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成分输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分输血》课件

05
成分输血的未来发展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和获得性疾病的方法 。在成分输血领域,基因治疗可以用于生产更安全、更有效的血液成分,例如基 因修饰的血小板或红细胞,以改善其功能或减少不良反应。
基因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与血液系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例如血友病、地中海贫 血等。通过基因治疗,可以纠正患者的基因缺陷,提高其造血功能,减少对输血 的需求。
03
白细胞输注主要用于治疗白细 胞减少症、免疫缺陷和感染等
。
04
白细胞输注需要注意避免产生 不良反应,如发热、过敏反应
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03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贫血的治疗
01
红细胞输注
02
血小板输注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通过 补充红细胞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通过输注血小板来控制出血。
肿瘤患者的支持治疗
01
白细胞输注
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 预防感染,特别是在化疗或放
疗后骨髓抑制期。
02
免疫球蛋白输注
用于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预 防感染,特别是在化疗或放疗后
骨髓抑制期。
急性失血的治疗
红细胞输注
适用于急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如 外伤、手术等,通过快速补充红 细胞来维持血容量和组织供氧。
血浆输注
适用于急性失血引起的血浆损失 ,如烧伤、严重腹泻等,通过补 充血浆来维持血浆渗透压和凝血 功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免疫球蛋白输注: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过输注免疫球蛋 白来调节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
《成分输血讲》PPT课件

AIHA病人输血的危险性: ✓ 自身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AIHA病人的自身抗体能与所有正常红细胞起反应,使输
入的红细胞寿命缩短(溶血); • 输入红细胞量不大不会引起有症状的反应,但输血仅暂时
有效; • 输入红细胞量较大,导致输血无效或溶血危象; ✓ 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 近期输过血或有多次妊娠史者体内存在同种异型抗体,输
精品医学
15
血小板
血小板保存时间为5天,机采血小板需要事先预 约并难以保证及时供应,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有手 工采的血小板能及时提供;
欧洲各国一直保留手工采的血小板; 香港至今90%以上的血小板来自手工采,很少
应用机采血小板。
精品医学
16
血小板输注适应证
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数减少并伴有出血): ✓ 血小板生成减少:各种原因所致骨髓抑制或
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危险性 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倍。
精品医学
27
TA-GVHD
临床表现 症状极不典型,以发热和皮疹多见,输血后 4~30
天(平均21天),皮肤出现红斑和细小班丘疹,逐渐向周 身蔓延,伴有发热、腹泻、ALT升高,全血细胞减少,多 死于严重感染。 预防:辐照血液是预防本病唯一有效方法,去白输血预防 的效果欠佳。
精品医学
22
肺微血管栓塞
血液在贮存过程中,由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 碎片,与变性蛋白及纤维蛋白等形成大小不等,直 径为20-80μm的微聚物。
在大量输血时,这些微聚物可以通过标准输血 滤器(170μm)进入病人体内,广泛阻塞肺毛细 血管,造成“输血后肺功能不全综合征”。(非大量 输血不会引起此病)
成分输血
精品医学
新成分输血 PPT课件

输血技术要点
血液应随用随取。库存低温血液输前不必加温, 可放置室温15分钟后再输,如因故不能及时使用, 应放于恒温4℃冰箱保存
红细胞成分输血过程中易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 输前将血袋轻轻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均匀再输 注,若已出现滴注不畅,可将30-50ml生理盐水通 过Y型管(双头输血器)注入血袋加以稀释并均 匀,使用大针头 。
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药物,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血, 如果需要稀释可用生理盐水。
输血开始10分钟内速度宜慢,无不良反应时可根 据受血者情况调快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的相关性疾病
输血不良反应
常见的 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
循环负荷 过重
少见的不良反应: 枸橼酸盐中毒 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输血后紫癜,含铁血黄素症 出血倾向 空气栓塞 低温反应 输血后静脉炎
很低,达不到治疗剂量。
成分输血定义:
将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成各 种血液制品,根据受血者病情需要,输 注所需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目的一种输 血疗法。
成分输血发展史
Gibson于1959年首先提出来的。 60年代末逐渐发展起来, 70年代中期全世界广泛风行。 进入8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达95%以上。 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的成分输血比例几乎达到
全血并不“全”的理由
1. 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 2.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除红细胞外,其余
成分浓度低。 3. 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 4. 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 5. 因子Ⅷ和Ⅴ不稳定,要求在-18℃以下保存,
4℃保存 1-3天活性丧失50%; 6. 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保存时间长,但含量
成分输血 PPT课件

制备方法: 离心后去除血浆和白膜 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5次 最后加入生理盐水
洗涤方法: 开放式洗涤法 机器洗涤法 封闭式四联袋盐水洗涤法
洗涤红细胞制备:
全血
红细胞 生理盐水洗涤
洗涤红细胞
白膜
血浆
洗涤红细胞
制品特点: 每单位的总量为110~120ml,其中含60~70ml红细胞和生理盐水50ml 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保留70%以上的红细胞 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也随血浆去
血液保养液 :ACD保养液(枸橼酸盐-葡萄糖溶液)21天;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 糖)21天;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35天。
全血
全血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 *红细胞:主要变化是溶血,血浆游离Hb增加。 *白细胞:最多保存5天,其中粒细胞死亡最快,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最后。 *血小板:24h内50% 丧失功能,72h后其形态虽正常,已无止血功能。 *不稳定凝血因子:Ⅷ因子保存24h后活性50%,Ⅴ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 *输注保存5天后的全血,只留下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
三、白细胞成分
制备方法: 单个献血者 机器采集
全血
红细胞
白膜层
移出血浆收集白膜
白细胞血小板浓缩液
血浆
白细胞成分
一、全血
制备方法: 《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GB18467 – 2001 1、献血者体格检查:10项 年龄、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皮肤、五官、四肢、胸部、腹部 2 、血液检查:7项 血型、血红蛋白、ALT 、HBsAg 、HCV 抗体、HIV 抗体、梅毒 3 、免役接种后献血的规定 4 、暂时不能献血的情况 5 、不能献血的情况 6 、献血量及献血时间间隔
洗涤方法: 开放式洗涤法 机器洗涤法 封闭式四联袋盐水洗涤法
洗涤红细胞制备:
全血
红细胞 生理盐水洗涤
洗涤红细胞
白膜
血浆
洗涤红细胞
制品特点: 每单位的总量为110~120ml,其中含60~70ml红细胞和生理盐水50ml 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的血浆蛋白,保留70%以上的红细胞 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也随血浆去
血液保养液 :ACD保养液(枸橼酸盐-葡萄糖溶液)21天;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 糖)21天;CPDA(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35天。
全血
全血在保存过程中的变化: *红细胞:主要变化是溶血,血浆游离Hb增加。 *白细胞:最多保存5天,其中粒细胞死亡最快,淋巴细胞次之,单核细胞最后。 *血小板:24h内50% 丧失功能,72h后其形态虽正常,已无止血功能。 *不稳定凝血因子:Ⅷ因子保存24h后活性50%,Ⅴ因子保存3~5天也损失50%。 *输注保存5天后的全血,只留下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
三、白细胞成分
制备方法: 单个献血者 机器采集
全血
红细胞
白膜层
移出血浆收集白膜
白细胞血小板浓缩液
血浆
白细胞成分
一、全血
制备方法: 《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GB18467 – 2001 1、献血者体格检查:10项 年龄、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皮肤、五官、四肢、胸部、腹部 2 、血液检查:7项 血型、血红蛋白、ALT 、HBsAg 、HCV 抗体、HIV 抗体、梅毒 3 、免役接种后献血的规定 4 、暂时不能献血的情况 5 、不能献血的情况 6 、献血量及献血时间间隔
成分输血与血液成分【共85张PPT】

• 特制的血小板保存袋可保存血小板5天,便于急症时应用;
• 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 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单个供者)。
制品性质
• 手工制备血小板: 容量为50~70ml,所 含血小板数应≥2.4×1010,红细胞混入量 ≤1.0×109
• 主要用于稀有血型血液的保存和用其自体 由于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病人
非免疫学的原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性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胞0.
血液的患者 存在于红骨髓、是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中
每单位洗涤红细胞的总量为110~120 ml ,其中含红细胞60~70 ml及生理盐水50ml
•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4×1010,红细胞混入量≤1.
输血浆后发生1次以上原因不明的过敏反应、或已知对血浆蛋白过敏的患者
单采抗凝血浆或取在6~8小时内采集的全血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而制成 密闭式管道,可保存5天 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
•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196℃液氮液相中长期保存第二次采集的PBSC
粒细胞制品性质
• 单采法获得的本制品平均含有离细胞 1.5×1010个
•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 胞0.5×109个
粒细胞的保存
• 一般采用室温(22±2℃)、不摇荡的方 法保存粒细胞
• 22±2℃保存最长不超过8小时
粒细胞的适应症
• 一般认为,应用时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 件:(并且充分权衡利弊后才考虑输注)
辐照血液制品的适应症
• 严重免疫损害受血者 • 输用直系亲属血受血者
•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血者
• 先天免疫缺陷受血者
• 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质量有保证,止血效果好);
• 便于开展血小板配型(单个供者)。
制品性质
• 手工制备血小板: 容量为50~70ml,所 含血小板数应≥2.4×1010,红细胞混入量 ≤1.0×109
• 主要用于稀有血型血液的保存和用其自体 由于反复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病人
非免疫学的原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性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胞0.
血液的患者 存在于红骨髓、是脾脏、淋巴结和外周血中
每单位洗涤红细胞的总量为110~120 ml ,其中含红细胞60~70 ml及生理盐水50ml
•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4×1010,红细胞混入量≤1.
输血浆后发生1次以上原因不明的过敏反应、或已知对血浆蛋白过敏的患者
单采抗凝血浆或取在6~8小时内采集的全血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而制成 密闭式管道,可保存5天 融化后的FFP应尽快输用
•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 -196℃液氮液相中长期保存第二次采集的PBSC
粒细胞制品性质
• 单采法获得的本制品平均含有离细胞 1.5×1010个
• 手工法有200ml全血制成的制品仅含粒细 胞0.5×109个
粒细胞的保存
• 一般采用室温(22±2℃)、不摇荡的方 法保存粒细胞
• 22±2℃保存最长不超过8小时
粒细胞的适应症
• 一般认为,应用时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 件:(并且充分权衡利弊后才考虑输注)
辐照血液制品的适应症
• 严重免疫损害受血者 • 输用直系亲属血受血者
• 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血者
• 先天免疫缺陷受血者
《成分输血》PPT课件

▪ 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稳定。
整理课件ppt
8
因此,严格地说,全血
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
的,它不含有全部的血液
成分。
整理课件ppt
9
适 应 症:
▪未放弃,适应症越来越少 ▪ 急性大量出血、严重创伤等危机
情况 ▪ 体外循环、新生儿换血
整理课件ppt
10
红细胞输血
一、浓缩红细 胞 ▪去除绝大部分血浆。
※一袋浓缩机采血小板RBC含量<5ml时,一般
不发生溶血性反应,但仍建议输注ABO血型 相容的浓缩血小板。
※关于Rh 阴性者应输注Rh阴性血小板,当无
Rh致敏史的Rh阴性患者输用Rh阳性的血小板
时,应同时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以阻止因血
小板制品中Rh阴性红细胞引起受者Rh的致敏。
整理课件ppt
23
输注无效原因及对策
• 不能将血浆作为营养剂提高机体抵抗力。 • 血浆不能作为单一扩容治疗。 • 要使用ABO同型或ABO血型相容的血浆,
以免引起免疫反应。
整理课件ppt
25
特 点: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从 单一正常献血者的全血中分离收集 后 6 小 时 内 冷 冻 , - 18℃ 可 保 存 一 年,过期即转成普通冰冻血浆。
通 常 200 毫 升 FFP 含 有 血 浆 蛋
白6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
凝血因子0.7-1.0IU/ml。血浆在冰
冻和融化过程中,凝血因子失活估
计可达15%。 整理课件ppt
26
适 应 症:
• 单纯凝血因子缺乏的补充。 • 因大量输血所致稀释性凝血障碍而出现的出血
倾向者。
• 肝衰竭伴凝血功能障碍者。 • 口服香豆素类药物过量致使维生素K的合成障
成分输血及护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5
六.血浆蛋白制品
●人血丙种球蛋白
从血浆、血清和胎盘血中分离提纯的免疫 球蛋白制剂,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明液体, 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预防病毒性传染病。 2.治疗免疫缺陷病, 3.治疗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感染,以及
败血症或内毒素血症。
精选课件ppt
16
输血的注意事项
★严格的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两人查对)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 置是否完好。
适用于:对已产生白细胞抗体、有输全血或
血浆过敏的患者以及高钾、肝肾功能障碍 的患者和AIHA,PNH。
• 其他:添加剂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
充氧红细胞等 。 精选课件ppt
7
二.血小板
•机器单采:橙黄色,半透明,每200ml血 小板浓缩液为10u,所含血小板数 ≧2.5×1011个。供一个病人一次使用。 •手工采集:淡黄色,如同混浊血浆,每 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为1u,,含量为 2.4×1010个,容量25-35ml。
•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 疗效差。如有细小的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 散。
•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 取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
精选课件ppt
20
二.血小板输注及护理
• 用输血器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 若因故(如病人高热)未能及时输用,需要存 放较长时间,应放回血库由机器震荡保存。
精选课件ppt
9
血浆适用于:
1.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因子Ⅱ、 Ⅶ、Ⅹ和 纤维蛋白原的减少。
2.抗休克,补充血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