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城轨整体道床病害分析整治
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_于春华

2008年12月第12期(总123) 铁 道 工 程 学 报J O U R N A LO FR A I L WA YE N G I N E E R I N GS O C I E T Y D e c 2008N O .12(S e r .123) 收稿日期:2008-01-02 作者简介:于春华,1941年出生,男,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6-2106(2008)12-0083-04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于春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251)摘要:研究目的:整体道床在城轨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运营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工作。
同时整体道床不可避免出现病害,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必须及时加以整治。
本文从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入手,依据病害整治原则,制定病害整治方案,并认真落实,使其延长使用寿命,确保运营安全。
研究结论:城轨交通工程整体道床日常维修及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有表面涂膜法、压力注桨法、开槽修补法等。
借鉴铁路、建筑行业的混凝土结构病害整治先进技术,积极采用如低压注桨补缝技术、炭纤维加固、高强无收缩注桨料、高强无收缩注桨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使整治施工简便、性能可靠,并且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成因;对策;维修;整治中图分类号:U 239.5 文献标识码:AT h e S o l i dT r a c kB e dD e f e c t o f U r b a nMa s s T r a n s i t a n d I t s T r e a t m e n tY UC h u n -h u a(T h e T h i r d R a i l w a y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T i a n j i n 30025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R e s e a r c hp u r p o s e s :T h e s o l i db e dh a s b e e na p p l i e de x t e n s i v e l y i nu r b a nm a s s t r a n s i t ,a n di t n e e d s r o u t e m a i n t e n a n c e b e c a u s e d e f e c t s h a p p e n d u r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a n da f f e c t t h e s e r v i c e l i f e o f t h e s o l i db e d ,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t r e a t t h e d e f e c t s i n t i m e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a u s e s f o r d e f e c t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s c h e m e f o r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p r o l o n g i n g t h e s e r v i c e l i f e o f t h e b e d a n d g u a r a n t e e i n g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a f e t y .R e s e a r c h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 a r es e v e r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s f o r r o u t em a i n t e n a n c e o f t h es o l i dt r a c kb e d ,s u c ha s s u r f a c ei m b r u i n gf i l m ,p r e s s u r ep o u r i n gc o n c r e t ea n dc u t r e p a i r i n g .T h r o u g hs t u d y i n gt h ea d v a n c e d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t r e a t i n g t h e d e f e c t s ,n o w a d a y s s o m e n e wm e t h o d s ,n e wm a t e r i a l s a n d n e wt e c h n o l o g i e s ,s u c h a s l o wp r e s s u r e p o u r i n g c o n c r e t e t o r e p a i r g a p ,u s i n g c a r b o nf i b e r t or e i n f o r c e a n ds oo n ,a r e u s e dt ot r e a t t h e d e f e c t a l o n g 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w h i c h m a k e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e a s y a n d r e l i a b l e w i t h l o w e r c o s t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 m a s s t r a n s i t ;s o l i d t r a c k b e d ;d e f e c t ;c a u s e f o r f o r m a t i o n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m a i n t e n a n c e ;t r e a t m e n t1 整体道床在城轨交通中的应用城轨交通线路轨道铺设的道床型式,主要有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2大类型。
浅谈地铁整体道床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

浅谈地铁整体道床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摘要:在施工地铁整体道床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病害,这些病害影响日后运营安全。
地铁整体道床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地铁整体道床常见的一些病害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具体病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整体道床病害分析预防处理措施前言随着国内建设地铁的城市不断增加,线路运营里程也越来越长。
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施工单位管理水平、设计理念不成熟等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地铁整体道床在浇筑完成后或通车运营前期阶段出现裂纹、掉块、翻浆冒泥、磨损等病害变得既普遍又严重。
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道床出现的病害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1 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1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成因分析高架线整体道床主要病害是轨枕两侧混凝土产生“八”字裂纹,道床内钢筋失去外侧混凝土保护层作用受到雨水及自然环境影响后锈蚀,锈蚀后的钢筋体积增大,“八”字裂纹宽度随着钢筋体积增大而变大,整体道床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产生“八”字裂纹成因有以下几点:a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形成温度应力,当内部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纹,而轨枕两侧的混凝土厚度较其它地方薄,混凝土抗拉强度较弱,裂纹容易在此处产生;b当外部气温急剧增加时或风力较大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失水产生收缩裂纹,轨枕两侧是薄弱地方容易产生裂纹;c当外部气温急剧变化时,钢轨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钢轨的温度应力通过扣件传递给轨枕,轨枕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就会在两侧产生“八”字裂纹。
2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预防处理措施浇筑高架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时初冬季外一般选择在晚上施工,减少外界温度对混凝土表面水分、内部温度应力和钢轨温度应力等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架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用时较短。
早上太阳出来前道床混凝土已经初凝,混凝土初凝后应迅速松开扣件,使得钢轨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自由伸缩。
四号线板式道床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

四号线板式道床病害原因及整治措施摘要:广州地铁四号线在国内城市板式道床轨道施工中首次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式道床、ZH砂浆填充垫层工艺。
根据四号线日常养护作业中出现的病害,本文从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入手提出对策,对现有的检修提出完善意见,依据病害整治原则,制定病害整治方案,确保运营安全。
关键词:板式道床病害病害成因对策整治办法Abstract: Guangzhou subway line 4 is first to adopt concrete plate track bed, ZH mortar pad fill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4 lines daily maintenance work appears in the dise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occurs with countermeasures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posed opinions perfect maintenance,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principle disease, formulate disease treatment scheme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Key Words: late track bed disease causes disease countermeasures to control广州地铁四号线在高架线上采用板式轨道结构,全长60.37km,线路状况为最小曲线半径为300 m、相应超高设置120 mm。
桥面铺设32mm厚C50的ZH砂浆层,ZH砂浆层上铺设200mm厚C40预制混凝土板式道床,ZH砂浆层两侧铺设自粘防水卷材,上部为50~60mm厚纤维混凝土防水层,轨道板与桥梁面用4个抗剪销连接,抗剪销为钢材质,Φ30@260,其中深入到桥面以内部分为20mm。
广州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短轨枕病害整治

广州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短轨枕病害整治目前,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佳方案之一,地铁在各地建设如火如荼。
而混凝土轨短枕因其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的优点,在地铁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但是在广州地铁二号线,混凝土短轨枕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病害,本文对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整治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设备现状广州地铁二号线三元里至琶洲段开通于2003年,延长线琶洲至万胜围段于2005年底开通,全线长19.90km。
除部分地段因减震需要采用弹性短轨枕、浮置板道床外,其余均采用整体道床混凝土短轨枕。
短轨枕尺寸为563×220×170mm,Φ12钢筋,并留有两个螺栓孔。
短轨枕在多年的运营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病害,主要表现形式为轨枕与道床剥离、轨枕破损、螺纹套管失效等。
其中,以中大至鹭江上下行、中大至晓港上下行、新港东至磨碟沙上行区间为主,共出现病害96处,主要位于曲线下股,具体数量见下表。
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并弹性的传递给道床。
轨枕的各类病害削弱了轨枕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轨道整体刚度,影响到乘客舒适度,严重时将危及行车。
二、病害分析及整治方法建设过程中,预制的轨枕按照0.625米的间距通过扣件挂在轨排上,待调整好轨道几何尺寸后再浇筑混凝土道床,使短轨枕下部埋入道床内,上部43mm露出。
待混凝土凝固后,轨枕、道床就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轨枕下部四条深入道床内的Φ12钢筋来提高系统抗弯、剪能力。
在运营过程中,轨枕承受着钢轨传递过来的列车动荷载。
在竖向上有列车、乘客重量为主的静轮重和附加动压力。
横向上有列车蛇形运动、轨道不平顺所引起的车轮冲击钢轨的力,在曲线上还有车轮作用在钢轨侧面的导向力以及未被平衡的离心力。
在纵向上有列车起动、制动时产生的力、钢轨爬行力及温度变化时产生的温度力。
这些力是在运营过程中造成轨枕病害的主要原因。
1、轨枕与道床剥离施工时,预制的轨枕与现浇道床的接触面,强度相对薄弱。
浅析地铁线路隧道内道床起拱病害整治

浅析地铁线路隧道内道床起拱病害整治摘要:当前中国的地铁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感受和体会到了地铁的便利和快捷。
地铁隧道是地铁的最重要建筑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地铁安全运营的前提,地下水害一直是困扰隧道结构的最重要病害,如何有效的解决渗漏水问题是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地铁;隧道;道床;渗漏水;治理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地铁隧道所面临的重要病害,水的影响主要与水压大小有关系,隧道内的渗水主要为压力水,渗漏水的压力相对较小,以渗水的形式宣泄,而道床下部的水压较大,通常以道床的变形进行压力释放。
本文主要是根据S 市地铁的某次道床起拱病害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地铁运营时段出现道床起拱病害的处理过程。
1、临时抢修2014 年5 月23 日上午9 点20 分,列车在经过某隧道区间道床起拱区段时,司机发现列车晃车,随即报告行车指挥中心,相关部门随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病害确认。
1.1 添乘检查,确定问题接到相关的险情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的添乘检查,通过进入驾驶室进行稍微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列车的振动发现,该区段上行右侧钢轨拱起,经后续的现场实测发现该处最大道床起拱值为65mm,远大于安全运营的要求条件。
随着轨行区情况的确定,随即组织进行临时抢修安排,确保在地铁保持运营的情况下将险情降至最低,待列车晚上停运后进行相应的量测和初步方案的拟定。
1.2 列车限速现场人员通过对病害的了解,初步判断为低下水压造成的道床起拱,因持续近半个月的降雨,该区段位于汇流较大的区域,水流量和水压均较大,达到道床能承受的压力警戒值,遂造成道床起拱,部分水压得到释放。
为了保证安全运营,立即启用了紧急限速处理,将列车速度从40km/h 降至5km/h,以保证列车的持续振动不会造成道床的进一步上拱,从而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恶化,但仅仅降低列车速度显然是不够的,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临时处理措施,根据现场的情况初步确定了“排水减压、系统监测、及时制定方案”的处理原则。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摘要:整体道床的优势明显,但是在应用中会因为外界因素或者自身施工的工艺问题导致其出现各种病害,从而影响整体道床的使用安全性,本文介绍了病害的成因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整体道床,病害形式,病害成因,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advantage of the track on, but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actors or because their own construction process leading to the appear all sorts of disease, which affects the use of the track on secur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are analyzed.Key words: overall track bed, disease form, disease ca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一、整体道床出现的病害形式从整体道床的结构看,其基础梁上承受的是列车的反复作用,与有砟轨道相比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就容易保持形状,但是其刚度大弹性小,因此其结构上的钢轨扣件和弹性垫层的性能要求较高。
当道床地面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在列车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综合看,整体道床的病害有三种集中体现,一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破损,导致结构下沉,轨道在列车垂直载荷的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形变。
轨道下沉形变是轨道吸收列车载荷的主要方式。
轨道下沉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轨道变形小在轨道承载列车的载荷大,将加快轨道部件的损伤,如果下沉变形大则容易导致轨道塑性变形,增加危险性与维护工作量,因此整体道床出现下沉变形量过大就成为了一种病害;还有就是道床上的混凝土出现上鼓变形进而破损,这时应为地下水压大导致地面抬升而造成的后果;最后是整体道床因为混凝土受到腐蚀而产生破坏。
轨道工程质量病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轨道工程质量病害分析及控制措施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上海轨道交通十二号线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确保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客观创优目标,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工务处公司上一轮检查出现的突出质量问题,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监理站认真梳理分析制定预控措施,防范轨道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隐患的发生,杜绝同类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特制定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病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病害分析及控制措施
1、道岔病害分析及影响、控制措施
2、钢轨伤损病害分析及影响、控制措施
3、线路沉降病害
4、轨道床病害
二、施工质量控制重点:(一)扣件安装
1、按照图纸要求放置轨距垫
2、LORDWJ-ZA控制锯齿块
3、严格控制铁垫板的内外侧
4、尼龙套管的质量和垃圾
5、特殊地段扣件调高的控制(二)钢轨焊接
1、钢轨型式实验
2、钢轨焊接控制
3、焊头打磨控制
4、应力放散管理
(三)道岔铺设
1、道岔转辙部位密贴控制
2、长枕使用吞零配件装配
3、道岔边的排水控制问题
4、道岔岔位严格控制问题(四)道床质量
1、轨底坡的严格控制
2、现浇浮置板地段标高问题
3、特殊地段的轨道铺设问题
4、道床异物的清理
(五)新技术
1、预制浮置板的定位
2、T型/纵向轨枕的铺设
3、预制道岔板、线路板的铺设。
地铁整体道床严重开裂脱空的整治技术分析

地铁整体道床严重开裂脱空的整治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地铁服役时间的增长,隧道内整体道床的病害陆续暴露出来。
整体道床混凝土与主体结构混凝土分离脱空是最常见的道床病害形式之一。
本文结合某沿海城市地铁小半径曲线整体道床板严重脱空、开裂等病害治理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重视整体道床的日常检测,保持定期检查;(2)强化对施工质量的把控,切勿一味盲目追求工期;(3)本次施工作业消除了道床病害,达到了修复破损排水沟、治理道床脱空、修复道床裂缝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为今后优化设计和类似病害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地铁;整体道床;病害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Monolithic Bed’s Separation and Crack in SubwayHUO Xinwei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ubway service time,the defects of the monolithic track bed in the tunnel are exposed one after another.The separation and void of monolithic ballast concrete and main structure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efects of ballas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treatment case of serious void and crack of the whole track bed slab on the small radius curve of a coastal city subway,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obtained:(1)Pay attention to the daily inspection of the the monolithic bed and maintain regular inspections;(2)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and do not blindly pursue the construction period;(3)In this project,the defects of ballast bed are eliminated,the damaged drainage ditch is repaired,the void of ballast bedis treated,and the cracks of ballast bed are repaired,and good results are achieved,which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similar diseases treatment.Key words Subway,Monolithic Bed,DefectAuthor’s address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oration,300140,Tian jin,China在过去的几年,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代表,一直处于建设热潮之中,多个城市的地铁线路网也在不断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城轨整体道床病害的分析及整治
【摘要】整体道床具有稳定性好、结构耐久、轨道几何形位易于保持等优点,所以在地铁城轨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其运营过程中易受地下水的浸蚀和车辆运行时荷载反复冲击振动的影响,整体道床不可避免出现开裂、翻浆等病害。
本文从分析整体道床的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入手,研究对比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病害整治方案,有效提高整体道床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确保运营安全。
【关键词】整体道床开裂病害整治研究
1 整体道床在地铁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地铁线路轨道铺设的道床型式,主要有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两大类型。
整体道床,也称无碴轨道,是在坚实基底上直接浇筑混凝土以取代传统有碴轨道的轨下基础。
它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结构耐久、轨道几何形位易于保持等优点,与碎石道床相比可大大减少维修工作量,改善职工的劳动工作条件。
因此,地下线路及高架线路一般采用整体道床,地面线路一般采用碎石道床。
2 整体道床出现的病害形式
交通p床的破坏从整体道床的结构看,其基础主要承受的是车体的反复作用,线路的主体结构由于地基的变形及内部应力、外部荷载的变化而产生变形和沉降,象西安地铁二线号线穿越十二条地裂缝,这些因素最终将会引起地铁线路的轨道变形,整体道床破损和开裂,道床混凝土与主体结构混凝土分离、加上地下水的影响,
导致道床上出现翻浆冒泥等,其迅速发展形成道床病害。
3 整体道床产生病害的成因分析
3.1 车辆运行振动的因素
列车对整体道床的作用是长期且直接的,因整体道床刚性大,受到车体振动的幅度和冲击力都要大于有砟道床。
如果加上路线本身的平整性差异就会扩大这种振动,进而影响整体道床的稳定。
3.2 施工质量差异的因素
整体道床的铺设都会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因素、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质量的差异等。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
(1)灌注道床的时候存在基底积水,没有及时清理就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并导致基底返浆,影响道床的稳定性。
(2)整体道床与隧道底部衬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够,在列车运行振动后道床与二衬混凝土分离,产生互相拍打、摩擦并与渗漏水形成泥浆,长此以往将造成道床底部砼结构的严重磨耗、道床下沉开裂影响线路稳定,裂缝扩大形成病害。
(3)混凝土浇注工艺差,水泥标号不达标、道床的厚度不够、混凝土养生时间不足等改变了其质量性能,这些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整体道床病害的发生。
(4)地质水文影响因素地下水对整个道床的影响不容忽视,地下水位高于隧道底部表面时,隧道底部受地下水长时间的浸泡和压力水的冲刷,沿隧道施工缝隙,夹带基岩的细小颗粒浸入隧道内,形成翻桨冒泥。
造成整体道床基底(或填充层)局部空洞,整体道床上拱或者下沉随之开裂。
如西安地铁二号线永宁门~南稍门上下行区间暗挖隧道,经过近两年的试运营后,近期该区间隧道上行k15+310、下行k14+965等多个分散位置在道床与隧道衬砌边墙相接位置、变形缝处及裂缝处有水泥胶浆和砂石屑等细颗粒物沉积,在下行隧道k15+245处有严重的渗漏水从道床边、变形缝接水槽等位置涌出。
如图1。
(5)养护维修不良的因素。
优良的养护维修质量必然能防止或延缓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但从日常的隧道作业养护情况看,普遍地存在着中心水沟堵塞、侧沟下水不通等情况,从而使既有的排水系统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
沿中心水沟的流水长期经裂纹渗到道床底部,基础积水会沿着伸缩缝、沉降缝和整体道床沉降不均形成的裂缝上升至道床。
在列车动载反复冲击下形成泥浆冒出,加快了基底局部掏空速度,基底掏空速度的加大,反过来又加快积水生成,形成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最终导致整体道床路基下沉。
4 整体道床病害整治措施
要达到预防和消除病害的目的,就必须对整体道床进行综合的防治。
首先是从设计、施工和维修三个阶段入手,严格质量把关;其次是在整治项目方面,要依据病害的发展规律和阶段,针对病害的成因采取综合整治措施。
4.1 表面覆盖法
裂缝宽度在0.2mm以下的微细裂缝,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进行表面涂膜覆盖,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
化。
4.2 压力注桨法
裂缝宽度小于0.5mm范围的微细裂缝,主要采用的是水泥浆和者化学浆,利用液压或者气压将桨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压入道床的内部使裂缝充满补牢,从而对缝隙进行填充,渗透.挤密等,排除缝隙中多余的水、空气,甚至杂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凝结后,浆液就会与原有的结构胶结形成一个新的结构基础。
这类方法主要是应用整体道床的结构基本完整、而底部存在较多的空隙、翻浆冒泥的情况严重的路段。
西安地铁二号线下行k14+965处等多个分散位置在裂缝处出现水泥胶浆等细颗粒物沉积后,我们采取在道床两轨道间水沟内梅花型布设注浆孔,钻入二衬砼内5~10cm,再用早强水泥埋管封孔后进行低压力水泥注浆,再进行eaa改性环氧补充化学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8mpa,并多次重复交替压注,同时在注浆前后进行监控量测,注浆加固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超压对道床进行二次损坏。
通过这种采方式对整体道床与二次衬砌仰拱间进行填充,以恢复分离层间粘结力,进而加固稳定道床。
这是整治裂损处于初始阶段和开裂阶段的重要手段。
所以说,注浆是对整体道床和隧道主体结构进行止水、排水、固结补强的有效手段。
因此注浆材料必须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良好的粘结功能,快速满足次日列车运行的振动影响。
4.3 开槽引排法
该法适合于修补大于0.5mm的裂缝,采用综合处理的方式,如无条件找到渗漏点进行直接堵漏的情况下,以引排为主,在裂缝处清理开槽--早强水泥埋ф30mm~ф50mm透水管—表面砂浆恢复。
对增设引水管添加滤网,防止引水管道携带泥砂,造成道床下或衬砌外的空洞。
实施完毕后,进行观测15天,根据渗漏情况确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进行注浆加固。
西安地铁二号线下行f5地裂缝南端变断面处(k15+245)道床严重渗漏水治理就采用此方法进行了施工,得到了较好的整治效果。
4.4 当然,对于整体道床开裂较好严重,导致轨道几何尺寸超限,影响车辆运营的情况,彻底翻修是整治处于急剧破坏阶段的整体道床的唯一方法
因此,应在隧道施工时重视隧道工程排水系统的完善和隧道结构的防水设计,须进行必要的注浆支护及疏通水源,不能只是简单地封堵,应及时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施工工艺,消除安全隐患,再铺设轨道。
5 结语
整体道床混凝土病害是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成型和使用过程中经
常出现的问题,其发生和发展具有隐蔽性、急剧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由于裂缝的发展加上主体结构变形、重复振动和水的浸蚀,裂缝扩大形成病害会使钢筋腐蚀,降低承载力、耐久性及抗渗性,随时有可能威胁行车安全运营,所以只有不断进行研究,采用新的工艺和新材料进行整治,提高整体道床的质量,保证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铁路线路维修规则.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2]江新锡.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卢祖文.铁路轨道结构及维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4]赵惠祥,谭复兴,叶霞飞.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