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拓展训练
数学思维的拓展之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能力提升的思维训练方法

数学思维的拓展之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能力提升的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思维的拓展之路——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能力提升的思维训练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体现,是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基石。
本文将为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思维的拓展方法,以帮助他们提高数学能力。
一、利用数学游戏培养逻辑思维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玩一些数学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敏捷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生的数学游戏:1. 数独游戏:数独是一种经典的逻辑推理游戏,通过填充九宫格来满足一定的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数独游戏来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解谜游戏:解谜游戏要求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开谜题。
例如,学生可以尝试解开一些数学题目中的谜题,例如找规律、填空等等。
3. 数学迷宫:数学迷宫是一种将数学与迷宫结合的游戏,学生需要通过解答数学题目来找到迷宫的通路。
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数学游戏的训练,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学问题上的解决能力。
二、培养抽象思维的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1. 利用图形、图表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图形、图表,让他们观察、分析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例如,给出一组由图形组成的序列,让学生找出规律并预测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2. 利用数学符号进行抽象思维训练: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数学符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学符号完成相应的计算或推理。
3. 利用数学问题进行抽象思维训练: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和归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1.已知四箱水果,其中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求一箱苹果和一箱桃各有多少个?2.甲乙丙三人平均得分为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得分为89分,甲丁两人平均得分为95分。
求甲和丁各得多少分?3.五个数的平均数为18,将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为16.原来的这个数是多少?4.将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它们的平均数为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为48.求中间一个数是多少?5.求等差数列3、7、11、……、643的平均数。
6.XXX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
XXX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有一个正方形的草坪,沿草坪四周向外修建一米宽的小路,路面面积是80平方米。
求草坪的面积。
8.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
原来每班有多少人?9.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为10.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就比原数大72.求原来的两位数。
10.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3倍。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是54.求原数。
1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2倍。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32.求原数。
12.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2.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54.求原数。
6.将橙和柑分别装入袋中,每袋分别有6个橙和5个柑。
当橙分完时,还剩下3个柑。
另一种情况下,每袋有8个柑和6个橙。
当柑分完时,还剩下18个橙。
现在需要求出橙和柑的总数。
7.XXX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下午1时到达,行程中包括上午和下午两部分。
他想在中午12时到达,因此需要计算他在上午应该以多少的速度骑行。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思维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介绍几种有效的数学思维拓展训练方法。
一、探索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不同图形的性质和关系,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资源也是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数学游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教学软件或者实物模型展示具体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运算概念,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问题解决训练问题解决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很好的拓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数学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提炼信息和推理解决的能力。
通过这种问题解决训练,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互相交流思想和观点。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互相启发和促进彼此的思维发展。
例如,在解决一道复杂的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和解答问题,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思想,并在团队中形成一种合力。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蝴蝶模型和燕尾模型

五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蝴蝶模型和燕尾模型1.如图,梯形ABCD的上底AD长为3厘米,下底BC长为9厘米,而三角形ABO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详解】根据蝴蝶定理可得:,S△ADO∶S△BCO=(3×3)∶(9×9)=9∶81=19∵S△ABO=12(平方厘米),∴S△CDO=12(平方厘米),又:S△ABO×S△CDO=S△ADO×S△BCO=12×12=144,∵144÷9=4×4,∴S△ADO=4(平方厘米),则S△BCO=4×9=36(平方厘米);S梯形ABCD=4+36+12+12=64(平方厘米)答:梯形ABCD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
2.如图,梯形ABCD的上底与下底之比为3∶4,△ABO的面积为120,那么梯形的面积为多少?【详解】设梯形ABCD的上底AD的长度为3份,下底BC的长度为4份,由梯形蝴蝶定理可得:S△ABO∶S梯形ABCD=(3×4)∶(3+4)2=12∶49又S△ABO=120×120=490S梯形ABCD=4912答:梯形的面积为490。
3.如图,一个梯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该梯形分成了4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为12和36。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详解】由S△AEC=36,可得:S△BED=36又:S△AEB=12∴S△CED=36×36÷12=108∴S梯形=108+12+36+36=192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192。
4.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E是AC的中点,点D在BC上,且BD∶DC=1∶2,AD与BE交于点F。
则四边形DFEC 的面积等于()。
【详解】如下图,连接FC,由“E是AC的中点,点D在BC 上,且BD∶DC=1∶2”可得:S△ABF∶S△AFC=1∶2,S△ABF∶S△BFC=1∶1所以,S△ABF∶S△AFC∶S△BFC=1∶2∶1,所以,S△AFC=14×2=12,S△BFC=14;所以,S四边形DFEC=12×12+14×23=512。
小学五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与活动

小学五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与活动数学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下面是一些适合小学五年级孩子的数学游戏与活动,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
游戏一:数字拼图准备一些数字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不同的数字。
孩子们要根据给定的数字,将卡片拼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例如,给定数字卡片“2”、“5”、“7”和“+”,孩子们需要将它们拼成“25+7=?”这样的数学问题。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一:数学趣味竞赛组织一个小小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数学知识的角逐。
可以设置不同的关卡,包括口算、算术题、几何问题等,孩子们在比赛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游戏二:数学象棋数学象棋是将数学与象棋相结合的一种游戏。
每一个棋子上都标有一个数字,孩子们需要通过移动棋子,进行数学运算,例如将一个标有“5”的棋子移动到一个标有“4”的棋子上,并进行相减运算。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战略思维。
活动二:数学宝藏寻找将数学题目隐藏在校园的不同角落,每个题目的答案都是数学宝藏的一部分。
孩子们需要通过解答问题,找到所有的答案,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得到最终的宝藏线索。
这个寻宝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三:数学迷宫为孩子们设计一个数学迷宫,迷宫中设置不同的数学题目和障碍物。
孩子们需要通过解答题目,找到正确的路径,成功离开迷宫。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数学拼图比赛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数学拼图,孩子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拼图片段,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学图案。
第一个完成的小组将获得胜利。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空间想象力,同时巩固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数学游戏与活动,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题(2)1、有四箱水果,已知苹果、梨、橘子平均每箱42个,梨、橘子、桃平均每箱36个。
苹果和桃平均每箱37个。
一箱苹果多少个?一箱桃多少个?2. 一次考试,甲乙丙三人平均91分,乙丙丁三人平均89分,甲丁二人平均95分,甲丁二人各多少分?3. 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8,把其中一个数改为6后,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4. 把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其平均数是38,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中间一个数是多少?5. 求等差数列3、7、11、……、643的平均数。
6. 小明上山时每小时行3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千米,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7. 有一个正方形的草坪,沿草坪四周向外修建一米宽的小路,路面面积是80平方米,求草坪的面积。
8. 五年级有六个班,每班人数相等。
从每班选16人参加少先队活动,剩下的同学相当于原来4个班的人数,原来每班多少人?9. 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和是10.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就比原数大72。
求原来的两位数。
10.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3倍。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差是54,求原数。
11.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2倍。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32,求原数。
12.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少2。
如果把这两个数字对调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与原数的和是154,求原数.小学五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1)1.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4的四位数一共有多少个?2.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加写一个0得到的三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相加,和是1002,求原来的两位数。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易错点拓展训练(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易错点拓展训练)一、填空题(共10分,每题2分)1.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从一个底是4.8分米,高是1.5分米的平行四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3.以5分米长的线段为公共底边,在线段两侧分别画出高是4分米和6分米的两个三角形,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cm,高是4cm,它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5.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4分)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三角形的高就是()厘米A. 6B. 12C. 24D. 36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与这条高对应的底是()。
A. 1.5厘米B. 3厘米C. 6厘米D. 9厘米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acm,下底是3cm,高是bcm,那么它的面积是()。
A. (a+b)×3B. (a+b)×3÷2C. (a+3)×b×2D. (a+3)×b÷24.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不等高,其面积又相等。
若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则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A. 3B. 1.5C. 6D. 9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
( )2.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面积,因为它们的面积都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3.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4.两个花园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四、计算题,(共10分,每题2分)五.解决问题(共50分,每题10分)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坪中间有一条石子路(如图)。
五年级数学 拓展应用题训练50题 带有详细完整答案

五年级数学拓展应用题50题(带答案)1、食堂里买来15袋大米和面粉,每袋大米25千克,每袋面粉10千克。
已知买回的大米比面粉多165千克,求买回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解:设买回来x袋大米,则买回来(15-x)袋面粉25x-10(15-x)=165X=9大米:9x25=225(千克)面粉:(15-9)x10=60(千克)2、老师买回两种笔共16支奖给三好学生,其中铅笔每支0.4元,圆珠笔每支1.2元,买圆珠笔比买铅笔共多用了1.6元。
求买这些笔共用去多少钱?解:设买回来x支铅笔,则买回来(16-x)只圆珠笔1.2(16-x)-0.4x=1.6X=11一共用的钱:11x1.2+(16-11)x0.4=15.2(元)3、甲、乙两名工人加工一批零件,甲先花去2.5小时改装机器,因此前4小时甲比乙少做400个零件。
又同时加工4小时后,甲总共加工的零件反而比乙多4200个。
甲、乙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多少个?解答:(1)在后4小时内,甲一共比乙多加工了4200+400=4600(个)零件,甲每小时比乙多加工4600÷4=1150个零件。
(2)在前4小时内,甲实际只加工了4-2.5=1.5小时,甲1.5小时比乙1.5小时应多做1150×1.5=1725个零件,因此,1725+400=2125个零件就是乙2.5小时的工作量,即乙每小时加工2125÷2.5=850个,甲每小时加工850+1150=2000个。
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去B地,前3小时,甲因修车1小时,因此乙领先于甲4千米。
又经过3小时,甲反而领先了乙17千米。
求二人的速度。
解答:后3小时内,甲一共比乙多行:17+4=21(千米)甲每小时比乙多行:21÷3=7(千米)前3小时,甲实际工作了:3-1=2(小时)甲2小时比乙2小时多行:2x7=14(千米)乙的速度:(14+4)÷1=18(千米/时)甲的速度:7+18=25(千米/小时)5、师徒二人生产同一种零件,徒弟比师傅早2小时开工,当师傅生产了2小时后,发现自己比徒弟少做20个零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刚好拼成新的长方体,其表面积比
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35平方厘米,21平
方厘米和15平方厘米,且长、宽、高都是质数。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平方厘米,这个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数值都是质数(单位: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4.一块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那么,由1000的这样
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用210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实心的长方体。
已知长方体的高是10厘米,并且长和宽都大于高。
这个长方体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6.把一根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1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平方分米,求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
1.有一个小金鱼缸,长4分米、宽3分米,水深2分米。
把一个小
块假山石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了0.8分米。
这块假山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有三个正方体铁块,它们的表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54平方厘
米和294平方厘米.现将三个正方体铁块熔成一个大正方体,求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3.有一块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盛水的长方体容
器中。
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了0.5厘米。
这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有两个长方体水缸,甲缸长3分米,宽和高都是2分米;乙缸长4
分米,宽是2分米,里面的水深1.5分米。
现把乙缸中的水倒进甲缸,水在甲缸里深几分米?
5.有一块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把它锻造成一块长方体,
这块长方体的截面是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体,求它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