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情感情商与管理
王怀明调整的组织行为学课程rn_教学大纲(第二版)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相关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每学期学时:54制作者:王怀明1.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等方面对员工在各种工作组织中的工作行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系统的、开放的、权变的组织观点,了解员工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为学习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行为科学基础。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②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③掌握员工在组织中工作行为的基本规律;④掌握员工激励的理论与方法;⑤了解群体行为的规律以及团队建设的方法。
⑥掌握领导理论的最新发展⑦掌握组织诊断和组织变革的技术(4)本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论,主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个体行为研究,主要涉及个性、学习、知觉、态度、员工激励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群体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的类型、群体的结构、群体规模、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团队建设,管理沟通,冲突管理,领导理论等相关内容;第四部分是组织行为研究,主要研究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2.开课专业、教学用书与参考书(1)开课专业、年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年级、工商管理专业2年级(2)教学用书孙卫敏主编,《组织行为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3)相关参考书①卢胜忠等著,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第三节情绪与管理)

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境选择与情境修改
情境选择与情境修改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情境时,有意识地选择或修改外部环境,以适应 自己的情绪需求。例如,在工作场所中,个体可以选择与同事沟通或调整工作任务,以降 低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
注意部署与认知回避
注意部署与认知回避是指个体通过转移注意力或避免特定思维来调节情绪状态。例如,当 感到沮丧或焦虑时,个体可以尝试专注于其他事物或避免过度思考负面情境,以缓解消极 情绪的影响。
情绪表达与社交互动
情绪表达与社交互动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选择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并与他人进行互动 。例如,在团队工作中,个体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表达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氛围,提 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05
情绪与管理者的关系
管理者情绪的重要性
情绪影响决策
管理者的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制 定和执行具有重要影响,积极 的情绪有助于更全面、创造性 地思考问题,而消极情绪可能 导致决策偏颇。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第三节情 绪与管理)
目
CONTENCT
录
• 情绪的概述 • 组织中的情绪管理 • 情绪对组织的影响 • 组织中的情绪调节 • 情绪与管理者的关系
01
情绪的概述
情绪的定义
01
02
03
04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 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 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100%
调节情绪
管理者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在面对压力、挑战和冲突时保持 冷静、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80%
寻求支持
管理者可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建 议,如与同事、家人或专业人士 交流,以缓解情绪压力。
管理者的情绪表达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完整版)

➢学习 ★ 学习 学习的三个理论 ★ 操作性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条件反射的学习
➢行为塑造
★ 行为塑造 行为塑造的方法
★积极强化、 ★消极强化、 ★惩罚、 ★忽视 强化程序 ★连续强化、 ★固定时距 、 ★可变时距 、 ★固定比例 、 ★可变比例
➢行为校正
五个步骤
了解: 体质能力 能力——工作的匹配 组织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一是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基因和胎儿 期因母体内环境影响所造成的个体特征;
二是后天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学校教 育和社会历史文化的作用等;
三是个人的主观努力。
喜欢数学、物理和 化学等学科
喜欢语言、历史、 人文地理等学科
在语言流畅性及读、写、 拼等方面均占优势
很聪明 很笨 视知觉 听觉 能力 能力
男性 女性
传统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沟通
社会交往
第二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 学习目标(3课时) 掌握:
能力 传记特点 学习 行为塑造
能力
能力: 项 任个 务体 的能 可够 能成 性功 。完
成 工 作 中 各
实际能力 潜在能力
从事那些心 理活动所需 要的能力。
心理
体质
总体能力
能力
能力
能力——工作的匹配
传记特点
的身份出现
创业者
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 机会,推动能够带来
变革的方案
决
混乱处理者
策
角
色
资源分配者
当组织面临重大的、 意外的混乱时,负 责采取正确的行动
作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批准组织 中的重大决策
谈判者
在主要的谈判当中 代表组织行使责任
团队建设中的情商与情感管理

团队建设中的情商与情感管理在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下,无论是企业还是团队都逐渐认识到培养情商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情感管理能力,而情感管理能力则是一个人在团队中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也是团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情商的培养情商是指一个人在情感、心态、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情商高的人往往能够用自己的情感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沟通、合作,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别人的情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因此,在团队建设中,提高情商是非常必要的。
1. 培养自我意识一个人的情商越高,越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做出积极的调整。
提高自我意识的方法包括进行内省、记录日志、并和朋友、家人、同事交流等。
2.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每个人都经历过流泪、发怒、耐心不够等情况,而情商高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还包括积极面对问题并学会宽容。
3. 培养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感受并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
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是提高情商的关键能力,可以通过关注他人、监听和汇报他人的意见来加强。
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情感管理是指一个人能够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包括情绪、态度、想法等。
情感管理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况,也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情况。
情感管理对于团队建设中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成功非常重要。
1. 建立信任在团队中,建立信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员工缺乏信任感,他可能不会把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分享给其他人,这会导致团队的欠发展。
通过情感管理能力,一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从而建立信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运作效率。
2. 促进个人成长情感管理能力也可以促进个人成长。
一个情感管理能力强的人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因情绪影响正常工作。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情感管理能力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不断成长和进步。
0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个性和情绪)

本章目录
本章包括: 第一节、个体差异和行为 第二节、个性差异和管理 第三节、情绪 第四节、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第一节、个体差异和行为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的决定因素 三、五大个性维度 四、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类型指标 五、其他个性特征工具
一、个性的概念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上说,个性的定义是:“个体 是怎样影响别人的,是怎样理解和看待他自己的,以及 他内部和外部的可以测量的特质。”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假定:第一,人会怎样影响别 人,这主要取决于他的外形(如身高、体重)和行为。 第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在实践和学习过程中 通过和环境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而形成独特的自我概念。 第三,每个人都具有一些特质和特性,正是各种特质相 互作用,才形成个性的总体表现形式。
一、根据个性特质合理安排工作
霍兰德的个性类型与职业范例 类型 现实 型 研究 型 社会 型 传统 型 企业 型 艺术 型 偏好 个性特质 职业范例 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 配线工人、农场主 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数 学家、新闻记者 社会工作者、教师、议员、 临床心理学家 会计、业务经理、银行出 纳员、档案管理员 偏好需要技能、力量、 害羞、真诚、持久、稳 协调性的体力活动 定、顺从,实际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 分析、创造、好奇、独 理解的活动 立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 社会、友好、合作、理 人的活动 解 偏好规范、有序、清楚 顺从、高效、实际、缺 明确的活动 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
三、情绪智力
(一)什么是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因为情商并不像智商那 样以一个具体数字表示的,更不是一个商数。 (二)情绪智力的五个维度 1.自我意识 2.自我管理 3.自我激励 4.感同身受 5.社会技能 (三)关于情绪智力的几个结论 1.情绪智力的水平并非由遗传所决定的,也不是在儿童早期 阶段就已发展定型的,而是在人的一生中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而得 以不断的提高,它能从经验中不断地汲取营养。 2.研究还表明,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和结果。 3.戈尔曼特别指出,对企业领导来说,情绪方面的因素更为 重要。
04 组织行为学-3 情感

2.情绪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粘合剂,它们使你贴近某人;作为 一种消极的社会防水剂,它们使你远离他人。 情绪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 和帮助。表情还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医生常把表情 作为诊断的指标之一。
3.情绪对认知的作用
情绪在记忆中,像背景一样,会同时储存在他们的记 忆中。如果激发了相同的情绪,就能引起相应的记忆.
我们可以读出情绪
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
面部表情指面部肌肉活动的模式,能比较精 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 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
身体的姿势。 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在音调、速度、节奏等方
面的表现。
全世界通用的7种情绪
恐惧、厌恶、高兴、惊奇、轻蔑、生气和悲伤
睡眠 对心境同样重要。睡眠少会导致人的心境和情绪差 ,人们会感到疲惫、急躁、不太警觉。
锻炼 锻炼会加强人们的积极心境,对于那些失望的人来 说,锻炼的治疗效果最好。 年龄 当人们便老时,消极情绪反而少了。高度积极的心 境持续的时间更长。
性别 女性比男性的情绪表达更多;她们更强烈地体会到情 绪;她们更频繁地表达情绪。在阅读非言语和副语言线 索方面,女性比男性更擅长。 组织 在美国,对负面情绪和强烈情绪的表达有一定的偏见 。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畏惧、焦虑、愤怒等都不太受欢 迎。强烈情绪的表达,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一 般不容易被接受,因为人们认为它会破坏正常的工作成 绩。
失控怎么办?——如何控制你的情绪?
我的情绪我可以控制,我可以过快乐的生活! 治标—— 自我安慰/改变你的行为模式 我又得到一次成长的机会 适当宣泄:说、写、唱 身体动一动,跳跳舞,看电影 加油,加油~ 多笑一笑!
王怀明调整的组织行为学课程rn_教学大纲(第二版)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相关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每学期学时:54制作者:王怀明1.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管理各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等方面对员工在各种工作组织中的工作行为的特点与规律进行研究。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系统的、开放的、权变的组织观点,了解员工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以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为学习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行为科学基础。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教学目的与要求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②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③掌握员工在组织中工作行为的基本规律;④掌握员工激励的理论与方法;⑤了解群体行为的规律以及团队建设的方法。
⑥掌握领导理论的最新发展⑦掌握组织诊断和组织变革的技术(4)本课程内容提要本课程为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论,主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个体行为研究,主要涉及个性、学习、知觉、态度、员工激励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群体行为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的类型、群体的结构、群体规模、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团队建设,管理沟通,冲突管理,领导理论等相关内容;第四部分是组织行为研究,主要研究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
2.开课专业、教学用书与参考书(1)开课专业、年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一年级、工商管理专业2年级(2)教学用书孙卫敏主编,《组织行为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3)相关参考书①卢胜忠等著,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
组织行为学情感情商与管理

促进团队合作
情商高的员工能够更好地处理团 队中的冲突和矛盾,促进团队合 作,提高团队绩效。
高情商员工的特点与优势
自我认知
高情商员工能够更好地认识自 己的情绪和需求,从而更好地
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自我控制
高情商员工能够更好地控制自 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情绪波 动对工作的影响。
同理心
高情商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他 人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更好地 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提供实践机会
组织可以提供实践机会 ,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 提高情商。
05 情感情商与组织绩效
情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商高的团队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 绩效。
增强创新能力
情商有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意和想象力,推动组织在产品、服务和 流程方面的创新。
提升领导效能
情商的构成要素
自我认知 自我调节 自我激励 社交意识 关系管理
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以及在特 定情境下的反应模式。
能够控制情绪,调整心态,保持冷静和理性 。
能够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克服困难和挑 战,以实现目标。
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和需求,理解其观点和 立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够有效地处理冲突和建立信任,与他人合 作实现共同目标。
高情商的领导者能够更好地激励和指导团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降低冲突和内耗
情商有助于减少组织内部的矛盾和冲突,降低内耗,提高整体效率。
高情商组织的特征与优势
01
良好的沟通氛围
高情商组织内部沟通顺畅,信息 传递准确,减少误解和冲突。
03
员工满意度高
高情商组织能够关注员工需求,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 生的情感体验。
应激状态下人的两种行为(1)一定的紧张、高 度的警觉,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使人做出平 时所不能做出的大胆判断和动作。(2)紧张和 惊恐导致人们感知、注意产生局限、思维迟滞、 行动刻板,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大大削弱。
典型的社会性情感状态 道德感: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
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产生的主观体验。道德标准 在不同时代、民族、社会中是不同的。 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个体就会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并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
信号作用:表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 通思想的主要媒介之一。适应功能也是通过 它的信号作用得以实现的。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2. 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 性。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 能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 不良后果的推脱。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的激励 作用。
➢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 态,是人对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出现应激状态的原因(1)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 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2)无能为力的失 助感和紧张感。
➢ 动力性,“增力——减力”,与主体需要满足的程度 相联系,积极情绪提高活动能力,消极情绪减弱活 动能力。如:快乐和悲哀、敬仰和轻蔑。
➢ 紧张度,“紧张——轻松”,想要动作的冲动之强弱 ,与当前事件的紧迫性、心理准备和个体品质有关 。
➢ 激动性,“激动——平静”,反映过渡兴奋和抑制状 态。激动是短暂的、猛烈的、爆发的体验,平静是 人在平静状态下的体验。如:狂喜、暴怒、麻木、 冷漠。
荀子:好、恶、喜、怒、哀、乐
笛卡尔: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 悲哀
普拉切克: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划分情绪 ,构成三维锥体模型。
➢ 基本情绪 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 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惊奇和兴趣、厌恶
➢ 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和情感 含羞、骄傲与自责
➢ 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爱、恨
4. 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 联系:
1.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 感是在情绪的稳定固着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 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
2. 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 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得强度,情感的性 质决定了在一定情景下情绪表现得形式。
3.1.2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以及表情动作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3)包括内部的生理变化和外部的行为表现。呼情感的维度和两极性
维度:指情绪、情感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 要包括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 和紧张度等。
两极性:维度特征的变化幅度,表现为两种 对立的状态,即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 与之对立的情绪与情感。
➢ 激情: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与人关系重大的事 件引起。
激情发展的三个阶段(1)由于意志力减弱,身体变化和 表情动作越来越失去控制(2)人失去意志的监督,发生 了不可控制的动作和失去理智的行为(3)激情爆发后的 平息阶段,出现平静和疲劳现象。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盛怒时 ,全身紧张,怒发冲冠;狂喜时的手舞足蹈,声嘶力竭 等。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情感 情商与管理
2020/8/21
心 理 心过 理程 现 象 人 格
认知 情绪、情感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气质和性格
本章主要内容
情绪与情感
情商
管理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3.1.1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是人对客观事 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 满足的反映。
➢ 强度,“强——弱”,与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大小、个 体的目的和动机强度有关。如:好感、喜欢、爱慕 、热爱、酷爱、痴狂。
情绪与情感的作用
适应功能:适当的情绪调节,降低焦虑与紧 张,能更好的克服困难、适应环境。
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状态称为行为的积极 诱因,适度的情绪兴奋促进主体积极的行动 ,从而增进行为的效率。
情绪与情感不同于认知,认知是人对客观事 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与情感反映的则是客 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包括了三个要点
(1)由一定对象引起,客观事物的刺激是产生情感 与情绪的前提。客观事物包括:外界事物、环境、 个体自身行为、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
(2)是主观的心理体验,体验是情绪与情感的基本 特征。人产生什么情绪与情感是主体的需要与客观 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没有关系的事物不会引起 人的情感与情绪。
典型的情绪状态 ➢ 心境(mood):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与事件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如得意、忧虑等。 具有弥散性。“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
样的态度体验。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
人格特征。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 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的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工作、生活、人 际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 极悲观,这既会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 心健康。
审美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 同的地方。如人们普遍认为仙鹤是美的,但对皮 肤的颜色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巴黎的艾菲尔铁 塔在建造初期被认为是奇丑无比的铁塔,而现在 却成为法国的象征。
美感的来源(1)自然景象和人类创造物:如九 寨沟、艺术品、建筑等。(2)社会道德品质和 行为特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行为带给人美 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