而,由于其长期受力和环境影响,容易出现病害,在此进行总结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1. 简介连续梁桥是指由多个跨度相同的简支梁组成的连续结构,结构中各跨度之间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通常,连续梁桥采用预制梁体,预制后现场拼装成桥梁。

由于梁体自重大,建造难度高,难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桥梁。

2. 主要病害(1)裂缝:由于长期受力、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梁体内部和表面的裂缝。

(2)腐蚀:由于梁体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例如海洋、工业园区等腐蚀环境中,容易遭受腐蚀,梁体表面会被腐蚀,梁体截面会减小。

(3)应力集中:由于桥面荷载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自重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加剧疲劳性断裂。

(4)疲劳断裂:桥梁长期受到车辆荷载的作用,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现象,尤其是在桥梁高峰期的交通量大的时候。

3. 预应力加固方法为了解决连续梁桥中存在的以上病害问题,采取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1)用预应力钢束进行加固:在梁体上预置预应力钢束,通过钢束预应力将梁体上凸起或者凹陷的部分拉伸或压缩,使得梁体的截面恢复原状。

(2)用碳纤维进行加固:采用预制碳纤维板或者碳纤维布贴在梁体表面,使得梁体表面疏松的部分得到加固。

(3)用预应力钢板进行加固:在梁体表面固定预应力钢板,在钢板上施加预应力,使得梁体受力均匀,减小应力集中的现象。

总的来看,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有裂缝、腐蚀、应力集中和疲劳断裂等,而预应力加固方法则可以采用预应力钢束、碳纤维、预应力钢板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方式进行加固。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得连续梁桥的使用寿命延长,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维修加固技术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维修加固技术

国家 中国 挪威 挪威 巴拉圭 中国 中国 澳大利亚 挪威 中国 中国 奥地利 葡萄牙 英国 加拿大 中国 中国 中国 日本 中国 中国
建成 年代 2006 1998 1998 1979 1997 2003 1985 1994 2003 2001 1989 1991 1995 1997 1999 2002 1995 1976 1997 1997
(4)火灾、地震等灾害。
2.4
材料性能的退化
(1)混凝土碳化导致其强度降低; (2)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 (3)钢筋的锈蚀; (4)预应力损失过多。
2.5
桥梁养护水平低
(1)未对桥梁进行日常检查,未及时发现各种病害; (2)桥梁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长期带“病”工作; (3)各种病害发展及加剧,导致桥梁承载力大幅下降。
检测资料不完整:
对原箱梁的保护要求高:
施工安全管理要求高:
五、连续刚构桥加固工程案例
5.1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
5.2 广州华南大桥
5.3 江津长江公路大桥 5.4 广州丫髻沙辅航道刚构桥 5.5 广州东圃大桥 5.6 柳州洛维大桥
5.1 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
跨 中 下 挠
主跨结构型式 带钢挂梁 T 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三跨带铰 T 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梁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带挂梁 T 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有铰 T 构 连续刚构 连续刚构
1.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
两大类病害
病害的特征
二、连续刚构桥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跨径(m) 330(含 103m 钢梁) 94+301+72 86+202+298+125 270 150+270+150 58+182+265+194+70 145+260+145 260 145+2× 260+145 145+252+54.8 250 250 250 165+43× 250+165 137+3× 250+137 146+3× 250+146 162.5+3× 245+162.5 55+140+240+140+55 140+240+140 140+240+140

大跨度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大跨度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跨中挠度(mm)
3.7
8.5
9.4 3
4
潭洲大桥(125m)挠度、裂缝相关分析
开裂程度
5.0 5.6
2
2.1 施工过程中的病害

裂缝
– – – – – 顶板横向、纵向 腹板接缝处竖向 底板纵向 预应力锚头附近 底板分层劈裂(事故)

下挠
– 纵向 – 横向
底板分层劈裂事故
2.2 成桥后的病害

裂缝

针对运营阶段的长期问题
– – – – – – 提高预应力度、改变徐变次内力 施加体外预应力 限制荷载 减轻桥梁重量 组合结构桥梁 改变结构体系
4.1针对施工阶段的问题
– 提高预应力施加的可靠性 – 合理配筋 – 科学施工、提高施工精度
4.1针对施工阶段的问题

提高预应力施加的可靠性
– 纵向预应力
3.3 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不当

预应力灌浆质量
– 灌浆不饱满 – 忘记灌浆 – 管道内存在水分,造成预应力钢筋锈蚀
3.3 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不当

模板刚度
– 挂篮变形无规律

节段之间高低不平 阶段内高低不平,横坡误差大
– 内模刚度不足

– 大范围超重,达到恒载4~5%,抵消 1~2Mpa预应力
3.3 施工质量问题、措施不当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 续刚构桥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
桥梁工程系研究生专业讲座
ФФФ 2006年12月
1 PC连续梁(刚构)桥的发展

世界
– Worms Bridge 首创悬臂浇注施工方法 – 1964年 Bendorf Bridge 208米 – 1985年 Gateway Bridge 260米 – 1998年 Stolma Bridge 301米 – 2006年 石板坡复线 340米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

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的论述连续梁桥是指由多个支座支撑的梁段构成的桥梁结构。

由于其结构特点,连续梁桥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病害,如裂缝、挠度过大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本文将针对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以及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连续梁桥的主要病害1. 裂缝裂缝是连续梁桥常见的病害之一。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设计上的问题,也可以是施工质量不良导致的。

裂缝的存在会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

2. 挠度过大连续梁桥由于梁段之间的连续性,梁段之间的变形会通过传递作用对整个桥梁产生影响,连续梁桥常常会出现挠度过大的情况。

挠度过大会对驾驶员的行车视线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减小桥梁的承载能力。

3. 碰撞破坏由于连续梁桥大多位于交通密集的地区,碰撞破坏是一种较常见的病害。

当车辆在驾驶过程中发生失控、超载等情况时,就有可能发生碰撞破坏。

4. 锈蚀由于连续梁桥大多位于水泥混凝土材料中,当梁桥出现裂缝时,潮湿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会渗入裂缝中,导致钢筋锈蚀。

锈蚀会使钢筋断裂,进而导致梁桥的破坏。

二、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为了解决连续梁桥的病害问题,可以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所谓体外预应力,是指在梁体的外部附加预应力来抵消荷载产生的变形和应力,以提高梁体的整体性能。

下面将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

1. 预应力锚具在连续梁桥的加固过程中,预应力锚具是十分重要的。

预应力锚具是指通过机械装置将预应力锚固在梁体上的装置。

预应力锚具通过传导预应力,使连续梁桥增加了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从而提高了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

2. 预应力束预应力束是指通过扭杆将预应力传递到梁体中的一种装置。

预应力束由多根扭杆组成,通过扭杆与锚具相连,使预应力得以传导到梁体中。

预应力束的使用可以使连续梁桥的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并解决挠度过大的问题。

3. 预制板法预制板法是一种常用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了实际中常用的加固图分类号:U445. 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 4011(2018)07 - 0155 - 03
DOI:10������ 3969 / j������ issn������ 1672 - 4011������ 2018������ 07������ 077
箱梁腹板斜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引起梁体跨中下挠的原
������155������
因类似ꎬ有混凝土收缩徐变、纵向预应力筋有效性降低、荷载 长期作用、腹板设计偏薄等ꎬ特别是竖向预应力筋的有效性 降低ꎬ是引起腹板开裂的另一个原因ꎮ
来高强混凝土的出现使混凝土收缩徐变问题变得更加复杂ꎮ 一些研究表明ꎬ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实际值及持续时长较目前 的理论值要大ꎬ尤其对高强混凝土表现得更加明显ꎮ 对于大 跨径连续刚构桥而言ꎬ由于梁体采用高强混凝土ꎬ其水灰比 低ꎬ致密性高ꎬ其干燥收缩、自发收缩、碳化收缩的影响均不 可忽视ꎮ 顶板薄且受日照较多ꎬ底板厚且受日照较少ꎬ当顶 板收缩大部分完成时ꎬ底板却还在进行大部分的收缩变形ꎬ 这样顶板与底板的混凝土存在较大的收缩差ꎬ导致主梁曲率 长期增加ꎬ梁体结构刚度下降ꎬ梁体跨中部位长期下挠ꎮ 此 外ꎬ由« 公 路 钢 筋 混 凝 土 及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桥 涵 设 计 规 范» ( JTJ023—85) 中的附录四列出的徐变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ꎬ 构件理论厚度越小ꎬ混凝土的徐变系数越大ꎻ加载龄期越短ꎬ 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亦越大ꎮ 而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在设计时 为减轻自重ꎬ大多数采用高强的薄壁箱形梁ꎬ且受工期控制ꎬ 一般混凝土在浇筑 3 天左右就进行预应力张拉加载ꎬ从而ꎬ 因构件理论厚度小、加载龄期短等原因亦使混凝土徐变系数 大ꎬ梁体结构刚度下降ꎬ梁体跨中部位下挠增大ꎮ 1. 1. 2 纵向预应力有效性的降低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吸收和继承了连续梁桥和 T 型刚构 桥的受力特点ꎬ梁体连续、梁墩固结ꎬ既保持了连续梁无伸缩 缝、行车平顺的优点ꎬ又保持了 T 型刚构不设支座、不需转换 体系的优点ꎬ具有结构整体性能好、抗震能力强、桥体简洁明 快ꎮ 与此同时ꎬ由于设计经验不足、施工质量控制不严、运营 年限增加、长期处于超限运输状态等原因ꎬ导致一些连续刚 构桥在运营几年后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ꎮ 本文总结并 分析了各种典型病害ꎬ并提出了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ꎮ
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典型病害及成因
目前ꎬ一些大跨 径 连 续 刚 构 桥 出 现 的 病 害 主 要 有: 梁 体 跨中部位下挠、箱梁腹板斜裂缝、箱梁底板横向裂缝、箱梁底 板纵向裂缝、箱梁顶板纵向裂缝ꎮ 本文从设计、施工及运营 等方面综合考虑ꎬ分别分析了各个病害的成因ꎮ 1. 1 梁体跨中部位下挠原因
结构一旦形成ꎬ便会有其自己的刚度ꎬ但随着时间的增 长ꎬ构件的刚度也会降低ꎮ 在一、二期恒载的长期作用下ꎬ受 压区混凝土发生徐变ꎬ受拉区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作用 逐渐降低ꎬ钢筋平均应变增大ꎬ受压区与受拉区混凝土的收 缩不一致ꎬ从而导致构件的曲率增大ꎬ构件的刚度降低ꎬ梁体 跨中挠度增大ꎮ 此外ꎬ汽车活载尤其是大量的超重、超载车 辆在桥梁上的通行ꎬ使桥梁严重超负荷运行ꎬ更是加剧了这 种效应ꎬ加重梁体跨中下挠ꎮ 1. 1. 4 预拱度设置偏小
在桥梁设计时ꎬ因为对结构中有时间相关性的影响因素 的考虑不全面ꎬ如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有效预应力的时变特 性、箱梁截面不同板厚对收缩徐变的影响等ꎬ国内现有的计 算手段不完善ꎬ导致预拱度的设计值偏小ꎮ 而施工时ꎬ一般 采用悬臂施工ꎬ分段浇筑ꎬ又急于赶进度ꎬ使桥梁线性控制出 现偏差ꎬ最后采用调节桥面铺装厚度的方法弥补误差ꎬ造成 实际恒载超出设计ꎬ加剧梁体跨中下挠ꎮ 1. 2 箱梁腹板斜裂缝
梁体跨中部位下挠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最常见的病害 之一ꎬ其不仅破坏桥体美观ꎬ加大桥梁养护费ꎬ更会降低桥体 结构安全度ꎮ 因此ꎬ有必要对梁体跨中下挠问题的成因加以 分析ꎬ控制其发展ꎮ 目前国内外比较认同的导致大跨径连续 刚构桥梁体跨中下挠的主要原因有:①混凝土收缩徐变ꎻ② 纵向预应力有效性的降低ꎻ③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ꎻ④预拱 度偏小ꎮ 这些因素有些不但具有较大的随机不确定性ꎬ而且 还相互耦合ꎮ 1. 1. 1 混凝土收缩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ꎬ是影响大跨径 连续刚构桥梁体跨中部位下挠的主要原因之一ꎬ特别是近年
收稿日期:2018 - 01 - 30 作者简介:马惠香(1987 - ) ꎬ女ꎬ河北唐山人ꎬ硕士ꎬ助教ꎬ主要研究方 向:桥梁加固、检测与监测ꎮ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博士项目(201601)
0 前 言
我国历史悠久ꎬ地广天辽ꎬ是世界上建设桥梁相对较早ꎬ 同时也是桥梁数量拥有相对较多的国家ꎮ 近年来随着高速 交通的不断发展ꎬ桥梁数量不断增多ꎬ桥梁长度不断增大ꎬ桥 梁跨径也不断增加ꎮ 同时ꎬ随着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ꎬ人们 对行车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ꎬ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以其独特 的优势顺势发展ꎮ
梁体全桥纵向预应力损失严重ꎬ导致结构预应力有效性 大幅降低ꎬ是引起跨中下挠的重要原因之一ꎮ 有研究表明ꎬ 预应力有效性越大ꎬ混凝土收缩徐变变形越小ꎬ梁体刚度越 大ꎬ则梁体跨中下挠程度越小ꎮ 预应力体系的有效作用效应 亦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ꎬ随时间的增长ꎬ也会产生一定的损 失ꎮ 预应力筋的不合理布置、混凝土较大的收缩徐变、预应 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较大的摩擦、施工时孔道压浆的不合格 质量等问题都会引起预应力的损失ꎮ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ꎬ主 梁正弯矩区底板纵向预应力和负弯矩区顶板纵向预应力有 效性降低ꎬ梁体结构刚度下降ꎬ从而使梁体跨中下挠ꎮ 1. 1. 3 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典型病害及加固方法综述
马惠香ꎬ康建功ꎬ黄 兰
(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ꎬ重庆 401320)
摘 要: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是近年来运用较广的桥型之一ꎬ
但同时存在着梁体跨中下挠、箱梁腹板斜裂缝、箱梁底板横
向裂缝、箱梁底板纵向裂缝、箱梁顶板纵向裂缝等典型病害ꎮ
本文从设计、施工及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各种病害的成因ꎬ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