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4.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选修六 4.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同步测试)
1、下列关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为“以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而建造的
B、其大圆顶是由菲里 坡·布鲁内列斯奇设计的
C、它完成于1418年,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 兴建筑的诞生
D、它高107M,至今仍 是佛罗伦萨城最高的பைடு நூலகம்筑物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声母玛利亚大教堂的掌握情况。
答案:C
2、如果你去意大利旅游,要参观古罗马以来最大的圆顶,你应该去< )
请回答: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A、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B、西斯廷小教堂
C、圣彼得大教堂 D、罗马万神殿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辨和识别能力。
答案:A
3、下列关于乌菲齐宫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 大公决定建造的 ②设计者是乔治·瓦萨里 ③建造历时21年,完成与1581年 ④是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行政中心 ⑤弗兰西斯科一世大公在 宫中修建了乌菲齐美术馆。EhHqMO10f0
A、雅典学派 B、创世纪 C、哀悼基督 D、最后的审判EhHqMO10f0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总结能力。
答案:A
6、圣彼得大教堂 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 )
A大圆顶B镶嵌着壁画C分为五个长方形大厅D有两个小广场

7、修建圣彼得大教堂的目的是< )
A作为教皇的私人礼堂B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C建造行政区域D建造 朝拜的地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读: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D
4、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欣赏到上图的真迹?< )

人教版选修六 4.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同步测试) .pptx

人教版选修六 4.2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同步测试) .pptx

答案:C
2、如果你去意大利旅游,要参观古罗马以来最大的圆顶,你应该去( )
A、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B、西斯廷小教堂
C、圣彼得大教堂
D、罗马万神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分辨和识别能力。
答案:A
3、下列关于乌菲齐宫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大公决定建造的 ②设计者是乔治·瓦萨里 ③建造历时 21 年,
学无止 境
1、下列关于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为“以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而建造的 B、其大圆顶是由菲里坡·布鲁内列斯奇设计的 C、它完成于 1418 年,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D、 它高 107 米,至今仍是佛罗伦萨城最高的建筑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声母玛利亚大教堂的掌握情况。
完成与 1581 年 ④是 佛 罗 伦 萨 共 和 国 的 行 政 中 心
⑤弗兰西斯科一世大公在宫
中修建了乌 菲齐美术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D
《创造亚当》
4、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欣赏到上图的真迹?( ) A、圣彼得大教堂 B、皮提宫 C、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文物的识别能力。
答案:D 5、下列美术作品不属于米开朗琪罗创作的是( )
D、西斯廷小教堂
学无止 境
A、雅典学派
B、创世纪
C、哀悼基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总结能力。
D、最后的审判
答案:A
6、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 ) A大圆顶B镶嵌着壁画C分为五个长方形大厅D有两个小广场 A 7、修建圣彼得大教堂的目的是( ) A作为教皇的私人礼堂B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C建造行政区域D建造朝拜的地方 B 8、被贝尔尼尼誉为其他教堂之母的是( ) A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B 圣彼得大教堂 C 西斯廷教堂D 佛罗伦萨教堂 B 9、下列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的是( ) ①西斯廷教堂 ②圣彼得教堂 ③圣母玛利亚教堂 ④乌菲齐博物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04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04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建筑成就鲜明体现了文 以它艺圣必彼复须得兴有大柱教人廊堂文,是表其主示他义它教像的堂母之创亲母新一,样所
深处精双神臂;,接受天主教徒,坚定他们
的 来,信设并仰计用;寓真把正异意教的,徒信仰重昭去新示聚启集迪异到无教教信徒堂仰中的 人。的皈依和罗马教皇的神
圣地位。
——贝尔尼尼
圣彼得大教堂的建成既是人文主义创 造精神的鲜明体现,也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逐渐衰落的反映?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化遗产
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意为“先知之城”。 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 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 积只有0.44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842人。由于四面都 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
公元555年,东罗马帝国收复了意大利全境, 查士丁尼大帝将罗马城的实际统治权授予给 罗马主教。罗马主教宣称自己为“教皇”, 并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宫, 8世纪又 增建加洛林宫。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为酬谢 教皇协助自己夺取王位,于754和756年两度 出兵意大利,打败伦巴德人,并于 756年将 罗马城及其四周区域送给教皇。史称“丕平 赠土”。嗣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 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以罗马为首都的 “教皇国”,直辖领土达 4万平方公里以上。 1377年梵蒂冈宫成为教皇的主要住所。
华丽而 奢侈的
内部
主祭坛
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1、改建时间:1506—1626
布拉曼特:设计方案被选中和主持开工
拉斐尔:参与设计方案修改,施工 2、设计师
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雕像和设计教堂大圆顶
贝尔尼尼:设计建造教堂主祭坛华盖和教堂广场
3、地位: ①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②融汇了意大利众多艺术精英的智慧,成就了意大利文艺 复兴时期最辉煌的建筑艺术; 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方尖碑
是十七世纪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作,广场为南北较长的椭圆形, 中央矗立着高25.5米、重320吨的方形尖塔,是公元四十年有埃 及搬运而来。左右两侧有高14米的喷水台。环绕广场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圆 柱回廊列柱,成对形成半圆形,平坦的屋顶边缘排列着140尊高 约3.5米的神像,这140尊神像无一相同,各以独特的姿态俯视 广场。
谢谢观赏
圣彼得大教堂
一、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
最后的审判
穿过这几个希腊 式的门柱,就进 入了这个世界上 最小的国家。没 有警察,也没有 收门票的。
二、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结构示意图 圣彼得大教堂俯瞰图
圣彼得大教堂小档案
改建时间:1506—1626
设计师: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
教堂里的旋梯
教堂局部
哀悼 基督
青铜华盖
圣彼得宝座(贝尔尼尼)
圣彼得大教堂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合作探究: 思考:从外观上比较圣彼得大教堂与帕特农神庙、
万神殿的联系与区别。
万神殿圆顶
圣彼得大教堂圆顶
合作探究:比较圣彼得大教堂和万神殿圆顶的异同
通过对建筑风格的分析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在复 兴 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 和文化的运动。
圣彼得广场
天主教教堂对着装有 严格的要求,他们规 定进教堂的人必须穿 有袖子的衣服,并且 不能露出膝盖。
长焦镜头捕捉了到 了这几个被拒之门 外的另类。别看他 们郁闷的表情,仔 细看他们的着装你 就会发现,他们的 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中,有一个是违反 了上述规定的。
教堂后的神职人员宿舍
教堂内景
其忠心耿耿的门徒彼得偕众教徒来到罗马传教彼得不幸被罗马皇帝所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在这里并在他的坟墓上建起了这教堂彼得偕众教徒来到罗马传教彼得不幸被罗马皇帝所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葬在这里并在他的坟墓上建起了这教堂圣彼得广场伟大的设计师贝尔尼尼以怀抱为象征主题设计了这一旷世杰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讲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讲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讲义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它不仅带来了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巨大变革,还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建筑遗产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摆脱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神秘和压抑,追求对称、比例和和谐之美。

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成为了这一时期建筑创新的中心。

布鲁内莱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是这一时期建筑的杰出代表。

这个穹顶采用了创新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巨大而宏伟,展现了人类在建筑领域的高超技艺和勇气。

它的出现不仅是建筑结构上的突破,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观。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同样令人瞩目。

它融合了众多建筑师的智慧和努力,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完工,历经了多个阶段。

其宏伟的规模、精美的装饰和严谨的比例,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追求完美的精神。

二、绘画遗产在绘画方面,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不朽的作品。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堪称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

这幅画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细腻的笔触而闻名于世。

达芬奇运用了独特的明暗对比和透视法,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逼真感。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创作的巨幅壁画《创世纪》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力量感。

他以雄浑的线条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圣经中的神话场景,令人震撼。

拉斐尔的作品则以优美、和谐和典雅著称。

他的《雅典学院》通过巧妙的构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营造出了一种理性与和谐的氛围。

三、文学遗产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人们对人性、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但丁的《神曲》是这一时期的开篇之作。

这部长诗通过作者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游历,对中世纪的宗教和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理性和自由意志的赞美。

薄伽丘的《十日谈》以一群年轻人在郊外躲避瘟疫时讲述的一百个故事为框架,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弊病,对封建礼教和宗教禁欲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讲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讲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讲义一、文艺复兴的背景文艺复兴发生在 14 世纪至 16 世纪的欧洲,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代。

当时,欧洲逐渐从封建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城市兴起,商业繁荣,人们对知识和艺术的渴望日益强烈。

在中世纪,宗教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有着绝对的控制。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并对宗教教义提出质疑。

此外,意大利作为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保存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艺术遗迹,这为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遗产(一)但丁与《神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神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部作品通过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绘,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旅程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神曲》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宗教等诸多问题。

它使用了意大利俗语进行创作,打破了拉丁语在文学创作中的垄断地位,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薄伽丘与《十日谈》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以 10 名男女在乡村躲避瘟疫期间讲述的 100 个故事为主要内容。

这些故事大多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批判了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

《十日谈》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反封建精神,成为了欧洲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彼特拉克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的抒情诗集《歌集》表达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的诗歌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遗产(一)达芬奇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不仅在绘画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还在科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的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细腻的笔触而闻名于世。

《最后的晚餐》则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耶稣与门徒们最后的时刻。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第2课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第2罗马艺复兴时期的化遗产教学目标识记罗马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认识西斯廷小教堂壁画、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在世界化史上的地位赏析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人的艺术成就,进而认识意大利艺复兴的历史功绩。

教学重点西斯廷小教堂的《创世纪》壁画;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成就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最后的审判》的人主义体现。

教学过程:导入:“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这个国家和这座教堂的名字各是什么?”第一目“西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西斯廷小教堂的特点和(祭坛)两侧的壁画适当补充有关西斯廷小教堂的地理位置及近况的资料:西斯廷小教堂位于梵蒂冈城国内,是圣彼得大教堂群中主教堂大殿内的一间厢房式小礼拜堂,它长、宽、高分别为40.米、13.3米、20.7米。

取名“西斯廷”,是因为该教堂是在教皇希克斯图斯四世时期(1471—1484年在位)修建的,故以教皇之名命名。

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自世界各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对于西斯廷小教堂内部墙体壁画的说明,教材对其方位的表述“两侧墙壁上共有12幅壁画,左边6幅描绘摩西的生平事迹,右边6幅描绘耶稣基督的生平”,似过于含糊,学生不易明白。

对此,教师应直接点明:“两侧墙壁即指西斯廷小教堂内祭坛两侧的墙壁(见图1,祭坛位于此图的右边角),因祭坛座西朝东,故其两侧墙壁分别为南墙和北墙。

南、北两墙各绘有6幅壁画,分别构成《圣经&#8226;旧约》中的摩西事迹组画和《圣经&#8226;新约》中的耶稣事迹组画。

这些壁画出自不同艺术大师之手,集中体现了意大利艺复兴兴盛期的绘画艺术成就。

”拉斐尔和西斯廷小教堂挂毯由于教材表述比较简约,建议教师在备和授时注意:其一,适当补充有关内容:朱理二世逝世后,接任的教皇利奥十世(113—121年在位)继续倾注巨大财力美化和装饰罗马城。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 第四单元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名师课件—集体备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6 第四单元 第2课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名师课件—集体备课】

圣彼得大教堂是 其他教堂之母,所以它 必须有柱廊,表示它像 母亲一样深处双臂,接 受天主教徒,坚定他们 的信仰;把异教徒重新 聚集到教堂中来,并用 真正的信仰去启迪无信 仰的人。
——贝尔尼尼
问题探究
罗马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期的中心 的原因。
15世纪末,佛罗伦萨共和国进入危机时 期,统治者美第奇家族遭市民反对被驱逐。 后来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保护”下重 返佛罗伦萨,但昔日光辉已去。
大教堂的圆顶及其上的采光亭,是其 他建筑师根据米开朗琪罗的设计建成的。
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最后竣工。
贝尔尼尼在圣彼得大教堂建成20余年 后主持了教堂外面的广场建筑。
2、圣彼得大教堂的外观结构及特征
最后竣工的圣彼得大教堂已经不全是当 初布拉曼特所确定的“希腊式十字形教 堂”,而是“希腊式十字形教堂”和“拉 丁式十字形教堂”的综合体,称为“教堂 平面呈纵长十字形” 。
西斯廷小教堂今为梵蒂冈博物馆的一部 分,虽然仅是一个小型礼拜堂,但它却是梵蒂 冈城国和天主教世界的权威中枢,来自世界各 地的红衣主教就是集会在西斯廷小教堂遴选教 皇和召开全球天主教主教会议的。
因西斯廷小教堂内祭坛座西朝东, 故其两侧墙壁分别为南墙和北墙。南、 北两墙各绘有6幅壁画,分别构成《圣 经·旧约》中的摩西事迹组画和《圣 经·新约》中的耶稣事迹组画。
这些壁画集中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 兴盛期的绘画艺术成就。
2、拉斐尔和西斯廷小教堂挂毯
拉斐尔设计的 挂毯,为西斯廷小 教堂增添了新的艺 术光彩。他绘制的 挂毯彩色画稿更成 为西方最广为人知 和影响最大的美术 作品之一。
内部的装饰挂毯和壁画
教皇利奥十世登基不久,即委托拉斐尔根据 《使徒行转》中的圣彼得和圣保罗等使徒的事迹, 设计10幅挂毯图案草图,作为织工编织的底图。 结果,拉斐尔在1515年至1516年间,足足工作了 18个月才完成该任务,其中,每幅草图尺寸为 3.3×5.28米。这10幅草图送到当时欧洲毛纺织技 术最好的布鲁塞尔,由拉斐尔的弟子主理编织。 1520年前后,挂毯全部织就。10幅挂毯挂在西斯 廷小教堂祭坛两侧壁画的下面,平列起来,面积 竟达175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墙上其他艺术大师全 部作品所占面积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