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农场CSA经营模式研究_周淑甄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农场经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家庭农场经营是一种小规模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与大规模商业农业不同,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
在美国,家庭农场经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并且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
本文将从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现状和发展、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方式和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的现状和发展家庭农场经营在美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将精力从大规模商业农业转向了小规模农业生产,这种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和家庭农场经营。
目前,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系。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目前美国有着超过200万个家庭农场,占到了美国农场总数的80%以上。
这些家庭农场生产了大量的有机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等农产品,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给本地的居民,逐渐形成了一种“本土产品”的概念。
此外,家庭农场经营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由于家庭农场经营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中间环节的费用,所以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当地生产的农产品,也就提高了当地的消费能力。
二、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方式和机制1、提供培训和教育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关键的一步,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主要包括农业知识、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践教育和实地考察来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
2、提供财务支持家庭农场经营与传统农业经营不同,需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和流动资金来支持。
政府可以为家庭农场经营者提供低利率的贷款和其他财务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与借鉴

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与借鉴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家庭农场正在逐渐成为经济大势所趋的新型经营模式。
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鉴于此,了解和研究国外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借鉴这些模式的可复制性,运用到我国的家庭农场,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世界上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各有不同。
美国家庭农场多数是由独立经营者运营,每个农场都有一个主要运营者,还有几个兼职运营者。
每一个运营者都负责农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比如收割、投料、播种等。
美国的农场会在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策略,例如在秋季,农场会用农药来除草,在冬季,采用某些独有的技术来保护作物。
除此之外,美国家庭农场还采取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农场效益的措施,比如采用农产品销售平台和宣传活动等。
欧洲家庭农场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家族农场,它是由不同的族裔组成的企业,各个家族组成的小团体在农场经营维护方面理解心融洽,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经营模式。
另一种是专业的家庭农场,它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农场经营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取得出色的经济效益。
此外,加拿大家庭农场采用以集体管理为主的模式,鼓励当地农民成立合作社,以提高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
其中农民化的联合管理模式,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维护,及合作社拥有的经营权和科技型种植投入有效激励了农民的种植热情,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中研究和借鉴一些可复制性的经营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我国家庭农场,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国家庭农场可以采用以独立经营者为主的模式,每个农场都有一个主要运营者,这样可以提高农场经营管理的效率。
其次,我国农场可以采取不同的技术,促进产品销售,比如开发农产品销售平台,并利用宣传活动进行宣传,以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
从欧美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看中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方向

农业展望,2021,17(1):47-56.Agricultural Outlook47从欧美家庭农场发展经验看中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方向于琳,胡志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家庭农场源于欧美国家并取得了成功发展,是当代世界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经营主体之一。
在系统梳理美国及欧盟在家庭农场和农业政策支持领域的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历程与特征,阐述了欧盟关于农业支持与保护的主要政策内容。
同时,对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对当前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加以总结。
研究认为,家庭农场在国际农业发展史上成就明显、作用显著,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不可忽视家庭农场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国应当建立以家庭农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全面推进家庭农场由增量向提质导向转型升级。
关键词:家庭农场;欧美国家;高质量发展;农业支持政策;启示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Family Farms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Family Farms in Europe and AmericaYu Lin,Hu Zhiquan(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AAS,Be ij i ng100081)Abstract:The family farms originate from th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nd has achieved successful development,and they are one of the largest operating entit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Based on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policies and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in family farms and agricultural policy support,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family farms were summarized,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U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were expounded.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China was divided into stages,and the main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mily farms were summarized.The research believed that family farms have made obvious achievements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in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role of family farms cannot be ignored for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in China.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modern agricultural policy support system with a core of family farms,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family farms from quantity growth to quality improvement.Key words:family farm;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high-quality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support policy;enlightenment收稿日期:2020-08-22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IAED-202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0ZK03)联系方式:于琳,E-mail:********************。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国外家庭农场模式的发展经验和启示作者:蒋昕臻李瑶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4年第11期家庭农场的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里被正式提出,释放出我国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信号。
“家庭农场”是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品,是国外流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国外的家庭农场因拥有相对集中广阔的土地、先进的设备、成熟的经营管理,而呈现出高度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中外在土地政策、户籍管理等方面虽有较大差异,但国外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和发展经验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国外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征1. 家庭式管理。
农场的生产劳动和经营管理以家庭为依托,主要依靠农场主、家庭成员及雇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将所经营的土地转包、转租给第三方管理。
这是家庭农场区别于其他形式农场的主要特征。
美国农场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家庭农场、公司农场、合作农场。
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的数量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
在2010年全美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农场中,88%是家庭农场,达到全美总产值的79%。
家庭农场已成为美国农业经济的主体和基本支撑力量,推动着美国农业经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2. 农场规模因地制宜。
国外家庭农场规模因地制宜,大小不一。
在美国,家庭农场有大中小规模的划分,自然地理环境及经营内容是决定农场规模大小的关键因素。
例如,肉用牛的生产通常以小型农场的形式出现,像经济作物、家禽、猪等的生产则由大、中型家庭农场完成,而在加利福尼亚这样地域广袤的地区,最常见的便是种植各种水果、蔬菜的超大型家庭农场。
在加拿大,种植业家庭农场土地面积平均达到300公顷左右,其中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农场总数的10%。
在日本,据2012年统计,耕地面积为453万公顷,农业人口为260万,平均每一农户的耕地面积约为1.7公顷,像日本这种相对来说人多地少的国家,家庭农场模式则是以小型家庭农场为主。
女博士美国农场运作模式共享成员

女博士美国“洋插队” 农场运作模式共享成员发布时间:2008-11-17 10:49:15这个公费留美的女博士生,并非进入美国的象牙塔埋头读书,而是到美国的农场,踏踏实实做上半年的农民,以亲身体验美国农场的经营模式。
在半年时间里,她以敏感的心灵和专业的知识,感受着身边的人和事,也发现了美国与中国国情大不相同——在农场工作的第一天,早上8点,她就被农场经理尼克和琼夫妇带到温室里,了解培植蔬菜苗的过程。
留着大胡子的尼克告诉她,农场里这些植物和农具,将陪伴她度过半年的农民生涯。
农场里的许多东西,这个先前“五谷不分”的女孩,从未接触过,但她都必须了解。
这其中包括学开拖拉机。
没学过驾驶的石嫣原本以为,这对自己会是一个难题。
不过,她最终发现,“这基本不是问题”,她开得很熟练,似乎“有开拖拉机的天赋”。
这让在一旁指导的尼克和围观的实习生非常讶异。
但“最累的一天”很快就来了。
石嫣需要把一些可以移植到室外的菜苗,栽到地里。
当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扒开脚下的黑土地,把最后一棵菜苗栽好后,白白嫩嫩的双手,茧子已经初现雏形。
就在手上被磨出茧子的同时,她的内心也开始被农场里的人们触动。
修女姐妹之所以把农场命名为Earthrise农场,只是想让人们认识到“我们不能脱离这个地球而存在”。
因此,这家采取“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运营的农场,虽然只有2个经理和3名实习生在耕作,偶尔会有志愿者前来帮忙,但处处强调有机环保的理念。
为此,农场将6月8日设立为自己的第13个地球安息日,并邀请周围的人们来举行庆典。
庆典仪式上,石嫣被安排为入场仪式的旗手,伴随着音乐微笑地缓缓绕场行走一圈。
然后,修女姐妹和客人满怀神圣地给人们讲述的,是“地球充满挑战的童年”的故事。
大树下,围坐在草坪上的农民和农场主们,讨论的主题则是“我们是否选择帮助宇宙来相信人类?”参与的每一个人,在石嫣看来,都像参加宗教活动一样的安静和虔诚。
这种严肃的思考,也不折不扣地渗透到了农场的日常劳作和生活中。
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与借鉴

(4)推动农业保险: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为家庭农场提供风险保障。
四、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与建议:
1、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家庭农场提供稳定 的土地资源,降低其生产成本。
5、建立紧密的农业产业链:鼓励家庭农场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的 合作关系,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和优化。这有助于提高整个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 力。
6、创新融资渠道:为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的问题,可以探索创新融资渠道。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农业担保基金,为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担保;也可以引导金 融机构开发针对家庭农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人才培养
家庭农场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 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家庭农场 主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可以加强与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的合作, 引进优秀人才为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还可以通过实践交流、经验 分享等方式,加强家庭农场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二、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国外家庭农场经营 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成功经验;通 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不同国家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通过调查问卷,收集 一线家庭农场主的意见和建议,以客观反映国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三、主要结论
三、结论
本次演示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问 题。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资源配置模式、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政策、 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发展 路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我国家庭农场经营 模式与路径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家庭农场经营者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模式以及培训课程丰富多样,政策支持也相对完善。
成功案例展示了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潜力和价值,同时也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各种挑战。
为了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与支持,推动家庭农场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关键词】关键词:家庭农场经营者、美国经验、培养模式、培训课程、政策支持、成功案例、挑战与应对、启示、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
家庭农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乡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重要职责。
家庭农场经营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他们通过勤劳劳作、精耕细作,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粮食、蔬菜、畜禽等农产品,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家庭农场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积极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推动农田生态改善,增加耕地生产力,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家庭农场经营者的辛勤劳动不仅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还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家庭温暖和教育支持,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增进农民福祉。
培养家庭农场经营者,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2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家庭农场经营者在美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产品和食品,同时也为社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经验的价值在于其成功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研究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家庭农场经营者注重品质和创新。
美国csa

美国近20年来,在传统小农场逐渐衰落的情形下,以“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经营的农场在北美地区稳步发展。
CSA模式在美国发展现状CSA是农场和社区密切合作的一种体系。
通常在一个CSA体系中,社区居民向农场购买类似“会员”的资格,到收获季时定期获得一定数量的时令蔬菜或其他农产品,包括鸡蛋、肉类、奶酪、鲜花、水果和家庭手工制作的面包点心等。
目前,美国政府对CSA没有专门的官方统计数据。
2007年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全美从事CSA业务的农场约1.25万个,占农场总数的0.5%。
一家名叫LocalHarvest的农业研究组织说,其数据库里登记的CSA农场超过2500个,2008年新增557个,且增加的速度还在加快。
CSA农场的规模大小不等,既有仅几家会员的小型农场,也有会员超过千家、占地数百英亩的大农场。
以美国最大的CSA农场之一“农场新鲜直送”(Farm Fresh To You)为例。
该农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1992年建立CSA会员体系,会员超过4000个(包括家庭、公司和饭馆),经营面积240英亩,是一家获得有机经营认证的农场,提供多种有机蔬菜和水果的不同搭配,每份产品价格从23美元到110美元不等,采取送货上门方式,会员可选择每1-4周收货一次,随时可以取消。
另外,随产品还附送农场新闻和菜谱,农场还经常举行参观和采摘活动。
CSA模式的积极影响对农场经营者来说,CSA模式使他们拥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在蔬菜成熟甚至种植之前就可以进行预售、较早回收资金,节约了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时间,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此外,由于摆脱了销路的压力,农场经营者有更多时间用在土地上,可以在精耕细作、水土保持和减少农药使用等方面花更多精力,使产品质量更好,而且对生态环境有利。
对消费者而言,加入CSA体系可以使他们得到新鲜、低价的蔬菜供应,还能参与农场的经营决策,根据自身需求对种植计划提出调整建议。
在现代农业供应体系中,运输储藏的问题对种植和采摘决定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国,98%的农场都是家庭农场。
全美家庭农场联盟将“家庭农场”定义为:家庭拥有农场的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任。
1美国家庭农场结构分布根据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对农场总现金收入(Gross Cash Farm Income ,GCFI )的定义,农场的总现金收入是指农场从农产品的销售、政府补贴及其他农场相关收入所获得的市场交易收入及现金收入的总和,包括签订生产合同所获得的收入。
在总现金收入定义的基础上,美国农业部将农场分为三大类:小规模农场、大规模农场、超大规模农场。
总现金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称为小规模农场,其中总现金收入在1万美元以下的称为小规模非商业农场,占所有小规模农场的60%,1万~25万美元之间的称为小规模商业农场,数量约为80万;总现金收入在25万~100万美元之间的称为大规模农场;总现金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上的称为超大规模农场。
根据2007年美国农业调查,美国约有200万个农场,约91%的农场是小规模的,面积占美国农场总面积的53%。
其中60%的小规模农场总现金收入在1万美元以下,即非商业农场占小规模农场总量的一半以上,这些农场十分依赖非农收入,而商业农场的生产则占据了小规模农场生产的绝大多数。
2007年小规模农场的生产量只占23%,而大规模及超大规模的农场的产量占77%,其中超大规模的农场产量占了将近一半(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2007年农业资源管理调查报告)。
收稿日期:2014-03-24;修订日期:2014-05-27作者简介:周淑甄(1989—),女,福建漳州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园区规划与项目管理研究。
美国家庭农场CSA 经营模式研究周淑甄,王树进(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美国约有200万个农场,80%以上的农场是小规模家庭农场,商业农场约占其中的40%。
过去的25年,很多较不依赖非农收入的小规模商业农场通过运营CSA 这样一种替代市场机制,结合农夫市集及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农场在经济、生态及社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总结了美国家庭农场CSA 项目的发展概况及其运营模式,对我国CSA 的发展能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与启示。
关键词:小规模商业农场;社区支持农业;经营模式中图分类号:F306.1文献标识码:A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7.008Analysis of CSA Business Model of Family Farm in the United StatesZHOU Shu-zhen,WANG Shu-jin(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 )Abstract :There were about 2million farms in the United States,more than 80%of the farms were small family farms,about 40%ofwhich were commercial farms.Over the past 25years,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such an alternative market mechanism ———CSA,com -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armers ’market and agricultural tourism,a lot of less dependent on non -farm incomes small -scale commercial farms,has realized the economic,ecological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arm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of CSA project in American family farm,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SA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small-scale commercial farms;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business model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农场分类总现金收入/万美元农场数量所占比例/%农场生产量所占比例/%农场面积所占比例/%小规模农场非商业农场(60%)<154112商业农场(40%)1~25372241大规模农场25~10073030超大规模农场>10024717表1美国农场分类及相关比例总的来说,由于大规模农场的规模经济效应,相比小规模农场,大规模农场在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平均经济效益高于小规模农场。
越来越多的小规模家庭农场主在不断地探索一个更加宽泛的替代市场机制,通过社区支持农业项目(Community Supported/Shared Agriculture,CSA)、农夫市集(Farmers’market)、农产品合作协会、农业站和其他直接营销渠道销售农产品给本地消费者[1-4]。
2美国CSA发展概况2.1CSA的概念及理念社区支持/分享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Shared Agriculture,CSA)是CSA农场与CSA会员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形式。
在国外,CSA一般是会员在每年农产品生产前预付给农场所有者(按季或按月)会员费,并在该年的收获季节每周分享CSA农产品盒子,还可以到农场进行农事体验和参加活动。
对于农场所有者而言,预付的会员费可用于弥补农场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降低了运营风险,农场得以持续经营。
CSA的理念在于建立起当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内,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合作与信任,最终实现安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
通过CSA所倡导的农民与消费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两者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彼此为了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共同利益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社区”文化,而农场不定期举办的活动更是拉近了农户、土地与消费者的距离,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在参与CSA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农场运营CSA业务对于倡导有机食物生产和有机生活方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与信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2美国CSA发展概况CSA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Teikei”运动。
“Teikei”字面意义是“合作”或“伙伴关系”,该运动始于1965年,源于日本民众对“水俣病”等一系列农药滥用导致的环境公害事件的深度担忧。
东京等大城市的主妇们出于对健康农产品的需求,自发组成消费团体,到农村去包地,通过订单、预付款等方式鼓励农民生产不使用化学品的农产品,并与农民协会直接交易。
这种消费模式对整个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
CSA于1986年开始传入北美,一般由农场提供业务平台,1994年,美国有450个农场经营CSA业务,2004年,数量约1700个,增长了将近3倍。
根据美国农业普查2007年数据,全美从事CSA项目的农场约1.25万个,占农场总数的0.5%。
农业研究组织有研究显示,其数据库里登记的CSA农场超过2500个,2008年新增557个,且增加的速度还在加快。
每个CSA 农场平均有60户家庭会员,一个CSA份额一年大概花费会员400~800美元。
二十几年来,CSA已成为美国消费者直接向农场主购买本地及当季生产的农产品的一种流行方式。
2.3美国CSA农场特点美国CSA业务的运营主体一般是小规模商业农场,土地全为农场主私人所有,或者CSA农场主拥有一部分土地,为扩大规模向周围农场再租赁一部分土地经营;有的是几个农场相互合作共同经营CSA业务,共同制定农场发展战略;有的是第三方组织者,租赁农场的土地开展CSA业务,组织者与农场主形成合作或雇佣的关系,共同管理CSA农场。
3种不同的运营主体分别形成了独资、合伙企业、公司等3种不同的组织形式。
CSA农场面积通常是在30hm2以下,这是因为规模增大的话,农场的管理更加复杂。
对于小规模的农场来说,CSA是重要的直销渠道之一,比大规模的农场更加依赖CSA运营所能带来的利润,并希望通过农夫市集等其他直销渠道增加产品销售量,扩大收入来源,较不依赖非农收入。
调查显示,美国CSA农场主人的特点是比较年轻且受过良好的教育,超过75%的农场主人拥有大学文凭,至少一半以上认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CSA的运营来教育人们关于健康农产品的知识,改变当地的食品系统,从而为社会做贡献[5]。
2.4有机食品行业及“市民农业”过去20年,CSA在小规模家庭农场的流行与美国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及基于本地生产的“市民农业”的兴起息息相关。
有机食品是美国农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每年持续稳定增长20%以上。
据美国有机贸易协会统计,2006年,国内有机产品销售额约为170亿,约占美国食品销售额的2.5%,其中水果和蔬菜销售额占39%。
对于美国许多小规模商业农场来说,进入有机食品行业,销售有机认证农产品,能够增加农场收入,维持农场财政稳定性。
“市民农业”一词由康纳尔大学发展社会学托马斯教授在1999年乡村社会学社区年度会议中最早提出,托马斯教授认为美国出现了本地化农业及食品生产的逆趋势。
托马斯把这种基于本地生产的农业及食品生产称为“市民农业”,其组织表现形式为农夫市集、社区花园及社区支持农业等。
由于食品生产的全球化带来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工业化生产较依赖机械化、燃料、化肥、杀虫剂,导致像农田开发、森林采伐、水污染及生产多样性缺失等问题。
“市民农业”被认为是解决食品生产全球化及工业化所带来的食品安全及环境问题的方案[6]。
3美国农场CSA业务经营模式CSA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机农产品新鲜直销模式拉近了农场与消费者两者的距离,促进农场主、土地、会员三者之间的联系。
美国农场CSA业务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产品线规划、会员制、线上线下营销推广、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