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分离过程习题doc

化工分离过程习题doc

化工分离过程试题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3、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4、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7、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8、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

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决定,故可由()计算各板的温度。

10、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决定,故可由()计算各板的温度。

1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表示。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或()的组分最后分离。

13、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

14、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15、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16、分离剂可以是()和()。

17、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18、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19、设计变量分为()与()。

20、温度越高对吸收越()21、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22、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23、精馏有()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的缘故。

24、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和()。

25、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加以考虑。

27、常用吸附剂有(),(),()。

28、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出来。

2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30、回流比是()设计变量。

第二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4、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5、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逸度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6、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7、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d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8、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9、设计变量数就是()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10、约束变量数就是()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11、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a. 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12、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13、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4、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15、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6、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1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18、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19、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2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21由1-2两组分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T 、P 下达到汽液平衡,液相和汽相组成分别为11,y x ,若体系加入10 mol 的组分(1),在相同T 、P 下使体系重新达到汽液平衡,此时汽、液相的组成分别为 '1'1,y x ,则( )(A )1'1x x >和 1'1y y > (B )1'1x x <和1'1y y <(C )1'1x x =和1'1y y = (D )不确定22 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 (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23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5.0=A x 时泡点为1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75.0=A y 时,相应的露点为2t ,则( )(A )21t t = (B )21t t > (C )21t t < (D )不能确定24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25吸附等温线是指不同温度下哪一个参数与吸附质分压或浓度的关系曲线。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8分)1.按照蒸馏方式划分,蒸馏可以分为 简单蒸馏 、 平衡蒸馏 、 精馏 和 特殊精馏 。

2.相对挥发度等于1,说明 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

3.蒸馏中常用的相图为常压下的 t-x-y 相图 和 x-y 相图 。

4.连续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精馏段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 提馏段 。

5.精馏塔常见的进料热状况包括 过冷液体 、 饱和液体 、 气液混合物 、 饱和蒸气 和 过热蒸气 。

6.间歇精馏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为 恒回流比 和 恒回馏液组成 。

7.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y =0.75x +0.24,则回流比为 3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 0.96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加回流比,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D .x D 降低,x W 增加9.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 、x F 、q 、D 不变,增加R ,则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 A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1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将进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D .x D 降低,x W 增加11.在蒸馏所用的温度-组成相图中,位于泡点线和露点线之间的点所代表的状态为( C )。

A .饱和液体 B .饱和蒸气 C .气液两相混合物 D .过冷液体 12.精馏塔灵敏板的位置( C )。

A .一般靠近塔顶B .一般靠近塔底C . 一般靠近进料板D .无确定的规律 13.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热状况参数( D ) A .q ﹤0 B .0﹤q ﹤1 C . q =1 D . q =0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x F 减小,则( C )A .x D 增加,x W 降低B .x D 增加,x W 增加C .xD 降低,x W 降低 D .x D 降低,x W 增加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

化工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

化⼯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三)-答案化⼯传递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Ф3 mm×3 mm的圆柱形颗粒,体积当量直径为 3.72 mm,其球形度为0.805。

2. 评价旋风分离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临界粒径、分离效率和压强将。

3. 降尘室的⽣产能⼒与降尘室的底⾯积和颗粒的沉降速度有关,⽽与降尘室的⾼度⽆关;多层降尘室⽣产能⼒的计算公式为V s=(n+1)blu t;⽓体在通过降尘室时,其流动型态⼀般应保证为层流。

4. 常见的恒压过滤装置有板框压滤机、叶滤机和转筒真空过滤机;其中属于连续过滤装置的为转筒真空过滤机。

5. 采⽤横穿洗涤法的间歇过滤设备有板框压滤机;采⽤置换洗涤法的间歇过滤设备有叶滤机。

6. 离⼼分离因数是指颗粒所受离⼼⼒和重⼒之⽐。

7. 颗粒的沉降可以分为加速段和匀速段,终端速度是指加速段结束时颗粒的沉降速度。

8. ⽬前,⼯业上使⽤的过滤操作⽅式主要有深床过滤、饼层过滤和膜过滤。

9. 旋风分离器的临界粒径是指理论上能够分离下来的最⼩颗粒直径。

10. ⾮球形颗粒的球形度越⼩,则床层的空隙率越⼤;颗粒分布越不均匀,床层的空隙率就越⼩。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本⼤题共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 在层流区中,颗粒重⼒沉降速度与其粒径的(C )成正⽐。

A. 0.5次⽅B. ⼀次⽅C. ⼆次⽅D. 三次⽅12. 在旋风分离器中,若操作温度升⾼,其他条件不变,则颗粒的临界粒径(A )A. 增⼤B. 减⼩C. 不变D. 不确定13. 恒压过滤中,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过滤速度(A )A. 减⼩B. 增加C. 不变D. 不确定14. 旋风分离器中主要的除尘区为(A )A. 外旋流的上部B. 外旋流的下部C. 内旋流的上部D. 内旋流的下部15. 较⾼的含尘浓度对于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效率的影响是(C )A. 对压降有利,对效率不利B. 对效率有利,对压降不利C. 对压降和效率均有利D. 对压降和效率均不利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本⼤题共15分)16. 过滤速率和过滤速度单位时间获得的滤液体积成为过滤速率;单位时间单位过滤⾯积得到的滤液体积,称为过滤速度。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 -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27分)1.降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湿度 增加 ,温度 降低 。

2.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可分为 恒速 干燥阶段和 降速 干燥阶段,干燥速率曲线上两个阶段的分界点称为 临界点 。

3.一般根据空气在干燥器内焓的变化,将干燥过程分为 等焓 过程与 非等焓 过程两大类。

4.按照加热方式的不同,干燥可以分为 导热 干燥、对流 干燥、 辐射 干燥和 介电加热 干燥。

5. 按照操作压强的不同,干燥可以分为 减压 干燥和 常压 干燥;对于热敏性物系应采 用 减压 干燥。

6. 对于饱和湿空气,t 、t w 、t as 和t d 之间的关系为 t = t w = t as = t d ;而对于未饱和湿空气,上述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 >t w = t as > t d 。

7.对流干燥中,向干燥系统中所补充的热量主要用来 加热空气、 蒸发水分 、 加热物料 和 损失于周围环境中 。

8.等焓干燥又称为 绝热干燥 、 理想干燥 。

9.恒速干燥阶段又称为 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干燥阶段又称为 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

10.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主要除湿方法有: 机械除湿、 吸附除湿 和 加热除湿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下面湿空气的各对参数中,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参数的是( A ) A . t -t w B . t d -H C . t w -I D . p -H12.下列干燥设备中,属于导热干燥的设备为( D )A.转筒干燥器B.流化床干燥器C.喷雾干燥器D.滚筒干燥器13.将不饱和湿空气等湿降温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D )A.干球温度B.湿球温度C.绝热饱和温度D.露点14.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出口温度t2(B )进口温度t1。

A.高于B.低于C.等于15.对于空气-水系统,若湿空气湿度不变,干球温度增加,则湿球温度(A )A.增加B.降低C.不变D.不确定16.湿空气H-I图中,(D )不是直线。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 - 答案 (1)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8分)1.按照蒸馏方式划分,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和特殊精馏。

2.相对挥发度等于1,说明物系不能用普通的蒸馏方法加以分离。

3.蒸馏中常用的相图为常压下的t-x-y相图和x-y相图。

4.连续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精馏段,加料板以下的塔段称为提馏段。

5.精馏塔常见的进料热状况包括过冷液体、饱和液体、气液混合物、饱和蒸气和过热蒸气。

6.间歇精馏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为恒回流比和恒回馏液组成。

7.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为y=+,则回流比为3 ,塔顶馏出液组成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8.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加回流比,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降低降低,x W增加9.操作中的精馏塔,若保持F、x F、q、D不变,增加R,则提馏段下降液体量L (A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10.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将进料由饱和液体改为过冷液体,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增加,x W降低增加,x W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11.在蒸馏所用的温度-组成相图中,位于泡点线和露点线之间的点所代表的状态为( C )。

A .饱和液体 B .饱和蒸气 C .气液两相混合物 D .过冷液体 12.精馏塔灵敏板的位置( C )。

A .一般靠近塔顶B .一般靠近塔底C . 一般靠近进料板D .无确定的规律 13.饱和蒸气进料,进料热状况参数( D ) ﹤0 ﹤q ﹤1 C . q =1 D . q =0 14.操作中的精馏塔,若x F 减小,则( C ) 增加,x W 降低 增加,x W 增加降低,x W 降低 降低,x W 增加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西安交通大学____年3月课程考试《化工分离过程》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2.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 A. 增加 B. 不变C. 减小正确答案:3. 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 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 B. 多孔性的固体C. 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 吸附容量有限正确答案:4. 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逆流操作,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

当入塔气体浓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j的变化为() A. y2上升,j下降 B. y2下降,j上升 C. y2上升,j不变D. y2上升,j变化不确定正确答案:5. 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A. 加压 B. 减压 C. 常压 D. 不确定正确答案:6.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正确答案:7.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8.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A. 饱和液相 B. 过热蒸汽 C. 饱和蒸汽 D. 气液两相正确答案:9. 设计变量数就是() A. 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 B. 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和约束数之和D. 独立变量数和约束数之差正确答案:10.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商 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11.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逸度 B. 自由度 C. 活度 D. 解离度正确答案:12. 对于绝热闪蒸过程,当进料的流量组成及热状态给定之后,经自由度分析,只剩下一个自由度由闪蒸罐确定,则还应该确定的一个条件是() A. 闪蒸罐的温度 B. 闪蒸罐的压力 C. 气化率D. 任意选定其中之一正确答案:13. 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A. 气化温度不变B. 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 活度系数和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 冷凝可以分层正确答案:14.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的组分正确答案:15. 等焓节流之后() A. 温度提高 B. 压力提高C. 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 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正确答案:16.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 A. 塔顶往下B. 塔釜往上C. 两端同时算起D. 无正确答案:17. 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_线是() A. 曲线 B. 直线 C. 有最高点 D. 有最低点正确答案:18.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A. 增加 B. 不变C. 减小D. 无正确答案:19.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 A. 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 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 大于T1s小于T2sD. 小于T1s 正确答案:20. 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 提高温度B. 提高吸收剂用量C. 提高压力D. 减少处理的气体量正确答案:21. 约束变量数就是() A. 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 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 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 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 正确答案:22.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 塔的底部 B. 塔的中商 C. 塔的顶部正确答案:23.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 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 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 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D. 与温度无关,但与气相的组成有关正确答案:24.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A. 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 离心分离正确答案:25. 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 易挥发 B. 难挥发 C. 沸点高 D. 蒸汽压小正确答案:26.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27. 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回流比R应取()倍最小回流比 A. 1.1 B. 1.3 C.1.7 D.2.0正确答案:28.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29. 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 B. 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 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 D. 是传质过程正确答案:30.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 正偏差溶液 B. 理想溶液 C. 负偏差溶液 D. 不一定正确答案:31.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 A. 温度B. 吸收剂用量C. 压力D. 气体浓度正确答案:32.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 难吸收的组分 B. 最较轻组份C. 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正确答案: 33. A. B. C.D.正确答案:34. 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 A. 越低 B. 越高C. 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D. 无正确答案:35. 当体系的yi-yi_=0时() A. 发生解吸过程 B. 发生吸收过程 C. 发生精馏过程D. 没有物质的净转移正确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化工分离工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

化⼯分离⼯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MESH⽅程。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 如果设计中给定数值的物理量的数⽬等于设计变量,设计才有结果。

2. 在最⼩回流⽐条件下,若只有重组分是⾮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存在着两个恒浓区,出现在精镏段和进料板位置。

3. 在萃取精镏中,当原溶液⾮理想性不⼤时,加⼊溶剂后,溶剂与组分1形成具有较强正偏差的⾮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或理想溶液,可提⾼组分1对2的相对挥发度。

4. 化学吸收中⽤增强因⼦表⽰化学反应对传质速率的增强程度,增强因⼦E的定义是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 L)/⽆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0L)。

5. 对普通的N级逆流装置进⾏变量分析,若组分数为C个,建⽴的MESH⽅程在全塔有NC+NC+2N+N=N(2C+3) 个。

η;6. 热⼒学效率定义为=实际的分离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热⼒学效率必定于1。

7. 反渗透是利⽤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透过溶剂的性质,对溶液施加压⼒,克服溶剂的渗透压,是⼀种⽤来浓缩溶液的膜分离过程。

⼆、推导(20分)1. 由物料衡算,相平衡关系式推导图1单级分离基本关系式。

——相平衡常数;式中: Ki率(⽓体量/进料量)。

2. 精馏塔第j级进出物料如图1,建⽴三、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共存状态。

热⼒学上看物系的⾃由焓最⼩;动⼒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

K i =yi/xi。

2.关键组分的定义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般关键组分与⾮关键组分在顶、釜的分配情况如何由设计者指定浓度或提出回收率的组分。

LK绝⼤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HK绝⼤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L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顶出现;HNK全部或接近全部在塔釜出现。

3.在吸收过程中,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为单相传质过程,吸收剂吸收了⽓体中的溶质⽽流量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增加,⽓体的流量相应的减少,因此⽓液相流量在塔内都不能视为恒定。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 答案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27分)1.目前,对流传质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是 双膜 模型、 表面更新 模型和 溶质渗透 模型。

2.在吸收过程中,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亨利系数E 增加 ,溶解度系数H 降低 ,相平衡常 数m 增加 。

3. 一般说来,温度 降低 ,压力 升高 ,有利于吸收,而反之则有利于 脱吸 。

4. 应用亨利定律时,除要求溶液为理想溶液或稀溶液外,还要求溶质 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状态必须 相同 。

5.难溶气体的溶解度系数较 较小 ,易溶气体的亨利系数较 较小 。

6.菲克定律的表达形式为 zc D Jd d AABA -=。

7.气相中的分子扩散包括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和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 。

8.发生在流体中的扩散包括 分子扩散 和 涡流扩散 。

9.漂流因数的定义为Bmp p,它反映了 主体流动 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10.采用传质单元数法计算填料 层高度时,填料层高度计算的通式为填料层高度= 传质单元高度 × 传质单元数 。

11.吸收传质过程中常用的无量纲准数有 Sh 、 Sc 和 Re 。

12.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进行的 难易程度 ,吸收过程的平均推动力越小,所需的传质单元数越 大 。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3.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液膜控制”的为( D )A .用水吸收氨B .用水吸收氯化氢C .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D .用水吸收氧14.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减少吸收剂的用量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A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 15.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为( B )A .用水吸收氮B .用水吸收氯化氢C .用水吸收硫化氢D .用水吸收氧16.在塔设备中进行吸收操作,若提高操作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溶液组成( B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17.在描述对流传质的表面更新模型中,对流传质系数与扩散系数的( B )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分离过程过程性考核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6分
1.填
料层的压降由 载
点和 泛 点分为恒持液量区、载液区和液泛区..
2.液-液萃取中;萃取相和萃余相脱除溶剂后;分别称为 萃取液 和 萃余液 ..
3.正常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内;连续相为 气相 ;分散相为 液相 ..
4.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两相区内的混合物分成两个互相平衡的液相;称为 共轭 相;当加入A 的量使混合液恰好由两相变成一相时;其组成点称为 混溶点 ..
5.正常操作的板式精馏塔内;连续相为 液相 ;分散相为 气相 ..
6.适宜的溶剂用量应根据 操作 费用和 设备 费用之和最小的原则来确定..
7.填料的几何特性数据主要包括 比表面积 、 空隙率 和 填料因子 ..
8.多级萃取主要包括多级 逆流 萃取和多级 错流 萃取..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9.板式精馏塔操作时;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状态通常控制在C
A.鼓泡接触状态
B.蜂窝状接触状态
C.泡沫接触状态
D.喷雾接触状态
10.三元液-液萃取中;若组分B 、S 完全不互溶;则萃取的选择性系数 C
A.等于0
B.等于1
C.趋于无穷大
D.大于0而小于1
11.若增加塔板间距;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板式塔的液沫夹带现象将 A
A.减小
B.增加
C.不受影响
D.不确定
12.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联结两共轭组成坐标的直线称为 B
A.溶解度曲线
B.联结线
C.辅助曲线
D.分配曲线
13.通常为了保证板式塔的正常操作;塔板的漏液量应不大于液体流量的 B
A.1%
B.10%
C.20%
D.30%
14.在三元液-液萃取的三角形相图中;将相图分为两相区和均相区的曲线称为 A
A.溶解度曲线
B.联结线
C.辅助曲线
D.分配曲线
15.三元液-液萃取中;若y A=0.4;y B=0.1;x B=0.8;x S=0.1;则选择性系数为 D
A.4
B.8
C.16
D.32
16.下列因素;可增加填料塔泛点气速的为 B
A.气体密度增大
B.液体密度增大
C.液体黏度增大
D.液气比增大
17.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中;增大塔板间距;液泛线将 A
A.上移
B.下移
C.不变
D.不确定
18.关于液-液萃取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A.选择性要高
B.与原料液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要大
C.界面张力要大
D.黏度要低
19.三元液-液萃取中;若y A=0.4;y B=0.1;x B=0.7;x S=0.1;则S的分配系数为 C
A.2
B.4
C.5
D.7
20.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 A
A.生产能力大
B.分离效率低
C.压力降大
D.持液量大
21.塔板的负荷性能图中;减小塔板开孔率;漏液线将 B
A.上移
B.下移
C.不变
D.不确定
22.下列萃取设备中;属于连续接触式的为 B
A.混合澄清器
B.填料萃取塔
C.筛板萃取塔
D.脉冲筛板塔
23.辅助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称为 B
A.混溶点
B.临界混溶点
C.差点
D.和点
24.下列装置中;不属于填料塔内件的为 A
A.溢流堰
B.液体分布器
C.液体再分布器
D.支撑板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错误的划×..每
小题1分;本大题共16分 25.填料因子Φ值越大;液泛速度越大;也即越不易发生液泛现象.. ×
26.填料层的总持液量为动持液量和静持液量之和..√
27.三元液-液萃取中;三角形相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物.. √
28.通常物系的温度越高;分层区的面积越小;越有利于萃取.. ×
29.填料因子为填料空隙率的三次方与填料比表面积之比;即Φ=σ3/ε.. ×
30.填料层的静持液量只取决于气液负荷;而与填料和流体的物性无关.. ×
31.混合澄清器属于分级萃取设备.. √
32.液-液萃取中;若适当增加萃取剂的用量;其他条件不变;则所得萃取液的组成降低.. √
33.筛板是工业上应用最早的塔板.. ×
34.在填料层的压降曲线上;位于载点和泛点之间的区域称为恒持液量区.. ×
35.多级错流萃取中;当各级溶剂用量相等时;达到一定的分离程度所需的总溶剂用量最少.. √
36.当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为1时;说明所选的萃取剂不能用来分离混合物..√
37.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单位塔截面上最小液体体积流量.. ×
38.理论板当量高度是指相当于一层理论板分离作用的填料层高度.. √
39.液-液萃取中;萃取剂和原溶剂的互溶度越大;越有利于萃取.. ×
40.在单级萃取操作中;对应一定的原料液量;存在两个极限萃取剂用量;适宜的萃取剂用量应介于二者之间.. √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21分 41.塔板上的漏液现象 在正常操作的塔板上;液体横向流过塔板;然后经降液管流下..当气体通过塔板的速度较小时;气体通过升气孔道的动压不足以阻
止板上液体经孔道流下时;便会出现漏液现象..
42.微分接触逆流萃取
通常在塔设备中进行;重液如原料液自塔顶进入;从上向下流动;轻液如溶剂自塔底进入;从下行上流动;二者微分接触逆流接触;进行传质..萃取结束后;两相分别在塔顶、塔底分离;最终的萃取相从塔顶流出;最终的萃余相从塔底流出..
43.塔板上的液沫夹带
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必然将部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气体夹带着这些液滴在板间的空间上升;如液滴来不及沉降分离;则将随气体进入上层塔板;这种现象称为液沫夹带..
44.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
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在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喷淋的液体体积量;以U表示.. 45.液面落差
当液体横向流过塔板时;为克服板上的摩擦阻力和板上部件的局部阻力;需要一定的液位差..于是板上形成由液体进入板面到离开板面的液面落差;以Δ表示..
46.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又称超临界萃取..它是以高压、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所需的组分;然后采用升温、降压或二者兼用和吸收吸附等手段将溶剂与所萃取的组分分离..
47.多级逆流萃取
在多级逆流萃取操作中;原料液从第1级进入系统;依次经过各级萃取;成为各级的萃余相;其溶质组成逐渐下降;最后从第n级流出;萃取剂则是从第n级进入系统;依次通过各级与萃取相逆向接触;进行多次萃取;其溶质组成逐级提高;最后从第1级流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30分
48.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由哪几条曲线组成
1液沫夹带线1分
2漏液线1分
3液泛线1分
4液相负荷下限线1分
5液相负荷上限线1分
49.塔板压降对塔的操作有何影响;设计时应如何考虑
塔板压降是影响板式塔操作性能的重要因素..塔板压降增大;一方面;塔板上气液两相的接触时间随之延长;板效率增大;完成同样任务所需实际塔板数减少;设备费降低;2分另一方面;塔釜温度随之升高;能耗增加;操作费增大;若分离热敏性物系时易造成物料的分解或结焦..2分因此进行塔板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在保证高效率的前提下;力求减小塔板压降;以降低能耗和改善塔的操作..1分
50.何谓塔板压降;它包括哪几部分
上升气体通过塔板时需克服一定的阻力;该阻力形成塔板的压降..2分
它包括:1塔板本身的干板阻力;1分2板上充气液层的静压力;1分3液体的表面张力..1分
51.萃取物系的界面张力对萃取效果有何影响
两液相间的界面张力对萃取操作有重要的影响..萃取物系界面张力较大时;
分散相液滴易聚结;有利于分层;2分但界面张力过大;则液体不宜分散;难以使两相
充分混合;反而是萃取效果降低..1分界面张力过小;虽然液体容易分散;但以产生乳化现象;使两相较难分离;因此界面张力要适中..2分
52.选择萃取剂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萃取剂的选择性1分
2原溶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1分
3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1分
4萃取剂的其他物性1分
5化学稳定性、价格等其他因素1分
53.什么是板式塔的液泛;其产生有哪两种情况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液体充满塔板之间的空间;使塔的正常操作受到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液泛..1分液泛的产生有以下两种情况:1塔板上液体流量很大;上升气速很快;导致液沫夹带量过大引起的液泛称为夹带液泛..2分2当降液管内的液体不能顺利下流;导致降液管充满液体而引起的液泛称为降液管液泛..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