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练习

合集下载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 很大差别 。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照当前 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 )
• 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 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 会计期间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我国采 用公历年制,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 一个会计年度。不同国家会计年度的起止 时间不同,如世界上有的国家以公历7月1 日至次年6月30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年度内 又按日历时间分为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基础会计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 )
• 会计实体或会计个体 • 在经济上独立的整体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二)持续经营
•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 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
◆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 整性,其中包括编报的报表及附注内容等均应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 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 分披露
(二)相关性
•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即要求 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对使 用者有用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 报告,不能以虚构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企业应当如实反映交易或者事项,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会计报 表中,刻画出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活动的真实面貌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这个东西,说实话,有时候看起来挺复杂的,不过我们今天来聊聊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尽量让它轻松一些。

你知道的,会计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一个让人明白公司状况的好帮手。

先说说会计基本假设吧,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就是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原则。

比如说,经济实体假设,这可是个关键。

想象一下,咱们家开了一家小店,店里的钱和个人的钱得分得清清楚楚,不然要是混在一起,报税的时候就得头疼了,真是让人抓狂。

还有持续经营假设,简单来说就是咱们得相信,店里能继续营业下去,不然怎么敢花钱买新设备呢?这就像大家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持续下去一样,有点道理吧。

接着聊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

咱们说,信息得真实可靠,这和人际关系一样,谁都不喜欢虚情假意。

想象一下,你要是从朋友那儿听说了个新闻,结果根本不靠谱,那你就得自己打听了。

这在会计上也是,数据必须真实,不能让人觉得是在糊弄。

然后呢,相关性也很重要,就像咱们找朋友聊天,总得聊些有意思的事情,对吧?会计信息也是,得跟决策相关,不然谁还愿意看呢?再来个可比性,这个就像我们在不同的餐馆吃饭,得能比一比,看看哪家的好吃。

会计报表也是一样,得能和去年、去年前的对比,不然谁能知道今年的进步了呢?然后我们说说及时性,这可真是个关键点。

你想,假如你买了新鞋子,但过了半年才告诉你朋友,那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会计信息也是,得及时更新,才能让决策者抓住时机,做出明智的选择。

再说完整性,没错,就是这个。

就像咱们做一个拼图,缺一块那可就不好看了。

会计信息也得全面,不能漏了重要的细节,大家都得看到才能做决策。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假设和要求都在提醒我们,做会计可不仅仅是记录数字,还是一门艺术。

对了,有些人会觉得,会计太无聊了,实际上它在帮我们看清楚生意的全貌。

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都是我们生意的缩影。

想想看,你的每一次消费和收入,都是在编织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就是你的小店的未来。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项目
财务会计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
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时期可比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 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
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 组织。会计主体规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不会 面临破产和清算,而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正常、 持续地经营下去。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2.币值稳定的假设
记账本位币是指用于日常登记账 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用以表示计 量的货币。我国《会计法》规定,会 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货币计量假设是建立在货币价值 不变、币值稳定的基础上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包括以下八点:
持续经营规范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 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 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补充,也 是对会计主体核算时间范围的规范。

财务会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及答案

财务会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及答案

财务会计考试题库含答案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A. 会计分期B. 持续经营C. 货币计量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A. 可靠性B. 相关性C. 可理解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3. 在会计核算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资产的定义范畴?A. 货币资金B. 应收账款C. 预付账款D. 应付账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会计要素包括:A. 资产B. 负债C. 所有者权益D. 收入E. 费用F. 利润答案:ABCDE2.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A. 真实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谨慎性原则D. 重要性原则E. 及时性原则F. 权责发生制原则答案:ABCDEF三、判断题1. 会计分期假设意味着企业可以无限期地运营下去。

(错误)2. 货币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只能使用本币进行会计核算。

(错误)3.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在收入和费用发生时进行确认,而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答案: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管理者等。

投资者需要会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市场价值,以做出投资决策;债权人需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以评估贷款风险;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税收征管和经济政策制定;企业管理者则需要会计信息来监控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经营决策。

2. 描述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答案: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会计事项的确认,即确定哪些经济活动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其次,进行计量,即确定会计事项的货币金额;然后,进行记录,将确认和计量的结果登记在会计账簿上;接着,进行账项调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将会计信息以报表形式对外报告。

五、计算分析题1. 某公司2023年1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请计算该公司1月份的利润总额:- 销售商品收入:500,000元- 销售成本:300,000元- 销售费用:50,000元- 管理费用:20,000元- 财务费用:10,000元- 营业外收入:5,000元- 营业外支出:3,000元答案:利润总额 = 销售商品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 500,000 - 300,000 - (50,000 + 20,000 + 10,000) + 5,000 - 3,000利润总额 = 500,000 - 300,000 - 80,000 + 2,000利润总额 = 122,000元请注意,以上题目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04讲_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

第04讲_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

【考点二】会计基础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具体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款项收付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

例如,本期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收入;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与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而不能确认为本期的费用。

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提示】(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1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

2(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

在我国,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

其中,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例题 9•单选题】甲公司 年 月的办公楼的租金费用 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 万元, 万元未付。

20201220018020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分别确认费用( )万元。

18020A. 、20180B. 、200180C. 、180200D. 、【答案】 C200180【解析】权责发生制应按 万元确认费用,而收付实现制应按实际支付的 万元确认费用。

【考点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

项目概念可靠性(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可理解性(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基本准则第十五条)(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1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同一2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谨慎性(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口诀+练习题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口诀+练习题

如何学习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口诀技巧、原则详解、练习题及答案一、易记的口诀【口诀】----3可1相、始终谨记3可: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相:相关性始(实):实质重于形式终(重):重要性谨:谨慎性记(及):及时性二、原则详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和其他用户决策的基本特征。

具体包括八个内容,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比形式更重的内容、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说人话,就是“别吹牛,不做假”。

会计信息质量,可以分解为会计+信息+质量三个词的相加。

会计是用来修改信息的,而会计信息实际上是财务信息,是经过货币计量后形成的会计数字。

如何衡量质量?显然取决于相应的局限性。

如果为提高质量要求付出的代价太高,我们就不应该继续提高质量。

与高质量和高价格相对应的是经济学规律。

信息质量也是如此。

会计信息质量还有一个约束条件,即成本效益考虑。

八大原则具体为2.1.可靠性(客观性、真实性)会计信息必须以可靠性为基础才能发挥作用。

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可靠性是一种有价值的品质,对会计信息也是如此,我们应该用中性、无偏的方法来描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性,它就不会是有用的会计信息。

可靠性要求企业在实际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中性、不偏不倚。

你装不出来的。

可靠性是所有质量要求的重中之重。

2.2、相关性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和有价值,取决于其他用户的决策需求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决策或提高决策水平。

相关性是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概念。

如果会计提供的信息与决策者需要使用的信息无关,那么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的意义就会丧失。

相关性,是要求进行企业发展提供的会计管理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分析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问题需要通过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工作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自己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讲义

初级会计实务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讲义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考点1: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提示】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是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D.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明确这个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

(三)会计分期【提示】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目的是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这里的年度是指公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月度、季度、半年度。

【例题·单选题】会计分期假设的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权责发生制原则D.货币计量【答案】B【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提示】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练习 一、填空题 1.四大会计假设为 、 、 和 。  2.确定会计年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 为会计年度;另一种是以 为会计年度。  3.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满足会计使用者的需求,这是符合会计信息的 要求。 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 为记账本位币。  5.会计核算的 ,是指会计主体将长期以当前的规模和状态,并按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 6.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在租期内,视为自有资产入账,按照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7.企业在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过程中,应该坚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 8.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包括 类似业务的横向可比性和 类似业务的纵向可比性。  9.根据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10.根据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成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单项选择  1.会计核算使用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 A.货币计量 B.劳动计量 C.实物计量 D.单一计量  2.为会计核算的时空计量提供了必要手段的会计假设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3.下列不属于会计中期的会计期间是( )。 A.旬 B.月度 C.季度 D.半年度 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5.导致权责发生制的产生,以及摊销、折旧等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  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6.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核算主体,与基金管理公司的核算区别开来的规定,体现了( )。 A.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B.重要的会计事项要单独核算和披露 C.会计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D.持续经营条件下不应改变核算原则和方法  7.某些会计核算方法,如是否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等,会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这一会计核算的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8.( )是财务会计最基本的假设。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9.由于有了( )假设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需要在会计处理上运用预收、应收、应付等会计方法。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 10.( )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最基本的依据。  A.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B.会计理论  C.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D.会计实践  11.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指企业应( ),以对未来风险进行充分考虑。  A.核算可能发生的收入 B.核算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 C.低估负债 D.只要是可能发生的收入和可能发生的费用与损失都应预计入账  12.从核算效益来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详咯,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程序 和处理方法,不符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A.及时性 B.谨慎性  C.相关性 D.重要性  13.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前后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的做法符合会计信息 质量( )的要求。  A.可靠性 B.可比性 C.相关性 D.及时性  14.“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具备可比性”指的是( )。  A.仅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和事项应当相互可比  B.仅指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和事项应当相互可比  C.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相同时期发生的相同、相似的交易和事项应当可比  D.所有交易和事项应当相互可比  15.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只占乙公司股权的10%,乙公司生产产品完全依靠甲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确认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 )的要求。  A.重要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相关性  16.固定资产期末计提减值准备,体现了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的要求。  A.谨慎性 B.重要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可靠性  17. 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8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中不包括( )。  A.可比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权责发生制  18.存货价格上涨时,下列计价方法中可能会隐藏利润的计价方法是( )。 A.先进先出法 B.后进先出法 C.加权平均法 D.先进后出法  19.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A.有用性 B.可比性 C.可靠性 D.重要性  20.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按期摊销是以( )假设为前提的。 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持续经营 D.币值稳定

三、多项选择  1.会计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A.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 B.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  C.会计上实行独立核算  D.必须是法人  2.我国的会计期间中,称为会计中期的是( )。  A.月度 B.季度 C.年度 D.半年度  3.确立会计核算时间长度的会计假设是( )。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 )。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 5.以下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可靠性要求必须有合法凭证作为会计依据 B.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这里的“相关”是指与企业决策相关 C.可比性仅是指同一企业前后各期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D.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E.谨慎性原则是指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但是要高估费用和损失  6.根据“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应该( )。  A.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 B.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为依据  C.如实反映交易事项的真实面目  D.准确反映企业信息的完整性  E.会计信息能够及时提供  7.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满足客户( )方面的需求。  A.有助于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  B.有助于分析企业分部的不同机会和风险  C.有利于及时了解企业的重大变动情况和掌握管理部门的意图  D.有利于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  E。有利于理解企业信息的可靠性  8.在下列项目中,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 A.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B.计提坏账准备  C.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  D.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  9.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重特征是( )。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 10.会计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可以采用的量度包括( )。  A.价格尺度 B.劳动量度  C.实物量度 D.货币量度 E.价值量度  11.会计主体可以是( )。  A.一个营利性组织  B.“法人”资格的实体 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实体  D.不进行独立核算的企业  E.非营利性组织  12.关于货币计量核算前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会计核算必须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 B.假设币值稳定不变  C.在我国境内,所有企业都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D.在我国境内,有些企业也可以采用非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 E.出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将不存在  1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 )。  A.年度 B.上旬 C.下旬 D.中期  14.根据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会计差错的更正》中的规定,企业在( )可以变更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 A.企业管理人员调整利润时  B.企业准备第一次发行股票时  C.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变更时  D.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  1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是( )。  A.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经济业务发生于不同时点,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决策的需要,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变更  C.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可以随意变更  D.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 16.发谊公司经营活动往来中发生相关业务,以下 ( )不属于友谊公 司应该核算的内容。  A.四海公司向友谊公司提供甲原材料4 000千克,价值2 000元  B.友谊公司的大股东纵横公司销售M型设备50台,价值30万元  C.友谊公司偿还银行借款75 000元  D.友谊公司的客户红光公司向银行贷款10万元  E.全友公司向友谊公司投入全新的设备一台,价值 32万元 四、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