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中级会计实务部分ppt

11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意: ①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方法的转换及处臵 (一)核算方法的转换 1.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增资 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 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例题】2014年12月15日甲公司以账面原价800万、累计摊销 200万、减值准备50万、公允价值1000万的一项土地使用权作 为对价,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营业税率 为5%。合并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700万。合并当日甲公司资 本公积75万,盈余公积55万。
同一控制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20 资本公积 75 盈余公积 5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 累计摊销 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0 非同一控制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 累计摊销 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无形资产 8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0 营业外收入 4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 贷:盈余公积 1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10 贷:银行存款300 营业外收入10
①原投资时被投资方公允净资产中属于投资方的部分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 差额 a.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应享有 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前者大于后者,体现为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前者小于后者,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备注:如追溯的是当年的贷差,则应贷记“营业外收入”)
14
中级会计实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3.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 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案例
• 企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 的情况下,以下会计处理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B.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确认营业外收入 D.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假定以下交易除补价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 的交换。
• 〔1〕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100=10%
• 〔2〕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A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0+10〕 =9.09%
• 答案:ABCD
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计量原那么: •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为根底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 付的相关税费-进项税+支付的补价〔-收到 的补价〕 • 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 账面价值
• 贷:库存商品
60
• 乙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 抵扣的增值税-收到的补价= 120-20-17=83
•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 累计折旧
50
• 贷:固定资产
案例
• 企业对于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 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在换出库存商品且其公允价值不含增值税 的情况下,以下会计处理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营业外收入 B. 按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C.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确认营业外收入 D. 按库存商品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 假定以下交易除补价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 的交换。
• 〔1〕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100=10%
• 〔2〕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A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 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0+10〕 =9.09%
• 答案:ABCD
二、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 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 计量原那么: •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为根底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 付的相关税费-进项税+支付的补价〔-收到 的补价〕 • 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 账面价值
• 贷:库存商品
60
• 乙公司:
• 换入资产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可 抵扣的增值税-收到的补价= 120-20-17=83
•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 累计折旧
50
• 贷:固定资产
中级会计实务_第3章_固定资产PPT课件

18
•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 业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税 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 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 材料。
•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 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 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 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支。
• 未确认融资费用 2546575.2
• 贷:长期应付款
10530000
•
银行存款
7000
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日期
分期付款额
确认的融资费用 应付本金减少额 应付本金余额
2007年1月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合计
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 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 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 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 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 他间接费用。
•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 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4
• (一)外购固定资产 •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
108.79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
• 借:长期应付款
1000
• 贷:银行存款
1000
12
• 2008年12月31日
•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000-1000) -(186.76-108.79)]×6%=55.32万元
• 借:财务费用
55.32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
•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 业库存材料的,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税 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 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 材料。
•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 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 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 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 期营业外收支。
• 未确认融资费用 2546575.2
• 贷:长期应付款
10530000
•
银行存款
7000
15
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表
日期
分期付款额
确认的融资费用 应付本金减少额 应付本金余额
2007年1月1日 2007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2009年12月31日 2010年12月31日 2011年12月31日 合计
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 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 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 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 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 他间接费用。
•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确定其 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
4
• (一)外购固定资产 •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
108.79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
• 借:长期应付款
1000
• 贷:银行存款
1000
12
• 2008年12月31日
•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000-1000) -(186.76-108.79)]×6%=55.32万元
• 借:财务费用
55.32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
中级会计实务_第3章_固定资产PPT课件

108.79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08.79
• 借:长期应付款
1000
• 贷:银行存款
1000
12
• 2008年12月31日
• 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2000-1000) -(186.76-108.79)]×6%=55.32万元
• 借:财务费用
55.32
•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55.32
• 借:长期应付款
•
第三章 固定资产
• 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 (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 (3)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 (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 (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
•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
7
• (2)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 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 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 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 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 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 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 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 期损益。
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 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 等。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 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 相关支出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000/(1+6%)+600/ (1+6%)2+400/(1+6%)3=1813.24万元
第一章中级会计实务课件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 靠地计量。
31
【例题1】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有形的、可辨认的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 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答案】AD
32
【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 计要素定义的是( )。
12
二、相关性--源于决策相关目标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 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 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 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 预测。
13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 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4
四、可比性 (一)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
43
•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
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
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
量。
44
【例题3】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 素收入定义的是( )。
A. 销售商品收入
B. 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 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A.委托代销商品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答案】BC
33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
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4
• 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 已承担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 和推定义务(如产品质量保证 费用);
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
31
【例题1】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A.资产是有形的、可辨认的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 成的
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
•
【答案】AD
32
【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 计要素定义的是( )。
12
二、相关性--源于决策相关目标
•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 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 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 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 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 预测。
13
三、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
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 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4
四、可比性 (一)纵向可比:同一企业对于
43
•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
能流入企业; 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
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
量。
44
【例题3】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 素收入定义的是( )。
A. 销售商品收入
B. 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
C. 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
A.委托代销商品 B.经营租入的设备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 【答案】BC
33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 •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
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4
• 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 已承担的义务,分为法定义务 和推定义务(如产品质量保证 费用);
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
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精选)PPT共48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 (精选)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中级会计实务(固定资产) (精选)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级会计实务第15章所得税精品PPT课件

• (四)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 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 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 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即当期所得税),同时结合当期确认的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 延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 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体现了权责发生制 原则和配比原则
【例题1】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 额为1000万元,2006年预计了100 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发 生于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会计处理:2006年计入损益 税收处理: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 除
应付税款法
税收 会计
2006年
利润总额
1000
产品保修费用
100
应纳税所得额 1100
•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 (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 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 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税基础的 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 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 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 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 其性质,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 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 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 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 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 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 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
• 资产的计税基础 •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 =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
的金额
(一)固定资产 会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 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收:固定资产原价-税收 累计折旧
• 【例题2】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 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 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 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计提 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 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 定资产减值准备。
中级会计实务-第13章-收入PPT课件

• 贷:财务费用
141.54
•11
• 2011年12月31日
•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1000-317.20263.05-204.61-141.54=73.60万元
• 借:银行存款
1000
•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73.60
• 贷:财务费用
73.60
•12
• (二)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 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 借:银行存款
1000
•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317.20
• 贷:财务费用
317.20
•8
• 2008年12月31日
•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5000-1000)(1000-317.20)]×7.93%=263.05万元
• 借:银行存款
1000
•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24
• (七)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 • 售出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
买方接受交货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 前,不应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 比较简单或检验是为了最终确定合 同或协议价格而必须进行的程序, 企业可以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25
• (八)订货销售 • 对于订货销售,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
• 借:长期应收款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未实现融资收益
•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5000 4000 1000
3000 3000
•7
• 2007年12月31日
•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 余额×实际利率
• 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余额=期初长期应收款 余额-期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