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复习提纲(上)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

物理化学总复习纲要一、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核心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强调在任何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在复习时,要熟练掌握内能、功和热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U = Q + W,并能运用它解决各种热力学过程的能量变化问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热过程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要重点理解熵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掌握熵增原理,能够计算简单过程的熵变。

同时,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知道绝对零度时熵值为零。

对于热力学基本方程,如 dU = TdS PdV 等,要熟悉它们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条件,能够通过这些方程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二、化学热力学在化学热力学部分,重点是掌握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的计算,如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和反应自由能变。

通过标准生成焓、标准熵和标准生成自由能等数据,可以计算出任意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热力学函数变化。

要理解这些标准热力学数据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以及温度对反应热力学函数的影响。

对于吉布斯自由能,要掌握其作为化学反应自发性判据的应用。

能够根据反应的自由能变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以及通过改变条件来调控反应的进行。

三、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热力学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应用。

要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对于气相反应、液相反应和多相反应,平衡常数的形式有所不同,要能够正确书写和计算。

理解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如ΔG° = RTlnK。

掌握各种因素,如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在复习化学平衡时,还要学会通过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平衡组成。

四、相平衡相平衡是研究多相体系中相的存在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内容。

要熟悉相律的表达式 F = C P + 2 及其应用,能够根据给定的体系确定自由度、组分数和相数。

掌握单组分体系的相图,理解水的相图中各点、线和面的含义。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热力学第一定律•了解系统、环境的概念•状态函数的特征•热、功概念的理解。

(非状态函数)•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及其与热力学能、焓的关系及适用条件•可逆过程特点•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熵的定义,熵增原理及其适用条件•热力学基本方程,8个偏微分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克拉佩龙方程,克-克方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偏摩尔量定义式•化学势的定义式•化学势判据,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的适用范围•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与特征•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性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定义及计算•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范特霍夫方程相平衡•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的概念和计算•相律•相图识别•步冷曲线的绘制•杠杆规则的应用二组分系统相图识图规则1.图中“︱”表示稳定化合物2.图中“┬”表示不稳定化合物3.图中“—”表示三相线4.“头平足平”的图形一定是两相区(上——温度相同,下——温度相同)5.无规则的图形是单相区电化学•电极反应,电池反应•阴极,阳极,正极,负极的规定•法拉第定律•电池图式•原电池热力学(电池电动势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及其计算表面现象•表面张力定义、大小和方向•弯曲液面附加压力,Laplace方程•微小液滴蒸气压——开尔文公式•固体表面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液固界面,接触角,杨氏方程,润湿现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基元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级数•速率方程积分式,零级、一级、二级反应速率方程特点•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阿伦尼乌斯方程•速率方程近似处理法•作业题和补充题要看看•基本概念要记清楚,选择填空题多是考理解概念的题目。

•计算题一定要把算式列出、数据代入、写出答案,量纲不要丢掉。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ΔrGm
K
ΔrGm
Qa
四、多相平衡
1、相律
1)物种数、组分数 2)自由度 公式 f=K-F+2中,每个符号、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2、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
饱和蒸气压-温度之间关系 (理解)
3、水的相图结构
几个单相区、两相平衡线、三相点?特征?
4、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
1)总蒸气压介于两种组分饱和蒸气压的体系,其液相与气 相中两种组分的组成有何特点? 2)p-x图、T-x图中极大点与极小点处两种组分在气、液相 的组成有何特点?
2、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
1)有哪些吸附类型?特点? 2)有几种吸附曲线? 3)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3、溶液表面的吸附
1)正吸附、负吸附概念 2)表面吸附量的意义是什么?单位? 3)吉布斯吸附公式是什么?如何根据ds/dc求算溶液表面吸附量?
4、表面活性剂(了解)
1)分子结构有何特点?(两亲) 2)在水溶液中有何行为特点? (在表面正吸附、极大降低表面张力、聚集) 3)有何应用?
2、热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
1) 反应热 定容反应热△rU、定压反应热△rH,有何关系? 2)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反应焓之间的互相求算: 盖斯定律 3)反应焓与温度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理解)
热力学第二、第三定律部分 1、熵(S)的定义及其求算: △S≧Q/T
1)该式中大于号、等号分别在何种情况下成立? 2)求算某过程的△S时,应注意什么原则?
3、强电解质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理解)
二、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重点)
1、可逆电池
1)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了解) 2)可逆电池表示方法和设计 能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式 3)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物理化学物化上册复习 重点

物理化学物化上册复习  重点

物理化学上册复习题选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1、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2、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U与温度确定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了。

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而且环境也复原了。

5、理想气体非等压过程温度从T1升至T2,其焓变为ΔH=∫T1T2 C p dT6、节流膨胀过程,不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也不论结果温度下降还是上升,都是等焓过程。

7、稳定态单质的Δf H m O (500K) = 0 。

8、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r H m=-92.36kJ.mol-1其中的mol-1意指每生成1mol NH3(g)的热效应。

9、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体积,压力无关,所以(ðU/ðV)P=0,(ðU/ðP)V=010、1mol水在1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T1T2 C p,m dT。

参考答案1、对2、错。

前一句是对的。

错在后一句:状态函数只要有一个改变了,状态就改变了。

相应的,状态变了就不一定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变。

3、错。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故温度和内能确定,实际上只确定了一个状态变量。

4、错。

卡诺循环一周,体系复原了,但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并对环境作功。

故环境并未复原。

而所谓可逆过程体系,环境同时复原是指可逆过程发生后,过程逆向按原手续进行,当体系复原时,环境也同时复原。

5、对。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6、对。

7、对。

标准态只规定压力为P0,而没规定温度。

即任一温度下都有相应的标准态,其标准生成焓都为零。

8、错。

该mol-1系反应进度1mol,对该反应即生成2molNH3。

9、错。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上)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上)
H 2973 5 8.314(472 365.6) 3858 5 J . .
外 体系 恒外压过程: P P const 恒压过程: P P dP const 外 体系
H Q
5.相变过程S(a)→S(b):
(1) 可逆相变(正常相变或平衡相变):在温度T对应 的饱和蒸气压下的相变,如水在常压下的0℃ 结冰 或冰溶解,100 ℃ 时的汽化或凝结等过程。 由温度T1下的相变焓计算另一温度下的相变焓T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
一、重要公式与定义式
1. 体积功:dW= -p外dV
2. 热力学第一定律:Δ U = Q+W , dU =dQ +dW
3.焓的定义: H=U + pV
4.热容:CV,m = dQ V /dT = ( Um/ T )V
Cp,m = dQ p /dT = ( Hm/ T )P
2183ppjtmcdtmch冰冰2tq体系?h753?60066?37656?563010j????tt?s隔离?s体系?s环境?206214870807j?k?1?0自动或263???????hqq体系环境140721263105630??????kjqqs体系环境环境263??273273??dtchp5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重要概念 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熵,摩尔规定熵,标准熵,标 准反应熵,亥姆霍兹函数,吉布斯函数 二、主要公式与定义式
1. 热机效率:η = -W / Q1 =(Q1+Q2)/ Q1 = 1 - T2 / T1 (T2 , T1 分别为低温,高温热源)
2.卡诺定理:任何循环的热温熵小于或等于0 Q1 / T1 + Q2 / T2 ≤0 不可逆可逆 克老修斯(R.Clausius) 不等式 Δ S≥ dQr / T 3.熵的定义式:dS = dQr / T

物化复习大纲

物化复习大纲

例 :5mol的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K,200kPa先恒温可逆膨 胀至使压力50kPa,再绝热可逆压缩至100kPa的末态。求末态温 度T及整个过程的Q,W,ΔU,ΔH。 解:双原子理想气体的Cv,m=2.5R,Cp,m=3.5R T3= T2× (p3/p2) R/ Cp,m=300× (200/ 50) 2/7=445.8K
V2
V1
V2 p1 nRT dV nRT ln nRT ln V V1 p2
(2)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T2 p2 R / C p ,m ( ) T1 p1
应用:一定量(n mol),p1, T1的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到p2, 求过程的体积功。已知CV,m
理想气体绝热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说法(1)、(2)即为熵增原理
在隔离系统中:不可逆过程 = 自发过程
dSiso 0 不可逆, 自发 0 可逆,平衡 0 不可能
熵判据
2.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熵变的计算 pVT 同时改变的过程 (理想气体,W’=0,单纯pVT变化过程)
T2 V2 S nCV ,m ln nR ln T1 V1

※ ①单质的相态为温度T 下的最稳定相态。(一般指 25 0C) 碳指 C(石墨);硫指 S(正交) ;溴指Br2(l);汞指Hg(l);
稀有气体指单原子气体;氢、氟、氧、氮等指双原子气体。
② 稳定相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r H (T ) H 2 H1
ν
B
0 m
B
f H (B, , T )
0 (绝热) 对于绝热过程, dS
即绝热过程,熵值永不减少。
(不可逆) (可逆) (1)
如果系统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则将系统 与环境看作一个隔离系统。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提纲1-6章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提纲1-6章

本科物理化学复习提纲(I)第一章气体一.一.重要概念理想气体,分压,分体积,临界参数,压缩因子,对比状态二.二.重要关系式(1) 理想气体:pV=nRT , n = m/M(2) 分压或分体积:p B=c B RT=p y B(3) 压缩因子:Z = pV/RT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一、重要概念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1. 体积功:δW= -p外dV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3.焓的定义:H=U + pV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 (T)计算∆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r H mθ(T2)= ∆r H mθ(T1)+⎰21TT∆r C p,m d T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Q p-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p1V1♑= p2V2♑ ,p1V1/T1 = p2V2/T2,♑=C p,m/C V,m三、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2,O2,H2等。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提纲I.doc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提纲I.doc

物理化学复习提纲(I)(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第1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第2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第5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第3章化学平衡第六章相平衡第七-十二章第1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一、重要概念系统与环境,隔离系统,封闭系统,(敞开系统),广延量(加和性:V,U,H,S,A,G),强度量(摩尔量,T,p),功,热,内能,焓,热容,状态与状态函数,平衡态,过程函数(Q,W),可逆过程,节流过程,真空膨胀过程,标准态,标准反应焓,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二、重要公式与定义式1. 体积功:δW= -p外dV2. 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d U =δQ +δW3.焓的定义:H=U + pV4.热容:定容摩尔热容C V,m = δQ V /dT = (∂U m/∂T )V定压摩尔热容C p,m = δQ p /dT = (∂H m/∂T )P理性气体:C p,m- C V,m=R;凝聚态:C p,m- C V,m≈0理想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C V,m+R=5R/25. 标准摩尔反应焓:由标准生成焓∆f H Bθ (T)或标准燃烧焓∆c H Bθ (T)计算∆r H mθ = ∑v B∆f H Bθ (T) = -∑v B∆c H Bθ (T)6. 基希霍夫公式(适用于相变和化学反应过程)∆r H mθ(T2)= ∆r H mθ(T1)+⎰21TT∆r C p,m d T7. 恒压摩尔反应热与恒容摩尔反应热的关系式Q p-Q V = ∆r H m(T) -∆r U m(T) =∑v B(g)RT8. 理想气体的可逆绝热过程方程:p1V1♑= p2V2♑ ,p1V1/T1 = p2V2/T2,♑=C p,m/C V,m三、各种过程Q、W、∆U、∆H的计算1.解题时可能要用到的内容(1) 对于气体,题目没有特别声明,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气体,如N2,O2,H2等。

恒温过程d T=0,∆U=∆H=0,Q=W非恒温过程,∆U = n C V,m ∆T,∆H = n C p,m ∆T单原子气体C V,m =3R/2,C p,m = C V,m+R = 5R/2(2) 对于凝聚相,状态函数通常近似认为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压力或体积无关,即∆U≈∆H= n C p,m ∆T2.恒压过程:p外=p=常数,无其他功W'=0(1) W= -p外(V2-V1),∆H = Q p =⎰21TT n C p,m d T,∆U =∆H-∆(pV),Q=∆U-W(2) 真空膨胀过程p外=0,W=0,Q=∆U理想气体(Joule实验)结果:d T=0,W=0,Q=∆U=0,∆H=0(3) 恒外压过程:例1:1mol 理想气体于27℃、101325Pa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化复习提纲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2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和环境
系统:将一部分物体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部分物体,称为“系统”。

环境:系统以外并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热力学系统分为三种:敞开系统、密闭系统(或称封闭系统)、隔绝系统(或称孤立系统)P(7)
2.状态和状态性质
状态:某一热力学系统的状态是系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

状态性质:状态的性质称为状态性质,又称为状态函数。

P(7)
3.过程和途径
过程:系统状态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均称为“过程“。

途径:由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的不同方式可称为不同的“途径“。

P(8)
4.热力学平衡
热力学平衡: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中各个状态性质又均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为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P(9)
1.3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种表述:热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相互转换,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它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为:不消耗能量就可以作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数学表达式:∆U=Q+W(系统热力学能的增量对于系统从环境所吸收的热量与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功之和)P11
1.4体积功:因系统体积变化而引起的系统与环境间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公式:W=-p e .∆V(负的外压与体积变化的乘积)。

在真空中p=0,则W=0。

P13 结论:某过程进行之后系统恢复原状的同时,环境也恢复原状而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则该过程称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在定温的情况下,系统在可逆过程中所做的功为最大功(绝对值).............................。

系统在可逆过程........中所消耗的功为最小功。

...........P15... 1.5定容及定压下的热
定容:dV=0 dU=ϬQ-p 外dV ϬQ V =dU Q V =∆U
定压:p 外=p 始=p 终,Q p =∆U+p 外∆V=(U 2-U 1)+p 外(V 2-V 1)=(U 2+p 2V 2)-(U 1+p 1V 1) 焓:H=U+pV ∆H=H 2-H 1=∆U+∆(pV)=∆U+p ∆V Q p =∆H
定压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此过程中系统焓的增加。

∆H 是状态性质的变化,取决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

P18~19 1.6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气体在定温条件下,改变体积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不变,即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体积无关,即U=f(T)针对理想气体P20
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才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或压力无关。

...........................P20...
理想气体的焓亦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体积或压力无关........................(解释:H=U+pV U 随T 变化,而pV=nRT 也随T 变化)P21
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膨胀:∆U=Q+W=0 Q=-W=nRTln V 2V 1 =nRTln p 1
p 2 P21
1.7热容
定义:每升高单位温度所吸收的热。

定容热容:定容下的热容C V 定压热容:定压下的热容C p P22
理想气体:dH=C p .dT dU= C v .dT 对于1mol 气体 C p ,m - C V ,m =R 通常情况下,理想气体的C p ,m 和 C V ,m 均可视为常数。

P23
单原子分子系统:C V,m=32 R
双原子分子系统:C V,m=52 R
多原子分子系统:C V,m=62 R=3R P23
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气体、液体及固体热容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经验公式:C p,m=a+bT+cT2或c p,m=a+bT+cT2 P24
1.8气体的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如果一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系统既不可以从环境吸热,亦不能放热,到环境中去,这种过程叫做“绝热过程”。

∆U=Q+W ϬQ=0 dU=ϬW nC V,m=-pdV P26
1.9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节流膨胀:此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热交换,这种维持一定压力差的绝热膨胀过程
为“节流膨胀”。

过程: Q=0 ∆U=W W1=-∫p1dV=-p1V1 W2=-∫p2dV=-p2V2 W=W1+W2=
p1V1-p2V2 U1-U2=-( p2V2-p1V1) U2+ p2V2=U1+ p1V1 H2=H1∆H=0
气体的节流膨胀为一定焓过程。

应用:膨胀方法使气体制冷。

P30
1.10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热化学:研究化学过程中热效应的科学叫做“热化学”。

定压反应热:Q p=∆r H
定容反应热:Q V=∆r U
∆r H=∆r U+p∆V=∆r U+RT∆n(∆n>0时膨胀,∆r H>∆r U; ∆n<0时压缩,∆r H<∆r U; ∆
n=0时不变相当于定容,∆r H=∆r U)P33~34
反应进度(ε)(ε>0)ε=n B -n B (0)
νB (注:n B -n B (0)为变化量;νB 为B 的化学计量
数)P34
θ:标准 标准态压为:100KPa=p θ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①注明物态 ②注明晶型 ③注明溶剂
∆r H m θ是指反应进度为1mol 的反应,∆r H m θ<0放热;∆r H m θ>o 吸热 p36 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成几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P37
1.11生成焓和燃烧焓
任何一个反应∆r H=ΣH(产物)-ΣH(反应物) P38
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某物质的定压反应热,称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θ. 各种稳定单质(在任意温度)的生成焓值为零。

P39
结论:任意反应的反应焓........∆.r .H .
m .θ.等于产物生成焓之和减去反应物生成焓之和...................。

即 ∆r H m θ=ΣνB ∆f H m θ(B) P40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标准压力及指定温度下,单质物质的量的某种物质被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 H m θ
结论:任意一反应的反应焓∆..........r .H .
m .θ.等于反应物燃烧焓之和减去产物燃烧焓之和...................。

即 ∆r H m θ=-ΣνB ∆c H m θ(B) P40
1.12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
(∂∆r H
∂T )p =C p (B)- C p (A)=∆ C p (1.55)(注:(∂H/∂T )p 即定压热容)
∫∆H(1)∆H(2)d(∆H)= ∆H(2)-∆H(1)=∫T1T2∆ C p dT=∆ C p (T 2-T 1) 当参加反应的物质有了物态变化时,改变途径求反应焓。

P45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表明变化过程的能量效应,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变化过程的方向、
限度的问题。

2. 一切自然界的过程都是有方向性的。

3. 自发过程: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特征自发进行
结论:功可以自发地全部变为热,但热不可能全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任何其他变化。

.................................. 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P(50)..... 2.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