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程及工艺要点

合集下载

简述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简述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白酒是我国传统的酿造酒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白酒的生产工艺复杂,包括选择原料、泡曲、发酵、蒸馏、陈酿等多个环节。

以下是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的详细介绍:一、选择原料1. 选择优质的谷物作为原料,如高粱、小麦、玉米等;2. 原料应干燥、清洁,无霉变、发芽、虫食等现象;3. 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完整性,避免污染和变质。

二、泡曲1. 将选好的原料混合后加工成碎料,再配制成糊状的糟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最后制成酒曲;2. 把酒曲放入大缸里,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石灰,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发曲的酒渣。

三、发酵1. 将发曲的酒渣放入发酵缸内,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和糖分,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促使发酵的进行;2. 发酵时间长短要适当,根据所选用的原料和发酵情况来决定。

四、蒸馏1. 把发酵好的酒液放入锅内,进行蒸馏过程,控制好温度和蒸馏时间;2. 严格掌握酒液的浓度和流速,以保证蒸馏出的白酒具有良好的品质。

五、陈酿1. 将蒸馏好的白酒倒入陶瓷或橡木桶内进行陈酿,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2. 陈酿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所选用的原料和陈酿情况来决定,以保证白酒的口感和风味。

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掌握多种技术操作要点,包括原料选择、泡曲、发酵、蒸馏和陈酿等多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才能制作出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的高品质白酒。

白酒作为我国传统的酿造酒类,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口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白酒的生产工艺也日臻完善。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更加标准化和精细化。

下面我们将继续介绍白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着重阐述一些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

六、酒曲发酵酒曲是白酒的泡曲,在白酒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酿造工艺而言,酒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酒曲的质量对于白酒的口感、香气和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1. 选择发酵好的酒曲,这是保证发酵过程的关键。

发酵好的酒曲通常具有纯净的白色,有酒香味,没有异味。

生产流程及工艺要点

生产流程及工艺要点

生产流程及工艺要点生产流程是指在一个产品从开始制造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一系列操作和环节。

而工艺要点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和把握的关键要点和技术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种产品的生产流程及其工艺要点。

以生产一款智能手机为例,其生产流程大致包括材料准备、组装生产、质量检验、包装成品四个环节。

其中,工艺要点主要集中在材料准备和组装生产这两个环节。

首先是材料准备阶段。

在生产一部智能手机之前,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如屏幕、主板、电池、外壳等。

在材料准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一种材料的质量和规格。

例如,对于屏幕的选材要求较高,需要选择高清晰度、耐刮擦、抗指纹等特性的材质,并且要确保每个屏幕都符合产品的标准要求。

此外,在材料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也要注意环境温湿度的控制,以防止材料受潮、老化等问题。

接下来是组装生产阶段。

在组装过程中,关键的工艺要点在于装配的精度和流程的控制。

首先,需注意各个零件的安装顺序和装配工艺,确保每个零件都按照正确的顺序装配到位。

其次,对于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部件,如摄像头等,要采用精确定位装配工艺,以保证装配位置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特别注意连接线路的焊接工艺,确保焊接牢固可靠,以避免因焊接问题导致的不良现象。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质量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质量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发现产品表面的缺陷和污染等问题;性能测试可以验证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可靠性测试可以模拟产品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情况,以保证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最后是包装成品。

包装是产品交付给消费者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和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

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和外观设计的合理性。

包装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同时,外观设计要与产品的形象和特点相符,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关键步骤

酸奶的生产工艺流程:1.凝固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接种→搅拌→灌装封口→发酵→冷却→后熟2.搅拌型酸奶生产工艺流程鲜牛奶→标准化→均质→杀菌→冷却→发酵→搅拌→灌装封口→冷藏后熟→酸乳酸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1.配料2.均质3.杀菌、冷却4.乳酸的制备(重点)5.发酵的操作条件及终点判断(难点)配料的选择和要求: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各种原辅料:牛乳、乳粉、砂糖和稳定剂等。

乳粉、砂糖混合后加50~60℃温水溶解。

琼脂、明胶等稳定剂可与少量糖混合后加水加热溶解充分后添加。

均质的目的是:防止脂肪上浮,使脂肪微粒化,改善口感。

一般采用高压均质机。

均质工艺条件:均质前,应先将混合料预热至50~60℃,均质压力为9.81~24.5MPa.杀菌目的是什么?①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明显促进乳酸菌的生长。

②由于蛋白质的变性,改善了牛乳的硬度与组织。

③对防止乳清分离有效。

杀菌及冷却的条件:杀菌条件:90℃、15min。

经杀菌后的混合料冷却到40~45℃备用。

还可以采用高温瞬时杀菌。

操作:135-140℃加热2秒左右。

这样有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减少煮沸气味。

酸奶常用的乳酸菌发酵剂及工艺要求:①常用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2:1-1:1)。

②发酵剂的制备:母发酵剂-中间发酵剂-工作发酵剂③工艺条件:接种量2.0%~3.0%,菌种比为2:1~1:1。

对数期接种,主发酵温度为42~45℃,时间为2.5-3.5h。

低产酸力接种量要多,高产酸力接种量要少。

一般低接种量按0.5%~1.0%,高接种量按5.0%以上,最适为2.0%~3.0%。

主发酵温度采用42~45℃?这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后的最适生长温度。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生产中要控制好三个因素:接种量、发酵剂活性、培养温度。

发酵的条件是:灌装后迅速入发酵室,42-43℃,发酵2.5~4h,达凝固状态。

此时,酸度0.7~0.8%,ph低于4.6。

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 啤酒的生产第一步呀,那就是麦芽的制备!你想想看,就像做饭得先准备好食材一样,麦芽就是啤酒的关键食材呢!把大麦泡水,让它发芽,然后再烘干,这过程可不简单呢!比如,就像精心培育小花朵一样,得细心照顾着。

2. 接下来就是糖化啦!把麦芽和水放在一起煮呀煮,把麦芽中的淀粉变成糖。

这就好比是一场魔法,把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让人惊喜的东西,神奇吧!就好像变戏法似的,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3. 发酵可是超级重要的环节呢!把酵母加进去,让糖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哇,这可是质的变化呀!这不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从普通走向特别,好比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

4. 过滤的时候呀,就像把杂质都清理掉,让啤酒变得纯净清澈。

就跟我们打扫房间一样,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都弄走,只留下干净整洁的。

5. 煮沸呢,能给啤酒增添独特的风味,让它更有魅力!这就像给一道菜加上特别的调料,立马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多有意思呀。

6. 然后是冷却呀,让啤酒冷静一下,就像人激动过后需要平静一样。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呢,不然就前功尽弃啦。

7. 啤酒的罐装或瓶装也很关键呢!要把它们好好地装起来,就像是给宝贝们找个舒适的家。

这可关系到我们最后喝到嘴里的感觉呀,能不重要吗?
8. 储存也得注意哦,要放在合适的温度和环境下。

就好像要给珍贵的物品找个合适的地方存放,不然坏了可就心疼死啦!
9. 最后呀,当我们喝到那美味的啤酒时,才知道这一系列的过程是多么值得!每一口都包含着这么多的努力和精心呀!所以,啤酒的生产工艺流程真的超级神奇又有趣!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啤酒的生产真的不简单,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们能喝到美味的啤酒,要感谢这些工艺和操作呀!。

工艺流程操作要领技术关键及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操作要领技术关键及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操作要领技术关键及注意事项在工业生产中,正确的工艺流程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工艺流程操作的要领、技术关键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工艺流程操作的关键要点。

工艺流程操作要领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进行工艺流程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能有丝毫马虎,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2.保持操作环境整洁: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物,避免外界因素对操作过程造成干扰,有利于工艺的顺利进行。

3.操作过程中细心观察:操作人员应仔细观察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影响整个流程。

4.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工艺流程操作中安全至关重要,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安全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技术关键1.生产设备的熟练操作:对于生产设备的操作,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巧,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发生。

2.工艺参数的调整:不同的工艺流程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设定,操作人员需要理解工艺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控制是工艺流程操作中的关键一环,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执行操作,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注意事项1.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在某些工艺流程操作中,可能会涉及到易燃易爆物质,操作人员应加强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确保操作安全。

2.材料使用合理:在工艺流程操作中,使用的材料要符合标准要求,不得使用过期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3.定期设备维护:生产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发生,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要领、技术关键和注意事项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工艺流程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的操作规范和重视安全质量控制是确保工艺流程操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帮助。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的总结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的总结

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的总结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是指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艺流程和控制措施。

它是指导生产过程的重要依据,对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的一些总结:一、生产工艺流程的总结:1. 材料准备: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检验和入库,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且无质量问题。

2. 加工制造: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采用相应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制造。

这一步骤需要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产品检验:对加工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测试等。

通过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 包装出库:对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并按要求进行出库。

包装要符合产品的使用要求和运输要求,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

5. 售后服务:在产品出售后,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包括故障维修、技术支持和客户培训等。

二、生产工艺控制的总结:1. 质量控制: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

包括质量检验、质量记录和质量分析等。

2. 过程控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控制。

包括温度、压力、流量和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3. 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部件更换等。

4. 进度控制:通过制定生产计划和进度安排,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5. 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等。

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总结以上,生产工艺流程及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合理规划生产过程、监控和控制关键环节,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和控制措施,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1.计划组下达生产订单,员工在车间主管领单生产,到统计处打临时单
2.车间员工按照生产派工单完成生产并通知质检员进行入库前检验;
3.质检员根据图纸进行入库前终检,合格通知车间入库;不合格开具不合格处理单要求车间进行返工处理;
4.产品经检验确认合格后,由统计员开具产品生产入库单并通知仓管员进行货物清点收货;
5.仓管员根据统计员开具的生产入库单进行清点收货,确认数量正确后由质检员、统计员和仓管员在入库单上签名确认后在系统生产入库单据;
委托方提供资料人员签字:接受资料人员签字:年月日。

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一、概述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是针对特定生产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旨在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某生产车间的特定工艺流程,以便指导操作人员正确进行相关工作。

二、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工艺操作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1.2 检查所需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完好且符合要求。

1.3 检查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清除障碍物,并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1.4 根据计划准确记录相关生产数据。

2. 工艺操作2.1 步骤一:详细描述第一个操作步骤,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时间和操作方法。

2.2 步骤二:详细描述第二个操作步骤,同样包括操作顺序、操作时间和操作方法。

2.3 以此类推,描述所有工艺操作步骤,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 注意事项3.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得随意省略或更改。

3.2 操作人员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3.3 如有突发状况或异常情况出现,应立即报告主管,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4 定期检查工艺装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确保正常运转。

4. 清洁与维护4.1 工艺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整洁和卫生。

4.2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

4.3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请及时上报并寻求修复措施。

5. 安全操作5.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5.2 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积聚。

5.3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强行进行非规定操作。

5.4 对于涉及危险品或高温等特殊情况的操作,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三、附录在指导书的附录中,可以提供相关操作流程的图片、图表、表格等辅助材料,以便操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操作步骤。

四、更新与审核为确保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应定期对其进行更新和审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料注意事项
1、 防止混入其它杂质; 2、 防止浆料飞溅; 3、 浆料的浓度(固含量)应从高往低逐渐调整,以免增加麻烦; 4、 在搅拌的间歇过程中要注意刮边和刮底,确保分散均匀; 5、 浆料不宜长时间搁置,以免沉淀或均匀性降低; 6、 需烘烤的物料必须密封冷却之后方可以加入,以免组分材料性质 变化; 7、 搅拌时间的长短以设备性能、材料加入量为主;搅拌桨的使用以 浆料分散难度进行更换,无法更换的可将转速由慢到快进行调整,以 免损伤设备; 8、 出料前对浆料进行过筛,除去大颗粒以防涂布时造成断带; 9、 对配料人员要加强培训,确保其掌握专业知识,以免酿成大祸; 10、 配料的关键在于分散均匀,掌握该中心,其它方式可自行调整。
涂布注意事项
• 拉浆正负极极片出现麻点颗粒现象,特别表现在负 极拉浆,在涂布那刻表现最明显,到出烤箱后比较难 观察到,但是取了片对辊后就明显的颗粒.原因:
• (本现象排除箔材氧化及外观不良的可能) • 1.浆料放置时间过久,一般超出12H以上问题会比
较严重,请关注是否有此问题,如果有请控制时间 • 2.浆料粘度过低(放久了粘度也会低),建议控制粘
四 对辊分切不良品的鉴定
• 1、厚度不满足工艺要求
• 2、分切宽度不满足工艺 要求
• 3、极片破损(如图1)
• 4、极片上有条纹(如图2)
• 5、极片上有斑点(如图3)
• 6、分切后的极片边缘毛
图1
刺过长(纵向毛刺长度≤
单面涂粉厚度的1/2)(如
图4)
• 7、分切后极片边缘波浪 边严重(如图5)
• 8、极片掉粉导致露箔 (如图6)
涂布工序---涂布的目的和原理(M6)
目的:将流体浆料均匀地涂覆在金属箔的表面并烘干,制成电池极片。 原理:涂辊转动带动浆料,通过调整刮刀间隙来调节浆料转移量,并利用背
辊与涂辊的相对转动将浆料转移到基材上,然后通过干燥加热蒸发浆 料中的溶剂,使固体物质粘结于基材上。
刮刀 浆料
背辊
涂辊
基材
工艺流程图
• 负极材料: • Super-P: • SBR: • CMC: • 水:固体物质的重量比为1600:1417.5 • 负极黏度控制5000-6000cps(温度25转子3) • 水重量需要适当调节,达到黏度要求为宜; • 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
负极配方
• a、 石墨:负极活性物质,构成负极反应的主要物质;主 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 石墨两大类。 b、 导电剂:提高负极片的导电性,补偿负极活性物质的 电子导电性。 提高反应深度及利用率。 防止枝晶的产生。 利用导电材料的吸液能力,提高反应界面,减少极化。 (可根据石墨粒度分布选择加或不加)。 c、 添加剂:降低不可逆反应,提高粘附力,提高浆料黏 度,防止浆料沉淀。 d、 水性粘合剂:将石墨、导电剂、添加剂和铜箔或铜网 粘合在一起。
卷绕工序
• 产品特性: • 1.尺寸 • 2.外观 • 3.绝缘性 • 过程特性:
• 1.设备参数 • 2.隔膜、胶纸
入壳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①电芯完好、钢壳无划痕
②极耳正对卷芯中心孔 过程特性: • 1.设备参数 • 2.钢壳 • 3.下垫片
底焊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2.焊接效果 • 过程特性: • 1.设备参数 • 2.上垫片
分容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2.容量 • 过程特性: • 1.电压、电流 • 2.时间
分选工序
• 产品特性: • 1.参数分档 • 2.标识 • 过程特性:
正极配方
a、 钴酸锂: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源,为 电池提高锂源。 b、 导电剂:提高正极片的导电性,补偿正 极活性物质的电子导电性。 提高正极片的电解液的吸液量,增加反应 界面,减少极化。 c、 PVDF粘合剂:将钴酸锂、导电剂和铝 箔或铝网粘合在一起。
负极配方
• 负极配方:石墨+导电剂(乙炔黑)+增稠剂(CMC)+ 粘结剂(SBR)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后段流程
正极制片
负极制片
卷绕 测短路
贴底部胶纸
壳入 底焊 滚槽 烘烤 注液 涂胶
封口
清洗化成分容工艺流程
清洗 套标 打码 化成
全检OCV1 老化
全检OCV2 静置
全检OCV3 分选
制片工序
• 产品特性: • 1.尺寸 • 2.外观 • 3.焊接效果 • 过程特性: • 1.烤箱参数 • 2.设备参数 • 3.极耳、胶纸
(1)面密度(g/100cm2 )的计算
面密度=(极片重量/极片面积)-基材面密度
(铜箔面密度:0.88 g/100cm2 ,铝箔的面密度0.42 g/100cm2) (2)压实密度的计算
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厚度-基材厚度) (铜箔厚度:9μm,铝箔厚度:16μm) (3)负极极片比正极极片长3%左右 (4)负极极片比正极极片宽3%左右 (5)分切后极片边缘纵向毛刺长度≤单面涂层厚度的1/2 (6)分切后极片的弯曲度≤0.3mm/m
1.2,涂布工序---工艺流程
基材 浆料 A面涂布 干燥 检查:重量、厚度、外观、粘接 浆料 B面涂布 干燥 检查:重量、厚度、外观、粘接
涂布工序---极片生产示意图
涂布机生产膜片的4个步骤:放卷,涂膜,干燥,收卷
涂布
干燥
收卷
放卷
浆料
放卷
涂膜
干燥
收卷
2.3,涂布设备---涂布机结构
SSL涂布机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
证卷芯顺利入壳。 (2)使极片的面密度一致性更好
极片在对辊的过程中粉料必然发生移位向四周平铺,有部分粉料从厚的地 方转移到薄的地方,使极片粉料分布更均匀,面密度一致性跟好。
(3)增加涂料对箔片的粘结强度 (4)切除极片边缘厚度不均匀的部分
• 2、分切工序的意义
(1)使极片尺寸合乎规格
• 3、对辊分切工艺
生产流程及工艺控制点
前段流程
正极配料 正极涂布
正极对辊 正极分切 正极制片
负极配料 负极涂布 负极对辊 负极分切 负极制片
.正极配方
• 1.1正极配方(LiCoO2(钴酸锂)+导电剂(乙炔黑)+粘合剂 (PVDF)
• LiCoO2(10μm): • 其它: • 如Super-P: • PVDF761: • NMP(增加粘结性):固体物质的重量比约为810:1496 • a)正极黏度控制6000cps(温度25转子3); • b)NMP重量须适当调节,达到黏度要求为宜; • c)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
• 极片涂布工艺流程 • 极片涂布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放卷→接片→拉片→张力控制→自动纠偏→涂布→干 燥→自动纠偏→张力控制→自动纠偏→收卷
涂布基片(金属箔)由放卷装置放出供入涂布机。基片 的首尾在接片台连接成连续带后由拉片装置送入张力调整 装置和自动纠偏装置,经过调整片路张力和片路位置后进 入涂布装置。极片浆料在涂布装置按预定涂布量和空白长 度分段进行涂布。在双面涂布时,自动跟踪正面涂布和空 白长度进行涂布。涂布后的湿极片送入干燥道进行干燥, 干燥温度根据涂布速度和涂布厚度设定。干燥后的极片经 张力调整和自动纠偏后进行收卷,供下一步工序进行加工。
涂胶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过程特性: • 1.DMC液量
激光焊工序
• 产品特性: • 1.焊接强度 • 2.外观 • 过程特性: • 1.电流 • 2.脉宽 • 3.能量
封口工序
• 产品特性: • 1.尺寸 • 2.外观 • 过程特性: • 1.压力
清洗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过程特性: • 1.无电解液 • 2.表面无水份 • 3.烤箱温度 • 4.速度 • 5.气压
度在2500mpa.s以上 • 3.浆料存贮温度过高, 温度>35度时就出现麻点.建
议控制温度在25度左右 • 4.无导电碳的配方很容易出现此问题
对辊分切工艺流程
放卷 对辊 收卷 分切
有2次
对辊分切工艺
• 1、对辊工序的意义
(1)使极片更均匀
涂布完成后极片厚度的波动还较大,达不到工艺要求的波动范围,经过对 辊工艺可以将厚度的波动控制在对辊工艺范围内(一般波动不超过6μm),保
滚槽工序
• 产品特性: • 1.尺寸 • 2.外观 • 过程特性: • 1.设备参数
烘烤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过程特性: • 1.烘烤温度 • 2.烘烤时间 • 3.真空度
注液工序
• 产品特性: • 1.注液量 • 2.外观 • 3.含水量 • 过程特性: • 1.露点 • 2.真空度 • 3.高压值
套标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过程特性: • 1.套管长度 • 2.有介子
喷码 过程特性: • 1.条码内容
化成工序
• 产品特性: • 1.外观 • 过程特性: • 1.电压、电流 • 2.时间 • 3.电池的贮存时间
测试工序
• 产品特性: • 1.电压 • 2.电阻 • 过程特性:
1,收/放卷机构 2,涂布机构 3,干燥系统
浆料
放卷机构
涂布机构
干燥系统
收卷机构
涂布工序---产品关键参数
为保持所生产的极片的一致性,在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有: 1,涂布重量 2,涂布尺寸 3,涂布外观
量产前,首先试涂制作首件确认涂布重量,厚度,尺寸,外观:
制样
测量重量
测量厚度
测量长度
涂布工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