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合集下载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变化与统一又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任何物体形态总是有点、线、面、三维虚实空间、颜色和质感等元素有机的组合而成为一个整体。

变化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区别、统一是寻求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或共有特征。

没有变化,则单调乏味和缺少生命力;没有统一,则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和谐与秩序。

变化与统一是产品设计形式美的总则。

产品设计中变化与突出产品某个局部的特殊个性,使整体各个局部形式在整体中的共同性和协调关系,体现出整体形式的同一性和秩序性。

若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只会杂乱,缺乏整体感,所以,产品整体形式必须统一,以增强形体和谐,一切物象美感、美感在调和中得到统一。

下面举例说明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变化与统一”。

我选择分析的产品是明式透雕圈椅,其椅圈的圆弧半径的比例正好是2:1,两圈外切形成了椅圈的轭状优美曲线。

椅坐面的矩形也正好符合黄金分割比。

从正面看,椅腿向处倾斜,下端的宽度与椅的座面相等,椅腿内侧呈现梯形空间。

当坐面的中心点与椅腿的底端两点相连时,恰好构成稳定感的等边三角形。

这些几何学的比例关系,使家具的外观取得了美的和谐效果。

此椅由搭脑向两侧前方延伸,顺势而下,与扶手融合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多圆心的优美曲线,至大曲率的椅圈轮廓突出地成为这件家具的主调,构成了这件家具的个性特征,其他构件都与之呼应,衬托这一主题。

四根直腿略向外倾斜,有着稳定的感觉,而椅腿的直线与椅圈的曲线形成强烈对比,使各自的线型特征更为突出,但又通过腿的圆形截面与主圈产生内在联系。

靠背板与两侧镰把棍都设计成较大曲率的优美曲线,是主圈曲线在垂直方向的衬托。

椅腿的下端,前、左、右三边连以双枨,上为直枨,下为罗锅枨,又与座下沿的双直枨上下呼应,且有变化。

作为此椅视觉中心的靠背上如意团花的设置,更有点缀作用。

以团花为中心,又把靠背两旁的立牙头,椅腿前上端的角花牙,以及左、右、后面的牙板统一起来。

这种小曲率曲线装饰又与主圈,靠背等大曲率部件呼应,起到统一基调的作用。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四章形式美的规律

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
原子球 (比利时著名的建筑大师昂·瓦特凯恩)
在设计这座建筑时根据一个铁分子是由9个铁原子组成的这一原理, 专门设计了9个圆球。象征着当时欧共体的9个成员国。 不仅展示其与众不同的建筑结构,也把现代建筑美学基础的纯几何 形态的原则,运用在现代空间概念的形象设计之中。
法国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CNIT大厦 整体造型就像一个倒扣着的贝壳,这栋纯粹现代主义的大楼是3个 法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的。 把各种要素纳入到互成60°斜交的秩序中去,这同样可以获得高度 的有机统一。
明定陵地下宫殿
全国农业展馆综合馆
【均衡与稳定】
以不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尽管对称的形式天然就是均衡的,但是由于功能、地形、建筑物性格等各 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建筑都不适合于采用对称的形式,于是出现了非对 称形式的均衡。这种形式的均衡同样体现出各组成部分之间在重量感上的 相互制约关系,因而也是达到统一的一种手段。
【主从与重点】
均衡与稳定
处于地球引力场内的一切物体,如果要保持平衡、稳定,必须具备一定 的条件。
在建筑领域中,采用砖石结构的西方古典建筑,多遵循静态均衡的原则; 随着结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动态均衡对于建筑处理的影响将日益显著。
静态的均衡与稳定
动态的均衡
以对称的均衡达到统一
对称形式的格局天然就是均衡的。另外,由于这种形式沿中轴线两侧必须保持 严格的制约关系,因而凡是对称的形式都比较容易获得统一性,古今中外的许 多著名建筑都因对称而达到了完整统一。然而对称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 功能要求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对称的形式往往与功能相矛盾。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为了达到统一。 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既有秩序又有变化,则必 须处理好这七个有关问题。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形式美的六大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视觉形态的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以静感和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形式两种。

对称是以形象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的相同来求得统一。

均衡是图案在不同位置上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求得内在的统一。

对称(绝对的统一)主要是指在形状,重量,面积上,位置上的统一平衡。

均衡(变化的统一)是指量等形不等,是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力学上的不平衡。

均奇与平衡是图案形象的外貌状态,一般以固定的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等形等量或者等量不等形的表现。

所谓固定的中心就是依据中轴线出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产生安定的效果。

均奇与对称是同义词,均奇是等量等形,对称有时等量不等形。

齐一与参差人类对形式美的认识和创造、运用,是逐步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

参差与齐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参差齐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结构构成的形式规律。

“参差”是指在形式中有较明显的异和对立的因素,如差异色调等。

“齐一”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组成一个单元,按照一个统一规律反复重复组成的。

按照“参差齐一”法则构成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次序感受、条理感。

调和与对比对比是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因素才能显示出来,是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须依整体需要,可轻微,可显着,可简可繁。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形式美中经常存在着对称性,即左右或上下对称的形式排列,给观者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对称性可以是完全对称,也可以是部分对称。

2. 秩序和整齐:形式美通常呈现出一种秩序和整齐的安排,无论是空间上的布局还是组织上的结构,都给人以有序和清晰的感觉。

3. 重复和律动:形式美中的元素常常重复出现,并通过某种规律的方式排列,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律动感。

4. 比例和尺度:形式美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大小上的比例关系,还包括形状和位置的关系,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效果。

5. 简洁和极简主义:形式美中经常体现出简洁和极简主义的特点,去除冗余和繁杂的元素,保留必要的、精确的、精华的部分。

简洁的形式往往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6. 独特性和个性化:形式美中的元素往往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通过一些独特的形状、色彩、纹理等来表达创作者的个性和风格,给人一种独特和独具一格的感受。

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

常见的韵律的种类: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2.交叉韵律 3.渐变韵律 4.自由韵律
1.重复韵律
节奏和韵律
某一种形状、色 彩、纹饰有规则的单调 出现,叫做重复韵律,正 如这个陶瓷花瓶的花纹 有规则的重复出现一样. 显示出一种有规则的韵 律感.这些陶瓷纹饰就具 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瓷花瓶
2.交叉韵律
节奏和韵律
这个梯田的形状 按一定规律变换方向, 相间重复,就形成了 交叉韵律.因为这种 韵律形成的视觉效果, 高地变化,形似波动, 所以又称起伏韵律, 富有动感.
梯田
3.渐变韵律
根据渐变 趋势可分为递增 韵律和递减韵律, 及构成学常谈的 渐层,这种韵律 极富感染力.这 组编钟就是从小 钟到大钟的一个 渐变.一样看上 去让人产生一种 视觉美.
节奏和韵律
一套编钟
4.自由韵律
书法"寿"
节奏和韵律
自由韵律 是没有重复单元 的,但是从中还 是可以找到一种 内在的韵律感. 正如这幅书法中 的“神韵”就是 自由韵律的表现.
感谢您的关注
2011.4.22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变化与统一
统一的作用:
变化与统一
(1) 增加形体的条理性,体现出秩序、和谐、整体的美感。
(2) 治乱、治杂 ——有利于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3)过分的统一使造型显得刻板单调,缺乏艺术的视觉张力。 —— 统一需要有变化
统一的依据:造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
变化

变化是一种艺术与
设计的创作方法,使其生命力
沙特阿拉伯吉达市的国家 商业银行大楼(SOM设计事 务所)
变化与统一
这是两款 星座手表,形 状虽然一致, 但是线条和 颜色是存在 变化的.这是 在统一的前 提下求变化, 改变产品的 造型.

第三章 形式美

第三章 形式美

汽车品牌图标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总之,在“购物视觉化”的现代社会,形式美的商品 化已经是社会的要求,美学也因此越来越从高雅的艺术领 域中走向千变万化的市场。
三、形式美与时尚
• 时尚有多种解释,就其内含有时间和崇尚两重意思来 说,应该与时髦、时兴、流行、倾向相关联,而时尚本身 又有样式、方式等意思,因此,时尚与形式必定有着密切 的关系。 • 时尚与特定的形式直接相关,这种特定形式在当下肯 定就是形式美。
节奏感与韵律感都给人以生命跃动的规律感。
五、多样与统一
“多样”,指事物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指这千差万别的事 物的共性和整体联系。
多样统一就是把具有差异、变化、对立的各种形式因素有机 地组合在一起,使差异性在整体中消除融化,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 统一体。这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也称为和谐。因此,它包含了各 种形式美的法则。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尺度与节奏韵律,实 质上都体现着多样统一,体现着和谐。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统一
对称 调和
韵律
比例
形式 美
尺度
节奏
对比
多样
均衡
一、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有形式上的平衡感。 对称是典型的平衡,指以一条线为中轴或以点为中心的同形 同量相向对应的结构形式。 对称是生物体形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形式。 对称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形式美法则,它在原始的装饰艺 术中就被注意并运用了。 对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性。
谢谢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 重大决策,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产品也 随之进入商品化的历程。 • 市场学研究的市场概念是一个广义的市场概念,是指 整个交换关系的总和。而站在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的角 度即企业或卖方的角度看待市场,市场又是指在一定的时 间,一定的地点,具有对某种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欲望和购 买力的消费者群。这消费者群是真正的企业的“上帝”。

第三章 形式美

第三章 形式美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三、形式美与时尚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 形式美,包括其构成要素与基本规律,实际上是人的 内在的审美标准之一。
• 审美标准一般是指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用以 评价对象的一种内在“尺度”。由于这种尺度的存在,世 界上的事物才有了“美”、“丑”之分。
第三章 形式美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统一
对称 调和
韵律
比例
形式 美
尺度
节奏
对比
多样
均衡
一、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有形式上的平衡感。 对称是典型的平衡,指以一条线为中轴或以点为中心的同形 同量相向对应的结构形式。 对称是生物体形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形式。 对称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形式美法则,它在原始的装饰艺 术中就被注意并运用了。 对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性。
生活中的对称
(二)均衡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是一种非对称的平衡。均衡也存在中轴线, 但中轴线两侧并非同形同量,而是大体的相当或互相呼应,使整体 上保持平衡,因此均衡也被称为静中有动的对称。
泼人但均 的以它衡 美稳比同 感定对样 。中称使
透更人 出有感 动差到 感异安 、性静 一和、 致灵稳 中活定 显性与 出,端 活给庄

二、调和与对比
调和、对比是不同形式因素的并列比较,调和是在不 同形式因素的并列中趋向“同”,对比是在不同形式因素 的并列中趋向“异”。
(一)调和
两种不同而又接近的形式因素并列,是调和。
(二)对比
具有较大差异或相反特征的形式因素并列就是对比。 对比总是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加明显,因此给人带来鲜明、振 奋、醒目、活跃的美感。 对比运用得好,同样能引起调和感。

5个形式美法则

5个形式美法则

5个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五个:
1. 单纯齐一:这是最简单的形式美。

单纯齐一的美,让人产生明净,纯洁的感受。

2. 对称均衡:对称指一个形式的各部分间保持相等的量和距离,均衡指一个形式不同部分间量和距离的均等。

对称和均衡都取得平衡稳定的视觉效果。

3. 调和对比:调和是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对比是差异中倾向于“异”(对立)。

调和是把相近的形式因素相结合,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保持一致;对比是把相异的甚至对立的形式因素相结合,使人感到鲜明醒目,在统一中呈现变化。

4. 比例: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基本标准,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来制定各种工具和器件的标准尺寸。

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而失调的比例则让人感到不悦。

5. 节奏韵律: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

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

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生节奏。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

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以上五个形式美法则在艺术创作和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帮助创造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式设计美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所谓规律就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知道原则,是放之四海而咸宜动。

它具有哲学意义,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设计哲学。

对所有应用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

当然产业设计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哲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熟悉论以为:对立的同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它同样适用于形式设计。

但是形式设计不能原封不动的套用这个规律它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

从形式美学角度出发,相当于一般哲学而言,它的范围是有限的,没有一般哲学那样的广阔领域,同时它的研究对象的形态是静止的,不比一般哲学那样无所不在和丰富多彩。

因此它主要任务是研究静态形式下的各造型形式要素间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上面。

即形式的对立表现在形式要素间的区别之中;而形式间的同一则表现在形式间的联系之中。

进一步说 , 即形式间的对立表现在形式间的相异关系中;形式间的同一则表现在形式间的相同或相似的关系中。

同时,在这个关系中,形式中的相异是尽对的,无条件的,(由于客观上形式诸要素就是多样和相异的),而形式诸要素之间的同一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如何使形式中诸要素成为同一关系,就成为研究形式设计的主要题目了。

综上所述,概括地讲,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就是:形式诸要素间有机的异同整合。

所谓有机,即要求形式设计的构成必须有明晰的体系;同时要具有各构成要素间的异同关系。

再进一步说 , 形式设计整合各形式要素间的异同关系 . 可以说 , 构成完美形式设计的过程和手段就是靠这个办法实现的 .( 参看图例分析 )形式设计有哪些原则 ?形式设计规律是指导总体设计的纲领 , 而设计原则是指设计过程的具体要领,他们之间是“纲目关系” , “纲举目张“这个“目”就是形式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三原则。

一、整体构想原则当选定构成形式主题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宏观形式构成结构,且不可掉进对部分和细部的爱好和偏爱中往,时时处处都必须念念不忘整体的设计观念。

忽视整构想的主要倾向是设计的盲目性。

往往是对某些局部感爱好,以至越陷越深,喧宾夺主。

另一中倾向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对有些局部设计的“靓点”与整体关系相背离也舍不得割爱,这种习惯是最不应该要的。

可以这样讲,任何设计只要整体把握好了,基本上就可以打70 分了,相反地,尽管你的局部乃至细部做的都很好,但与整体相对立这个设计最多能打 50 分。

因此说整体构想原则是形式设计中必须牢记的重中之重。

(图 1)图 1 整体、局部、细部、关系简图二、相反相成的原则以往在说到形式美法则时,常称之为“同一而有变化”实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由于所谓变化并未反映哲学上的对立同一中的对立概念,由于变化只是个量的概念,并未反映变化到什么程度,即没有反映质的转化。

因此,往往在设计中出现消极同一的弊端,造成协调的要素和构成关系过多,使整体失往生动的效果。

为此,正确的提法应是相反相成,即在形式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此因素,通过适当的过渡手段,达到整体的积极协调的效果,使形式鲜活而生动。

相反相成的主要手段就是做“减”法,防止堆砌过多的要求,同时要做到以少见多。

少而精,即少而有内涵,少而有韵味,少而有联想,耐人寻味。

(图2)图 2 相反相成关系主从关系简图三、主从原则在形式设计中主从关系是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

所谓主从即在形式设计中无论任何要素都必须有主导和从属关系之分。

且不可均匀对待,主从不分。

尤其是处理强对比要素时,必须使一方有尽对的上风,才能求得整体形式的和谐。

(图 5~2)在形式设计中当然还有其他很多设计原则,但是从宏观上看,这几项设计原则是最重要的核心原则,所以我们称之为设计三原则。

有些人往往把对称、呼应、渐变等等都称为原则,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这些都是不同的过渡方法和手段,不能和基本原则混为一谈。

(六)形态形式诸要素的总称叫形态。

在人类生存的世界里,形态可分为物质形态和概念形态。

凡是人能直接看到的和触摸到的实际物质形象我们均称之为实形态 ; 凡是人不能直接看到的和触摸到的而必须借助于语言和词汇的概念(即心理学称的第二信号系统)感知的形态,我们称之为概念形态。

例如一部汽车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到它,而且还能用手摸到它,在现实世界中它是实际占有空间的物质实体,它的实际形态就是现实的形态。

而我们从现实中实际感觉和体验到的现实形态在头脑里形成了概念,并通过词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用词汇形式表达出来的汽车形态就是概念形态了。

这种概念形态是看不到也触摸不到的,所以也叫抽象形态。

作为概念形态本来是不能感知的,然而研究造型形式理论,我们就必须用某些抽象形式并把它们表现出来。

用这种方式从理论的高度上来科学的研究形态构成的审美规律和方法,从而进步我们把握审美理论和方法的效率。

所以我们又把与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相对应的概念形态称之为纯粹形态。

这里应该指出,所谓纯粹形态,是指图纸形式表现的抽象形态,并非宏观理论上的概念形态。

为了便于深进研究纯粹形态(抽象形态),我们把纯粹形态进一步分为积极形态和消极形态。

所谓积极形态即指可以见到的形态;而消极的形态是指直观不可见的被二次暗示出来的虚形态。

这种形态在设计实践中会经常碰到的,它可以使设计方案产生少中见多的审美效果。

如器皿造型,可用实形态的造型联想出一个虚形态来,下面的花瓶就是通过界面曲线,暗示来了人体的造型曲线,使欣赏者不仅看到实形象还联想到另一个虚形象,可谓一举两得(图 6-1)又例如另一个缝纫机造型也是以其特定的造型形式暗示出一个圆形形象来(图6-2)。

图6(七)纯粹形态构成一、点形态1、点形态的概念从几何学的概念上讲,两条线相交的地方称之为点,它是无形的没有大小的,然而为了研究造型形式的规律,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具有形象的视觉单位。

它没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连续性和方向性。

作为视觉单位,它的大小是相对的,它的属性要允从于所处的环境的空间的相对大小关系来确定,假如在相对的大的环境中称它成为点,而相对小的环境空间环境中,它可能就是“面”了,我们可以从(图 7-1)中看出,同样大的图形,在相对空间环境大小不同的情形下,就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一般来说点是个相对的圆的形象,它是形式要素中最小的单元,不过在分析和研究造型形式时,我们将相对小的,相对集中的不同形象都看成是点要素。

参看(图7-2 )。

图7 -1图7 -22、点的特征所谓点,本质上是位置的概念。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地点、出发点、终点立脚点等等都是这个概念,其次点被群化后也具有间隔的内涵,诸如点之间的远近、聚散关系等等。

3点的效应要先容点的效应首先必须明确点的分类,这是研究点要素的条件。

点要素和可分为单点、双点、多点和群点四个类型,由于数目不同,构成关系不同,他们就具有不同的构成效应。

(1)单点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假如只有一个点要素存在的话,它具有吸引人视线的作用,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印证这种效应。

比如:在苍茫的大海中远往的一艘渔船或者夜空中的一轮明月,都会把人的视线集中在它们身上,从而使之成为空间的中心。

同时单点要素还具有肯定的效应。

例如:一个钉子字钉在墙上,就会令人产生加强这个位置的联想,这就是在特定的空间中单点被视觉强化的原因。

此外单点要素还具有向心的收缩效应,由于它对四周环境没有向外扩张的方向,于是便产生了向内压缩内聚的向心性。

回纳起来单点要素具有中心、肯定、内聚的三大效应。

(2)双点在一定的空间中假如有两个大小相同的点要素,又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消极的线的联想。

这是由于两点之间的视觉张力的心理影响造成的,而双点则与单点效应不同,它们不会产生中心效应。

同时假如两个点大小不同时,我们的留意力就会先投向上风一方是使构成关系产生动感。

(3)多点若在特定的空间领域里存在三个点要素时,就会在三点间暗示出消极的线的形态进而联想出三角形的面空间来,假如是四个点就会暗示出四边形的消极面空间来。

(图7-3a 图 7-3b)图7 -3(4)点群:所谓点群即数目较多有较密集的点的组合。

假如大小相同的点均一组合而构成的点群,由于它们之间产生的空间张力较大,会产生面的效应;假如大小不同的点的组合,由于透视的原理,近大远小,会产生空间的联想,使构成具有深度感,有三维空间的效果。

( 图 7-4)图7 -44、点的构成为了更加实际和深进理解点的构成方法和原则,我们不妨先做个练习。

在纸上按正方形的比例画一个格子网,可以选择 9X9 格,共 81 格。

然后在这个网格中以 7~9 个点子做构成练习。

在构成中要考虑到怎样才能符合“异同有机整合”的形式设计审美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既有密集的组合又有疏松的布置,使之产生间隔的对比关系。

同时也要适当有中间间隔的布置,即在构成中有过渡的间隔关系,使之具有求同的要素。

同时还要留意点要素的大小变化,使点要素之间在形态上也有异同关系的规律。

另外,如碰到规则的行列式构成时,要留意点的节奏感,要做到大点和小点的有规律的间隔变化。

总之,在点的构成中要做到聚散适宜,大小相间,高下向倾,错落有致。

( 图 7-5a 图 7- 5b)图7 -5二、线形态1、什么是线在现实世界中孤立的线形态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研究形式设计美学时,我们却可以,而且必须把线从现实中抽象出来。

线,我们称之为从原点位置向终点位置移动的轨迹。

换言之,线是具有一定长度的形式要素。

上面我们提到点的大小是相对的概念,同理,线是点的位置的移动,当然线的粗细也是相对的。

2、现有哪些类型?线的类型有两大体系,一类是自由型体系,另一类是几何型体系。

每个体系中又都分别有直线系列和曲线系列。

3、线有性格吗?在形式设计要素中,线比点更具有心理影响,由于线所含的内容要比点更多,它具有是非、粗细、方向、角度、等不同的关系特征。

而线的类型也是比较复杂的。

①线的分类线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的,可分为两大系统,即直线系和曲线系。

而各系统又分为几何线和自由线两大类,各类中又分别有量的不同,其关系如下:其中的自由直线是指徒手画的直线。

几何曲线是指用仪器画的曲线,即有圆心的曲线。

如三弧形的曲线、波形曲线等等。

②线的性格粗直线具有厚重、稳定、粗壮有力的心理反应。

同时与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它还具有笨拙、固执、沉重的负面性格。

而细直线则具有精细、纤巧、轻巧的心理反应。

相对地,它又有柔弱、轻飘的性格倾向。

曲线除了粗细具有上述直线的性格共性外,会由于它的构成曲率不同而有不同的表情。

不过从总体上说几何曲线更富于秩序感和理性,是种严谨而质朴的优美风格。

而自由曲线则由于它自由多变的形式,它的审美倾向,趋向于奔放和优美的抒怀风格。

(3)线形态的构成练习在线的构成中除了要留意是非、宽窄的对比同一题目外,方向的对比同一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它是所有构成形式中,特别是在综合构成中,都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系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