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022年中考复习语文试卷(五)——文言文阅读(共120分)一、人物故事篇(一)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料量平:出入的东西都称量得很公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尝.为季氏史尝()(2)齐人称.之称()(3)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以()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2)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3.孔子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二)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

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

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①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

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②奸伏,郡无冤狱。

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

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六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故事一:《孔子惜风雨传》
孔子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被后人誉为“论语”。

孔子的学生有很多,其中一位名叫曾子。

有一天,曾子去拜访孔子,看到孔子正在吹着笛子。

曾子有些失望,觉得孔子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吹笛子。

曾子问道:“老师,你不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才对。


孔子笑了笑,说:“风雨之中,我不怕受苦,就怕你受苦。

何况吹笛子也是我的爱好,能帮我保持好心情。


曾子感到很惭愧,他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他意识到,人生不仅仅是学习,也需要有适当的休闲娱乐。

从那以后,曾子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开始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

故事二:《唐僧取经》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取得佛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天地神仙、妖魔鬼怪等种种困难。

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唐僧始终坚持正道,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一次,唐僧遇到了一只妖怪,妖怪要吃掉他。

唐僧向妖怪述说了佛法的教义。

妖怪被唐僧的谆谆教诲打动,最终放弃了伤害唐僧的念头,转变成了一只善鬼。

唐僧的修行精神感动了天地神仙,他们为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指导。

最终,唐僧取得了真经,带回了中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崇尚正义、坚守信念,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word完整版)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word完整版)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 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

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

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他做得都非常出色.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

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

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

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孔子说他像龙一样。

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

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课外阅读】孔子故事

【课外阅读】孔子故事

【课外阅读】孔子故事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好学。

司马迁《史记》有云:“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强,更伐陈。

”公元前489年,楚、吴两国陈兵陈国,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负函(今河南信阳)成为前线。

居于负函的孔子师徒不得不告别于对他们礼遇有加、勤于问政的楚大夫叶公,接受楚昭王之聘,准备前往楚国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

孔子带着子路、子贡、颜回等高足,沿大别山经邾国准备前往郢都。

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古栈道上。

沿途风光,饱览无余:农夫在田间荷锄劳作,牧童在山间牧牛牧羊。

一条条河流弯延曲折,清澈见底;一行行树林绿荫遮日,一片片竹林随风摇曳;一座座村庄紧密相连,阡陌交通,鸡犬之声相间,间或听到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

天黑了,他们便寄居在附近的村庄,或者找村民了解当时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搜集民歌、民谣,或者举办讲坛,探讨宣讲高深的“仁、义、礼、智、信”之道。

有时也在某个村落驻足二、三天以采风。

一天,伴随着阵阵蹄声,漫漫尘烟,他们来到了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

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

这里山色迷蒙,湖光潋艳,鸟语花香,好一片人间仙境。

走出街南不远,车夫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

孔子问道:“何故停车?”车夫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夫子。

”“让他们让道。

”“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答道。

子贡怒目圆睁地吼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是孔夫子的车!”听到子贡与小孩发生争执,孔子无奈只得亲自下车瞧个究竟。

见到仪表堂堂、儒衫飘逸举止优雅的一位长者,小孩们毫无惧色,不以为然,继续用石块垒筑他们的“城池”。

孔子抚摸着一个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公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小孩仰望着孔子说:“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孔子拜师阅读理解

孔子拜师阅读理解

孔子拜师阅读理解
以下是关于“孔子拜师”的阅读理解:
1. 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
根据原文信息得出,孔子拜老子为师是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想要更深入地学习。

2. 文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什么?
这两个词语表达了孔子为了拜老子为师,不畏艰辛,日夜兼程,风餐露宿,表现出他对于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3. 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对话,表现了什么?
孔子和老子的对话表现了他们对学问的敬重和对彼此的尊重。

孔子虽然已经很有学问,但他仍然谦虚地向老子请教,而老子也认可孔子的才华,并给予了他鼓励和肯定。

4.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读完课文后,我深感学习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应该停止学习、探求知识的脚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的谦虚精神,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和尊重。

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年.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地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3.孔子周游列国()年.4.孔子地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地(武官),他很有力气.5.孔子地母亲姓(颜),叫(徵在).孔子只有()岁,父亲便亡故了.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地第一个(文艺批评家.)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地人.7.孔子()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地愿望.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地人必须具备地: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地.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地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他做得都非常出色.10.孔子说:我到了(岁)地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11.孔子所教地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地.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12.孔子在()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孔子说他像龙一样.14.孔子地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地反对,失败了.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6.孔子无可奈何地时候,就常提起(命).17.鲁国地政权被季氏把持.季氏三个最有实力地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19.孔子地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20.孔子在()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21.公元前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22.孔子主张地(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地启发.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24.孔子在卫国得到和鲁国一样地待遇,但受到监视.仅仅在卫国几个月.25.孔子从卫国走时,被人嘲笑为(丧家狗).在(匡城)被卫国贵族(公孙戌)拘留.26.孔子没有到晋国去,是因为:晋国发生了内乱.只好又回到了卫国.27.孔子过了()年漂泊地生活,又回到了鲁国,已经()岁了.28.孔子唯一地儿子叫(孔鲤).29.孔子认为(颜渊)比自己聪明.30.子路死在(卫国).31.(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地形容.32.孔子死地时候是()岁,葬在(孔林).33.《孔子地故事》地作者是(李长之).34.孔子周游过地国家有: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没有到晋国.35.孔子岁时,在(陈蔡之间),师徒被困绝粮,后被(楚人)所救.36.孔子性格特点:德高望重、虚心求学.37.孔子编写了(《春秋》),整理了《诗经》.38.孔子地学费是(十条肉干).39.鲁庄公给孔子送了(鲤鱼).40.孔子在(宋国)受到了地迫害.41.孔子地弟子有()人,其中贤弟子()人.。

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20200420175722)

孔子的故事阅读及答案(20200420175722)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

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

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

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

他做得都非常出色。

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

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

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

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孔子说他像龙一样。

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

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

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

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孔子的故事》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

《孔子的故事》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

《孔子的故事》名著阅读试题及答案(选择题、判断题)一、选择题。

1.孔子什么时候出生?()A.公元前541年 B.公元前551年 C.公元前561年 D.公元前555年2.以下哪本书是孔子编撰的?()A.《论语》 B.《易经》 C.《春秋》 D.《左传》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老子 B.子路 C.子产 D.子贡4.孔子在哪个国家进行了第一次政治活动?()A.鲁国 B.齐国 C.卫国 D.齐国5.孔子招收弟子要什么条件?()A.一只鸡 B.十条肉干 C.一头猪 D.一只羊6.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孔子周游过的国家。

()A.晋国 B.卫国 C.燕国 D.陈国7.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是谁。

()A.颜回 B.冉有 C.子贡 D.子产8.以下不属于孔子的落后思想有哪些。

()A.等级思想 B.血统观念 C.迷信鬼神 D.专心教育9.孔子最后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

()A.哲人 B.圣人 C.士人 D.贫人10.《春秋》是一部什么著作。

()A.文学 B.历史 C.自然 D.哲学11.孔子死于什么时候。

()A.公元前477年 B.公元前478年 C.公元前479年 D.公元前480年12.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多少年的时间。

()A.十年 B.十四年 C.二十四年 D,二十年13.谁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A.季札 B.子路 C.子产 D.子贡14.孔子处于什么时期。

()A.春秋 B.战国 C.五代十国 D .秦朝15.孔子把老子比作“”。

()A.鸟 B.凤凰 C.龙 D.麒麟16.孔子拜见老子时,送了什么礼物。

()A.公鸡 B.大雁 C.鹰 D.鹦鹉17.孔子认为怎样的人可以为师。

()A.敏而好学 B.温故而知新 C.不耻下问 D.学而不厌18.孔子在晋国边境谱写的歌曲是《》()A.陬操 B.国风 C.韶 D.诗经19.孔子去了哪个国家三次。

()A.卫国 B.魏国 C.晋国 D.陈国20.孔子逝世时多少岁。

()A.70 B.73 C.83 D.8521.下列选项不是六种本领的一种的是()A.礼节 B.音乐 C.骑马 D.读书22.孔子的一些健康见解是受谁的影响?()A.子路 B.庄子 C.子产 D.子贡23.以下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老子 B.子路 C.子产 D.子贡24.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哪个社会阶层?()A.士 B.地主 C.贵族 D.贫民25.以下选项不属于鲁国三家势力的贵族之一的是?()A.叔孙氏 B.季孙氏 C.伯仲氏 D.孟氏26.孔子在外交取得胜利主要是什么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

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

3.孔子周游列国(14)年。

4.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

5.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只有(3)岁,父亲便亡故了。

6.季札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文艺批评家。

)就〈诗经〉来说,他乃是第一个予以系统批评的人。

7.孔子(15)岁时已经立下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愿望。

8.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

(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

9.孔子在二十六七岁时,才做过一两回小官。

一回是(乘田),这是管(牛羊)的官,一回是(委吏),这是一种(会计)工作。

他做得都非常出色。

10.孔子说:我到了(30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了主意了。

11.孔子所教的学生大多是(士)这一社会阶层的。

也就是多半是有钱人。

12.孔子在(30)岁时,有了第一批弟子。

13.孔子见老子,把(大雁)作为见面礼送给老子。

孔子说他像龙一样。

14.孔子的第一次政治活动是在齐国,由于(晏婴)的反对,失败了。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孔子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常提起(命)。

17.鲁国的政权被季氏把持。

季氏三个最有实力的家臣:仲怀梁、阳虎、公山不狃。

18.孔子最终没有帮(公山不狃)。

19.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循循善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耻下问……
20.孔子在(51)岁时真正从政,在鲁国当了(中都宰)。

21.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鲁定公举行(夹谷之会),鲁国、孔子在(外交)上胜利了。

22.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是受了晏婴的启发。

23.齐国用(美人计)离间了孔子和鲁定公,孔子离开了鲁国,来到了卫国。

24.孔子在卫国得到和鲁国一样的待遇,但受到监视。

仅仅在卫国几个月。

25.孔子从卫国走时,被人嘲笑为(丧家狗)。

在(匡城)被卫国贵族(公孙戌)拘留。

26.孔子没有到晋国去,是因为:晋国发生了内乱。

只好又回到了卫国。

27.孔子过了(14)年漂泊的生活,又回到了鲁国,已经(68)岁了。

28.孔子唯一的儿子叫(孔鲤)。

29.孔子认为(颜渊)比自己聪明。

30.子路死在(卫国)。

31.(哲人)是孔子最后对自己的形容。

32.孔子死的时候是(73)岁,葬在(孔林)。

33.《孔子的故事》的作者是(李长之)。

34.孔子周游过的国家有: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

没有到晋国。

35.孔子63岁时,在(陈蔡之间),师徒被困绝粮,后被(楚人)所救。

36.孔子性格特点:德高望重、虚心求学。

37.孔子编写了(《春秋》),整理了《诗经》。

38.孔子的学费是(十条肉干)。

39.鲁庄公给孔子送了(鲤鱼)。

40.孔子在(宋国)受到了的迫害。

41.孔子的弟子有(3000)人,其中贤弟子(72)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