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资源的评价

合集下载

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2023年 7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贵州省金矿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调查评价罗建均1,吴 波2*(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0018;2.贵州省地质调查院,贵州 贵阳 550005)摘 要:贵州省金矿资源较为丰富,区内金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三个矿集区;矿床类型分为卡林型、红土型和变质碎屑岩中脉型金矿三类,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卡林型金矿;单一矿区多,共(伴)生矿区少;矿石以原生矿为主,卡林型金矿石中高品位矿石选冶技术目前较成熟,低品位较难利用;矿山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但产能主要来源于大中型矿山;区内金矿总体资源保障形势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加大找矿力度。

关键词:金矿;资源;矿床类型;利用现状;保障能力;贵州省中图分类号:P611;P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3-0079-3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the Overview and Utilization Status of Gold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LUO Jian-jun 1, WU bo 2*(1.The 117 Geological Team,Guizhou Bureau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Guiyang 550018,China;2. Guizho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Guiyang 550005,China)Abstract: Guizhou Province is rich in gold resour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old resources in the area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 three ore concentration areas; The deposit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Carlin type, laterite type and metamorphic clastic rock midvein type gold deposits. The resource reserv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arlin type gold deposits; There are many single mining areas and few co (associated) mining areas; The ore is mainly primary, and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high-grade ore in Carlin type gold ore is currently relatively matur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utilize low-grade ore; Mining enterprises are main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t their production capacity mainly comes from large and medium-sized mines; The overall resource guarantee situation of gold mines in the area is very severe, and furth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explore the mineral resources.Keywords: Gold mines; Resources; Deposit type; Uti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Support capability; Guizhou Province收稿日期:2023-06基金项目: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科研项目(黔地矿科合〔2021〕08号)。

金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金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

金矿床类型特征及资源评价金矿床是指含有金矿石的矿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金矿石的聚集体。

根据形成过程和特征,金矿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破碎带型、变质岩型、沉积物型和碱性火山岩型等。

每种类型的金矿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评价方法。

首先,破碎带型金矿床是指金矿化贯穿于构造破碎带内的金矿床,主要特征包括构造破裂、岩屑堆积、多次充填等。

这种类型的金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一般较大,但金品位较低。

对于破碎带型金矿床的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勘查区域内金的赋存状态,如破碎带宽度、金矿化的延伸程度及矿石中金的含量等进行判断。

其次,变质岩型金矿床是指由变质作用引起的金铜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板块构造带和变质带。

特征包括较高的金品位、矿体巨大和矿化特带状叠溪状等。

此类金矿床的资源评价主要考虑矿床构造特征、矿体规模、矿石中金的含量和品位的分布等。

再次,沉积物型金矿床是指由含金沉积物逐层积聚形成的金矿床,主要分布于河流、湖泊、海岸等地,具有广泛的空间分布。

沉积物型金矿床的特征包括含金沉积物的源头、沉积环境和形成机制等。

评价沉积物型金矿床的资源主要考虑沉积物中金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等。

最后,碱性火山岩型金矿床是指由碱性火山岩和岩浆活动过程中的金、银、铜等金属元素共存形成的金矿床。

这种类型的金矿床通常具有明显的地质特征,如火山岩裂隙、矿脉和土壤异常等。

评价这种类型的金矿床主要考虑火山岩的地质特征、矿脉金矿化程度以及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等。

在资源评价方面,主要有金矿床的勘探评价和资源量估算两个方面。

勘探评价主要通过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综合方法进行,确定金矿床的存在性和经济价值。

资源量估算主要采用储量计算、灰度模型、地统计学方法等,根据地质特征和采样数据来推算金矿床的储量和品位。

综上所述,金矿床的类型和特征各不相同,资源评价需要考虑矿床的地质特点和矿石中金的含量、品位分布等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和评估金矿床的特征和资源量,才能制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

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摘要:甘肃大桥地区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潜力。

本文基于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的数据,运用定量预测方法对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定量预测和评价。

结果显示,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引言:甘肃大桥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处祁连山腹地,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金矿田是该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之一。

因此,对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进行准确的定量预测和评价,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金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量预测方法对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进行预测和评价。

首先,收集了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的数据,包括地质构造、矿石产出、矿石品位等。

然后,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进行定量预测和评价。

结果与讨论:根据定量预测的结果,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预测结果显示,该地区金矿田的矿石产出量可达到数百万吨,矿石品位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预测结果还显示,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分布较为均匀,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结论: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

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金矿资源,应该注重科学评价和定量预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望: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甘肃大桥地区金矿田的矿产资源,完善预测模型和评价方法,提高定量预测的准确性。

同时,还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意识,确保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金矿评估报告

金矿评估报告

金矿评估报告金矿评估报告为了评估金矿的潜力和价值,我们对该金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以下是对该金矿的评估报告:1. 地理位置和访问性:该金矿位于偏远山区,距离最近的村庄和道路都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金矿的访问性不太方便,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2. 地质条件:通过对金矿区域的地质勘探,我们发现该地区存在着一定量的金矿石。

然而,金矿的分布较为不均匀,存在一些被夹杂着石块和其他杂质的金脉。

因此,提取金矿的过程可能会更加困难和昂贵。

3. 矿产资源量:据我们的估算,该金矿的总金资源量约为XX万吨。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和金脉分布的不均匀性,实际可采取的金矿资源量可能较低。

4. 采矿成本:考虑到该金矿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采矿成本将会较高。

首先,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电力和供水系统等。

其次,由于金脉分布的不均匀性,采矿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机械设备和能源。

综合考虑,我们预计采矿成本将会增加。

5. 政府政策和环境影响: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政策限制。

因此,在进行金矿开发之前,需要获得相关的矿业开采许可和环境评估报告。

这些程序将会增加项目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也需要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6. 潜在的回报:尽管该金矿存在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如果能够成功开发和经营,仍然存在一定的回报潜力。

根据当前的金价和资源量估算,我们预计该金矿项目能够在数年内收回投资并盈利。

综上所述,该金矿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价值,但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回报,我们建议进行更详细的地质勘探和金矿资源评估,并制定可行的采矿计划和经营策略。

同时,需要与政府合作,获得相关的许可和批准,并制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采矿方案。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案例分析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案例分析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采矿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行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采矿业中,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为采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的实践。

【案例一:某地区金矿资源的勘查与评估】某地区被发现存在潜在的金矿资源,为了确保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效益,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工作必不可少。

在实施勘查过程中,对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矿床类型等,以确定金矿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潜在富集区域。

同时,在勘查中还需要进行矿石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采集的矿石样品需要经过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从而得出金矿资源的品位、矿石类型及其潜在储量等参数。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遥感调查和地球化学勘查等工作,综合分析和评估金矿资源的潜力与可开发性。

基于以上工作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矿产资源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估算、经济性评价、环境影响评估等。

储量估算是评估的核心,通过数据统计和科学模型计算,得出预计的金矿资源储量和富集区域的面积和厚度等参数。

经济性评价则是对金矿资源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包括投资成本、产量预测、市场需求等因素的考虑。

此外,环境影响评估是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估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

金矿资源的开采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包括水源、土壤、植被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因此,在评估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制订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绿色开采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案例二:某煤矿资源的勘查与评估】某地区存在大规模的煤矿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对其勘查与评估尤为重要。

在勘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了解煤矿的地层分布、厚度、储量等基本情况。

同时,还需要进行煤的质量检测和采样,以获取煤炭的品位、灰分、硫分等关键参数,为后续的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随着全球对黄金等贵金属的需求日益增加,金矿的开发和探矿活动也随之增加。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来规范矿业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个报告。

一、金矿普查金矿普查是指对某一区域内的金矿资源进行综合调查和评估的活动。

主要目的是确定该区域的金矿储量、质量、分布、开采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情况,为探矿权评估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普查内容可以包括采样分析、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环境评价等方面。

普查的结果将被用于评估探矿的条件,确定探矿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等方面。

因此,金矿普查是任何一项矿业开发活动的重要前置条件。

二、探矿权评估报告探矿权评估报告是一份对某一探矿权进行评估的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探矿权的基本情况:包括探矿权的名称、探矿范围、探矿期限、探矿方案等方面。

2.矿产资源评估:对探矿范围内的金矿资源进行评估,包括储量、品位、采矿方式、采矿难度等方面。

3.投资估算分析:对探矿权开发所需的投资进行评估,包括建设费用、设备购置费、人力成本、环境保护费用等方面。

4.经济效益预测:对探矿权开发的潜在收益进行预测,包括金矿开采产量、金价波动情况等方面。

5.技术可行性分析:对探矿权开发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采矿工艺、设备选型、矿浆处理等方面。

6.环境影响评价:对探矿权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水、土壤、空气等方面的污染情况,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

三、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的意义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是保障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为矿业权利人提供依据: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对矿业权利人来说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将为矿业权利人提供关于探矿权的准确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关于矿业开发的决策。

2.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金矿普查探矿权评估报告不仅对矿业权利人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也对政府监管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寺庄金矿评估报告书

寺庄金矿评估报告书

寺庄金矿评估报告书1. 引言本评估报告书旨在对寺庄金矿进行全面评估,包含矿藏潜力、经济可行性、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本报告将为相关投资者、政府机构以及矿业公司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2. 背景介绍寺庄金矿位于某省某市寺庄村附近,是该地区最大的金矿之一。

金矿面积约为500公顷,开采历史悠久,多年来一直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矿藏逐渐枯竭,亟待进行评估以确定进一步开采的可行性和潜力。

3. 资源潜力评估3.1 矿产储量评估根据勘探数据和采矿历史,我们对寺庄金矿的矿产储量进行了评估。

经过统计和分析,预计该金矿的总储量约为100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开采历史悠久,部分矿石已经被提取,因此实际可开采储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3.2 矿体分布特征评估通过分析矿体的分布特征,我们发现寺庄金矿呈层状分布,主要集中在3个矿体中。

其中,北矿体为最大的矿体,占总矿藏的60%;中矿体和南矿体分别占总矿藏的25%和15%。

在进一步开采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北矿体的开采潜力。

3.3 环境约束评估评估过程中,我们对寺庄金矿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

由于该矿区位于寺庄村附近,矿区开采可能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矿区的矿石运输、尾矿处理等工业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减少环境影响,未来开采过程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 经济可行性评估4.1 投资成本评估开采寺庄金矿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购买采矿设备、建设矿区基础设施等。

我们估计开采寺庄金矿的投资成本约为5000万元。

4.2 利润预估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对开采寺庄金矿所能产生的利润进行了预估。

我们假设每年可产出5吨金矿,且金价维持稳定。

经过计算,预计年利润可达5000万元。

在考虑到投资成本后,预计可在5年内收回成本并获得可观利润。

5. 结论综上所述,寺庄金矿具有较高的资源潜力和经济可行性。

虽然矿藏已经部分被提取,但剩余矿体仍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

金矿分析报告

金矿分析报告

金矿分析报告引言金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电力、工业等领域。

对金矿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其资源储量、开采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制定相应的开发和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金矿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对金矿市场和行业的深入洞察。

1. 金矿资源储量分析金矿的资源储量是评估其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

金矿资源的储量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矿产地分布金矿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等地。

其中,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金矿产地,其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1.2 资源储量评估方法评估金矿资源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矿床调查、地质勘探和样品分析等。

通过采用综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金矿的资源储量,并为后续开采提供重要参考。

1.3 储量分布特点金矿资源储量分布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

根据已有数据和研究,金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矿产地,而其他地区的储量相对较少。

2. 金矿开采状况分析金矿的开采状况是反映金矿开发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金矿开采状况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开采方法金矿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其中,露天开采是较为常用的方法,适用于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的金矿。

2.2 开采技术金矿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爆破、破碎和选矿等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可以提高金矿的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污染。

2.3 开采成本金矿的开采成本是评估其开采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开采成本包括设备投资、人员费用、能源消耗等方面。

合理控制开采成本可以提高金矿企业的盈利能力。

3. 金矿市场分析金矿市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矿的供求状况、价格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为金矿投资和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金矿市场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供需关系金矿的供需关系是影响金矿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全球金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市场需求旺盛。

3.2 价格趋势金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资源评价6.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根据规范,结合矿山实际情况,采用一般工业指标,详述如下:边界品位 1.0×10-6最低工业品位 2.5×10-6矿床平均品位 4.5×10-6最低可采厚度0.80m夹石剔除厚度 2.00m无矿地段剔除标准:上下对应时10m上下不对应时20m低于可采厚度的富矿体按相应的0.8m•g/t值圈定矿体。

6.2 资源储量估算对象、范围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对象为采矿权范围内所有矿体。

估算范围:Ⅱ号矿体3~2勘探线间,标高为+75 m以上,9~15勘探线间,标高为+110 m以上;Ⅴ号矿体在9~3勘探线间,标高为+75~+150m;○7、○8号矿体原地质报告控矿工程范围;①、③、④、○13号矿体采空区范围,计入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6.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诸矿体均呈缓倾斜薄脉状、似层状,产状稳定;矿体厚度一般较稳定,品位变化不大;取样工程分布较均匀,间距符合规范。

Ⅱ号矿体是本次核实的主要矿体,矿山多施工探采结合工程,边探边采,坑道和采场连成一片。

故采用地质结合开采块段法在水平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

其它矿体地探工程分布合理,故采用地质块段法在水平投影图上估算资源储量。

6.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6.4.1 平均品位的计算6.4.1.1 单工程矿体平均品位计算 采用单样长度品位加权 计算公式: n21nn 2211l l l l c l c l c C +++++=单C 单——单工程平均品位(×10-6) c 1…c n ——各样品品位(×10-6) l 1…l n ——各样品长度(m ) n ——样品个数 特高品位的处理:单样品位高于矿体平均品位六倍的样品为特高品位。

处理特高品位前,首先对被视为特高品位样品的付样进行第二次内检分析。

当两次分析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定为特高品位,用第一次的结果作为待处理的特高品位值。

本次工作中无特高品位。

6.4.1.2 块段平均品位的计算利用块段内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加权平均法求得。

计算公式:nnn m m m h c h c h c +++++=212211C 块块C ——块段加权平均品位(×10-6)c 1…c n ——单工程矿体品位(×10-6) h l …h n ——单工程矿体厚度(m ) n ——工程个数6.4.1.3 矿体、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矿体平均品位利用块段品位与矿石量加权求得,矿床平均品位采用矿体平均品位与矿石量加权求得。

6.4.2 矿体厚度的计算6.4.2.1 单工程矿体真厚度及铅直厚度的计算单工程厚度计算是根据已圈定矿体的样长与矿体的倾角、钻孔天顶角或样槽与铅直夹角及工程方位与矿体倾向夹角的关系进行计算。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单工程矿体真厚度:h=l•(sinα•sinβ•cosγ±cosα•cosβ)铅直厚度:hh′=cos式中:α¬—钻孔天顶角或样槽与铅直夹角β¬—矿体倾角㬬¬—工程方位与矿体倾向夹角正、负号连接:当矿体倾向与工程方位相反时用“+”、反之用“-”。

6.4.2.2 块段、矿体平均真厚度及铅直厚度的计算块段平均真厚度以块段内各单工程矿体真厚度算术平均求得;矿体平均真厚度以各块段平均真厚度与各块段金属量加权平均求得。

块段平均铅直厚度以块段内各单工程矿体铅直厚度算术平均求得;矿体平均铅直厚度以各块段平均铅直厚度与各块段金属量加权平均求得。

6.4.3 块段面积的计算在矿体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电子版上,利用电脑采用mapgis绘图软件中面积测量命令求其面积。

6.4.4 矿石小体积质量值的确定本次估算储量的矿体矿石类型与原来未发生变化,通过在新增储量块段中采取小体重样测试平均值为2.86 t/m3,与原来测定体重值近似,核实资源量估算的小体积质量值采用原来测定平均体重值2.87t/m3,湿度平均值0.53%。

6.4.5 矿石量资源储量估算在资源储量估算有关参数确定的基础上,计算各块段体积(V)、块段矿石量(Q)、块段金属量(P),其公式如下:V=S·H′Q=V·D P=Q·C式中:S:块段面积H′:块段矿体平均铅直厚度D:矿石小体积质量C:块段矿体平均品位矿体的矿石量、金属量为该矿体各块段矿石量、金属量之和。

6.5 资源储量的分类及块段划分6.5.1 资源储量的分类矿床属第Ⅲ勘查类型,工程基本控制间距:坑探段高35m,穿脉间距20~40m。

实际形成的工程间距Ⅱ号矿体为35m×20~40m(段高×穿脉间距),Ⅴ号矿体为35m×40m(段高×穿脉间距),基本符合该规定。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矿石选冶性能已为矿山生产所证实,其研究程度相当“可行性研究”。

依据上述条件,本次估算的资源储量划分为两个类型。

⑴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划分依据是块段矿体为基本工程间距内圈,基本圈定了矿体形态,基本确定了矿体的连续性。

基本查明了开采技术条件,其经济意义已为生产所证实。

⑵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划分依据是块段矿体为工程外推圈定,矿体形态及连续性是推断的,地质可靠程度低。

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意义尚未确定。

6.5.2 块段划分块段划分的依据为资源储量类别、工程间距及矿块的稳定程度。

不同资源储量类别分别划分块段,块段按相应的工程间距进行划分。

内圈和外推矿体分别划分段块,共划分(122b)和(333)两个资源储量类别。

(122b)类储量由工程内圈划分块段,基本工程间距范围的相邻工程内圈为一个块段;超出基本工程间距范围的相邻工程内圈或(122b)类储量相邻工程外推划分为(333)类资源量块段,编号采用资源储量类别、块段顺序号组合而成。

主要矿体块段划分:Ⅱ号矿体共划分(122b)类储量5个块段,编号为122b-1~122b-5,(333)类资源量5个块段,编号为333-1~333-5。

Ⅴ号矿体共划分(122b)类储量3个块段,编号为122b-1~122b-3,(333)类资源量3个块段,编号为333-1~333-3。

6.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核实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

矿区采矿权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133008t,金金属量598kg,平均品位4.49×10-6(见表6-1)。

其中:(122)矿石量61770t,金金属量324kg,平均品位5.25×10-6;(122b)矿石量65021t,金金属量341kg,平均品位5.25×10-6;(333)矿石量67987t,金金属量257kg,平均品位3.78×10-6。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408697t,金金属量2256kg,平均品位5.52×10-6。

其中:(111)矿石量261491t,金金属量1586kg,平均品位6.06×10-6;(111b)矿石量275689t,金金属量1658kg,平均品位6.01×10-6;(122)矿石量61770t,金金属量324kg,平均品位5.25×10-6;(122b)矿石量65021t,金金属量341kg,平均品位5.25×10-6;(333)矿石量67987t,金金属量257kg,平均品位3.78×10-6。

累计动用储量(111b):矿石量275689t,金金属量1658kg,平均品位6.01×10-6。

其中:采出(111)矿石量261491t,金金属量1586kg,平均品位6.06×10-6。

损失(111b)矿石量14198t,金金属量72kg。

表6-1 土堆矿区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据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2009)6.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评价黄金做为稀贵金属矿产,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由饰品、货币、建筑装饰项目资源储量 类别 矿石量(t) 金属量(kg) 平均品位 (×10-6)备 注1996年中间 地质报告 提交资源储量表内C44840 278 6.20 表内D 51448 284 5.52 表内C+D 96288 562 5.84 表外 12179 20 1.64 表内+表外 108467 582 5.36 2009年末 累计查明 资源储量111b 275689 1658.37 6.01 122b65021 340.55 5.25 33367987257.06 3.78 111b+122b+333 4086972255.98 5.52 111 261905 1575.45 6.06 122 61770 323.53 5.25 111+122323675 1898.98 5.87 2009年末 累计动用储量 111b 275689 1658.37 6.01 111 261905 1575.45 6.06 2009年末 保有资源储量 122 61770 324 5.25 122b 65021 340.55 5.25 333 67987 257.06 3.78 122b+333133008597.614.49到电子、宇航和国防尖端,越来越展现出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并预计在工业应用与首饰行业中将会形成更大的需求。

黄金市场需求直线上升,黄金价格近年来屡创新高。

今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买金藏金用金形成时尚,市场消费需求也会越来越旺。

根据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及工作程度分析,矿床储量规模有继续扩大的潜力。

矿区外围、后夼~龙口一带金矿点分布较多,以金为主的物化探综合异常呈带状展布,显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于此地展开地质工作,有望扩大矿区远景探寻同类型金矿床。

综上所述,本矿床具有较好地成矿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

金矿石为易选矿石,其加工技术性能良好,矿山近些年来的生产经营状况说明经济效益明显。

但同时存在矿床研究程度较差、矿床成矿规律认识不足,部分矿体工程控制不够,所发现矿体大多规模较小,且多被脉岩切割破坏等特点。

因此,今后的矿山开发,应在对矿山数年来积累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有利的成矿地段开展工作,争取发现新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为矿山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

6.8 对今后矿山生产探矿的建议建议矿山在今后边探边采的工作中,加强对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强分析、研究矿体特征及其赋存规律,进而达到扩大矿体规模的目的。

根据目前掌握资料分析,目前坑道控制范围较小,建议加大探矿力度。

第六章主要结论通过对胶东地区区域地质特征、土堆金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特征、土堆金矿成矿机制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胶东型的金矿成矿作用是一种陆内非造山带成矿作用,在华北的基底和地幔的控制下,形成基本是单一金矿和少量其他矿种的成矿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