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莱雅案例看中国数字化转型
营销案例欧莱雅移动电商微信打通O2O闭环网络营销

亲们,来点个赞吧!3月底,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lisa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秀出不久前收到的欧莱雅小美盒,其中包含:眼霜、保湿霜、保湿凝胶、修复液等多款产品。
爱秀、爱臭美、爱自拍,这是lisa这样85后女性的特征。
在收到无数点赞和充满羡慕的评论后,lisa这趟微信购物体验圆满收工。
在新媒体营销时代,分享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lisa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在朋友圈秀出小美盒之时,作为整个营销事件的始作俑者,欧莱雅才算是真正完成整个销售工作的闭环。
一切都得从一个微信服务号的上线说起。
不久前,欧莱雅集团旗下欧莱雅小美盒的微信服务号悄然上线。
欧莱雅小美盒上线伊始,立即引起业界关注,移动电商领域的专业人士敏感地意识到,这个能够在线购买定制化化妆品套餐的服务号并非简单的客服端口,而是结合产品策划、营销、客服、在线支付以及供应链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其背后暴露出欧莱雅发力移动电商的决心。
新媒体时代下,一场数字化革命在欧莱雅集团全面铺开。
欧莱雅中国提出了SOLOMOCO的目标,即更加社交化、本土化、移动化和电子商务。
而微信支付功能的开通使得上述SOLOMOCO构想成为现实。
下面,以欧莱雅小美盒为例,为你解读欧莱雅移动电商战略。
小美盒首页产品走私人定制路线欧莱雅小美盒是一个专注于顶级护肤品试用的私人礼盒。
与欧莱雅集团旗下的大众化产品有所不同,欧莱雅小美盒销售产品采用私人定制的模式,每月推出一个主题小美盒。
当月主题小美盒仅限在本月订购,超过这个时间商品就会下架,这给消费者过期不候的限量版体验,增加对品牌的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莱雅小美盒的微信服务号上,记者还看到专门给男士准备的男士小美盒。
当下的男士小美盒的主题是:男人活力启动。
为了增加购物体验,盒内还赠送一款神秘礼物以增加消费者的期待感。
男士小美盒营销玩的就是心理学。
私人定制产品推出增加了消费者尊贵和独有的购物感觉。
这在未来化妆品市场将是大势所趋。
欧莱雅小美盒微信号幕后操盘手,费睿网络科技CEO蒋美兰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欧莱雅如何进军中国市场

电商合作
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 如天猫、京东等,拓展线 上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 名度。
社交媒体营销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 信、微博等,进行品牌宣 传和产品推广,与消费者 互动。
促销策略
赠品与试用装
提供赠品和试用装,吸引消费者试用并促进产品销售。
会员制度
建立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专属优惠、积分兑换等活 动,增加客户粘性。
20世纪80年代,欧莱雅 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护 肤、彩妆、香水等领域。
ABCD
1957年,欧莱雅开始拓 展国际市场,先后进入欧 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21世纪初,欧莱雅加快了 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步伐, 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 司之一。
欧莱雅公司的业务范围
01
02
03
04
护肤品
包括洁面、爽肤水、面霜、精 华液等产品。
中国市场的消费特点
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多样化, 不仅关注产品的品质和效果,还注重 品牌、包装和价格等因素。
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购买渠道也有 所偏好,线上购物平台和专卖店是主 要的购买渠道。
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
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欧莱雅作为国际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上面临着本土品牌的竞争以及国际品牌的竞争,需要采取有效的市场策略来拓展业 务。
法规政策限制
中国政府对化妆品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对进口化 妆品的审批和检测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欧莱雅的 市场准入难度。
文化差异
中国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与西 方存在差异,欧莱雅需要适应本土市场需求 ,调整产品配方和营销策略。
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
加大研发投入
欧莱雅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针对本土消 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和配方。
欧莱雅的数字营销变革

欧莱雅中国CEO贝瀚青把欧莱雅的稳健基因归结为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
在中国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欧莱雅,创新不仅体现于科研领域,还包括渠道和营销上的大胆变革。
2013年,欧莱雅希望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新增十亿消费者,策略重点聚焦在进一步突破创新、赢得80后、90后消费者以及加速数字化革命。
加速数字化革命无疑跟赢得80后、90后消费者直接相关,因为他们是数字时代的主力消费者和核心力量。
欧莱雅并没有将这一决定停留在策略层面。
为了顺应这一全球战略,巴黎欧莱雅将年轻消费者市场作为新兴的细分市场,推出肌底系列,也是第一款根据中国市场需求研发出来的产品。
全新的巴黎欧莱雅肌底系列通过年轻一代的新偶像、年轻化的渠道和数字化互动方式实现与目标消费人群的近距离沟通。
“数字化时代,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方式从单一被告知的模式转变为被告知、主动搜索评估、尝试购买到体验分享的整个过程。
在沟通中,将微博平台、搜索平台、智能移动终端、电商平台整合形成一个营销平台。
”巴黎欧莱雅总经理鲍燕悦女士说。
年轻招募者八年前的观看超级女声的片段还保存在很多80后、90后的集体记忆中,选秀节目中也因此诞生了一批草根偶像。
李宇春就是其中之一。
李宇春从一名平民选秀冠军逐步成长为华语乐坛的领军人物,并在影视、时尚界多栖发展,影响力是作为代言人选择的重要指标,与品牌第一的地位相匹配才能强强联合。
2005年9月,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与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专门从事对中国人皮肤、毛发以及中国原材料和配方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巴黎欧莱雅历时七年在中国市场针对年轻女性的肌肤问题进行需求调查和研究,肌底系列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通过多项活性成分和专利配方创新产生。
鲍燕悦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多样化,更容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美。
巴黎欧莱雅肌底系列是品牌针对年轻消费者推出的护肤系列,作为80、90后的代表,李宇春敢于表现自我和积极进取的个性恰当地诠释了年轻人的精神风貌。
巴黎欧莱雅进军中国市场案例分析

二欧莱雅简介2.1欧莱雅公司概况1907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支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办了欧莱雅公司。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欧莱雅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为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
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300多家分公司、48家工厂及5万多员工。
2006上半年,欧莱雅在全球实现销售额77.85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并实现连续21年利润两位数增长1。
作为世界化妆品第一品牌的欧莱雅,始终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最新科技、最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为理念,并被美国《商业周刊》授予“美的联合国”称号。
欧莱雅集团同时又是最受赞赏的法国公司,及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2.2欧莱雅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欧莱雅在其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一直十分看好亚洲,特别关注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
80年代起,欧莱雅就在巴黎成立了中国业务机构,专门从事对中国市场的研究。
90年代欧莱雅在其香港的分公司里设立了中国业务部,准备开拓中国市场,并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都设立了欧莱雅形象专柜,测试中国消费群体对欧莱雅产品的市场反响。
1996年,欧莱雅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成立了合资企业并选址兴建工厂。
同年,欧莱雅集团收购了著名的美国大众化妆品企业—美宝莲公司,并为其苏州工厂和欧莱雅在苏州的工厂分别举行了竣工投产仪式和奠基仪式。
1997年2月,欧莱雅正式在上海设立总部,业务范围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400多个城市,旗下的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兰蔻、赫莲娜、碧欧泉、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薇姿和理肤泉10种世界知名明星品牌,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据央视和国家质量检测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欧莱雅是最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十个外资品牌之一2。
2.3、企业现状及产品市场状况巴黎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至今,以其与众不同的优雅品牌形象,加上全球顶尖演员、模特的热情演绎,向公众充分展示了“巴黎欧莱雅,你值得拥有”的理念。
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及启示

题目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及对本土企业的建议学生姓名张禾青课程国际贸易学号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指导教师吴茜玲二Ο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及对本土企业的建议摘要: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和成长的关键。
本文对法国化妆品品牌——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战略进行了分析,为我国企业构建品牌战略体系提出建议,对国内化妆品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欧莱雅品牌战略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品牌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获得成功,就需要有个性鲜明、联想丰富、认知度高、忠诚度高的品牌。
欧莱雅公司作为日化行业的巨头之一,始终走高科技、大市场、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并且成绩瞩目。
本文通过研究欧莱雅公司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对本土化妆品企业品牌建设提出建议。
一.欧莱雅集团概况欧莱雅是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在1907 年创办的。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如今欧莱雅已经由一家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经营活动已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42家工厂及100多个代理商,在世界各地拥有员工5万多人,2004年欧莱雅集团的全球销售额达145亿欧元,并实现连续20年利润两位数增长,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
欧莱雅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为了尽可能地争取最大的份额,一方面在产品设计方面苦下工夫,保持了欧莱雅集团产品高质、独特、领先、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为应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将竞争重点由原来的产品竞争转为品牌竞争,并取得了辉煌成果。
其旗下的品牌(包括收购的小护士和羽西)也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认可,据央视和国家质量检测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欧莱雅是最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十个外资品牌之一。
贝瀚青:数字重塑下的欧莱雅中国

贝瀚青:数字重塑下的欧莱雅中国作者:暂无来源:《成功营销》 2015年第5期文/本刊记者康迪如果说欧莱雅(中国)第一任CEO——执掌公司16年的盖保罗面对的是从无到有的基础建设挑战,贝瀚青其实面对着的是种种变革与重塑:新的市场趋势——快消品市场的增长正遭受挑战,温和增长已成为新常态;新的消费者习惯——85/90后的崛起、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的变化;新的竞争对手——日韩品牌及本土品牌的崛起……而最重要的是,他要面对一股席卷企业内外部的互联网风暴。
“不是‘感兴趣’,是‘喜欢’。
”在3月31日欧莱雅中国2014年度财报媒体沟通会上,欧莱雅(中国)CEO贝瀚青用中文轻声地纠正翻译的用词,引起了大家一阵笑声。
同贝瀚青越来越熟练的中文一样,欧莱雅中国的各项指标也处于一个越来越好的状态:2014年在中国实现全年销售总额143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7.7%,这使得欧莱雅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美妆市场实现了连续18年的持续增长。
同时,一向谨慎的欧莱雅集团在这场财报会中,用了多个“第一”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成就:中国第一大美妆品牌(巴黎欧莱雅)、中国第一大男士护肤品牌(巴黎欧莱雅男士)、中国第一大线上B2C大众彩妆品牌(美宝莲)、中国第一大高档化妆品集团、中国第一大皮肤医学护肤品集团、中国第一大专业美发产品集团……甚至还用红色在现场的大屏幕频频点出这个词。
作为一家欧洲上市的跨国集团,欧莱雅对中国市场数据的披露一直抱着审慎的态度,因此在这种不一样的“张扬”,其实有很多含义。
一方面,是与宝洁中国在多个领域争斗多年,“千年老二”终于翻身并在市场的显著领先地位,踏踏实实吹响胜利的号角;另外一方面,盖保罗的接班人——欧莱雅(中国)CEO贝瀚青,也证明了,继盖保罗之后他所付出的努力已经进入收获季节,稳固了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还在持续革新中不断进取。
如果说欧莱雅(中国)第一任CEO——执掌公司16年的盖保罗面对的是从无到有的基础建设挑战,而贝瀚青却面对着种种变革与重塑:新的市场趋势——快消品市场的增长正遭受挑战,温和增长已成为新常态;新的消费者习惯——85/90后的崛起、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的变化;新的竞争对手——日韩品牌及本土品牌的崛起……而最重要的是,他要面对一股席卷企业内外部的互联网风暴。
迎接新的明天,流量编排解决方案

③
让您的网络及工具发挥出 更 大作用
互 联 网 出 口 架 构 的 挑 战
防火墙1 Switch x 2
入侵防御 器1
Switch x 2 WAF1
Switch x 2
Si
防火墙2 入侵防御
器2 WAF2
Si
1. 众多的串联设备,带来众多的故障点 2. 安全设备的升级维护需要中断网络 3. 增加或删除设备需要中断网络 4. 任一设备出现瓶颈可能引起网络中断 5. 并不是所有流量都需要检测 6. 出口设备的故障排查非常复杂 7. 高带宽的网络骨干很难部署安全产品 8. SSL加密流量带来安全产品性能和网络整
SIEM
l Log数据并不是SecOS控制,因此不可靠 l 网络数据流量太大、太多,无法直接送给SIME l 大量误告警,无法真正实现安全可控
面 临 的 问 题 和
云化带来的挑战
Public Cloud
SaaS
实现云端可视化, 并确保云应用安全: ■ 云环境的共享模式下,如何保证网络及应用的安全性 ? ■ 云环境部署下,如何实现更多的应用运行及安全控制? ■ 云环境下如何实现零天漏洞攻击的检测 ? ■ 云环境下如何实现网络异常的检测,以保证应用的安全性? ■ 云环境中如何实现可视化工具和安全工具的有效部署? ■ 云环境中如何实现降低可视化部署成本?
迎接新的明天
--------流量编排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的力量------- 33% 业务增长是因为数字化转型
■ 2018年3月,欧莱雅收购了来自加拿大的 美妆数字技术公司ModiFace。通过AR面部 追踪算法,加上摄像头对用户面部的细致 捕捉,ModiFace能够逼真演绎出不同彩妆 在人脸上的变化。
兰珍珍与欧莱雅中国:三十年华,同频生长,终身美丽

兰珍珍与欧莱雅中国三十年华,同频生长,终身美丽文|苏悦怡从欧莱雅中国的“1号员工”,到今天化妆品行业里的女性领袖,这一路,兰珍珍走过了30年的时光。
而这30年,恰恰也是中国化妆品行业从传统到创新的三十载。
32没有人比兰珍珍更适合来讲述欧莱雅与中国化妆品行业共同走过的这段故事。
就像一位三十而立的青年需要经历初生的懵懂、成长的烦恼和成熟的历练,兰珍珍在职业生涯的这30年中,同样经历着憧憬、焦虑、期待、兴奋等各种情绪。
而这些人生故事所映照出的,不仅仅是一位女性奋斗者的青葱岁月与逐梦之路,更是伴随她成长的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发展的峥嵘岁月与发展历程。
时间线拉回到30年前。
彼时,兰珍珍还是一位对新事业充满期盼的女孩,在香港君悦酒店的大堂里,她正在焦急地等待欧莱雅的面试结果。
“在那个以温饱为先的年代,尽管我急需找到一份工作,但我并未接受其他国际大公司的邀约。
相反,我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欧莱雅身上,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热爱美丽、追求美的人。
”故事的开始,兰珍珍将我们带到了她与欧莱雅缘分开始时的场景。
下面,就让我们从1993年开始,一起来听兰珍珍娓娓道来——这是一场关于她与欧莱雅的纪实电影,旁白与影像,串起了中国化妆品30年的时间线。
第一幕穿着红毛衣的女孩,成为“唯一”1993年年初的一天,在香港君悦酒店大堂,我正在接受欧莱雅的面试。
我从小就是一个热爱美丽、追求美的人。
在小时候,我甚至曾用热铁棍给自己烫头发,偷偷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涂指甲油。
这些经历成为我进入美妆行业的初衷。
因此,那天我精心搭配了一件红色毛衣和一件西装,静心等待着面试的结果。
1993年的3月,我作为市场助理正式加入欧莱雅, 是欧莱雅通过正式招聘引进的第一位中国本地员工。
当时,欧莱雅在中国香港刚刚设立了分公司。
与宝洁、联合利华等同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相比,欧莱雅算是较晚进入的,整个业务还在起步阶段。
我精通法语、了解内地市场,是欧莱雅中国事业市场发展部的“1号”本地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