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工艺品
藏族传统手工艺发现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

藏族传统手工艺发现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藏族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文化。
其中,藏族手工艺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西藏独特的手工艺传统,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雕刻艺术雕刻艺术是西藏手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藏族雕刻师傅们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将独特的藏族文化与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无论是佛像、经幡还是家具,都展现出了西藏独特的艺术气息。
其中,以雪莲花、龙和金刚杵为图案的雕刻作品,更是成为西藏手工艺的代表之一。
二、刺绣艺术刺绣艺术是藏族手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技法。
藏族妇女们以针线将丝绸、羊绒和棉线等材料编织成美丽的图案,通过镶嵌、缝制和打结等方法,打造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衣饰和装饰品。
藏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花纹图案,彰显了藏族文化的魅力。
三、银器工艺藏族银器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将银器视作宝贝,被广泛用于装饰、礼仪和婚庆等场合。
藏族银器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雕刻和高纯度的银材,成为藏族传统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纺织工艺纺织工艺是藏族手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技法。
藏族人民以天然的纤维材料,如羊毛、马海和麻纤维,通过纺织、染色和编织等工艺,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帐篷和地毯等产品。
传统藏织布艺术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纹饰,成为藏族文化和手工艺中的瑰宝。
五、木雕工艺木雕工艺是西藏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源匮乏的高原环境下,藏族人民善于利用当地的树木和木材,通过手工雕刻的方式,制作出精美的家具、佛像和装饰品等。
这些木雕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细的雕刻和高超的技艺,融入了藏族文化和信仰,成为了藏族手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
六、皮革工艺皮革工艺作为西藏手工艺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藏族人民通过各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将动物的皮毛加工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鞋子和装饰品等。
藏族手工艺品介绍

藏族手工艺品介绍藏毯藏装藏帽藏被藏靴藏垫木碗藏腰刀金银器藏围裙五金制品十六铃铛花条藏背包藏香藏族手工艺品——藏毯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马具垫、挂毯等。
藏毯的原料为藏系绵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
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和谐,美观大方,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
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是藏毯生产业的主要产品,也是藏族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日喀则、江孜生产的卡垫在西藏卡垫业中更是首屈一指。
传统卡垫的规格以长方形为主,约长6英尺,宽3英尺,生产时以对为单位,很少按条生产,消费者也多成对购买。
藏族手工艺品——藏装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藏装有藏袍、便装和衬衫等。
藏袍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无袖两种。
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藏袍,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
男女藏袍袍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
男式藏袍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
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农区便装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
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为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
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为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藏族手工艺品——藏帽日喀则日照强,气候多变,风沙大,群众都比较喜欢戴帽子。
又根据不同的身份、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日喀则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最常见的是一种藏语称之为“次仁金克”的帽子,其意思是“汉地金丝帽”,帽子的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水獭等皮或毛毡,制作精细,做工讲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藏羚羊手串辨别方法

藏羚羊手串辨别方法
藏羚羊手串是一种传统的藏族手工艺品,可以作为装饰品佩戴。
辨别藏羚羊手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材质:藏羚羊手串通常使用的材质是真正的藏羚羊角和珠子。
藏羚羊角质地细腻而有光泽,珠子通常采用天然石材或者木材制成。
2. 颜色:藏羚羊手串的颜色通常有黑色、白色、棕色等多种颜色。
颜色应该均匀、自然,没有明显的褪色或者涂色痕迹。
3. 处理:藏羚羊手串如果经过精心处理,一般表面会光滑且有光泽;而一些劣质或者仿制品表面可能会有粗糙或者不均匀的痕迹。
4. 气味:正宗的藏羚羊角制品通常不会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有异味可能是由于使用了化学材料进行处理。
5. 触感:藏羚羊手串应该触感光滑,手感舒适,不会有刺激或者粗糙的感觉。
当然,辨别手串的真伪还需要考虑到购买渠道和价格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到正规的手工艺品店或者专柜购买。
藏族工艺品 藏族的工艺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藏族工艺品藏族的工艺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外出旅游回来肯定会带一些当地的工艺品或者艺术品,这些东西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东西,是我们平常见不到的。
少数民族的衣服什么的都是具有民族特色,也可以看作是工艺品。
在藏族文化中,极具艺术魅力的藏族工艺品有哪些呢?藏毯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座垫、马具垫、挂毯等。
藏毯的原料为藏系绵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
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和谐,美观大方,毯面柔软、细腻,洗涤不褪色、不掉毛,经久耐用,加之浓厚民族色彩的图案花纹,使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
藏装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藏装有藏袍、便装和衬衫等。
藏袍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无袖两种。
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藏袍,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
藏帽日喀则日照强,气候多变,风沙大,群众都比较喜欢戴帽子。
又根据不同的身份、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日喀则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
最常见的是一种藏语称之为“次仁金克”的帽子,其意思是“汉地金丝帽”,帽子的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水獭等皮或毛毡,制作精细,做工讲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藏被藏被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传代性的家财。
相传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就开始有了藏被,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藏被一般分为4种规格,即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织的和高级藏被,重量分别为10斤、14斤、16斤和25斤不等。
最普通的也能使用8年左右,好的能用一两代人。
高级藏被的用料纯为细羊毛,特别柔软,保温性很强。
一般说藏被具有细洁、平整、柔软、密度紧、质地厚、身骨硬挺等特点,并具有独特的编织方法。
藏靴藏靴种类繁多,名目不一,大致有“松巴”、“嘎洛”、“多扎”、“扎松”等几种。
各个民族的工艺品特色

各个民族的工艺品特色中国各个民族拥有独特的工艺品特色,下面我将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进行介绍。
1. 汉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群体,其工艺品以陶瓷、丝绸、玉石等闻名于世。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代表作有汝窑、哥窑等。
丝绸是中国的骄傲,汉族的丝绸制作技艺独步天下,丝绸制品细腻华丽,代表有云锦、织锦等。
玉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族的玉石雕刻工艺高超,玉器作品流光溢彩,代表有玉石手镯、玉佩等。
2. 藏族:藏族工艺品以制作精湛的铜器和唐卡而闻名。
藏族铜器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作有活佛杯、神像等。
唐卡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采用丝绸、颜料等制作,画面表现力强,寓意深远,代表作有《五百罗汉》、《白度母》等。
3.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工艺品以细腻、色彩鲜艳的绣品和皮革制品为特色。
维吾尔族的绣品以特殊的刺绣工艺而著称,绣品图案多样,色彩丰富,代表有刺绣抱枕、绣花袍等。
维吾尔族的皮革制品工艺精细,制作过程复杂,代表有皮鞣羊皮、马值儿等。
4. 傣族:傣族工艺品以手工纺织品和银饰为代表。
傣族的手工纺织品色彩鲜艳,纹样独特,织布技艺精湛,代表作有傣锦、傣族绣等。
傣族的银饰工艺精美,纹饰繁复,代表有银带、银项链等。
5.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工艺品以马帐、剪纸和刺绣等为特色。
哈萨克族的马帐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制作精巧,色彩鲜艳,代表了哈萨克族传统生活的文化象征。
哈萨克族的剪纸工艺精细,剪纸作品以动物、花朵为主题,寓意吉祥美好。
刺绣是哈萨克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刺绣作品纹样细腻,色彩鲜艳。
这只是中国众多民族工艺品特色的冰山一角,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工艺创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这些工艺品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藏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强对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一、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1.藏族民歌藏族民歌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样,融汇了藏族生产劳动和生活的内容,是藏族文化传承和表现的重要形式。
藏族民歌以其情感真挚、音调悠扬、歌词含义深刻而享誉海内外。
目前,全国各地的藏族地区都有不同的藏族民歌传承和表演活动,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帕罗藏曲、林芝地区的“秀美林芝”藏歌等。
2.藏戏藏戏又称为“则巴”,起源于藏族地区,是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藏戏剧目繁多,包括宫廷戏、民间戏、以及各种仪式戏,形式多样,剧情丰富,反映了藏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3.唐卡绘画唐卡绘画作为藏族绘画艺术的代表,以其浓重的宗教色彩、独特的造型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世人瞩目。
唐卡绘画被誉为“佛像的百科全书”,在藏区有着深厚的传统和广泛的影响。
4.藏医药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藏族人民的宝贵财富。
藏医药涉及辟疫、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等方面,对维护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5.藏族传统手工艺藏族手工艺主要包括唐卡绘画、香格里拉羊毛毯、木雕、石雕、银器等,这些手工艺品制作精美、工艺考究,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区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二、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1.政策扶持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加大对藏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藏族工艺介绍

非遗藏族工艺介绍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其中,非遗藏族工艺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按照类别介绍几种非遗藏族工艺。
一、织锦工艺织锦工艺是藏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织锦工艺的主要材料是丝绸和棉线,工艺师们通过手工编织,将各种图案和色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锦缎。
这些锦缎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衣服、被褥等日常用品,还可以用来装饰宫殿、寺庙等场所,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二、雕刻工艺雕刻工艺是藏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而著名。
藏族雕刻工艺的主要材料是木材和石材,工艺师们通过手工雕刻,将各种图案和形态刻画在木头或石头上,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雕刻艺术。
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可以用来装饰宫殿、寺庙等场所,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如佛像、香炉等,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三、银饰工艺银饰工艺是藏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而著名。
藏族银饰工艺的主要材料是银和贝壳,工艺师们通过手工制作,将各种图案和形态刻画在银饰上,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银饰艺术。
这些银饰不仅可以用来装饰身体,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工艺品,如香炉、酒杯等,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四、唐卡工艺唐卡工艺是藏族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而著名。
唐卡是一种以绢布为底,用矿物颜料绘制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它们通常描绘佛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等,是藏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唐卡工艺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绘制、烘干、裱糊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艺师们的精湛技艺和耐心。
总之,非遗藏族工艺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品。
这些手工艺品通常以其精致的工艺、独特的样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它们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以下是中国各民族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品的介绍。
一、汉族传统手工艺品1. 中国结中国结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以红色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多为圆形,具有吉祥的寓意。
中国结在中国的婚礼、节日和庆典等场合中常常被用作装饰品,象征团圆和美好的祝愿。
2. 刺绣汉族的刺绣是一种以针线在织物上绣画的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
刺绣作品通常细腻精美,色彩鲜艳,常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传统图案为主题。
3. 瓷器中国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汉族瓷器通常以青花、五彩、斗彩等装饰技法为特色,代表作品有明代的明式青花瓷和清代的粉彩瓷等。
二、藏族传统手工艺品1. 唐卡唐卡是藏族的传统绘画,在绸缎上以颜料或者彩绘完成。
唐卡通常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画面细致入微,色彩鲜明,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
2. 手工编织藏族人民擅长手工编织,其中以藏族的毛毯和地毯最为有名。
藏族毛毯采用高原羊毛织成,图案多为藏传佛教中的吉祥纹样,体现着藏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银饰藏族银饰是藏族传统手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饰多用于装饰头部、手腕和脖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装饰性。
三、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1. 维吾尔族刺绣维吾尔族的刺绣工艺技法独特,多采用丝线绣制,以鲜艳的色彩和华丽的花纹为特点。
刺绣作品通常用于装饰服装、帽子和家居用品。
2. 皮革工艺维吾尔族的皮革工艺享有盛名,他们擅长利用动物皮革制作袋包、鞋子和帽子等。
这些皮革制品以其精细的手工和独特的装饰为人所称道。
3. 木雕维吾尔族的木雕工艺传承了中亚地区古老的木雕传统。
木雕作品形象生动,常以动物、植物和风景等为题材,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备受喜爱。
以上仅是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银器
银器可分四大类,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等。
生活用品有银碗、银勺、银筷、酒具、银壶、银盘等30余种;首饰有银耳坠、耳环、发卡、银簪、项链、戒指、手镯、发箍等40余种;服装饰品有银饰刀具、银盾、奶钩、带环、腰盘、腰牌、针线盒等大小规格20余类;宗教用具有酥油灯、净水壶、平安顶、银塔、银帽、护身佛龛、锁呐、喇叭等40余种,仅银制用品已达上百种,而用银点缀镶饰的品种就更多,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类,实为银器之大观。
藏族银器工艺品配套的加工材料有铜(白、黄、紫、红)、铁、木材、牛羊角、玛瑙、珊瑚、松石等。
银器的工艺表现形式有高浮雕、浅浮雕、嵌丝、镂空、镶嵌等。
生活用品中的银碗,大多为木胎包银外部錾花,内部全部镶银,碗外侧上部壁沿、碗底和圈足,甚至圆底部,均以密集的二方连续云纹、浪花纹、圆圈纹及线纹等錾饰,碗外壁部有以龙、狮、虎、鹰、龙凤等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和几何图案饰边的装饰效果,圈足坡面以莲花、牡丹花纹为主,非常精细。
服装饰品中的银盾是青海海南环湖地区藏族女子喜爱的惯用服饰品,
其造型为半圆球形。
银盾上的装饰花纹内容很多,其中一种图案由三个圈形所组成,中心里层为八个佛手纹样组成内圈,第二层是密集的圆形二方连续图案组成第二圈,外圈以弧形图案组成二方连续,中心用朱红、石绿、翠蓝色的珊瑚、玛瑙、松石等镶嵌。
银奶钩是过去用于挤奶挂捅或固定奶捅的工具,逐渐演化成藏族妇女腰间配挂的服装饰品。
银奶钩在装饰上有三颗饰珠匀称的排列,每颗珠子由一圈佛手图案组成,三颗彩珠形成三组同一形式的图案,由主体卷草纹图案配饰,自如地延伸到两侧弯钩部,活泼、自然、对称,有的奶钩分叉处饰有高浮雕龙头,卷草纹主干从龙嘴两侧顺须而出,加上整个画面有许多似浪花大小不等的缀饰,显得银光闪烁、浑然自得。
藏刀
藏刀是青海省牧业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藏族牧民的欢迎。
在牧民生活中,藏刀是必备的重要工具。
它可防身,可宰割牛羊,又可作食肉的餐具。
藏族男女老少都携带它,从内心有安全感,从外表
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
青海藏刀的生产艺人遍布各地,有的地区讲究刀具的实用性,要求刀刃锋利钢材好;有的注重刀具的装饰性,刀具形状、纹样及抛光考究;有的则兼顾实用和美观,从而产生出各种造型、多种规格的男女式藏刀。
藏刀的主要加工材料有银、铜(白铜、黄铜、紫铜)、铁、鲨鱼皮、牛角、玛瑙、木材等。
制做过程有冶炼熔化、模具翻铸、敲抠大形、刻花镶嵌、焊接组合、加固、锉磨整形、精雕细刻及镁洗抛光等工序。
藏刀的装饰内容有龙凤、卷草纹、几何回旋纹等块面点缀的二方连续,独立的立体造型小装饰有佛八宝中的宝瓶、荷花、法轮等。
表现形式有浮雕、镂空及掐纹镶嵌。
一般刀柄镶着鲨鱼皮或黑色牛角,便于握拿,不易滑脱。
除表面起伏层次和图案变化外,在刀具整体外形以等距或对称地点缀着镶有朱红粉绿等色的珊瑚、玛瑙等。
藏刀有长短不同规格、多种造型。
从整体外形看,头柄首尾有平形、头部锥形、两头凸形、圆形等。
玉树女式藏刀很有特点,整个刀身从侧面看略呈弯形,首尾两侧是对称平弯的菱形,正面镶有等距对称宝石,刀片也略呈弯形,与刀鞘相吻合,工艺装饰味极浓。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一说玉树藏刀。
玉树藏家民间工艺打制的藏刀,式样独特,装饰别具一格,颇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故被人们称为"玉树藏刀"。
玉树藏刀的特点,在于它那华丽的外观镶饰。
人们常见的西宁刀、康巴刀和保安刀,或作从里面打出浮雕的"起錾"打法,对镀金的刀体铁皮加以装饰,或用金属丝、鲨鱼皮和宝石作局部点缀。
而玉树刀无论男刀女刀,皆用丰富的材料通体交叉彩饰。
男刀外观造型笔直。
柄尾多为朵云形。
鞘首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宽出鞘体数毫米,看去就象一个小小的盾牌。
其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金属丝、鲨鱼皮、宝珠等。
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金属叶片有镂空二方连续图案,浮雕适合图案,以及用不同色泽的叶片拚制图案等。
金属丝多用于叠压或拚凑纹样。
宝石则直接嵌入高高的金属基座上。
纹样表现题材有龙、凤、花草、法轮、宝瓶和几何形图案等。
在纹样及其它饰物的布局上,刀鞘主纹龙凤纹及鲨鱼皮常以大块面表现,余则作局部点缀。
男刀多在柄尾金属饰物中部嵌一颗珊瑚珠,看起来异常醒目。
同是,藏家艺人利用白银、紫铜、黄铜三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相互衬托,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装饰效果。
看到精美的藏刀,人们很难想象,直到今天,玉树地区不少艺匠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手工打制工艺。
他们所用的木炭,有的是从山上割来的红柳枝,趁未干之前,烧到一定
程度,再埋入地下,使之成炭。
所用的银料,多用银元熔化而成。
使用的鼓风机,则是自制的羊皮吹风袋。
其它工具大多是铁锤、铁钳、钢凿、钢剪、钢锉等。
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打出如此精美的藏刀,实属不易。
也许正由于这些原因,玉树藏刀才更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玉树安冲乡聚集着传统工艺藏刀加工的能工巧匠,长期为玉树、果洛、昌都、甘孜、阿坝一带的藏族群众生产藏刀及其他金属民族特需用品,还远销尼泊尔、印度等国。
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500年以前。
为此,安冲藏刀在西北地区享有盛名,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的民族用品展览和民族工艺品展览,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受到很高的评价,博得海外同胞、外宾的极大兴趣,为青海有民族特点的旅游工艺品
藏靴
藏靴是生活在牧区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用品。
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青海都兰县一带就有革履靴鞋了。
这种原始的靴鞋,原料为牛皮,用较厚的牛皮作底,薄一点的作面,底和面的缝合则用牛羊皮条,鞋口前端还有带毛的牛羊皮装饰。
这种靴鞋或许可以说是藏靴的祖先吧。
不过,它的后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
已经更为精致、美观、合理、实用,能适应牧民群众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深受欢迎。
青海藏靴,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它造型美观,形式多样,隔潮保暖,防水耐磨,而且久穿不易变形。
这和生产过程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的传统工艺技术是分不开的。
一张生牛皮要经过熟皮、染色,变成手感柔软,不干裂,无皱纹,色泽透亮的缝靴革,然后按图形分片裁出,用定形木植头依型缝制,靴底用牛皮5至7层,用麻绳缝制,纳靴底时不仅要求计码均匀、前后端正,而且每只靴底的针码不能少于57至58针。
总之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十分讲究。
由于各地区间条件的不同,藏靴生产从材料到样式形成不同的规格和品种。
从用料的不同,有全牛皮藏靴、条绒腰藏靴、花措稳腰截靴之分;形式上有长腰、短腰之别;用途上又有单、棉之不同。
此外,还有骑马穿的长筒靴,定居穿的毡靴,喇嘛穿的中筒红布腰靴等。
玉树地区称为"山巴"的长筒藏靴很有特点,装饰味浓,黑色靴面正中有金色线条,两侧有对称的红色或紫色条饰,长筒上没用彩色疆精条装饰,靴头尖向上翘,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满足藏、蒙古等民族群众的生活需要,全省各地先后建立了不少藏靴生产企业,产品除供
应本省外,还大量销往四川、酉藏等地藏区,深受藏族群众的欢迎。
特别是湟中县鲁沙尔以传统工艺生产的藏靴,质量要求严格,闻名全省。
藏毯
青海藏毯是以本省得天独厚的西宁毛为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经艺人的精心编织而成。
它柔软、耐用、美观、大方,又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对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隔潮御寒、保温取暖有重要作用。
因些是长期在牧区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
它的品种,有地毯、炕毯、坐毯等。
它是在藏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印度和尼泊尔宗教艺人精华,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藏族艺术风格的工艺美术品。
传统藏毯的艺术风格,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佛八宝、暗八仙、国王七宝等。
佛八宝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荷花、宝罐、双鱼、盘花;暗八仙属汉道教文化即宝剑、宝葫芦、渔鼓、阴阳板、仙笛、宝扇、花篮、荷花;国
王七宝也称怵宝,属印度佛教文化,即方胜、连环钱、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宝。
还有汉文化的琴棋书画和梅兰竹菊等。
这些内容既展示了人们的勤劳智慧和精神力量,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愿望和幻想。
藏毯的表现形式以传统式为主,还有自由式、龙凤式及随品种形式不同的构图形式。
色彩表现方面尤为丰富,颜色艳丽、纯度高、对比强,色彩构图穿插灵活,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装饰风格一脉相承。
藏毯工艺品具有悠久的、传统的发展历史。
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河流域,于1960年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新发现了原始的"毛席"残片及毛带、毛绳、毛线等其它工具、饰品。
从这些"毛席"的纺织工艺、染色技巧看,当时已达到十分娴熟、稳定的水平。
青海省各族群众中,普遍有制作、使用栽绒褥子、马褡子的习惯,也有一些传统的制作藏毯基地。
民间生产藏毯的历史悠久,生产技艺也比较高。
特别是生产藏毯的西宁毛,是世界有名的优良地毯用毛,又加上做工精细,因此它具有坚韧耐磨、富于弹性、质地柔软、光滑晶莹的特点。
踩踏过后毛丛立即弹起恢复原状,不会形成塌陷。
手感松散,色感和弹性具有很长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泽越明亮,不会给人以陈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