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考点总结
牙周病学重点

绪论◆牙周病: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广义),包括牙龈病、牙周炎。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
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
在牙承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CPI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2.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和游离龈合称为角化龈。
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成为点彩。
为正常牙龈特征,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3.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
该处上皮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牙龈上皮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牙周炎总结表格

开唇露齿切牙往外飘。
年轻人重度牙周炎,要排除的情况:1.严重错、加速破坏2.不正规正畸治疗、正畸时为认真治疗牙周病3.化学、机械刺激的局部促进消除病因、清除菌斑、牙周手术、建立平衡关系、全身治疗、拔牙、疗效维护、防止复发皮损:手掌、足底、膝(爬动)、肘部过度角化、鳞屑、皲裂。
多汗、臭汗。
口腔:牙龈出血、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牙齿早失智力正常、身体发育正常。
坏死恶臭牙槽骨:迅速吸收。
5-6岁乳牙相继脱落,创口愈合就正常进行。
恒牙相继萌出,相继发病,相继脱落。
全身:发热。
皮肤、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的溃疡。
症状出现与粒细胞减少相一致。
寒战、不适、高热、喉痛头痛血常规:粒细胞慢性波动。
血常规:白细胞<,几乎无PMN。
RBC、PLT正常骨髓穿刺:粒细胞增生地下,成熟瘀滞。
诊断治疗原则效果不佳:常导致全口拔牙。
(有报道:萌出时口服一两个礼拜抗生素防止牙周破坏)、牙周治疗、每半月复查和洁治、保持良好卫生。
无特殊:彻底牙周治疗、认真菌斑控制。
(智力低下儿却无法配合,没办法了都)1.牙周治疗:卫生指导、基础治疗、不建议手术2.全身治疗:控制感染,血液病医生帮助注意五、白细胞功能异常六、糖尿病Diabetes七、艾滋病概述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6个并发症病因白细胞趋化异常、识别吞噬异常、杀死消化异常。
糖尿病→大小血管变形→免疫反应低下→PMN功能低下→胶原分解增加合成减少→免疫系统遭破坏:机会感染。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躯体长骨的改变
4、诊断
(1)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和X线片均发现 腿骨异常,未成熟乳恒牙的早失,尿液中发 现磷酸乙氨醇,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2)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检测:筛选tnap基因 的突变是确诊HP的关键,借此可以对严重型 HP进行产前诊断。突变的筛选常靠测序基因 组中aLlp基因的编码序列:外显子小且数量 少,分析相对容易。基因测序即可使大约95 %的严重型HP突变被检测出来,而轻型HP常 检测出仅携带一个突变型等位基因。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朱远兵
一、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1.本病特点:
手掌和脚掌皮肤过度角化、皲裂和 脱屑,可伴 有牙周组织破坏严重。 发病率:人群中为百万分之一至四。
2、病因 认为与组织蛋白酶C(CTSC)基因突变 相关。其产物CTSC可活化来源于骨髓和淋巴 细胞的丝氨酸蛋白酶,涉及到细菌的吞噬破 坏、局部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活化与 去活化。 CTSC缺乏:可以导致PUS患者细胞毒T 淋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 细胞功能发生障碍,从而降低机体抵御病原 体侵袭的能力。
5、治疗
牙齿型的治疗:保持口腔卫生,及时的牙周 基础治疗,拔除松动患牙并进行义齿修复。 全身的治疗:(1)加入AKP的催化离子 锌镁提高酶活性。 (2)限制饮食磷的摄入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能显著改善儿童型低磷 酸酯酶血症的临床症状,特别是疼痛和继发 性代谢炎症。
(3)酶替代法:即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含有 丰富TNAP的血浆,可以促进患者骨骼的矿化。 酶替代法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4)骨髓细胞移植治疗:移植骨髓中的前体 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以分化成正常的成骨细胞,分泌出具 有功能的AKP以促进矿化。
牙周组织病知识点总结

牙周组织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主要指的是由于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牙周组织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口腔内因素、全身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
而牙周组织病的临床表现也非常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疼痛等症状。
同时,牙周组织病还会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全身疾病。
因此,对于牙周组织病,我们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一、牙周组织病的分类根据其病变的范围和表现,牙周组织病可以被分为牙周炎和牙周病两大类。
1. 牙周炎牙周炎是指由于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边缘慢性炎症。
它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脓肿两种类型。
(1)牙龈炎牙龈炎是最常见的一种牙周炎,其病因主要是牙菌斑和牙石的堆积。
患者常常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龈下结缔组织的破坏,出现龈袋。
(2)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指由于牙周组织的急性感染所引起的病变。
患者常常出现牙龈肿胀、脓液排出口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并发症。
2. 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的牙周组织炎症,主要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炎合并牙周内容性病,牙周病还包括牙周软组织病变和牙周硬组织病变两大类型。
(1)牙周炎合并牙周内容性病这种类型的牙周病除了拥有牙龈炎的表现外,还会出现龈下骨质破坏和牙周袋的形成。
患者会出现牙齿松动、牙周袋、骨质吸收等症状。
(2)牙周软组织病变牙周软组织病变是指由于牙周组织的长期刺激所引起的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病变。
患者会出现牙龈下降、龈退缩、颌骨暴露等症状。
(3)牙周硬组织病变牙周硬组织病变是指由于牙周组织的长期炎症所引起的牙周骨质破坏。
患者会出现颌骨吸收、牙周袋、牙齿移位等症状。
牙周组织病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口腔内因素、全身性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1. 口腔内因素(1)牙菌斑牙周组织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牙菌斑的形成。
当我们的口腔内积累了大量的牙菌斑时,会刺激牙龈的炎症反应,从而形成牙周组织病的病变。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牙周炎考点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牙周炎考点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牙周病学》关于牙周炎考点导语:牙周炎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大家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一、概述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35岁以后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时达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坏的牙已被拔除。
失牙是未经治疗的牙周炎的最终结果。
现在一般认为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30%~44%,是我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要原因。
但多数成年人罹患的牙周炎为轻到中度。
重症者仅占人群的5%~20%。
仅有少数人的少数牙位呈现阶段性的活动性破坏,极少数部位发生快速进展。
最易受累的牙位是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
牙周炎主要分为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坏死性牙周病。
二、病因1、偏嚼习惯(15%):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
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2、职业习惯(5%):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
因此,患有牙周病的患者尤其应当注意纠正已养成的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牙周病的治疗效果。
无牙周病的人,也应当戒除以上习惯,以免牙周组织受损。
牙周炎牙周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总的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因素。
局部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全身因素可影响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两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3、偏食习惯(20%):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导致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4、夜磨牙、紧咬牙(10%):它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负担,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
口腔学笔记 总结3:牙周疾病

牙周组织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s牙周疾病: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疾病牙周组织Periodontal supporting tissues【流行病学】牙龈出血、牙石、浅牙周袋(4-6mm)、深牙周袋(》6mm)【病因】使动因子——菌斑局部促进因素——牙石、食物嵌塞、咬合创伤、解剖因素、不良习惯、医源性因素全身易感因素——遗传因素、吞噬细胞异常、性激素、吸烟、有关的系统病、精神压力菌斑(dental plaque):由基质包裹的粘附于牙面上的细菌性群体,是一种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生物膜•形成迅速•粘附性强:通过生物膜粘附在一起生长,不易被水冲去或漱掉•微生态系统:由细菌群体和菌斑基质形成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体•致病性:能抵抗机体的防御机制、表面活性剂或抗生素的杀灭作用,长期生存分类:龈上菌斑Supragingival Plaque龈下菌斑Subgingival Plaque【致病机制】直接侵袭损伤牙周组织• 菌体表面物质• 细菌酶• 毒素• 代谢产物激活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全身免疫反应的局部表现全身易感因素:改变宿主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应,增加疾病的患病率或严重程度1. 全身系统疾病通过加剧牙周炎症引起牙周组织丧失1.1 遗传疾病免疫相关疾病唐氏综合征、白细胞粘附缺陷综合征、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haim-munk syndrome、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原发性免疫缺陷症、cohen综合征影响粘膜及牙龈组织疾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纤维蛋白溶酶原缺乏症影响结缔组织疾病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全综合征、血管神经性水肿、系统性红斑狼疮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糖原贮积症、gaucher病、低磷酸酶血症、低血磷性佝偻病、hajdu-cheney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HIV1.3 炎症性疾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炎症性肠病、关节炎2. 应激压力/抑郁、吸烟/尼古丁依赖、药物(抗癌药物)3. 与牙周炎症无关的疾病引起的牙周组织丧失:牙周组织原发性/继发性肿瘤:口腔鳞癌、牙源性肿瘤肉芽肿伴多囊炎、组织细胞增生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巨细胞肉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硬皮病【疾病】1.牙石(dental calculus)定义: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以菌斑为基质的团块类型:按照部位可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2.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定义: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3.咬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概念:牙周创伤(periodontal trauma),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或咬合力量不协调,导致牙周支持组织损伤(一)菌斑性牙龈病一、菌斑性龈炎Dental Plaque-Induced Gingivitis【定义】边缘性龈炎Marginal Gingivitis或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流行状况】最常见,高发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率70-90%青春期达到高峰【病因】菌斑-始动因子局部促进因素(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临床表现】【治疗】针对病因-口腔卫生指导OHI、洁治、纠正菌斑滞留因素【预后】及时治疗-牙龈恢复健康不及时治疗或菌班控制不佳-牙龈炎症持续存在→ 牙周炎(二)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临床表现】1. 牙龈炎症• 牙周炎最常见的主诉症状:刷牙出血、咬硬物牙龈出血、自发出血(少数)• 临床检查:颜色、形状、质地、牙周探诊——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 BOP)2. 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pocket formation & attachment loss• 牙周袋形成是牙周炎最重要的病理改变• 临床检查: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或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 ):龈缘-袋底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或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 ):釉牙骨质界CEJ-袋底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龈缘-釉牙骨质界CEJ3. 牙槽骨吸收• 牙槽骨吸收的方式和程度:X线片4. 牙齿病理性松动和移位【临床分类】Ø受累范围局限型:受累部位≤ 30%广泛型:受累部位> 30%Ø严重程度轻度:PD≤4mm;AL:1-2mm;骨吸收<1/3根长中度:PD≤6mm;AL:3-4mm;骨吸收1/3—1/2根长重度:PD>6mm;AL>5mm;骨吸收>1/2根长【治疗】Ø牙周疾病特点:多因素,多样性,与全身健康相关Ø目标:去除病因,控制炎症,恢复功能,保持疗效Ø序列治疗程序:•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 第二阶段:手术治疗(surgical therapy)• 第三阶段:修复,种植,正畸治疗• 第四阶段:牙周维护治疗(maintenance therapy)牙周维护治疗目标1.维护牙周健康,最大限度减少复发和进展• 预防新生感染:龈炎,牙周炎• 预防再度感染:残留牙周袋活动性病变2.对牙齿及义齿监测,维持咀嚼,发音,美观功能,减少牙齿丧失3.监测口腔内其它的疾病或情况—口腔癌等,使局限化,早期治疗。
学习牙周知识总结

学习牙周知识总结1. 什么是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是由于牙齿周围软组织和牙槽骨的慢性感染引起的。
牙周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包括牙龈肿胀、出血、牙齿松动和牙槽骨吸收。
2. 牙周病的病因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的形成和积聚,其次是口腔卫生不良、遗传因素、吸烟、糖尿病、荷尔蒙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
3. 牙周病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变范围,牙周病可以分为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病复杂型。
3.1 牙龈炎牙龈炎是牙周病的早期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牙龈的肿胀、发红和出血。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发展成牙周炎。
3.2 牙周炎牙周炎是牙周病的中期阶段,它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牙龈产生更严重的炎症,齿槽骨也会开始受损。
牙周炎的症状包括牙齿松动、牙龈撤退和牙齿周围的脓液。
3.3 牙周病复杂型牙周病复杂型是牙周病的晚期阶段,它会导致牙齿周围的牙槽骨严重吸收,最终导致牙齿的丧失。
牙周病复杂型的症状包括牙齿松动、牙龈撤退、牙槽骨吸收和牙齿脱落。
4. 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4.1 管理牙菌斑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的形成和积聚,因此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之一是管理牙菌斑。
这包括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清洁牙齿。
4.2 规范化口腔卫生除了管理牙菌斑,规范化口腔卫生也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包括定期洗牙、使用牙间刷和注意饮食习惯等。
4.3 戒烟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戒烟也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措施之一。
吸烟不仅会导致牙菌斑形成,还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4.4 寻求牙医的帮助如果发现自己患有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肿胀、出血和牙齿松动等,应及时寻求牙医的帮助。
牙医可以通过口腔检查来确认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5 接受牙周病治疗牙周病的治疗包括牙龈刮治术、牙周手术、牙齿种植术等。
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牙菌斑和恢复口腔健康。
5. 牙周病的健康影响牙周病不仅会对口腔健康造成影响,还与全身健康有关。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考点总结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一)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1.心脑血管系统牙周感染引起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0%-30%)。
牙周炎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心病(1.4倍),脑卒中(2.1倍)的关系近年来也得到证实。
2.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可能与产妇患重症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7.5倍)发现其更多的伴放线杆菌、福赛类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
3.糖尿病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彻底有效的牙周治疗也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减少,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4.消化道疾病:牙周袋内可检出幽门螺杆菌。
牙菌斑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库”或胃病复发的来源之一。
5.呼吸道疾病:获得性肺炎与口腔菌斑微生物膜感染有关。
慢阻肺和慢支与牙周炎有密切关系。
牙周袋内厌氧菌可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慢性肺部感染和肺功能降低,几率为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
(二)全身疾病和状况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1.糖尿病牙周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应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的,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
2.心血管疾病:对于曾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只做应急处理。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感染,在接受牙周检查或治疗的当天应服药。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洁牙机。
3.凝血机制异常服用抗凝剂者,治疗前查血,操作应减少创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严重肝炎者,需要在内科医师配合下,谨慎实施牙周治疗。
4.老年患者的治疗特点:治疗原则首选控制菌斑,消除炎症。
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不宜进行过于复杂的治疗。
可推荐电动牙刷、间隙刷等工具,定期维护治疗。
九、松牙固定术1)松牙固定的时机:软组织炎症得到控制干扰已消除2)松牙固定指征①在牙周治疗后,牙仍有松动,且松动牙妨碍咀嚼或有不适,需要固定;如松牙能行使咀嚼功能且无不适,说明该牙已具有适应和代偿功能,则不必固定;②如果患牙有继发性咬合创伤,导致患牙动度加重甚至继续移位,此即“进行性松动”,应做夹板固定,以增强功能,阻止病情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考点总结
(一)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牙周组织破坏严重。
临床表现
1.皮损及牙周病变常在4岁前共同出现。
皮损包括手掌、足底、膝部及肘部局限性的过度角化及鳞屑、皲裂,有多汗和臭汗。
约有1/4患者易有身体其他处感染。
患儿智力及身体发育正常。
2.牙周病损在乳牙萌出不久即可发生,有深牙周袋,炎症较严重,溢脓、口臭,牙槽骨迅速吸收,约在5~6岁时乳牙即相继脱落,创口愈合正常。
待恒牙萌出后又按萌出的顺序相继发生牙周破坏,常在10多岁时即自行脱落或拔除。
治疗原则
本病对常规的牙周治疗效果不佳,往往导致全口拔牙。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Down综合症
Down综合征又名先天愚型,或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为一种由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先天性疾病。
临床表现
1.患者有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
约一半患者有先天件心脏病,约15%患儿于1岁前夭折。
面貌特征为面部扁平,眶距增宽,鼻梁低宽,颈部短粗。
常有上颌发育不足,萌牙较迟,错颌畸形,牙间隙较大,系带附着位置过高等。
2.几乎100%患者均有严重的牙周炎,且其牙周破坏程度远超过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的量。
全口牙齿均有深牙周袋及炎症,下颌前牙较重,有时可有牙龈退缩,病情迅速加重,有时可伴坏死性龈炎。
乳牙和恒牙均可受累。
(三)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并不引起牙周炎。
而是由于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如小血管病变、免疫反应低下、胶原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少等,使牙周组织对局部致病因子对抵抗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对危险性要比无糖尿病患者高2.8~3.4倍。
糖尿病中5%~15%为1型,即胰岛素依赖型。
本型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吞噬、黏附功能下降。
在青少年时即发生牙周炎。
2型糖尿病是仅次于年龄、牙结石的第三位牙周炎危险因素。
糖尿病(双向相关性)
牙周治疗反应欠佳的患者,应考虑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
血糖控制后,牙周炎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彻底有效的牙周治疗也可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减少。
对于糖代谢控制不佳或有严重并发症的:只进行应急的牙周治疗
对经过积极治疗已控制血糖的:可按常规施以牙周治疗
(四)艾滋病
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有30%首先在口腔出现症状,其中不少症状位于牙周组织。
HIV感染导致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口内机会性感染。
有报道称白念检出率较高。
临床表现:
1987年Winkler等首次报道AIDS患者的牙周炎,特点是快速的牙周破坏,伴有急性坏死溃疡性牙周炎,有些患者3-4个月内牙周附着丧失达90%。
与HIV有关的牙周病损
1.线形牙龈红斑:在牙龈缘处有明显的鲜红的宽2-3mm线形充血区,在附着龈上可呈瘀斑状,极易出血。
此阶段一般无牙槽骨吸收。
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
2.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艾滋病患者所发生的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的临床表现与非HIV感染者十分相似,但病情较重,病势较凶。
需结合血清学等检查来鉴别。
3.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发生率在4%-10%。
有时甚至有死骨形成,但局部因素和炎症并不太重。
T辅助细胞计数与附着丧失程度负相关。
因此在牙周破坏迅速并超过了菌斑牙石刺激水平、且有坏死性龈病损的特征时,应引起警惕,注意寻找其全身背景。
4.其他口腔表现:Kaposi肉瘤、毛状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复发性溃疡等。
牙周病损的治疗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和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患者均可按常规进行牙周治疗,如:①局部清除牙石和菌斑;②全身给以抗菌药;③局部含漱。
线形牙龈红斑(LGE)对常规牙周治疗的反应较差,难以消失,常须全身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