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

初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单元一:大发现与文艺复兴1. 大航海、大发现和新大陆•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契机•欧洲国家在探险中的表现和成果•新大陆的发现对欧洲的影响和启示2. 文艺复兴:艺术、宗教与思想解放•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表征•文艺复兴对宗教、思想和社会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和意义3. 从古典时代到近代文明的过渡•古典时期文化的特点和贡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对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单元二:近代欧洲的启蒙与大革命1. 近代欧洲的启蒙思想•启蒙时期思想运动的特点和表现•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启蒙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和意义2.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发展•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阶段和表征•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3. 近代欧洲的民主制度和国家体制•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征•民主制度的实现与存在的问题•不同国家的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单元三:盛极而衰的中国封建社会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明清时期的封建政治和地方官制•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面貌•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2. 清朝的崩溃和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清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辛亥革命和新中国崛起3.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与文化振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意义•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表征•近代中国文化艺术和思想解放的特点和意义单元四:东亚现代化和大国崛起1. 近代日本的现代化•幕末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日本现代化的特点和成果•近代日本对世界的影响和启示2. 东亚现代化进程探究•东亚现代化的背景和影响•东亚现代化的成因和特点•东亚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启示3. 大国崛起与地缘政治问题•大国崛起的根源和表征•大国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地缘政治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案以上就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近代欧洲的启蒙与大革命、盛极而衰的中国封建社会和东亚现代化和大国崛起等方面。
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注意:1、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哪个阶层最有利:答案刹帝利2、归纳与古印度有关的文明: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3、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实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文明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答案因为:他们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5、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朝)指南针(北宋)阶级革命)发现“世界"和“人"的时代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欧洲一大西洋一太平洋________________ 「印度洋一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同: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需要掌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领导阶级相同---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动力相同:人民都处死了封建君主(查理一世;路易十六)影响相同---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广泛异: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特点不同---英国反复曲折,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主要方式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和平方式进行法国大革命用武力方式进行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进入垄断阶段不同点① 刖者学技术联系不紧LLj O 第次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② 第次首先发生在英国, 第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范围广。
③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日本德图一、蒸汽轮船图二、飞机图三、汽车图四、蒸汽机车。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详细精华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④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5、道光帝为什么下令禁烟: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威胁清皇朝的统治6、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4、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5、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6、相关人物: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最后战死在炮台上)、道光帝、琦善(直隶总督,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北上直逼天津时被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7、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史的开端。
10、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咸丰帝在位)3、对手: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4、借口:“亚罗号”时间、马神甫事件5、过程:19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
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圆明园中掠夺珍宝,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北京条约》内容:与英法签订(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给英国(4)赔款:英法各800万7、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其后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
2.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3.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4.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5.罗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二、中世纪欧洲1.罗马帝国的衰落和中世纪欧洲的兴起。
2.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3.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
4.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
5.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三、近代欧洲1.经济革命和工业革命。
2.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国际关系。
4.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国际关系。
5.冷战和全球化四、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2.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3.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4.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革命斗争五、世界文化遗产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遗产。
3.法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4.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八上历史提纲(简洁版)

八上历史提纲(简洁版)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
1.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2.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特点
3.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二、中国古代的历史
1.中国古代的初期文明
2.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和衰落
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统一
4.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变迁
三、世界古代的历史
1.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
2.古代世界的贸易、文化交流和农业革命
3.罗马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中世纪的世界历史
1.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和封建制度
2.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文明的发展
3.印度的教派和国家的兴衰
五、今日世界的异国风情
1.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2.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3.跨国公司的运作及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六、历史教育的意义
1.了解历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
2.历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3.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提纲,主要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的历史、中世纪的世界历史、今日世界的异国风情以及历史教育的意义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培养出更为全面的历史观和文化素养。
历史八年级上册提纲

历史八年级上册提纲一、中国历史部分1.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1)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变革(2)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秦朝的统一及其短暂统治(2)汉朝的兴衰与统治政策的演变(3)民族关系的发展与对外关系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1)三国鼎立与晋朝的兴衰(2)南北朝的政治变迁与民族融合4.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1)隋朝的繁荣与短暂统治(2)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成就(3)五代十国的割据与政治动荡5.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1)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南宋的建立与抗金斗争(3)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衰6.元的统一与统治(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1)元朝的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2)元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对外关系(3)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7.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1)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2)明朝的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3)明朝的衰落与灭亡8.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1)清朝的建立与统一(2)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3)清朝的衰落与辛亥革命的爆发二、世界历史部分1.古代文明的发展(1)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2)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中世纪欧洲社会(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封建制度的形成(2)基督教的兴起与欧洲封建社会的宗教文化(3)封建社会的矛盾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3.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1)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2)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3)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4.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冷战政策的形成(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3)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5.当代世界的发展与变革(1)冷战结束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组织的发展(3)科技创新与国际竞争格局的演变6.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1)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3)面向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趋势。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世界的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世界的多极化
与全球性问题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世界的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
I. 引言
A. 概述复习主题
B. 引入世界的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II. 世界的多极化
A. 定义多极化及其起因
B. 描述世界现状中的多极化情况
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2.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印度、巴西等)
3. 欧盟及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C. 多极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增加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2. 引发竞争和合作的动态
III. 全球性问题
A. 定义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B. 分析几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
1. 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
2. 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3. 恐怖主义与安全挑战
4. 基础教育与人口健康问题
C. 全球性问题的应对与合作
1. 国际组织的角色(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2. 国际协议与合作倡议的重要性
IV. 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的相互关系
A. 探讨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的相互影响
1. 多极化加剧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2. 全球性问题需要多极化的合作与解决
B. 分析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共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1. 利益冲突与合作难题
2. 全球治理与国家主权的平衡
3. 文化差异与沟通障碍的影响
V. 结论
A. 总结世界的多极化与全球性问题的复习要点
B. 强调历史八年级上册的重要性和复习的价值
C. 提醒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注意:以上提纲仅为参考,实际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删内容。
同时,请注意语句的通顺与连贯,段落间的过渡自然,确保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一、古代文明1.西方古代文明a.希腊文明:民主政治、人文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建筑艺术(巴特农神庙、雅典卫城)b.罗马文明:共和制、征服扩张(凯撒大帝、奥古斯都)、法律制度(十二铜表法)c.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象形文字d.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肥沃的两河流域、城邦制、楼阁神殿、发明文字(楔形文字)2.亚洲古代文明a.中国古代文明i.夏、商、周三代的演变ii. 周朝的分封制度、封建制度iii.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孔子及儒家思想、墨子、老子b.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城市规划、污水系统c.黄河文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夏朝传说、甲骨文二、东方古代帝国的兴衰1.帝国的兴起a.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达里奥一世、波斯战争b.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埃及法老、建设波斯盛世c.阿育王朝:孔雀王朝、善待人民、佛教传入2.帝国的衰落a.埃及托勒密王朝:克勒奥帕特拉七世、被罗马帝国征服b.希腊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分裂为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c.罗马帝国:克拉克若、凯撒、奥古斯都、基督教的兴起、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分裂三、丝绸之路和古代商业网络1.丝绸之路的开启a.汉武帝使张骞出使西域b.西汉末年与东汉时期陆续派遣使节通商2.丝绸之路的影响a.经济发展:中原制造业的繁荣、市场的扩大b.文化交流: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与文化在中国发展四、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1.封建社会的特点a.以土地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制度b.封建等级制度c.家族和宗法制度d.田制与封建农奴制的形成2.社会阶级划分a.地主阶级:皇帝、贵族、大地主b.士族:官僚、文士c.农民阶级:自耕农、佃农、部曲农奴d.工商业者:手工业者、商人、工匠五、中世纪的封建国家1.封建国家的兴起a.皇帝与领主的关系b.承认封建契约的建立c.颁发土地规模与周边领主的关系2.封建国家的特点a.领主的封土与军权b.领主与农民的契约关系c.封建经济:自给自足、农奴经济d.民间法与习惯法的实施六、中世纪的农奴制与封建制度的衰落1.农奴制与农奴反抗a.农奴的地位与权利b.农奴反抗的形式与事件2.封建制度的衰落a.市场经济的兴起b.中世纪十字军东征、失利及对欧洲影响c.封建经济的崩溃d.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以上是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的提纲,利用这个提纲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帮助你全面复习本学期的历史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古国名河流文明初现统一时间文明成果(或代表制度)
古埃及尼罗河约公元前3500年约公元前
3000
金字塔(法老的坟墓)胡夫
最大
古巴比伦幼发拉底
河、
底格里斯河
(伊拉克)
公元前3500年以
后
公元前18世
纪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
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
的成文法典。
目的是维护奴
隶主利益
古印度印度河约公元前2500年种姓制度,(婆—刹—吠—
首)
古中国黄河(母亲
河)
公元前2070年分封制司母戊鼎
注意:1、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哪个阶层最有利:答案刹帝利
2、归纳与古印度有关的文明: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3、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实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文明
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答案因为:他们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5、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朝)
指南针(北宋)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西
方
文
明
古
希
腊
雅典
1、公约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2、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
典民主政治发展达到最高峰。
(最高权力机
构——公民大会)
伯利克里改革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希腊文明最早出现在公元
前2000年,叫爱琴文明
(西方文明就发源于古希
腊)
斯巴达1、崇尚武力,施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犹如
一座大军营。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世界近代史部分(开始于18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文
艺
复
兴
时间背景地区中心思潮实质代表人物作用
14世
纪前
后
地中海地
区生产关
系的发
展,资产
阶级兴起
意大利,
随后扩
展到欧
洲
人文主义:
要求以人为
中心,而不是
以神为中心;
提倡发扬个
性,追求现世
生活中的幸
福
新兴的资
产阶级文
化的兴起
但丁《神
曲》;
达芬奇《蒙
娜丽莎》、
《最后的晚
餐》;
莎士比亚
《罗密欧和
朱丽叶》
1、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
领域的繁荣
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
基础
发现“世界”和“人”的时代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原因客观条件主要经过影响
1、欧洲
商品经
济的日
益发展
与扩大
2、西欧
国家“寻
金热”
1、指南针
的应用
2、地圆学
说的深入
人心
3、航海技
术的进步
航海家事迹支持国
家
1、世界开始连
成一个整体
2、欧洲大西洋
沿岸的工商业
经济繁荣起来,
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产生与发
展。
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进入
印度洋
葡萄牙
达·伽
马
到达印度,找到了通往
东方的新航路
葡萄牙
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
等
西班牙
第12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3课美国独立战争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
同: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需要掌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领导阶级相同---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都处死了封建君主(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影响相同---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广泛异: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特点不同---英国反复曲折,建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主要方式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和平方式进行
法国大革命用武力方式进行
(对拿破仑的评价)
肯定的一面:
否定的一面
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
国)
性
质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英
国
宪
章
运
动
背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更加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工人运动兴起时间1836年——1848年
政治纲
领
《人民宪章》
目的争取,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地位世界上群众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
不足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诞
生
条
件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社会经济条件)
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阶级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个人因素)主要内
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标
志
1848年的发表
作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补充:《共》的内容:1、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要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奋斗
巴
黎
公
社
背
景
1、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2、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经
过
1、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成立了无产阶
级政权——巴黎公社
2、“5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
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失败1、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阶段,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