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通百文
高三语文 早读材料 第1天 爱读才会赢

早读材料第1天爱读才会赢【教材读音摘要】百舸.ɡě争流怅寥廓..zhēnɡ rónɡ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liáo kuò峥嵘灰烬.jìn瞳.孔tónɡ阻挠.náo果脯.fǔ游弋.yì摇曳.yè凝.nínɡ露睫.jié毛曙.shǔ光脊.jǐ骨轻蔑.miè闪烁.shuò花瓣.bàn浆.jiānɡ果战栗.lì憎恨..zēnɡ hèn 栖.qī息蔚.wèi蓝崛.jué起迷惘.wǎnɡ沉湎.miǎn 溺.nì爱惆怅..chóu c hànɡ抹煞.shā怪癖.pĭ摭.zhí拾涉.shè猎翱.áo翔枝桠.yā晨曦.xī懊.ào悔引吭.hánɡ磕绊..xiù dùn汗流浃.背jiā..kē bàn锈钝【多音字例举】暴:bào暴动、暴怒;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 p ù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辟:pì开天辟地、另辟蹊径;辟除、辟谣;精辟、透辟。
大辟(古代指死刑)。
// bì复辟;辟邪。
裨:bì裨补、大有裨益、无裨于事。
//pí偏裨、裨将。
背:bèi墨透纸背、背水一战、背井离乡、背道而驰。
// bēi 背负、背枪、背篓;背债。
艾:ài 方兴未艾;少艾(年轻漂亮的人)。
// yì]自怨自艾;惩艾。
【易用错的成语】豆蔻年华豆蔻: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误例】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文言文启蒙读本(1—50篇)

文言文启蒙读本(1—50篇)1.鳝救婢高怀中,业(经营)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
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
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
夜深入睡,比(等到)醒而痛减,伤尽愈。
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
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据《讱庵偶笔》改写)【文言知识】1.“诸”与“之于”。
“诸”与“之于”在文言中常可互用互解。
上文“从后窗投诸河”,即可按“从后窗投之于河”理解,而“悉纵之于河”,也可说成“悉纵诸河”。
又,《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即“投之于渤海之尾”,意为把土石投放到渤海的边上。
2.以千数。
“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日杀鳝以千数”,即每天宰鳝好几千条。
如果理解为一千条或约一千条,都是不对的。
“以百数”即几百;“以十数”即几十。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悯________;②累年________;③罢业_____;④纵______。
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栖)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喜欢它)。
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
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沾湿)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据《宣验记》改写)【文言知识】嘉。
“嘉”多作“美好”、“赞许”解释,如“嘉客”、“嘉宾”。
上文“天神嘉其义”,意为天上的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
又,“帝嘉之”,意为皇帝称赞他。
【启发与借鉴】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一片诚心。
有人捐一元钱帮助病重的同学,有人出五十万元支援受灾的百姓,各尽其力,这“义”的分量是相当的。
宗璞《卖书》阅读理解

宗璞《卖书》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卖书宗璞几年前,写过一篇短文《恨书》,恨了若干年,结果是卖掉。
这话说说容易,真到做时也颇费周折。
卖书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空间。
因为侍奉老父,多年随居燕园,房子虽不小,但大部分为书所占。
四壁图书固然可爱,但到了四壁容不下,横七竖八向房中伸出,书墙层叠,挡住去路时,则不免闷气。
而且新书源源不绝,往往信手一塞,便混入众书之中,再难寻觅。
有一天我忽然悟出,要有搁新书的地方,先得处理旧书。
其实处理零散的旧书,早在不断进行。
现在的目标,是成套的大书。
以为若卖了,既可腾出地盘,又可贴补家用,何乐而不为?依外子①仲的意见,要请出的首先是“丛书集成”,而我认为这部书包罗万象,很有用;且因他曾险些错卖了几本,受我责备,不免有衔恨的嫌疑,不能卖。
又讨论了百衲本的“二十四史”,因为放那书柜之处正好可以放饭桌。
但这书恰是父亲心爱之物,虽然他现在视力极弱,不能再读,却愿留着。
我们笑说这书有大后台,更不能卖。
仲屡次败北后,目光转向《全唐文》。
《全唐文》有一千卷,占据了全家最大书柜的最上一层。
若要取阅,须得搬椅子,上椅子,开柜门,翻动叠压着的卷册,好不费事。
作为唯一读者的仲屡次呼吁卖掉它,说是北大图书馆对许多书实行开架,查阅方便多了。
又不知交何运道,经过“文革”洗礼,这书无损污,无缺册。
我心中暗自盘算一定卖得好价钱,够贴补几个月。
经过讨论协商,顺利取得一致意见。
书店很快来人估看,出价一千元。
这部书究竟价值几何,实在心中无数。
可这也太少了!因向图书馆馆长请教。
过几天馆长先生打电话来说,《全唐文》已有新版,这种线装书查阅不便,经过调查,价钱也就是这样了。
书店来取书的这天,一千卷《全唐文》堆放在客厅地下等待捆扎,这时我拿起一本翻阅,只见纸色洁白,字大悦目。
我随手翻到一篇讲音乐的文章:“烈与悲者角之声,欢与壮者鼓之声;烈与悲似火,欢与壮似勇。
”心想这形容很好,只是久不见悲壮的艺术了。
我又想知道这书的由来,特地找出第一卷,读到嘉庆皇帝的序文:“天地大文,日月山川,万古昭著者也。
了凡生意经 第九集

了凡生意经第九集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我们在一起学习《了凡四训》,了凡就是要成圣。
圣人啊,不是挂在墙上给我们拜的。
圣人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养正气,化怨气,就是圣人。
孟子讲:养吾浩然之气。
要养浩然之气。
在一个公司,我们经常讲,要搞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就是化企业风气的。
风气就是讲每一个员工的气质。
曾国藩讲: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
所以一个公司的兴衰,就看公司的气氛,是乐还是忧,是正气还是怨气还是怒气。
把怨气化掉了。
公司兴旺发达,那个气就升上来了。
一个家庭也是的,我们的家风。
风就是风气。
这个家天天吵架,充满着怨气,家肯定衰;大家天天都是和气,和乐之气。
一进家门,就说我帮你,家里人都欢喜,遇到矛盾说我错了,怨气化掉了,这个家肯定兴盛。
所以说这个气质太重要了。
不管你是名人,也不管你是凡夫,不管你是企业家,还是你是员工,也无论你是大人,还是你是孩子。
这一生,都是被气质所决定的。
昨天晚上,大家看到视频课程李阳。
我们对李阳特别的尊敬,也特别的羡慕,还有几分崇敬。
李阳的粉丝很多,是个名人啊。
而且还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是一个很好的英语老师,影响过多少人。
在我们羡慕之余,李阳的家暴让我们很吃惊。
我们就想,李阳这样的名人,也会有严重的家暴吗?家庭暴力在中国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是极其有普遍性的。
李阳只是代表。
专门有人研究,有机构研究,在中国,家庭暴力的比例啊,是37.7%。
估计这还是保守的估计,远远比这数字高。
什么概念呢?三个家庭当中,存在着一个家庭暴力。
如果讲得再具体点,三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都碰到了家庭暴力。
为什么呢?三个家庭,我一个家庭,父母一个家庭,孩子一个家庭,不都和你连着的。
每个人都在家庭暴力当中,都很普遍。
前段时间,听说有一个演员,叫白静,被老公杀掉了。
暴力啊。
四川有个企业家,老婆雇凶把他杀掉了。
家庭本来是安全的港湾,现在家庭也变得不安全了,也不知道哪里安全?根本就找不到安全的地方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一.吸纳与发展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普通钢由于吸纳了一些合金元素,经过适当加工就形成了合金钢,获得了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高温或低温等特殊性能,用途更广泛。
其实,小到一个人达到一个国家,皆若此。
适当吸纳外来的有利因素,会让自己更强大。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二.遇事考虑周全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常有人未经周全考虑便轻率承诺别人,事后却难以兑现承诺。
其实遇事考虑周全,才是真正的负责。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三.追随内心,明智选择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有无数岔路口,也就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选择是重要的,正确的选择能助人成功;选择亦是困难的,取舍使人徘徊不定。
唯有追随内心呼唤,才是明智的选择。
四.回避与代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50分)三位旅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被一个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
天色已晚,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另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褡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此路是我开,此路是我踩,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施主想过去吗?每人交100文钱就可以过去。
”第一个人毫不犹豫的掏出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
和尚将饭钵往石头上一扣,石头不见了,交钱的人过去了,和尚将饭钵拿开,石头又变回原来的摸样挡着路。
第二个人不再犹豫,掏出100文钱也想过去,这时和尚说:“现在涨到200文了!”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
见此情景,第三个人慌忙拿出200文钱,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那人纳闷,问:“这是为什么?”。
鼠标少点几次,视频下载一次多劳

1 中 分粪 的文档 分类词汇 热门 进行
1 快速查找。 l 侧 笔者平常比较关心健康. 善敢
齐 .友 可 接 手在 阅 T j 三 ;三 .了健 的 识这 点 一 健 全 嘲 们 直 用 机 缝读x T 兰 二量 J 解 康 知 . 击 T。 兰 = . 三
’ I 康 这类.这时在新窗口中就会 接T
图 1 k 如 果 在… 一
暑 詈■ 舅 l
】 : . = : : : 一
. ==:
’: : : ==:
一 …
文 库 手 机 版 蕊 面 f t :w p e k ad on ) t / a w n u i u r / .除 了 hp t b c 最 上方 的搜 索 抠之 卦 .下 面还 显 示有 人 气 阅读 T P O 8 、
重 L
国 百 文 如 也 移 动 度 库, 今 能 得
提起百 度支库.相信 习靠在 同上 应用 文书、 分 享.下载 阅读各 种文档的 鼍t蔓途 径。如今手 机上丽 方共未
休 目蠲读 、生活娱 乐等资料 应有尽宥 -B经成 为不少同 友 ̄I “ 库 推 荐 T 8 和 热 门 分类 ” 等 几个 大 的 板块 ( f 文 OP 如
目为 些 都 在 务 端 威 . ・ : 这 档 是 服 器 完 的 不 : : =: I 或 上 时间 序 列 虢■ 是 按 传 排 罗 出 必 鞍 机 软 支 一 挥 机 = : : 众多 蠹方 的 楷【 田2 哪 依 手 端的 件 持 所 手 中 = = = ‘I 健 面 文 如 = k对 个
艾 . 感兴 趣 的 文 档 内窖 .你 可点 击 下 方 热 户体验.支持的文档格式非常
D C D 、P T O 、P F P 等各种 格式的 文档奇料
《丧家狗:我读论语》_李零+著_山西人民出版社+2

警世通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8(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ISBN 978-7-5080-7497-9Ⅰ.①警… Ⅱ.①冯… Ⅲ.①话本小说—中国—明代 Ⅳ. ①I242. 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41311号警世通言作 者 [明]冯梦龙 著责任编辑 唐永平 韩平 许婷 倪友葵出版发行 华夏出版社经 销 新华书店印 刷 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南厂装 订 三河市万龙印装有限公司版 次 2013年8月北京第1版 2013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开 本 880×1230 1/32开印 张 14.25字 数 388千字定 价 13.00元华夏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邮编:100028 网址: 电话:(010)64663331(转)若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我社营销中心联系调换。
《警世通言》是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初版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并称“三言”。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茂苑野史等。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少年时就很有才情,受叛逆思想家李卓吾影响,思想非常开放。
他博学多闻,为同辈所钦服。
为人旷达,不拘一格。
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名人结社作文。
屡考科举不中,落魄奔走,以坐馆教书为生。
直到崇祯三年(1630),他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
崇祯七年(1634)升任福建寿宁知县。
四年以后回到家乡。
清兵南下时,他以七十高龄四处奔走宣传反清,刊行《中兴伟略》诸书。
清顺治三年(1646)春忧愤而死,一说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他的诗集《七乐斋稿》已散佚,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多种著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读”通百文
——文言文教学一得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们广大中学师生感到头痛的难题,从初中到高中辛辛苦苦六年,可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为什么会是这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文言文的学习和语文学习一样也是一个过程,从初一刚接触文言文到高三对文言文的大面积学习和分析,它们是相辅相承的。
在初一刚开始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老师就要给学生讲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珍惜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
面对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注重了老师讲,而忽略学生地读。
大概受传统语文教学讲深、讲透、讲细的影响吧,很多教师喜欢滔滔不绝的讲授,文言文的确“有讲头”,也就难免越讲越深,把学生给讲糊涂了。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学语文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据说古人读书,老师授业,学生有惑才讲解。
课本连标点都没有,更没有现在教科书那么详细的注释。
老师每天给学生“上生书”,只给学生用红笔点断文句,根据学生年龄资质特征,文化程度深浅,断句的长短各异。
然后学生下去,扯开喉咙高声诵读。
学生读熟了,能够如流倒背了,文句内容可能还是似懂非懂,但文章主旨大意也许还是知道的。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体会可以证明此点。
反思我们语文教学就是缺乏“读”,欠缺整体的朗读把握。
古人文章读得多,背得熟,有一定的语感,又是通过自己诵读来整体感知文章,通过自己思考,粗通大义,明白主旨的;不是老师反复强调,硬塞进头脑的。
自己感悟理解的就记得牢,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读的书越来越多,理解的东西也就越来越深入,因为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过去不理解的现在也能理解了,一篇文章之中理解的部分也就能帮助再去理解另外文章中的句子语段。
看看我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花了那么多时间,下了那么多的功夫,用了那么多精力,学生却不能独立阅读文言文。
我们应该反思文言文教学,为什么“种瓜不能得瓜,种豆不能得豆”。
古人的教学经验,少讲、多读却是值得借鉴的。
尤其是中学生,更要利用记忆力强的特点,多读书,广吸纳,以后反刍,到高中再学习文言文,就轻松自如多了。
注重读,就是古人学习文言文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
我们应该重视“读”的教学方法。
让读书声重新在课堂响起,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读。
不要担心学生不能理解,我们要相信他们读的多了,自然会理解的。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原本是读的学科。
”朗读,应是语文的魂。
怎样朗读,朗读有无方法?宋代的朱熹曾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
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可见诵读是语文教与学的基础。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试着让学生“读”起来。
1、初“读”,过字词关。
在导入新课后,本着“三准”(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语气)原则,可让学生采用默读、小声读、自由朗读、师生范读等多种形式尝试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陌生的字词认清楚,朗读时必须把字音读准,再揣摩和把握文章的停顿、重音、语气、语调等。
比如《师说》中有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句中停顿必须在“也”字的后面,否则会令人费解。
在过字词关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再“读”,过大意关。
在学生能比较流利且准确地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可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课文,疑难问题可通过同桌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也可以提交班集体解决。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参与讨论、随机指导,也可以收集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在班内以多种形式呈现,引起学生的注意。
对于学生没有提出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取提问学生、求得学生帮助等方式把问题抛给学生,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的兴趣,完成教学重点。
最后可以采取让学生复述或直译课文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程度。
3、解“读”,过赏析关。
正所谓三分诗文七分读。
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或发现课文的精彩之处,或就课文提出质疑,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进行评价和探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当然,每一遍都有目标,有任务,而不是随意的去读。
在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内容之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课文感情,与作者进行交流,与文本进行对话。
4、诵“读”,总结收获。
在课堂学习结束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读全文,对于好的句子或段落甚至整篇文章,要指导学生当堂背诵,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等方面总结学习收获;梳理文章中文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设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5、联“读”,夯实古汉语的知识。
学习文言文,在读的基础上,重还在于积累。
文言文的五大块基础: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个个都要落到实处。
如何落实?我们认为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看看同一个词,另一篇文章是怎么说的;同一个意思我们今天是怎样讲的,二者放在一起,不同之处显而易见。
比如,古人会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而我们则说“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壮的筋骨”,非常清楚,古人与我们现在不同的说法就叫做定语后置。
这样自然也就能掌握文言文的知识,从中我们也会受益匪浅。
6、延“读”,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仅就课内的文言篇目而言,学生的诵读量还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还应该把我们的目光放长远一点,将阅读量放大到课外,有效利用学生手中的文言阅读材料,例如《古诗读本》、《古代散文读本》等;还可以视具体情况补充一些材料给学生。
在每一学期的开始就制定好诵读计划,坚持下去,注意落实。
我们相信只要有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将文言文的“读”落实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上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