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制备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5乳剂的制备及乳剂型基质的制备

实验报告5乳剂的制备及乳剂型基质的制备

实验报告5乳剂的制备及乳剂型基质的制备实验目的:1.了解乳剂的制备方法;2.学习乳剂型基质的制备;实验原理:乳剂是由乳化剂、油相和水相组成的,油相和水相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微乳液。

乳剂制备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乳化剂、油相和水相,并进行充分的乳化过程。

实验仪器:1.磁力搅拌器;2.热水浴;3.电子天平;4.称量瓶;5.三口瓶。

实验材料:1.硬脂酸甘油酯(油相);2.聚山梨醇酯(乳化剂);3.纯水(水相)。

实验步骤:1.称量10g硬脂酸甘油酯并置于称量瓶中。

2.向称量瓶中加入2g聚山梨醇酯。

3.在磁力搅拌器上置放称量瓶,用磁力搅拌器将硬脂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醇酯充分混合,使之乳化。

4.在加热水浴中将水加热至40℃左右。

5.在三口瓶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6.将乳化好的硬脂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酯溶液慢慢滴入三口瓶中并搅拌均匀。

7.放置静置一段时间,观察乳剂的稳定性和外观。

实验结果与分析:制备的乳剂中硬脂酸甘油酯为油相,聚山梨酯为乳化剂,水为水相。

经过搅拌和加热后,乳化剂将油相和水相乳化成微乳液。

观察到乳剂在静置后仍然保持着乳状,并且没有相分离现象,说明乳剂制备成功。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乳剂的制备方法和乳剂型基质的制备。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硬脂酸甘油酯作为油相,聚山梨酯作为乳化剂,通过搅拌和加热将油相和水相乳化成微乳液。

乳剂制备成功后,在静置过程中没有相分离现象,说明乳剂的稳定性较好。

乳剂的制备方法可以用于制备各种药物乳剂,为口服药物、外用药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乳剂型基质的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条件的控制对乳剂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乳剂的制备及检测
(2)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3)将制得的乳剂置高压均质机中,在800 -1000Kg压力下,乳化1-2次,即得。
(4)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三、乳剂类型鉴别及转型实验
(一)类型鉴别
1. 稀释法:取乳剂少许,加水稀释,如能用 水稀释的为O/W型,否则为W/O型。
2. 染色法:将乳剂样品涂在载玻片上,用油 溶性染料苏丹-Ⅲ以及水溶性染料亚甲蓝 各染色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苏丹-Ⅲ 均匀分散的乳剂则为W/O型,亚甲蓝均匀 分散的为O/W型。
阿拉伯胶 聚山梨酯-80
豆磷脂 聚山梨酯-80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借助机械提供的 强大能量制成乳 剂,可不考虑混 合顺序。
乳匀机 乳剂
制备乳剂时应依制备量和乳滴大小的要求选择 设备。小量制备多在乳钵中进行,大量制备可选用 搅拌器、乳匀机、胶体磨等器械。
高压均质机的工作示意图
试料投入 试料吸入!
剪切力! 冲击力! (超声波)
高圧送液!! Max.150 MPa
- 1000Kg压力下均质1次,收集乳剂。 (5)镜检:记录最大和最多乳滴的直径。
(二)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
1. 处方
豆油(d=0.91) 聚山梨酯-80 蒸馏水
11ml 5ml 适量
————————————
共制成
100ml
2. 操作
(1)取聚山梨酯-80,加适量蒸馏水搅匀, 再加入豆油及余下的蒸馏水,用液体高速 剪切机以16000r/min速度匀化0.5min - 1min ,即得。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实验原理
乳剂的小液滴(分散相)一般为0.1~ 100μm,由于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大,因 而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为此,制备时需加 入适宜的乳化剂才能使之稳定。

3.乳剂的制备

3.乳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1. 掌握采用不同乳化剂制备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常见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实验原理:乳浊液型液体药剂也称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而包在液滴外面的一相则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须加入乳化剂使其稳定。

乳剂可供内服、外用,经灭菌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乳剂,也可供注射用。

乳剂因内、外相不同,分为O/W型和W/O型等类型,可用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水/油性染料)等方法进行鉴别。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乳化剂类型有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两性离子型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明胶等)、固体粉末乳化剂(如Mg(OH)2、Al(OH)3、Ca(OH)2等)和辅助乳化剂(如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等)。

乳化剂的选择根据乳剂的类型、乳化剂性能及给药途径。

通常将乳化剂组成混合乳化剂来使用,以防止单独使用乳化剂所产生的不稳定性。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及新生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等。

小量制备时可用乳钵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大量生产可用搅拌机、乳匀机、胶体磨完成。

实验药品与器材:药品:液状石蜡、阿拉伯胶、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氢氧化钙、花生油、苏丹红、亚甲蓝器材:上皿天平、乳钵、烧杯、量筒、玻璃棒、试管、载玻片、显微镜等。

最新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

最新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比较不同方法制备的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 掌握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的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的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的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和复合乳剂(W/O/W 型,O/W/O 型)。

乳剂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的稳定机理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和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的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ml1%糖精钠溶液香精纯化水0.003 g 适量加至15 ml[制法]:(1) 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 ,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15 ml。

(2) 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 置乳钵中,加2 g 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 6 ml 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和香精,共制成15 ml ,即得。

药剂学-6 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6 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一)基本概念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而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称为乳剂(也称乳浊液);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一般直径在0.1~100μm;包在液滴外面的液相称为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乳剂可分为水包油(o/w)型或油包水(w/o)型,常采用稀释法和染色镜检法鉴别。

乳浊液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故处方中除分散相和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使乳剂稳定,并且一般需在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机的稳定机理可能是由于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减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的乳化机有各种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耆胶等。

(二)实验原理小量制备乳剂时,可采用在乳钵中研磨或瓶中振摇等方法;大量生产乳剂时,采用搅拌机、乳匀机和胶体磨来制得。

一般系根据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和油乳化所需HLB值来选择乳化剂,当选用的乳化剂的HLB值符合油乳化所需HLB值时,制得的乳剂比较稳定。

由于用一种乳化剂时往往难以达到这种要求,故通常将两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

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HLB1·W1+HLB2·W2+···+HLBn·WnHLB混和=W1+W2+···+Wn(2-6)式中:HLB1、HLB2···HLBn———各个乳化剂的HLB值;W1 、W2···Wn———乳化机的重量。

测定油乳化所需HLB的方法,是将两种以上已知HLB的乳化剂,按式(2-6)以不同重量比例配成具有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然后与油制备成一系列乳剂,在室温条件或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如离心法)观察所制乳剂的乳析速度。

乳剂的简答题

乳剂的简答题

1. 什么是乳剂?
乳剂是一种液体制剂,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其中一种液体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乳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2. 乳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乳剂的主要特点包括:
-良好的分散性:乳剂中的液滴尺寸通常在0.1-10微米之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分布。

-稳定性:乳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降解。

-生物利用度:乳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

-药效:乳剂可以提高药物的药效,减少副作用。

3.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机械法:通过高速搅拌、高压均质等机械方法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均匀,形成乳剂。

-化学法: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化学物质,降低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使其混合均匀,形成乳剂。

-物理法:通过加热、冷却等物理方法改变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的性质,使其混合均匀,形成乳剂。

4. 乳剂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乳剂的稳定性受以下因素影响:
-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乳剂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乳化剂的浓度越高,乳剂的稳定性越好。

-相界面膜的厚度:相界面膜的厚度越薄,乳剂的稳定性越好。

因此,减小液滴尺寸有助于提高乳剂的稳定性。

-温度:温度对乳剂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乳剂的稳定性越差。

-电解质:电解质的存在会破坏乳剂的稳定性,因此应尽量避免在乳剂中使用电解质。

药剂学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 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一乳剂得制备一、实验目得与要求1、掌握乳剂得一般制备方法。

2、比较不同方法制备得乳剂油滴粒度大小、均匀度及其稳定性。

3、掌握乳剂类型得鉴别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乳剂也称乳浊液型液体药剂,系指两种互不相容得液体混合,其中一种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得非均相分散体系。

形成液滴得一相为称为内相、不连续相或分散相;包在液滴外得一相称为外相、连续相或分散介质。

分散相得直径一般在0、1~10 m之间。

乳剂类型有单乳剂(O/W型,W/O型)与复合乳剂(W/O/W型,O/W/O型)。

乳剂就是一种动力学及热力学不稳定得分散体系,为提高稳定性,其处方中除分散相与连续相外,还加入乳化剂,并且需在一定得机械力作用下进行分散。

乳化剂得稳定机理就是通过在分散液滴表面形成单分子膜、多分子膜、固体粉末膜等界面膜,降低了界面张力,防止液滴相遇时发生合并。

常用得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等。

通常小量制备时,可在乳钵中研磨制得或在瓶中振摇制得,工厂大量生产多采用乳匀机、高速搅拌器、胶体磨制备。

如以阿拉伯胶作乳化剂,常采用干胶法与湿胶法制备,以新生皂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时,可研磨或振摇制得。

乳剂类型得鉴别方法有稀释法(水)与染色镜检法(水/油性染料)。

三、实验内容(一)液状石蜡乳得制备[处方]液状石蜡 6 ml阿拉伯胶 2 g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0、05 ml1%糖精钠溶液0、003 g香精适量纯化水加至15 ml[制法]:(1)干胶法(干法):将阿拉伯胶分次加入液状石蜡中研匀,研磨过程中加纯化水4 ml,研至发出噼啪声,即成初乳。

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加剩余纯化水适量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与香精,共制15 ml。

(2)湿胶法:取纯化水4 ml置乳钵中,加2 g阿拉伯胶粉研成胶浆。

再分次加入6 ml液状石蜡,边加边研磨至初乳形成,再加5%尼泊金乙酯醇溶液,再加剩余纯化水研匀,再加糖精钠溶液与香精,共制成15 ml,即得。

乳剂的制备

乳剂的制备

1. 手工法(1)油中乳化剂法(emulsifier in oil method) 又称干胶法,其流程为:油 + 乳化剂→研匀→加水→成初乳→加水至全量具体制备工艺是先将乳化剂和油置于干燥的乳钵中,研匀,按比例一次性加入纯化水,迅速向同一方向用力研磨,直到出现劈啪声,即成稠厚的初乳,然后边研磨边加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本法的特点是先制备初乳,在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是:植物油比例为4:2:1;挥发油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蓍胶的混合胶为乳化剂的乳剂。

(2)水中乳化剂法(emulsifier in water method) 又称湿胶法,其流程为:水 + 乳化剂→研匀→加油→成初乳→加水至全量具体制备工艺是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再将油加入,用力搅拌使成初乳,然后加水将初乳稀释至全量,混匀即得。

本法也需制备初乳,初乳油、水、胶的比例与上法相同。

(3)两相交替加入法本法是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地加入水或油,边加边搅拌,即可形成乳剂。

天然高分子类乳化剂、固体粉末乳化剂等可用于本法制备乳剂。

当乳化剂用量较多时,本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本法应注意每次需少量加入油相和水相。

2. 机械法将油相、水相、乳化剂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

机械法制备乳剂可以不考虑混合顺序,借助于机械提供的强大能量,很容易制成乳剂。

乳化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1)搅拌乳化装置:分为低速搅拌乳化装置和高速搅拌乳化装置。

低速搅拌制得的普通乳粒径范围较宽;高速搅拌器在一定范围内,转速愈高,搅拌时间愈长,乳滴愈小。

组织捣碎机属于高速搅拌乳化装置。

(2)高压乳匀机:借强大推动力将两相液体通过乳匀机的细孔而形成乳剂。

制备时先用其它方法初步乳化,再用乳匀机乳化,效果较好。

(3)胶体磨: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缝隙产生强大剪切力使液体乳化。

制备出乳剂的质量不如高压乳匀机或超声波乳化机好,可用于制备比较粘的乳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剂的制备
2015/5/1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乳剂是互不相容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相液体
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分为油包水和水包油型。

三.实验内容
(一)手工法制备乳剂
①阿拉伯胶为乳化剂(O/W)
阿拉伯胶置于乳钵→加3ml水研匀→加豆油研磨成初乳→加水至25ml研匀
②聚山梨酯80为乳化剂(O/W)
将豆油和聚山梨酯80 共置入乳钵中→研匀→加入4ml水研成初乳→加水至
25ml
③鱼肝油乳剂(O/W)
西黄蓍胶浆的制备
西黄蓍胶→加乙醇→摇匀→加蒸馏水5ml强力摇匀
鱼肝油 13ml +阿拉伯胶研匀→加蒸馏水→研成初乳→缓慢加入西黄蓍胶浆→
加水至25ml
④石灰搽剂(W/O)
氢氧化钙 10ml+花生油 10ml →用力振摇成初乳
(二)机械分散法制备乳剂
①以豆磷脂为乳化剂(O/W)
取豆油,豆磷脂溶液。

水共置于组织捣碎机中→低速1min→终止1min→高速
1min即得
四.实验结果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乳化剂的HLB值②乳化剂的用量③乳化及贮藏时的温度④分散介质的黏度
⑤分散相的浓度
2.简述干胶法和湿胶法的制备初乳操作要点
干胶法是将乳化剂跟油混匀后再加水形成初乳;而湿胶法是乳化剂先在水中分散后再跟油混匀形成初乳。

3.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何种类型的乳剂
石灰搽剂是氢氧化钙溶液与花生油中所含的少量游离的脂肪酸经过皂化反应,再乳化花生油生成W/O型乳剂。

六.讨论
实验中手工法制备的乳剂在显微镜上镜检虽然大部分液滴分散均匀,但不够机械分散法制备的乳剂乳剂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