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第一册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是教案最终版

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是教案最终版

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是教案最终版教案主题: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学科:德育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的概念;2.掌握德育、道德、法律和人生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树立正确人生观。

教学内容:1.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道德的概念和作用;3.法律的含义和作用;4.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5.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什么是德育?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等。

Step 2:德育的定义和目标(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德育的定义和目标,并通过举例说明。

如: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优秀人格。

Step 3:道德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道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道德的作用是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Step 4:法律的含义和作用(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含义和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法律的重要性。

如:法律是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制度。

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正。

Step 5: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如:德育是通过培养道德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和法律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依据和指导,为个人的人生提供了准则和保障。

Step 6: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活动。

学生需要从德育、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评价。

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Step 7: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共41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共41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道德法律与人生第2课

道德法律与人生第2课

第二节 学会和谐交往
24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第二节 学会和谐交往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交友范围缩小。 2、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朋友之间应该能
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支持和 帮助。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第二节 学会和谐交往
28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第二节 学会和谐交往
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走在大街上,遇到 一个伸手向他乞讨的老人,可他翻遍了所有的口 袋也没有找到一分钱,他深感不安,于是握住乞 丐的手说:“对不起,兄弟,我什么也没有!” 虽然他没有给予施舍,但这声“兄弟”却让这个 乞丐感慨万分,回答他说:“哪儿的话,我已经 很感恩了,这也是恩惠啊!”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平等待人就是要做到为人真 诚、尊敬他人,不因地位、财富、权力的不同而 不同。
在真正的友谊建立的过程中,个人的出身、容貌、才 智、经济实力、教育水平、成长经历、职业等内部和外部 条件虽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交 往双方必须以平等的原则与人相处和交往,真正的友谊是 会超越这些条件限制的。
4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第一节 坚强面对生活
教学活动
李娜今年刚满15周岁,就读于一所重点技校,平时总是把日记本锁 到抽屉里,好象有十分秘密的事。李娜的爸爸和妈妈很奇怪,两人常在 一块嘀咕李娜是不是在外面学坏了。因为自上初中后,李娜越来越不愿 和父母坐在一起聊聊天,最近每当父母问她有没有心事时,她总是回答 “没什么”。莫非这个日记本里有什么秘密的事?他们的疑心越来越大。 有一天,爸爸妈妈看到日记本放在枕头下没锁好,急忙拿出来翻看,只 见里面记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恰好李娜从外面回来,看见父母 正在看她的日记,脸一下子便白了,她一把夺过日记本冲着父母嚷道: “你们怎能这样?”爸爸妈妈愕然地站在那儿,好一会儿都回不过神来, 他们不明白李娜为什么连父母都不信任了……。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共41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共41页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 道德法律与人生
6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孝顺是最好的礼物
★★★
聆听教诲
不 顶 撞
用采 心纳 聆解 听释
承担义务
刻 不洗 苦 乱完 学 花扫 习 钱地
尊重关心
常 打 电 话
关 心 身 体
陪 聊 天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封家书 23
课程回顾
学习的目的
坚强面对生活
学会和谐交往
24
下课……
25

体验成就感

不骄、坦然
树立我能行 的信念
12
三、追求自信自强
★★★
2.



积极面对挫折



正确认识挫折
13
正确认识挫折:塞翁失马 对立统一:失败是成功之母
14
积极面对挫折的方法
•取
•自
•找











15
学会和谐交往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三、常见人际关系处理
4
1、青春期心理表现
自我意识增强:自主、独立、叛逆、展示才能 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渴望认可、爱情、尊重
5
1、青春期心理表现 可叛逆 但不可忤逆
6
1、青春期心理表现 爱情是责任 和 奉献
7
2、客观了解和评价自己
成人感 特强烈
就业需 求突出
成就动 机有待 提高
8
二、学会主动适应
1、认清环境变化
★★★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2、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
克服羞怯 克服猜忌 克服自私
20
三、常见人际关系处理 1、学校内的人际关系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第5课PPT复习进程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第5课PPT复习进程
3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第一节 正确对待人生
一、人生道路充满矛盾
1.理想与现实
◆理想的种类,包括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其中职业理 想十分重要。 ◆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确立自己的理想时,不能脱离当前的现实 ----理想确立后,更要从现在做起,重在实践
4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2.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们面对人生问题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广泛表现在对人 生问题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中。 ◆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务实、乐观和进取。 ----所谓认真,就是要负责任地对待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 件事,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放纵生活、游戏人生。 ----所谓务实,就是要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脚踏 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是好高骛远、空谈理想、眼高手低。 ----所谓乐观,就是要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心胸豁达,正确处理困难和挫折。 ----所谓进取,就是要自强不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精神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而不是 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碌碌无为。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第一节 正确对待人生
一、人生道路充满矛盾 二、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 实现人生价值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到小结页
2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活动
第一节 正确对待人生
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案例,假如 你是小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1)不能考大学了怎么办? (2)工作待遇低怎么办?技术工人 不吃香怎么办? (3)别人都不干了我该怎么办? (4)已经掌握了一种技能我还要学 习另一种吗? (5)我已经是高级工了还要进一步 发展吗? (6)夺冠之后的路又该怎样走呢?”

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道德法律与人生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25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2. 家庭内的人际关系 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子女关系。子女尊敬父 母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一,要聆听父母的教诲。 第二,要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第三,尊重父母,关心父母。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第一节 坚
坚强面对生活
3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一、客观认识自我
1. 青春期心理表现
一方面,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也 有所提高,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开始尝试脱离 父母的保护和管束,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另一方面, 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 对社会活动的参与也日趋踊跃,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急切 地希望像成人那样步入社会,获得别人对自己长大的认可。
17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2)学会自我克制。 自我克制是搞好人际关系应有的修养和准则。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容忍退让、委曲求全。 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非原则性问题,就应当学会容忍,提 倡“得理也要让人”,这才能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18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3)提高沟通技巧。 人际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 语言沟通又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 一要注意说话时的口头禅。 二要注意说话时的对象和场合。 三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四要注意对方的隐私和忌讳。
6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二、学会主动适应
1. 认清环境的变化 一是生活环境的变化。 二是学习环境的变化。 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7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2. 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1)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2)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3)设定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一册教学大纲一、开课对象:全院所有新生班级二、课程任务: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

主要内容有:谱写崭新篇章,培养健康心理,恪守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走好人生道路等。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三、课时分配表:课程名称总课时讲授实训习题测验《德育》(第一册)36 32 2 2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6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岗位技能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与技能成才的关系;增强学习岗位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自觉性。

2、了解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在职业活动、职业成功中的作用;掌握了解和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与理想的方法。

3、理解学习对个人的重要性;理解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了解如何开展学业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内容§1—1 职业伴随人生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2、技能成才与职业教育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1、就业是谋生之本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1—2 学习改变命运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二、会学习才能成人才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三、善把握才会有成效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2、设计适合自己的成才规划3、实现规范的关键在于行动(三)教学重点1、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关系2、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3、明确职业教育学习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学习”4、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四)教学难点1、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下去、理想和所学专业、现实岗位不一致的问题2、制定发展规划要把握的四个步骤(五)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启发引导、问题驱动、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6课时)(一)教学要求1、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了解青春期心理现象;认识当前个人所处的环境变化,掌握自我适应能力的方法;了解自信自强的重要性,掌握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强意识的方法;能够自觉自信面对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的思想、道德、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为线索,生
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义教育。主要内容有:职业伴随人生,学
习改变命运,培养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品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合法权益,正确看待事物
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
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公民和企业受欢迎的从业者。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和生活紧密相连,有着现实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因此,要强调学
生在学习中,注意紧密联系自己的实际,力求甚解,学以致用,把书上的观点和要求自觉地
运用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课 谱写新的人生
教学要求
从正确认识职业开始,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了解职业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描述自己的职业兴趣,解释职业理想的作用,懂得学习的意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并尝试进行学习生活的自我设计

章节 名称 学时安排 备注
第一课 谱写崭新篇章 8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8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8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8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8
总计 40
教学内容
1—1 职业伴随人生
一、 职业与人生
二、 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
三、 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
1—2 学习改变命运
1.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会学习才能成人才
2.善把握才会有成效

第二课 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要求
列举心理健康的表现,解释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感受环境的变化,了
解适应环境的方法和途径。解释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了解提高自信心的方法,掌握人际交往
与合作的原则和技巧,熟悉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教学内容
2—1 培养健康心理
1.客观认识自我
2.学会主动适应
3.追求自信与自强
2—2 学会和谐交往
1.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人际交往的方法
3.常见人际关系的处理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教学要求
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和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到文明礼让,诚实守信。要善于团结合作,
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了解在社会活动中要做到爱岗敬业,勤俭自强。懂得抵制成长过程中
的诱惑和不良行为的侵袭,掌握怎样增强自制能力。
教学内容
3—1 加强道德修养
1.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1.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

3—2 抵制不良侵袭
一、 拒绝不良诱惑
二、 杜绝不良行为
三、 增强自制能力

第四课 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要求
熟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以及此处罚的方法。辨别犯罪的行为,熟悉刑罚的内容 ,
分析犯罪的严重性。了解预防犯罪方法,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熟悉未成年人行为的特
殊性。
教学内容
4—1 提高法律意识
1.社会与法律
2.个人与法律
4—2 预防违法犯罪
1.预防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2.预防误入犯罪歧途

第五课 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要求
体验人生的各种矛盾,懂得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总结对人生问题的各种看法,初步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人生价值的正确含义,归纳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初步形成客观辨证
的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
6—1 正确地对待人生
1.人生的道路充满矛盾
2.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6—2 实现人生价值
1.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积极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