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总结(不完全正确,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1.单电子近似:假设每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动的原子核势场及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该势场是具有与晶格同周期的周期性势场。

2.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电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再完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于转移到相邻的原子上去,因而,电子将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3.允带、禁带: N个原子相互靠近组成晶体,每个电子都要受到周围原子势场作用,结果是每一个N度简并的能级都分裂成距离很近能级,N个能级组成一个能带。

分裂的每一个能带都称为允带。

允带之间没有能级称为禁带。

4.准自由电子:内壳层的电子原来处于低能级,共有化运动很弱,其能级分裂得很小,能带很窄,外壳层电子原来处于高能级,特别是价电子,共有化运动很显著,如同自由运动的电子,常称为“准自由电子”,其能级分裂得很厉害,能带很宽。

6.导带、价带:对于被电子部分占满的能带,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可从外电场中吸收能量跃迁到未被电子占据的能级去,形成了电流,起导电作用,常称这种能带为导带。

下面是已被价电子占满的满带,也称价带。

8.(本证激发)本征半导体导电机构:对本征半导体,导带中出现多少电子,价带中相应地就出现多少空穴,导带上电子参与导电,价带上空穴也参与导电,这就是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9.回旋共振实验意义:这通常是指利用电子的回旋共振作用来进行测试的一种技术。

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出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并从而可求得能带极值附近的能带结构。

当交变电磁场角频率W等于回旋频率Wc时,就可以发生共振吸收,Wc=qB/有效质量10.波粒二象性,动量,能量P=m0v E=12P2m0P=hk1.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间的间隙位置,称为间隙式杂质。

2.替位式杂质: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称为替位式杂质。

3.施主杂质与施主能级: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

它们称为施主杂质或n型杂质。

半导体部分名词解释

半导体部分名词解释

1.单电子近似:即假设每个电子是周期性排列且在固定不动的原子核势场及其它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该势场是具有与晶格同周期的周期势场。

2.电子共有化运动:电子不再完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子转移到相邻的原子上去。

因而电子将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只发生在能量相同的壳层,其中最外层电子的公有化运动最显著。

3.电子在晶体内的共有化运动:晶体中电子不再完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而是可以从晶胞中某一点自由地运动到其它晶胞内的对应点,因而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电子在晶体内的共有化运动。

4.准自由电子:组成晶体的原子的外层电子共有化运动较强,其行为与自由电子近似,称为准自由电子。

5.本征激发:价带上的电子激发成为准自由电子。

亦即价带电子激发成为导带电子的过程称为本征激发。

6.有效质量的意义:它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使得在解决半导体中电子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可以不涉及到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

7.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进入半导体后,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间的间隙位置称为间隙式杂质。

通常外来杂质半径臂、比原晶格原子半径小很多。

8.替位式杂质:杂志原子进入半导体后,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常称为替位式杂质。

通常外来杂质半径与原晶格原子半径大小比较相近。

9.杂质电离:电子脱离杂志电子的束缚成为导电电子的过程称为杂质电离。

10.施主电离:施主杂质释放电子的过程叫做施主电离。

11.受主电离:空穴挣脱受主杂志束缚的过程称为受主电离。

12.施主杂质:杂质电离时,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称它们为施主杂质或n型杂质。

13.n型半导体:通常把主要依靠导带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或n型半导体。

14.受主杂质:杂质在纯净半导体中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称它们为受主杂质或p型杂质。

15.施主能级: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

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名词解释

1.单电子近似:假设每个电子是在周期性排列且固定不动的原子核势场及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中运动。

该势场是具有与晶格同周期的周期性势场。

2.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电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再完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于转移到相邻的原子上去,因而,电子将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3.允带、禁带:N个原子相互靠近组成晶体,每个电子都要受到周围原子势场作用,结果是每一个N度简并的能级都分裂成距离很近能级,N个能级组成一个能带。

分裂的每一个能带都称为允带。

允带之间没有能级称为禁带。

4.准自由电子:内壳层的电子原来处于低能级,共有化运动很弱,其能级分裂得很小,能带很窄,外壳层电子原来处于高能级,特别是价电子,共有化运动很显著,如同自由运动的电子,常称为“准自由电子〞,其能级分裂得很厉害,能带很宽。

6.导带、价带:对于被电子局部占满的能带,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可从外电场中吸收能量跃迁到未被电子占据的能级去,形成了电流,起导电作用,常称这种能带为导带。

下面是已被价电子占满的满带,也称价带。

8.〔本证激发〕本征半导体导电机构:对本征半导体,导带中出现多少电子,价带中相应地就出现多少空穴,导带上电子参与导电,价带上空穴也参与导电,这就是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构。

9.盘旋共振实验意义:这通常是指利用电子的盘旋共振作用来进行测试的一种技术。

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出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有效质量,并从而可求得能带极值附近的能带结构。

当交变电磁场角频率W等于盘旋频率Wc时,就可以发生共振吸收,Wc=qB/有效质量10.波粒二象性,动量,能量P=m0v E=12P2m0P=hk1.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间的间隙位置,称为间隙式杂质。

2.替位式杂质: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称为替位式杂质。

3.施主杂质与施主能级:能够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

它们称为施主杂质或n型杂质。

半导体物理简单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简单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基本名词解释极性半导体:含有离子键成分本征半导体:不含杂质的半导体本征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禁带宽度:脱离共价键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缺陷分类: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层错、晶粒间界)弗兰克尔缺陷:空位与间隙成对出现肖特基缺陷:只有空位杂质原子分类:替位式、间隙式施主杂质:释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受主杂质: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施主能级: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受主能级: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施主杂质电离能:被俘获的电子摆脱束缚成为自由电子所需要的能量受主杂质电离能:被俘获的空穴摆脱束缚从而参与导电所需要的能量N型半导体:主要依靠导带电子导电的半导体P 型半导体:主要依靠价带空穴导电的半导体浅能级杂质:在半导体禁带中产生能级距带边较近的杂质,对载流子浓度和导电类型影响大深能级杂质:施主能级距离导带底远,受主能级距离价带顶远,对载流子复合作用大补偿作用:施主杂志和受主杂质同时存在有相互抵消的作用双性行为:杂质既能表现为施主杂质又能表现为受主杂质(Si在GaAs中)等电子陷阱:等电子杂质因电负性的差将俘获某种载流子而成为带点中心能态密度(状态密度):单位能量间隔内的状态数目费米分布函数:能量为E的一个量子态被一个电子占据的概率费米能级(化学势):标志了电子的填充水平简并系统:服从费米统计率的电子系统非简并系统:服从玻尔兹曼统计率的电子系统,重掺杂半导体简并化条件:0-2k0T多数载流子:n型半导体的电子,p型半导体的空穴少数载流子:n型半导体的空穴,p型半导体的电子漂移运动: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所作的定向运动散射几率:一个电子在单位时间内受到的散射次数平均自由时间:一个电子在连续两次散射之间自由运动的时间平均自由程:一个电子在连续两次散射之间自由运动的路程载流子的主要散射机制:电离杂质散射、晶格振动散射、其他因素(等同能谷间散射、中性杂质、位错)非平衡载流子复合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净复合消失的电子-空穴对数准费米能级:非平衡态时,分别就价带和导带中的电子而言,各自处于平衡状态,用来描述对应状态的费米能级。

半导体物理之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之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之名词解释1.迁移率参考答案:单位电场作用下,载流子获得的平均定向运动速度,反映了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输运能力,是半导体物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参数之一。

迁移率的表达式为:*q m τμ= 可见,有效质量和弛豫时间(散射)是影响迁移率的因素。

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有能带结构(载流子有效质量)、温度和各种散射机构。

n p neu peu σ=+2.过剩载流子参考答案:在非平衡状态下,载流子的分布函数和浓度将与热平衡时的情形不同。

非平衡状态下的载流子称为非平衡载流子。

将非平衡载流子浓度超过热平衡时浓度的部分,称为过剩载流子。

非平衡过剩载流子浓度:00,n n n p p p ∆=-∆=-,且满足电中性条件:n p ∆=∆。

可以产生过剩载流子的外界影响包括光照(光注入)、外加电压(电注入)等。

对于注入情形,通过光照或外加电压(如碰撞电离)产生过剩载流子:2np n>,对于抽取情形,通i过外加电压使得载流子浓度减小:2np n<。

i3.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即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的杂质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五价元素(如磷),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就形成了N型半导体.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自由电子主要由杂质原子提供,空穴由热激发形成.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自由电子)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就越强. P型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即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的杂质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价元素(如硼),使之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子,就形成P型半导体.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子,自由电子为少子,主要靠空穴导电.空穴主要由杂质原子提供,自由电子由热激发形成.掺入的杂质越多,多子(空穴)的浓度就越高,导电性能就越强.4.能带当N个原子处于孤立状态时,相距较远时,它们的能级是简并的,当N个原子相接近形成晶体时发生原子轨道的交叠并产生能级分裂现象。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精)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精)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1、直接复合:电子在导带与价带间直接跃迁而引起非平衡载流子的复合。

2、间接复合:指的是非平衡载流子通过复合中心的复合。

3、俄歇复合:载流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发生电子-空穴复合时,把多余的能量传给另一个载流子,使这个载流子被激发到能量更高的能级上去,当它重新跃迁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常以声子的形式放出,这种复合称为俄歇复合,显然这是一种非辐射复合。

4、施主杂质:V族杂质在硅、锗中电离时,能够施放电子而产生导电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称它们为施主杂质或n型杂质。

5、受主杂质:Ⅲ族杂质在硅、锗中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点中心,所以称它们为受主杂质或p型杂质。

6、多数载流子:半导体材料中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

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数载流子, 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7、能谷间散射:8、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就是没有杂质和缺陷的半导体。

9、准费米能级: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可以认为它们都处于准平衡状态(即导带所有的电子和价带所有的空穴分别处于准平衡状态。

对于处于准平衡状态的非平衡载流子,可以近似地引入与Fermi能级相类似的物理量——准Fermi能级来分析其统计分布;当然,采用准Fermi能级这个概念,是一种近似,但确是一种较好的近似。

基于这种近似,对于导带中的非平衡电子,即可引入电子的准Fermi能级;对于价带中的非平衡空穴,即可引入空穴的准Fermi能级。

10、禁带:能带结构中能态密度为零的能量区间。

11、价带:半导体或绝缘体中,在绝对零度下能被电子沾满的最高能带。

12、导带:导带是自由电子形成的能量空间,即固体结构内自由运动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范围。

13、束缚激子:等电子陷阱俘获载流子后成为带电中心,这一中心由于库仑作用又能俘获另一种带电符号相反的载流子从而成为定域激子,称为束缚激子。

14、浅能级杂质:在半导体中、其价电子受到束缚较弱的那些杂质原子,往往就是能够提供载流子(电子或空穴的施主、受主杂质,它们在半导体中形成的能级都比较靠近价带顶或导带底,因此称其为浅能级杂质。

名词解释(半导体物理)

名词解释(半导体物理)

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边和价带边处于k空间相同点的半导体通常被称为直接带隙半导体。

电子要跃迁的导带上产生导电的电子和空穴(形成半满能带)只需要吸收能量。

例子有GaAs,InP,InSb。

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边和价带边处于k空间不同点的半导体通常被称为间接带隙半导体。

形成半满能带不只需要吸收能量,还要该变动量。

例子有Ge,Si。

准费米能级:非平衡态的电子与空穴各自处于热平衡态--准平衡态,可以定义EFn、EFp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准费米能级。

有效质量:在讨论半导体的载流子在外场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时,由于载流子既受到外场的作用,又受到晶体内部周期性势场的作用,只要将内部势场的复杂作用包含在引入的有效质量中,并用它来代替惯性质量,就可以方便地采用经典力学定律来描写。

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有效质量和惯性质量不一样,它是各向异性的。

有效质量是半导体内部势场的概括。

纵向有效质量和横向有效质量:由于半导体材料的k空间等能面是椭球面,有效质量是各向异性的。

在回旋共振实验中,当磁感应强度相对晶轴有不同取向时,可以得到为数不等的吸收峰,在分析时引入纵向有效高质量和横向有效质量表示旋转椭球等能面在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上的有效质量的差别。

是晶体各向异性的反映。

扩散长度: 指的是非平衡载流子在复合前所能扩散深入样品的平均距离,它由扩散系数和材料的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决定,即L=√Dt。

牵引长度:是指非平衡载流子在电场E作用下,在寿命t时间内所漂移的的距离, 即L(E)=Eut,有电场,迁移率和寿命决定。

费米能级:表示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在不对外做功的情况下,增加一个电子所引起系统能量的变化。

它标志了电子填充能级水平,与温度,材料的导电类型以及掺杂浓度等因素有关。

电子亲和势:表示要使得半导体导带底的电子逃逸出体外(相对于真空能级)所需的最小能量,对半导体材料而言,它与导电类型,掺杂浓度无关。

复合中心: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可以在禁带中形成一定的能级,对非平衡载流子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

半导体物理学名词解释1.能带:在晶体中可以容纳电子的一系列能2.允带:分裂的每一个能带都称为允带。

3.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底和价带顶对应的电子波矢相同间接带隙半导体:导带底和价带顶对应的电子波矢不相同4、施主杂质:能够施放电子而在导带中产生电子并形成正电中心的杂质,称为施主杂质。

施主能级:被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的能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

5、受主杂质:能够能够接受电子而在价带中产生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的杂质,称为受主杂质。

受主能级: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称为受主能级。

6、本征半导体:本征半导体就是没有杂质和缺陷的半导体。

7、禁带宽度: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的能量差。

8、禁带:(导带底与价带顶之间能带)9、价带:(0K 条件下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高的能带)10、导带:(0K 条件下未被电子填充的能量最低的能带)11、迁移率:表示单位场强下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单位cm^2/(V ·s)。

12、有效质量:的作用。

有效质量表达式为:,速度:13、电子:带负电的导电载流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后形成的自由电子,对应于导带中占据的电子空穴:带正电的导电载流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后形成的电子空位,对应于价带中的电子空位14、费米分布:大量电子在不同能量量子态上的统计分布。

费米分布函数为:15、漂移运动: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扩散运动:载流子在浓度梯度下发生的定向运动。

16、本征载流子:就是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即不是由掺杂所产生出来的。

17、产生:电子和空穴被形成的过程222*dk Ed h m n =E E Fe Ef 011)(-+=直接复合:导带中的电子越过禁带直接跃迁到价带,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这样的复合过程称为直接复合间接复合:导带中的电子通过禁带的复合中心能级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这样的复合过程称为间接复合。

复合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复合的电子-空穴对数。

18、散射:载流子与其它粒子发生弹性或非弹性碰撞,碰撞后载流子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了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质量:粒子在晶体中运动时具有的等效质量,它概括了半导体内部势场的作用。


物理意义:1.有效质量的大小仍然是惯性大小的量度;2.有效质量反映了电子在晶格与外场之间能量和动量的传递,因此可正可负。

●能带:晶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在某些能量区间能级分布是准连续的,在某些
区间没有能及分布。

这些区间在能级图中表现为带状,称之为能带。

●空穴:假想的粒子,与价带顶部的空状态相关的带正电“粒子”。

●空穴:在电子挣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其价键中所留下来的空位。

●空穴:定义价带中空着的状态看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称为空穴。

●替位式杂质:杂质原子取代晶格原子而位于晶格点处。

●间隙式杂质:杂质原子位于晶格原子的间隙位置。

●点缺陷:是最简单的晶体缺陷,它是在结点上或邻近的微观区域内偏离晶体结构正常排
列的一种缺陷。

包括:间隙原子和空位是成对出现的弗仓克耳缺陷和只在晶体内形成空位而无间隙原子的肖特基缺陷。

●施主能级:通过施主掺杂在半导体的禁带中形成缺陷能级,被子施主杂质束缚的电子能
量状态称为施主能级。

●施主能级:离化能很小,在常温下就能电离而向导带提供电子,自身成为带正电的电离
施主,通常称这些杂质能级为施主能级。

●受主杂质: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电中心的杂质。

●受主杂质:Ⅲ族杂质在硅、锗中能够接受电子而产生导电空穴,并形成负点中心,所以
称它们为受主杂质或p型杂质。

●受主能级:通过受主掺杂在半导体的禁带中形成缺陷能级。

正常情况下,此能级为空穴
所占据,这个被受主杂质束缚的空穴的能量状态称为受主能级。

●n型半导体:以电子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

●p型半导体:以空穴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

●多数载流子:指的是半导体中的电子流。

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称
之为多数载流子。

●少数载流子:指的是半导体中的电子流。

n型半导体中的空穴和p型半导体中的电子称
之为少数载流子。

●(半导体材料中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

在 N 型半导体中,电子是多数载流子, 空穴
是少数载流子。

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简并半导体:电子或空穴的浓度大于有效状态密度,费米能级位于导带中(n 型)或价
带中(p 型)的半导体。

●简并半导体:半导体重掺杂时,其费米能级有可能进入到导带或价带中,此时载流子分
布必须用费米分布描述,称之为简并半导体。

简并半导体有如下性质:1.杂质不能充分电离;2.杂质能级扩展为杂质能带。

如果杂质能带与导带或价带相连,则禁带宽度将减小。

●载流子的漂移速度: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是指沿着外加电场的方向、叠加在热运动之上的
一种附加运动,该附加运动的速度分量平均值就是漂移速度。

●载流子的扩散速度:
●载流子的迁移率:单位电场作用下,载流子获得的平均定向运动速度,反映了载流子在
电场作用下的输运能力,是半导体物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参数之一。

迁移率的表达式为:μ=qτ/m* 。

可见,有效质量和弛豫时间(散射)是影响迁移率的因素。

●载流子的电导率:
●散射概率(散射几率):表示单位时间内一个载流子受到辐射的次数,其数值与散射机
构有关。

其倒数为平均自由时间。

●迁移率:在单位场强下电子或空穴所获得的平均漂移速度。

●迁移率:μ,表示单位场强下电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单位是m^2/(V·s)或者cm^2/(V·s)。

●迁移率:单位电场作用下,载流子获得的平均定向运动速度,反映了载流子在电场作用
下的输运能力,是半导体物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参数之一。

迁移率的表达式为:μ=qτ/m* 。

可见,有效质量和弛豫时间(散射)是影响迁移率的因素。

●热载流子:比零电场下的载流子具有更高平均动能的载流子。

●热载流子:在强电场情况下,载流子从电场中获得的能量很多,载流子的平均能量比热
平衡状态时的大,因而载流子与晶格系统不再处于热平衡状态。

●非平衡载流子:处于非平衡状态的半导体,其载流子浓度也不再是n0和p0,可以比它
们多出一部分。

比平衡状态多出来的这部分载流子称为非平衡载流子。

●费米能级:电子占据几率为1/2的量子态所对应的能级。

●费米能级:不一定是系统中的一个真正的能级,它是费米分布函数中的一个参量,具有
能量的单位,所以被称为费米能级。

它标志着系统的电子填充水平,其大小等于增加或减少一个电子系统自由能的变化量。

●费米能级:费米能级是绝对零度时电子的最高能级。

即由费米子组成的微观体系中,每
个费米子都处在各自的量子能态上。

现在假想把所有的费米子从这些量子态上移开。

之后再把这些费米子按照一定的规则(例如泡利原理等)填充在各个可供占据的量子能态上,并且这种填充过程中每个费米子都占据最低的可供占据的量子态。

最后一个费米子占据着的量子态,即可粗略理解为费米能级。

●准费米能级:导带费米能级和价带费米能级都是局部的费米能级,成为准费米能级。

●准费米能级: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可以认为它们都处于准平衡状态(即导带所有
的电子和价带所有的空穴分别处于准平衡状态)。

●直接复合:导带中的电子越过禁带直接跃迁到价带,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这样的复合
过程称为直接复合。

●间接复合:导带中的电子通过禁带的复合中心能级与价带中的空穴复合,这样的复合过
程称为间接复合。

●表面复合:在半导体表面发生的复合过程。

●表面复合:在表面区域,非平衡载流子主要通过半导体表面的杂质和表面特有的缺陷在
禁带中形成的复合中心能级进行的复合。

●俄歇复合:载流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发生电子-空穴复合时,把多余的能量传给另
一个载流子,使这个载流子被激发到能量更高的能级上去,当它重新跃迁回到低能级时,多余的能量常以声子的形式放出,这种复合称为俄歇复合,显然这是一种非辐射复合。

●陷阱效应:杂质能级积累非平衡载流子的作用就叫做陷阱效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