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全套光盘集锦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套光盘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系列“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基础上精编而成,此项活动被业内人士称为“名老中医从医精华抢救计划”。自99年开始启动,六十多位国宝级中医名家,面向杏林后起精英,谆谆教诲!高屋建瓴、医理深妙,真知灼见、开悟心智!

名老中医真传光盘一经问世,立刻吸引了海内外中医人士和广大学子的眼睛,纷纷求购。

不难想象——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朱良春、陆广莘、张琪、刘炳凡、周仲瑛、任继学、晁恩祥、金世元、吉良晨、张学文、王永炎……等等;在中医药行业,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会使您如雷贯耳!您一定很想重回课堂,聆听这些国宝级名老中医将毕生心血结晶和盘托出、倾囊相授!现在这一切已成为现实!因为凝结着我国数十位名老中医从医精华的光盘业已问世!

1.《第一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长春)》光盘

1.医学的目的与中医学术研究(主讲陆广莘) 2.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一讲)(主讲颜德馨) 3.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二讲)(主讲颜德馨) 4.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一讲)(主讲张琪) 5.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二讲)(主讲张琪) 6.咳喘论治(主讲李今庸) 7.从病例谈辨证论治体会(主讲焦树德) 8.《内经》脏腑功能与临床应用的系统思维(主讲刘炳凡) 9.师门回忆(主讲刘炳凡) 10.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主讲张学文) 11..跨世纪中医的任务及展望(主讲朱良春) 12.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讲王绵之)13.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及用药心得(主讲王绵之)14.脾胃与肿瘤病的临床研究(主讲何任)15.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主讲任继学)16.肺痿病的研究与辨识(主讲晁恩祥)17.哮病的证治体会(主讲晁恩祥)18.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19.强肌健力饮(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临床与药理(主讲邓铁涛)20.怎样学好《难经》(主讲路志正)21.《医学心悟》简介(主讲路志正)22.疑难病症辨治杂谈(主讲路志正)。以上全部22个光盘,总时间:40小时21分。定价:1600元。

2.《第二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北京)》光盘

1.经方辨治急难重症举隅(主讲颜德馨) 2.在痹证治疗中应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讲朱良春)3.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主讲朱良春)4.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探讨(主讲焦树德)5.谈中医诊治急难病(主讲焦树德)6.心病系列证治(主讲张琪)7.略论《皇帝内经》中血气流行及放血治病(主讲李今庸)8.虚损性肾衰(主讲任继学)9.谈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主讲金世元)10.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第一讲(主讲陆广莘)11.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第二讲(主讲陆广莘)12.论脾胃病临床用药(主讲吉良晨)13.叶、吴二家对温病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主讲张灿玾)14.中风病防治研究(主讲张学文)15.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主讲王永炎)16.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主讲邓铁涛)17.李东垣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主讲邓铁涛)18.万里云天万里路(主讲邓铁涛)19.再论中药不良反应问题(主讲晁恩祥)20.哮喘杂谈(主讲周仲瑛) 。以上全部20个光盘,总时间:40小时04分。定价:1600元。

3.第三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上海)

1.祛瘀法及其应用(主讲邓铁涛)呼吸系病之诊治一得(主讲张灿玾)

2.二陈汤之临床运用

(主讲李今庸)3.急性肾风、慢性肾风(主讲任继学)4.浅谈肝系病治疗法(主讲张琪)5.从久治不愈病案中看辨证论治(主讲何任)6.调理脾胃法在内科临床的运用(主讲路志正)7.博与约在内科及他科之关系(主讲路志正)8.冠心病的临床及其他问题(主讲史常永)9.暑温与湿温的的证治探讨(主讲张镜人)10.简谈中医诊治疑难病(主讲焦树德)11.朱氏妇科辨证论治析释(主讲朱南孙)12.运用平肝熄风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主讲胡建华)13.简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病例(主讲朱良春)14.探讨三焦的两个系统(主讲凌耀星)15.中医治法研究(主讲裘沛然)16.诊余琐话(主讲周仲瑛)。以上全部16个光盘,总时间:30小时01分。定价:1230元

4.第四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西安)

1.结合验案谈伤寒、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讲焦树德)

2.我们的责任(主讲邓铁涛)

3.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主讲邓铁涛)

4.真心痛救治(主讲任继学)

5.伏邪探微(主讲任继学)

6.燥痹的辨证论治(主讲路志正)

7.丹溪生平及提出痛风病名的时代背景的研究(主讲路志正)

8.肝硬化治疗的体会(主讲朱良春)

9.风湿病的治疗(主讲朱良春)10.肝炎、肝硬化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主讲黄保中)11针灸治疗乳癖病(乳腺增生病)(主讲郭诚杰)12.温热急证诊治中一些问题的体会(主讲张学文)13.中风病治疗的体会(主讲张学文)14.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临床诊治思考(主讲晁恩祥)1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意见(主讲晁恩祥)16.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主讲傅景华) 。以上全部16个光盘,总时间:25小时49分。定价:1030元

5.第五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广州)

1.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主讲朱良春)

2.治痹三要四宜(主讲谢海洲)

3.脾胃病证治经验(主讲张琪)

4.《伤寒》《金匮》方之组合与应用(主讲张灿玾)

5.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经验(主讲颜德馨)

6.伏邪探微(主讲任继学)

7.时疫病毒腹泻(主讲任继学)

8.石氏伤科理伤续断散论(主讲石仰山)

9.我的治喉法则(主讲干祖望)10.诊余琐话(主讲周仲瑛)11.胃痛与消化性溃疡的辨证论治(主讲邓铁涛)12.为中医药发展架设高速公路(主讲邓铁涛)13.从几则医话和处方谈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主讲张学文)14.从中医学出发思考问题(主讲陆广莘)15.中医养生与精气神(主讲吉良晨)16.罗氏正骨手法秘诀临床经验(主讲罗金官)17.浅谈活血化瘀(主讲何炎燊)18.临证见解(主讲禤国维)19.中医皮肤病辨证纲要(主讲禤国维)2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临床研究(主讲林琳)21.弱智四项治疗弱智儿童2530例临床和实验研究(主讲靳瑞)22.中医药治疗SARS康复期的临证体会(主讲杨志敏)23.胎漏、胎动不安的辨治(主讲路志正) 。以上全部23个光盘,总时间:35小时22分。定价:1430元

6.第六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香港)

1.如何调养精、气、神——人之三宝(主讲吉良晨)

2.新技术革命与中医(主讲邓铁涛)

3.吴鞠通病原(主讲邓铁涛)

4.咳嗽型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主讲晁恩祥)

5.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的思维决策基础(主讲路志正)

6.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记实(主讲张学文)

7.痰饮病穷原竟委(主讲颜德馨)

8.时行感冒(主讲任继学)

9.男性不育中医治疗(主讲李曰庆)10.前列腺炎治疗进展(主讲李曰庆)11.脑血管病与中风单元(主讲韩景献)12.《内经》——伤寒杂病论运用动物药的经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讲朱健平)13.痹证的三大主症(主讲朱健平)14.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讲金世元)15.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主讲孙树椿)16.常用靳三针疗法,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弱智儿童,2891例临床和实验研究(主讲靳瑞) 。以上全部16个光盘,总时间:27小时35分。定价:1150元

7.第七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杭州)

1.论中医诊治传染病(主讲邓铁涛)

2.从SARS疫情防治谈中医药的临床(主讲晁恩祥),禽流感(主讲晁恩祥)

3.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讲李乾构)

4.肾心痛辨治,历代名医传(主讲路志正)

5.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主讲张伯礼)

6.中医诊治急难证杂谈(主讲张学文)

7.咳嗽辨治十要(主讲周仲瑛)

8.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主讲朱良春)

9.湿温证治述要(主讲何任)10.风疹水痘(主讲吉良晨)11.时行感冒(主讲任继学)12.急性热病诊治经验(主讲颜德馨)13.石膏治疗急性热病(主讲张琪) 。以上全部13个光盘,总时间:18小时25分。定价:760元

8.第八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银川)

1.从腹痛的两例医案治验谈起(主讲吉良晨)

2.前列腺炎综合征,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临床研究方案指南(主讲李日庆)

3.从“毒”在疾病中的证治意义谈起(主讲张学文)

4.朱良春之《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讲朱健平)

5.从痹证的三大主症谈用药经验(主讲朱健平)

6.学习“辛开苦降”法心得(主讲李遇春)

7.任继学谈时疫病毒腹泻(主讲盖国忠)

8.任继学谈中医对非典的治与防(主讲盖国忠)

9.经方的临床应用与临证验案拾零(主讲李淑英)10.从病例谈杂病证治(主讲卢化平)11.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讲金世元) 。以上全部11个光盘,总时间:17小时31分。定价:750元

9.第九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大理)

1.走健康之路行养生之道(主讲吉良晨)

2.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治分析(主讲晁恩祥)

3.中医药在防治人禽流感中的作用(主讲晁恩祥)

4.《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主讲张学文)

5.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主讲孙树春)

6.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主讲王琦)

7.关于中医理论的特质优势与路向(主讲王琦)

8.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药辨治体会(主讲周平安)

9.男性不育症(主讲李曰庆)10.论道地药材(主讲金世元) 。以上全部10个光盘,总时间:22小时01分。定价:900元

10.第十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恩施)

1.再谈咳嗽型哮喘的中医证治意见(主讲晁恩祥)

2.从状态辨治难治性咳嗽(主讲姜良铎)

3.重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主讲张赤志)

4.经典语言对临床医疗的指导作用举例(主讲李今庸)

5.论中风病的防治和调护(主讲张学文)

6.腧穴热敏化及其悬灸疗法(主讲陈日新)

7.浅谈临证用药(主讲吉良晨)

8.从湿论治冠心病经验(主讲路志正)

9.中风病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主讲高颖)10.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关键问题(主讲林兰) 。以上全部10个光盘,总时间:17小时24分。定价:730元

11.第十一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万州)

1.头痛的辨证论治(主讲张学文)2.从息论态,综合施治(主讲姜良铎)3.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主讲戴裕光)4.王永钧关于慢性肾脏病证治心得(主讲鲁盈)5.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主讲陈日新)6.关于哮病若干问题的探讨(主讲晁恩祥)7.从血液病临床科研谈中医发展战略(主讲梁冰)8.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生物力学(主讲孟和)9.慢性肝病临证经验(主讲王灵台)10.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的诊治现状(主讲李曰庆) 。以上全部10个光盘,总时间:13小时36分。定价:590元

(1)肺系病证专辑

1.咳喘论治(主讲李今庸)

2.呼吸系病之诊治一得(主讲张灿玾)

3.肺痿病的研究与辨识(主讲晁恩祥)

4.哮病的证治体会(主讲晁恩祥)

5.咳嗽型哮喘的中医临床研究(主讲晁恩祥)

6.再谈咳嗽型哮喘的中医证治意见(主讲晁恩祥)

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意见(主讲晁恩祥)

8.中医药在防治人禽流感中的作用(主讲晁恩祥)

9.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证治分析(主讲晁恩祥)10.哮喘杂谈(主讲周仲瑛)11.咳嗽辨治十要(主讲周仲瑛)12.从状态辨治难治性咳嗽(主讲姜良铎)1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临床研究(主讲林琳)14.中医药治疗SARS康复期的临证体会(主讲杨志敏) 。以上全部14个光盘,总时间:23小时38分。定价:950元

(2)心、肾系病证专辑

1.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一讲(主讲张琪)

2.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第二讲(主讲张琪)

3.心病系列证治(主讲张琪)

4.虚损性肾衰(主讲任继学)

5.急性肾风、慢性肾风(主讲任继学)

6.真心痛救治(主讲任继学)

7.肾心痛辨治,历代名医传(主讲路志正)

8.调理脾胃法辨治心痹的思维决策基础(主讲路志正)

9.从湿论治冠心病经验(主讲路志正)10.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治法概要(主讲周仲瑛)11,冠心病的临床及其他问题(主讲史常永)1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药辨治体会(主讲周平安)13.王永钧关于慢性肾脏病证治心得(主讲鲁盈) 。以上全部13个光盘,总时间:26小时36分。定价:1110元

(3)肝、脾胃病证专辑

1.脾胃与肿瘤病的临床研究(主讲何任)

2.论脾胃病临床用药(主讲吉良晨)

3.脾胃病证治经验(主讲张琪)

4.浅谈肝系病治疗法(主讲张琪)

5.调理脾胃法在内科临床的运用,博与约在内科及他科之关系(主讲路志正)

6.肝硬化治疗的体会(主讲朱良春)

7.肝炎、肝硬化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主讲黄保中)

8.李东垣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主讲邓铁涛)

9.胃痛与消化性溃疡的辨证论治(主讲邓铁涛)10.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讲李乾构)11.重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主讲张赤志)12.慢性肝病临证经验(主讲王灵台) 。以上全部12个光盘, 总时间:20小时51分。定价:850元

(4)痹证专辑

1.在痹证治疗中应解决的三个问题(主讲朱良春)

2.风湿病的治疗(主讲朱良春)

3.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探讨(主讲焦树德)

4.燥痹的辨证论治(主讲路志正)

5.丹溪生平及提出痛风病名的时代背景的研究(主讲路志正)

6.治痹三要四宜(主讲谢海洲)

7.痹证的三大主症(主讲朱健平)

8.从痹证的三大主症谈用药经验(主讲朱健平) 。以上全部8个光盘, 总时间:10小时15分。定价:470元

(5)急热、时疫病证专辑

1.伏邪探微(主讲任继学)

2.时疫病毒腹泻(主讲任继学)

3.时行感冒(主讲任继学)

4.任继学谈中医对非典的治与防(主讲盖国忠)

5.论中医诊治传染病(主讲邓铁涛)

6.吴鞠通病原(主讲邓铁涛)

7. 急性热病诊治经验(主讲颜德馨)

8.石膏治疗急性热病(主讲张琪)

9. 风疹水痘(主讲吉良晨) 10. 从SARS疫情防治谈中医药的临床,禽流感(主讲晁恩祥)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临床研究(主讲林琳)12.中医药治疗SARS康复期的临证体会(主讲杨志敏) 13.湿温证治述要(主讲何任)14. 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主讲朱良春) 。以上全部14个光盘, 总时间:18小时58分。定价:780元

(6)急难杂证专辑

1.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一讲(主讲颜德馨)

2.气血辨证治疗疑难病第二讲(主讲颜德馨)

3.经方辨治急难重症举隅(主讲颜德馨)

4.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经验(主讲颜德馨)

5.痰饮病穷原竟委(主讲颜德馨)

6.急性热病诊治经验(主讲颜德馨)

7.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主讲朱良春)

8.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主讲朱良春)

9.从久治不愈病案中看辨证论治(主讲何任)10.疑难病症辨治杂谈(主讲路志正)11.石膏治疗急性热病(主讲张琪)12.谈中医诊治急难病(主讲焦树德)13.简谈中医诊治疑难病(主讲焦树德14.)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主讲张学文)15.温热急证诊治中一些问题的体会(主讲张学文)16.中医诊治急难证杂谈(主讲张学文)17.从病例谈杂病证治(主讲卢化平)18.从状态辨治难治性咳嗽(主讲姜良铎) 。以上全部18个光盘, 总时间:35小时31分。定价:1430元

(7)心脑血管病证专辑

1.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主讲任继学)

2.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主讲邓铁涛)

3.从湿论治冠心病经验(主讲路志正)

4.类中风概念与证治研究(主讲王永炎)

5.冠心病的临床及其他问题(主讲史常永)

6.中风病防治研究(主讲张学文)

7.中风病治疗的体会(主讲张学文)

8.脑血管病与中风单元(主讲韩景献)

9.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主讲张伯礼)10.中风病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主讲高颖) 。以上全部10个光盘,总时间:14小时02分。定价:600元

(8)中医经典理论运用专辑

1.《内经》脏腑功能与临床应用的系统思维(主讲刘炳凡)

2.师门回忆(主讲刘炳凡)

3.吴鞠通病原(主讲邓铁涛)

4.李东垣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主讲邓铁涛)

5.《内经》——伤寒杂病论运用动物药的经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讲朱健平)

6.朱良春之《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讲朱健平)

7.怎样学好《难经》(主讲路志正)

8.《医学心悟》简介(主讲路志正)

9.丹溪生平及提出痛风病名的时代背景的研究(主讲路志正)10.经典语言对临床医疗的指导作用举例(主讲李今庸)11.略论《皇帝内经》中血气流行及放血治病(主讲李今庸)12.叶、吴二家对温病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主讲张灿玾)13.〈伤寒〉《金匮》方之组合与应用(主讲张灿玾)14.结合验案谈伤寒、温病理论的临床应用(主讲焦树德)15.《医林改错》一书的学习与活血化瘀方药的运用(主讲张学文)16.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记实(主讲张学文)17.探讨三焦的两个系统(主讲凌耀星)18.暑温与湿温的的证治探讨(主讲张镜人)19浅谈活血化瘀(主讲何炎燊)20.中医皮肤病辨证纲要(主讲禤国维)21.妇科辨证论治析释(主讲朱南孙)22.漏、胎动不安的辨治(主讲路志正)23.经方的临床应用与临证验案拾零(主讲李淑英)24.中医养生与精气神(主讲吉良晨) 。以上全部24个光盘, 总时间:39小时16分。定价:1560元

(9)中医理论研究与应用专辑

1.医学的目的与中医学术研究(主讲陆广莘)2.从中医学出发思考问题(主讲陆广莘)3.阴阳自和,升降出入( 第一讲) (主讲陆广莘)4. 阴阳自和,升降出入第二讲(主讲陆广莘)5.新技术革命与中医(主讲邓铁涛)6.万里云天万里路(主讲邓铁涛)7.为中医药发展架设高速公路(主讲邓铁涛)8..我们的责任(主讲邓铁涛)9..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主讲邓铁涛)10..简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病例(主讲朱良春)11.跨世纪中医的任务及展望(主讲朱良春)12.中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主讲王绵之)13.中医治法研究(主讲裘沛然)14.走健康之路行养生之道(主讲吉良晨)15.诊余琐话第一讲(主讲周仲瑛)16.诊余琐话第二讲(主讲周仲瑛)17.中华医道的原理及其应用(主讲傅景华)18.从息论态,综合施治(主讲姜良铎)19.从血液病临床科研谈中医发展战略(主讲梁冰)20.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及其临床应用(主讲王琦)21.关于中医理论的特质优势与路向(主讲王琦)22.临证见解(主讲禤国维)23.我的治喉法则(主讲干祖

望)24.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主讲戴裕光)25.临床治疗的思维方法及用药心得(主讲王绵之) 。以上全部25个光盘, 总时间:42小时55分。定价:1700元

(10)中药应用专辑

1.谈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主讲金世元)

2.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讲金世元)

3.论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讲金世元)

4.论道地药材(主讲金世元)

5.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主讲朱良春)

6.《内经》——伤寒杂病论运用动物药的经验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主讲朱健平)

7.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主讲朱良春)

8.强肌健力饮(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临床与药理(主讲邓铁涛)

9.浅谈临证用药(主讲吉良晨)10.二陈汤之临床运用(主讲李今庸)11.石膏治疗急性热病(主讲张琪)12.再论中药不良反应问题(主讲晁恩祥) 。以上全部12个光盘,总时间:23小时28分。定价:950元

(11)针灸骨伤专辑

1.弱智四项治疗弱智儿童2530例临床和实验研究(主讲靳瑞)

2.腧穴热敏化及其悬灸疗法(主讲陈日新)

3.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主讲陈日新)

4.针灸治疗乳癖病(乳腺增生病)(主讲郭诚杰)

5.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生物力学(主讲孟和)

6.石氏伤科理伤续断散论(主讲石仰山)

7.罗氏正骨手法秘诀临床经验(主讲罗金官)

8.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探讨(主讲孙树椿) 。以上全部8个光盘, 总时间:14小时40分。定价:630元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四) 第四十九节陈湘君证治经验 陈湘君,女,1939年3月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教授、 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六 年制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行医近40年,擅长于运用中医和西医两套理论对内科常见病、疑难病作出双重诊断,并运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的方法治疗内伤杂病。尤其对风湿病有较深的造诣,她认为风湿病是一组由于正气亏虚(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低下)以致外邪入侵而致组织与关节,内脏受损的疾病,因此主张扶助正气与祛除病邪相结合来治疗风湿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中医内外合治的特色,并积极采用现代医学各种先进检测手段诊断与随访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使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使中医药治疗风湿

病的机理也取得了进展,目前已总结出治疗类风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肌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痛风等风湿病的经验方。 94年她主持的“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对类风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他主持的“滋阴解毒法为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95年参与的“癌转移过程中癌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关系及益肺抗癌饮对其影响”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参与的“益肺抗瘤饮对肺癌生长转移的病理学改变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91年、94年、99年分别应邀赴日本、捷克、美国、越南、泰国等国进行风湿病学术交流,94年、96年、98年多次应邀赴台湾与香港地区进行风湿病学术讲座,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好评,94年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证书。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着作12本。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陈湘君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机,是在肝肾精血阴津亏虚邪火内生的基础上,感受风湿热毒或因曝晒日光,内外相合,两热相搏,导致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经脉痹阻,脏腑亏损,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个肝肾亏损为本,邪毒亢盛为标,本虚标实的疾病。治疗当以滋养肝肾、清热解毒为原则。由于其病程漫长,症状复杂,因

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精)

何任-中医瑰宝苑-中医经典,中医名著,中医古籍,中医珍本,医案、医论、医话,脉法、脉诀,针灸,经方、偏方、秘方,民间中医中医瑰宝苑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 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 研究《金匮要略》半个世纪的何任 何若苹整理 编者按何任教授是研究《金匮》的名家,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本文总结了他半个世纪来研究《金匮》和《伤寒论》的方法、经验和主要成就,很有启迪作用。他推崇“读经读注,经注并参”和主张“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的研究方法和宗旨,所以他不但理论上有高深造诣,在临床上也有丰富的医疗经验。 文中介绍了他研究《金匮》的11部著作和8篇专论,从纵横两个方面给读者指出了学习和研究《金匮》(包括《伤寒论》的门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 何任临床擅长于内科杂病和妇科疾患,临证善用“经方”,本文介绍了他应用“经方”的方法要点和医疗经验。他临证治病力求辨证精当,处方用药主张“少而精”,如用四逆散治疗脑萎缩,用甘麦大枣汤、桂枝龙牡汤治疗癫痫等,具有鲜明特色。对妇科疾病,认为须通晓奇经之理,要重视“调经”、“和气”。对肿瘤,他认为是因虚致病,病后又加重虚损,主张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但“虚”是在脾肾两脏,故扶正以培补脾肾为主,但也不忽视祛邪的重要作用。文中对各部分的观点和论点,都举有病例介绍他的临证经验,加以证实,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心怀祖国意常惬,腹有经书气自华。 ———吕炳奎题赠何任教授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何任,字祈令,别署湛园,浙江杭州市人,1921年1月21日生,1940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解放初担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1955年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9年负责筹建浙江中医学院。1978年被授予首批中医教授职称,1 979年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数十年来,何任教授潜心于中医教育事业,坚持中医医疗和科研工作。他知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对中医经典,特别是《金匮要略》有较精深的研究,是国内研究《金匮》的著名专家。他临床经验丰富,屡起沉疴,远近闻名。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医学术,勤于著述,共出版著作十几种,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海内享有盛名,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他先后担任过浙江省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第一卷180浙江省教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主任医师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报》社社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卫生部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常委,卫生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何任出生在一个世医家庭,父亲何公旦,从儒而医,在杭州颇负盛名。公旦先生常说:“做一个医生,要有一颗赤心,道德品行要高,学识要渊博。”在这样的庭训下,何任不但从小就孕育着学医的志趣,并且付诸行动。上学以后,他除了学文化以外,开始诵读《药性赋》、《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药书籍,而对有关医学德性的文章,如《千金方》之“论大医习业”、“论大医精诚”等更是拳拳服膺。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从而鞭策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父亲的教诲和历代名医高尚的医德,为他走向献身于中医事业的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37年7月,他考上了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二年级插班生,他规定自己除上课之外,每天要自学一定的时间,不是读自备的参考书,便是潜身于图书馆的医书之中。他一面学习中医基础及临床各科理论和一部分西医知识,一面到中医诊所跟名老中医抄方,实习中医内、妇、儿科。 为了掌握一些传染病的知识,他也去西医名医旁侍诊。在老师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下,使他对学医的兴趣更加浓厚。他厌恶当时的十里洋场,却潜心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的学习,为今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以后不久,父亲公旦先生就逝世

谈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方法

谈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方法 刘轲徐江雁李振华 【摘要】根据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成才之路的启示,结合古今诸多名老中医的成才经历,阐述了熟谙经典,随名医临证随诊、整理名医医案文献等是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经验传承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整体观辨证观 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生于1924年,出身中医世家,河南洛宁人,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李老行医六十多年,执教五十余载,长于内科杂病,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主持研究的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脾胃气虚本质研究”及“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国传统脾胃病学》《中医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等著作8部。李老被确认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研究对象之一,本人有幸参加此课题的研究,现就其经验传承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成才之路的启示 李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其启蒙老师为其父李景唐。其父善长内科杂病、伤寒病的治疗,为当时豫西的中医大家。李老17岁时,遂辍学于济汴高中,跟父认药习医,可谓世家传承。李老自幼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典,谓其启蒙教材,也谓其中医理论奠基之渊薮。李老一生主宗医家张仲景,善以经方治病,以杂病著长,晚年更以脾胃学说立论,成为一代宗师名医。李老一生主研医籍主要为陆渊雷著《金匮要略今释》,林亿校本《伤寒论》,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叶天士著《温热论》。先生知识涉猎广泛,注重人文修养,喜爱文学、哲学、音乐,书法等。其中,尤以书法隽秀洒脱,许多名人墨客争相收藏,此可谓之家。李老一生,心系民众,具仁德之心。李老关心政治,心系祖国医学发展,即便晚年,仍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奔走呐喊。李老时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成一代旷世名医,务必做到以下几点:熟读经典、勤奋好学、理论结合实践、勤于临证、不断总结、名师指点、虚心求教、潜心专研、勇于创新。从名老中医李振华教授的成才之路,我们不难对其经验的传承方法产生较多感悟,从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

医苑撮英 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医苑撮英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一、疔疮走黄一味菊花饮 “疔疮走黄”一症,类似现代医学的脓毒败血症。轻则肿痛发热,重则发热昏迷。若毒邪攻心,多属险症,先父傅兴中先生生前临诊时,每遇此症,不管疔毒已溃或未溃,即用蓖麻拔毒膏药(蓖麻仁加入二分之一的乳香杵烂即成)敷贴于患处。另用大剂一味菊花饮(每用菊花四两以上,多用野菊花),煎汤代茶,大量饮用,并将菊花渣外敷肿处。如果病人血分邪毒太盛,则仿五味消毒饮化裁,加入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川大黄、赤芍药、粉丹皮各10至15克,常奏捷效。 二、芝麻饮子救逆疹 先君生前擅长麻科,根据《麻科活人全书.过期不第三十四》:“若当出而参差不齐者,以黑芝麻用冷水擂服”一语,即考虑到黑芝麻有“补肺气,利大小肠、祛风解毒”的功用。后遇麻疹难以透表的逆症时,俱在方中佐以黑芝麻一撮(约10克)为引,常见良效。后来又用于风疹块邪热内陷方面,亦且见效。 三、固肾敛气疗阴吹 《金匮要略》言:“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其实并不尽然。临床所见阴吹病人,大多为产后或久病之后,气血失调,尤以脾肾不足,气虚下陷见证者居多。先父经验,当先调气养血或补脾益肾为治,然后再用补中益气调养之。并在服药期间,每天早晚空腹用温开水吞服北五味子七粒,疗效更捷。《用药法象》云:“五味子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故用之。 四、益气缩泉汤治阴挺 益气缩泉汤是先君自拟治疗妇女气虚下陷阴挺(子宫脱垂)的经验方。方即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炙北芪、炒党参、漂白术、炒淮山、当归身、炒枳壳、北柴胡、绿升麻、益智仁。方中淮山须炒,如果脾虚浮肿而白带多者,党参和淮山均用米炒,加入炒苡米仁、炒白扁豆。此方对一、二度子宫脱垂者常著显效。 1

名老中医经验集-欧阳锜

名老中医经验集-欧阳锜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三 欧阳锜 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欧阳锜 朱克俭欧阳剑红整理 编者按:欧阳锜,湖南衡南县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历任衡南县中医院院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代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欧阳氏15岁随其伯父欧阳履钦学中医,履钦先生为湘南名医,藏书丰富,勤于著述,对从学要求甚严,欧阳氏从小受其熏陶,养成严谨治学风尚。毕生从事中医内科、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有《内科辨证学》、《伤寒金匮浅释》、《中医内科证治概要》、《证治概要》、《杂病原旨》等。承担卫生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研究”,主持完成“湖南省中成药开发远景规划研究”。 本文重点介绍欧阳氏在学术上,建立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的成就。临证特色则论述欧阳氏临床病证结合的思想方法,和辨别疑难杂证三大关键及其运用,并从八个疑难病例评析予以进一步印证。医论医话所言及的“求衡论”、“常变论”乃是他研究多年的心血,曾以“求衡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和“气的理论探讨”等专题分别在泰国、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总之,欧阳氏毕身在中医内科领域的疑难杂病的研治有重要突破,尤其在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上成绩更为突出,细阅全文后学之人定会从中受到很大启迪。 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 ———《医说》 欧阳锜,字子玉,男,汉族,1923年9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和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 第三卷60715岁时,欧阳氏随其伯父欧阳履钦学中医,甫学成,履钦先生外出任教,乡里患病者就医,经欧阳氏医治,多能获效,且不分贫富、不计远近,有求必应,求医者逐日增多。履钦先生为湘南名医,藏书甚丰、勤于著述,对从学要求甚严,常谓“行医非学医之终止,乃学医之继续”。欧阳氏从小受其熏陶,行医以后仍不忘读书,故学与术与日俱增。22岁即参加原考试院中医师考核合格,当时已将读书临床心得整理为《内科辨证学》,送原中央国医馆审阅,焦易堂馆长为之题词,称“临床必读”。 《内科辨证学》于1951年在上海《新中医药》杂志全文发表后,得到中医界的赞许。自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 病名:霍乱 验方治疗:欧阳琦经验方—八味香薷饮 黄连6克,香薷6克,石菖蒲10克,佩兰9克,木瓜12克,陈皮6克,扁豆10克,厚朴19克,茯苓10克,甘草5克,行军散3克(兑) 病名:春温 验方治疗:何任经验方—复方清营汤 犀角1.5克,玄参9克,麦冬12克,鲜生地25克,丹参9克,黄连3克,竹叶心4.5克,银花9克,连翘12克,紫雪丹2.5克(分冲) 病名:暑温 验方治疗:印会河经验方—清瘟避秽 大青叶30克,鲜藿香30克,鲜佩兰30克,连翘12克,黄芩9克,玉枢丹1粒(化服),青蒿12克,银花12克 病名:软脚瘟 验方治疗:赵锡武经验方—加味葛根芩连汤 生石膏18克,葛根12克,甘草9克,银花12克,白芍12克,黄连4.5克,黄芩9克,全蝎3克,蜈蚣3克 病名:时行感冒 验方治疗1:印会河经验方—清解表热 桑白皮9克,桑叶9克,菊花9克,黄芩12克,山豆根30克,鱼腥草30克,生石膏(先煎)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 验方治疗2:刘惠民经验方—感冒退热汤 麻黄6克,防风9克,生石膏18克,炒白术9克,薄荷9克,羌活9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钩藤12克,生姜6克 病名:麻疹 验方治疗1:蒲辅周经验方—化毒清表汤 葛根10克,薄荷8克,地骨皮12克,牛蒡子10克,前胡10克,连翘10克,防风8克,黄芩8克,玄参15克,知母10克,木通8克,桔梗10克,甘草6克,天花粉12克,淡竹叶15克。 验方治疗2:赵绍琴经验方—升降散加减 蝉衣6克,芦根40克,钩藤12克,僵蚕6克,姜黄6克。水煎代茶饮 病名:白喉 验方治疗:李正华经验方—抗白喉合剂 竹叶15克,石膏15克,麦冬15克,山豆根15克,射干15克,牛膝15克,生地21克,白芍10克,黄柏10克,丹皮10克,连翘10克,甘草3克 病名:百日咳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15, 3, 19-2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5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348636.html,/journal/cnc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348636.html,/10.12677/cnc.2015.32005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Experience Inheritance of Famous Ol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 Huang1, Lu Xu2* 1Scienc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Chongqi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ongqing 2The Key Lab of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n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1154289840@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348636.html, Received: Jun. 4th, 2015; accepted: Jun. 21st, 2015; published: Jun. 24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348636.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main problem in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ngle inheritance model,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the lack of outstanding inheritors,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o build a famous doctor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 out academic thought and literature basis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cavate and protect the folk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 the role of modern medicine in succession, actively explor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deas and methods of project design and system planning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 personnel, the inheritance of academic thought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special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Famous Old Do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Inheritanc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彦1,徐露2* 1重庆市中医院科教处,重庆 *通讯作者。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研究

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探讨 1孙燕2臧传新1任廷革1李宇航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聊城,252059) 摘要: 关键词: 1.背景 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挖掘可以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能够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流派特色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名老中医及其宝贵的临床经验是国粹中之粹,因此中医界的仁人志士和政府决策部门都十分重视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工作。 传统的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与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师带徒、文献整理、专家系统的研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又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师带徒”的模式,无论是教育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文献整理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可重复性和推广性不强。中医专家系统是一种理想的学术思想传承模式,但是它当前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符合中医特点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完整、全面、系统的挖掘名老中医经验,便捷的推广名老中医经验,让更多的人方便的学习和继承,仍将是中医传承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启动仪式也指出:“运用现代科学特别是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手段,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抢救、保留和整理研究,另一方面则是要研究如何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使他们的经验能被更多的后学者所学所用,使后学者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迅速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快地成为名医”。 笔者认为: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信息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寻找新的突破点,探索名老中医经验的挖掘与传承方法,实现名老中医经验的全面、有效、科学的挖掘和传承。 2.名老中医经验挖掘与传承新方法 中医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师带徒”方式对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分析技术与SVM的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实现 中医临证经验的实践性很强,是从诸多的临证诊疗中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二)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400首(二) 病名:蛔虫病 验方治疗:孔伯华经验方—驱蛔汤 生石决明18克(先煎),郁金6克,地骨皮3克,旋覆花6克,赭石6克,甘草3克,乌药9克,枳实6克,雷丸9克,神曲9克,栀子炭9克,大腹皮4.5克,全瓜蒌18克,大青叶9克,榧子肉9克,玄明粉3克(冲),藕30克病名:蛲虫病 验方治疗:王伯岳经验方—百部汤 百部9克,槟榔9克,使君子9克,青皮6克,苍术6克,黄柏6克,甘草3克病名:肝虫病 验方治疗:邓铁涛经验方—肝吸虫1号 党参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扁豆12克,山药15克,苍术10克,郁金10克,槟榔25克,使君子10克,甘草5克病名:蛊虫病 验方治疗:宋远忠经验方—复方乌柴雄黄汤 乌梅30克,柴胡15克,黄连12克,白芍12克,川楝子12克,大黄12克,党参13克,干姜8克,黄柏5克,附子5克,细辛5克,桂枝5克,雄黄5克(分冲),当归3克,花椒3克病名:慢性蛊虫病 验方治疗:江沁正经验方—人参养营汤加减 党参12克,蜜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炙甘

草6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肉桂2克,生姜10克,红枣12克,陈皮5克,炙远志3克病名:晚期蛊虫病 验方治疗:刘炳凡经验方—软肝缩脾汤 党参12克,丹参18克,紫参15克,鳖甲15克,水蛭3克,瓦楞子(煅红醋淬研细)15克,隔山消15克,白术12克,鸡内金5克,蚕砂12克,生北山楂10克,生麦芽10克,毕澄茄5克病名:痫病 验方治疗:任继学经验方—治癫宝丹 白花蛇头3具,玳瑁20克,郁金25克,天麻15克,天竺黄20克,沉香10克,胆南星15克,白芍5克,清半夏10克,全蝎10克,蜈蚣5条,僵蚕15克,牛黄1.5克,麝香0.3克,琥珀5克,西红花5克,动物脑(猪或羊)1具共为细末,每服5克,2次/日病名:癫病 验方治疗:李斯炽经验方—泻实清胆汤 法半夏9克,茯苓9克,竹茹12克,枳实9克,大黄9克,黄芩9克,郁金9克,白芍12克,石菖蒲5克,琥珀(冲服)4.5克,牡蛎12克,焦山栀9克,甘草3克病名:狂病 验方治疗:李聪甫经验方—铁石汤 生铁落30克,生石膏10克,生龙齿10克(前三味先煎),朱茯苓10克,润玄参10克,瓜蒌仁10克,胆南星7克,左秦艽7克,清远志5克,节菖蒲3克,鲜竹沥(分冲)1盅病名:癫狂病验方治疗:陈仲廉经验方—镇狂汤

名老中医临床实战经验集2

61.关于泛酸之理解 1)因积滞而至,消之宜用神曲,麦芽之流。 2)因中寒泛清水兼酸宜吴芋,干姜之辈。 3)因胃酸水过多而致者,乌魚骨,瓦楞子之类。 4)因肝热而灼胃者,用黄连,吴芋(左金丸) 62.蒲辅周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高热烦渴者,发明二鲜饮:鲜竹叶+鲜芦根。 63.常用复方图治举例: 1)葱豉汤合止嗽散2)止嗽散合二陈汤 3)銀翘散合葱豉汤4)葱豉汤合升降散 5)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6)藿香正气丸合保和丸 7)金铃子散合失笑散8)六一散合葛根芩连汤 9)三拗汤合二陈汤10)酸枣仁汤合温胆汤 64.葱豉汤(连须葱白,最好是大葱葱白)为肘后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诚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我亦喜用之。前人谓,该方通阳解表,用于一切外感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者。 65.《诊余医话》细思今日之一些中医为什么治外感发热不見效?实属西医思维主导,举国医疗大法,一见发热均遒下法。中医应发挥特长→《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时病论》→《湿热病篇》(包括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家)将热病这块阵地夺回,以彰显中医的独特疗

效。 66.孙老一案:孙老认为麻杏石甘汤系主治肺热喘咳,该女乃干咳无痰剧刻时作,咳已半月之久,多属阴虚肺燥。故拟下方三,五剂,以观动静(仅参)。 百合20川贝9甜杏仁9炙百部9炙紫苑9炙冬花15 桔梗3五味子9甘草5 67.小儿发热思路 发热↗表热 ↘里热 →表里皆热 →表轻里重 →表重里轻 关于恶寒→多兼表邪 关于口渴,心烦→里热→胃热症 ↘身热,咳喘剧肺热症 ↘壮热,谵语,神昏→热入心包(夜剧) ↘便秘腹胀→阳明结实 68.我儿科处方每每选用僵蚕+蝉衣颇有深意,实系拈升降散之君臣两味,又加杏仁,射干,桔梗,甘草,作为打底,广泛用于一切外感初起,无论风寒或风热,若更合葱豉汤,通阳解表,其功伟矣,近两年半,凡入群者,或来抄方者,一但领悟,用之,屡获其效,无不拍手称奇,手舞足蹈,故

名老中医治疗胃病经验集合

名老中医治疗胃病经验集合 1:名老中医经验——寒痛散(魏雅君):九香虫9 砂仁、木香、檀香、甘草各3克。 共研细末,分成9包,每服1包,日3次。治疗寒滞作痛,神经性胃痛,肝胃气痛。 2:消化性溃疡疼痛剧烈:遇寒而作:制川乌6 肉桂3 乳香9 九香虫9 高良姜3。 3:慢性胃炎:常见食后饱胀、嗳气、泛恶、胃痛等症状,如用药不注意轻灵疏通,则可使症状加重,不利于病情的好转。故虽见脾,胃之虚以参、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亦须配伍陈皮、半夏、木香以理气和胃;虽见胃阴亏虚而用石斛、麦冬、沙参等品以清养胃阴,也当佐川楝子、绿萼梅、佛手等药物以疏肝醒胃(胡建华)。 4:小柴胡汤治疗胃痛(魏雅君)虚寒胃痛,小建中汤加黄芪本属对症之施,但有的患者服之不应,每投小柴胡汤收效甚速。其义在以疏为导,以通为主,更有和胃降逆、扶正之功。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土受木克之见阳涩阴弦脉象者皆可用之,可疏肝之郁,补中之虚,宣胃之滞,使枢机升降,仲景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之因和”。柴胡用量宜大,黄芩

易白芍。 5:延年半夏汤(岳美中)方载《外台》:半夏12 槟榔6 桔梗3 枳实3前胡6 鳖甲9人参3 吴茱萸3 生姜3,水煎服,日1剂。适应症:(1)胃脘部疼痛剧烈,痛及左侧胸部及肩胛部;(2)患者屈其上体抵压疼痛之部位,以冀图减轻疼痛者;(3)疼痛时发时止;(4)嗳气欠伸,呕吐后疼痛可缓解者。6:小陷胸汤治疗湿热气滞型胃脘痛(急、慢性胃炎)(王长瀛)方中半夏燥湿化痰,下气散结,消胸腹痰湿之滞,治心下急痛、痞坚,温走散,和胃之力颇著。黄连清热解毒,泻心胃肝胆之实火,燥肠胃积滞之湿邪,气寒味苦,健胃之功独长。栝楼实甘寒滑润,性降属阴,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宽中下气,消胀散结,降火且不犯胃气,润燥而通利大肠。合用之则辛开苦降,润燥相济,善治湿(痰热)互结之内阻,恢复中焦胃气之冲和。用之使湿(痰热)清化气机调畅而疼痛自止。胀满嗳气较著加香附、枳壳、川楝子、莱菔子、桔梗;嘈杂吞酸加栀子、竹茹、公英、石斛、生麦芽;痛剧加元胡、没药或细辛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精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 王翘楚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2007BAI10B01-027 ) 王翘楚教授经验方 上海市中医医院 许红

目录: 1.柴胡龙牡合欢汤 2.落花安神合剂 3.二白降压汤 4.平肝和胃方 5.黄芪菟丝子汤

柴胡龙牡合欢汤(王翘楚经验方) 关键词:柴胡龙牡合欢汤王翘楚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开窍安神外感热病精神 疾病失眠抑郁焦虑眩晕 1.方名:柴胡龙牡合欢汤 2.来源:老中医自拟方。由《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 3.组成:柴胡10g、龙骨30g、牡蛎30g、天麻10g、钩藤15g、郁金15g、菖蒲10g、焦山栀 15g、黄苓15g、赤芍15g、白芍15g、合欢皮15g。 4.功用: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开窍安神 5.方解:本方以柴胡为君药,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宣畅气机。龙骨、牡蛎为臣药,镇静安神,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君臣合用,升降调节有序,牡蛎又可制约柴胡不致升散太过。三药共奏平肝潜阳,解郁安神功效。天麻、钩藤、郁金、菖蒲、焦山栀、黄苓、赤白芍为佐药。天麻、钩藤相须为用,清热平肝熄风,通络止痛。郁金、菖蒲一气一血,一温一寒,相互促进,共奏醒神开窍,解郁安神之效。菖蒲用量较郁金少,可制约郁金不过于苦寒。栀子性味苦寒,能泻三焦之火热,清热除烦。黄苓味苦性寒而气薄,入上焦,善泄肺中火邪,治上焦湿热。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以补为功,赤 芍凉血清热,祛瘀止痛,以泻为用,两者一敛一散,补泻并用,养血活血,和营止痛。 以合欢树之皮合欢皮为使药,取其叶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昼开夜合”,有引阳入阴,诱导安神入寐之功效。本方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清热除烦,活血柔肝,开窍安神。临床上广泛用于因情志不悦引起的失眠、抑郁、焦虑等病,多见肝郁阳亢,心烦不安,入夜难寐之象。 6.主治:外感热病,精神疾病,寒热往来,羁留不解,晨轻暮重者;因情志不悦而引起的 失眠、抑郁、焦虑、眩晕等;心脑血管病并有不寐、抑郁状态者;肝郁阳亢,木旺侮金,

中诊案例

1.克航组 男,56岁,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出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此后大便闭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力挣扎乏力,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蒲辅周医案】 陈某,男,48岁,每年秋冬常发哮喘,三天前受冷感冒,哮喘复发。现哮喘痰鸣,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胸中窒闷,咯痰量多色白清晰,面白形寒,手足发凉,口淡不渴,纳差,舌淡胖苔白滑,脉滑。【蒲辅周医案】 2.国文组 26 黄某,男,70岁,患肺结核多年,与4月21日就诊。因痰中带菌而住某医院治疗,今年自4月5日起呃逆频繁发作,嗳声洪亮,有时自觉气从小腹或者两肋部上冲咽喉,其气带有臭味,偶然伴有胸闷塞憋气,胃纳减少,稍多吃便觉不适,形体较瘦,性情常易急躁,大便每日两次,成形,小便略黄,曾用多种西药治疗。脉沉细弦微数,舌质黯,苔腻。【路志正医案】 27 林某,男,36岁,遗精日久,每周2—3次,并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口燥咽干,经常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学纲要及训练】 3.永盛组 9.刘某,男,47岁,1997年9月10日初诊。胃脘胀痛6年。患者6年来间断发作胃脘胀痛,多在生气后或饮食之后发作。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部粘膜萎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出血。患者曾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停药则复发,遂来求诊。自发病以来,患者常右胁下胀,心口处灼热、刺痛,纳呆,口干口苦,尿少黄,大便粘滞,寐难易醒,身体乏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既往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名老中医经验集】 18.王某,女,53岁,小便灼热一年余,加重两周,患者小便灼热伴下腹坠胀一年余,屡投抗生素无效,近两周来小便灼热感加重,无尿频尿痛,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时有腰酸耳鸣,饮食辛辣后易口腔溃疡,大便可,胃纳可,睡眠可。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软无力。【蒲辅周医案】 4.启生组 16.李某,男,29岁。左侧偏头痛两年余,空痛且晕,来诊时眉头紧锁,痛苦表情。诉头痛难忍,西药治疗无效。近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头痛加剧,持续不断,伴腰酸耳鸣,失眠健忘,已经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口渴欲饮,五心烦热,舌苔薄黄,脉沉弦。【名老中医经验集】 28 高某,男,56岁,自述胸部隐痛,憋闷不舒,且尚有阵发性剧痛,日达十余次,每次历时3—5分钟,且常于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常因疼痛而惧食,每日进食2-3两,

中医名家张学文用药配伍经验

中医名家张学文用药配伍经验 张学文(1935~)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中医教育、医疗、科研工作50余年, 可谓理论深厚,经验丰富,成果卓著,桃李满园。著作有《中 医急症学简编》、《中风病防治研究》、《瘀血证治》、《疑难病证 治》、《医学求索集》等。笔者曾多次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其教 诲,2006年写赞诗两首:①当代名医张学文,杏苑导师遐迩 闻。温热急症多建树,中风脑病勇创新。活血化瘀运用广,通脉舒络成果锦。年逾古稀堪笑慰,弘扬国粹有传人。②温文儒雅学识丰,登坛教诲赢掌声。医林改错任凭说,活血化瘀多运用。妙治急症疑难患,善疗脑疾小中风。欣看桃李满天下,古稀博导人尊敬。最近欣闻他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之一,重读其有关著作,感到获益非浅。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述要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研究学术立治则 张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临床实践中,对中风、脑病、急症、温热病及疑难病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并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如认为温病的特点是热毒证,可用《千金方》清热解毒十二法:泻火法用青葙子丸和三黄散;益气法用茵陈汤加人参;养阴法用治消渴除肠胃实热方和干地黄汤;辟秽法用太乙流金散;凉血法用犀角地黄汤;疏风散邪法用连翘汤和犀角汤;燥湿法用白头翁汤或地榆汤;祛瘀法则以黄连、犀角与蟅虫、蒲黄配伍;芳香化浊法用五香连翘汤;开窍安神法用紫雪丹等;熄风法用大黄泻热汤;通利法用八正散或地肤子汤等。并指出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之根本,分为先兆、急性发作、恢复、后遗症4期,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6证,分别采用清脑通络汤(菊花、葛根、草决明、川芎、地龙、赤芍、胆南星、山楂、磁石、鸡血藤、丹参、川牛膝等)、通脉舒络注射液、蒲金丹(郁金、蒲黄、丹参等)、通腑化瘀法(生大黄、枳实、玄明粉、丹参、川牛膝、桃仁、菖蒲、胆南星等)、脑窍通口服液(丹参、赤芍、红花、茯苓、水蛭、麝香等)、桃红四物汤加鹿角胶、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肉苁蓉、丹参、黄芪等。内科急症不仅以发病迅速、变化急骤而出现高热、昏迷、谵语、抽风、惊厥、剧痛、癃闭,而且以五脏器官损害而出现的亡阴亡阳、气脱血脱、津液枯竭等危重病证,可采用简便迅速和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具体治法有汗、吐、下、开窍、救逆、祛痰、熄风、解毒、止血、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三) 半夏应用新探半夏味辛性温,体滑而燥,其除湿化痰、和胃健脾、发表并郁、降逆止呕之功人所尽知。但其作用远不止此。朱老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半夏的功用别有领悟,约述如次。(1)消瘀止血《素问‘厥论》日:“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诚以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冲为血海,隶属于此。若胃气逆行。冲气上千,气逆则血逆,而吐衄之疾作矣,是以吐衄多从伤胃论治,以降胃消瘀为第一要义。推降胃气之品,以半夏最捷,故历代医家治吐衄恒喜用此品,近代锡纯氏尤为推崇,曾制“寒降汤”,以半夏、赭石配合蒌仁、白芍、竹茹、牛蒡子、甘草,治吐衄“因热而胃气不降”者;“温降汤”,以半夏、赭石配合白术、山药、干、白芍、厚朴、生,治吐衄“因凉而胃气不降”者。随症制宜,泛应曲当,氏可谓善用半夏者矣。然而朱老认为:“半夏用治吐衄诸症,不仅仅在于能降胃气,其本身即有良好的消瘀止血作用。”这就道破了血症用半夏的真谛。朱老拙,《直指方》治“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以汁和面包煨黄,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即取其消瘀止血作用。清吴仪洛认为,半夏“能散血”,“破伤仆打皆主之”,可谓极有见地。而以生半夏研极细末,多种外伤出血外掺之,恒立能止血。且无局部感染现象。本于先贤,证诸实际,则朱老关于半夏有“消瘀止血”作用之说,信不诬也。惟其性燥,阴虚咯血,当在禁用之列。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东奇一女病人,34岁,夙患胃溃疡,胃痛经常发作,作则呕吐酸涎,甚则夹有血液。此番发作一如前状,苔薄黄,脉弦细。此肝邪犯胃,胃气上逆,络脉受损之咎。半夏既能降逆,又能止血,并可制酸,亟宜选用。遂予:法半夏、杏仁泥、生杭芍、赤石脂各12克,代赭石18克(先煎),马勃、木蝴蝶各5克,作煎剂。一服痛定、呕平、血止。续服5剂以巩固之,追访半年,旧恙未作。 (2)和解寒热《本经》称半夏主“伤寒寒热”,由此可窥“柴胡汤中用之,虽云止呕,亦助柴胡、黄芩主往来寒热”(《纲目》引王好古言)之说,确属高见。朱老认为,半夏所主之寒热,当出现“心下坚”(《本经》之见症),始为恰当,非漫指一切寒热而言。从《本经》之义引伸,凡寒热不解,如出现心下坚满,或气逆不降,或胸脘痞闷,均为选

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

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名老中医经验集——陈超 辨证倡导重脾肾,调阴阳 刘彦荣张军整理 编者按:陈超,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又曾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深造,根基雄厚,博古通今。崇尚东垣、景岳学说,对中医理论有较深刻造诣,临床经验丰富。本文系统介绍陈氏在学术思想上,对病机注重调理脾胃;治法强调治病必求其本;病因注重七情所伤的观点。临证特色方面重点介绍陈氏善于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临床;重视脏腑辨证,尤重先天后天;论治哮喘首重肺肾又顾及心脾和气血痰瘀的经验。名案评析记载陈氏治疗慢性肾炎、骨痹、血虚头痛、肺寒咳嗽和溃疡性结肠炎的独特见解。医论医话论及伤风感冒,小儿发热,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紫癜、血瘀与活血化瘀法都密切联系临床实践。经验方中的生发饮、胃痛灵、健儿散、气管炎方、双解退热散、榴连汤、中耳炎散、龙柏洗剂,均是数十年经验的总结,内容十分丰富。学习本文,除能系统了解陈氏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外,还能学到陈氏临证中的独到的经验,拓宽自己的思路,对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诊疗有所启迪,获益匪浅。 阴阳五行,参伍错综,迭相为用。气有偏胜,故理有扶抑,其间轻重疾徐,酌其盈,剂其虚,补其偏,救其弊,审察乎毫厘之际,批导乎谷阝窥之中,盖戛乎其难哉。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序》 陈超,男,字钅享教,生于1925年10月,湖北省嘉鱼县人。其家三世业医,秉承家技,学有渊源。弱年读书之暇,常随诊于叔父,令其诵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药性赋》、《濒湖脉学》等著作,初步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年长从师于嘉鱼县内科名医李季峰先生,先生临床经验丰富,尤精于温病。通过数年刻苦学习和跟师随诊,并进一步攻读吴鞠通、叶天士及金元四大家之论著,对内科杂病和温病有了较深功底。学成后,1947年即悬壶市肆,临证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每遇疑难重症,即感棘手,常自勤求古训,或寻师长求教,或访同窗切磋,以求解决患者痛苦之术,不数年学术水平明显提高,同时积累了临床经验,求医者甚众,深受广大乡里患者之赞誉。 解放后,参加湖北省孝感地区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至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深造,重点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和部分现代医学知识,开阔了眼界和思路,毕业后返乡里参加县人民医院工第二卷351作。1956年应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此后又拜儿科名中医赵心波为师,侍诊其左右,亲聆其教导,获益匪浅,使学术思路大为豁达。赵师尝云:“学习要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和步骤,书要一本一本地读,要钻进去,吃透书中要旨精华,不要怕困难,要有钉子精神,以求问题得到解决,才能学有所成,如果这本书没看完又去看另一本书,像蜻蜓点水一样,必然枉费心机,半途而废,学焉有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又重新精读了四部经典著作,浏览了各家学说,其中重点学习了东垣脾胃论和景岳全书,体会到,李杲以《脾胃论》为代表作,根据《内经》、《难经》的理论及张元素的学术影响,总结出脾胃为元气之源,精气升降之枢,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论,东垣在论脾胃方面提出“人赖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并于脾;人赖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8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8 血瘀证比淤血证的范围更广,就血液循环障碍所生的证候叫血瘀证。淤血证呢是血离经脉,或溢出经脉或络于 皮肤或渗出于皮肤它叫淤血。它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症候。所以在妇科呢,比如有月经的颜色黑呀,痛经呀,这就是 淤血证。在淤血证里它也有几个分类,我们也把它叫做活血化瘀三代。没写名跟前面一样,名字怎么叫都行,愿起 什么名字都可以。 所以我们在活血化瘀药里第一代里有丹参30g、赤芍 10g、泽兰10g、鸡血藤40g、伸筋草10g、路路通10g。丹参 讲过了,不再说了。丹参一般用30g。有的人问我说:“韩老师,万一这人出血量比较多,我不敢用丹参30g,我用 10g行不行?”也可以量小一点,要么怕有出血也可以去掉。 赤芍10g:有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而且赤芍也可以降低转氨酶。在肝功能不好的时候,转氨酶升高时要用赤芍 ,而且赤芍量可以用的大些,用到20g、30g,对肝病效果很好。但是赤芍有点酸,病人返酸什么你就少量用点,如 果没有返酸什么的,赤芍可以用量稍大点,用20g。或者像黄疸,也能降转氨酶,如果转氨酶很高,那么赤芍可以量大。

泽兰:泽兰有活血化瘀,泄水利浊的功效。尤其治疗女科疾病,泽兰有活血化瘀通经脉。另外泽兰这个药还可 以治疗心绞痛,泽兰可以用心绞痛血脉淤滞的时候。 鸡血藤10g:鸡血藤有养血和血的作用。 伸筋草10g:伸筋草也可以走细的脉络。尤其对输卵管不通或者输卵管变硬,咱们有的不孕的时候,会写输卵管 通而不畅或输卵管变硬,它能把输卵管伞部变硬,伸筋草它可以通。 路路通10g:我们有一个教授在和我聊天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一个教授,我把教授的故事告诉大家,大家说咱们的蘑菇、木耳长在什么地方?在什么上长的?在湿木头上烂木头上,好木头上不长吧,是不是?他 说:“你看这女同志呀,这卵巢阿这子宫啊爱长囊肿,爱长瘤子呀,就像那个烂木头,潮湿呀,不通呀,你看那活 的木头上绝对不长。”对不对?说明不通。我突然明白了!这女同志爱长这些东西说明她不通,气不通,血不通, 潮湿。所以在治疗女科疾病的时候,一定要给她通经络,一定要给她燥湿,给她化痰。我后来把他讲的这个故事用 在我的临床上,效果还真不错。通了就不长了,就像这交通一样,一堵车谁也过不去,一疏通各走各的呗,你看呼 喽呼喽很快,那都过去了。它一堵塞,一辆也过不去,就是这样的道理。女科的疾病也是这样,现在女科和妇科这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的撰写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5348636.html, 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的撰写要点 作者:蔡德英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年第06期 关键词:名医经验;论文;写作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2.06.47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06-0097-0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名老中医经验是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学术造诣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继承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已先后认定了4批2 000名有师带徒资格的名老中医。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关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细细品读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总结存在着“泛化”、“简单化”趋势,名老中医经验的内涵未能得到很好的诠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经验的传承和应用。下面就本人在编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从论文写作角度,略述己见。 1 讲究特色 经验是指从多次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相同的实践经历,不同的人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而不同医家辨证时恪守各自观点,治法各异,各具特色。如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善“滋阴降火”。不同的学术观点、理法方药使中医学丰富而多彩,而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的价值就在于作者在论文中反映的名老中医独到的学术观点、看法、主张和经验;否则,即使文章的层次段落清楚,文笔流畅,仍不能称之为一篇好文章,因为毫无特色。 对名老中医经验的总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跟师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往往是庞杂的、散在的,甚至是模糊的,只有在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深入梳理、归纳、综合分析后,名老中医的诊疗思路和经验才能更加鲜明,为己所用,为他人所用。这就要求作者深刻思考,选好切入点,深入浅出,用通俗、生动、可读性的文字,将其最具特色的观点、经验凝练出来。切忌搬用教科书中的基础理论泛泛而谈,使其索然无味。 2 贵在医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