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世界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天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海河、天津港2. 天津的历史文化: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津门故里3. 天津的经济发展:五个现代化建设、滨海新区【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天津。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天津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视频观看:观看关于天津的宣传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天津的发展变化。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天津的特点。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天津的了解程度。
第二章:天津的文化底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教学内容】1. 天津的民俗文化:狗不理包子、麻花、相声、评剧2.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杨柳青年画3. 天津的文化场所:天津博物馆、天津图书馆【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天津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发学生对天津文化的兴趣。
2. 小组探究:让学生分组探究天津的文化场所,了解文化底蕴。
3. 动手实践:学习制作泥人张或杨柳青年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天津的文化底蕴。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天津文化的了解程度。
第三章:天津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1. 天津的五个现代化建设:交通、工业、科技、教育、旅游2. 天津的滨海新区:天津自贸区、天津港、天津波音3. 天津的经济发展前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天津的五个现代化建设和滨海新区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
三上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上天津与世界教案doc教案目录:一、课程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步骤五、作业与评价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培养学生对天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3.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基本情况,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濒临渤海,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
2. 天津的历史文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一个经历过的租界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3. 天津的经济发展: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多个产业园区,是重要的制造业和港口城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基本情况。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天津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津的发展。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天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天津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天津的发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天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课程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天津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旅游资料等。
2. 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天津的图书,如《天津史话》、《天津地理》等。
3. 视频资源:寻找关于天津的纪录片或宣传片,如《天津印象》、《天津历史文化名城》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天津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天津的风土人情。
2. 邀请天津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天津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基本知识。
(2)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异同。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世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
2. 天津的风景名胜与美食。
3. 对比天津与其他世界城市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对比天津与其他世界城市的异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津的相关知识。
2.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天津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天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新知:(1)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基本知识。
(2)讲解天津的美食,让学生品尝,感受天津的特色。
3. 实践与应用:(1)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比天津与其他世界城市的异同。
(2)设计情景剧,模拟在天津的生活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4. 巩固与拓展:(1)进行听力、口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课后调查家乡的其他特色,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天津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语言运用:评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包括发音、词汇、句型等。
七、作业布置:1. 调查家乡的其他特色,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
2. 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特点、经济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了解世界各国的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津与世界的相关信息。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 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天津与世界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课堂分享: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教师点评并总结,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发展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5. 对比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天津与世界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家乡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天津与世界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天津的著名景点、企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发展成就。
2. 开展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国友人分享他们的国家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天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讲解: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津的相关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天津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感受天津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历史文化。
2. 讲解:介绍天津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独特魅力。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津的历史文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章:天津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认识到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1. 天津的经济发展。
2. 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1. 天津的经济发展。
2. 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经济发展。
2. 讲解:介绍天津的经济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天津与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的事物比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2. 天津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3. 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4. 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5. 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发展比较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天津与世界各国在地理位置、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引发学生对天津的兴趣。
2. 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变迁与发展。
3. 讲解天津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天津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4. 讲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差异。
5. 讲解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世界各地的魅力。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天津与世界各国对比的手抄报。
2. 写一篇关于天津与世界各国发展差异的思考essay。
3. 收集有关天津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资料,进行分组讨论。
六、教学内容:1. 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与外交政策2.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民生状况3. 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与文化传承4. 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5. 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领域与前景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天津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上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上天津与世界教案doc教案内容: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天津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3.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与差异。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濒临渤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
2. 天津的历史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如古文化街、天津之眼等。
3. 天津的经济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
4. 天津与世界其他城市的联系:国际港口、交通枢纽、外资企业等。
5. 天津的民俗文化:狗不理包子、麻花等特色美食,以及相声、评剧等艺术形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天津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对比分析法,通过与世界其他城市的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天津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天津的发展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天津的基本情况。
2. 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分析天津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城市的联系与差异。
4. 让学生分组讨论天津的发展优势和挑战,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天津的其他特色文化和旅游景点。
2. 写一篇关于天津的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天津景点或美食。
3. 思考天津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课程目标:1. 深化学生对天津历史文化的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通过对天津民俗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对天津经济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意识。
七、教学内容:1. 天津的历史文化:深入讲解天津的历史沿革,重点介绍天津的传统节日、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天津的民俗文化:详细介绍天津的特色民俗,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的庆祝活动,以及相声、评剧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和现状。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第一章:天津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地图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天津的气候特点,包括四季变化和主要气象灾害。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介绍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濒临渤海,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
2. 天津的气候特点:介绍天津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三、教学活动:1. 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天津的位置,理解其在中国地图上的重要性。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天津的气候特点,体验四季变化。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天津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天津气候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天津的历史与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天津的文化特色,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历史发展:介绍天津从古代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进程。
2. 天津的文化特色:介绍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相声、评剧、泥人张等民间艺术。
三、教学活动:1. 通过历史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发展脉络。
2. 组织学生参观天津的文化遗产,如古文化街、天津之眼等,体验天津的文化魅力。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天津历史发展的了解情况。
2. 评估学生对天津文化特色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天津的经济与产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地位及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天津的主要产业,认识其产业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经济地位:介绍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地位。
2. 天津的主要产业:介绍天津的制造业、港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状况。
三、教学活动:1. 利用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地位及其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天津的产业园区,了解其主要产业的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是一个经过炮火洗礼而获得新生的城市。据史料载,在1949年1月14日上午10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投入 了5个军22个师34万兵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同时向国民党天津城防守军发起了猛攻。指挥天津战役的是刘 亚娄将军,他设立的指挥天津战役的地点就在杨柳青的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现在这个地方叫做天津战役指挥所 纪念馆。当时,敌军围绕天津城有几道防线,首先是护城河,在河内还驻有高墙,环城四周还休有1000多座碉 堡。在解放天津的战斗开始后,解放军在市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逐街逐屋争夺,在会师金汤桥之前,在本市的 多个战争节点都上演过解放军战士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录音:当时在东局子,埋有很多美式化学雷,燃烧弹, 溅到士兵的身上会燃烧,当时七纵攻打这个地方,应该说是非常惨烈的,在突破封锁线的时候,很多战士不幸触 雷,火焰烧到身上,很多战士活活被烧死,冲锋连134名战士,战斗结束,包括炊事员在内只有37人幸存。在民 权门,曾经有一名年仅16岁的小战士壮烈牺牲录音:在攻打民权门的时候,有一个小战士叫孙银根,他只有16 岁,他是一个旗手,听到冲锋号后,冲出战壕,直奔敌人冲去,在他的行进过程中,火一般耀眼的旗帜吸引了敌 人的注意,结果孙银根4次中弹,在下半身两条腿被炸断,他依然抗着红旗没有让他倒下,最后他牺牲了,但是 这面不倒的旗帜一直飘在民权门的上空。(金汤桥会师音效)经过多次冲锋和狙击战之后,解放军东西两路大军终 于在15号凌晨5时半,按计划胜利会师于金汤桥,完成了拦腰斩断敌军的任务。金汤桥会师后敌军陷于混乱之中, 最后全被消灭。整个解放天津的战斗只用了29个小时,共歼敌13万人。1949年1月15日,天津获得解放,进而促 成了北京的和平解放。从此,金汤桥成为了胜利的象征。具有使用、文物和历史纪念三重价值的金汤桥在2005 年整修完成,整修一新的金汤桥不但在原基础上又增高了2米,而且,在桥两端增加了附桥,并恢复了开启和旋 转的功能。从今年“五一”黄金周开始,每周六上午10点准时开启,为津城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注意:* 态度要温和,让对方没理挑
* 避免“闲扯”或随便开不切题的玩笑来消耗时间 磨时间不是无目的的行为,不是放任的状态,而是受控的、目的性很强的行动。 5、 车轮战 以多个助手针对某个论题或几个论题,轮番上台与对手辩论,造成紧张、论理强硬的气氛,给 对手精神上形成沉重压力,迫其再疲于应战中主动退却的做法。 注意:* 上阵人员的表述,不应过于无理和失礼 * 不能代替主持人 * 有节奏、有目标、有次序
第一课——红旗插上天津城
你知道吗?
天津的解放日是1949 年1月15日
平津战役的时间:1948年11月29日
历史再现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固守天津,修筑了自诩为“固若金汤” 的城防工事。1948年6月,中共天津市地下党领导王文源 向地下党员麦璇琨利用在国民党天津工务局工段任总监工 的身份,搜集到全部城防工事资料,秘密绘制出一份数据 详细、位置准确的城防图。 图纸很快经王文源等转交到以大众照相馆经理身份作掩护 的的地下党员康俊山手中。他连夜操作,把图纸分解成4块, 缩拍制成8英寸照片,又经化学处理,小事表面图像后,裱 糊在两张老年夫妻12英寸大的照片后面,然后将原图纸销 毁。 王文源把照片送到党的地下交通员赵岩手中。赵岩立即起 程,一路上镇静地应付了国民党军的盘查,机智的摆脱了 劫道的土匪,将照片交给了上级有关部门。经复原后,这 份城防图为我军解放天津提供了十分可靠的军事情报。
3、 挡箭牌 为阻止对方的压力,反对己方不同意的立场或方案,坚持己方的条件,寻找各种借口、遁词的 做法(训令、规定、上级、同僚或第三者) 具体做法:隐蔽自己手中的权力\矛盾向上一级递交\“金蝉脱壳”——置身于争论之外 注意:* 顺理成章——挡得自然 * 立足挡在自己面前,不应推倒己方的真实的事与人上,以免对手“将军” 4、 磨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历来是商界人士的金科玉律。以重复、慢节奏、善待来损耗 谈判时间,造成谈判的低时效,使与时间关系重大的对手尽早作出让步的做法。
历史再现
历史再现
谢谢观看
天津解放了。从此揭开了 天津历史崭新的一页。
无数革 命先烈 用鲜血 和生命 换来今 天的胜 利成果, 我们将 永远怀 念他们。
会师金பைடு நூலகம்桥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说过:“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天 津河多、水多,桥梁也多。而在这些众多的桥梁中,天津人,没有不知道金汤桥的。请您继续收听《近代中国看 天津》系列报道《会师金汤桥》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即光绪三十二年。桥名为“金汤”是取“固若金汤”之 意,意为坚固耐用。桥全长76.4米,总宽10.5米。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仅存的 三跨平转式可开启钢结构桥梁。金汤桥出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军官 兵在此会师,会师后意味着天津解放,所以这座桥也被称为“会师桥”,成为了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见 证了平津战役大捷的始末。平津战役纪念馆研究员沈延介绍说:(压混战争音效)
历史图片
地下党与天津人民齐心
蘑菇战:蘑菇战的精髓在于以耐心、韧性、忍耐作为武器,在相持的过程中拖垮对方的意志,使对手烦躁,从而 达到预期目标。核心是让“夜长梦多,事久生变”的思想去折磨对方吧! 蘑菇战策略分解为:疲劳战、扮菩萨、挡剑牌、磨时间、车轮战。 1、 疲劳战 疲劳,劳力又劳心。日程密而长,内容多而杂,是劳力;乏味的陈述,蓄意的挑逗,是劳心。劳力劳心齐用,一 方清醒,一方疲惫,谁胜谁负,不言而喻。 注意:* 要使疲劳战不变成“肉体折磨”,必须双方愿意,还要加上人道的物质待遇。 * 运用后必定有复核的工作。 2、 扮菩萨 一旦对自己不同意的立场、方案表示否定态度后,即立再原地,无动于衷,等对方无望,改变态度和建议方案, 才重新考虑自己的态度。 注意:* 应建立在能言善讲的基础上,绝不是不会讲话 * 建立在对方不讲理,己方不宜转移论题的基础上 * 建立在礼貌——微笑应对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