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有机化合物学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班级姓名学号【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的基本分类方法;2、能够识别有机物中含有的基本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官能团分类以及碳骨架分类法指出有机物的所属类别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有机物结构决定其性质的学科思想;【自主梳理】1.按提示给有机物进行分类:(1)按组成元素分类:(2)按碳骨架分类:(3)按官能团分类:按官能团分类,有机物可以分为、、、、、、、、、、等。

2.填写下表:【课堂探究】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按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有机物C、H元素的有机化合物)NO2CH3CH2—CH3CH = CH2CH3CH3CH3CH3OHCOOHC —CH3CH3CH3H —C—HO OHHOC2H5COOHH —C—OO C2H53.按下列要求举例:(所有物质均要求写结构简式) (1)写出两种脂肪烃,一种饱和,一种不饱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属于芳香烃但不属于苯的同系物的物质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写出最简单的芳香羧酸和芳香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最简单的酚和最简单的芳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试判断它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指出与具体的物质发生反应)5.【典例探究】英国媒体2005年报道,某品牌牙膏中含有消毒剂三氯生,它遇含氯自来水能生成哥罗芳(三氯甲烷),哥罗芳能导致肝病甚至导致癌症。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1课时 必备知识——认识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①烃;②烷烃;③烯烃;④脂肪烃;⑤芳香烃;⑥烃的衍生物;⑦官能团;⑧同系物;⑨同分异构体[基本规律]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②系统命名法;③分子中原子共线、面的判断;④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的方法;⑤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的方法知识点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 ⎩⎪⎨⎪⎧烃: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酯等(3)按官能团分类①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①苯环不是官能团;②羟基有醇羟基和酚羟基两种,前者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相连,后者直接与苯环相连;③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如HCOOH属于羧酸类。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a.选取含有碳原子数最多,且支链最多的碳链作主链。

b.从离支链最近,且支链位次和最小的一端开始给碳原子编号。

c.常用甲、乙、丙、丁……表示主链碳原子数,用一、二、三、四……表示相同取代基的数目,用1、2、3、4…表示取代基所在的碳原子位次。

②系统命名法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甲基编号,则邻二甲苯也可叫做1,2­二甲苯,间二甲苯叫做1,3­二甲苯,对二甲苯叫做1,4­二甲苯。

例如,(邻三甲苯)的系统名称为1,2,3­三甲基苯,(偏三甲苯)的系统名称为1,2,4­三甲基苯。

(4)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命名①醇、醛、羧酸的命名选主链将含有官能团(—OH、—CHO、—COOH)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醇”、“某醛”或“某酸”编序号从距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对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写名称将支链作为取代基,写在“某醇”、“某醛”或“某酸”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官能团的位置②酯的命名合成酯时需要羧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命名酯时“先读酸的名称,再读醇的名称,后将‘醇’改‘酯’即可”。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课,教材以目前已知物质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属于有机物的事实,冲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机物的数量如此繁多”,由此引入碳原子成健特点的教学主题。

然后以学生熟悉的甲烷为例,应用此前已学习过的化学键知识,介绍两个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多个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有机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空间位置关系的层次深化学生对甲烷和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教材在此处的“资科卡片”中给出了使用模型的化学研究方法,还通过其中的插图,结合此前的“思考与讨论”栏目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不仅具有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碳原子结合成长链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通过以上铺垫,接下来的“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碳原子成键规律和甲烷的结构特点,结合插图中的分子结构模型,自行归纳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同时设置问题,引出下文对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介绍。

教材在这里给出烷经使用天干或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的命名基本原则、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给出系统命名法。

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难度,不再继续深化。

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学生顺利接受这些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微观结构,并在栏目活动中使用了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从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新型材料,高效药物,大量染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认识有机化合物

认识有机化合物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号:3-1-1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3.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重点难点】甲烷的性质和取代反应。

【课前预习学案】(限时15分钟)【自主学习】1、有机物的共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熔点和沸点、溶于水,燃烧。

2、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存在(1)物理性质甲烷为色、味的气体,溶于水,易燃,密度比空气。

(2)存在甲烷是、、坑道气(或瓦斯)的主要成分,石油气中也含甲烷。

3、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自学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写出化学方程式。

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产物比较【预习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2、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化碳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课堂探究案】【小组合作交流】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你能说出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吗?2、观察上述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你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即时训练】1、下列不属于有机物的有( )A、甲烷:CH4B、碳酸钠:Na2CO3C、尿素:CO(NH2)2D、醋酸:CH3COOH2.不属于有机物特点的是()A.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有机物反应比较复杂,一般反应较慢。

C.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不易分解,而且不易燃烧。

D.绝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易导电、熔点低。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即时训练】3、下列事实能证明甲烷分子中是以C 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的平面结构,其理由是()A、CH3Cl只有一种结构B、CH2Cl2只有一种结构C、CHCl3只有一种结构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二、甲烷的化学性质【观察思考】播放实验课本P59实验1和实验2 ,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总结甲烷的化学性质。

学案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学案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学习目标】(1)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取代反应的特征。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是甲烷跟氯气的取代反应。

【学习过程】1、什么是有机物?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哪些物质是有机化合物?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3、已知在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是0.717g/L,含碳75%,含氢25%(均为质量分数),利用这些数据,通过计算确定甲烷的分子组成。

4、甲烷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与以往你学习的无机化合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吗?5、置换反应有何特征?取代反应就是置换反应吗?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问题组1〗:1、有人认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有机物,你认为此观点是否正确?什么是有机物?2 、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有机化合物有哪些共同性质?〖归纳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点(1)都含有C、多数都有H、O元素;(2)多数有机物可以燃烧;(3)熔点沸点低;(4)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汽油等;(5)化学反应比较复杂,很多化学反应有副反应,多需要催化剂。

二、甲烷的性质【展示】装有甲烷气体的储气瓶(瓶中留有少量水),简单介绍仪器名称。

【提问】通过观察,总结甲烷的物理性质都有哪些?【学生通过观察总结】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色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观察思考〗:(1)可燃性【问题组2】 1、点燃甲烷前应进行什么操作?2、怎样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3、甲烷能否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甲烷能否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演示实验1]观察实验,填写下表方程式:【迁移与应用】我国的许多煤矿都是瓦斯型煤矿,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请你分析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瓦斯爆炸?对此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2)相对稳定性[演示实验2]将甲烷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现象:结论:【补充探究实验】[实验1] 将甲烷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现象:结论:[实验2] 气体通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现象:结论:[实验3] 气体通入含石蕊的H2SO4溶液中现象:结论:(3)取代反应:[视频演示]甲烷和氯气的反应,通过观察填写现象(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新课标)】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新课标)】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有机化合物是有空间结构的,了解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类型及方式。

2.通过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从微观的化学键视角探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球棍模型教具
四、教学过程
【总结】3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链状,1种有机物分子的碳骨架呈现环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还可以是环丙烯,而两个双键相邻的有机物不稳定。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展示】丙烷、环丙烷的球棍模型
【合作探究】观察下列几种碳骨架的连接方式,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组织成果展示。

【总结】1、3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直链的,2、4分子中含有支链。

【讲解】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
有机物碳骨架的链状可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

【思考讨论】观察以下几种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碳骨架的连接方式两方面分析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一、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数目:4个共价键
2.
3.碳骨架的连接方式:链状
环状。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完整版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莒县实验高中姜丹莹一、学情分析本章教材作为高中有机化学的第一章,起着连接初中有机化学和高中有机化学的“纽带”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没有任何框架,因此我们可以在开始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

二、教学设想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紧密关联。

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本节以甲烷的性质为核心,让学生通过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性质来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因此,本节的教学设计,要在学生初中已有知识和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的基础上,先使学生有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能被其他原子逐一取代的印象,又用球棍模型形象地说明了取代反应的本质,帮助他们建立取代反应这一重要的核心概念。

本节课采用信息加工模式,充分体现化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讲解甲烷的存在、结构、性质,让学生以甲烷作载体去体会有机化学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

(2)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3)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4)掌握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并理解取代反应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从身边接触的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出发进行联想质疑,初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2)通过对甲烷燃烧、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等实验的观察、思考、分析、推论,引导学生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联想•质疑”、“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等栏目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沼气、天然气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对生产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3)通过瓦斯爆炸的介绍,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趋利避害,让学生体会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7.1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课时(教案)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激正丁烷异丁烷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通式:CnHn+2(2)与同学交流,比较大家写出的丁烷的结构式是否相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丁烷的结构式有两种;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造成的。

(3)结合图7-6中的分子式结构模型,总结这类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2、烷烃①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烃,读音ting。

以上这些有机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②结构简式---有机化学中经常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组成乙烷C2H6可表示为CH3-CH3或CH3CH3丙烷C3H8可表示为CH3-CH2-CH3或CH3CH2CH3丁烷C4H10 可表示CH3-CH2-CH2-CH3或写母体名称时,主链碳原子在10以内的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以上的则用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2.系统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习惯于把横向排列的碳链作为主链,其它作为支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上的碳原子用1,2,3 …,等数字依次编号,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

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烷烃的命名练习: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2,3,5—三甲基己烷4、同系物①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②烷烃的结构相似是指:④碳原子数目越多,同分异构体越多课堂练习:1、烃是( )A 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B 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C 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 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答案为:C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3—甲基—3—乙基己烷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下列哪组是同系物()A、CH3CH2CH2CH3CH3CH(CH3)CH3B、CH3CH3CH3CH(CH3)CH3C、CH3-CH=CH2CH3=CH—CH=CH2D、CH3-CH2—CH=CH2CH3CH2CH2CH2CH3答案为:B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系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案
请同学们预习教材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教材58-61页),完成以下内容:
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种类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请你在课下收
集整理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资料,了解他们在性质和功能上得特点。

总结他们有哪些共同的性质?(建议与周围同学共同讨论完成)
家庭小实验:1、氯化钠和植物油分别溶于水。

2、点燃塑料袋。

(注意安全)
二、甲烷
1.存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含量为80%~97%);石油炼制获得的中也含有甲烷;甲烷还是沼池底部产生的和煤矿坑道产生的气体( 或 )的主要成分。

2.物理性质:甲烷为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甲烷溶于水。

3.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不能被等强氧化剂氧化,也不能与、等物质反应。

(1)甲烷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
产物怎样检验?
(2)与氯气光照下反应(本部分内容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可尝试理解该反应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预习你觉得还有那些疑惑,请写在下面:
课中探究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
2、通过观察实验掌握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种类不同的有机物的分析,学会怎样从中归纳、总结有机化合物性质的一般规律。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激发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学习重点和难点】
甲烷的性质、取代反应
【学习过程】
【联想、质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接触到种类不同的物质。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哪些是有机化合物?
蔗糖植物油蛋白质食盐橡胶碳酸钙
塑料二氧化碳羊毛醋酸甲烷酒精
【学生总结】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征:
A.大多数熔、沸点。

B. 大多数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C.大多数燃烧,受热分解
D.大多数不电离或者难电离,不导电。

是。

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以甲烷为例)
甲烷的化学性质:
【分组实验、观察•思考2】
【学生总结】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归纳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在通常情况下性质
【分组实验、观察•思考1】
【学生总结】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归纳甲烷的化学性质
(1):
化学方程式为:
【迁移应用】阅读课本60页迁移应用请你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矿井瓦斯爆炸?对此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分组实验、观察•思考3】
【学生总结】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分析甲烷与氯气发生了什么反应。

(3)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精讲点拨】分析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注意事项
【阅读】课本60页身边的化学,了解常见的几种麻醉剂。

【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含C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有机溶剂
C 熔点低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有机物中除含C元素外,一般还含有 H、O元素。

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 CH3Cl B. CH2Cl2 C. CHCl3 D. CCl4
3、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的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CH3Cl
B. CH2Cl2
C. CCl4
D. HCl
4.下列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硝酸银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B. 甲烷的燃烧
C.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由甲烷制取四氯化碳
5.写出甲烷与溴蒸汽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
课后拓展案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5页,练习与活动1、3题,同时完成以下题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是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的物质
B、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
D、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有机物都是易燃物
D、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3、标准状况下的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后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甲烷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C、甲烷极难溶解于水
D、甲烷性质稳定,不和其他物质反应
5、下列实验室有关操作中一定不会引起爆炸的是()
A、点燃甲烷和空气混合气
B、光照氯气和甲烷混合气
C、撞击硫磺和氯酸钾的混合物
D、室温时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甲烷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氯气
B、溴水
C、氧气
D、酸性KMnO4溶液
7、如图所示,某气体X可能由H
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

试回
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是_______。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________。

(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气体X可能是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