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背景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183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文化背景知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江苏省镇江市江科大附中/陈星【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创造力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要想让中学生对英语——第二语言学习的更好,就越来越需要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外国的文化,因此,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背景 英语教学 与时俱进一、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让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再加上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以及英语教学中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让中学老师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1.文化渗透是学习语言的前提。
教师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多对英美国文化进行讲解,学生只有对一个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其感兴趣,才能对该国语言学的更好。
学习的也才会更快。
2.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比如在一些中外重大节日之时要对同学们进行一定的介绍与了解。
例如:New Year's Day 元旦、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s Day 春节、Ching Ming Festival ;Tomb-sweeping Festival 清明节、Mid-Autumn (Moon)Festival 中秋节、National Day 国庆节等进行相应的文化背景介绍以及适当的举办一些活动。
通过如此,学生会加强对该语言得了解并充满着积极的兴趣。
3.注重课堂英语环境中语言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要注重和同学们的英语交流与教学,让学生处在一个英语环境之中,有的教师在日常的课堂知识教学中,会很死板的给同学们讲英语知识,这个单词,这个短语,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记下来,紧接着就是学生在课后的死记硬背,没有一点点的技巧,大家不妨想一想,当你刚出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光凭简单的背诵记忆,就能有现在的地步吗,显然不会,语言得长时间的交流学习,是需要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去获取得到的,正因为从小学中文,听中文,讲中文,才会如此的熟练于心。
语言文化意识在PEP初中英语教材中体现论文

语言文化意识在PEP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体现引言人类学家泰勒曾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因此,要学好一种语言,对该语言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变化,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
不同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梁妍,2009)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标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同时在英语的使用上,文化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不然很多中国人会不自觉地套用中国的文化观念,运用中国人的交际模式,于是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鲍明捷,2002)。
由此可见,,在交流中语言环境不同的人如果总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所以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既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英语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又能通过参与、实践、讨论、探究、反思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王蔷,2008)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如果忽视文化差异地传授知识,会导致学生在交际中走入迷茫从而没有实现自己的交流目的。
浅谈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文化意识的策略【摘要】英语语篇承载的不仅有语言知识还有文化知识,其背后隐含并传递着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依托英语语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语篇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学习、了解中外文化,比较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发展学生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国家情怀和人类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英语语篇文化意识教学策略教学现状当前,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缺乏足够的重视,将英语语篇教学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割裂开来,未注重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教学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英语课程育人的功能。
语篇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英语课堂语篇教学中,教师或局限于狭隘的功利性教学目的,或缺乏文化的敏感性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文化素材的能力,或有所涉及但停留在浅表性的理解上,致使中学生在建构自身文化立场和文化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赏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
所以,依托英语语篇教学培养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刻不容缓。
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文化意识的内涵丰富,主要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取向。
要想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必须依托文化意识培养。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掌握和运用有效的语篇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大有裨益。
培养文化意识的语篇教学策略(一)深度挖掘教材语篇文化内涵,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皆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以单元的形式呈现出来。
初中的英语学习内容有哪些?

初中的英语学习内容有哪些?初中英语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夯实基础,启迪思维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水平进阶的最重要的阶段,良好的基础十分有利。
该阶段的学习内容应涵盖语言基础、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等方面,并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
具体来说,初中英语学习应包含以下内容:一、语言基础:1.词汇:掌握约1200个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并理解和运用词组和短语。
2.语法: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包括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用法和句法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3.语音:能够掌握英语语音的基本规律,能正确发音并表达语音语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拼读:熟练掌握英语拼写规则,提高单词短语的准确率。
二、语言技能:1.阅读:注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熟练掌握略读、精读等阅读技巧,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故事、说明文、议论文等。
2.写作:培养和训练写作能力,能够参照提示或主题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熟练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段落结构、句子结构等。
3.听力:培养和训练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英语单词、句子和短篇对话,并能够抓住关键信息,提升听力和口语水平。
4.口语:培养和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并经常练习语音语调,增强口语流利度。
三、文化知识:1.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2.英语国家文化: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如语言习惯、节日习俗等,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3.跨文化交际:注意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能尊重不同文化差异,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
四、学习方法:初中英语学习内容相对丰富,学生需要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查找生词,预习语法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堂参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及时掌握知识点。
3.课后复习: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适时进行总结归纳。
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方法

外语外文这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懂得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更谈不上文学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片面注重词汇教学,忽视了篇章在整体结构上的分析。
这种教学现状使得学生对阅读的意义产生了误解,只注重对文字的理解,忽视了对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的把握。
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积累了一个个的单词,对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一无所知。
在大量的阅读练习中,由于受到考试形式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只是编题者给出的答案间进行选择,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见解。
由于缺乏思维方面的启发和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就显得比较薄弱。
三、英语专业阅读课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途径1. 转变观念,加强学生的语言意识。
阅读教学其实是语言教学。
有效的语言教学是建立在篇章层次上。
所以,这里讨论的语言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生词以及一些语法规则,而且要加强语言作为思想载体意识。
从专业角度来看,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地使用目的语,而且还应该有意识地分析和了解所学语言的本质、运作过程以及社会功能,提高语言运用的有效性,最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2.创设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材一般都是比较知名的文学作品的节选。
这些作品通常包含某种深刻的哲理,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与认识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陶冶性情,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下面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enior High English》Module2中的文学阅读材料《The Picture of Doria Gray》为例: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亨利勋爵的世故,功利主义,上流社会与身份,画家巴西尔的“为艺术而艺术”,头脑与才能,及年轻单纯的通连,这三个不同形象演绎出来的理性与情感、堕落与良知、清醒与困惑的不断搏斗的生动画面,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在阅读作品前,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些问题供小组讨论,如:美的内涵是什么?一个人的青春可以永葆吗?如何才能抑制一个人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当欲望毫不克制地放纵后会产生什么后果?这样帮助学生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作者作品中描述的世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1. 引言1.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促进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的结合。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词汇量和语法水平。
英语阅读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理解英语国家的习俗、传统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水平,还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拓展自己的视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与重视。
1.2 文化意识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Culture awarenes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glish learning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English is not only a language but also a key to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having a strong sense of cultural awareness can greatly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2. 正文2.1 文化意识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来引导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化背景和历史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介绍英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简要介绍英国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15期总第611期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对于语言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我们在学习英语时,不应该只关注到外国的文化,也要时刻记得我国的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有自我的辨析能力,认识到我国及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就目前来看,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涉及太多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学习还是有所缺失的。
本文有效分析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阻碍,并且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希望给予相关人士一定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作者简介:毛正德,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
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这个理念是非常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外语是必然的,学生们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有自我的辩证能力,既要学习外国文化,也要深记我国的传统文化。
就目前来看,我国英语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
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遇到的阻碍(一)教师对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理解有限关于教师是否在作业中分配中国文化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很少在英语作业中涉及中国文化。
一些英语教师自身缺乏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同时,大多数教师表示,他们不太熟悉课程标准中培养文化意识的目标。
当被问及是否会主动为学生增加中国文化知识时,只有5%的教师表示同意。
关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是否积极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只有45%的教师表示他们有时会积极准备,37%的教师表示偶尔准备。
对教师的采访表明,当被问及是否有必要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时,一些教师认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应该首先学习英语词汇、语法和应试技能;一些教师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教授语言,不应该花有限的时间教授文化;一些老师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解释单词、词汇和句型上。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有助于扩展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
一、提高语言能力学习英语可以培养初中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学习英语也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等,因为许多科学领域的术语都是英语单词。
二、扩展知识面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初中生扩展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信息和文化。
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文章和网站,初中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包括科学、技术、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知识。
此外,学习英语还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文化,提高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增强综合素质学习英语可以增强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通过学习英语,初中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学习英语还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因为英语是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必备技能。
总之,学习英语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扩展知识面,还可以增强综合素质。
因此,初中生应该认真学习英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提高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在招聘时的必备条件。
对于初中生来说,提前掌握英语能力,可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求职市场中,拥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初中生的竞争力,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心仪的工作机会。
五、开拓国际视野学习英语可以帮助初中生开拓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环境,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六、培养兴趣爱好学习英语也可以帮助初中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是、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
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
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
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
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
有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There o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等等。
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
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
如: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Least said,sooner mended" "Penny wise,pound foolish".
典故,在< 渔夫和魔鬼 > 的故事中,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们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
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
如 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 --- 等。
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
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 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blue---, 因而我们在对话中,尤其在情景会话中,可以补充更多这类的内容:
如 in black and white, give sbd green light, in blue mood --- 等等。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
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
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
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
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
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 ( 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 ) ,
反映普通人一面的 < 一次是贼就永远是贼吗? >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仛萨南丁格尔;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
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
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
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
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竟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