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

1表演艺术基础知识表演:⑴表演是人演人的艺术;也是表现人的艺术;是体现人的感情生活的艺术;艺术就是表现.⑵表演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包括表演)的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⑶生活的源泉是表演创作的生命。

⑷观察生活就是积累知识;知识积累的越多;想象力越丰富;没有想象力就当不了演员。

⑸观察生活:首先是观察人;观察衣着打扮、举止、姿态、神态、语言、环境、手持道具。

⑹平时要培养锻炼观察力,储备力也是就所谓的(记忆力)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⑺细节就是真实;表演时注意细节;才能达到真实。

表演练习:相信规定情节、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一触及发、设置障碍、排除障碍、感觉状态。

表演元素元素分为五力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应变能力。

元素引伸(丰富想象力、敏锐观察力、专注注意力、机智反应力、灵活适应力、牢固记忆力、鲜明表演力、准确理解力)。

六感分寸感、幽默感、信念感、节奏感、形象感、真实感表演需要让表演者做到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情上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

2表演动作动作:也称‘行动’,表演艺术把人们在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理想、愿望、要求的感官、思维和肌肉活动统称为动作。

由于演员是运用自己的肌体和情感再现生活中人的行为来创造角色的,所以常称“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实质和基础。

“动作”出自于实际需要并受意志支配的,动作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是合乎生活逻辑的,而表演中的动作则是演员按剧本的人物要求,以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设计的。

它遵循生活中动作的规律。

生活中每一行动都有从感受客观事物、产生思维到采取外部动作这样几个具体步骤,是有机的心理形体统一的动作过程。

所以说:表演艺术中的动作是心理、形体两方面的结合,是内外部动作的统一。

一切动作的产生都必须符合剧本规定情境的要求,是角色在此时此地对规定情境的感受和思维的相应的反映过程。

一句话,规定情境是展开表演动作的前提。

1、外部动作:动作包括形体动作、语言动作和面部动作(主要是指眼睛和嘴)。

舞台表演基础知识

舞台表演基础知识

舞台表演基础知识舞台表演是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舞台上的视觉和听觉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故事、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戏剧、舞蹈还是音乐演出,了解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舞台表演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舞台表演。

1. 舞台布景与道具舞台布景和道具是舞台表演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们能够创造出特定的环境和场景。

舞台布景是指舞台上的背景、景观和建筑等,用于营造戏剧场景和舞台氛围。

道具是表演中的物品,用于增强情节和补充细节。

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设计需要考虑舞台空间、节奏和故事情节的需要。

2. 角色表演角色表演是舞台表演的核心,演员通过表演技巧和表情神态来塑造角色。

角色表演需要演员深入理解剧本中的角色,研究角色的性格、动机和内心世界。

演员还需要掌握身体语言、声音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技巧,使得演出更加生动和真实。

3. 舞台动作和舞蹈舞台表演中的舞台动作和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和故事的重要手段。

舞台动作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如行走、跳跃、姿态等。

舞蹈则更加着重于舞蹈技巧和编排,通过舞蹈的节奏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4. 舞台人声和音乐舞台表演中的人声和音乐也是重要的元素,能够在视听上给观众带来冲击力和感染力。

舞台人声指演员的演唱、台词和对白等,需要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音乐可以作为背景音乐或者舞台表演的配乐,能够增强舞台表演的氛围和情感。

5. 灯光和音响技术灯光和音响技术在舞台表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灯光设计可以通过照明效果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场景,增强视觉效果。

音响技术则用于放大声音、调整音量和音效,使得观众能够清晰听到演员的声音和音乐的细节。

6. 舞台剧的流程与演员配合舞台剧的流程指的是整个舞台表演过程的安排和配合。

从开场到结束,演员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和节奏内完成各项表演要求。

演员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合理分工,协调动作和台词的配合,使得整个演出更加协调和精彩。

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前准备?

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前准备?

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前准备?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前准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文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表演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和关注,成为了许多人渴望进入的领域。

然而,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如何提前准备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

一、基础知识1.文化艺术知识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艺术知识,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多个方面。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一个作品或一个角色,从而更加深入、全面的挖掘和展现作品的内涵。

2.历史知识学习表演专业需要了解戏剧、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历史渊源,以及不同时期的文艺思潮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这不仅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脉络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身所属的文艺领域的发展脉络。

3.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知识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本质,以更深入的方式挖掘和呈现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内容。

二、技能要求1.舞蹈技能学习表演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技能,包括基本舞蹈动作、形体训练、舞蹈编排等。

这些技能能够提高表演者的舞蹈表现力,并且对表演者的身体素质、表现能力、节奏感等方面的要求也都非常高。

2.音乐技能学习表演专业需要了解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唱歌技能。

唱歌需要良好的音乐感知和音乐鉴赏能力,同时需要表演者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3.戏剧表演技能戏剧表演是表演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表演者具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表演经验。

要求表演者在角色扮演上做到真实传神,同时需要表演者具备非常好的在镜头面前的演出能力,好的基础功夫技巧会让表演者更加得心应手,更具表演自信。

三、提前准备1.书籍阅读可以通过阅读与表演相关的书籍,如演技、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书籍,对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行加强与补充。

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

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

表演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表演基础知识1.角色塑造角色塑造是表演的基础,表演者需要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人物背景等,通过角色内心世界的刻画,使得角色更加真实和生动。

角色塑造需从个人情感出发,通常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和反复演绎,才能真正进入角色。

2.表演技巧表演技巧包括口齿清晰、表情丰富、身体语言、情感表达等方面。

表演者需要在演出中运用这些技巧,使得表演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3.表演语言表演语言是表演者用来表达角色情感和心情的语言工具。

表演语言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方面,表演者需在表演中灵活运用表演语言,使得表演更加自然和富有感染力。

二、舞台表演技巧1.舞台表演动作舞台表演需要通过各种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表演者需要通过动作的力度、速度、韵律等方面来展现角色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传递。

2.舞台表演肢体语言舞台表演中,肢体语言是表演者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角色情感和心情的方式。

表演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的动作、姿态、姿势等来营造出角色形象的真实感和魅力。

3.舞台表演装束舞台表演装束是角色形象的一部分,表演者需要根据角色人物特点,选择适合的服装和化妆来诠释角色形象。

4.舞台表演空间舞台表演中,表演者需要合理利用舞台空间,灵活运用舞台布景和布景道具等方式来丰富表演内容。

三、表演细节处理1.表演气氛营造表演气氛是表演者通过语言、动作、肢体语言等手段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

表演者需要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来营造出恰当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获得真实和深刻的体验。

2.表演情感处理表演情感处理包括情感的把握、情感的转变、情感的表达等方面。

表演者需要通过对角色情感的理解和感受,将角色内心情感真实地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角色情感的内在变化和发展。

3.表演细节处理表演细节处理是表演中的一些细小的动作和技巧。

表演者需要通过细节处理来让表演更加真实、生动,并增加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四、表演的自我训练1.角色角色定位角色定位是表演者对角色身份地位的确认和把握。

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基础知识

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基础知识

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基础知识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是指通过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声音、动作和情感传达给观众特定信息的一门学科。

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舞台表演技巧、剧本分析、角色塑造等。

一、舞台表演技巧舞台表演技巧是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的基本功之一。

它包括身体技巧、声音技巧和情感表达技巧。

身体技巧是舞台表演的核心之一。

演员需要通过身体动作来传达角色的情绪和状态。

他们应该掌握舞台动作的基本原则,如姿势的控制、动作的协调和灵活性的发挥。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运用舞台空间来增强表演效果,如舞台定位和移动的技巧等。

声音技巧对于舞台表演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演员需要通过声音来传达角色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他们应该学会调节音量、节奏和语调,使其与角色的特点相匹配。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运用声音的表现力,如语气的变化和声音的变化等。

情感表达技巧是舞台表演的灵魂所在。

演员需要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共鸣。

他们应该学会感受和理解角色的情感,然后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出来。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与其他演员的互动,以及与观众的沟通,使情感更加质朴和真实。

二、剧本分析剧本分析是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的基本功之一。

它要求演员对剧本的结构、情节和主题有深入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诠释角色。

在剧本分析中,演员需要对剧本的结构进行解读。

他们应该理解剧本的起承转合,以及角色在故事发展中的作用和变化。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寻找剧本中的核心冲突和主题,以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剧本分析中,演员还需要对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们应该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目标和动机,以便更好地塑造角色。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分析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在情节发展中的演变。

三、角色塑造角色塑造是舞台艺术与表演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演员能够通过表演技巧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给观众。

在角色塑造中,演员需要通过身体动作和声音来展示角色的外在特征。

影视表演基础复习资料

影视表演基础复习资料

影视表演基础复习资料一、概念与认识1、影视表演:是指在摄影机前,通过演员的形体、声音和表情等手段,创造出具有生命力和真实感的角色形象的过程。

2、影视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区别:1、影视表演强调镜头感,注重细节,如:表情、动作、对白等;2、舞台表演强调整体效果,如:舞台布景、服装、音乐等。

3、影视表演的重要性:在影视作品中,表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和观众的观影体验。

二、基本技能与技巧1、形体语言: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形体语言,包括正确的姿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等。

2、声音控制:演员需要掌握不同的声音技巧,如:音色、音量、语调等,以适应不同角色的需要。

3、表情控制:演员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表情,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镜头感:演员需要熟悉镜头语言,知道如何在镜头前保持自然、流畅的表演。

5、创造力:演员需要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根据剧本的描述和导演的要求创造出具有个性和魅力的角色形象。

三、实践与运用1、剧本分析:演员需要对剧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角色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和行为逻辑等。

2、角色塑造:演员需要根据剧本要求,通过自身的表演技能和创造力,塑造出具有生命力和真实感的角色形象。

3、表演技巧的提升:演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和艺术修养。

4、与导演和其他演员的合作:演员需要与导演和其他演员密切合作,理解导演的要求和意图,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5、现场表演:演员需要在现场表演时保持专注和自信,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并迅速调整自己的表演状态。

6、后期制作:演员需要了解后期制作的过程和技术,如剪辑、音效、特效等,以便更好地完成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1、总结:影视表演基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演员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表演水平和艺术修养。

2、反思:演员需要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同时也要对其他演员的表演进行客观评价和学习借鉴。

舞台艺术知识大全

舞台艺术知识大全

舞台艺术知识大全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涵盖了戏剧、舞蹈、音乐、舞台设计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舞台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内容:戏剧:1.戏剧基础:•剧本:文学作品的戏剧性呈现,是戏剧的基础。

•舞台语言:演员在舞台上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

2.戏剧构成要素:•角色:戏剧中的人物,承担故事情节的发展。

•情节:故事的发展线索,包括起承转合。

•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

3.戏剧流派:•古希腊悲剧与喜剧:起源于古希腊的两种主要戏剧类型。

•现代戏剧:包括自然主义、表现主义、抽象戏剧等流派。

4.戏剧表演技巧:•表演技巧:包括语言表达、身体语言、声音控制等。

•舞台表演:角色的身体动作、动作设计。

舞蹈:1.舞蹈基础:•舞蹈风格:不同文化和时期的舞蹈特点。

•舞蹈基本功:包括舞姿、步法、节奏感。

2.舞蹈类型:•古典舞:起源于宫廷舞蹈的高雅舞蹈形式。

•现代舞:强调自由表达和创新。

3.舞蹈编排:•舞蹈编舞:舞蹈创作的过程,包括舞蹈动作的设计和安排。

•舞蹈排练:舞者学习和实践编排好的舞蹈。

音乐:1.音乐基础:•音符和音阶:音乐的基本元素。

•音乐节奏:包括拍子、节拍等。

2.音乐类型:•古典音乐:西方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大众音乐,包括摇滚、流行、爵士等。

3.音乐演奏和指挥:•乐器演奏:钢琴、小提琴、管弦乐器等的演奏技巧。

•指挥:指挥家在音乐团队中的领导角色。

舞台设计:1.舞台构造:•舞台元素:包括布景、道具、灯光等。

•舞台图解:舞台设计师的设计图纸。

2.灯光设计:•灯光效果:通过灯光营造不同的氛围。

•灯光控制:灯光的调度和操作。

3.服装设计:•角色服装:根据角色特点设计服装。

•时代背景:根据故事背景设计服装风格。

以上只是舞台艺术领域的一小部分知识点,每个领域都有更深层次和专业化的学问。

深入学习和实践是掌握舞台艺术的关键。

表演理论基础知识PPT专业课件

表演理论基础知识PPT专业课件
22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 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23
四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戏曲 和话剧
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 中国古典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 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 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 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12
三、 西方戏剧
一 西班牙的洛卜 德 维迦 代表作《狗占马槽》和《羊泉村》
二 英国的威廉 莎士比亚 代表作《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
王》《奥赛罗》
13
洛卜 德 维迦
维迦(1562——1635)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 民族戏剧的代表作家, 出身没落贵族 。
代表作《狗占马槽》 和《羊泉村》
15
16
17
,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 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 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 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21
据英国媒体报道,他证实了在 英国文学圈中已存在400多年 的猜测:最近一位英国收藏家 重新确认了一幅家藏油画的画 中人身份,原来这名美艳“女 子”不是别人,正是莎翁传说 中的同性恋情侣———南安普 顿伯爵
37
曹禺
老舍
38
夏衍
郭沫若
39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 石,祖籍湖北潜江,清宣统 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生于天 津 (1910年9月24日)
重要剧作《雷雨》《日出》 《北京人》和《原野》被 誉为“四大名剧”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 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 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 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 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曹 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演艺术基础知识李?R?波洛克对于电影表演的独特性的阐述则由五个基本元素构成:A、演员与观众的分离;B、摄影机和它对演员的影响;C、表演不按顺序;D、表演分成独立的小单位;E、通过剪辑重新结构表演。

因此,在这篇论文中,我将不再拘泥于以往的一些戏剧表演理论,而尽可能地引用一些现当代的电影艺术(尤其是电影表演艺术大师的)理论来巩固、充实我的论题和论述。

二、电影表演的历史发展在我论证“电影的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之前,首先必须来论述一下电影表演的历史演进,而我最为欣赏和赞同的对于电影表演历史的总结是:李?R?波洛克在《电影的元素》一书中所言的六个发展时期:1、电影时期,电影演员的表演主要是由夸张的表情和手势等动作构成的,譬如卓别林、璧克馥、哈特和瓦伦蒂诺等,他们在银幕上表现出夸张的人物,很少真正展示出任何风格特征。

因为当时的电影表演是从哑剧表演开始的,而哑剧表演只能传达最基本的情绪。

2、有声电影的发明给电影表演的发展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它使演员摆脱了夸张的手势和哑剧表演,但由于这时的演员大多数局限于舞台上学习训练的表演艺术,所以早期有声片的表演仍旧是过火的。

3、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主要发展是“银幕名牌”(明星效应)的兴起,这种情况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好莱坞,当时的蓓蒂?戴维斯、斯宾塞?屈塞、克拉克?盖博等等,他们作为演员,不如作为“名人”更有号召力,他们在众多的角色中很少改变他们的表演风格,而是用个人化的表情动作和手势来装饰每一个角色,这些动作表情(诸如盖博的微笑、屈塞的低垂的脑袋、戴维斯的手等)使观众觉得他们很亲切,并且成为他们的表演标志。

4、在二战前后,随着导演把摄影机和麦克风移得离演员越来越近,以及镜头、摄影机和录音设备的日益改进,演员的表演显得越来越细腻,声音可以压低,从而使对话越来越真实,人们开始互相交谈,而不是对着看不见的观众说话。

面部表情,手势和形体动作减少了,其实也就是发展了演员所处的真实空间,让演员可以更加深信自己的角色环境与氛围,从而引发演员的本能意识,开始调动演员的本能表演,也就是电影表演特征的基本五元素确立,由此电影表演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得到初步的发展。

5、50年代开始,在欧洲艺术家的进一步探索中出现了宽容的艺术创作态度和活跃的艺术风格,促使电影表演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批杰出的英国戏剧演员开始使他们的表演艺术适应银幕,他们把英国舞台传统的华丽雄壮的表演格调压低,但保留着英国著名剧院非常注重细节的特点,而这其中最为伟大的表演艺术家就是曾以《哈姆雷特》和《蝴蝶梦》名噪一时的劳伦斯?奥利弗。

同一时期,法国导演在作者电影与“新浪潮”中对于“状态表现”的青睐以及意大利导演在新现实主义的探索中对电影艺术表现的更大的真实性的追求,使他们寻找能够表演得更为“真实可信”的演员,这时新秀辈出,而非职业演员的使用也成了一种新的探索。

谈到非职业演员的使用,实际上也就是要调动职业演员的广泛尝试成为本色表演的一次有利拓展,相对来说法国的作者电影、新浪潮、左岸派更是应用“状态体现”而给予了演员们很大的本能表演的空间,例如戈达尔的《精疲力竭》、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格里叶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其中演员的表演都是如此;而此时除了美国的旧好莱坞,“银幕名牌”的时期在其他国家里都结束了,由于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电影表演也越来越完善了,像费里尼、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库布里克和科波拉这样一些各不相同的导演,要求他们的演员在表演上能细腻地提示出人的最复杂的动机和情绪,现代观众不再光看“演戏”,而是深入地看到内在的性格。

6、在当今电影艺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电影表演艺术也空前地发展,几乎每一个演员都追求更有突破性的表演,类似于罗伯特?德?尼罗式的表演艺术生涯虽然光彩照人,但是不求饰演更多类型、阶层的人物的演员为数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罗宾?威廉斯,后者在《早安越南》中饰演热情的战地播音员,在《死亡诗社》中扮演个性鲜明、教学独特的教师,在《JACK》中扮演患先天早熟症的幼儿等等,可以说是在这个时代,演员开始追求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的相辅相成,以塑造人物更有韵味、更独到,同时也更丰满。

三、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的界定安东尼奥在他的著作《电影的世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中谈到:“电影演员不应当去理解角色,他应当成为角色。

人们可以争辩说,正是为了成为角色,他才需要理解角色。

这是不对的。

如果确实是那样,那么一个理解力最强的演员将会成为最好的演员,事实往往恰好相反。

”一个演员如果理解力很强,他就愈加努力想成为一个优秀演员,因为他想透彻了解一件事,甚至其中最微妙的涵义,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侵犯不属于他的领域—实际上,他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

”按照流行的理论,他对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的思考应该导向准确的性格刻画,但结果却使他的表演显得支离破碎和丧失自然感。

演员在进入现场时应该一无所知,他越是凭本能进行表演,他就越真挚自然。

”安东尼奥尼的这段文字将表演理论扩充到一个新层面,即电影表演中的本能表演,而这种本能表演的方法论实际上又是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核心“体验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是指出:演员应该不带着任何成见,不带任何对角色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性、哲学性的分析而去体验角色。

首先深入角色的生活(摄影机前的生活)而非首先深入角色的内心,因为在感受角色的真实生活之前,首先去研究他(她)的内心,那必然不会是角色的真实内心,而是演员的虚拟内心。

剧情网|分享最新电视剧分集和电影剧情介绍演员并非哲学家,甚至当演员面对乃至钻入一个角色的生活时,他(她)应该像一人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她)不需要先入为主地总结角色的性格特征,而只是逐一地准确地完成角色所应该有的细微动作即可,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自己的思维中真正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我们不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们设想一个女主人公,她刚从外面回来,很累很热,要倒一杯水喝,那么她有多少种倒水与喝水的可能呢?她可以进门扔下包就直奔冰箱,用力拽开冰箱门,拿出一瓶冰水仰头嘴对着瓶口便喝,这时连冰箱门都没有关;也可能是她冲进房间拽开冰箱一看已经没有水了,于是随手又关上冰箱门,之后走进厨房,对着自来水管索性喝生水;还可能是她进入房间后先把包放好,然后换了拖鞋,看看水瓶里没有水了,便不紧不慢地去厨房现烧水,之后打开电扇吹着风耐心等水烧开,随便举出三种可能性,但很明显绝不止这三种。

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女孩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爱好、有无男友等等,也有可能还要考虑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心境促使她这样或那样做,但是事实上演员并没有一层一层地分析,她只需要相信眼前的景物,然后准确地去做即可,并且一个角色在故事中的真正成立并非仅仅依靠一个细节就交代清楚,他(她)是在无数个细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的。

在近些年也有很多人开始尝试这样去做,尤其在香港电影中屡见不鲜故事的全部,导演也不会给每一个演员分析他们各自角色的性格,而是让演员穿上他们个性化的服装,留着个性化的发式,化装也很个性化,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生活”,使用运动摄影更给了演员宽阔的表演空间,让演员自由发挥,甚至将演员在此空间情绪下各种本能反映促成的本能表演逐一拍摄下来,然后真正的情节妈舍和表演的连续性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的。

在我们传统的电影表演理论中常常把演员分成三类,即本色演员、类型演员与性格演员,由此派生出三种表演,即本色表演、类型表演以及性格表演。

《电影艺术词典》中对于“本色表演”有以下界定:A、侧重挖掘演员自身的素质和魅力及性格特质进行与自己相近的角色创造的一种表演方法。

本色表演在银幕上具有一定的魅力和地位,演戏痕迹较少,符合电影逼真的美学要求。

银幕上的表演可以演员的本色为基点进行各种性格的塑造。

因为演员在银幕上改变自身外形、气质,进行远离自身性格特质的再创造和化身要比舞台上难度大,跨度太大的性格塑造一旦处理不当,露出雕琢和演戏的痕迹则容易破坏电影表演的美学原则。

但本色表演难以塑造与演员自身性格差异较大的各种不同人物。

表演艺术家应扩大自身的艺术功力和可塑性,塑造远离自己性格特质的形象。

B、天赋和本能的表演。

既包括某些天才演员凭直觉和灵感,甚至不必经过系统的技巧训练和对特定角色的细致准备,就可以感觉到角色并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的表演;也包括某些影片中一些演员或‘非职业演员’在导演处理下本能的行为举止。

”对于一个职业演员,他进行一个角色的诠释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只用一种表演的方式方法去表演。

我个人认为,演员在进行表演实践的时候决不应该时时刻刻把表演理论融合其中,时时刻刻用表演理论来衡量自己的表演,而是应该自发地去演,去诠释角色,既参照自己的本色,开发自己与角色的共性以及自己和角色的共有潜能,同时又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职业素能,去适应、相信自己的规定情境,拓展自己的本能,运用演员的本能更是人的本能去以自己的躯体、语言、面部表情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生命,这也就是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的融合。

影视表演技能6 (2007-02-08 15:32:08)标签:表演分类:表演影视演员的声乐训练一、音乐的重要性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是电影演员所必须具备的。

多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音乐始终在电影表演中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音乐同别的姊妹艺术一样,它能表现人们在生活中所企愿、所渴望的东西;同时它又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感情;另外,它又有极强的感染力,是鼓舞斗志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许多姊妹艺术如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都有它们自己的艺术魅力与长处,但都不得不借助于音乐的特长来使它们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在电影艺术中,许多宏大的场面,如单纯用解说词去表现则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如用了合适的、气势磅礴的乐曲或配唱,那就可以发挥语言所发挥不了的作用了;又如:电影中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内心活动或表现突发的事件,紧张、恐怖、激烈的场面,或对景物的描绘,或加强对影片中悲欢离合等情节的渲染等等,对以上各方面,音乐都起着巨大的、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自有声电影问世以来,音乐就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外国影片《音乐之声》、《翠堤春晓》、《钻石皇后的故事》等,至今还为人们喜欢,演员自如的歌唱,自然的表演,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如至今仍传唱的《渔光曲》,是我国30年代影片《渔光曲》的主题歌,由于词曲简洁,形象鲜明,把渔家儿女的悲惨生活和勤劳善良的性格与海浪起伏、渔船颠簸的音乐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演员的歌唱真实自然,感人至深。

我国30—40年代的电影演员,像王人美、白虹、周璇等都是自己演唱,如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街头月》等都有其演唱风格和特色。

这些演员都是在国内动乱、物价高涨、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利用业余时间向专业声乐教师学习,勤奋而刻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