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史前美术》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4) 教案

【课题】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课型】新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过程与方法:利用所学古埃及相关知识,运用所学鉴赏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娴熟鉴赏古埃及美术作品,提升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美术作品的鉴赏,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材构想】本课旨在介绍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中辉煌的成就。

让学生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使学生理解金字塔在古埃及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因此,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重点】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知道古埃及雕塑与建筑的特点。

【难点】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缺乏了了解,古埃及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及宗教观念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学生学习表格。

【学生表格设计】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二)【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埃及艺术所具有的特点:1.程式化的造型法则。

人物雕像遵循立像一脚向前,双手紧握,双臂下垂。

坐像则取正襟危坐式,上身端正,两腿并拢,双手按膝,或一手按胸,或交叉在胸前。

2.绘画正面规律。

头颈侧面,眼睛、双肩、胸部是正面,腿脚侧面,从而突出物象特征的角度表现。

3.程序感强。

通过单纯、静态、肃穆、庄重的形象追求“宁静”与“恒定”,把多彩的内容限定在有限的规则与模式中,保持艺术的“一从贯之”性,实现“永恒”是埃及艺术的基本要求。

为法老和他的统治而服务【作业】除古埃及美术外,其他古代文明发达地区如:两河流域、墨西哥等地,在美术方面也有杰出的创造。

课后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并且思考与古埃及美术比较都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堂反思】此次所讲内容为“大河之源——史前美术与古埃及艺术”的第二课时,古埃及美术。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课教案●欣赏教学 2009-09-22 07:32:02 阅读58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及古埃及,西亚,墨西哥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教学准备: 课件课时:1课时一、 导入人们常把原始社会比作是人类的童年,恰巧的是有两组著名的史前美术作品正好是由两名孩子发现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史前美术。

二、讲授新课史前时期是一个时代的划分,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称为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美术根据考古发掘成果以欧洲的最为突出,其中包括雕刻、绘画、工艺和建筑。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史前时期的绘画与雕刻。

一、绘画1.欣赏介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 这组岩画是1870(又说1879年)西班牙学者绍托拉在该洞址发掘旧石器文化层时,把他四岁的小女儿玛丽亚也带在身边,这个女孩离开父亲自己去寻找可玩的地方,偶然爬进了一个低矮的洞口。

洞内一片漆黑,她点燃了蜡烛。

当她抬起头时,突然发现一只直瞪着的公牛眼睛,她吓的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

这是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洞穴岩画,其中“受伤的野牛”最为精彩。

2.欣赏介绍法国拉斯科洞穴“牛厅”岩画《野牛、马、鹿》,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也是出于一次偶然事件:四个法国少年外出郊游时,想去探求三十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

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

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使他们发现了洞穴内从洞顶到洞壁四周布满的绚丽的绘画。

西方学者们风趣地说这是"史前的西斯庭教堂"。

就其史前艺术的考古价值来看,可以认为是又一次的"地理大发现"。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一课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发展历程。

2.学习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3.学习欣赏和评价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作品。

4.了解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史前美术的概述2.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3.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4.古埃及美术的概述5.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6.古埃及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7.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难点1.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

2.如何欣赏和评价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作品。

3.古埃及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与技术1.通过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讲解。

2.组织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理解。

3.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五、教学内容详细解析5.1 史前美术的概述史前美术是指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的艺术形式,一般被认为是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和地下室绘画开始。

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史前美术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冥想性:史前美术往往是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是当时人们对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信仰。

2.简单性:史前美术往往采用极简的线条、简单的色彩,把人物或动物的轮廓表现得非常清晰。

3.抽象性:史前美术往往通过诸如装饰性、符号性和非自然的比例等手法来达到对所表现对象的奇特扭曲和抽象化。

5.3 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在欣赏史前美术作品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作品的构图和表现力:史前美术往往是以符号和装饰为主,因此它的构图及表现力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和空间等构图因素,了解史前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和意图。

2.颜色和材料:颜色和材料是史前美术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招聘:高中美术《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

教师招聘:高中美术《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美术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1. 史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古埃及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1. 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区别和联系。

2. 对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代表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PPT和教学图片。

2. 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安排学生预习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分别讲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3. 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联系和区别。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加深对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理解和鉴赏。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实地欣赏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作品。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

3. 开展学生美术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创作与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风格相关的作品。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案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案

大河之源——史前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史前美术的起源和发展;2.探索史前美术的特点和风格;3.学习史前美术的制作工具和材料;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作能力;5.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

教学内容:1.史前美术的起源和发展;2.史前美术的特点和风格;3.史前美术的制作工具和材料;4.观察史前美术作品;5.创作史前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2.史前美术作品图片;3.制作史前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利用幻灯片展示史前美术作品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史前美术的印象。

2.提问:你知道史前美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它的特点是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史前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Step 2:史前美术的特点和风格(15分钟)1.利用幻灯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史前美术作品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2.提问:你能发现史前美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吗?为什么它们与现代艺术不同?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史前美术的特点和风格,并进行讨论。

Step 3:史前美术的制作工具和材料(15分钟)1.利用幻灯片展示不同种类的史前美术工具和材料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提问:你认为这些工具和材料适合史前人类创作吗?为什么?3.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史前人类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美术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Step 4:观察史前美术作品(20分钟)1.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史前美术作品的图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

2.提示问题:你认为这幅作品表达了什么?你能找出其中的特点和风格吗?3.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答案,并展示正确答案。

Step 5:创作史前美术作品(3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史前美术创作的视频或图片,并简要介绍其制作过程。

2.学生们使用史前美术的制作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可以选择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3.教师巡视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史前美术教案

史前美术教案

史前美术——岩画市第三中学谢新亮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古代艺术,使学生了解史外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过程和方法利用教材,图片,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加以整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激发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根据史前人类生活的环境分析绘制岩画所使用的材料。

2、以艺术的起源问题分析史前美术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1课时一、教学过程:导入:直接进入课题,对课题相关词语进行讲解,对阿尔塔米拉洞穴及拉斯科洞穴的发现过程,采用故事叙述的方式导入。

二、欣赏相关的岩画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三、提出问题,岩画所使用的材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解答)。

1、岩画所使用的颜料来源是什么?颜料是木炭及各种矿砂和动物的血液。

2、以什么做为绘画用的代笔工具?草和动物的毛发等。

3、如何使颜料吸附在岩石表层?鸡蛋和唾液等。

第四、艺术的起源,史前人类的绘画动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对各种艺术起源学说进行讲解)。

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艺术起源于劳动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巫术第五、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岩画使用的材料及绘画过程。

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美术也随之发展。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分为“纯艺术”和设计艺术两大门类。

它为社会和人类的美不断带来新的含义,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

作业:请同学们模仿岩画的绘画方法,试着用简约的线条把身边的事物画一画。

第11课 美术的曙光——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美术 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第11课 美术的曙光——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美术 教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创设情境:出示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1.这个图像是在讲个故事吗?人物头部为什么是乌的形状?2.为什么一万多年前的原始人会在洞窟中耗时耗力画出这样的图像:展示教材中其他史前阶段的美术作品继续提问:史前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美尽作品,面对这些作品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鉴赏呢?导入课题:探究发现2 二、权利的叙事问题情境:1.出示模形文字的图例及视频。

提出问题:(1)这张图片意味着什么文明出现了?(2)请同学讲还课前自己预习关于占代两河流域的地域范围和社会形态。

展示古代两河流域地图,配合学生的回答。

2.阅读教材中两河流域美术作品的图例并分组讨论。

提出问题:(1)相对于史前阶段,古代两河流域美术有哪些常见主题?举例说明。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改变?(3)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在视觉叙事上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适时提问。

播放作品图片配合学生的分卒。

归纳:在古代两河流域,艺术家受命于统治者.创作了大量纪念性与宣传性的美术作品,叙事是纪念与宣传的共同要求,因而这项技巧得到了发展,此外,两河流域的政权更迭虽然频繁,作品的形式处理与叙事方式却非常统一,是各民族文化充分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并讲述自己的课前预习所得。

倾听、思考。

分组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讨论。

每组派代表阐述对作品整体认识。

积极讨论,思考汇报。

引导学生明晰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迈出了史前时期。

帮助学生建立美术作品呈现和社会形态的关联。

通过问题链逐罢解决本课的基本问题。

从视觉到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万面的核心素养。

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特点探究发现3 3.探究与发现: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页与第101页“探究与发现”的内容。

探究讨论与表达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体会独特的艺术特征利于学生把握美术作品自身的艺术特点。

培养图像识读、市美判断的核心素养。

史前美术赏析

史前美术赏析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题目:史前美术赏析姓名:王贺班级:2011级2班学号:20110941078指导老师:黄花课题:史前美术赏析课时: 1课时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教材分析:根据教材中活动内容进行拓展与变化,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进程,所以选择史前艺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的演变过程及其自身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同学们了解史前美术的发展进程、特点、分类及形成原因。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史前艺术图片及老师的基本讲解,让同学们能够基本了解史前美术的艺术形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史前艺术的热爱,以及深入了解传承史前艺术。

教学重点:史前美术发展进程、分类及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史前艺术的种类,及其独特的艺术形态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等2.学法:自主学习、观察、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幻灯机、幻灯片学具准备:人教版高一美术教材教学过程:时间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手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2分钟)清点人数,组织课堂纪律。

准备就绪,开始听老师讲课。

讲授法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引入新课(1-5分钟)1、打开幻灯片,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2、请同学们猜猜这些图片是属于哪个时期的艺术?学生们认真对比图片,并思考着它的艺术形态,分析是哪个艺术时期。

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对课程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10-15分钟)1、史前美术指的就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夏、商、周前),也称石器时代,整个石器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图片)请同学对比新石器时代石器和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差别。

旧石器时代石器为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的实用为主要标志。

2、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一些石器开始蜕变为礼器,这些非实用性的工具往往用玉质材料制成,完全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有的还有精美的花有的同学在津津有味的听,有的同学在低头细语。

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史前美术的历史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展示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课堂常规要求
播放史前美术作品的课件导入课题:
原始人的创造——史前美术
学生了解计划
学生欣赏感受古代文明
熟悉本学期学习内容要求
营造学习氛围
二、讲授新课
一、最早的美术——史前美术
提问:同学们,你了解史前是指哪段时期吗?
史前是指历史学上将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称为史前时期。
1、岩画作品赏析:
吾国绘画之孕育,远在旧石器时代。近时周口店所发掘之削刮器,虽加工粗糙,然大致具备形象之对称美,线条之韵律美,成原始绘画刻画之雏形。
学生交流学习感悟,教师概括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
课后拓展
人类早期文明的美术,除本节课学习之外,其它古代文明发达地区,如西亚的两河流域、美洲的墨西哥等,在美术方面也有杰出的创造。
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诞生了以火烧制成型黏土的陶器。
中国古代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下面请同学欣赏一组彩陶,分析其造型、纹饰及色彩的特点。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彩陶作品:食器、水器、炊煮器等。
师生共同归纳:
造型:多样,但以生活中常见器皿为主。学生分析,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①造型:形态简单,轮廓线完整流畅,器型非常实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鉴赏、思考讨论、分析交流等学习方式,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岩画美术和中国陶艺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他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史前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史前美术与当时社会背景、现实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对史前社会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对史前美术的审美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做出回答。
估计学生会主动提出疑问……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欣赏
学生观察并思考 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
参与讨论交流
问题引导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拓展学生思维
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为学生展示更多的美术作品,开阔眼界,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
课堂知识时间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1879年发现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分析《野牛图》、《野马图》、《野猪图》
1940年发现的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提出问题讨论:
a、史前人类描绘这些动物的目的是为了审美,
还是具有其他的目的?
b、为什么此时人类已经具有如此出色的表现
能力?
2、史前雕刻作品赏析:
《维林多夫的裸女》和《手持牛角的裸女》
提出问题讨论:
②纹饰:以表现渔猎生活及常见事物的抽象几何纹为主,如:人、鱼、蛙、山岳、水涡、植物等。纹饰简洁概括,线条优美流畅。
③色彩:采用取白天然的白、黑、红三种颜色,搭配赭色的陶土本色,朴素和谐,又不乏明度对比。
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高度概括。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总结
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常见惊人喜人之作;而教养有素之文化人手中,却有出品平平。绚烂之极终见平淡,精能之极仍归朴拙。
艺术发展到高度,与最初之艺术,竟可能有种种相似之处。虽其总趋势为不停之演化进步,然各时期、各地域、各流派、各作家间,质文代变,兴衰有时,难可以直线阶梯视之也。
外国美术鉴赏 第一课《史前美术》教学设计
封面页
课题
外国美术鉴赏 第一课 史前美术
课型
欣赏课
课时安排
1节
授课时间
教学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生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客观评价史前美术的价值与意义。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感知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认识他的价值和意义;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独立表达的能力。
史前时代的雕刻,多表现为生理特征十分明显的女性,且体且大多很多,为什么?
二、中国古代陶艺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先人们就已经开始主动发掘生活中的美,中国陶器制作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制作精巧的工艺传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仅就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来加以欣赏和分析。
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
请学生按照要求在课下查找资料,完成课外作业。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通过鉴赏、思考讨论、分析交流等学习方式,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作品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作品进行分析,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 史前美术
1、史前时期的岩画
2、史前时期的雕塑
3、史前的陶艺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过程设计页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批注
序言
部分
一、导入新课
三、课堂练习:
本课中如果用视觉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图片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规整的图像
2、符号化的图像
3、夸张处理的图像
4、比较写实的图像
请同学们将本课中的图片纳入以上四类,结合图像特点大胆推测原始人的审美观念。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有的人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原始人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万物有灵,山川草木、鸟兽鱼虫在原始人看来都是有灵魂的,并且都可以与人交流,于是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艺术起源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