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实词经典辨析
行测实词辨析

实词辨析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窜改”仅指改动、删改。
“驱除”后面跟的一般都是人或动物,或较为抽象的事物,如“驱除恐惧”,
“祛除”一般多为和疾病相关的事物,题干中的对象是“疾病”,故用“祛除”。
“溶解”指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
“融解”有融化、消除的意思,题干中对象是“她那满腔怨恨”,因此用“融解”。
“灌注”含有浇灌、流入之意。
“倾注”也有灌注、把精神或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的意思。
“贯注”只指精神精力集中,常与精力、注意力搭配。
“灌注”与“倾注”之间区别不大。
“淡薄”是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
“淡泊”是说不追求名利。
“兴趣”与“淡薄”搭配。
“淡漠”常与感情、记忆类词语搭配。
“未免”有“实在是”的意思;
“难免”表示“不可避免”;
“不免”表示“免不了”;
“以免”表示“为了避免”。
“缜密”指周密、细致(多指思想)。
“周密”指周到而细密。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杯弓蛇影”是指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抱头鼠窜”是指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或承受灾难。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常见实词、成语辨析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之常见实词、成语辨析(共120个)实词辨析:(60个)1、差错:主要指与正确的事物,情况不完全一致,多是因粗心而造成的。
2、错误:其程度比“差错”严重,性质上是相反的,完全不同的。
3、修改:其侧重在“改”,即改掉被认为是错误或不合理的地方,或根据情况作出改变,修改后的客观结果不一定是好的。
4、修正:强调“正”,表示改正不够准确,不符合要求或标准的地方,使其变得准确、完善。
5、反射:多用于声波或广播的折回。
6、更迭:则有连续变更的含义。
7、壮观:指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8、复杂:指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
9、演化:侧重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
10、演变:指变化发展。
11、轻视:是因为主观上认为事物没有价值或没有用处,因而不认真对待,一般是有意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是贬义词。
12、忽视:一般是因为重视不够或考虑不周而没有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性,多是无意的行为,不带感情色彩,是中性词。
13、办法:常与“想”,“有”,“没有”,“采用”,“好”,“老”等词搭配。
14、措施:多用于较大的事情,常与“制定”,“采取”,“提出”等词语搭配。
15、出格:指越出常规,超出范围。
16、授权:是主动性的,往往是施动者。
17、受权:是被动性的,意思是“被赋予权力去做什么”。
18、限制:强调客观存在的。
19、干扰:强调主观引发的。
20、捉摸:其通常用于否定句中。
21、琢磨:常用于肯定的语境当中。
22、律动:指有节奏地跳动,有规律地运动。
23、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总和。
24、悸动:因心慌而心跳的厉害,是由情感引发的动作。
25、扶植:强调的是扶持、帮扶。
26、培植:强调的是培养、培育。
27、机制:生物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
28、醉心:指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而一心专注,具有褒义色彩。
29、混迹:指隐蔽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
公务员行测实词辨析

公务员行测实词辨析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易混词语辨析

易混词语辨析1. 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 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 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 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 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 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 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 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 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 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 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 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 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 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 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 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公考行测词语辨析大全

公考行测词语辨析大全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公务员常用易错实词辨析

A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B0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2、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国考行测备考: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

国考行测备考: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一、常见易混淆的近义、形近实词辨析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的更换。
如:变换位置。
变幻:指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地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
5.摒弃抛弃都指舍弃。
摒弃:多指不良思想、观点、主张等,属书面语。
抛弃:不仅指思想、事物,也可指人。
6.摒除驱除都指除去,都用于思想、感情等。
如:摒除杂念;驱除疑虑。
“驱除”还指赶走。
如:驱除蚊蝇。
7.草拟起草都指*、文件的拟稿。
“草拟”还指初步设计。
如:草拟规划。
8.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9.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10.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11.充分充足充沛充分:多用于准备、估计、理由、信心、发展等抽象事物。
充足:用于光线、水分、养料等具体事物,亦可用于抽象事物。
如:理由充足。
充沛:侧重旺盛,多用于精力、感情、雨水等。
12.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3.处置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如:处理商品。
习惯说“严肃处理”“严厉处置”。
二、真题举例1.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位发言人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击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做出交代,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高频率实词辨析

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解题技巧:实词辨析(一)词的意义不同1. 把握词性实词的词性不同,意义可能相同,但在承担句子成分时的功能却有所不同,这其中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只有准确把握词性,才能做到正确使用。
例如:(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品味)的作品来的。
(2)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法治),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
辨析:(1)句中,“品位”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品味”指仔细体会,是动词,可以用“高”来形容的只能是名词。
所以,该句应选用“品位”。
(2)句中,“法制”指法令制度,是名词;“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是动词,不能充当“健全”的宾语。
所以,该句应选用“法制”。
2. 弄清概念尽管有些实词意义接近,但概念却不同,比如:有些实词是个体概念,有些实词是集体概念;有些实词是抽象概念,有些实词是具体概念。
只有弄清了实词的概念属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
例如:(1)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狮子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春秋岁月)。
(2)只有(树立竖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
辨析:(1)句中,“岁月”的意思是“年月、时代”,它反映事物的集合体,一般不能用在具体数字后,它只能用宽泛的形容词修饰,如“漫长的岁月”,所以(1)句应选用“春秋”。
(2)句中,“竖立”适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等抽象事物,应选“树立”,它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
3. 考查词义的轻重有些实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词义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
如“轻视”、“蔑视”和“藐视”,它们的词义是由轻到重的,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如:新能源补贴是全球通行做法,中国对新能源的财政补贴并不(违反违犯)WTO规则。
辨析:“违反”的意思是不遵守或不符合政策、纪律、规范、规则等,词义较轻;“违犯”的意思是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等,词义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高频实词经典辨析1、暧昧·暗昧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涵包涵: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爆发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故,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前者,另外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色彩,多用于艺术作品的构思或对问题的见解。
后者,独自另立一面旗帜,来形容新路,自成一家,可指艺术创作,政治道路,也可指工农业产品不同一般。
6、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如“辨正发音”,可写做“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7、哺养·抚养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利不力:不尽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囊括·包括都有包含的意思。
范围、大小不同。
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者着重指出某一部分),仅指其中一部分。
10、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常年长年:一年到头,整年,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长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12、问津·过问都有询问、探讨意思。
问津:本义是问路,探寻渡口、比喻探寻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引申义是探问事物的一切情况。
过问:是有关人员或部门,对发生的情况表示关注,参与意见或干预其事。
13、弛缓·迟缓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迟缓地迈着步子”。
14、出身·出生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出生于20世纪初”。
15、处世·处事处世:指人事交往,参与社会活动,如“处世稳健”“为人处世”。
处事:办事、处理事物,如“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6、创建·创见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17、醇厚·淳厚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8、伺候·侍候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9、次序·秩序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例,不混乱的情况。
20、窜改·篡改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21、大事·大势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22、大义·大意大义:大道理,如“微言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23、度过·渡过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24、法制·法治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治国的思想、方法。
25、反映·反应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药物反应”,“反应如此之快”。
26、妨害·妨碍妨害:使受损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27、要义·要旨要义:关键内容或重要道理。
要旨:主要的意思。
28、嗤笑·耻笑都含有“取笑”的意思,但是程度不同,耻笑的程度重,嗤笑的程度轻。
29、伏法·服法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同伏罪、服罪是同义词。
30、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31、摈弃·摒弃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
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如“摈弃杂质”,“他不会摈弃你”。
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如“摒弃杂念”,“摒弃假象”。
32、幽雅·优雅幽雅:环境幽静雅致。
优雅:举止言语有风度。
33、允许·容许允许:应允并许可。
容许:容忍许可。
34、不止·不只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
不只:需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35、感奋·感愤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奋发。
感愤:有所感触而愤慨。
36、个别·各别个别:单个,极少数,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37、工夫·功夫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造诣和武术。
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
38、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有时可换用,也有区别。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对象多是想象的。
39、轰然·哄然轰然:大声。
哄然: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40、宏大·洪大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41、精密·周密都是形容词,都有紧密、细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精密侧重于“精”,意为“精确细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确程度。
周密侧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细密。
42、涣然·焕然焕然:消散、消失,如“涣然冰释”。
焕然:光彩焕发。
43、惠赠·敬赠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敬赠:恭敬地赠送给对方。
44、会合·汇合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45、机体·肌体机体:生命个体的总称。
肌体:身体,常比喻组织结构。
46、连接·联接都是动词。
但连接更有使动意义。
从方式上看,连接重在“衔接”,就是互相接连在一起,而且连接的方式具体明确。
联接重在“结合”,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使两者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这种联系是比较抽象的。
从涉及的对象上来看,连接的两个事物,一般都是具体可感的;而联接所涉及的事物,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笼统的。
47、艰苦·坚苦艰苦: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48、简洁·简截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49、隐晦·隐讳隐晦:意思不明显。
隐讳:隐瞒不说。
50、校正·矫正·教正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客套话,让人指教。
51、造就·成就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成就:完成(多指事业)。
52、申明·声明申明: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
声明: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态度,名词、动词。
53、圣地·胜地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胜地:名胜之地。
54、时世·时势时世:时代或社会,如“时世的变迁”。
时势:时代潮流或趋势,如“为时势所逼”。
55、实验·试验实验: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
试验: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56、十足·实足十足:成分纯;十分充足。
实足:确实足数,如“实足分量”。
57、审订·审定审订:审阅订正。
审定:审查决定。
审订与审定都是动词,都含有审查、审阅的意思。
审订侧重在“订”,即修改、订正其中的差错,不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
审定侧重在“定”,即审查后作出决定、评定,强调意见的最后确定,如:书稿,审定意即定稿,可以付印,如:计划,审定意即可实施。
58、题材·体裁题材:作品的材料内容。
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
59、提词·题词提词:给演员的提示台词。
题词: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
60、体形·体型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匀称”。
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61、停止·停滞停止:不再进行。
停滞:受阻碍而不能顺利发展。
62、提名·题名提名:被定为候选人。
题名:写上姓名。
63、推托·推脱推托:借故拒绝,侧重拒绝的行为。
推脱:推卸责任、错误等,侧重推的结果。
64、退化·蜕化退化:功能减退,由优变劣。
蜕化:由动物蜕皮引申为事物脱胎演化;变质、腐化堕落。
65、委曲·委屈委曲:曲折;事情的底细。
委屈:收到不应有的待遇而心里难过。
66、无礼·无理无礼:没有礼貌。
无理:没有道理。
67、降伏·降服降伏:使驯服,主语为使别人顺从的人。
降服:驯服、投降,主语为屈服的人。
68、萧萧·潇潇萧萧:风声、马蹄声、草木摇落声。
潇潇:风雨急骤或飘落。
69、协调、谐调协调: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还可以做动词用。
谐调:侧重比例匀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70、心律·心率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心率:心脏跳动的频率,如“心率太快”。
1.暴发与爆发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必须与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把作业完成;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3.辨正与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4.不至[不至于]与不致[不致于]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5.苍茫与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6.反映与反应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