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历次调整表(最新)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1、2007年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人民银行6日宣布,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9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2007年第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新华网快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3、2007年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11月26日起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7-11-10 17:01:45来源: 新华网(北京)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专题:央行年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新华网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王宇姚均芳)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1月2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3.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近年历史新高。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
此次上调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九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除了3月份和7月份没有使用此货币政策,其他时间央行保持平均每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
8月份以来,调整频率进一步加快。
央行指出,此次上调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中国 历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

18.00%
0.5%
加强流动性
管理、适度调控
货币信贷投放
37
10年12月20日
18.00%
18.50%
0.5%
抑制通胀
38
11年01月20日
18.50%
19.00%
0.5%
抑制通胀
39
11年02月24日
19.00%
19.50%
0.5%
抑制通胀
40
11年03月25日
19.50%
20.00%
-5%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8
04年04月25日
7%
7.5%
0.5%
9
06年07月05日
7.5%
8%
0.5%
10
06年08月15日
8%
8.5%
0.5%
11
06年11月15日
8.5%
9%
0.5%
12
07年01月15日
9%
9.5%
0.5%
13
07年02月25日
16%
13.5%
1%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1
08年12月22日
16%
14%
15.5%
13.5%
0.5%
0.5%
(工、农、中、 建、交、邮行
等大型存款类
金融机构)
(中小型存款
类金融机构)
32
存款准备金历年调整情况汇报

存款准备金历年调整情况汇报存款准备金历年调整情况汇报一、概述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央行用来控制金融机构放贷规模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的资金供给和货币政策的执行,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本文将对存款准备金历年调整情况进行汇报,并对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二、历年调整情况1. 2015年: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5年,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持续走低的局面,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6000亿元,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 2017年:央行宣布再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017年,央行再次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次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缓解中小银行流动性压力,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
3. 2020年:央行宣布将普惠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至8%2020年,央行宣布将普惠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9%下调至8%,以支持普惠金融公司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三、分析与展望1. 背后原因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往往与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2015年和2017年的调整主要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缓解流动性压力;而2020年的调整,则是为了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 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资金供给,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不同,调整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3. 个人观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来影响金融机构的放贷规模,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更加审慎和灵活,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更好的调控效果。
总结存款准备金历年调整情况的汇报显示,央行在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需要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
这一举措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需更加审慎和灵活。
-年央行历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时间表及内容

青岛赶海时间表●每年3月底至11月底均适宜赶海。
●每日具体潮汐时间见青岛日报第4版下方。
人体排毒时间表晚上9-11点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应该熟睡,不要熬夜,此时你不睡觉的话,你的肝脏就会因此很累,肯定要受损的,你一定要注意啊。
凌晨1-3点胆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半夜到凌晨4:00人的脊椎造血时段,必须要熟睡,千万不要熬夜啊!凌晨3-5点肺的排毒。
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起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物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这段时间尽量要进行排便,时间越晚,积累的毒素就越多。
如果便秘则要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食物,如麦片、全麦面包等。
或者配合经络按摩,大肠经对排便和大肠的养护有很好的功效。
凌晨7-9点胃排毒时间,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
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如果长期不吃早饭,就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均,也就容易得糖尿病,所以必须吃早饭。
早上9—11点脾脏排毒时间,修整脾脏的免疫力,这段时间不宜吃冰,最伤脾脏,影响发育及生育。
中午11-1点心脏排毒时间,这段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如果能够午睡一会,会更有利心脏的健康。
下午1-3点小肠排毒时间,可以做些简单的运动,比如踢腿,可以刺激小肠经,让小肠更好的蠕动。
下午3-5点膀胱排毒时间,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
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想要嘘嘘,就马上去,千万不要憋着!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或者喝一些有助于排毒的茶饮,让体内的废物尽量排出去。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对它的按摩也有助于排毒。
下午5-7点肾脏排毒时间,宜运动,慢跑,快走等,另外扭腰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可以刺激肾脏起到按摩的作用。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1)

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通货膨胀压力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也称为存储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具有强制性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大小与否、高低与否都取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金融机构会产生很大影响。
[1]准备金率越高,收缩的货币量越大,经济运行可用的资金越小,对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反之,则扩大资金的可用量,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发挥作用的。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为货币乘数,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就可以极大地影响到货币乘数.[2]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对经济走势的判断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众和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具体的政策变动来及时调整自身的支出和投资计划,从而保证政策调整的良好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宣告效应”。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的宣告效应更直接更有效。
[4]一、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情况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一步作了法律规定。
此后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进行多次调整。
最新央行历次降息一览表 央行降息

降息时间表降准时间表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
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2015年6月28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8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2015年5月10日,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2015年3月1日,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2014年11月22日,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2012年7月6日,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和0.31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2012年6月8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7月6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4月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1年2月8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2010年12月25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2010年10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2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11月26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2008年10月30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9月16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09月15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2007年08月22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0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7年5月19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降准历史表

降准历史表
降准,即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并发布。
以下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
1.2011年11月30日,为应对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
利影响,央行连续第三次进行了降准操作。
2.2015年2月4日,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9.5%,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2018年4月17日,由于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包括贸易战和房地产调
控等,央行决定再次降准,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使其降至15.5%。
这次降准预计可为市场提供约4000亿元的资金,有助于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4.2020年3月13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央行突击宣布降
准1个百分点,使得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2.5%。
以上是中国降准的部分历史,降准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和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降准政策也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以保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需要撰写一篇1000字的降准历史表,可以进一步扩展以上内容,深入分析每次降准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降准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可以结合相关数据、图表和案例,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和有说服力。
请注意,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简要概述,具体撰写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和补充。
同时,也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以及分析的深入性和逻辑性。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

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及原因分析【摘要】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
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
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论文网【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在央行存放的款项。
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指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从理论上来说,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存款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化将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变化,能够迅速达到中央银行的既定目标,同时对经济的冲击也比较大。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上调持平阶段(1985年—1998年3月)1984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设定的最初目标是为中央银行筹集资金,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当时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形式将资金返还给银行。
1985年,为克服存款准备金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一律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是我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由于价格的全面开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 0.5 1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2 -5 1 2 -
人民银行自2004年4月25日起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
-
调整幅度 (单位:百分点)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2 -0.5 -0.5 -1 1 0.5 0.5
15% 14.50% 13.50% 13% 12.50% 12% 11.50% 11% 10.50% 10% 9.50% 9% 8.50% 8% 7.50% 7% 6% 8% 13% 12% 10%
15.50% 15% 14.50% 13.50% 13% 12.50% 12% 11.50% 11% 10.50% 10% 9.50% 9% 8.50% 8% 7.50% 7% 6% 8% 13% 12% -
次数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时间 2012年5月18日 2012年2月24日 2011年12月5日 2011年6月20日 2011年5月18日 2011年4月21日 2011年3月25日 2011年2月24日 2011年1月20日 2010年12月20日 2010年11月29日 2010年11月16日 2010年5月10日 2010年2月25日 2010年1月18日 2008年12月25日 2008年12月5日 2008年10月15日 2008年9月25日 2008年6月7日 2008年5月20日 2008年4月25日
说明(人行调整文件)
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5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完) 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完) 从2010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完) 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个百分点。( 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完) 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 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 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完) 从2008年12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 分点。 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 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 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 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 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
调整后 20.00% 18.00% 20.50% 18.50% 21.00% 19.00% 21.50% 19.50% 21.00% 19.00% 20.50% 18.50% 20.00% 18.00% 19.50% 17.50% 19.00% 17.00% 18.50% 16.50% 18.00% 16.00% 17.50% 15.50% 17.00% 15.00% 16.50% 14.50% 16.00% 14.00% 15.50% 13.50% 16.00% 14.00% 17.00% 16.00% 17.50% 16.50% 17.50% 16.50% 16%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2008年3月18日 2008年1月25日 2007年12月25日 2007年11月26日 2007年10月25日 2007年9月25日 2007年8月15日 2007年6月5日 2007年5月15日 2007年4月16日 2007年2月25日 2007年1月15日 2006年11月15日 2006年8月15日 2006年7月5日 2004年4月25日 2003年9月21日 1999年11月21日 1998年3月21日 1988年9月 87年 85年
调整前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大型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 16.50% 16.00% 16%
调整前 20.50% 18.50% 21.00% 19.00% 21.50% 19.50% 21.00% 19.00% 20.50% 18.50% 20.00% 18.00% 19.50% 17.50% 19.00% 17.00% 18.50% 16.50% 18.00% 16.00% 17.50% 15.50% 17.00% 15.00% 16.50% 14.50% 16.00% 14.0%% 15.50% 13.50% 16.00% 14.00% 17.00% 16.00% 17.50% 16.50% 17.50% 17.50% 16.50% 16% 15.50%
1
84年
15.00% 15% 13.50% 13.00% 13% 12.00% 12% 11.00% 11% 10.00% 10% 9.00% 9% 8.00% 8% 7.00% 6% 8% 13% 12% 10%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 金率统一调整为10%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企业存款20%,农村存 款25%,储蓄存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