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合集下载

第24课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

第24课文学艺术成就教学设计

甘浚镇中心学校初中历史公开课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教学设计文学艺术成就授课人:张西岭单位:甘俊中心学校时间: 2017年12月21日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学习目标:1.了解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2.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解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体会他们爱国的伟大情怀。

重点:了解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难点: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解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艺术创作的历史背景,体会他们爱国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了《近代文化教育进步》,这节课学习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直接导入新课,强化的文学艺术时代背景“近代”。

(二)学习新课:一、文学家鲁迅、茅盾学习活动1:认识两个人——鲁迅、茅盾。

幻灯片展示两幅人物照片,学生阅读文本P131,问二人是谁?文学成就有哪些?提问明确: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茅盾,代表作《子夜》。

学习活动2:阅读材料,与学生一起分析《狂人日记》、《子夜》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作品产生原因,认识作品价值影响,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

材料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早年在日本学医……他认识到,精神麻木比身体的虚弱更可怕,后弃医从文,走上了以文学创作改变国民精神的道路。

1918年9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批判了封建礼教。

材料二:茅盾,原名沈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在1933年创作的小说《子夜》,以上海为舞台,通过资本家吴荪甫的事业兴衰悲剧生动描写,深刻的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学习活动3:通过幻灯片1、2进行拓展史料展示。

1)展示新文化运动时《新青年》杂志登载的《狂人日记》;2)茅盾《子夜》手稿。

【北师大版】2017年秋八上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北师大版】2017年秋八上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ppt习题课件(含答案)
)这部作品有哪些特点?
这部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极具 感染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聂耳、冼星海等爱国青年创作了大 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歌的是(
D )
A. 《松花江上》 B. 《黄河大合唱》
戏剧作家夏衍拿到田汉留下的剧本时, 在里面发现了那张写着歌词的香烟衬纸。 聂耳听说此事后,主动提出:“作曲交给 我,我干!”聂耳根据同田汉一起提出的 构想,带着满腔激愤,只用两天时间便谱 写了初稿,随即因躲避追捕逃到了日本。 在那里,他一方面受到友好人士的热情接 待,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军国主义分子的嚣 张肆虐。聂耳由此激发了创作灵感,迅速 将歌曲定稿寄回中国。
6. “他继承国画传统特色,力求推陈出新。他的画作大 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雅俗共赏。七七事变后,他拒 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宁可挨饿也不丧失气 节。”这位爱国画家是( B ) A. 张大千 B. 齐白石 C. 徐悲鸿 D. 潘天寿 7. 一个外国记者在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这个外国 记者是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B )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走进新时代》 D. 《我的祖国》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 向华北,但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 社会上充斥着“桃花江”“毛毛雨”等一类萎靡丧志的 淫歌艳曲。戏曲作家田汉找到聂耳,认为如此“唱靡靡 之音,长此下去,人们会成为亡国奴”。二人就此议定, 要创作一首歌,来战胜“桃花江是美人窝”。二人研究 了《国际歌》《马赛曲》和《伏尔加船夫曲》,认为很 有气势,可以借鉴。1934年秋,田汉改编了电影《风 云儿女》,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后来,由于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田汉仓促间在一张小小 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随后就被抓进监狱。

第24课 异彩缤纷的艺术成就

第24课 异彩缤纷的艺术成就

教学内容:历史科第四章(单元)第24课课题: 异彩缤纷的艺术成就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和王粲;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南北方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从文学艺术中了解历史,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鉴赏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

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特点。

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繁荣局面。

第23课讲述了科技成就,本课讲述的是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很多领域,本课介绍了书法、绘画、石窟艺术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异彩纷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的汇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共同为古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教学方法: 讲评、讨论自学练习:1.东晋时期,王羲之的书法端庄秀丽、绚丽华贵,有,的美称。

他的行书代表作是《兰亭序》。

2.王羲之的行书代表作是《_________》,他以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被后人称为“_________”。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名家辈出,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的。

他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都是古画中的珍品。

4.山西大同的____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_________石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精品。

合作探究安(展示案)1、新课讲授、师生互动:导入新课:这一课继续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讲授新课:一、建安诗人和陶渊明(1)建安诗人曹操实际掌握着东汉政权。

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在( )
A. 新文化运动期间 B. 人民解放战争后
C. 五四运动之后
D. 抗日战争之后
C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 以上海为舞台,全景式展现了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
面面,并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揭露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
的黑暗的作品是( )
A. 《狂人日记》
B
B. 《子夜》
C. 《祝福》
D. 《雷雨》
5.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
为抗战筹款。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
性和时代感。”这位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
A. 张大千
B. 任伯年
C. 齐白石
D. 徐悲鸿
D
6. “他继承国画传统特色,力求推陈出新。他的画作大
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雅俗共赏。七七事变后,他拒
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宁可挨饿也不丧失气
节。”这位爱国画家是( B )
产生深远影响。 ②《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对劳动人民的
苦难报以深切的同情,产生广泛影响。 二、茅盾: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子夜》等小
说,深刻反映了 中国近代社会 的发展变化。
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浙江 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 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宣传抗日
,最重要成果是《愚公移山图》国画
。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神话传
说。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负伤之狮》创作 于1938年,当时日 寇侵占了大半个中 国,国土沦丧,生 灵涂炭,徐悲鸿怨 愤难忍。他画的这 头双目怒视的负伤 雄狮在不堪回首的 神情中,准备战斗 、拼搏,蕴藏着坚 强与力量。

历史九年级北师大版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共23张PPT)

历史九年级北师大版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共23张PPT)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 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 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 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 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
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 的年轻小姐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 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德 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 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 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 的婚约即告无效。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1990 年 5 月 15 日 , 这 幅"加歇医生像"在3 分 钟 内 以 8250 万 美 元的价格拍卖给了 日本第二大造纸商- Ryoei Saito先生. 创下了艺术品拍卖 价格的世界最高纪 录,直到今天依然保 持着
第24课
“天才的艺术家”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著名作 家和教育家,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巨匠。他曾被 誉为“心理描写大师”, 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 的镜子”,“一个天才 的艺术家”。
天才的艺术家 心理描写大师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
用生命作画的人
——画家凡·高
的精神
《复活》简介

24文学艺术的大师

24文学艺术的大师

2、最重要的贡献:
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3、作品特点:
音乐作品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 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
4.艺术特色:
用音乐表达他的思想、顽强的意志、与命运抗 争的精神。
5、思想性:
贝多芬代表了进步的历史观、伦理观和新兴阶级的 审美理想,以他特有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人类博爱的 理想境界。
第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一、“天才的艺术家”—列夫·托尔斯泰
1.地位: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2.文学成就: (1)文学风格: 继承了俄国和西欧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 传统,并大胆创新。 (2)作品内容: 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涉及大量哲理、 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艺术表现领域 极为广阔。
(3)文学语言: 语言精确、鲜明,能够充分揭示事物的特 征和本质,人物的性格描写和思想的表达 细致入微。 (4)心理描写: 擅长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尤其善于刻画人 物思想感情的产生和变化,被誉为“心理描 写大师”。 (5)主要作品: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6)作品的思想性: 小说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揭 露了俄国社会的黑暗、政府官吏的腐败和教 会的伪善。 “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3.托尔斯泰特别热爱教育事业,热心农民教 育工作。
4.代表作品: 《向日葵》 思想性: 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活力的象征, 是他情感之火的体现,是他苦难 生命的缩影。
向 日 葵
自画像
飘黄的树林
太阳下的橄榄
奥维尔的教堂 精神病医院的走廊
《星夜》
《吃土豆的人》
《太阳和云彩下的麦田》
三、乐坛雄狮贝多芬
1、地位: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 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第24课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一、教材分析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很多领域,本课介绍了书法、绘画、石窟艺术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异彩纷呈。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的汇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共同为古代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也是全人类文化结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3、本课共分三个子目,即“书圣”王羲之,顾恺之和绘画,石窟艺术。

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这一时期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二、学生分析1、学习王羲之博采众长、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锻炼自己勤奋刻苦、不懈追求的意志。

2、认识到书画石窟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和艺术特点,列举其代表作品,并知道他被称为“书圣”的原因。

2、知道东晋时期绘画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顾恺之,能说出顾恺之的绘画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3、知道石窟艺术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雕塑成就的最高体现,认识到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四、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难点是如何使初一学生很快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的艺术特点。

五、教学方法1、收集有关王羲之、顾恺之和石窟艺术的资料,培养收集、选取材料的能力。

2、赏析王羲之、顾恺之的作品,体会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3、教学策略:启发式六、教学过程(一)、“书圣”王羲之新课导入:同学们,也许我们不是艺术家,但我们能够欣赏艺术之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那些异彩纷呈、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吧。

1、请同学说说王羲之知多少。

(点滴都行)2、先阅读书中王羲之“用字换鹅”的小故事,然后提问:故事说明了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3、学生欣赏《兰亭序》,并体会他的书法艺术的魅力,分别请两至三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二)、顾恺之和绘画其实在这个时期不仅书法艺术达到高超的境界,当时的绘画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名家辈出。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教学目的:知道鲁迅、茅盾、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通过分析文艺作品的背景和内容,提高鉴赏文艺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鲁迅、茅盾、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难点:如何结合历史背景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阅读教材,把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列表归纳。

出示民国时期进步文学艺术家成就简表子夜》五百士》《愚公移山》擅绘花鸟草虫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是《新青年》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它以特有的深刻性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发出了革命人道主义的“救救孩子”的呼声。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流浪雇农的典型形象,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巨幅国画。

作于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

取材于《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

画面为开山凿石场面:愚公白发长须,拄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挥锄掘石,坚韧卓绝精神跃然纸上。

时当抗战艰苦年代,用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根据徐悲鸿的提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2004年人民代表大会上写入宪法。

思考:《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歌曲产生于民族危机的抗战时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

到今天国歌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国家强盛而奋勇拼搏。

本课我们了解了中国近代文学家、艺术家在各自领域的贡献。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

近代杰出人物的爱国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
主备人:刘玉良审稿人:八年级历史组使用人:
教学目标:
列举胡适、茅盾等中国近代文学家的文学作品,了解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知道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艺术家的成就以及能够讲述他们在抗日战争中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史实,体会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威武不屈、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知道鲁迅、茅盾、徐悲鸿、齐白石、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作品。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近代文艺家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一)文学家鲁迅、茅盾
1、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的,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五四运动后,他在小说、杂文、散文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他通过、等小说塑造了阿Q、祥林嫂等一批艺术形象,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20世纪30年代茅盾创作的等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
1、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他将西方绘画的与中国传统的
相结合,创造了新的中国画艺术。

2、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言志。

代表作《》《》《》等,既表现了他杰出的绘画才能,也饱含着他赤诚的爱国之心。

3、齐白石把古代传统的与淳朴的相结合,将诗、书、画、印等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大写意风格。

(三)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音乐家聂耳谱写了《》《》《》等反映社会大众苦难生活的歌曲,他的代表作《》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2、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

二、导学
(一)文学家鲁迅、茅盾
1、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你能说说鲁迅有哪些作品吗?他的哪一部作品被称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2、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你能列举茅盾的文学成就吗?
(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
1、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大画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他的画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你能列举徐悲鸿的作品
吗?徐悲鸿最擅长画什么?
2、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你能说说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吗?
(三)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1、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什么吗?
聂耳还有哪些作品反映了社会大众的苦难生活?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是中国近代哪位音乐家创作的?
三、合作探究
(一)文学家鲁迅、茅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在思想上迷信、盲从的“病”,必须用“科学”这味药来诊治。

(鲁迅)
材料二茅盾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的财富,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胡耀邦)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近代哪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什么意义?
2、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创作了哪些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茅盾的什么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
(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
材料徐悲鸿,江苏宜兴人。

他的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有独到的成就。

他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愚公移山》,借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忍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他擅长画马。

在抗战最困难时期,为表达自己与全国人民共同抗战到底的决心,他画了一幅战马图。

图中的战马迎风屹立,势不可当,体现了不惧险阻、奋勇向前的精神。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二并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简要说明《奔马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2、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主题。

四、作业:
列举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有哪些。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