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病害分析及加固综合整治

合集下载

整体道床短轨枕道岔病害及整治技术运用

整体道床短轨枕道岔病害及整治技术运用
2 0 1 3 . 0 2
西部大开发・ 中旬
工 程 与 技 术
整体道床短轨枕道岔病害及整治 技术运用
邓 新 建
( 西 安 市 地 下 铁 道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运 营 分 公 司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1 6 )
摘 要: 线路 、 道 岔是城 市轨道 交通 运 营的 基础 , 对 确保 地铁 安 全运 营 具有 极 为重 要 的意 义 。随 着 西安地 铁二 号 线 的开 通试 运 营 . 其 日 常养护 和 维修便 成 为一 项 重要 工作 。 道岔 是 一个联 动 的整体 , 它涉及 着客 运 、 工建 、 通号 部 门 , 在 一个 部 门 出现 失误 , 轻 则影 响行 车速 度 . 重 则 中断行 车 , 将会 给运 营 带来直接 损 失。 全 面加 强道岔 设备 整修 , 提 高道 岔设备 运 行质 量 , 为安 全运 营提供 强有 力的基 础保 证 . 针 对 正线道 岔 的 病害, 结合现 有道 岔 尖轨 、 辙岔 维修 养护 , 道岔 是 线路 的薄 弱环 节 , 随着地铁 运 营 时 间的不 断延 长和及 行 车 间 隔时 间的 不断加 密 . 列车通 过道 岔 时 的晃 车现 象开始 显现 , 对道 岔病 害 的产 生原 因进行 分析 . 并提 出针 对性 的养护 维修 办法。
( 2 ) 整治 方案 :
( 3 ) 整治 标准 : 轨距 误差 控 制在 ± l m m。 3 . 轨 向不 良( 包括 铜轨 不 均 匀侧 磨 ) ( 1 ) 原 因分析 : 一是 轨距 变化 不 均匀 : 二 是 与 区 间无缝 线 路 锁定 轨 温差 超 标 , 钢轨 发 生纵 向位 移 , 限位 器扭 曲或顶 死 ; i 是接 头 支 嘴 形 成 硬弯 ; 四是 局 部一 侧 水 平 或 暗坑 吊板 . 造 成 两 股 钢轨 受 力 不均 匀; 五是 钢轨 交替 不均 匀侧 磨 。 ( 2 ) 整 治方 案 : ① 以道岔 外直 股 为标准 股 ,以支 距 和轨距 标准 控制 其 它 i股钢 轨方 向。

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_于春华

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_于春华

2008年12月第12期(总123) 铁 道 工 程 学 报J O U R N A LO FR A I L WA YE N G I N E E R I N GS O C I E T Y D e c 2008N O .12(S e r .123) 收稿日期:2008-01-02 作者简介:于春华,1941年出生,男,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6-2106(2008)12-0083-04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及整治于春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251)摘要:研究目的:整体道床在城轨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运营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工作。

同时整体道床不可避免出现病害,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必须及时加以整治。

本文从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入手,依据病害整治原则,制定病害整治方案,并认真落实,使其延长使用寿命,确保运营安全。

研究结论:城轨交通工程整体道床日常维修及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有表面涂膜法、压力注桨法、开槽修补法等。

借鉴铁路、建筑行业的混凝土结构病害整治先进技术,积极采用如低压注桨补缝技术、炭纤维加固、高强无收缩注桨料、高强无收缩注桨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传统方法相结合,使整治施工简便、性能可靠,并且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轨交通;整体道床;病害;成因;对策;维修;整治中图分类号:U 239.5 文献标识码:AT h e S o l i dT r a c kB e dD e f e c t o f U r b a nMa s s T r a n s i t a n d I t s T r e a t m e n tY UC h u n -h u a(T h e T h i r d R a i l w a y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G r o u p C o r p o r a t i o n ,T i a n j i n 300251,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R e s e a r c hp u r p o s e s :T h e s o l i db e dh a s b e e na p p l i e de x t e n s i v e l y i nu r b a nm a s s t r a n s i t ,a n di t n e e d s r o u t e m a i n t e n a n c e b e c a u s e d e f e c t s h a p p e n d u r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a n da f f e c t t h e s e r v i c e l i f e o f t h e s o l i db e d ,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t r e a t t h e d e f e c t s i n t i m e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a u s e s f o r d e f e c t p r o d u c t i o n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s c h e m e f o r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p r o l o n g i n g t h e s e r v i c e l i f e o f t h e b e d a n d g u a r a n t e e i n g t h e o p e r a t i o n s a f e t y .R e s e a r c h c o n c l u s i o n s :T h e r e a r es e v e r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s f o r r o u t em a i n t e n a n c e o f t h es o l i dt r a c kb e d ,s u c ha s s u r f a c ei m b r u i n gf i l m ,p r e s s u r ep o u r i n gc o n c r e t ea n dc u t r e p a i r i n g .T h r o u g hs t u d y i n gt h ea d v a n c e d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t r e a t i n g t h e d e f e c t s ,n o w a d a y s s o m e n e wm e t h o d s ,n e wm a t e r i a l s a n d n e wt e c h n o l o g i e s ,s u c h a s l o wp r e s s u r e p o u r i n g c o n c r e t e t o r e p a i r g a p ,u s i n g c a r b o nf i b e r t or e i n f o r c e a n ds oo n ,a r e u s e dt ot r e a t t h e d e f e c t a l o n g w i t h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t h o d ,w h i c h m a k e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e a s y a n d r e l i a b l e w i t h l o w e r c o s t .K e y w o r d s :u r b a n m a s s t r a n s i t ;s o l i d t r a c k b e d ;d e f e c t ;c a u s e f o r f o r m a t i o n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m a i n t e n a n c e ;t r e a t m e n t1 整体道床在城轨交通中的应用城轨交通线路轨道铺设的道床型式,主要有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2大类型。

浅谈地铁整体道床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

浅谈地铁整体道床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

浅谈地铁整体道床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摘要:在施工地铁整体道床过程中,因为多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病害,这些病害影响日后运营安全。

地铁整体道床病害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地铁整体道床常见的一些病害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具体病害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整体道床病害分析预防处理措施前言随着国内建设地铁的城市不断增加,线路运营里程也越来越长。

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施工单位管理水平、设计理念不成熟等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地铁整体道床在浇筑完成后或通车运营前期阶段出现裂纹、掉块、翻浆冒泥、磨损等病害变得既普遍又严重。

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道床出现的病害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

1 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分析与预防处理措施1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成因分析高架线整体道床主要病害是轨枕两侧混凝土产生“八”字裂纹,道床内钢筋失去外侧混凝土保护层作用受到雨水及自然环境影响后锈蚀,锈蚀后的钢筋体积增大,“八”字裂纹宽度随着钢筋体积增大而变大,整体道床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产生“八”字裂纹成因有以下几点:a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形成温度应力,当内部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纹,而轨枕两侧的混凝土厚度较其它地方薄,混凝土抗拉强度较弱,裂纹容易在此处产生;b当外部气温急剧增加时或风力较大时,混凝土表面就会失水产生收缩裂纹,轨枕两侧是薄弱地方容易产生裂纹;c当外部气温急剧变化时,钢轨内部就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钢轨的温度应力通过扣件传递给轨枕,轨枕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就会在两侧产生“八”字裂纹。

2高架线整体道床病害预防处理措施浇筑高架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时初冬季外一般选择在晚上施工,减少外界温度对混凝土表面水分、内部温度应力和钢轨温度应力等不利影响。

一般情况下,高架线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用时较短。

早上太阳出来前道床混凝土已经初凝,混凝土初凝后应迅速松开扣件,使得钢轨在温度应力作用下自由伸缩。

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病害的分析及整治

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病害的分析及整治

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病害的分析及整治摘要:在我国地铁城轨技术不断应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带动了地区的交通水平。

但就目前来说,城轨整体道床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着较多的问题,对此,即需要能够积极做好常见病害分析,以科学整治措施的应用做好处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道床病害;整治轨道床是轨道架的基础,其作用是:将机车和车辆的动荷载从轨道和轨枕上转移过来,使其均匀地分布在路基床面上,且不超过路基床面的许用应力;抗车辙架的垂直和水平位移,保持车辙的稳定和正确的几何位置,保证行车安全。

它还提供了干燥床表面排水能力,和有足够的力量阻止泥浆浇注和跟踪沉没的水平和方向可以调整履带架,保持良好的跟踪档案,并提供方便的维护轨道几何尺寸超出了限制。

因此,在处理路基病害问题时必须妥善处理,否则会对轨道设备和线路路基造成很大的损坏。

1 整体道床在地铁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地铁线路轨道铺设的道床型式,主要有整体道床和碎石道床两大类型。

整体道床,也称无碴轨道,是在坚实基底上直接浇筑混凝:土以取代传统有碴轨道的轨下基础。

它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结构耐久、轨道几何形位易于保持等优点,与碎石道床相比可大大减少维修工作量,改善职工的劳动工作条件。

因此,地下线路及高架线路一般采用整体道床,地面线路一般采用碎石道床。

2 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2.1 施工方面根据国内外的施工经验,地铁全轨床一般采用普通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施工方法是在底板掏空后,与隧道结构一起浇筑混凝土。

所以有很多层次的结构组合,整体性较差,往往这些层次也成为结构中最薄弱的一环。

一般要求的基础表面轮廓分明的是要轮廓分明的面积超过80%,如果接触表面之间的侧壁和轨道路基不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施工裂缝之间形成很容易跟踪床和结构底板,这可能导致轨道路基的剥离和结构底板甚至大面积“空挂”作用下的其他因素。

调查的整体轨道路基的疾病,它是由许多事实证明这种疾病的整体道床的广州地铁1号线是由一些因素,如基础表面的不完整的清洗施工,导致整体轨道路基之间的差距和混凝土拱和两个内衬。

浅谈铁路道床病害的成因与整治措施

浅谈铁路道床病害的成因与整治措施

科技与应用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浅谈铁路道床病害的成因与整治措施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务段 宋朋超摘要:铁路道床病害的合理整治是提高列车运行舒适度和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分析了铁路道床病害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措施,希望今后对铁路道床施工和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道床;病害;整治近年来,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对铁路先后进行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中国也逐渐步入了高铁时代。

但是,由于既有铁路道床设计承载力偏低、列车荷载的反复作用和铁路道床整改不良、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在列车提速后,铁路道床病害出现的频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舒适度和运行安全。

一、线路概况通过收集和分析近几年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南线路车间所管辖线路(均为有砟轨道)的年度整修报告,发现一些线路区段出现了道床病害,其中包括京沪线9.1—9.3km,柳广线0—1km,永丰上下行5—5.8km,京南至动车走行线A线6.7—8.8km,北京动车段大站场等,发现除了线路设备老化原因外,道床病害是铁路线路几何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铁路线路几何形态的变化往往严重影响着列车运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道床病害的产生也往往会降低道床弹性度和轨道的整体稳定性。

在实际整治过程中,发现道床病害对线路的影响,往往又很难用一般的保养手段来解决,因此为确保行车安全,有必要对道床病害的成因和整治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道床病害的分类及成因线路在列车荷载反复作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道床整体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产生一定的变形,其变形超过了允许限度,就会产生非正常变形,当非正常变形逐渐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道床病害。

(一)道床病害的分类通过收集并分析已有的线路资料,并参考其他铁路资料,可知铁路道床病害的基本特征大多会在道床表面上反映出来,按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翻浆冒泥、道床板结、排水不良等。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摘要:整体道床的优势明显,但是在应用中会因为外界因素或者自身施工的工艺问题导致其出现各种病害,从而影响整体道床的使用安全性,本文介绍了病害的成因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整体道床,病害形式,病害成因,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advantage of the track on, but in the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factors or because their own construction process leading to the appear all sorts of disease, which affects the use of the track on secur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are analyzed.Key words: overall track bed, disease form, disease ca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一、整体道床出现的病害形式从整体道床的结构看,其基础梁上承受的是列车的反复作用,与有砟轨道相比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就容易保持形状,但是其刚度大弹性小,因此其结构上的钢轨扣件和弹性垫层的性能要求较高。

当道床地面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在列车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综合看,整体道床的病害有三种集中体现,一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破损,导致结构下沉,轨道在列车垂直载荷的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形变。

轨道下沉形变是轨道吸收列车载荷的主要方式。

轨道下沉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轨道变形小在轨道承载列车的载荷大,将加快轨道部件的损伤,如果下沉变形大则容易导致轨道塑性变形,增加危险性与维护工作量,因此整体道床出现下沉变形量过大就成为了一种病害;还有就是道床上的混凝土出现上鼓变形进而破损,这时应为地下水压大导致地面抬升而造成的后果;最后是整体道床因为混凝土受到腐蚀而产生破坏。

试论隧道内整体道床下沉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试论隧道内整体道床下沉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试论隧道内整体道床下沉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摘要:无砟轨道整体道床在隧道内已得到了广泛采用,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为此本文结合关角隧道相关病害就隧道内整体道床下沉病害原因作了相关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措施,为以后隧道内整体道床下沉病害整治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整体道床;沉降;注浆加固;高聚物材料1病害情况及原因分析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关角隧道工务添乘人员同司机均感觉存在轻微晃车现象,随即报告行调,封锁线路。

随后通知德令哈工务段,察汗诺线路车间申请临时天窗对K289+110段前后线路进行检查,经检查K289+110前后高低最大2mm,排水沟边墙存在开裂、渗水情况。

K289+110道床板有吊板现象。

为了详细掌握隧道内整体道床与垫层间实际情况,现场选定2处部位(一处为道床板有渗水处所、另一处为道床板无渗水处所)进行钻孔取样。

现场整体道床进行钻孔取芯发现道床板与填充层间存在40~60mm的空腔。

加上前期检查发现K289+400-500处翻浆冒泥情况,利用维修天窗进行了钻孔取芯,经查看道床板与填充层无空腔,但C25混凝土不成形,强度不足。

病害原因分析:(1)根据现场补充钻探结果,不存在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

(2)水沟施工缝的位置低于设计的位置,施工缝防水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水沟内的水进入了道床下部。

(3)关角隧道涌水量大,沟内流水深度大,向施工缝补水充分。

(4)地下水进入道床板下面的施工缝,经列车运行被反复挤出和渗入,填充层内的混凝土细颗粒逐步被水带走,随着运营时间的不断累积,造成空洞及较大缝隙,导致轨道板下沉、影响了行车安全。

(5)轨道板下沉,导致隧道侧沟壁被拉裂,产生竖向裂缝,进一步加剧了向道床方向的补水。

通过以上情况,不难发现凡道床板有渗水、翻浆及下沉处所,道床板与填充层间均有质量缺陷方面的问题,在列车长期碾压过程中造成道床板整体下沉,线路几何尺寸发生变化,是导致此次晃车的直接原因。

隧道内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探讨

隧道内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探讨
科技创 新 与应用 I 2 0 1 3 年第1 9 期
路 桥 科 技
隧道内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探讨
张 双 Biblioteka ( 中铁 四 局 五公 司 , 江西 札江 3 3 2 0 0 0 ) 摘 要: 隧道积 水 、 支撑块 下 沉 、 承轨 台挡肩 受损 、 设 备 生锈 等 造成 隧 道 内整 体道 床 出现一 些 问题 ; 整体 道 床 病 害 导致 铁路 养护 维 修 困难 , 这 影 响 了铁路 正常 运 营 。文章 结合 百 家岭 隧道 , 分析 了整体 道床 病 害原 因 , 并提 出一 些整 治措 施 。
关键 词 : 整体 道床 ; 病 害原 因; 整治措 施
整 体道 床 即 为无碴 轨 道 , 其 通过 将 混 凝 土直 接 浇 筑在 基 底 上 的 3整 治整 体 道床 病 害 的措施 方式, 取代 了有 碴 轨 道 的轨 下基 础 。 无 碴 轨 道具 有 稳定 性 强 、 轨 道 几 3 . 1提高 道 床 弹性 何 形 位 易 于保 持 、 整体 性 能 高 的 特 征 , 这 对 于减 少 道 路 养 护 维 修 工 整体 道床 的弹性 已经 确定 , 能够 提 升 整体 道 床 弹性 的方 式 只有 作量 、 促进 交 通运 输 业发 展 均有 积极 性 作 用 。 然而 , 由于 隧道 内部 环 垫高 弹 胶垫 。 在实 际 操作 中 , 高 弹胶 垫 厚度 为 1 4 m m, 不分 接 头焊 带 , 境 以及地质条件 的影响 , 整体道床施工需要高技术 、 精工艺 以及好 铺设 同一种胶垫 , 其应用效果较好 。 由于整体道床的弹性较为均匀 , 设 备 的支 持 。 所以 , 应 当保 持轨 下 胶 垫 的 弹性 一致 , 统 一上 、 下行 , 当胶 垫 厚 度 减 1 隧道及 整 体 道床 概 况 少至 1 2 a r m时, 要 进行 统 一更 换 。 四川 省 乐 山市 沙 湾 区轸 溪 站 线 路 内百 家 岭 隧 道 ,处 于成 昆线 3 . 2修 补 承轨 台挡 肩 上, 隧道 全 长 2 0 4 0米 , 整 个 隧道 为 直 线整 体 道 床 , 含有 3个 变坡 点 。 承轨 台具 有 维 持 线路 方 向 的重 要作 用 , 因此 , 要 保 持 线 路 方 向 该 隧道 采用 C 5 0 级 混凝 土 预 制 , 支 撑 块外 形 尺寸 为 5 0 0 mm x 2 O O m m x 良好 , 必 须及 时修 补 承 轨 台挡 肩 。修 补 时 , 首 先 要调 整 好 线路 方 向 , 2 0 0 mm 。铺 设 级别 为 1 5 6 0对/ k m, 为增 加 整体 道 床抗 推 能力 , 支 撑块 将 轨 距杆 装 好 , 以便 于 控制 轨 距及 方 向 ; 此后 , 将 持 修 补挡 肩 的扣 件 钢 筋深 入挡 肩 , 为增 强 其 抗 拔 能 力 , 将 底部 所 伸 出 的弯 钩 与 道 床 混 卸下 , 将 因受 损 而松 动 的混 凝 土凿 除 , 在将 接 触 面清 理 干 净 后 , 按 照 凝 土粘 结 。 承轨 台顶 面 高 于道 床混 凝 土顶 面 2 5 m m, 轨底 坡 为 1 : 3 5 。 承轨 台挡 肩 标 准 图样 ,用 事 前 调 和 好 的环 氧 树 脂 将 承 轨 台 挡 肩 复 2 隧道 内整 体道 床 病 害 的原 因 旧, 最后 , 在 环 氧 树 脂 达 到一 定 强 度 要 求 后 , 将 扣 件 上好 、 将 轨 距 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道床病害分析及加固综合整治
摘要:随我国城市轨道着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整体道床已被广泛采用。

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整体道床结构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病害的相关整治措施。

关键词:地铁;整体道床;病害整治
中图分类号: u23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囯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多个城市为适应旅客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纷纷兴起大规模建设地下铁路的热潮。

整体道床以混凝土或钢筋混泥土作为钢轨基础,具有稳定性好,维修工作量小的特点。

整体道床是弹性地基梁上承受列车动载反复作用的受弯扣件,然而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出现了开裂、翻浆冒泥、道床下沉等严重病害。

本文就广州地铁一号线杨箕—烈士陵园、黄沙—芳村区间整体道床病害为例,探讨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病害的相关整治措施。

广州地铁一号线整体道床病害概况
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至今运营14年。

盾构圆形结构隧道(烈士陵园-杨箕上下行)、沉管圆形结构隧道(芳村—黄沙上下行)整体道床,随着线路运量的负荷和年限的延长,隧道内整体道床由于排水不畅,加上列车通过时的反复振动,造成了整体道床与二衬混凝土仰拱之间形成空隙,道床出现翻浆冒泥。

从现场钻孔取芯式样可以看出明显断裂的痕迹,水沟砼受挤压
破碎地下排水流入该部位水沟无回水,砼已失去水泥、沙浆等胶结物。

整体道床病害原因分析
正确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是制定整治方案和指导维修保养的前提,多年实践证明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

整体道床的结构性能的影响
整体道床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整体刚度大,随着道床变形的增加,结构弯曲线应力增大。

根据整体道床强度计算,道床截面的弯曲力距和挠度均随基础弹性模量e值的下降而递增,当基础的e 值下降到50mpa以下时,道床截面的弯曲力矩就会急剧增加,一旦超过强度极限,轨道立即被破坏。

水文地质的影响
水是引起道床病害的重要因素,是造成道床翻浆冒泥和使整体道床破环的重要条件。

国际上有关科研人员认为,水在0.007mm宽的裂缝中,仍会产生4~10cm/s的流速[1]。

根据资料,混泥土中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有水化硅酸钙和ca(oh)2等,试验证明,当混凝土中的ca(oh)2含量被减少25%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下降5%;而减少量大于33%时,则混凝土将完全失去强度而松散。

[2]
列车振动的影响
有专家做过相关测试,速度在20~80km/h,列车对整体道床线路的振动是对木枕线路的2~4倍[3]。

由此可见,线路的平顺不好,列车的振动对道床的影响很大。

施工质量的影响。

整体道床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使用。

灌浆道床时基底积水,致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基底翻浆冒泥;在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未采用抗酸性混凝土,使道床混凝土腐蚀严重;有些道床厚度不够;混凝土养生不良或早期受震;使用的混凝土中含有硬石膏、芒硝及其他与水可软化或膨胀的骨料等,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结合部形成薄弱环节等。

整体道床病害的整治方案
施工工艺次序:对破损水沟进行封闭注浆粘结和修复→未破损水沟外侧与二衬接洽位注浆处理→道床加固处理→道床横向冒浆裂
缝注浆处理→道床其它裂缝等病害严重处所(如变形缝等)处理
破损水沟的修复
1)对破损的部位进行清凿,根据缺陷状态进行布注浆孔,孔距30-35cm,孔径0.8-1.0cm,采用早强水泥封闭埋管,要求封闭密实、表面平整。

2)在早强水泥凝固后,采用水泥—xt高渗透环氧材料进行注浆。

施灌压力,视充填的致密度,原则上表压力控制在0.5mpa,要求二次以上注浆,确保浆液充填饱满。

3)破损水沟的修复要注意水沟面的找坡,确保排水畅通。

对加固范围内未破损水沟外侧与二衬接洽位注浆处理
1)由于暗挖区间两侧排水沟受地铁车辆运行振动的影响,须对两侧水沟的缝隙和水沟未破损部位进行嵌缝封闭和埋管注浆处理。

2)沿水沟与道床接缝位和水沟外侧与二衬混凝土接缝位钻孔、开槽进行封闭钻孔注浆,钻孔孔径1.0cm,孔深15cm,孔距35~40cm,要求压贴紧密,确保注浆效果。

3)沿接缝位开槽,槽宽×槽深为2~3×2~3cm。

清孔、清槽,无水部位采用xt高渗透环氧胶泥进行埋管和槽面封闭,要求压贴紧密。

4)进行化学注浆时,发现不起压力,报监理检查核定后,示可采用水泥注浆进行充填灌注,注浆压力要求0.2mpa,达到压力后采用化学注浆,注浆压力0.5mpa,持压时间不小于5分钟。

整体道床的加固处理
隧道区间施工治理的重点是道床的加固稳定,确保地铁安全运行,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制定本施工方法:
1)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现场抽芯确定孔深。

2)在道床两轨道间共布注浆排孔iii排(排距40~50cm),分ⅰ、ii序注浆排,孔径32~36mm,孔距55~60cm,孔深在二衬砼内10~15 cm(不能钻穿防水层),采用早强水泥封孔埋管。

如图1、2、3。

3)每10~15m段距进行压水试验,在遇压水时无压力显示,报监理检查核定后示可进行水泥注浆,注浆压力0.2mpa,水灰比
d=0.8:1~0.6:1。

注浆时将邻孔打开以达到排水、排气目的。

4)水泥注浆完毕,立即进行化学注浆,化学注浆压力0.6~0.8 mpa,持压时间不小于5分钟。

注浆要求先进行ⅰ序排注浆,后ii
序排注浆,依孔序进行。

注浆时如发现压力未能达到要求或进浆量突变增大应停止化学注浆,重新进行水泥注浆,严防出现串浆、冒浆,对串、冒部位应重复多次灌注。

如图2、3。

5)化学注浆达到压力标准时,闭浆待凝,化学注浆胶凝时间应控制在8~12小时,质量控制措施是必须对所有注浆孔进行二次以上或多次重复注浆,使浆液最大限度进行充填固结,对磨耗空间进行粘结。

6)注浆待凝7天后进行拆管和饰面修复。

图表 1道床两侧水沟与二衬间的封闭示间图
图注:1.暗挖区间整体道床厚40cm;2. 回填混凝土层35—45cm (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3. 二衬砼厚30cm;4.喷射砼支护层厚30cm;5.水沟;6.水沟外侧与二衬砼接洽位环氧砂浆嵌缝;
7.水沟内侧与道床接洽位埋管嵌缝封闭,孔距30—35 cm,孔径0.8—1.0cm
图表 2道床注浆布孔平面示意图
图注:1.水沟外侧与二衬砌接洽部位嵌缝封闭;2.水沟内侧与二衬砌接洽部位,埋管、嵌缝封闭,孔距30—50cm,孔径0.8—1.0cm;
3.整体道床;
4.轨道;
5.道床注浆ⅰ序孔,孔径φ32mm,矿山法隧道原则钻入二衬10—15cm,盾构隧道钻入至管片与道床结合面;
6.道床注浆ⅱ序孔,孔径φ32mm,矿山法隧道原则钻入二衬10—15cm,盾构隧道钻入至管片与道床结合面
轨枕裂缝修补处理
1)沿缝钻骑缝孔8个,孔距30cm,孔径10mm,孔深20cm,槽宽×深为3~4cm×3~4cm。

如图4。

2)清洗孔壁和基面,用早强水泥埋管,要求压贴紧密,确保注浆时不出现冒浆,做到基面干净。

3)依孔序注xt高渗透环氧浆,压力0.6~0.8mpa,要求两次以上重复注浆,至孔口饱满为止。

在化学灌浆中,注浆量过大则暂停化学灌浆,待凝 24小时后灌水泥浆进行填充,水泥注浆压力
0.2mpa,水泥注浆达到压力后再进行xt高渗透环氧注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