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合集下载

数字的规范用法

数字的规范用法

数字的规范用法关于出版物上涉及的数字(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和数字代码)用法,国家标准GB/T15835-1995中有相关的规定,因此在新闻报刊中数字的使用要符合此标准。

下面就结合例子来具体分析一下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规范用法。

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时须注意的问题1.文章中的数字,除部分表示结构层次的序数和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余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新闻稿件中如遇特殊情形,或为了避免歧义,可以灵活变通,但全文体例应当统一。

2.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值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0.1%,22%~30%,1/3,1:500。

3.年份必须写全,不能简写。

一些报刊上,类似“00年”“九五年”形式的年份简写经常出现,连新华社1998年3月16日通发的一份国家领导人简历中,也出现过“1941年至46年”“1988年至90年”等多处不规范的年份简写。

错误示例:早在08年前,此事便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提而不决,至今还是八字未见一撇。

示例中“08年前”应为“2008年前”。

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因为“08年前”也可理解为“8年前”。

同理,1990年不能简作“九〇年”或“90年”。

4.5位以上且尾数连续为“0”的整数数值,在非科技出版物中,可以“亿”“万”作单位,但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为单位,更不能将“万、千、百、十”同时使用。

如,234000000,也可写成2.34亿或23400万,但不得写作2亿3千4百万;3000万不得写作3千万。

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作单位。

如,1990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1亿3368万2501人。

5.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6.用阿拉伯数字写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定位的“0”,小数点是齐底线的黑圆点“.”。

插图、表格、量和单位的标准使用

插图、表格、量和单位的标准使用

《山地学报》采用以下教育部近期将要颁布的“表格、插图、量和单位的使用规范”插图、表格、量和单位的标准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毅(2017年11月)一、插图的规范使用插图是插在书刊中配合说明文字内容的图。

为了形象而直观地表述客观事物的状态(动、静、情绪等)、构造(功能、机理等)、关系(先后顺序、方向顺序、位置顺序等),必须有插图的帮助。

借助插图,不仅可以表达出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而且能化繁为简,在传递庞杂信息和数据时,提高读者获取信息的效率。

所以,无论是形象表意的实物示意图,还是抽象表意的坐标图、电路图、方框图等,都与正文一样重要,不能出错,确保插图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正确。

对于科技书刊,插图设计除应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和真实性外,还应具有通用性。

插图的通用性主要表现在插图设计中应使用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表示方法和图形符号,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电工、电子、计算机、机械、建筑、船舶、交通、生命科学、地质、水文、天文、气象等都有相关的规定,如果不按照规定和和要求设计和绘制插图,即不符合规范,就没有共同语言,也就失去了插图存在的意义。

书稿中作者提供的底图往往存在内容不够准确、与正文不够匹配、不符合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出版社重新绘制。

这就要求编辑对底图提出要求,认真验收图稿并进行批注之后再请绘图人员进行绘制,对绘制好的图稿,还应对照正文进行核对。

(一)插图的分类插图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

按插图的表现方式或制作方式可分为线条图和连续色调图。

按插图的内容可分为专业性插图和通用性插图。

专业性插图是学科或行业专用的,通用性插图如坐标图、示意图等。

按插图与正文的位置关系可分为随文图和插页图。

按插图所占的版面可分为单面图和跨页图。

按插图的颜色可分为单色图、双色图和多色图。

(二)插图的组成插图一般由图、图号、图题和图注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插图的组成示例1. 图图即插图的主体部分。

2. 图号插图的编号。

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书写规则

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书写规则

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书写规则曹纯(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出版社)/编在标准中,量和单位的正确、规范使用,对于准确地表达标准技术内容非常重要。

然而,在标准的制修订和出版过程中,经常存在量和单位的表述不统一、书写不规范等现象。

针对目前经常出现的问题,本文对量和单位的书写规则做简单介绍。

一、量的相关概念及书写规则(一)量的名称《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列出的614个量的名称是依据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使用习惯制定的标准化名称。

关于量的名称的使用,应注意以下4点规则。

1.应使用标准化的名称。

标准化的量和单位分为空间和时间、周期及其有关现象、力学、热学、电学和磁学、光及有关电磁辐射、声学、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核反应和电离辐射、物理科学和技术、特征数、固体物理学共13个领域。

这些量名称体现了国际上各领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采用这些标准化的量名称。

在使用标准量名称时,应注意优先采用标准化的新名称,尽量不要使用迟早要废弃的旧名称。

例如:“杨氏模量”已更改为“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已更改为“摩擦因数”,“内能”已更改为“热力学能”,“电位移”已更改为“电通量密度”。

2.不应使用已废弃的名称。

在化学化工、生物、医学领域中仍错误使用废弃名称的出现比例较高,例如:“相对分子质量”被称为“分子量”,“质量热熔(比热容)”被称为“比热”,“质量分数”被称为“质量百分比”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随意使用“浓度”这个名称。

只有在“B的分子浓度”“B的质量浓度”“B 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4个名称中可用加定语的“浓度”。

并且其中只有“B 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简称为“浓度”,其他则必须说出全称。

另外,若将“质量分数”“体积分数”也称为“浓度”,更是错误。

表1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已废弃的量的名称和标准化量名称的对照。

标 准 审 评表1 常见标准化量名称与废弃名称的对照表标准化名称废弃的名称质量重量体积质量,[质量]密度比重相对体积质量,相对[质量]密度质量热容,比热容比热质量定压热容,比定压热容定压比热容,恒压热容电流电流强度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数,克原子数,克分子数,克离子数,克当量3.同一个量名称不应有多种写法。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法定计量单位是指由国家法律承 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 用于统一全国的量值,确保计量 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特点
具有明确性、法定性、统一性和 稳定性,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基础。
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性
保障计量准确
法定计量单位是保障计量结果准确可 靠的基础,对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 、生产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纠正方法及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规范出版物用字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法定计量单位 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定计量单位的 认识和使用意识。
出版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 规定,对出版物中的单位用语进行规范审 查和校对,避免出现不规范用语。
强化监管执法
推广科技手段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计量行为的监 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
简化交流
在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中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可以简化沟通环节,提高 交流效率。
避免贸易壁垒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可 以避免因单位制差异而形 成的贸易壁垒,促进国际 市场的拓展。
提高产品质量与科技水平
提升产品品质
规范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可以确保 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提高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科技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维护市场秩序
法定计量单位是维护市场秩序、打击 计量欺诈行为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 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国际贸易
采用国际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有利 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和交 流。
国内外法定计量单位发展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定计量单位体系,涵盖了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 强度等七个基本单位,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单位。

图书编写与编校注意事项

图书编写与编校注意事项

图书编写与编校注意事项一、书稿中常见数字差错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应当广泛应用。

书稿中在使用数字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什么情况下应当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情况下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1. 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如1 m(1米)、3 kg(3千克)、5 d(5天)、20 ℃(20摄氏度)、0.5 A(0.5安)、25 mol(25摩)。

(2)非物理量量词(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如3人、50元、100根。

(3)计数的数值,如正负整数(3,-6)、小数(0.28)、分数(1/3)、百分数(96.25%)、比例(3∶7)及一部分概数(10多、500余、3000左右)。

(4)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5)代号、代码和序号中的数字,如GB 3100—93、国办发[1998]3号文件、ISBN 978- 7-303—04761—X,HP—3000型电子计算机、第1卷、第18届年会。

2. 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1)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

(2)相邻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几”字的概数。

如七八个人、五十四五岁、十几、三千几百。

(3)非公历纪年一律用汉字数字,但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4)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字。

当涉及1月、11月,12月时,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

(5)古籍中的数字。

(6)文学著作一般使用汉字数字,但也可以适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计量或计数单位前的数字,纯数字等。

(7)竖排文字中的数字,除与字母连用可顺时针转90排外,一律改用汉字数字。

3. 阿拉伯数字的书写规则(1)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1组,组间留一空隙(约为1个汉字的1/4),但不得用逗号、圆点或其他方式。

图书编辑校对规范

图书编辑校对规范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六、数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按《规定》,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等一般用汉字数字表示,但近 年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日趋增多,汉字数字表示的反而越来越少。 这种用法已约定俗成,为广大读者所认同,出版物在使用时应注意规范。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月日之间一定要加间隔号,不能用下脚圆点号,也 不能用顿号,并且月日简称应加上引号。例如:
8、其他应使用汉字数字的。 (1)古诗文中的数字。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韩愈《师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表示百分比的“成”。例如: 三成 四成 表示十分之一或10%。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三、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的
1、整数一至十,若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要用阿拉伯数字, 其他情况下可兼用,但要照顾上下文,求的局部体例上的一致。例如 8只碗 (八只碗) 1个人(一个人) 三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九条意见 (9条意见)等 2、古籍的引文标注版、卷次、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皆可, 但应与其所据版本一致。例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惯用语:包二奶 不管三七二十一 八九不离十 歇后语:十五个吊水桶——七上八下 缩略语:二炮 三个代表 五讲四美三热爱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二、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
2、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 间不得用顿号隔开。例如: 一两个人 三五天 二十七八吨 三十三四岁 三四万册
第一部分 数字用法规范
一、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物理量量值中的数字。例如: 正确:1m(1米) 5g(5克)3A(3安)-15℃(零下15摄氏度) 等;
错误:一米 五克 十五摄氏度 十五℃

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3)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 CO2∶O2=1∶5,这是不规范的. 正确的表示方式为 如指质量比:m(CO2)∶m(O2)=1∶5; 如指体积比:V(CO2)∶V(O2)=1∶5; 如指浓度比:c(CO2)∶c(O2)=1∶5. 又如Ca=20 mg、MnO2%=30%等表示方式都是不 规范的。 正确的表示方式分别为 m(Ca)=20 mg w(MnO2)=30% (4)除了pH外,量符号用斜体
2.使用不规范的量符号 (1)没有使用标准规定的量符号 量名称 质量 力 压力,压强 摄氏温度 磁感应强度 B的浓度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 元电荷 非标准量符号 M,W,P,μ f,N,T P T H CB ω ψ e 标准量符号 m F p t,θ B cB w φ e
(2)用多个字母构成量符号

(四)上下角标与正常书写用法混乱


1.下角标字母正斜体混乱、字母与数字不分、下 角标与正常书写不分。 如“(x0,y0)”错成(xo,yo)” “Ba(OH)2错成“Ba(0H)2”或“Ba(OH2)” “2 mol•L-1错成“2 mol. L-1” 2.上角标表层下在常书写混乱、角标符号与数字 混乱。 如“sin2a”错写“sin2a”或“sina 2” “0° 错成O° “00”或“O0” a3”错成“logba3”或“log 3a” “logb b
如USA(美国),IPA(国际音标),ISO(国际标准化 组织),

13.物理量符号中区别于其他物理量而加的具有特 定含义的非物理量符号下角标。
如Ek (动能), EP (势能)

14. X射线(大写正体),pH值
(二)外文斜体




1. 数学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和一般函数。 如x,y,a,b,f(t) 2. 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 如P点,正方形ABCD 3. 常用希腊字母。如α,β,γ 4. 物理量的符号。如P,V,υ 5. 矢量及电磁学、力学中的某些符号用黑斜体。 如矢量A,矢量B,磁场H,电场E 等。 6. 矩阵、集合用黑斜体。如矩阵A,集合B

学术论文中量和单位的用法与规定

学术论文中量和单位的用法与规定
] 本 刊编 辑 部 . 外 国人 名 的 正 确 书 写 [ J ] . 海军医学杂志 , 2 0 1 1 , 3 2 ( 4 ) : 2 2 3 .
] 程 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 考 文 献 中外 国人 的 名 与 姓 [ J ] . 编辑学报 , 2 0 0 2 , 1 4 ( 增刊) : 2 5 — 2 6 . ] 夏德富. 世 界 人 名 翻译 大 辞 典 : 上、 下册[ M] . 修订版. 北京 : 中 国 对 外 翻译 出 版社 , 2 0 0 7 .
[ 7 ] 新 闻出版总署. 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 的通 知[ M] / /报刊工作备览. 3版. 沈 阳: 辽宁人 民出版社 , 2 0 1 5 : 8 5 . [ 8 2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疫 总 局 , 中 国 国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 信息与 文献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f o r e i g n n a me s i n s c i - t e c h j o u r n a l s a n d b o o k s
J I N We i , Q I A OZ h e n
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 : GB / T 7 7 1 4 —2 o 1 5
[ s ] . 北京 : 中 国标 准 出版 社 , 2 0 1 5 : 9 . 本 刊 编辑 部 . 外 国人 名 的正 确 书 写 [ J ] . 军事医学 , 2 0 1 6 , 4 0 ( 8 ) : 6 3 8 .
i n t o t he u s e o f t he t e x t a nd r e f e r e nc e s . The n o r ma t i ve us e o f t he t wo i s n ot t he s a me . The a ut ho r pu t s f or wa r d t he s t r a t e gy o f c or r e c t us e of f or e i gn n a me s i n t he p r o c e s s o f e di t i ng:ma s t e r i ng t 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t he na me s o f a l l c ou nt r i e s ,r e — s e a r c h i ng a l l t he f o r e i gn n a me s a nd f or e i gn r e f e r — e n c e s ,an d c he c ki n g t he o r i g i na l s wi t h t h e r e f e r e nc e bo o ks .I t i s pr o po s e d f or t he r e l e v a nt d e pa r t — me nt s o f t h e n a t i on a l t o dr a w up s t a n da r d s o f t r a ns l a t i o n o f f o r e i g n na me s a s s o o n a s po s s i bl e . Ke y wor d s: s c i — t e c h p e r i o d i c a l s an d b oo ks; f o r e i gn e r n a me s; t r a n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一、基本概念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辞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他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

《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

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定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学关系,或者说,量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单位;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

下面给出量和单位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量亦称“物理量”。

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

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度,也可以指特定的量,如给定条件下某一物件的长度。

根据这个定义,不能建立单位的某些物理性能如表面硬度,糖的甜度,纺织品的柔软度,感光器材的感光度等以及某些计数的量如绕组匝数、个数、转数等都不是物理量。

物理量的特性一定要有单位,而且是可测量的;一定要有不变性,即作为数值和单位的乘积的物理量,与单位的选择无关(也即,不管选用什么单位,量都不会变)。

例如,有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

当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它就有不同的数值,如果选用米作单位,则它的数值是1;当选用厘米作单位时,它的数值就是100。

物理量的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除了“pH”外,一律用斜体来表示。

如果物理量符号有下标,那么,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用正体。

单位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或基准量、参考量)的名称。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克为计量质量的单位。

单位制亦称“计量单位制”。

由选定的基本单位和它们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量度单位的总称。

有各种单位制,主要的是:法定计量单位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中国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根据中国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单位而构成。

包括国家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国务院于1984年1月20日讨论通过,同年2月27日发布。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

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1993年12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即通常所说的93版《量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亦称“现代米制”,国际代号为“SI”。

一种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计量单位制。

分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三类。

七个基本单位为:(1)米。

长度单位;(2)千克(公斤)。

质量单位;(3)秒。

时间单位;(4)安培。

电流单位;(5)开尔文。

热力学温度单位;(6)摩尔。

物质的量单位;(7)坎德拉。

发光强度单位。

米制亦称“公制”,旧称“国际公制”、“米突制”。

一种以长度单位米为基础的计量单位制。

长度主单位为米,质量主单位为千克,倍数和分数单位均为十进制,只用词头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

为了表示把某些单位区别于英制或其他单位制,表明与米制有某种联系时,往往冠以“米制”。

如米制吨,米制马力,米制克拉等。

市制以米制为基础,结合中国民间习用的计量名称而制定的一种计量单位制。

1959年6月23日国务院规定以米制作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制,同时仍保留市制。

长度单位为市尺(分数和倍单位为市寸、丈市、市里),重量单位为市斤(市钱、市两、市担),容量单位为市升(市合、市斗、市石)。

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法定计量单位,并规定自1991年1月起,一般不允许再使用包括市制单位在内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绝对单位制以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为基本单位的单位制。

主要有:(1)厘米克秒制(CGS制)。

由基本单位厘米、克、秒及其导出单位如达因、尔格等所组成;(2)米千克秒制(MKS制)。

由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及其导出单位如牛顿、焦耳等所组成;(3)米吨秒制。

由基本单位米、吨、秒组成。

力单位制亦称“工程单位制”、“重力单位制”。

以长度、力和时间的单位为基本单位的计量单位制。

可分为:(1)米千克力秒制(m-kgf-s)。

由基本单位米、千克力和秒组成,多用于米制国家;(2)英尺磅力秒制(ft-lbf-s)。

由基本单位英尺、磅力和秒组成,多用于英语国家。

其他还有不少,如高斯单位制、实用单位制、英制、美制,以及在绝对单位制或力单位制中增加温度的单位组成热学上用的单位制;增加电磁量的基本单位,就得到各种电磁单位制,如电磁系单位制、静电系单位制等;增加光学量的基本单位,就得到光学上用的单位制,等等。

不一一列举。

如此多的单位制,十分杂乱,有点眼花缭乱,因此单位制的统一是相当重要的,这对于适应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扩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出版物(特别是科技书刊)中所涉及到的量和单位,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新闻出版总署也将图书中是否正确使用量和单位作为图书质量检查的一项指标。

二、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一些共性问题图书编纂中涉及到计量单位中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等方面的内容很多,尤其是辞书编纂中,涉及到上述内容的词目及释文也比较多,因此,编辑如何合理准确地运用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辞书编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多年的编辑经验,总括起来有以下两个使用原则。

1.以使用单位符号为好法定计量单位有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之分。

(1)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可以是单位的全称,也可以是单位的简称。

包括方括号中的字在内的为全称,如帕[斯卡]、牛[顿]、安[培]、欧[姆]。

不包括方括号中的字的为简称,如帕、牛、安、欧等。

对于没有方括号的名称的,其全称与简称是一样的,如米、千克、秒、弧度等。

简称和全称都可以表示为单位名称。

用全称还是用简称,要看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以表达清楚明晰为原则。

一般可用简称,但在容易引起混淆时,就应该使用全称,例如,在与时间的单位分、秒同时使用时,平面角的单位分、秒就必须用全称角分、角秒。

有关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在后面再重点叙述。

单位名称一般仅适宜于在口头叙述和文字叙述中使用。

(2)单位符号单位符号有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两种形式,同时也包括词头符号。

1)中文符号。

中文符号由单位名称的简称构成;没有简称的,则直接用中文名称。

如电流单位“安[培]”的简称为“安”,所以中文符号是“安”,不能错误地用全称“安培”;长度单位“米”没有简称,所以中文符号是“米”。

又如,有的将电容单位10-12法拉的中文符号写成“皮可法拉”,这是错误的。

“皮可”是法定计量单位中10-12的词头名称的全称,其简称为“皮”,“法拉”是电容单位的全称,它的简称为“法”,所以电容单位“皮可法拉”(10-12法拉)的中文符号是“皮法”(单位和词头均用简称),不能错误地使用“皮可法”、“皮法拉”或“皮可法拉”。

2)国际符号。

国际符号通常简称“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一律用正体来表示。

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①表示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为小写正体,但如果单位名称是来源于人名的时候,则它的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为大写正体,第二个字母为小写正体。

例如,表示长度单位米的国际符号为m;表示压力单位帕[斯卡]的国际符号为Pa(压力单位帕斯卡的名称是因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而得名的)。

在法定计量单位的七个基本单位中,有两个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A、K);在21个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中,除了平面角单位rad (弧度)、立体角单位sr(球面度)、光通量单位lm(流明)和光照度单位lx(勒克斯)外,其余17个都是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因此它们的符号首字母都是大写正体。

只有在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中,升的符号L是例外。

②表示词头符号的字母,以106为分界点,当所表示的因素小于106时为小写正体,大于等于106时为大写正体。

如表示103的词头符号为k,常见的千米的国际符号km中,k表示千,即10的三次方;表示106的词头符号为M,表示109的词头符号为G。

③国际符号还可以用附于数字右上角的符号来表示。

如表示平面角的(°)、(′)、(″)等。

单位的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除用在需要简单明了表示的公式、数据表、曲线图、刻度盘等处外,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中。

《法定计量单位》推荐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中文符号只用于通俗出版物中。

对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著作和专科辞典的主要读者对象来说,他们习惯于使用国际符号,加之编写者在编写时使用统一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国际符号,那么全书应该统一,不要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混用。

由于使用国际符号与使用中文符号相比,差错率较低,因此现在仅介绍单位的中文符号,关于单位的国际符号将在第三部分再重点介绍。

对一般的综合性、普及性专科辞典或百科辞典(例如辞海、大辞海)来说,既可以使用单位名称,也可以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那么,究竟是使用单位名称好呢,还是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好?对于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来说,使用单位名称和使用单位的中文符号,这两者似乎并无多大的区别。

例如,功率单位“瓦[特]”,其单位名称可以是“瓦特”,也可以是“瓦”,而它的中文符号只能是“瓦”。

如果对这些单位都使用简称的话,那么单位名称和单位的中文符号是等同的。

然而,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总共才只有43个,而在编写书稿时,所遇到的却是大量的组合单位。

(3)组合单位中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什么是组合单位呢?组合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相乘或相除,或者既有乘又有除构成的单位,也包括由一个单位与数学符号或数字指数构成的单位。

组合单位的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表述,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呢?试举例作一简表比较如下:类型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的中文符号由两个单位相乘构成的单位电阻率欧姆米,欧米欧²米力矩牛顿米,牛米牛²米由两个单位相除构成的单位磁场强度安培每米,安每米安/米,安²米密度千克每立方米千克/米3,千克²米-3由有乘有除的单位构成的单位热导率瓦特每米开尔文瓦/(米²开)瓦每米开尔文瓦²(米²开)-1瓦每米开瓦²米-1²开-1瓦特每米开由一个单位与数学符号负数幂构成的单位波数每米米中子数密度每立方米米-3相对应力系数每开尔文,每开开-1由一个单位与数字指数构成的单位体积立方米米截面系数三次方米米3大致相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