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集》[五代]冯延巳

合集下载

古词《南乡子-细雨湿流光》(作者冯延巳)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南乡子-细雨湿流光》(作者冯延巳)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巳[五代]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标签怨妇、思归译文细雨霏霏,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

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

恍如隔世呦,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觉,蓦然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

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注释流光:流动,闪烁的光采。

凤楼:即凤台、秦楼,语本《列仙传》秦穆公之女弄玉所居之楼,尝引来凤凰。

此处指妆楼。

鸾镜:妆镜的美称。

薄悻:薄情郎。

赏析“细雨湿流光”,虽则五字,却道尽了初春的无限风光。

细雨蒙蒙,洒落在春草叶上,留下滴滴水珠,微风吹过,泛起流光。

“湿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过的随春雨而流逝的岁月也是那样的冷涩恼人,正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

“流光”一词还将冷凄扰人的静态烦闷与时光流逝的动态惧忧结合起来,冷寂独处的日子往往感觉太慢,本希望快点度过,可是女人出于青春容颜易老的心理却又希望时间慢慢流逝。

而“流光”一词又给人快速流去的感觉,如此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于此短短五个字中。

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人生苦短的生命忧患意识。

“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一方面,它确切地描绘出了春天细雨绵绵之时。

烟雾缭绕,茫茫一片的景象;另一方面,雾笼凤楼,人如同被困锁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无限心事,茫茫无以倾诉。

两相对照,景情交融,给读者的感染力就非常之深。

“鸾镜鸳衾两断肠”。

鸾凤成双,鸳鸯成对,“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这个“两”字既有两两成偶之物与自身形单影只的对比,也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对自身孤独情怀的连续刺激,语意双关,极有意蕴。

冯延巳词作鉴赏

冯延巳词作鉴赏

冯延巳词作鉴赏冯延巳(903年一960年)是五代时词人,广陵人。

字正中,一说名延己,但支持延巳的较多。

南唐时官至宰相。

是后主李煜的老师。

有《阳春集》传世。

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对李煜影响很大。

冯延巳、李煜被认为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

有“吹皱一池春水”名句。

代表词作目录:1•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2•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3•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4•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5•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6.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7•酒泉子(芳草长川)8. 清平乐(雨晴烟晚)9.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10谒金门(风乍起)11.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12. 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13. 归自谣(春艳艳)14. 归自谣(寒水碧)15.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16长命女(春日宴)17.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18.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19.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20. 三台令(春色)21. 三台令(明月)22. 三台令(南浦)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鉴赏】“谁道闲情抛弃久;是说我曾经致力于抛弃闲情,冯正中的词,如按西洋的悲剧精神来说,他是晚唐词人最富悲剧精神的人物。

悲剧的精神有两点特色,一是要奋斗挣扎的努力,二是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

冯正中的词不但表现了一种境界,而且还带有奋斗挣扎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温、韦、冯词时,各选了他们一句词来代表其特色说:“‘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

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和泪”是一种悲哀,“和泪试严妆”是说冯正中的词中对自己的感情有一种固执,有一种操守。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巳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冯延巳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五代:冯延巳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标签怨妇、思归译文细雨霏霏,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

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

恍如隔世呦,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觉,蓦然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

薄情负心的人呀,我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注释流光:流动,闪烁的光采。

凤楼:即凤台、秦楼,语本《列仙传》秦穆公之女弄玉所居之楼,尝引来凤凰。

此处指妆楼。

鸾镜:妆镜的美称。

薄悻:薄情郎。

赏析“细雨湿流光”,虽则五字,却道尽了初春的无限风光。

细雨蒙蒙,洒落在春草叶上,留下滴滴水珠,微风吹过,泛起流光。

“湿流光”意指主人公所度过的随春雨而流逝的岁月也是那样的冷涩恼人,正是“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

“流光”一词还将冷凄扰人的静态烦闷与时光流逝的动态惧忧结合起来,冷寂独处的日子往往感觉太慢,本希望快点度过,可是女人出于青春容颜易老的心理却又希望时间慢慢流逝。

而“流光”一词又给人快速流去的感觉,如此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于此短短五个字中。

在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同时,还渗透着一种人生苦短的生命忧患意识。

“芳草年年与恨长”也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

一方面,它确切地描绘出了春天细雨绵绵之时。

烟雾缭绕,茫茫一片的景象;另一方面,雾笼凤楼,人如同被困锁在无人知晓的地方,无限心事,茫茫无以倾诉。

两相对照,景情交融,给读者的感染力就非常之深。

“鸾镜鸳衾两断肠”。

鸾凤成双,鸳鸯成对,“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这个“两”字既有两两成偶之物与自身形单影只的对比,也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对自身孤独情怀的连续刺激,语意双关,极有意蕴。

冯延巳词全集

冯延巳词全集

冯延巳词全集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三台令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

日斜柳暗花蔫,醉卧谁家少年。

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台令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

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三台令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

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上行杯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更漏子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劄。

和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

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

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更漏子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

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

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更漏子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

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

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更漏子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

鹦鹉睡,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半棋局,床上画屏山绿。

搴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满襟。

更漏子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谁信闲愁如醉,星移后。

月圆时,风摇夜合枝。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

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

冯延巳,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是唐五代著名词人,有《阳春集》传世。

《阳春集》共收录冯延巳现存词作112篇。

据粗略统计,“风”字在冯延巳作品中出现达61次,频率较高,由此可见风意象在冯延巳词中的重要地位。

笔者拟对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进行分类,探究其寄寓所在,并结合冯延巳的身世分析其词作多用风意象的原因。

一、风意象的多样形态(一)知“冷暖”的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1]2冯延巳词中的风有温度、知冷暖,而风传递的自然之冷暖常常是词人心境冷暖的体现。

冯延巳笔下更多的是凛冽的寒风,寒风使草木零落、万物凋敝,与词人内心长期以来悲苦凄寂的心境相符,很容易引起词人强烈的共鸣。

冯正中的词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表现了他在挣扎中坚守的精神。

他本身的经历也充满了悲剧性,他一生下来就与一个偏安的弱小的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2]56。

对冯延巳《抛球乐》中的“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3]125,叶嘉莹解读道:“正中此句‘风入罗衣贴体寒’,就是把这种属于内心中之寒冷无法抵御的感觉写得极深切的一句词。

如果把此句与上一句之‘波摇梅蕊当心白’合看,才更可体味出正中所写内心中之一片迷惘凄寒。

”[4]15在寒风的步步紧逼下,步步退守、无可抵御的词人是那么孤独,其内心的凄苦也可想而知。

《更漏子》中的“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3]120,描写在寒风的侵袭下蕙兰渐趋衰老的情形,用以象征少妇在日复一日的相思中走向憔悴,寒风在融入少妇所处凄清孤寂的环境的同时,烘托了她愁苦寂寞的心境。

冯延巳与此相似的词句还有《酒泉子》中的“寒风生,罗衣薄,万般心”[3]60、《醉花间》中的“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3]78等。

冯延巳词中的暖风意象虽然不如寒风意象多,却是一抹明亮的色彩。

如“燕初飞,莺已老,拂面春风长好。

相逢携手且高歌,人生得几何”[3]102描绘了他与老友相逢的情形,借和煦的春风表达了词人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

冯延巳词全集

冯延巳词全集

冯延巳词全集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

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

冯延巳词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因循出新。

所谓“因循”,是说他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创作目的还是“娱宾遣兴”,题材内容上也没有超越“花间词”的相思恨别、男欢女爱、伤春悲秋的范围。

所谓“出新”,是说他的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

冯延巳的词集名《阳春录》,有的题作《阳春集》,北宋时就有传本,但宋代的本子早就失传。

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人吴讷的《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清代抄刻本也有不少。

但各本收词不尽相同,有的收有伪作。

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和刘尊明编著的《全唐五代词》,收录冯延巳词112首。

冯延巳词全集三台令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

日斜柳暗花蔫,醉卧谁家少年。

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台令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

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

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三台令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

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

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上行杯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

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处足。

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

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更漏子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劄。

和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

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

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更漏子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

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

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叶嘉莹讲唐宋诗词---冯延巳

叶嘉莹讲唐宋诗词---冯延巳

叶嘉莹讲唐宋诗词---冯延巳先简单看一下作家的生平,等一下需要的时候我们再加以补充。

冯延巳是五代南唐人。

南唐是五代十国之中的一个国家。

己、已、巳三个字字形相近。

,我们用的是巳,就是说他的名字应该是延巳。

我们用的是词学专家夏承焘先生的说法。

夏先生认为应是延巳有两个理由:一个是冯氏一名延嗣。

他自己的正名是延巳,延嗣与延巳同音。

而中国人取名字的时候,常常是取其声音相近。

这是一个理由。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中国人一般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按干支计算,子丑寅卯辰巳,巳时是九点到十一点的时间。

巳以后就是午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中午的时间。

所以把巳时一延长就到了午时。

午时者是日正当中之时,那就是正中。

夏氏曾引焦竑《笔乘》论“释氏六时”说:“可中时,巳也。

正中时,午也。

”所以,他名延巳,字正午。

他是广陵人,南唐中主李璟的时候官至宰相。

我们现在就讲他词的艺术成就。

我们讲了温庭筠,讲了韦庄。

我们说温庭筠是一个客观的词人,是用美感的联想加深了词的意境的。

韦庄是一个主观的词人,以他感情的直率真挚,以他的口吻的那种劲健直接感动了读者,使词脱离了歌筵酒席艳歌的歌词的地位。

在韦庄手中,词成了可以主观抒写自己感情的抒情诗歌了。

这是一个进展。

我们觉得,词,在他们两人手中己经有了很高的成就了。

但是,冯延巳,又开拓出来了一个更高的莫深的成就。

《老残游记》里边曾经写过一段白妞黑妞说书的故事,说白妞王小玉说书:“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你们很多年轻人经历了“文革”,那时不讲这一类词,把它们一概都抹杀了,认为是淫靡的小词。

如果我们知道,每个作者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成就,能够层层地高起,表现了很多深远的意境,就不会把它们一概否定了。

我们今天要讲冯延巳了。

冯延巳有什么成就呢?我们说温庭筠的词给人丰富的联想,但他不给人直接的感动。

他是客观的美感,不能给人直接的感动。

长命女春日宴翻译、解析

长命女春日宴翻译、解析

长命女春日宴五代:冯延巳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译文春日的宴会上,饮一杯美酒再高歌一曲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妾身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飞燕呀,双双对对,永远相伴。

注释长命女: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名。

全词39字,上片三句三仄韵,下片四句仄韵。

绿酒:古时米酒酿成未滤时,面浮米渣,呈淡绿色,故名。

妾身:古时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岁岁:年年,即每年。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一首年轻女子向她的郎君祝酒陈愿的词。

赏析这首词实际是祝酒词,描写春日开宴时,夫妇双方祝酒陈愿。

前两愿分别祝郎君与自己长寿健康,第一愿以梁燕双柄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

冯词三愿对于人问恩爱夫妇而苦则相当典型,主人公不求富贵.惟愿夫妇相守长久,意愿虽强而所求不奢,表现了古代女子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

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首先,对饮双杯指天发誓的场面用于写爱情,比白诗用于写友谊更为合宜。

在具体描写上,通过相应的具体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明媚和煦的春日,不但是一派良辰美景,也象征着宝贵的青春时光。

丰盛的酒宴,悦耳的情歌,不但是赏心乐事,也象征着人生的美满。

“绿蚁新醅酒”(白居易《问刘十九》),一个“绿”字(古时所谓的“绿”,有时微近黄色),写出了新酒可爱的颜色,使人如嗅到那醉人的芳香,更增加了生活美好的感觉。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这几句是说,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健康,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在这首诗中,凡写景无不含情。

结尾的“梁上燕”虽是比喻,却也是春日画堂的眼前景物。

这样,春日、绿酒、呢喃燕语,构成极美的境界,对于爱情的抒写,是极有力的烘托。

冯词与白诗篇幅差不多,但内容格外丰富充实,与此大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 岁长相见。
长相思 红满枝,绿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抛球乐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一钩冷露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归去须沉醉,小院 新池月乍寒。
抛球乐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 当年最有情。
抛球乐 坐对高楼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烧残红烛暮云合,飘尽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犹忆 笙歌昨夜欢。
上行杯 落梅著雨消残粉,云重烟轻寒食近。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入檐春睡重。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无பைடு நூலகம்足。尊前百计见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如梦令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阳春集》
延巳
============
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时 期广陵(今省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 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 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 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 词集名《阳春集》。
采桑子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采桑子 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采桑子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采桑子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采桑子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单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采桑子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斋。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 昭阳旧恨依前在,休说当时。玉笛才吹,满袖猩猩血又垂。
采桑子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金错刀 日融融,草芊芊,黄莺求友啼林前。柳条袅袅拖金线,花蕊茸茸簇锦毡。 鸠逐妇,燕穿帘,狂蜂浪蝶相翩翩。春光堪赏还堪玩,恼煞东风误少年。
金错刀 双玉斗,百琼壶,佳人欢饮笑喧呼。麒麟欲画时难偶,沤鹭何猜兴不孤。 歌宛转,醉模糊,高烧银烛卧流。只销几觉懵腾睡,身外功名任有无。
抛球乐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且上高楼望,相共 凭栏看月生。
抛球乐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彷佛梁州曲,吹在 谁家玉笛中。
抛球乐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绽菊花开。池塘水冷鸳鸯起,帘幕烟寒翡翠来。重待烧红烛,留取 笙歌莫放回。
抛球乐 年少王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岁,金菊年 年秋解开。
芳草渡 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 燕鸿远,羌笛怨,渺渺澄江一片。山如黛,月如钩。笙歌散,魂梦断,倚高楼。
采桑子 中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后约难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更漏子 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劄。和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 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更漏子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更漏子 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南乡子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楼弹粉泪。
思越人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栏杆,烟澹薄,翠幕帘栊笼画阁。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采桑子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过金扉,花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蛬到晓啼。
采桑子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采桑子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采桑子 洞房深夜笙歌散,帘幕重重。斜月朦胧,雨过残花落地红。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
采桑子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采桑子 樱桃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 人间乐事知多少,且酹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更漏子 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鹦鹉睡,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半棋局,床上画屏山绿。搴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满襟。
更漏子 雁孤飞,人独坐,看却一秋空过。瑶草短,菊花残,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谁信闲愁如醉,星移后。月圆时,风摇夜合枝。
抛球乐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 笙歌此夕欢。
=========================================================
三台令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蔫,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三台令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三台令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