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天津与世界--下
三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最新精选】

第一课大龙邮票与天津邮政教学目标了解天津邮政的历史,知道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通过课前调查,广泛搜集信息,了解天津邮政在我国邮政发展史上创下无数个“第一”的光辉历史,培养学生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了解天津邮政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天津的热情,为自己家乡的光辉业绩而自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天天和爸爸一起看邮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大龙邮票在天津首发110周年而发行的小型张,大龙邮票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
2、让学生观察大龙邮票,说说它的特点。
我国第一套邮票的主图是蟠龙戏珠,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票面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面值为1分银、3分银、5分银,颜色为绿色、红色、黄色。
二、介绍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在中国近代邮政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
1、1878年大龙邮票首先在天津发行,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
2、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近代邮政史上创造的“第一”信息,再向全班汇报。
三、介绍现代天津邮政的发展情况。
1、1988年9月12日落成的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邮政通信枢纽。
2、天机年于1987年1月15日首开有声信函。
3、1988年3月15日,邮政快件扩大范围,天津捷足先登。
4、1997年2月27日,中国邮政航空在天津试飞成功。
四、通过网上让学生观赏具有天津地区特色的邮集品,五、互动天地:学生把自己收藏或家长收藏的集邮品向大家展示,并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
课后小结:通过此活动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了解了天津邮政的历史,课前学生调查了大量资料,体现各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课上认真交流,气氛活跃。
第二课天后宫教学目标知道天津天后宫初建时间及位置,了解妈祖文化在天津的形成及发展;以调查、走访、阅读、查询等方式搜集、筛选、交流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通过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并认真筛选、整理。
【配套K12】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

六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李大钊在天津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生平事迹。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在天津的工作学习。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向李大钊学习。
教学过程:1、李大钊的介绍李大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他最早在天津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革命青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天津留下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
2、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介绍李大钊在天津上学时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介绍李大钊主编的《言治》杂志。
3、李大钊与“十月革命”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4、“五四”运动中,李大钊亲自来天津指导革命斗争。
李大钊组织成立了“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张大雷任书记。
5、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继续引领天津的革命活动。
1921年9月,李大钊指导成立工人工余补习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周恩来与觉悟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周恩来与觉悟社。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情况以及他所创建的觉悟社。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
教学过程:1、南开学校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1913年到1917年学习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2、“觉悟社”的成立1919年9月16日,是天津五四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
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团体──“觉悟社”成立了。
觉悟: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
觉悟社任务:反帝反封建,灌输世界新思潮。
觉悟社宗旨: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
3、觉悟社社刊《觉悟》1920年1月20日,周恩来主编的觉悟社社刊《觉悟》出版。
4、介绍觉悟社的三位社员 5、邓颖超的介绍6、觉悟社的革命精神不仅激励了“五四”时期的革命青年,同样激励着后人奋进。
三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

第一课大龙邮票与天津邮政教学目标了解天津邮政的历史,知道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通过课前调查,广泛搜集信息,了解天津邮政在我国邮政发展史上创下无数个“第一”的光辉历史,培养学生搜集、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了解天津邮政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天津的热情,为自己家乡的光辉业绩而自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天天和爸爸一起看邮票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是为了纪念大龙邮票在天津首发110周年而发行的小型张,大龙邮票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
2、让学生观察大龙邮票,说说它的特点。
我国第一套邮票的主图是蟠龙戏珠,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票面印有“大清邮政局”字样,面值为1分银、3分银、5分银,颜色为绿色、红色、黄色。
二、介绍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在中国近代邮政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第一”。
1、1878年大龙邮票首先在天津发行,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
2、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近代邮政史上创造的“第一”信息,再向全班汇报。
三、介绍现代天津邮政的发展情况。
1、1988年9月12日落成的中国当代规模最大的邮政通信枢纽。
2、天机年于1987年1月15日首开有声信函。
3、1988年3月15日,邮政快件扩大范围,天津捷足先登。
4、1997年2月27日,中国邮政航空在天津试飞成功。
四、通过网上让学生观赏具有天津地区特色的邮集品,五、互动天地:学生把自己收藏或家长收藏的集邮品向大家展示,并给大家讲一讲它的故事。
课后小结:通过此活动学生了解了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了解了天津邮政的历史,课前学生调查了大量资料,体现各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课上认真交流,气氛活跃。
第二课天后宫教学目标知道天津天后宫初建时间及位置,了解妈祖文化在天津的形成及发展;以调查、走访、阅读、查询等方式搜集、筛选、交流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加深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前准备通过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并认真筛选、整理。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认识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引言1. 导入新课:《天津与世界》下册,让我们走进天津,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以及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2. 教学目标简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学会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2课时:天津的近代历史1.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地位,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近代历史。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天津条约、义和团运动等。
(2)了解天津在近代史上的地位,认识天津与世界的关系。
第3课时:天津的传统文化1. 导入新课:天津不仅有丰富的历史,还有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传统文化。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传统文化,如相声、京剧、泥人张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4课时:天津的现代发展1. 导入新课:了解了天津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再来看看天津的现代发展。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现代发展,如经济、科技、交通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
2. 教学内容:(2)教师进行点评,强调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努力的重要性。
六、天津的民间艺术1. 导入新课:天津的民间艺术是天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民间艺术。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民间艺术,如剪纸、葫芦、面塑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七、天津的自然风光1. 导入新课:天津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天津的自然风光。
2. 教学内容:(1)了解天津的自然风光,如五大道、海河、黄崖关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自然风光感到自豪。
八、天津的名人1. 导入新课:天津历史悠久,名人数不胜数。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下册教案1

4、介绍天津中医的百年老店——隆顺榕,及天士力中药集团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过去的声誉和如今的辉煌。从而加深对天津中医的历史了解,激发学生对天津中医未来的美好展望。
5、介绍天津中医事业发展的其他几个突出的方面包括:天津有一批僵示范中医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天津最早在全国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等。
3、学生看后组内谈感想
4、全班交流
(四)学生看教材126页
1、生看教材
2、动笔写下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首家: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
教学后记:
八沟中小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课驰名中外的南开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知道南开是中国近代民办教育的典范;知道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知道严范孙、张伯苓的办学主张和创办“南开”的历程。
教学内容
第三课 《大公报》在天津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1.了解天津早期发行的《益士报》《泰晤士报》《国闻报》等报纸。
2.知道《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创刊,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张报纸,创始人是英敛之。
3.知道《大公报》一经创刊就很快发展成为华北最大的报纸,在全国和海外颇具影响。
4.《大公报》率先采用白话文,比“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早了十多年。《大公报》还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个介绍了共产主义。
6、通过同学们的走访,展现出了一级特殊的群体——来天津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中医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宝贵财富正越来越被世界所瞩目,正在走向世界。
7、通过“爱祖国、爱家乡、中医卫药知多少“主题班队会的召开,回顾全课的教学内容。
天津与世界下册

天津与世界三年级(下)备课人:刘雅娴何静郭朝霞第一课天津的后花园——蓟县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通过交流了解蓟县的悠久历史和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爱蓟县、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天津蓟县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谁去过蓟县?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蓟县历史悠久,你们现在长大了,咱们故地重游,相信你们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阅读“小资料”蓟县,古称渔阳,春秋时期称为无终子国,战国称无终邑,秦代属右北平郡,唐朝设蓟州,民国二年改称蓟县。
解放后,属河北省辖县1973年9月划归天津市,相延至今。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全县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辖41个乡镇、949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
蓟县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也是天津市的“后花园”,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气候宜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和全国首家绿色食品示范区,对于发展无污染、高品质、高效益的种养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等极为有利。
同时,蓟县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现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翠屏湖度假、县城古文物、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
其中,盘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八仙山和中上远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分别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县城内还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千年古刹——独乐寺和白塔寺、鼓楼、文庙、公输子庙、关帝庙、城隍庙、天仙宫等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
三、小组交流,汇报学习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蓟县的图片和资料。
2、推荐组内交流最佳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介绍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盘山:盘山坐落在蓟县官庄镇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的旅游胜地。
盘山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
历史上建有72座寺庙和众多玲珑宝塔,一座皇家园林──静寄山庄,早在唐代就以“东五台山”著称佛界,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民国初年盘山同泰山、西湖、故宫等并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下册改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师大二附小《天津与世界》下教学设计。
天津与世界(下)

天津与世界六年级(下)第一课红旗插上天津城教学目标:1、了解平津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我党所做的工作。
2、理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平津战役的过程。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平津战役前期我党所做的工作。
1、地下党绘制天津城防图。
①绘制地图②隐蔽地图③转送地图2、兵工厂的工人、技术人员所做的工作。
①工人制造“哑巴雷”打“蘑菇战”。
②工厂、学校、高级技术人员、大学教师拒绝南迁。
二、平津战役的经过。
1、平津战役的时间:1948年11月29日2、战略思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3、平津战役的具体过程。
①劝降陈长捷②发起总攻③会师金汤桥④攻克敌天津警备司令部⑤解放军进驻天津市区。
三、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第二课永远的怀念教学目标:1、了解平津战役纪念馆建造的目的、展馆的情况。
2、知道平津战役纪念馆展出的物品。
3、使学生缅怀先烈,受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知道平津战役纪念馆展馆情况和缅怀先烈的教育。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建馆的目的。
二、平津战役纪念馆展馆组成。
1、平津战役纪念馆由以胜利为主体的纪念广场、纪念主体建筑和多维演示馆三部分组成。
2、纪念馆主体建筑包括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
3、分别介绍各厅情况。
三、介绍另一个纪念馆——周邓纪念馆情况。
四、总结纪念馆可以让我们缅怀先烈的业绩,受的教育。
第三课奇才李叔同教学目标:1、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一生的业绩。
2、知道李叔同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学习李叔同为天津骄傲。
教学重点:了解李叔同一生做出的贡献。
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李叔同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近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也是近代的佛教高僧。
二、幼年李叔同受到良好教育。
三、李叔同16岁考入天津文昌宫辅仁书院,博得“李双行”的美誉。
刊印过《李庐印普》和《甘林小辑》。
18岁考入天津现学,并加入城南文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红旗插上天津城【教学目标】认识解放天津的意义,了解我们的革命者和伟大的人民在天津解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担重担、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解放天津的全过程,以及重点事件。
【教学难点】天津解放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不幸福?这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呢?对,他是经过我们老一辈革命家不懈奋斗的成果。
二、讲新课1、出示课件1949年1月15日是一个天津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伟大的日子。
这一天,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我们的天津城。
我们的天津解放啦!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
2、讲故事(1)、城防图纸的故事(2)、哑巴地雷的故事(3)、国共双方的上级指示(4)、解放天津战三、深入探究(1)、课件出示: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1949年1月6日平津前线司令部给陈长捷等敌军指挥官的信(2)、讲解激烈的平津战役(3)、会师金汤桥(4)、我军的全面胜利四、总结天津解放了,从此揭开天津历史崭新的一页,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胜利成果,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五、缅怀先烈(1)、教师发起倡议(2)、同学畅所欲言(3)、寄托哀思(4)、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解放天津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让我们给烈士们送上一束鲜花,寄托我们的哀思。
六、教师小结七、作业除去刚才的纪念方式,我们还可以怎样纪念我们的革命先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也可以查找资料,了解了解我们的市政府是如何做的。
执教日期:课后随笔:第二课永远的怀念【教学目标】了解平津纪念馆的建馆意义;了解历史,缅怀先烈。
【教学重点】了解历史,缅怀先烈。
【教学难点】了解历史,缅怀先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了解了天津是如何解放的,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不懈奋斗的成果,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为了缅怀他们我们政府修建了平津战役纪念馆。
二、讲新课1、出示课件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子牙河桥西侧的植物园预留地内,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
该馆是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专题纪念馆。
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2、馆舍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
主要由多维演示馆、纪念广场、胜利花园、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等组成。
陈列内容比较丰富,有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组成。
纪念馆主体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
前区是暖灰色花岗岩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展馆,古朴庄重;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恢宏壮观。
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战役实施厅战役实施厅——通过大量照片、文献、实物等史实材料与图表、绘画等辅助展品有机结合、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平津战役从发起到胜利结束的光辉历程。
本厅设置的巨幅塑型电动图、大屏幕电视、战场景观、电动沙盘等,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形式,逼真地再现了战争场面。
人民支前厅人民支前厅——运用大量史料,翔实地展现了东北、华北各级党组织、政府和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场景,深刻地揭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革命战争规律。
伟大胜利厅伟大胜利厅——陈列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和北平、天津以及全国各地欢庆胜利的场面等内容,并设置了缴获武器陈列台。
同时对平津战役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概要介绍。
反映了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重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历史演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英烈业绩厅英烈业绩厅——陈列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其他领导同志的题词;介绍了平津战役中牺牲的32位著名烈士和团以上干部、26位战斗英雄和109个英模群体的事迹;悬挂了英模群体的锦旗;展出了大量奖章、证书和英烈所用物品。
英烈名录墙将战役中牺牲的6639名烈士姓名镌刻在上,寄托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多维演示馆多维演示馆——运用现代声、光、电高科技与多元化视听的技术手段,把全景式超大屏幕环球电影、背景画、战场微缩景观结合起来表现战争时空氛围的音响合成,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听艺术形式,气势恢宏地演示了平津战役多维空间历史画面。
纪念广场纪念广场——纪念广场总体环境艺术以胜利为主旋律。
两根高大花岗岩圆柱构成胜利门,柱顶分别伫立着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战士雕像。
两壁反映军民团结奋战、欢庆胜利的花岗岩浮雕墙分列胜利门两旁。
广场中央竖立着高64米的胜利纪念碑,不锈钢三冷刺刀直插云霄。
广场东西两侧的大型锻铜群雕,烘托出人民战争的磅礴气势。
兵器布列兵器布列——广场东西两厢布列着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型兵器,渲染出军事纪念馆的浓重色彩。
三、知识延伸天津的纪念馆还有很多,著名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恩来邓颖超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
为了纪念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缅怀他们的功绩,在1998年春天,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时候,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落成开馆。
还有天津历史纪念馆四、总结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战役的胜利,确立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
平津战役中产生的“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随后产生的“绥远方式”,对而后解决国民党残存军队,加速解放战争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位于天津市子牙河畔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它的主体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
展馆由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及多维演示馆、纪念广场和兵器布列组成,这里有7000多件文物、文献资料,全面、真实地展现了平津战役从发起到胜利结束的光辉历程;也采用大屏幕电视、战场景观、电动沙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和形式,逼真地再现了战争场面。
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场所,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作业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执教日期:课后随笔:第三课奇才李叔同【教学目标】认识李叔同,了解李叔同在各领域的成就,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重点】了解李叔同在各领域的成就,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难点】了解李叔同在各领域的成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李叔同,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家境殷实,年仅十八岁却执意离津南下、远走他乡;他,为妻尽爱、对母尽孝,丧母之时却一改旧规、自作主张;他,长于诗词、工于书画,才识过人,不惑之年却忽然遁入空门、超然世外。
从此,尘世间少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士,多了一位致远通达的高僧。
此人,正是一代奇才、一代宗师李叔同。
那么,李叔同为何离津南下、远走他乡?以孝著称的他又究竟为何遭人非议?在出家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二、讲新课1、出示课件合适尺寸实际尺寸李叔同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2、讲故事(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听!听!那缥缈的歌声又从远方传来,又在耳畔响起。
酒壶已空,余欢将尽,惟剩苍凉别梦,其中还残留下多少回忆的温馨?该上路的终归要上路,该告别的终归要告别。
人生是一段不长不短的夜行,惟独智慧才是我们心中的长明灯,所以要觉悟,所以要修智慧。
极少数人修持了慧业,经历这段夜行之后,便能抵达光明的彼岸。
李叔同先生无疑便是这极少数成就者中的一个: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是先生辞世前在致生平至友夏丐尊、弟子刘质平和性愿法师的遗书中附录的四句诗偈。
前两句是警劝他们勿要执迷于人生表象,如此而想获取正觉正悟,无异于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后两句是对自己灵魂得到美好归宿颇感欣慰。
大智者的告别仪式的确有些与众不同,弘一法师大慈大悲的临终关怀(反过来,是死者关怀生者)给今天的人们依然留下了至为深切的感动。
城防图纸的故事(2)、弘一法师李叔同:俗家姓李,幼名成蹊,字叔同,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清光绪六年(1880)生于天津,卒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
出家之前三十九年,以傲视之才浪迹江湖。
先生不仅精诣诗、词、文、画,还能演剧弹琴,金、石、书法也得心应手。
这样的大才子总使人好一阵纳罕,他的宿慧何以得天独厚?在弘一法师身上,有许多个“想不到”,这样一位奇人和畸人(他和苏曼殊被称为“南社两畸人”),居然会不小心投胎世间,可能连造物主也感觉意外吧。
想不到,他是第一个将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引入国内的人;想不到,他在东京的舞台上演出过《茶花女》,扮演的不是阿芒,而是女主角玛格丽特;想不到,他是才子,是艺术家,本该落拓不羁,却偏偏是个最严肃、最认真、最恪守信约的人;想不到,他在盛年,三十九岁,日子过得天好地好,却决意去杭州虎跑寺削发为僧……太多的“想不到”拼贴在一起,仍旧是不完整的,是模糊的。
真实的那个人,有血有肉有灵有性的弘一法师,他随时都可能穿着芒鞋从天梯上下来,让我们一睹想象中所不曾有过的另一副风采。
读了他的新诗新词,我们笑了,他却不笑;我们忧伤了,他却不忧伤;我们等着他说话,他却悄悄地转过身,背影融入霞光,飘然而去,无迹可寻。
(3)、国共双方的上级指示(3)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先世移居津门,经营盐业。
其父李筱楼是同治四年(1865)乙丑科的进士,当过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先后创办了“桐达”等几家钱铺,挣得偌大一份家业,被人称为“桐达李家”。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乐善好施,设立义塾(提供免费教育),创立“备济社”,专事赈恤贫寒孤寡之人,施舍衣食棺木,有“李善人”的口碑。
李筱楼晚年喜好内典(佛经),尤其耽爱禅。
很显然,他的言传身教对儿辈(尤其是李叔同)影响极大。
童年时,李叔同常见僧人来家中诵经和拜忏,即与年纪相仿的侄儿李圣章以床罩做袈裟,扮成和尚,口诵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