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制造业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

2、出口市场多元化
2、出口市场多元化
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已经涵盖了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多个地区。其中, 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083.7亿元,同比增长18.6%;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977.5亿 元,同比增长16.5%。同时,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出口也在逐步 增加。
3、出口主体多样化
2、面临的挑战
(3)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浙江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了一定的压力。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 力的建议
四、提升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 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对策建 议
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 量
1、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同时,要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 响力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打造自主 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注重品牌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加强 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
3、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 场
3、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浙江机电企业应该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际市场。通过 参加国际展览、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寻求更多 的贸易机会。同时,要注重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良好的合 作关系。
尽管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面临着以下挑战: (1)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部分国家采取了贸 易壁垒等措施,对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科技助残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为例

科技助残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为例

科技助残企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浙江为例摘要:科技具有助残属性。

科技助残企业在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残疾人美好生活方面、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为了解科技助残企业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浙江省域范围为基础开展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

调研表明,浙江科技助残企业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科技助残企业发展逐步纳入政府扶持,但科技助残企业自身发展和作用发挥仍然受到制约。

促进科技助残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必要设立全国性科技助残企业联盟组织,加强科技助残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科技助残企业发展,助力残疾人享有高品质生活。

关键词:科技;助残;企业;残疾预防;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3)10-0146-05(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23)2023年二季度,为了解浙江全省科技企业助残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短板,完善辅具适配招标及康复赋能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调研组围绕科技助残主题开展省内外调研,赴杭州市余杭区残联辅具体验展示中心、程天科技有限公司、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杭州亚(残)运会科技助残和辅具巡回服务工作、企业助残及联盟化社会组织工作;赶赴宁波市神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宁波江北康福轮椅有限公司、浙江宏健康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走进轮椅和其他辅具的生产车间、组装车间、产品实验室和产品展示区,了解运动轮椅制造现状,摸排企业参与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服务意愿;赴北京观摩2023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了解残疾人、老年人辅具器具、康复医疗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赴国家辅具华南中心辅具主题科普馆,了解辅具华南中心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展出的科技助残产品及生产企业情况。

此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调研了解杭州市钱塘区、宁波市江北区、湖州市南浔区、海宁市等地残疾预防科技创新项目、共富先行先试项目落实情况。

宁波概况以及商业发展现状

宁波概况以及商业发展现状

一、宁波概况以及商业发展现状宁波简称“甬”,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辖象山、宁海两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个区,全市总面积9363平方公里,总人口543万。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564.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568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5亿元;调整出口退税因素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61.2亿元。

2006年宁波综合实力在全国21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名列第8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综合竞争力在2004、2005和2006年连续三年名列内地城市第6名,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宁波连续两次名列前十强。

中国社科院2005年公布《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宁波仅次于上海,名列第二,被评为城市金融生态一级城市。

港口作为宁波发展最大的资源优势,200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1亿吨,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港口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706.8万标箱,继续保持全国第四位,世界集装箱港口前二十强。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

宁波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完善,优势产业包括纺织服装(服装、家纺、装饰用与工业用纺织业)、汽车配套产业(汽车关键零部件)、日用家电业(吸油烟机、空调器、洗衣机和热水器)、输变电设备制造业(高压输变电设备和智能化开关设备)和机械工业(模具业和塑料机械业)。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宁波商业日新月异,突飞猛进。

宁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商贸城市,自秦朝开始,商贸往来已见端倪,至唐朝渐成规模,与扬州、广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列为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重镇,明末清初,则成“百货咸备、商号林立”的繁荣景象。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助推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助推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本 引进制造业 , 是二 、 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 生 产性服务 业与制造 业之 间具 有天然 的 、 内在 的产业关 联性或互动性 。国内外学者从不 同角度进
目前 ,宁波 市共有 纺织 服装生 产企 业近 4 0 50 家, 中: 其 纺织企 业约 3 0 , 20家 服装企业约 10 , 20家
91
山东 纺 织 经 济
2 1 年第 1 期 ( 01 0 总第 16期 ) 7
艺创新 、 备创新 、 品构思创 新 、 设 产 管理 创新 、 营销
口, 民币升 值不仅 压缩 了企 业 的利润 空 间 , 人 降低
了出口企业 的价格优 势 , 还造成许 多企业不敢 接收 订单的现状。 3中小纺织服装企货膨胀 率不断攀升 , 央行不断调 高存
力 不足 , 阻碍 当地制 造业 的效 率 、 会 竞争力 和运作 ,
进 而破坏 区域 的发展进 程。邓 丽姝 (0 0 认 为生产 21 )
性 服务业 能够降低交 易成本 ,促 进迂 回化 生产 , 优
化 制造业发展 的制度环境 ; 生产性 服务业 能够提 高
进 一步发展 也面临着诸 多困难 和挑 战 , 产业转 型升
产业转型升级的关 系; 文章提出了为支撑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宁波该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
和 思路 。
关键 词 : 生产性 服务 业 ; 纺织服 装 产业 ; 转型升 级
中图分 类号 : 7 9 F 2 . F 1 :4 68 6 文献标 识 码 : A d i O3 6  ̄i n17 — 9 82 1 . .3 o: . 9 .s .6 3 0 6 .0 11 0 4 l 9 s 0
大压力 。
业 内部生产 服务部 门而独立发展 起来 的新 兴产业 ,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 技术与管理两手抓

宁波:建设智慧城市 技术与管理两手抓

瞄准 当地经济发展 “ 占 ’ 热 ’
- ¨
毡髓g
科 技 部 改 变 以往 工 作 方 式, MI 将 E 工 作 自主权 给 各 地 方 能 够 充 分 发 挥 各 地 方 的主 观 能 动 性 ,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能 使 更 好地 服 务 于 本 地 的 经 济 发 展 . 全 国 在 范 围 出现 “ 花 齐 放 ”的 局 面 ;但 由 于 百
各 地 的工 作 重心 不 同 , 果 国 家 的 支 持 如
主 ,同 时在 软 件 业 方 面 又 比 较 薄 弱 .目 前最 主 要 的 工作 是 围 绕 战略 性 新 兴产 业 来 开 展 各 类公 共 服 务平 台建 设 以及 各 类
型 的应 用 示 范 。所 以 ,要 因地 制 宜 .结
台 关 键 技 术 的 研 究 开 发 、 适 合 中 小 企
业应 用的软件 产 品的开发 、服 务于 中
平 台,加强人员往来 考察培训 , 借鉴 台湾 精细化 管理 的经验 和做 法 .与 台
湾 的专 业 咨询 公 司和 软 件公 司 合作 , 选 择 12 — 家典 型 企 业 . 照 精 细 化 管 理 按 理 念 ,通 过 业 务 流 程 再 造 .组 织 重 组 ,
集 成 应 用 示 范 、 中小 企 业 信 息 化 深 化 应 用 示 范 、 造 服 务 应 用 示 范 、 造 物 制 制
务 平 台 的 建 设 进 一 步 加 强 对 面 向 中
小 企 业 的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相 关 问 题 的 研 究 。 如 面 向产 业 集 群 的 网 络 化 制 造 平
随 着全 球 化 的发 展 , 球 制 造 业 正 全 在 进行 新 一轮 世 界 性结 构 调 整 和产 业 转 移, 为我 国制 造 业 结 构 调 整 和 产 业 升 级 带 来 了重 大 机 遇 。 波 将 结 合 地 方 区 域 宁 经 济特 点 来 推 广 信 息 化 建设 。

浙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浙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浙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开始,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原因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比重的总和。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政策导向的影响。

1.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不同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或者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而一些新兴产业则有可能得到发展。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往往会诞生一些新的产业,同时也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

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传统的制造业可能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3.政策导向: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政策导向不仅会直接影响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还会通过税收优惠、产业政策扶持等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

例如,政府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进行淘汰和整合,都会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转变。

以下将分析浙江省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1.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浙江省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传统的轻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如纺织、服装、玩具、钟表等。

然而,这些传统制造业存在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因此,浙江省制造业正朝着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行业现状与转型探索

数控机床行业现状与转型探索

2.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竞争力弱作为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数控机床的功能、性能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其产业发展又高度依赖机床主机产业。

国外对我国至今仍进行技术封锁和进口限制,导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3.国产数控机床性能有待提升国内应用客户对机床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购买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可靠性、性价比、售后服务等。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量的国产企业只能沦为最低端机床的制造商,机床精度和稳定性差、品质规范化管理差、故障率高、价格低廉,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还有一段距离。

一些企业只是组装机床,研发投入不足,甚至用户自行购买光机、数控系统、丝杆、刀库等部件。

37WMEM·2021年 第1期Topical Review专题综述二、转型风险分析面对应用市场下行,一些大型机床制造商业务停滞,部分数控企业欠款难收、呆坏账风险上升,回款周期拉长,资金压力增大,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高。

因此,多数企业选择主动转型、创新升级。

1.大投入带来的市场风险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和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新产品的市场培育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形成的相关技术若不能短时间满足当下用户的市场需求,可能带来一定的运营风险。

在转型过程中,为了提质增效降本,制造企业势必会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等的应用投入,面临着转型和新业务开拓的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风险。

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部分企业加大投资强度与资源整合力度,可能会对主营业务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专业技术人才流失风险智能装备制造行业迎来发展高峰期,新增的转型升级工作量延缓了原有产品开发进度,增加了企业的投入和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些互联网、房地产等相关行业高薪挖人,导致数控机床产业链企业在软件开发、方案设计、加工工艺等岗位的核心人员流失,甚至连数控机床销售、机械电气工程师及技术支持等跨界转岗。

3.出口型业务转型风险随着国外部分国家机床行业的萎缩,以出口为主的数控系统企业出口额大幅下滑,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压力。

“工匠精神”对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工匠精神”对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现代经济信息498“工匠精神”对宁波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周 聪 宁波大红鹰学院摘要:各个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当今时代对制造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现今时代都以质量和品质的高低来衡量一个行业的能力。

现代的工业制造都在呼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设计者或生产者对于技术和工作流程的要求较为严格,他们在技术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等,达到以高质量和高品质的目的来赢得市场上的竞争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制造行业;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498-01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内容提到:“对于产品的改进和提供的服务要抓好消费品的质量问题,加快制造业的改革,提高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等。

支持企业发展多样化、个性化,生产柔性化,将“工匠精神”深入到行业发展中”。

这一理念的提出,就得到各大行业的共鸣。

在《中制造2025》的颁布时,给中国的现在制造行业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战略对策。

一、“工匠精神”对世界强国的推动论现今世界工业强国的形成是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的。

对于德国来说,大多数人就会想到德国的高质量产品,特别是德国的锅,具有说可以使用一辈子。

由于德国优良文化的培养,大多数学徒都具有优良的工匠精神,他们对产品精细度要求很高且很严谨,随着这样的敬业精神的发展,进而形成工匠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运用到各个行业的发展文化中。

德国的制造业发展至今,都有坚持“工匠精神”的传播。

这种精神的支撑也让德国制造的产品享誉世界,使大量的德国百年字号蜂拥的出现在世界各地,也让德国在欧洲的经济市场中占据更高的地位。

在说到瑞士,很多人都会想到瑞士的表,瑞士的表精密度是闻名遐迩的。

对于瑞士的钟表匠来说,他们甚至一辈都在做一道工序,为了拧一个螺丝甚至都要学习几个月,他们喜欢将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的雕琢,以完善自己的工艺品,对于这样的雕琢过程是他们最为享受的过程,工匠们对于完美有着执着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制造业发展现状
宁波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近年来,宁波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首先,技术创新是宁波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宁波本地企业以及引进的外资企业都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宁波制造业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宁波制造业通过产业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宁波一直致力于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

例如,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发展。

同时,宁波制造业还加大了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第三,宁波制造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宁波企业加强了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同时,宁波制造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经贸合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合作,提升了宁波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宁波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

未来,宁波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