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树木课程教案
认识身边的树教案

认识身边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身边的树,学习了解树木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树苗或植物图册。
2. 班级中的树木图片或树叶样本。
3. 图表或幻灯片。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显示几张有关树木的图片或树叶样本,并问学生是否能认出这些树的名称。
2. 引导学生观察树木的形状、叶子的颜色和大小等特点,并与他们分享自己对树的理解和喜爱。
探索树木:
1. 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或校园内,观察树木的类别。
2. 学生们在小组内观察他们所选择的树木,并记录下来。
3. 学生们归纳、总结他们观察到的树木的名称、特点和功能。
研究树的功能:
1. 组织学生讨论树木的重要功能,例如提供氧气、净化空气、保护土壤等。
2. 利用图表或幻灯片展示和解释树木的各种功能。
树木绘画:
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树木的形状和特点,绘制一幅树木画作。
2. 学生们可以选择使用颜色铅笔、水彩或其他合适的绘画材料。
3. 让学生们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反思:
1. 提问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决心。
3. 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们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理解树木的重要性,并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公园或植物园,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树木的特点和功能。
2. 组织学生参与树木植树活动,让学生亲手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
大班观察树木活动教案及反思

大班观察树木活动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大班观察树木活动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兴趣。
2. 通过观察树木,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树木观察活动地点选择:学校附近的公园或校园内有树木的区域。
2. 教具准备:相机、放大镜、树叶标本、铅笔、纸张、教学展板等。
3. 提前观察和记录不同树木的特征和生长状态。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树木,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树木的外观特征。
2. 引发学生对树木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树木是如何生长的吗?树木有什么用处?”实施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带领学生到树木丰富的区域进行观察活动。
3. 学生利用相机、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树木的树干、树叶、树花等部分,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4. 学生还可以采集树叶等标本,带回教室进行更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5. 每个小组选择一棵树木,进行深入观察和记录,包括树木的高度、树皮的纹理、树叶的形状等。
6. 学生在教学展板上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观察树木的活动过程,提问学生对于树木的认识和观察体会。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帮助学生形成对树木的基本认知。
3.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在观察树木活动中的困惑和收获。
4. 教师提供正面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兴趣。
教案反思: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树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观察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分享观察结果,从而拓展他们的知识和理解。
然而,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并提前对树木进行观察和了解,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准确的指导和信息。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观赏树造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观赏树造型的基本概念、分类、技巧和常见树木的适用造型。
2. 技能目标:掌握观赏树造型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树木造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树木造型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赏树造型的基本概念2. 观赏树造型的分类3. 观赏树造型的技巧4. 常见树木的适用造型5. 观赏树造型的实践操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观赏树造型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观赏树造型的魅力所在。
2. 讲解与演示(1)观赏树造型的基本概念:介绍观赏树造型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观赏树造型的分类:讲解观赏树造型的种类,如自然造型、艺术造型、抽象造型等。
(3)观赏树造型的技巧:讲解观赏树造型中常用的修剪、绑扎、支撑等技巧。
(4)常见树木的适用造型:介绍不同树木的特点和适用造型,如松树、柳树、银杏等。
(5)实践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观赏树造型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了解造型过程。
3. 学生实践(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种树木,共同讨论该树木的适用造型。
(2)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分组进行观赏树造型的实践操作。
(3)作品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观赏树造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观赏树造型设计作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实践操作的认真程度。
2.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的观赏树造型作品,包括造型美观度、创意性、技术熟练度等方面。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观赏树造型的基本概念、分类、技巧等内容。
观察树木教案小学

观察树木教案小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树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树木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和描述树木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树木的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树木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 of 不同种类的树木。
2. 观察树木的场地或户外活动。
3.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树木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 展示不同种类的树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树木的多样性。
Step 2: 观察树木(15分钟)1. 带领学生到户外场地,选择一些树木进行观察。
2. 让学生观察树木的外形、树叶、树枝、树皮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观察树木的生长环境,如土壤、光照、水分等。
Step 3: 描述树木(10分钟)1. 让学生回到教室,用笔记本和笔写下对观察到的树木的描述。
2.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描述树木的外观、生长环境等特点。
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Step 4: 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观察和描述树木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栖息地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Step 5: 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棵自己喜欢的树木,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2. 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里拍摄一张自己喜欢的树木的照片,并写下对这棵树的描述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树木,让学生了解树木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树木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大自然。
观察树木教案幼儿园

观察树木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树木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够观察树木并描述其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具准备:1.记录观察结果的工具(纸和铅笔、相机等)。
2.树木观察表。
3.足够的树木标本和图片。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树木,提出一些问题,如:树木是如何长大的?为什么它们能够站立在地上?并与幼儿展开互动。
2.探究(3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走进树林或者学校附近的树木区域,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并鼓励幼儿触摸、嗅闻树木,感受树木的不同特征。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树木标本和图片,展示给幼儿观察。
3.讨论(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坐在一起,开始讨论他们观察到的树木的特征。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展开讨论:树干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树叶有什么形状?树木的树皮是什么质地?并与幼儿一起记录讨论结果。
4.扩展(2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使用记录工具,让幼儿将他们观察到的树木特征记录下来。
可以让幼儿用纸和铅笔画出观察到的树木,或者拍照留念。
鼓励幼儿观察更多的树木,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观察过程,并与幼儿一起总结树木的一些基本特征。
教师可以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或照片,让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最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个树木特征展示板,将幼儿的作品贴上,以便日后回顾和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不仅仅能够了解树木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并且通过观察树木,幼儿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因此,这个教案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幼儿园中班树木观察教案

幼儿园中班树木观察教案教案名称:探秘树木—幼儿园中班树木观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树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特征。
(2)了解树木种类和树叶的形状。
2.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对,学会分类、归纳和总结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心细度。
3. 情感目标:(1)加深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2)激发幼儿热爱自然和珍视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树木的基本特征观察。
2. 树种及树叶形状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掌握树木的基本特征,做到以色彩、形状、大小等特点分类和比对,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形状相似的树木,如何正确区分。
四、教学步骤1. 活动准备阶段(1)设定情境,让幼儿进入一片树林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自然之美。
(2)带领幼儿观察树木,提前准备好树叶和贴画,为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树叶。
2. 教学实施阶段(1)引导幼儿观察树木的形状、颜色和大小,以及树干的纹理。
(2)根据幼儿的观察后,让幼儿通过分类木材颜色、形状、大小和纹理等方式,将树木进行分类。
(3)在分类后,让幼儿贴上相应颜色的树叶标签,用图画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不同树种的形态,区分不同的树叶和种类。
(4)通过观察和比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鼓励幼儿通过类比和相似性,找出不同树种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3. 活动总结阶段(1)让幼儿分享自己对树木的观察和理解。
(2)帮助幼儿总结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的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式观察、分类、归纳、总结和动手实践。
六、教学资源树木、树叶、贴画等材料。
七、教学评价教师能否激发幼儿的乐趣和学习兴趣,并引导幼儿主动观察,进行分类和总结;幼儿能否在此过程中有效发掘自身的潜能,敢于询问和提问,有无创新性的思维;幼儿能否通过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幼儿园树木观察课程案例设计

幼儿园树木观察课程案例设计一、主题:幼儿园树木观察课程案例设计二、案例简述:本案例为一所幼儿园为小班级孩子们精心设计的树木观察课程。
幼儿园位于城市郊区,周围环境优美,有数株大树绿荫覆盖,是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好地方。
幼儿园通过该课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树木,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学习动手实践技能的兴趣。
三、案例设计: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孩子们将:a. 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需求;b. 观察、识别和比较树木不同的构造和特点;c. 培养实践操作技能。
2. 实施步骤:a. 引入环节:老师们可以先介绍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并鼓励孩子们讲述自己在树林中的经历。
然后,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一棵树,学习它的叶子、树皮、树干、根部和花果等建构及其特征。
b. 听讲环节:老师向孩子们讲解有关树木的知识,让孩子们发现树木内在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需求。
c. 操作实践环节:孩子们分组,利用放大镜和其他工具,对几种不同的树木进行观察。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观察、画图和记录,并对不同树木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共性。
d. 总结环节:孩子们将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通过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不同的反馈意见。
3. 师资及设备:本课程需要一个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应熟悉树木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设备方面,每个学生需要一台放大镜和绘画材料,以便更好地观察和记录。
四、案例效果:本课程能够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树木,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技能。
孩子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激发了他们探索和学习自然的兴趣。
同时,老师们也因课程设计灵活、科学而得到了效果的体现。
观察树木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树木的基本结构,认识常见的树木种类,掌握树木生长的基本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树木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
2. 常见树木种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
3. 树木的生长规律:生长周期、生长速度、生长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树木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树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树木的基本结构,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2)介绍常见树木种类,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树木。
(3)分析树木的生长规律,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
3. 观察实践(1)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树木,让学生亲自体验。
(2)分组进行观察,记录树木的形态、颜色、生长环境等信息。
(3)引导学生分析树木的生长特点,总结观察结果。
4. 交流分享(1)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观察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树木,爱护环境?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树木对生活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树木,爱护环境。
(3)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乡的树木种类,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认真、积极发言、团结协作。
2. 观察实践:观察结果准确、分析合理、总结到位。
3. 交流分享:表达清晰、观点独特、富有创意。
4. 课后作业:调查报告完整、内容丰富、有实际意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树木的基本结构、常见树木种类、生长规律等。
2. 观察记录表:记录树木的形态、颜色、生长环境等信息。
3. 实物展示:树木的标本、图片等。
4. 校园或公园:提供观察实践场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树木的基本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赏树木课程教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观赏树木》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和园林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园林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园林养护管理等园林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程主要研究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园林用途、栽培要点等理论和实践知识。
其中,掌握各种园林树木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重大作用,是本课程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观赏树木》是园林和观赏园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通过讲授观赏树木的分类、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城市园林树种选择及观赏树木配植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园林树木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植物群落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基本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园林树种的选择、规划、配植应用等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一系列专业技能,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贡献。
三、课程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
五、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观赏树木》.潘文明.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8 (二)推荐参考书目《园林树木学》.卓丽环,陈龙清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园林树木学》.陈有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中国树木志》.郑万钧.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目录
绪论................................................................................................................................................. ...... 2 第1章观赏树木的分类....................................................................................................................... 4 第2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 ............................................................................................................... 9 第3章观赏树木的习性..................................................................................................................... 19 第4章观赏树木的分布..................................................................................................................... 27 第5章观赏树木的园林应用............................................................................................................. 39 第6章观赏树木的配置..................................................................................................................... 42 第6章针叶观赏类.............................................................................................................................
52 第7章阔叶观赏类............................................................................................................................. 52 第8章观赏竹类 .................................................................................................................................
53 第9章棕榈类观赏树木..................................................................................................................... 53 第10章蔓木观赏植物的类型..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