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烂根、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修补方案1、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充分振捣,砂浆分离,石子成堆。
2、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冲击或磨损,导致表面粗糙。
二)防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现象。
同时,在施工现场应注意避免外力冲击和磨损。
三)处理方法:1、将麻面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1:2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2、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3、支模根据补强面的深度而定,当补强面深度不超过5㎝,且形状成V开外大内小,或者只有主筋以外的表面有麻面现象时,就不需支模。
当补强深度超过5㎝,且内外宽度相同,不支设模板时很难保证其密实度,必须支模,支模时应在顶部开设一个洞口,洞口宽度不小于5㎝,以便混凝土流淌顺畅,振动棒容易插入。
4、灌混凝土查看补强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补强时用1:2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混凝土振捣密实。
5、养护表面强度12小时后,对该部位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5天。
三、混凝土蜂窝补强措施及施工方法如下:一)、混凝土蜂窝: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空洞和孔洞,有时伴随着钢筋外露现象。
其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充分振捣,砂浆分离,石子成堆。
2、混凝土表面受到外力冲击或磨损,导致表面空洞和孔洞。
二)防治措施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现象。
同时,在施工现场应注意避免外力冲击和磨损。
三)处理方法:1、将蜂窝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1:2水泥砂浆内掺8%膨胀剂进行补强。
2、混凝土表面处理剔除浮动石子,检查凿除后砼表面是否密实,有无明显空隙,如有空隙也应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处涂刷一层水泥浆,以便更好的加强新旧混凝土面粘结。
蜂窝、麻面、空洞及柱子烂根预防与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空洞及柱子烂根预防与修补方案本工程在混凝土浇注完拆模后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空洞、露筋及柱子烂根等质量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编制此预防与修补方案:一、蜂窝、麻面和露筋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不光滑、不干净;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湿润不够;模板缝隙过大,造成模板漏浆。
(2)混凝土塌落度过小。
(3)混凝土没分层下料浇筑;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骨料分离。
(4)混凝土入模后,振捣质量差,造成漏振或过振。
(5)鳌江地区混凝土粗骨料过大。
(6)管理不到位,基础管理与质量管理差,缺少监管措施与力度。
二、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缝隙,发现缝隙大时要及时修补,保证模板缝隙严密;木模板要充分浇水湿润;板要清除干净表面灰浆等脏物,并刷好脱模剂。
(2)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塌落度及浇捣时间。
(3)加强责任心教育,召开砼浇捣班组全体操作人员会议,尤其是振捣工棒手,要按操作规程施工,即快插慢拔、分层振捣,每棒间隔距离为40cm左右,每点振捣不少于20秒。
以砼不再明显下降,砼上部层面无明显气泡出现为原则。
沿一个方向有序进行振捣。
墙柱砼浇筑分二次完成,易于观察,杜绝漏振。
(4)监控到位,在砼浇筑时,班组长及项目部安排专人在现场质量监督,对可疑部位监督振捣工再次振捣。
(5)加强对木工作业班的检查力度,有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汪开利)重点对模板根部缝隙的检查,对根部缝隙不严或过大的,木工班用木板条进行密封确保根部不漏浆。
三、处理方法(1)蜂窝:对于较浅的区域,剃凿松散层并冲洗后,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补找平,并洒水养护;对于较深的,将松动的石子凿除,冲洗后,然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使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麻面:将出现麻面的混凝土表面用钢丝刷或冲毛机冲洗,用1:1或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修补完后要适时浇水养护。
(3)露筋:清除外露钢筋上的石子、砂浆,并将该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凿掉,用冲毛机冲洗后,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处理方案

关于主厂房、柱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轻微蜂窝、麻面、柱根部烂根等现象专项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冶华天xx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勘探单位:xx 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xx 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日照铸福实业有限公司铸管生产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烧结工程—厂房,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平跨三层,高跨八层。
基础为独立基础。
房屋建筑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为7 度。
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结构柱C35、xxC30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三、蜂窝、麻面、xx 面层处理:一、表面处理(1 )凿XX: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蜂窝、麻面等表面层的混凝土,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后用钢丝刷清除表面的浮层物。
(2 )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四、处理方案(1 )蜂窝处理方法小蜂窝:先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的蜂窝:基底处理完毕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2 )麻面处理方法麻面层清理后,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表面抹平压光。
(3 )xx处理方法将孔洞周围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模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五、施工及养护.施工(1)灌浆。
待混凝土面凿毛清洗后,手摸混凝土表面时,感觉到似湿,应立即灌浆或抹浆,采用人工压抹,操作速度要快,朝一个方向,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
蜂窝、麻面、露筋处理方案

蜂窝、麻面、露筋处理方案梁、柱砼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的处理措施一、施工准备1、拟修补梁、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漏筋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
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
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
二、劳动力准备:1、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
三、施工方法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
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
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5、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可以用,12钢筋仔细捣实。
6、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7、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后加强淋水养护。
8、对胀模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
要求凿成后的混凝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四、针对疵病处理方法无论疵病大小,须经工程项目质检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亲自过目,做出检查记录后,根据实测结果,按该方案的相应疵病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处理前,应先将基层松散不牢的石子和酥松混凝土剔凿掉,然后用尖堑子或剁斧将表面凿毛,清理后,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修补处理方法如下。
(1)水泥砂浆抹面法如蜂窝、麻面不深,基层处理后,可用水泥素浆打底,用1:2(5水泥砂浆找平,抹压密实,如蜂窝、孔洞面积大而稍深,基层处理后,用水泥素灰和1:2(5水泥砂浆交替抹至与基层面相平即可。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怎么修补-处理方法,修补方案

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怎么修补-处理方法,修补方案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1、混凝土强度偏低,匀质性差,低于同等级的混凝土板。
主要原因是随意改变配合比,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搅拌不充分均匀;振捣不均匀;过早拆模,养护不到位,早期脱水表面疏松。
2、混凝土柱“软顶”现象,柱顶部砂浆多,石子少,表面疏松、裂缝。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水灰比大,坍落度大,浇捣速度过快,未分层排除水分,到顶层未排除水分并二次浇捣。
3、混凝土的蜂窝、孔洞。
主要原因是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未搅拌均匀,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密实;未分层浇筑,混凝土离析,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撑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漏浆。
4、混凝土露筋,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的垫导块移位,或垫导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小,钢筋偏位过密,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产生露筋;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浇筋方法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5、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
主要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未湿或湿润不够;养护不好;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过早拆模,受外力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一、混凝土蜂窝、麻面、xx1、产生原因:(1)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
(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
(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
(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6)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
2、预防措施(事前控制):(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洞处理方案

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处理方案一、巡查发现B地块3#楼十四层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的现象,经项目部研究,制定本方案,以确保房屋的质量合格。
二、混凝土浇筑后蜂窝、麻面、孔洞形成原因: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或下料配合不好,末及时振捣又下料,漏振造成蜂窝;三、基底处理:1、凿毛。
为确保灌浆料与基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结,应采用人工凿毛方法,凿掉基面松动严重及破损的混凝土(包括堵缝所用的钢丝网片),使基底露出坚硬、牢固的混凝土面,凿毛务必彻底全面,但也不宜深度过大,以免损坏混凝土。
2、冲洗和饱和。
对凿除的混凝土表面,采用高压水枪(采用自来水)将碎屑、灰尘冲洗干净,并连续、均匀地喷洒,使表层混凝土达到饱和状态,且表面无明水。
四、处理方法:首先将需要修补四周凿毛并用清水使周围原有混凝土充分湿润,然后在孔洞处支模板浇筑比其原有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并按比例在混凝土中参入微膨胀剂。
最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五、混凝土养护:灌浆后24小时不得使灌浆层振动、碰撞;在终凝前(2-4h)对表面抹压光,终凝后即应覆盖湿润的布袋或草袋,并洒水养护,每天4-6次。
养护温度在15OC以上为宜,时间为七天。
六、施工控制:1、为保证灌浆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2、灌浆层外观平整,层面与基底结合牢靠。
七、以后施工过程中的预防方法:1、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用模板表面必须洁净平整,均匀涂刷隔离剂,并且棱角分明,严禁使用变形模板,,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加固必须稳固可靠,不得有跑模现象。
2、在浇砼前先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并且用水湿润模板,严禁私自向砼中加水,控制砼的塌落度,如果发现砼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及离析等不合格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并退回混凝土。
3、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特别注意慢拔,以致能达到引气的效果),插点要均匀,振动棒应避免碰钢筋、模板,随浇随振,严禁漏振现象。
2022年蜂窝麻面及露筋整改方案

2022年蜂窝麻面及露筋整改方案出现蜂窝麻面、露筋的处理方案一、编制依据根据《钢筋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及现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实际情况。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形成的原因:1:模板接缝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2。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汽泡未排除,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
未按操作规程由低处想高处振捣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
4。
振捣时漏振或振捣不实。
三、处理措施1:麻面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___小时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2:蜂窝混凝土中的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大蜂窝应先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标号的微膨胀稀释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不少于___天。
3:露筋1/2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用素水泥浆刷一遍,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标号的微膨胀稀释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不少于___天。
四、防治措施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匀振捣至起泡排出为止。
2:模板接头处应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封口胶布密封。
3: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___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泉天下·国际公馆-泉城首府2/2整体露筋、蜂窝麻面处理方案一、质量问题描述:斜屋面层柱、斜屋面板模板拆除后,发现斜屋面层柱存在如下质量问题:q轴___○7轴akz-9上部分(柱高约___米)发现存在较大面积露筋现象,1:○柱砼松散,强度低,经分析是屋面柱、梁、板同时浇筑,砼入模后对该柱砼漏振或振捣不到位造成的;q轴___○5轴akz-5上部分(柱高约___米)发现存在较多蜂窝麻面,经分2、○析是屋面柱、梁、板同时浇筑,砼入模后对该柱振捣不均匀或不到位造成的;j轴___○5轴lz上部分(柱高约___米)发现存在较多蜂窝麻面,经分析3、○是屋面柱、梁、板同时浇筑,砼入模后对该柱振捣不均匀或不到位造成的;二、处理意见:质量问题发现后,项目部立即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报告,并现场___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主要人员现场观测,对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形成由责任方(施工单位)提出质量问题处理方案,提交监理及建设方审批后,再对柱砼质量问题实施整改的处理意见。
关于砼蜂窝麻面的处理方案

关于砼出现蜂窝麻面空洞露筋等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拆除模板后部分梁柱面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的质量问题的实际情况,我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所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如下:
一、准备工作
无论此病大小,均需由工程项目质检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亲自过目,做出
检查记录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方可进行修补处理。
二、如蜂窝、麻面不深,基层处理后,可将基层表面进行湿润后,用
水泥素浆打底,用1:
2.5 水泥砂浆找平,抹压密实,如蜂窝、孔洞面积大而稍深,基层处理后,用水泥素灰和1:
2.5 水泥砂浆交替抹至与基层面相平后用铁抹子进行压光抹平即可。
三、如有面积不大而较深的蜂窝、孔洞,应用尖嘴斩子将蜂窝、空洞
部位松散砼造除后,浇水湿润,再先抹一层水泥素浆,然后用1:2 干硬性水泥砂浆(手握成团,落地就散的砂浆)边填边用木棍和锤子用力捣捻严实,至稍低于基层表面时,再在表面抹水泥素浆和1:
2.5 水泥砂浆找平。
四、当蜂窝、孔洞比较严重时,处理前,应先将基层松散不牢的石子
和酥松混凝土剔凿掉,然后用尖堑子或剁斧将表面凿毛,清理后,再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在基层表面先抹一层水泥素浆,再用比原
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补偿收缩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养护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再抹一层水泥素浆和一层1:
2.5 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五、处理完成后,应及时贴挂双层湿草袋(麻片),或将模板回位,待水泥砂浆凝固后,专人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 昼夜。
上述处理措施妥否,敬请贵中心尽快进行审核并给以指正,以便我司组织力量进行处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楼混凝土蜂窝、
麻面、露筋、孔洞的处理方案
1.编制依据
《钢筋混凝土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现场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严重情况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板C35;钢筋采用Ⅲ级钢。
3.混凝土蜂窝、麻面、露筋、孔洞形成的原因
①模板接缝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②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
板表面。
③未按操作规程由低处向高处振捣,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⑤接茬处上层浇筑的混凝土振捣时没有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4.处理措施
由于2#楼地5层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因钢筋过密出现部分漏振和振捣不到位,导致部分暗柱与剪力墙蜂窝、麻面、露筋现象出现。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的处理措施:
①麻面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
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1天)后用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
②蜂窝混凝土中的小蜂窝,可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水泥砂
浆抹面、压实。
如果是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1天)后用,先刷素水泥浆一道,30分钟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模板支成喇叭口形状,混凝土浇筑面要高出处理面,待强度达到60%以上后剔除多余的部分。
③露筋将松动的石子剔除,冲洗干净,充分湿润(1天)后用,
刷素水泥浆一道,30分钟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浇筑,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模板支成喇叭口形状,混凝土浇筑面要高出处理面,待强度达到60%以上后剔除多余的部分。
④孔洞将松动的石子剔除,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1天)
后用,刷素水泥浆一道,30分钟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标号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为11~13%)分层浇筑,每层不大于300mm,振捣密实,养护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模板支成喇叭口形状,混凝土浇筑面要高出处理面,待强度达到60%以上后剔除多余的部分。
注意事项:
剔除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用水清洗干净,保持湿润状态1天后再进行处理
刷素水泥浆前混凝土处理面处于湿润状态,但不应有水珠;素水泥浆刷完后30分钟左右浇筑混凝土,不应间隔时间过长,以免形成隔离层。
修补过程的每道隐蔽工序都必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验合格。
混凝土要严格按照配比(附配比单)经商混厂家配置,修补时要留置好试块,以便进行强度检验。
5.防治措施
①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②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③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④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
现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审批
项目部
2013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