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正线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调整技术交底
接触网技术交底

接触网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工序流程:
操作要领:
第一步:确定转换柱A的中心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B,在地面上确定锚柱中心点C,用标杆测出BC两点连线,在BC连线的延长线上以C为中心量取一定距离(依据设计图纸),该点即为拉线坑中心,并钉一木桩作为标志,以木桩为中心,以BC延长线为准,确定坑口尺寸,坑口长和宽与基础设计大小相应加大10mm~30mm,清理工作面后开挖。
(2)支柱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共同测量确认轨道设计位置(限界、中心标高及超高等),并在支柱上做出标识,同时作好记录,作为支柱装配计算参数测量、上部施工的基准。在货物装卸线和机动车辆通过容易损坏支柱的场所,对支柱进行防护处理。
(3)做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
5.腕臂安装
施工工艺流程图
腕臂安装的操作程序:
3.腕臂、下锚金具、补偿装置、绝缘部件安装及承力索、接触线架设;
4.接触悬挂调整,吊弦、线岔、电连接安装;
5.隔离开关、避雷器、上网线、接地装置;
6.号码牌、高压危险牌、接触网终点标等标识牌及限界门安装;
二、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三、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准备:设计文件及图纸取得后,在开工前,会同电气化专业设计人员及线路施工单位到现场共同办理线路基桩交接手续,即现场“点交”,并要求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配齐测量所需的材料及工器具,核对施工平面图及相关设计文件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接触网施工技术总交底

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技术交底资料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08月天津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接触网技术交底资料一、工程概况新菏兖日铁路位于中国河南省北部和山东省南部、西起京广铁路新乡站,经菏泽、兖州、临沂站等主要车站至日照站,全长616公里。
本项目为对该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适当辅以土建技术改造。
该线是中国铁路网煤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份, 在铁路网中横贯京广、京九、京沪和沿海铁路通道,是沟通中国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本铁路电气化改造有利于落实中国政府的能源政策、环保政策,有利于提高铁路牵引的能源利用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1、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2、主要技术标准铁道等级:Ⅰ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4‰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最小曲线半径:800m,枢纽内保留个别小半径曲线。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建筑限界:建限-1,预留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
3、其他相关条件:1)轨道:轨距:1435mm钢轨:50kg/m(约285km)60 kg/m(约331km)2)道岔:正线为12号提速道岔,站线9号道岔4、运输组织:全线经电气化改造后共43个车站。
全线按5000吨牵引质量组织运输,但与胶新铁路交流的直通货物列车仍为4000吨牵引质量。
旅客列车行车速度最高120km/h5、环境条件7、海拔高度:不大于1000m二、电化范围设计原则1、新乡南至日照全线,凡电力机车需要走行机进入的线路、股道均应电化,如:正线、到发线、编发线、机走线、机待线、联络线等电化。
2、联络线主要有新乡西~新乡北、菏泽南~田水井、牛王村~兖州,兖州地区南北环线。
3、出发线和编发线发车端头局部电化。
4、机务段、折返段的电力机车整备线、机走线等根据机务专业要求进行电化。
5、车站专用线、牵出线、货场货物线等不电化。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接触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基坑开挖站场及区间进行测量时,要使用测量绳,使用钢卷尺测量时,应作好绝缘防护。
路肩开挖接触网坑作业,每个基坑的施工人员不得少于2人,坑内作业时,坑上必须有人防护。
基坑开挖作业,必须保证路基的稳定,不得使其受到破坏和减弱,遇到塌方有可能造成轨枕悬空时,应采用护板防护,挖坑时遇到排水沟(盲沟),应先做好疏通改道排水工作,弃土不得堵塞水沟和污染道床。
采用大坑口开挖,即大口小底,防止坑壁塌方。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基础浇制。
一般情况下,敞口基坑尽量不过夜。
否则,坑口须设安全防护栏、警示标志,防止发生人员坠落事故。
坑下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在开挖基坑区段设专人巡视。
发现基坑坍塌或线路状态有变动等情况时,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石质坑开挖采用爆破作业时,严格执行爆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基础浇制基础浇注作业时,应在施工点设专人进行防护,工具材料的堆放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施工人员不得在建筑接近限界以内站立和休息;需要跨越铁路搬运材料设备时,应在搬运通道两端按规定距离设置防护,搬运结束后,两侧的防护人员方可撤除;在准高速和高速区段施工时,列车通过时,所有人员应在3m限界以外待避,所用工具材料特别是人工搅拌所用钢板,严禁放置在道心轨枕上。
3、接触网停电作业(1)在与接触网带电部分不到2m的建筑物上作业时,如没有可靠的防电设施,接触网必须停电。
(2)安全距离要求:接触网进行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周围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以下规定:110kV为1500mm,27.5kV和35kV为1000mm,10kV及以下为700mm。
(3)施工领导人向供电调度申请停电时要同时说明停电作业的范围、内容、时间和安全措施等。
(4)施工单位在接到停电作业命令后,严格按工作票施工,须先验电接地,在装设接地线时,将接地线的一端先行接地,再将另一端与被停电的导体相连。
拆除接地线时,其顺序相反。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交底书(很实用)

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交底书编制:审核:批准:一、接触网上部技术规定1、一般规定1、接触网接触悬挂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正线接触悬挂导线组合:JTMH120+CTS150,额定工作张力接触线25kN,承力索20kN;站线接触悬挂导线组合:JTMH95+CTS120,额定工作张力接触线15kN,承力索15kN,附加导线类型:正馈线LBGLJ-240,保护线LBGLJ-120,最大工作张力正馈线15kN,保护线8kN。
1.2、接触网悬挂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高度除注明者外,均为6450mm;结构高度1600mm;1.3、支柱基坑处地下电缆的处理,尽量采用排移的方法。
排移困难时,可适当调整支柱的侧面限界,调整范围:区间腕臂柱3.1m~3.5m(含),站场腕臂柱2.5m ~3.5m(含),硬(软)横跨柱按3.0m~5.0m,但牵出线上支柱的侧面限界不应小于3.1m。
1.4、车挡后的支柱距车挡不应小于10m,如受地形、地貌限制,在保证线路上接触网有效长的情况下可将车挡后的支柱设于线路一侧。
1.5在进行上部安装前,工程所用金属零部件、线材及绝缘子应按《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试验,规格质量及电气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使用。
1.6接触网上部安装施工不得使用活口扳手,应采用呆扳手、梅花扳手和力矩扳手。
安装后的金具各部连接紧固螺栓、螺帽紧固力矩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新零件应符合该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应配齐螺帽、止动垫片。
1.7为保证工程质量,本线在部分零件试用放松效果好的止动垫片机械防松措施。
1.8开口销安装后的劈开角度不应小于60度,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
销钉安装时,垂直设置时应钉帽在上,水平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1.9接触线的平直度直接影响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线的使用寿命。
上部安装及悬挂调整不应给接触线施加外力,严禁踩踏接触线。
1.10凡与接触线、承力索及附加导线接触的零配件,均应清除表面氧化物,并在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
正线AB值调整技术交底

正线a、b值调整技术交底书表号:ZTJDHJ01/CX13-02交底内容:1. 对温度地说明气温和材料温度是容易混淆地两个概念,特说明如下:设计、厂家及本交底中地温度均指材料实际温度,而不是气温.气温指地面气象观测规定高度(国内为1.5米)上地空气温度,是由安装在百叶箱中地温度表或温度计所测定地.百叶箱内空气流通、但不受太阳直射.但承、导线是暴露在外,直接吸收阳光辐射热地,所以a 、b 值调整时应以承、导线实际温度为准.晴天测量承导线实际温度时应分别测得阳光直射面和背阴面两个温度值,然后取其平均值.阴雨天只测量一个温度值即可.必须注意地是,一天之内材料温度变化很大,必须根据实时测量温度来调整a 、b 值.2. 棘轮补偿绳缠绕圈数经与鑫迪厂技术人员沟通,承、导线棘轮补偿绳缠绕圈数按下图调整:3. a 值a 值指大棘轮中心至平衡轮中心地距离,按下面公式计算(单位:mm ): a (接触线)=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a (承力索)=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600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地a 值,调整另一补偿地a 值时,将另一补偿地平衡轮中心与调整好地补偿平衡轮中心对齐即可.4. 抱箍安装位置承、导线补偿坠砣抱箍均安装于坠砣串中部(与设计图纸不同).5. b 值设计院规定b 值为平衡轮补偿绳中心至坠砣串顶面地距离,按下图调整: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地b 值,调整另一补偿地b 值时,将另一补偿地坠砣串顶面与调整好地坠砣串顶面对齐即可.6. 坠砣处补偿绳地处理钢线卡子统一安装在距双耳楔形线夹边缘50mm 处,不得安装过高.多余地坠砣补偿绳应盘成外径150mm 地小圈,用Φ1.6不锈钢绑线牢靠固定在双耳楔形线夹地侧面.注意将补偿绳末端绑扎好以防线圈散开.如下图:接底人意见: 接底人签字:年 月 日钢线卡子楔形线夹补偿绳圈单股φ1.6不锈钢线十字交叉捆扎固定在补偿绳和楔形线夹上双股φ1.6不锈钢线捆扎。
下锚补偿装配、调整技术交底

下锚补偿装配、调整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xxx车站/区间定下锚补偿装配、调整技术交底。
2设计情况:3施工准备:3.1作业准备(1)安装补偿装置之前应确认承锚角钢与线锚角钢安装双环杆的位置相互错开,否则,应返工达标后再安装,以免承力索补偿绳磨接触线补偿双环杆。
(2)检查锚柱的承力索、接触线下锚角钢是否平直,下锚角钢的安装应符合“验标”的要求。
(3)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材料要求(1)核对图纸配料单与配好的定位装置型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是否一致。
(2)材料外观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气泡等缺陷。
(3)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并应与线索截面规格相符。
(4)热镀锌的零件锌层均匀,无锌层剥落、漏镀、锈蚀现象。
3.3人员配置3.4机具准备3.5技术准备:(1)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相关技术问题已澄清。
(3)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及应急预案。
4.1施工工艺流程:4.1.1支柱下锚补偿安装施工工序流程:补偿装置预配→安装→结束4.2.1隧道内下锚补偿安装施工工序流程:补偿装置预配→安装→结束4.3.1支柱棘轮下锚补偿安装施工工序流程:测量→安装→结束4.2施工方法1支柱下锚补偿安装施工操作步骤(1)补偿装置预配1)展开滑轮补偿装置,根据设计要求的A值、B值及落锚角钢的安装高度,找到补偿绳下端的回头位置煨回头,先将锁紧套环穿入补偿绳,再穿入双耳楔形线夹用手锤打紧,将补偿绳回头穿锁紧套环,把紧锁套环打到双耳楔型线夹端部,富余的补偿绳回头盘成直径Φ200±50mm的圆圈用Φ2.0铁线固定在补偿绳主侧.2)按设计组装好所有的配件(坠砣杆除外),见下图:(2)安装1)到达现场后,负责人明确分工。
二人带好工具,小绳在支柱两侧上杆,上到合适高度,扎好安全带。
2)安装承力索补偿。
一人吊起预配好的承力索补偿,另外一人将补偿上的双环杆安装到承锚角钢上,然后装好坠砣杆。
接触网对ab值技术交底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公司
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一项目部
技术交底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第一项目部
二0一0年五月
对a、b值技术交底
对补偿a、b值技术交底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对齐承、导下锚绝缘子串—复核b值—结束
二、技术标准
1、具体a、b值安装曲线见附页,a值为两补偿滑轮内沿间距,现场带上温度计进行核对。
a值最低温度时不得小于460mm,允许偏差±50mm,但承、导线绝缘子串必须对齐。
b值允许偏差±100mm。
2、在任何情况下坠砣距地面不得小于300mm。
3、坠砣完整、码放整齐、开口互错1800,螺栓外露部分涂油防腐。
4、a、b值对好后,剩余的补偿绳盘成直径为200mm的圆形状,用细铁线绑扎2道并背在主线(补偿绳)后面,成“Ф”型。
5、承力索回头长度为600mm,允许施工偏差±20mm,回头需绑扎100mm,允许偏差±10mm。
接触线回头预留500mm,副线应与主线成300角,无需绑扎。
三、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之前对所使用的所用工具(如手板葫芦、紧线器、钢丝套等)进行检查。
2、摇葫芦时应均匀进行,严禁忽快忽慢。
拦截时间拦截类型攻击源IP 攻击源MAC 攻击源机器名攻击源程序攻击次数
00:17:31 DNS欺骗攻击192.168.1.1 54-E6-FC-1A-8D-22 313。
接触网补偿装置讲解

平衡轮
精选ppt
14
三、棘轮式补偿装置
1、安装曲线
精选ppt
15
接触网补偿装置
四、鼓轮补偿装置
特点: 无中心锚结,接触线、
承力索通过并联板一起下 锚,鼓轮外缘采用阿基米德 螺线变比补偿鼓轮。
在我国京秦线部分使 用,主要应用于日本。
精选ppt
Hale Waihona Puke 16第七节 接触网补偿装置
四、鼓轮补偿装置
精选ppt
a = amin + n L + nL (tx tmin ) b = bmin + n L + nL (tmax tx )
式中: 新线延伸率
精选ppt
8
接触网补偿装置
二、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2、a、b值及安装曲线
根据不同的温度和中心 锚结至补偿器间距离,计算 出多组a、b值,将计算结果 标注在图中,通过描点作图 绘制出补偿器安装曲线
接触网补偿装置
接触网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安装在锚段的两端,并 且串接在接触线承力索内,它的作用是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 保持恒定。
对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要求
补偿装置应灵活,传送效率不应小于97%
具有快速制动作用,一旦发生断线事故或其它异常情况,补偿装 置还应有一种制动功能,防止断线时,坠砣串落地而造成事故扩大、 恢复困难。
精选ppt
21
各类型补偿装置的优缺点
从以上几种补偿装置比较,各有优缺点。滑轮组补偿张力恒定, 且传动效率高,特别是无油润滑免维护滑轮被广泛采用;棘轮补 偿装置补偿张力不恒定,且传动效率低于滑轮,但断线制动功能 优越;弹簧补偿体积小,补偿精度略低,适宜于小锚段及隧道等 处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线a、b值调整技术交底书
表号:ZTJDHJ01/CX13-02
值指大棘轮中心至平衡轮中心的距离,按下面公式计算(单位:(接触线)=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承力索)=1940+0.017*半锚段长度(m)*(80-当前线材温度)
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的a值,调整另一补偿的
补偿的平衡轮中心与调整好的补偿平衡轮中心对齐即可。
抱箍安装位置
承、导线补偿坠砣抱箍均安装于坠砣串中部(与设计图纸不同)
实际施工时,可先调整好任一补偿的b值,调整另一补偿的b值时,将另一补偿的坠砣串顶面与调整好的坠砣串顶面对齐即可。
坠砣处补偿绳的处理
钢线卡子统一安装在距双耳楔形线夹边缘50mm处,不得安装过高。
多余的坠砣补偿绳应盘成外径150mm的小圈,用Φ1.6不锈钢绑线牢靠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