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心理

合集下载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突出,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展开探讨。

一、网络成瘾现象日益严重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之一,对网络的依赖和沉迷现象屡见不鲜。

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成为大学生沉迷的主要对象。

不少大学生无法自控地投入其中,长时间沉浸于虚拟世界之中,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真正的网络成瘾。

1.1 网络成瘾的特征网络成瘾和传统成瘾一样,具有明显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成瘾表现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过度使用网络、无法抑制使用网络的欲望、以网络为重要生活目标、对网络活动失去控制能力等。

这些特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2 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导致他们日常学习、社交、家庭等方面的重要活动受到冲击,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同时,网络成瘾还会引发抑郁、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损害。

二、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2.1 学业受损网络成瘾让大学生无法专心学习和完成学业任务,导致时间管理能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

网络成瘾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使他们陷入学业困境,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未来就业。

2.2 社交困境大学生网络成瘾往往让他们陷入社交困境。

长时间在虚拟世界中度过,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变得疏远。

面对面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明显影响,使他们在现实社交中感到不适应,增加了孤独感和自卑感。

2.3 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也会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恶化。

他们长时间的网络使用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导致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

同时,长时间的虚拟社交也无法满足大学生真实的情感需求,导致他们陷入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讲座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心理调适能力。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学生成瘾于网络不仅对学业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无法自控的症状,表现为频繁使用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摆脱网络的束缚。

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各种现实问题时,选择逃避现实,通过网络来获得情感安慰和满足感。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 产生孤独感:网络成瘾使大学生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减少与现实社交的机会,陷入孤独的状态。

长期孤独感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影响学业表现:网络成瘾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时间,导致学习时间被浪费,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学业任务。

这将使其学业成绩下降,增加学习压力,加剧心理负担。

3. 建立虚幻自我:网络成瘾者在虚拟世界中往往塑造一个与现实自我不一样的虚幻形象,失去了真实与自我认同的建立。

这种虚幻自我会导致自尊心受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4. 诱发抑郁情绪:大学生网络成瘾常常难以自拔,一旦无法上网,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症状,甚至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长期抑郁会损害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改善1. 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控制上网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网络。

2. 增加现实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减少孤独感的产生。

3. 寻求心理辅导:对于严重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网络成瘾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大学生应该培养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如运动、读书、绘画等,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要重视并正确认识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加强自我调控,寻求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已成为一种常态。

然而,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对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并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法。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原因1. 表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频繁使用互联网,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2)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欲望,一旦断网或停电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感;(3)在学习和正常社交活动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仍无法自控;(4)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痛、眼疲劳等。

2. 原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逃避现实问题: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可以暂时忘记学业上的困扰和社交压力。

(2)孤独和寂寞感:大学生在异地求学或与同学之间存在沟通障碍时,网络成为他们寻找安慰和交流的渠道。

(3)无法抵御诱惑:网络世界虚拟而充满刺激,大学生往往无法抵御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带来的诱惑。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1. 对学业的影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无法专注于学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长时间的网络使用会导致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兴趣的降低,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发展。

2. 对社交能力的影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更喜欢与虚拟世界中的朋友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他们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经验,导致社交能力的下降,使他们在与人相处时产生困惑和不适应。

3. 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会导致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并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1. 提高自我意识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否存在网络成瘾问题,意识到网络成瘾对自身学业和生活的负面影响,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意识。

网络成瘾原因

网络成瘾原因
对学业,就业等压力过大,沉浸在一片迷 茫和彷徨之中,渐渐堕落丧失上进的动力。 很难找到宣泄和排解的渠道,网络成为网 络使用者寻求解脱的重要途径。
(二)从家庭角度
• 1.经济基础
• 网络使用者个人电脑的渐渐普及,网络使 用者独自可以支配的金钱数量的不断增加 等,都为网络使用者网络成瘾的产生提供 了便利的条件。
• 2.学校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 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较松散,学校规 定的一些制度如班主任制度、“夜检”制 度等往往流于形式。一些班主任整天为自 己的工作科研而忙碌,无暇顾及自己所带 的同学。当一些同学在人际、心理等方面 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难时,在找不到其他 途径可以倾诉解决时,网络便成了他们宣 泄情感、逃避现实的手段。
网络成瘾原因
(一)从个人角度
• 1.个人性格的缺陷 • 抑郁、孤独、焦虑
• 网络成瘾者多半内向,不善交际,因此其 借助于网络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而长此 以往便形成对网络的过分依赖
• 2.成就感缺失
• 网络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逃避现实三个 特点,借此可以暂时地抛开现实中的失败 感,寻求虚拟的成功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四)从政府管理方面
• 1.法律法规滞后
• 我国现行有关网吧、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 较少,相关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网络的发 展。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为网络“毒瘾” 的滋生提供了土壤。目前社会上“黑网吧” 数量较多,成为传播有害信息的“毒瘤”。
• 2.政府监管不力、缺乏管理经验
• 我国虽然也引进一些国外的游戏分级、实 名注册等制度,但总体上看并没有取得较 好的效果,缺乏专门部门进行专项管理。
• 2.家庭教育方式
• 教育方式显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理解, 而显现出较高的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 使得孩子在家庭中缺乏温暖和理解,转而 求助于网络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与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

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1.1 好奇心的驱使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了解新事物的阶段,网络无疑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娱乐活动和社交平台,而这些新奇的东西往往让他们难以自拔。

1.2 逃避现实的渴望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各种困扰,而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港湾。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沉迷于游戏、网购或社交网络中,获得一种短暂的心理安慰。

1.3 社交需求的满足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社交平台,使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和建立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现实中较为内向或孤独的大学生群体,更容易通过网络社交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2.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宣传。

通过讲座、家长会、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认知,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2.2 设立合理的时间限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表,限制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时间。

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专注于学业和其他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务。

2.3 提供适度的娱乐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可能性,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娱乐活动和课外社团,如体育运动、音乐、绘画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2.4 加强心理辅导针对那些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问卷等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让他们从网络成瘾中解脱出来。

2.5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社交习惯等。

大学生网瘾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网瘾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网瘾的困扰。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曾在一段时间内深陷网瘾的泥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反思,我终于摆脱了网瘾的束缚。

以下是我关于大学生网瘾的一些实践心得体会。

一、认识网瘾网瘾,又称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互联网过度依赖,无法自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佼佼者,更容易受到网瘾的侵害。

网瘾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网络游戏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学业、工作和人际关系。

2. 社交网络成瘾: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

3. 网络视频成瘾:长时间观看网络视频,导致生活作息紊乱。

4. 网络购物成瘾:频繁网购,造成经济负担。

二、网瘾的危害网瘾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成绩下降:沉迷网络,忽视学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2. 人际关系恶化:过度依赖网络,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3. 心理健康受损:长期沉迷网络,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 经济负担加重:过度消费,造成经济负担,甚至引发家庭矛盾。

三、摆脱网瘾的实践心得1.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要摆脱网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我们要认识到,网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取代现实生活。

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将网络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2. 增强自律意识自律是摆脱网瘾的关键。

我们要自觉抵制诱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过度沉迷。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

3. 寻找兴趣爱好沉迷网络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兴趣爱好。

我们要积极寻找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

4. 加强人际交往加强与同学、朋友的交流,参加社团活动,拓宽人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影响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影响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样化。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以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是指对互联网使用产生强烈依赖和无法自控的行为。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泥沼中。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娱乐和逃避现实的因素大学生面临着课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多种压力,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途径。

玩游戏、浏览社交媒体和观看视频成了他们减压的方式,但长时间的沉迷使他们很难自拔。

1.2 社交因素网络提供了一个无距离限制的社交平台,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但也很容易在这种虚拟社交中陷入沉迷。

追求点赞数、评论和分享成了他们追求满足感的途径。

1.3 信息获取与学习需求互联网是获得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需要通过网络获取学业相关的信息。

然而,片刻不离开网络可能会导致沉迷,影响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

二、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1 抑郁与焦虑长时间的网络使用过程中,大学生容易出现孤独感和对现实生活的失望,进而引发抑郁和焦虑。

网络成瘾者常常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产生逃避现实的心态,加剧了心理上的不适。

2.2 学业受损网络成瘾占用了大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学业成绩。

他们常常放弃与学术相关的阅读和研究,以满足对网络的需求,从而落后于同学们。

2.3 社交障碍网络成瘾使大学生对真实的社交活动失去兴趣,难以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对于面对面的社交活动感到不安和自卑,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措施3.1 提高网络文化素养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明确网络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亟待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表现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缺乏自控能力、对网络的好奇心、逃避现实等。

大学生处于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无人监督和约束,对网络的自由使用容易造成过度沉迷。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高强度的学习压力、缺乏良好的休闲方式、网络游戏和社交平台的便利等。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学业压力巨大,缺乏有效的休闲方式,导致大学生容易将时间花在网络上,以减轻压力。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时间倾斜:大学生在上课、学习、社交等应该投入时间的地方,无法自拔地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上。

2. 社交障碍:网络成瘾会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产生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3. 忽视学业:网络成瘾会使大学生疏于学业,忽视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与发展。

4. 对现实逃避:网络成瘾者对现实生活感到不满,将自己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逃避现实的问题。

5. 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的网络成瘾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几个方面是其主要影响:1. 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的网络成瘾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2. 学业成绩下降:网络成瘾会使大学生忽视学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下降,进而影响学业成绩。

3. 社交障碍:网络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产生障碍,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增加了心理压力。

4. 身体健康问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例如近视眼、颈椎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瘾的现状,分析其成瘾的原因,积极地进行预防和干预,是当 91. 84% ; 31 人的网络成瘾得分在 50 ~ 79 分之间,占实测总
前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体的 8. 16% ; 而网络成瘾得分超过 80 分的人数为零。
二、方法
( 二) 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区
( 一) 被试。某校大学生 428 人,收取问卷 401 份,剔除 别。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孤独
自尊 30. 05 ± 3. 98*
26. 10 ± 5. 19
* p < 0. 05 ( 三)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抑郁、孤 独、自尊的相关。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抑 郁、孤独、自尊的 Pearson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45、- 0. 174、 0. 265、0. 201、- 0. 215,经检验,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 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均显著相关( p < 0. 01) 。 四、讨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 尊显著相关( p < 0. 05) ,说明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与他们的 社交焦虑、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水平密切联系。 ( 一) 社会焦虑。社交焦虑不仅使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产 生主观紧张,其社会交往方式也会受到冲击。此时不但会出
现内在警觉性增 高,还 会 不 愿 见 人,并 中 断 当 时 的 行 为。 因 此焦虑会妨碍社交活动,并使之社交主动性下降。一些大学 生由于自我评价低、对他人不信赖、社交技能缺乏等原因,产 生社交焦虑。为了避免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交流时出 现的焦虑等不良情绪,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找朋友。在网 上交流时,不存在 面 对 面 交 流 时 可 能 有 的 尴 尬,这 种 独 特 的 交流方式可以 给 人 一 种“传 统 方 式 ”难 以 提 供 的 亲 密 感,因 此,其精神交流在深度上往往超过了“面谈”方式,可以使从 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就成为知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显得 非常内向的人,在网上也可能是“性格外向”、高谈阔论。这 与 Loytsker 和 Aiello 的研究一致,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 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
三、结果与分析
Disorder,简称 IAD) 的研究中,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
( 一) 网络成瘾 ( IAD) 得分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 示:
发现,有 6. 4% 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成 349 人的网 络 成 瘾 得 分 在 20 ~ 49 分 之 间,占 实 测 总 体 的
无效问卷 后,实 得 有 效 问 卷 380 份。其 中 男 生 166 人,占 得分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 而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自
43. 68% ; 女生 214 人,占 56. 32% 。
尊得分、社会支持得分高于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见表 1。
表 1 有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区别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心理分析
□李江璐 常连玺
【摘 要】通过对某校 380 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占总体的 8. 16%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 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显著相关( p < 0. 05) ,说明社交焦虑、社会支持、抑郁、孤独、自尊是
社交焦虑 7. 47 ± 3. 68 10. 03 ± 4. 50*
社会支持 62. 35 ± 11. 64 60. 55 ± 13. 29
抑郁 36. 43 ± 7. 25 42. 48 ± 8. 75*
孤独 43. 24 ± 8. 11 47. 03 ± 8. 33*
·115·
从“小案例”分析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大环境”
□高军丽
【摘 要】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货币资金的收付频繁,业务量大,出现记账错误的可能性相对 较大,很容易被经管人员非法挪用、侵吞。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往往都与货 币资金有关。笔者结合案例总结了企业货币资金内控制度的现状并就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浅析。
~ 24 岁的年轻人比例最高,达到 37. 7% 。网民的文化程度分 含 20 个题目。自尊量表,由 Rosenberg 编制,包含 10 个题目。
布为: 大专 25. 6% ,本科 26. 0% ,两类相加为 51. 6% ,其中大 经检验,问卷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部分为在校大学生。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导致人际关系疏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分析 【作者简介】李江璐( 1978 ~ ) ,女,河北永年人,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 常连玺( 1978 ~ ) ,男,河北滦南人,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
一、引言
( 二) 测试材料。网络成瘾自评量表,由师建国编制,量
互联网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纷纷“触网”。中国互联网 表包 括 20 个 题 目。社 交 焦 虑 量 表,由 Scheier and Carver
( 三) 研究过程。由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测试,对所
远、学业荒废,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伤害。据不完全统计,全 收集的问卷进行初步整理,剔除无效问卷 21 份,得有效问卷
国每年受到学籍处理的学生中,有 70% 以上是因为过度迷恋 380 份。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网络导致学习滑坡的。在大学生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关键词】企业;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作者单位】高军丽,邢台市气象局计财科
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截至 2009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 ( 1985) 修订,量表包含 6 个题目。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由 Zi-
已达 3. 84 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 28. 9% ,18 ~ met 等编制,量表包含 12 个题目。自评抑郁量表,由 Zung 编
30 岁网民人数 67,650 万人,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网民中 18 制,包含 20 个题目。UCLA 孤独量表,由 Russell 等修订,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