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正线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调整技术交底

8正线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调整技术交底
8正线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调整技术交底

正线a、b值调整技术交底书

表号:ZTJDHJ01/CX13-02

值指大棘轮中心至平衡轮中心的距离,按下面公式计算(单位:(接触线)=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承力索)=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

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的a值,调整另一补偿的

补偿的平衡轮中心与调整好的补偿平衡轮中心对齐即可。

抱箍安装位置

承、导线补偿坠砣抱箍均安装于坠砣串中部(与设计图纸不同)

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的b值,调整另一补偿的b值时,将另一补偿的坠砣串顶面与调整好的坠砣串顶面对齐即可。

坠砣处补偿绳的处理

钢线卡子统一安装在距双耳楔形线夹边缘50mm处,不得安装过高。

多余的坠砣补偿绳应盘成外径150mm的小圈,用Φ1.6不锈钢绑线牢靠固定

接触网调整的技术标准

接触网调整的技术标准 一、对接触网调整零件的材质要求: 1、对调整所使用的接触网零件,选用部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件》(TB2075-90)的零件,但其中的铸铁件全部改用钢模锻件。 2、所有调整零件严禁使用淘汰件、既有接触网拆迁下来的拆迁件。 三、定位装置的技术安装要求: 1、定位器的坡度: 定位器的坡度是通过腕臂上定位环的安装高度来确定的,为保证定位器的坡度,定位环必须保证如下安装高度(指对轨面而言的高度)。对于导高为5650mm的车站、区间,正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反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软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m。 对于导高为6m的车站 正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7m。 反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825m。 软定位时,定位环的安装高度为6.62m。 2、定位管的安装: 定位管安装完毕后,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0mm。

对于正定位管,均须加设防风支撑。 对于反定位管,V型拉线用两股φ3.0mm不锈钢丝制成,受力后,保证斜拉线顺直,V型拉线的回头长度为200—300mm。 正定位其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管头相距100mm,反定位管卡子距长定位环150mm,定位管卡子距定位管头不能大于300mm,多余部分应割掉。 软定位器的尾子线用2股φ4.0镀锌铁线拧成,死端固定在定位器侧,活端固定在腕臂上,死端绑扎长度为100mm,活端回头长度为200—300mm。 定位管在支持器处外露长度为50—80mm,多余部分应割掉。 3、定位器的安装: ①保证接触线的拉出值及工作面的正确性,拉出值应符合设计值,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 ②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当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相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超过18度。 四、锚段关节的调整要求; 1、在锚段关节处采用合成绝缘子。 2、绝缘锚段关节: ①在转换柱处,承力索的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竖直距离应保证500mm,接触线的工作支与非工作支的水平距离与竖直距离应保证450mm。 ②在转换柱处,当两线间的水平距离达不到450mm时,可调整非工

7第七节接触网补偿装置

第七节接触网补偿装置 学习目标: 1.掌握补偿器的作用; 2.掌握补偿器的组成及安设要求; 3.掌握补偿器a、b值要求及b值安装曲线的应用; 4.了解补偿器的检修。 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它是接触网上的重要设备,本节将对接触网补偿装置进行分析。 一、补偿器的作用及安设 1.补偿器的作用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出现伸长或缩短。由于在锚段两端线索下锚处安装了补偿器,在其坠砣串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调整线索的张力并保持线索弛度满足技术要求,从而使接触悬挂的稳定性与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接触网运营质量。 2.补偿器的结构 补偿器由补偿滑轮、补偿绳、杵环杆、坠砣杆、坠砣块及连接零件组成。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相同),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

省力和移动位置。滑轮一般都装有轴承,其结构如图2-7-1所示。 图2-7-1 补偿滑轮结构图 l-圆轮;2-框架;3-盖板;4-轴;5-滚动轴承;6-档环; 7-螺钉;8-开口销子;9-销钉;10-注油盖子。 补偿绳均选用GJ-50(19股)镀锌钢绞线制成。坠砣块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灰口铸铁制成,每块约重25kg,呈中间开口的圆饼状。坠砣杆一般为直径16mm圆加工制成,上端有单孔焊环,底部焊有托板。坠砣杆的型号规格,根据其放置坠砣块数量的不同分为三种:17型,20型和30型。型号中的数字表示坠砣杆所悬挂坠砣的数量。坠砣与坠砣杆构造如图2-7-2所示。

图2-7-2 坠砣块和坠砣杆结构图 1-单环杆;2-夹板;3-底托板。 杵环杆系动滑轮与下锚绝缘子串之间的连接杆件,一般以直径16 mm圆钢加工制成。一端为单环孔,一端为杵头状,杵环杆的机械强度要求较高,且长度不小于1 m。 3.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 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用两个滑轮使补偿绳的张力为接触线张力的一半,也就是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

接触网的补偿装置

补偿装置 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它安装在锚段的两端,并且串接在接触线承力索内。 一、补偿装置的作用与技术要求 补偿装置的作用是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影响而伸长或缩短,由于补偿坠陀重量的作用,使线索顺线路方向移动而自动调整线索张力,并以保持线索的弛度使之符合规定,从而保证接触悬挂的技术状态。 对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要求有两个。其一,补偿装置应灵活,在线索内的张力发生缓慢变化时,应能及时补偿,传送效率不应晓宇97%;其二,具有快速制动作用,一旦发生断线事故或其他异常情况,限速内的张力迅速发生变化时,补偿装置还应有一种制动功能。一般对于全补偿的承力索内的补偿装置,如不具备这种功能时,还需专门增加断线制动装置,以防止在一旦发生短线时,坠砣串落地而造成事故扩大、恢复困难。 二、补偿装置的组成 补偿装置主要是由补偿滑轮(滑轮组)、补偿绳、杵环杆、坠陀杆,坠陀、连接零件组成。 1.补偿滑轮 补偿滑轮在应用中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省力和移动位置,所以一般补偿滑轮是一个组合的滑轮组应用的。 目前我国一般应用的是铝合金滑轮补偿装置,是由滑轮组、不锈钢丝绳、连接框架及双耳楔形线夹组成,其备有1∶2,1∶3,1∶4三种规格。如下图2—4—1所示。

图2-4-1补偿滑轮组 1—1∶2传动比滑轮组,2—1∶3传动比滑轮组,1∶4—传动比滑轮组 2.其他部件 补偿绳均选用GJ一50(19股)镀锌钢绞线制成。 坠砣块一般采用混凝土或灰口铸铁制成,每块约重25kg,呈中间开口的圆饼状。坠砣杆一般为直径16mm圆纲加工制成,上端有单孔焊环,底部焊有托板。坠砣杆的型号规格,根据其放置坠砣块数量的不同分为三种: 17型, 20型和30型。型号中的数字表示坠砣杆所悬挂坠砣的数量。 坠砣杆一般用 Φ16MM圆钢加工而成,上端有单孔焊环,底部焊有托板。 杵环杆(因为杆的一头为杵头,另一端为单孔耳环,所以称杵环杆)的作用是联下结锚悬式绝缘子串与动滑轮,杵头端放置在绝缘子杵座中,单孔耳环端(焊环)与动滑轮相连。破坏负荷不应小于5400KG,外表涂漆,为便于在带电情况下安全检查补偿滑轮,此杆长度不应小于1M。 三、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 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用两个滑轮使补偿绳的张力为接触线张力的一半,也就是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采用传动比比较大的滑轮组时坠砣串块数减少了,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坠砣串上升和下降的距离也会按倍数增大,这时要求支柱(锚柱)高度和容量要增加。既不经济也不利于施工和维修。在运营线路上,当接触线因磨耗其截面逐渐减小时,坠砣串块数也相应地减少,使接触线维持一定的张力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四、补偿器的a、b值 1.a、b值

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技术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接触网技术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接触网技术总结 接触网专业技术总结 一、本人简历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十一局电力电化事业部吉图珲项目的 接触完工叶文。本人于20XX年参加工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在接触网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总结获得了一些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担任接触网工长期间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自毕业进入包西电气化既有线项目,在这里从一个对电气化接触网专业只存在学科概念之中的懵懂初识者,慢慢成长为一个电气化的建设者。在这里从最基础的基坑开挖做起,浇筑基础,支柱组立,金具安装调整,接触网假设,整体微调,等等。在这里作为一个电气化的初学者,我接触了整个铁路接触网从无到有,从有到正式通车运行的整个过程,而且因为是一线基础施工员参与整个施工工序,所以在这里学到了大量的基础施工方法,对电气化既有线的施工流程了然于脑,锻炼的自己的施工能,而且还熟悉了整套施工作业的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碰到大量施工难点,都被一一克服。

二、逐渐积累的生产经验及本人特有的技能通过对理论知识如:《接触网工》、《接触网检修工艺》、《接触网安全规程实施细则及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用技术指南》、《接触网工 技术问答850题》等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断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操作技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11年的接触网工作历程里,对规章制度、安全知识认真学习掌握,做到自己决不违章,最全面的同时更杜绝他人违章操作,在作业中,自己首先弄 清楚作业目的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作业,同时在作业中细致观察受力部件、受力方向,接触网作业中,线索弹**及物体惯**是极易造****身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因此作业中保证时间、质量效率的同时,更应 该首先考虑我们所涉及对象—如何保证人员安全。本人在3年工作时间里,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在作业中要保质保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和抢修任务,只有按照施工调查得出合理的施工流程(事故抢修时的事故调查制定出合理的事故抢修方案)平时人员的培训演练、机具、材料的准备,特别是大张力工具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认真执行施工工艺标准,在事故抢修工作中设备的工艺标

接触悬挂调整技术交底讲解

施工技术交底表 说明:本表由技术交底负责人填写,接受技术交底方负责人签字认可,本表一式二份,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一份。

接触悬挂安装、调整技术交底 一、接触悬挂安装与调整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本次工程设计的接触网悬挂安装与调整包含:定位装置安装,四跨锚段关节调整,线岔调整。 2、本线路供电方式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接触悬挂采用直链型悬挂,即承力索和接触线在同一竖直面内。 3、接触网标称电压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短时最高电压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 kV,非正常情况下不低于19kV。 4、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结构高度1400 mm。正线接触线采用120 mm2铜锡合金线,承力索采用铜合金绞线95 mm2,满足载流要求;站线承力索采用70mm2铜合金绞线,接触线采用85mm2铜锡合金接触线。接触线导高一般为6000mm,最低不小于5750mm,黎塘I场接触线导高采用6450mm。 5、腕臂用棒式绝缘子一般采用高强度瓷质棒式绝缘子,跨线桥两端采用合成硅橡胶绝缘子,抗弯强度均不小于12kN。 6、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接触网下锚处及软横跨上悬式绝缘子均采用硅橡胶绝缘子;接触网绝缘泄漏距离按重污秽区设计,绝缘元件(组)的公称泄露距离一般不小于1400mm。 7、道岔处接触网布置采用交叉线岔方式。 8、电分相采用七跨锚段关节电分相布置方式,锚段关节采用四跨关节。 9、既有跨线建筑物下的接触网悬挂方案:(1)采用降低结构高度、承力索带电通过;(2)降低导高及结构高度、承力索带电通过。 10、当跨线建筑物净空高度不足时,降低结构高度,一般按最短吊弦不小于400mm设计,困难时按最短吊弦的长度不小于300mm控制。 11、腕臂柱采用绝缘旋转平腕臂形式。 12、两股道车站基本站台范围内采用双线路腕臂或软横跨安装。 13、车站内三股道及以上线路采用软横跨定位,软横跨在节点松边一侧上下部定位绳安装恒张力弹簧补偿器,加强软横跨的稳定性。 14、有雨棚车站采用与雨棚柱合架的双线路腕臂安装方式。 15、平腕臂与斜腕臂间增设腕臂支撑,正定位设定位管支撑,反定位设防风

中 铁 五局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标准

一、接触网上绝缘子选用原则: 1.接触网腕臂采用硅橡胶绝缘子,爬距不小于1600mm。 2.腕臂按实际测量的支柱限界(包括关节和分相处)计算腕臂长度。 3.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定位管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在调整到位后多余部分应截去。 4.腕臂上承力索座与套管双耳的间距为300 mm,上下底座间距1800mm。5540,7340 保南5990,7790 5.各种零件的力矩值参见下表所示。(所有紧固件有力矩要求时必须按力矩要求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头。 7.京广线接触悬挂为简单直链型悬挂,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接触线悬挂高度一般为6000 mm, 个别站区为6450mm,以施工平面图为准。 8.腕臂预配时,各部件应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定位环的豁口朝向受力的反方向安装;腕臂不得弯曲,水平腕臂棒式绝缘子的外铁帽压板必须使用凸头型,凸头必须嵌入腕臂的防滑孔内。 9.腕臂预配与安装时,各水平穿向螺栓方向应一致,统一穿向来车方向。底座固定螺栓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垂直方向为由上往下穿。 10.上、下行地段支柱横线路方向在同一断面时,一般不允许两支柱同时采用反定位。一般情况下,上、下行带电体之间绝缘距离为2米,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6m。 11.硅橡胶棒式绝缘子若有排水孔时,其排水孔朝下安装。 12.各螺栓销、开口销应安装牢固,开口销掰开角度大于60°。 13.腕臂底座孔外安装上下底座依支柱类型选用,绝缘关节、分相处为1600 mm外,其余均为1400 mm,三腕臂底座中心孔距分别为600 mm。 二、支持结构安装 1.腕臂设腕臂支撑,两端用支撑管卡子固定;安装后的支撑管卡子与斜腕臂上定位环间距150mm,距平腕臂绝缘子接口50mm。腕臂支撑一般情况下按照60°~70°安装,现场可以调节支撑管卡子与棒式绝缘子、定位环的距离来实现,一般情况下调整量不大于100mm,在斜腕臂上安装时,一般位于定位环下方,采用直线正定位时位于定位

接触网验收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 (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报告。 (7)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通知书。 (9)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按时填报。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第一条规定的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的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标准(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的有关制度、办法和措施。 (6)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的

规定。 (8)轨面标准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件、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件下发,按新文件执行! 1 一般规定 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源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 (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1.2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在厚大元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问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接触网补偿简介

一、概念 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 二、补偿器的作用及安设 1.补偿器的作用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出现伸长或缩短。由于在锚段两端线索下锚处安装了补偿器,在其坠砣串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调整线索的张力并保持线索弛度满足技术要求,从而使接触悬挂的稳定性与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接触网运营质量。 2.补偿器的结构 补偿器由补偿滑轮、补偿绳、杵环杆、坠砣杆、坠砣块及连接零件组成。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相同),定滑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省力和移动位置。滑轮一般都装有轴承。 3.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 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即用两个滑轮使补偿绳的张力为接触线张力的一半,也就是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采用传动比比较大的滑轮组时坠砣串块数减少了,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坠砣串上升和下降的距离也会按倍数增大,这时要求支柱(锚柱)高度和容量要增加。既不经济也不利于施工和维修。在运营线路上,当接触线因磨耗其截面逐渐减小时,坠砣串块数也相应地减少,使接触线维持一定的张力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三、补偿器的a、b值 a 、 b值 补偿器靠坠砣串的重力使线索的张力保持平衡。当温度变化时,线索的伸缩使坠砣串上升和降,当坠砣串升降超出允许范围时,如下降过多使

接触网应急处置提示卡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226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接触网应急处置提示卡 标准版本

接触网应急处置提示卡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接触网设备作为行车主要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范围大,全段各部门、车间及网电工区,要时刻保持抢修待命状态,一旦发生接触网故障,要迅速出动,快速抢修。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遵循“先通后复”和“先通一线”的原则。“先通后复”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先通一线”就是当双线同时故障时,优先恢复一条线路送电通车。同时为了突出“快”和停电时间“短”,总体思路是“临时处理、后续恢复”。要重点按照以下处置原则实施。 一是能提前准备的工作提前准备到位。如故障基本确认情况下,调度人员提前做好停电安全措施;抢

修人员按固有分工立即携带工具赶赴现场,必要时可提前向供电调度申请停电抢修的调度命令,到场后确认需扩大停电范围时,可重新要令。二是故障设备能退出就退出。如正馈线故障时,优先选择退出方案。三是能“降弓”就登记降弓运行。如零部件脱落或断线后临时“拉起”,在确认符合机车车辆限界,导通电流的情况下,可以降弓运行。四是特殊处所可封锁或禁止电力机车运行。如站场、机务段、客技站等处所可以采取“禁止电力机车运行”或封锁个别股道、道岔。五是能平行作业就平行作业。在故障范围较大时,要分组平行作业,现场抢修时充分利用每一名现场人员,如地线操作人员在抢修作业组视线范围内时,可参与作业。六是特殊情况可越区供电、限制列车速度等措施。如供电线故障、隔离开关引线故障时,可以脱离接地,采取越区供电。七是抢修工作要

高铁接触网维护技术标准

高铁接触网维护技术标准 第1条接触网系统整体技术标准 1.接触网系统满足设计的速度目标值。 2.接触网应满足系统载流量的需要。 3.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有足够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全性能。任何条件下安全系数至少满足附件1的规定。 4.各部位螺栓紧固力矩符合零部件规定要求。 第2条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影响受电弓运行。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最大轮廓线。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受电弓动态抬升量150mm(线岔始触区为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 第3条接触线维护技术标准 1.接触线平直度。用塞尺检查接触线与检测尺之间的间隙,其间隙不得大于0.1mm/m。 2.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

系数或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20%),则应更换。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 3.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4.接触线高度 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两个相邻悬挂点和吊弦的最大高度差为10mm。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标准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5.接触线坡度 标准值:速度在250km/h(含)以下时,坡度为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0.5‰;速度在250km/h以上时,坡度为0。 安全值:同标准值。 限界值:同安全值。

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 6.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4°。 安全值:≤6°。 限界值:同安全值。 第4条承力索维护技术标准 1.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安全值:直线区段允许误差150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100mm。 限界值:标准值±200mm。 2.承力索损伤程度 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损伤则应更换;承力索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可以加补强

接触网工国家职业标准

接触网工国家职业标准 ?日期:2007-3-1 来源: 颂布时间: 颂布单位: 文号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接触网工。 1.2职业定义 安装、调试、检修、保养铁路电气化牵引供电接触网设备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外、全天候、高空、高电压。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有语言表达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有空间想像及一般计算能力;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无职业禁忌症(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听力及辨色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根据《铁路特有职业(工种)培训制度》确定。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有必要的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等。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正规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接触网标准体系与规范

接触网标准体系与规范 1 我国接触网现状和标准化的意义 我国电气化事业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路程。到2005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铁营业里程已达20,000km。根据《铁路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0,000km,其中客运专线10,000km,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离,电化率50%,电气化里程将达到50,000km。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工程实践和运营管理,在接触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各设计、制造单位,在接触网设计、零部件选用和加工制造上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在电气化铁道发展的初期,这种方式很好地起到了百花齐放、促进接触网专业蓬勃发展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触网的不断发展,其与生俱来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接触网设计标准、安装图、零部件的多样化,给设计、施工、制造、运营维护以及行业管理均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运营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接触网本身进行系列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使用的接触网安装图及零部件进行标准化、简统化工作,这对简化设计、施工、加工制造、运营管理等,全面提高我国接触网质量和运行水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年,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和铁路技术政策向电力牵引的转变,一批既有线包括既有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和哈大线系统引进德国成套电气化技术的成功以及客运专线的建设,使我国电气化整体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所有这些都为接触网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因此,从标准化的时机来说,目前已经成熟。 2 国外接触网标准化工作现状 纵观国外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电气化发展史,可以发现,越是电气化铁路先进的国家越重视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和实施,其中德国显得尤为突出。下面主要介绍德国铁路接触网规范及接触网系列化、标准化的现状。 3.1 德国接触网执行的标准规范体系 德国现行的接触网标准规范体系,按国际、地区、国内以及行业可分为下面几个层次,其结

接触网验收标准

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 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 (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报告。 (7)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通知书。 (9)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按时填报。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件和资 料: (1)第一条规定的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的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标准(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的有关制 度、办法和措施。 (6)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的规定。(8)轨面标准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件、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件下发,按新文件执行! 1 一般规定 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源点或1号、2 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 (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 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交底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63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交底标准版 本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 交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检查 ①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调整到位并达标。 ②根据环境温度检查已安装定位柱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道岔处定位器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④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 ⑤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象。 2、调整腕臂 利用作业车、梯车,松开组合承力索线夹螺栓,

调整个别偏移过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设计要求。 3、调整承力索高度 利用作业车、梯车进行个别承力索高度调整,使其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4、调整拉出值和导高 ①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定位及两边支柱定位的拉出值和接触线高度。 ②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 ③对个别不合适吊弦拆除,用φ2.0铁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 5、检查调整交叉吊弦 ①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吊弦位置。

②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高。 ③对个别吊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吊弦,用φ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量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 6、安装线岔 ①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度和环境温度,依据线胀系数计算出线岔安装偏移量。 ②按计算偏移量安装线岔,将连接螺栓循环拧紧。 7、查始触区 利用作业车,钢卷尺按设计要求检查始触区内有无线夹,如有应移出始触区。 8、模拟冷滑检测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交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交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042-81 接触网电连接安装、线叉调整技术 交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检查 ①道岔开口侧前方的接触网悬挂已调整到位并达标。 ②根据环境温度检查已安装定位柱及转换柱腕臂顺线路的偏移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道岔处定位器及吊弦已安装,且基本到位。 ④高支承力索与低支承力索距离。 ⑤两承力索交叉处是否有摩擦现象。 2、调整腕臂 利用作业车、梯车,松开组合承力索线夹螺栓,调整个别偏移过大或过小的腕臂,使其偏移值符合设计要求。 3、调整承力索高度

利用作业车、梯车进行个别承力索高度调整,使其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4、调整拉出值和导高 ①先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检测定位及两边支柱定位的拉出值和接触线高度。 ②利用作业车调整个别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拉出值和导线,使其达标。 ③对个别不合适吊弦拆除,用φ2.0铁线调整到设计位置,并测量实际吊弦长度值,预制后及时更换。 5、检查调整交叉吊弦 ①利用作业车,检测已安装的交叉吊弦位置。 ②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导高。 ③对个别吊弦长度不合适者拆除吊弦,用φ2.0铁线调整到位,并测量其实际长度值,预制后再安装上。 6、安装线岔 ①根据中心锚结至线岔安装位置长度和环境温度,

接触网补偿装置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接触网补偿装置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0-01-09T11:20:47.1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作者:李小虎 [导读] 摘要:接触网作为轨道交通中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的重要设备,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可靠接触,是电力机车良好取流的重要条件。 (呼和浩特供电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50) 摘要:接触网作为轨道交通中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的重要设备,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可靠接触,是电力机车良好取流的重要条件。接触网下锚自动张力补偿是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可靠接触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接触网普遍采用滑轮+坠砣、棘轮坠砣、弹簧补偿三种下锚补偿装置。接触网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是装在接触网锚段的下锚位置,与接触线或承力索串接,在接触线或承力索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其张力也随之增大或减小,为保证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张力恒定确保电力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线可靠接触授流良好,在下锚位置安装接触网补偿装置以补偿张力的变化。 关键词:接触网;小锚;张力补偿 1.接触网补偿装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1.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1补偿绳磨双环杆 由于新型大滑轮补偿器采取了接触线和承力索在支柱同侧下锚的形式,易造成承力索补偿绳在运行过程中与接触线锚固连接件双环杆相磨,特别是采用穿孔式线承,线锚角钢时更是如此.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种现象,一是无间隙直接相磨;二是尽管调出了间隙,但在风的作用下坠砣摆动蹭磨;三是加装了防磨装置,但在加装前未调出问隙,加装防磨滑轮后,承锚补偿绳在线锚双环杆上形成一个明显的折角,不但降低了传动效率,而且存在安全隐患;长期相磨也将使双环杆截面减少抗拉强度降低,造成双环杆被锯断裂塌网酿成事故。 1.1.2滑轮偏磨 大滑轮安装后由于受力不平衡,轴承塑变等原因,补偿绳与定滑轮边缘相磨,滑轮长期偏磨一方面磨损滑轮边缘造成补偿绳脱槽酿成故障,另一方面造成槽边变薄,定滑轮轮缘被磨出"飞刃",补偿绳将会被"飞刃"直接割断,从而造成塌网事故。 造成滑轮偏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下锚角钢安装不水平,有倾角,滑轮受力重心偏移。 (2)定滑轮至锚固点连接件铰接处间隙过大,补偿器在动态工作过程中因弥补铰接处框量而发生偏斜。 (3)定滑轮与支柱间的连接部件过多,活动余量过大。 1.1.3双环杆耳环受剪切力 由于采用了双环杆直接与线锚角钢连接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双环杆的上下自由活动,但却限制了其左右活动,因锚支下锚偏角的影响造成双环杆与线锚角钢鸭嘴侧面相切,对双环杆耳环形成一定的剪切力,并且偏角越大剪切力越大,极易造成切断耳环的故障。 1.1.4接触线下锚支低头造成轨交处抬高不够 补偿器实行支柱同侧下锚后,为了使线承锚坠砣串能自由灵活的上下移动不相磨,线锚使用了690mm长的杵环杆,这就造成了接触线终锚点高度下降490mm, 致使接触线终锚点高度低于转换柱处的高度,不能保证锚支接触线在轨交处的抬高,电力机车受电弓通过时可能会造成剐弓事故,根据接触网检修工作规程的规定,接触线下锚支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相交处,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300mm以上.所以线锚角钢的安装高度应保证接触线终端轨交处,非支定位点处3点在同一直线上为佳。 1.1.5补偿装置卡滞 其一是由于安装时选取零件型号不当,如承锚使用长单联碗头挂板,线锚使用了短单联碗头挂板,造成两个坠砣串相磨;其二既有线早期采用的框架式限制架 JL57—70(及一8O等)的缺点就是对坠砣摆动限制乏力, 坠砣摆动后碰撞限制架,常使坠砣不齐卡滞,在限制架上造成补偿失灵,特别是在多风地带,危害更大。 1.1.6补偿绳断线 是补偿绳存在"细腰"和"鼓包"现象,多股补偿绳受加工制作等因素影响,绞织时局部根数长短松紧不一致,带载后形成各股局部受力不均匀,出现抽丝断股和局部线径变小的情况;二是由于坠砣发生卡滞,温度骤降时,被补偿的线索及补偿绳出现较大幅度缩短情况, 从而使补偿绳承受较大的张力,造成拉断股或断线补偿绳断线一般是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发生断股后未被及时发现并作处理,进而造成拉断线。 2.2.整改措施 2.2.1保证部件之间留有间隙消除互磨条件 确保补偿绳与双环杆不互磨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加工制作线锚角钢时将锚固点偏中心设置,使承线锚角钢中心点在垂直面上分离,补偿绳与双环杆(杵环杆)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在运行中不相互摩擦.但由于在既有线设备改造过程中下锚角钢利旧使用,不存在上述条件,这就要求在施工安装时,要充分利用角钢穿钉预留调节孔的调节余量,将承线锚角钢错位安装,达到承锚补偿绳偏离双环杆的目的,限于条件不能调开的可以安装防磨滑轮。 2.2.2改进滑轮组连接方式解决滑轮偏磨 我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并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双环杆为杵环杆,增加一个单双耳连接器和一个单联碗头挂板,改下锚角钢一双环杆一定滑轮连接方式为下锚角钢一单双耳连接器一杵环杆一单联碗头挂板一定滑轮连接方式,这样可以实现滑轮的上下左右自由活动,单双耳连接器杵环杆单联碗头挂板。安装时注意首先要保证下锚角钢水平,其次消除线索带张力后的惯性扭矩,三是在滑轮框架连接处偏磨侧加装一个垫片,紧固连接螺栓至刚好保证定滑轮能绕轴上下转动的程度即可,彻底消除铰接处连接部件间的横向间隙,达到矫正滑轮的目的,减少了工作量。 2.2.3加装单双耳连接器克服剪切力 在滑轮组的线锚角钢侧加装一个零件单双耳连接既可实现滑轮的上下自由活动,又可实现滑轮组随锚支偏角变化而左右旋转,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旧线锚角钢必须锯掉锚结环,否则锚结环可能会顶在耳环的连接销钉上,限制了双环杆的向上运动,同样会因剪切掰断耳环;其次单双耳连接器如装在线锚角钢里孔,仍然会造成单双耳连结器在线锚角钢鸭嘴内卡滞,从而掰断耳环。

道岔调整技术标准

道岔调整技术交底 1、道岔定位应在道岔起点W A至线间距小于等于350mm的范围内 2、在道岔线间距800mm处,正线、侧线的导线必须在受电工的同一侧,在线岔尖侧,两支悬挂也应在线路中心的同一侧,非工作支在道岔定位柱前(岔尖侧)被抬高500mm,拉出值为800mm, 3、道岔开口方向上第一个悬挂点设在道岔开口大于1.22m处,应保证两支接触悬挂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22m。 4、在道岔定位处的最大拉出值不得大于400mm, 5、道岔的两组悬挂的线岔交点距两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350mm,特殊情况下,交点距侧线线路中心的距离最大不得超过400mm。 6、道岔处及岔群处的跨距不得大于60m。 7、距线路中心600-1050mm范围内为无线夹区,在此区域内,不得设置任何线夹。 8、定位器固定支不得侵入受电弓限界,道岔定位处定位器原则上不应超过线路中心,否则应使定位器加长,并采用特殊弯形定位器,以保证定位器的端部不侵入其他线的受电弓限界,根部不得侵入本线的受电弓限界。 9、正线与渡线两条接触线,必须架设在受电弓的集电部分,在任何行驶方向上,两支接触悬挂的接触线必须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即从道岔开口线间距1050mm开始至线岔交点范围内,两支接触

悬挂的接触线应在受电弓半宽的同一侧上方, 10、在线岔交点两端直股接触线和侧股线路中心线相距大于550mm小于等于600mm处及侧股接触线和直股线路中心相距550mm小于等于600mm处,分别设置2组交叉吊弦,即将侧股接触线悬挂的承力索悬吊直股接触悬挂的接触线,直股接触悬挂的承力索悬吊侧股的接触悬挂的接触线。 11、分段绝缘器两端支柱必须是悬挂点,不能是定位点。 12、线岔的选型:根据线岔距中心锚结或是硬锚的距离(L)来进行选择,L>500m时选用700型,(长为1550m), 13、线岔的安装在平均温度时

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 学习中心(函授站):洛阳教学中心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肖绍航 学号: 指导教师:马雪琴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1年3月20日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_____肖绍航____ ___2014__年_12_月_10_日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年__月____日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年级层次专业姓名 题目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意 见 成绩评定: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评 阅 教 师 意 见 评阅教师: 年月日 答 辩 小 组 意 见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2012(春)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肖绍航学号 题目接触网棘轮补偿装置使用问题及对策 一、设计(论述)内容: 随着铁路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对牵引供电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接触网作为铁路供电的主要载体,也是保障电力机车持续运行的核心动力。棘轮补偿装置由于其补偿效率高、断线止动性能好的特点。在高速铁路上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同时在普速铁路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运营使用中,由于产品工艺不完善、施工安装不到位、运营维护经验不足方面的问题,造成了接触网运行的安全风险。 要求通过对使用的棘轮补偿装置,针对解决棘轮补偿装置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的探讨,最大限度的减少棘轮补偿装置自身问题造成或影响波及接触网设备发生供电故障,进行技术参数和现场环境等的系统性分析,探讨出了一套适用于既有线的检调方法,并推广应用于日常设备维护中,确保接触网设备安全供电。 二、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 2.观点正确、文档规范。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1、接触网; 2、补偿装置构造原理; 3、补偿装置的种类及应用; 4、棘轮补偿装置; 5、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主要技术指标: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