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观测及其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可以用于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下面是一份关于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总计1200字以上。

一、仪器介绍二、仪器准备1.确保操作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明显的光源干扰。

2.打开仪器电源,待仪器启动完成。

3.检查试剂材料是否准备充分,必要时更换试剂。

三、仪器校准1.使用标准溶液进行仪器校准。

2.选择一个已知吸光度的标准溶液,如葡萄糖溶液。

3.在仪器上选择对应波长的标准曝光时间。

4.将标准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放入试样槽。

5.按照操作手册的指示,进行光度测量。

四、样品测量1.按照需要进行样品预处理,如样品溶解、稀释等。

2.将样品加入比色皿中,放入试样槽。

3.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及曝光时间。

4.按下“开始测量”按钮,进行光度测量。

五、实验记录1.记录样品的波长范围和测量曝光时间。

2.记录实验所用的标准溶液浓度及吸光度。

3.记录样品吸光度测量结果,并详细描述实验条件。

六、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记录计算吸光度值。

2.如果需要,可以制作吸光度曲线来进行数据处理。

3.分析数据,并进行结果的统计和绘图。

七、仪器维护1.每次使用结束后,及时将比色皿和试样槽清洗干净,避免残留污染。

2.定期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3.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保持仪器表面的干净,定期进行表面清洁。

5.注意仪器的防尘,尽量避免灰尘进入仪器。

八、安全操作1.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触碰仪器的光源和探头部分,以防灼伤。

2.操作时注意不要将试剂或样品溅到仪器上,以防腐蚀或污染。

3.注意电源和线缆的安全使用,避免触电或短路。

九、故障排除。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光度计操作规程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光度计操作规程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光度计操作规程分光光度计,又称光谱仪(spectrometer),是将成分多而杂的光,分解为光谱线的科学仪器。

测量范围一般包括波长范围为380~780 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380 nm的紫外光区。

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接受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

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380~78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操作步骤1)预热仪器。

为使测定稳定,将电源开关打开,使仪器预热20min,为了防止光电管疲乏,不要连续光照。

预热仪器时和在不测定时应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

2)选定波长。

依据试验要求,转动波长调整器,使指针指示所需要的单色光波长。

3)固定灵敏度档。

依据有色溶液对光的吸取情况,为使吸光度读数为0.2—0.7,选择合适的灵敏度。

为此,旋动灵敏度档,使其固定于某一档,在试验过程中不再变动。

一般测量固定在“1”档。

4)调整“0”点。

轻轻旋动调“0”电位器,使读数表头指针恰好位于透光度为“0”处(此时,比色皿暗箱盖是打开的,光路被切断,光电管不受光照)。

5)调整T=百分之一百。

将盛蒸馏水(或空白溶液或纯溶剂)的比色皿放入比色皿座架中的首格内,有色溶液放在其它格内,把比色皿暗箱盖子轻轻盖上,转动光量调整器,使透光度T=百分之一百,即表头指针恰好指在T=百分之一百处。

6)测定。

轻轻拉动比色皿座架拉杆,使有色溶液进入光路,此时表头指针所示为该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读数后,打开比色皿暗箱盖。

6)关机。

试验完毕,切断电源,将比色皿取出洗净,并将比色皿座架及暗箱用软纸擦净。

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光电管疲乏。

不测定时必需将比色皿暗箱盖打开,使光路切断,以延长光电管使用寿命。

2)比色皿的使用方法:①拿比色皿时,手指只能捏住比色皿的毛玻璃面,不要碰比色皿的透光面,以免沾污。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分光计是一种重要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对于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和透射能力。

它的调整和使用技巧对于正确测量和分析样品的吸收光谱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步骤。

第一步是分光计的初始调整。

这个过程主要是调整仪器的光源、单色器和检测器。

首先,打开仪器并预热光源。

然后,调整单色器,使其产生所需波长的单色光。

最后,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和调整其灵敏度。

第二步是样品的测量。

在使用分光计前,需要将样品溶液准备好。

然后,把样品溶液注入光程池中,调整光程池中溶液的光程。

确保光程池中溶液的厚度适当,并且无气泡和杂质。

接下来,把光程池放入仪器中,调整参考池并进行空白测量。

最后,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并记录数据。

在对分光计进行调整和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保持仪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样品和影响测量结果。

其次,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波长步进。

如果需要测量多个波长的吸收光谱,可以使用分光计软件自动扫描。

此外,要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在分光计的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溶液浓度。

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可能会发生光程差过大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

其次,要避免溶液的褪色和化学反应。

对于易被光降解的样品溶液,可以选择在较低的光强下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其他稳定性更好的溶液。

此外,如果需要对样品进行时间变化的测量,可以使用动力学测量模式。

在此模式下,可以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并观察样品的光谱变化。

这对于了解物质在不同时间点的反应或变化过程非常有帮助。

总之,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对于正确测量和分析样品的吸收光谱至关重要。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调整和维护,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样品溶液浓度,并注意特殊的测量技巧和方法。

只有正确使用分光计,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一、引言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光学分析、药物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分光光度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明亮,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检查分光光度计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请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选择合适的光栅和滤光片,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所需波长和光线强度。

三、样品处理1. 样品准备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操作说明书,并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 对涉及有毒、易燃、易爆等物质的样品,应注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仪器操作1. 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待仪器完成自检后进入工作状态。

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参考点,点击菜单进行进一步的参数调整。

3. 将待测样品装入样品池,确保样品表面光滑、干净,避免残留杂质对光线吸收的影响。

4. 对于溶液样品,应调整样品痕液厚度以确保光程长短一致。

5. 确保样品池在光线照射下无气泡产生,如有气泡产生,可轻轻敲打样品池排出气泡。

6. 点击菜单,选择所需测量模式,如吸光度、校准等,进行相应操作。

7. 调整光强,确保在允许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

8. 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测量,记录测量值。

9. 测量完成后,及时关闭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完成实验操作。

五、数据处理1. 对于多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相应的误差分析。

2. 如有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图表展示。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操作前,了解实验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2. 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规定操作,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阅读仪器说明书并掌握仪器操作步骤,确保正常可靠的仪器使用。

4. 调整光强时要谨慎,避免过弱或过强的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样品处理过程中,注意样品的纯度和光学特性,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6. 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记录应详尽并清晰,以备后续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调试方法

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调试方法

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与调试方法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分光技术主要是通过将光按照波长分离,从而分析光中的成分,并进行测量。

在物理实验中,使用分光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各种物理实验提供重要的数据。

一、分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分光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光的色散现象。

当光穿过一个具有色散性质的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从而分离出光谱。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分光技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

在物理实验中,分光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利用分光技术可以测量物质的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谱,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此外,分光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光的强度和能量,研究光的发射和吸收过程。

通过分光技术,可以研究材料的电子能级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性质等。

二、调试分光仪的方法和步骤在进行物理实验前,正确地调试分光仪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调试方法和步骤:1. 确定光源的位置和方向:首先要确保光源的位置和方向正确。

将光源置于光路中央,并使其与光路保持垂直,以获得最佳的光束。

2. 调整光的进出口:根据实验需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进出口口径。

将样品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确保光线能够正确地进出样品。

3. 调节分光镜的角度:分光镜是分光仪的核心部件之一。

通过调节分光镜的角度,可以实现光的分离并获得所需的光谱。

调整分光镜的角度,使得分散光和收敛光能够准确地聚焦。

4. 调节光谱仪的入射和出射角度:调节光谱仪的入射和出射角度,可以实现所需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

根据需要,调整光谱仪的参数以正确地捕捉光谱,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调试好分光仪后,进行光谱测量,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软件或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所需的结果。

三、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案例分光技术在物理实验中有着丰富的应用案例。

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吸收、发射或透射光谱,可以对物质进行组成和结构分析。

光路的调节与观测数据处理

光路的调节与观测数据处理

光路的调节与观测数据处理
光路的调节和观测数据处理是光学实验和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光路调节方面,主要涉及如何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光路的准直性,以及如何调节光路的长度、角度和位置等。

保证光源的稳定性是确保实验结果精确可靠的前提。

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稳定性好的激光器或光源,利用稳定的电源供应,以及适当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和稳定器等。

光路的准直性对于光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分辨能力至关重要。

在调节光路的准直性时,可以使用准直仪或斜光源作为参考,调整光路镜片和光束的角度和方向,使光束尽可能直线传播。

观测数据处理是指对实验中得到的光学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可能涉及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如干涉仪、光谱仪等,然后对观测到的信号进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基线校正、噪声滤波、背景扣除、信噪比提高以及峰值和谱线拟合等。

总之,光路的调节和观测数据处理是光学实验和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调节和准确的数据处理,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

分光光度计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样品室、光栅和光电检测器。

光源发出一束光线,经过光栅的光线会发生衍射,然后进入样品室,样品吸收一部分光线,剩余的经过光电检测器后被转化为电信号。

分光光度计会测量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差异,据此计算溶液的吸光度。

操作分光光度计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打开分光光度计并等待预热,校准仪器,确保其准确度。

通常可以使用空白试剂即不含任何物质的溶液来进行校准。

2. 设置波长:根据实验需求设置所需的波长。

旋转光栅调节按钮或者键盘上的波长调节按钮,使仪器显示所需波长。

常见的波长范围是200-800 nm。

3.放置空白试剂:选择一种透明溶液作为空白试剂,将其转移到样品室中,确保样品室内无气泡和杂质。

关闭样品室。

4.零点调零:选择一个与空白试剂相近的波长,通过调节零点调零旋钮或键盘上的零点调零按钮,使光电检测器的读数为零。

5.测量样品:将需要测量的溶液转移到样品室中,确保样品室内无气泡和杂质。

关闭样品室。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波长,并将分光光度计调至该波长。

6.讲样品的吸光度读数:记录分光光度计显示的吸光度读数。

如果需要对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可以重复步骤4和57.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需求,可以将吸光度读数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推断样品的浓度或其他信息。

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波长选择:根据需要测量的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选择合适的波长。

在测量吸光度时,应选择吸收峰附近的波长,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样品制备:样品应尽量避免溶解剂或其他杂质的影响,应选择透明度高的溶液。

有时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使其浓度能够落在标准曲线范围之内。

3.校准和零点调零: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进行仪器的校准和零点调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校准使用空白试剂进行,零点调零使用相近波长进行。

4.注意事项: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时,样品室的门应完全关闭,以保证光路的稳定性。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甲基红离解常数 实验数据处理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甲基红离解常数 实验数据处理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甲基红离解常数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1. 分光光度计检测设备校准在实验前,首先需要进行仪器校准。

仪器校准的目的是确保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数据精确可靠。

仪器校准需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对零点进行校准,第二次是对波长进行校准。

具体步骤如下:(1)零点校准使用高纯水填充比色皿,并调整比色皿间距至适当位置。

把红外线筛片打开,把比色皿放入比色池,并调整宽度到适当位置。

然后,选择“零”或“100%T”模式,点击“零点校准”按钮,待数字显示为零时校准结束。

(2)波长校准调节器上的波长显示器显示的数字应与容器中所含的指定化合物的波长匹配。

将目标溶液(即甲基红溶液)加入比色皿中放到比色池中,将波长调节到目标波长,如果波长显示不准确,使用调节器进行纠正,待数字显示准确后校准结束。

2. 熟悉甲基红离解反应反应机理甲基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它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离解反应,产生甲基红负离子和H+离子。

该反应可以表示为:HMR ⇌ MR- + H+反应深度可以用甲基红离解常数(K)表示:3. 数据分析(1)绘制甲基红吸收光谱根据不同浓度甲基红溶液的吸收光谱,可以绘制出一个甲基红的吸收光谱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中横轴为波长,纵轴为吸光度。

(2)确定反应物与产物的浓度假设甲基红初始浓度为C0,吸收光度为A0,在稀释成C1浓度时,吸光度为A1,则有:A0 = εlC0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比色皿间距),C为溶液浓度。

计算出A0和A1之后,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

(3)计算离解常数根据反应式,在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比等于离解常数K。

C(H+)/ C(MR-) = K = A/(1-A)(εr/εMR)最终,计算出不同浓度下的离解常数K值,可以绘制出浓度与K值的曲线。

根据这条曲线,可以得到K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甲基红的离解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meflat
Skyflat
2011/4/14
孔旭
8
Standards
HeAr
Object
2011/4/14
孔旭
9
6.3 光谱处理 IRAF简介

IRAF is the 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

a general purpose software system for th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of astronomical data

The final extracted flux-calibrated spectrum
2011/4/14
孔旭
24
Dealing with Multiple Stars On the Slit
6.4 星系红移的确定
obs em z em
Spectral Lines - Doppler
第六章 分光观测及其数据处理
6.1 观测准备:申请时间、观测源 6.2 光谱观测:仪器设置,时间计算 6.3 光谱处理:bias、flat、obj. standards、HeAr… 6.4 星系红移的确定:redshift、rest frame 6.5 谱线特征的测量:F、prof.、EW、FWHM 6.6 恒星连续谱测定:一级标准星、二级、…
35
BzKs by VLT

/

初始化:mkiraf login.cl、 uparm/ 登陆退出:cl;logout 在线帮助:help splot ;help display 参数设置:epar;lpar 显示图象:display *.fits or display *.imh 格式转化:rfits;wfits
flatcombine response ccdproc illum imarrith
5.
Process all of the rest of your data through ccdproc using perfectFlat for your flat ccdproc
Extraction and Calibration Overview
obs em z em
谱线红移:当天体离开我们时,天体光谱中的谱线都向光谱的 红端位移,波长变长(红移);当天体接近我们时,谱线向光谱的 紫端位移,波长变短(蓝移)。
观测坐标系 静止坐标系:红移校正
2011/4/14
28
Doppler Examples
2011/4/14
孔旭
30
L ε L δL γLβL α

Extracting the Comparison Exposures apall
Determinating the Dispersion Solution identify

在定标灯光谱上选取一些3或4条发射线,标定波长 拟合给出波长和pix的对应关系,d可以删除错误点 多次重复,给出最终波长与pix的关系( Dispersion Solutions )
1. 2.
Find the spectrum :display; implot Define the extraction window and the background windows Trace the center of spatial profile as a function of the dispersion axis Sum the spectrum within the extraction window, subtracting sky
观测式样:
Files k0116001-5 k0116006-10 k0116011-15 k0116016 k0116017 Obj. Bias Domeflat Skyflat HeAr HD19445 Btime Exp.(s) R.A. Dec. Epoch 16:30:00 0 16:32:00 90 17:00:00 3 18:40:00 30 18:50:15 60 03:08:26 26:20:35 2000
B_sample=-20:-8,8:20 b_naver=-100 b_funct=chebyshev b_order=2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Trace
t_nsum=10 t_step=10 t_funct=spline3 t_niter=1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Summation and Background Subtraction

Extracting the Spectrum : apall Parameters: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Extracti=10 width=10 lower=-5 upper=5 resize=no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Background Windows
Hydrogen energy-level diagram
Excitation, de-excitation, ionization:
0.3762
Spectroscopy: The best way to determine the redshift of galaxy
2011/4/14
孔旭
Background=fit weights=variances clean=yes saturation=32400 …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Output Format
Format=multispec extras=yes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Extraction Aperture
2011/4/14
孔旭
17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Trace
t_nsum=10 t_step=10 t_funct=spline3 t_niter=1
2011/4/14
孔旭
18
Finnal extracted spectrum
Wavelength Calibration

Assigning the Dispersion Solutions to the Object Exposure dispcor
2011/4/14
孔旭
21
Flux Calibration

Correct the airmasses to midexposure by running the setairmass routine Establish the correct subdirectory for the standard star observations in the parameter file of the package Establish the correct file to use for extinction correction of your data
6.1 观测准备

观测申请:
项目名称 科学内容:大量阅读文献

课题的科学意义 + 望远镜的观测能力 观测时间:月份和月相(有月夜、无月夜,灰夜) 最近成果:paper list 仪器要求:折轴、卡焦、BFOSC 观测对象:list

观测工具
观测时间的计算:望远镜webpage proas
Pre-Extraction Reductions for CCD Data
1.
Examine a flat field exposure and determine the area of the chip that contains good data
implot good data & overscan regions
line=INDEF nsum=10 width=10 lower=-5 upper=5 resize=no
Parameters Controlling the Background Windows
B_sample=-20:-8,8:20 b_naver=-100 b_funct=chebyshev b_order=2

Proas: planning of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Proas:a program devoted to the computation of the visibility conditions of astronomical objects.
http://www.ucm.es/info/Astrof/software/proas/proas.html




For each standard star observation execute the task standard
The sensfunc task will allow you to interactively fit the sensitivity function as a function of wavelength using the output file from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function determined by sensfunc is applied to your data by the calibrate task
02:27:17
02:27:17 02:27:17 03:08:26
33:34:45
33:34:45 33:34:45 26:20:35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