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_杨茜

合集下载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依据与体制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依据与体制

1.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实⾏“科学规划、统⼀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的原则。

2.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依据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必须依法⾏政,运⽤法律法规才能奏效,同时⽤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者的⾏为。

(1)在规划管理中主要依据的⾏政法规是国务院2006年9⽉19⽇公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

(2)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中华⼈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民共和国野⽣动物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民共和国⾃然保护条例》。

(3)依据的⾏政规章和技术规范有建设部发布的《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华⼈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等。

3.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体制 风景名胜区管理集中体现在资源管理。

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政管理具有多元执法主体的特征,除了规划管理以外,还有其他⽅⾯的管理⼯作和管理职责。

因此,我国对风景名胜区实⾏的是属地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民政府设⽴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和统⼀管理⼯作。

国务院和省级⼈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其中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监督管理⼯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作。

省、⾃治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监督管理⼯作。

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作。

在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中,省、⾃治区⼈民政府和直辖市⼈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分别是建设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者具有明显区别。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

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然、健康、休闲的理想去处。

然而,与城市规划相比,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与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

本文将从规划与管理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农村规划中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质量,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资源。

一、风景名胜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自然保护。

保护自然景观,限制开发建设,禁止开采矿产、伐木等破坏性行为。

2.重视生态平衡。

注意自然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尽可能降低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落实可持续发展。

考虑开发与保护的统一,加强管理和监测,维护生态环境、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展现旅游文化。

考虑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旅游文化元素,丰富景区内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空间规划和功能规划。

空间规划是指依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条件,对区域内的山川、水系、林区、建筑物、交通网络等进行布局设计。

功能规划是指明确景区的定位和服务内容,包括要开发的旅游项目、游览路线等。

二、风景名胜区管理高质量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

具体来说,风景名胜区管理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1.提高文化服务水平。

景区不仅是旅游目的地,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

景区应该把文化挖掘利用起来,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服务。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监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和湿地修复,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优化旅游产品。

通过深入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推出更多新奇、具有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景区的收益和影响力。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防范和处理各种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为游客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风景名胜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对风景名胜区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风景名胜区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文化遗产流失等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势在必行。

一、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意义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传承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

风景名胜区往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湖泊、森林、动植物等。

这些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保护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开发区域,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有助于传承文化遗产。

风景名胜区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包括古建筑、传统民俗、文学艺术等。

这些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保护规划,可以合理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最后,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保护规划,可以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原则制定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的原则。

首先,保护规划应具备科学性。

科学性是保护规划的基础,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和问题,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保护规划。

科学性还包括合理规划开发区域,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

其次,保护规划应具备可行性。

可行性是保护规划的前提,需要考虑到政策法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确保保护规划的实施能够顺利进行。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引言: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旅游资源,其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规划的意义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和提升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布局景点和设施,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规划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合理划定保护区和开发区的范围,采取科学的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人文关怀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注重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感受。

在景点布局和设施设计上,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可持续发展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布局,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三、实施过程1.调研与分析在规划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工作。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旅游市场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其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研究,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2.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方案。

方案应包括景区的总体布局、景点的选择和设计、旅游设施的规划等内容。

在制定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游客的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公众参与与意见征集规划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工作。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为 了 确保 风景 名 胜 区 的 可持 续 发 展 .规 划 一般 应 遵 循 以下

21 风 景 名 胜 区总体 规 划的 主 要 任 务 和基 本 内容 .
些 基 本 原则 。
风 景 名 胜 区总 体 规 划分 为 规 划 纲 要 和 总 体 规 划 两个 阶 段
1 风 景 名 胜 区 规 划 的原 则
划 。6 确定 风 景 名 胜 区旅 游服 务 设 施 规 划 。7 确 定 风景 名 胜 区 () () 基础工程规划 , 括道路交 通 、 水 、 水 、 力 、 信 、 保 力 原 则 意 味 着 任何 资源 的使 用 都 是有 极 限 的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的利 用 也 不 例 外 。 当使 用 强 度 超 过 某一 阈值 或 临 界 值 时 , 资 源 环境 将 失 去 其 持 续 利用 的可 能 风 景 名胜 区开 发 利 用 必 须 要 在 其 允 许 的 环 境 承 载 力 ( 称 环 境 容 量 ) 内 。 是 风 景 名 胜 或 之 这 区 可 持续 发展 的关 键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 14 0 16 :0
I e n oi fc lua ce c d T c n lg nn rMo g l Ag ut rlS in eAn e h ooy a i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杨 茜 , 杨 淑 英 , 李 建 玲 , 王 晓 燕

就 是 风 景 区 内包 涵 有 许 多社 会 经 济 问 题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 自
然~ 会 复 合 生 态 系 统 ”所 以 只有 将 各 种 发展 需 求 统 筹 考 虑 . 社 依 据 资 源 的 重要 性 、 感 性 和 适 宜 性 . 合 安 排 , 调 发 展 , 能 从 敏 综 协 才 根 本 上解 决 保 护 与 利 用 的矛 盾 . 到 资源 永 续 利 用 的 目的 达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是指对风景名胜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一套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常见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1. 保护与利用原则:风景名胜区规划应注重保护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同时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规划范围和区划:确定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和区划,并划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用途。

3. 自然景观保护:保护自然景观的特色和完整性,限制开发建设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文化遗产保护: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文化遗产,如历史建筑、文物等,合理利用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

5.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

6. 规划管理机构: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规划,监督管理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工作。

7. 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适宜的游客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餐饮场所、住宿设施等,提供便利的游览条件。

8. 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减
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9. 规划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实施情况,根据需
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体来说,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旨在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
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优质的游览和服务条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及内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及内容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及内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利用闲暇时光去旅游放松自己。

旅游业也在慢慢的发展壮大,关于旅游景区规划大家了解吗?其实旅游景区规划是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发挥多种功能和作用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是致力于有效地组织各种资源为旅游者创造某种特殊的体验。

资源与市场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为游客塑造美好的体验,为开发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一、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1.突出景观特点:独特性--吸引游客最关键的要素,如黄山奇特、泰山雄伟、华山险要。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人文建筑,便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景区风格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而使游客感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如白鹿洞书院。

3.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是基础。

旅游业的开发也要做到维护生态平衡,由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西湖经过开发,生态环境更加优越。

4.最佳综合效益:一点多用,原因是旅游区不宜建设过多的建筑,因此有一些必须建的也可以做多种用途,如灯塔与观光台。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1、景区形象:景区的特色决定着对游客的吸引力,是景区形象的决定性因素;而景区形象就是对景区特色的直接反映。

通常景区主题口号要加以概括,口号易于宣传,易于被人们接受,如不到长城非好汉、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为了追求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加漫科技产业,农游利用的最优化,并保证旅游景区的可可通过功能分区的方式来规划景区,因功能分区图。

如此项目地块以山地丘陵为主,从入口方向往园区呈上坡走向,园区内有三块高地,以这三块高地为核心,俯瞰人工湖的水景,营造出一种山水结合,风格独特的主题公园基础氛围。

占地面积1000亩,共有入口广场区、加勒比风暴区、魔幻区、湿地景观区、红色客家区、儿童乐园区、冒险区、生态园区等8大主题区域。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辐射力最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是扩大旅游消费的重点领域。

为了保护和开发好风景名胜区这一宝贵的资源,需要制定一系列规划规范。

以下是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一些建议,字数不足1000字。

一、整体规划1.明确目标和定位: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2.合理分区: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游览区、保护区、开发区等,并制定相应规划方案。

3.保护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4.工程项目管理:明确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二、景区管理规范1.游客接待管理:制定游客接待量标准,合理安排游客接待设施,开展预约制度,引导游客有序游览,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拥堵。

2.资源保护管理:制定资源保护规范,加强对景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过度消耗和破坏。

3.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制度,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管和清洁工作,提升景区环境质量。

4.安全管理: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安全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

三、旅游设施建设规范1.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道路、桥梁、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确保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和运行顺畅。

2.停车场建设:制定停车场建设规范,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和位置,确保游客的车辆有合理的停放场所。

3.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厕所、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

4.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公园、广场、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提供良好的游憩和休闲环境。

四、文化遗产保护规范1.文物保护规范:制定文物保护和管理规范,修复和保护文物和古迹,加强安全监管,防止文物的损毁和失窃。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相应规范,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自 治 区 甜 糯 玉 米 品 种 区 域 试 验 :3 点 平 均 单 产 鲜 果 穗 1007.8kg/667m2,糯玉米蒸煮品质排名第三位(表 1)。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表1 试验阶段 杂交种鉴定 多点鉴定 多点鉴定 区域试验 区域试验
2005-2009 年种星白糯 1 号在内蒙古试验产量、品质结果
充分发挥风景资源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 维护景观的地 方特色,强调回归自然,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 1.4 环境承载力原则
承载力原则意味着任何资源的使用都是有极限的, 风景名 胜资源的利用也不例外。当使用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或临界值时, 资源环境将失去其持续利用的可能。 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必须 要在其允许的环境承载力(或称环境容量)之内,这是风景名胜 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5 分区管理原则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6):104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杨 茜, 杨淑英, 李建玲, 王晓燕 (包头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 图 分 类 号 :F592.99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关于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风 景名胜资源的综合布置,经过批准的规划是风景名胜区保护、 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依据。 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 细规划两部分。
收 稿 日 期 :2011-10-28
2.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为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
2006-2007 年杂交种高级产比与多点鉴定: 平均单 产 鲜 果 穗 1100.0kg/667m2,比中糯 1 号增产 15.3%。
2008 年 自 治 区 甜 糯 玉 米 区 域 试 验 :3 点 平 均 单 产 鲜 果 穗 963.4kg/667m2,糯 玉 米 蒸 煮 品 质 排 名 第 一 位 。
根据风景资源价值与分布,划分功能分区,严格实行“山上 游,山下住”、“区内游,区外住”、“区内景,区外商”、“区内名,区 外利”的管理原则,在保证风景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促进地 方经济发展。 1.6 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些遭到破坏 的风景名胜区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自然恢复阶段。 所以对待风 景名胜区规划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 妥善处理近期实际与远景目标的矛盾,从最终目的出发,统一规 划,分步实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内容
6期
李美莲等:甜糯玉米种星白糯 1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07
率 68.8%。 鲜果穗单产 963.4kg/667m2,商品品质综合评价:外观 28.0 分,蒸煮品质 61.6 分,综合评分 89.5 分,排名第一位。 大斑 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矮花叶病毒病、心叶期玉米 螟危害 1 级;丝黑穗病赤峰点 5 级,瘤黑粉病内蒙古农牧业科学 院试点 5 级,其他试点 1 级。 赤峰点倒折率 3.5%。 3.2.2 2009 年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甜 糯 玉 米 区 域 试 验 出 苗 至 采 收 104d。 植株整齐,株型松散,保绿度 83.8%。 株高 227.1cm,穗位 105.9cm, 双 穗 率 平 均 43.9% , 果 穗 短 锥 形 , 穗 长 18.3cm, 穗 粗 4.5cm,穗 行 数 14~16,秃 尖 0.4cm,行 粒 数 平 均 36.7 粒 ,籽 粒 白 色,白轴,苞叶长短适中,苞被完整,穗形、粒型一致,籽粒饱满, 排列整齐,皮较薄,较柔嫩,鲜百粒重 28.9g,出籽率 71.9%。 鲜果 穗 单 产 1007.8kg/667m2,商 品 品 质 综 合 评 价 :外 观 28.1 分 ,蒸 煮
详细规划的任务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规定风景各区用地 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 或直接对建设项目做出具体 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在风景名胜区内,应根据景区开发的需要,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作为景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主要内容 有:(1)详细确定景区内各类用地的范围界线 ,明确用地性质和 发展方向, 提出保护和控制管理要求, 以及开发利用强度指标 等,制定土地使用和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细则。 (2)对景区内的人 工建设项目,包括景点建筑、服务建筑,管理建筑等,明确位置、 体 量 、色 彩 、风 格 。 (3)确 定 各 级 道 路 的 位 置 、断 面 、控 制 点 坐 标 和 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 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风景名胜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主 要是针对明确的建设项目而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条件分析和 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道 路 系 统 规 划 设 计 、工 程 管 线 规 划 设 计 、竖 向 规 划 (下转 107 页)
文献标识码:C 10.3969/j.jssn.1007-0907.2011.06.052
文 章 编 号 :1007-0907(2011)06-0104-01
为了确保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一般应遵循以下 一些基本原则。 1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 1.1 保护优先原则
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而不可再生的遗 产 ,风 景 名 胜 区 的 价 值 首 先 是 其 “存 在 价 值 ”,只 有 在 确 保 风 景 名 胜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风景名胜 区的多种功能。 因此,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1.2 综合协调原则
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 结合当地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及其他相关规划,根据风景区的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发展 战略布置。 风景名胜区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1)进行风景名胜 资源调查与评价,明确风景资源价值等级,保存状况以及风景名 胜区主要存在问题。 (2)分析论证风景名胜区发展条件(优势与 不足),确定发展战略。 (3)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包括资源 保护目标、旅游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 (4)论证并原则确定 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体布局以及资源 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根据风景 名胜区规划纲要,综合研究和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性质、范围、规 模、容量、功能结构、风景资源保护措施,优化风景名胜区用地布 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引导风景名胜区健康、持续发展。 2.2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包括
隔离种植。 最好选择距离其它玉米 300m 外种植,也可采用 时间 隔 离 ,与 其 它 玉 米 的 花 期 相 差 20d 以 上 ,防 止 窜 粉 ,利 于 保 证果穗纯白的品质。 4.2.3 田 间 管 理 适 时 定 苗 ,5 叶 期 定 苗 , 行 距 50cm, 株 距 30cm, 种 植 密 度 4500 株/667m2 左 右 。 生 长 期 间 根 据 降 水 状 况 及 时 灌 溉 , 大 喇 叭 口 期 (9~10 片 叶 展 开 ) 结 合 灌 溉 追 施 尿 素 20kg/667m2。 4.2.4 去除分蘖和小穗 种星白糯 1 号有分蘖特征, 应及时 去除。 吐丝后保留两个果穗,去除多余的小穗,以提高产量和 商品性。 4.2.5 病 虫 防 治 苗 期 主 要 防 治 地 下 害 虫 , 可 用 50%辛 硫 磷 1000 倍 液 灌 根 。 玉 米 小 喇 叭 口 期 到 大 喇 叭 口 期 可 用 Bt 乳 油 600~1000 倍液灌心防治玉米螟,隔 7d 再防治一次。 4.2.6 收 获 适 时 采 收 甜 度 高 、种 皮 薄 、品 质 好 ,一 般 在 玉 米 吐 丝授粉后 25d 左右分批采收。 判断鲜果穗采收期可从外观上看
[3] 钟 莉,茅国夫,缪卫根.不同秋播期对甜玉米品种金银蜜脆产量和
品 质 的 影 响 [J]. 园 艺 与 种 苗 ,2011(1):65-66.
[4] 辛德财,王鹏文.不同糯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采收期研究[J].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10,38(5):2290-2291.
[5] 姜艳超,王庆祥.不同品种、密 度 、肥 料 对 甜 糯 玉 米 产 量 的 影 响 研 究
[1] 贾 恩 吉 ,何 文 安 ,赵 仁 贵.鲜 食 糯 玉 米 栽 培 及 速 冻 保 鲜 技 术[J].杂 粮
作 物 ,2009,29(6):391-392.
[2] 冯健英,许 洛,王绍新,等.不同播期对 糯 玉 米 石 彩 糯 1 号 生 长 发
育 的 影 响 [J].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2011,39(23):13988-13990.
鲜 果 穗 (kg/667m2)
比 ck(%)
综合评分
1000.5
10.5
1100.0
15.31100.01 Nhomakorabea.3963.4
89.5
1007.8
89.5
蒸煮品质排名
第一位 第三位
4 适宜种植区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果穗包叶变松,花丝干枯变黑褐色,籽粒的乳熟后期采收为佳。
4.1 适宜区域
参考文献:
种星白糯 1 号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甜糯玉米种植区有效 积温 2400℃以上地区都可以推广种植。 4.2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4.2.1 选 地 与 施 肥 选 择 中 等 以 上 肥 力 土 壤 , 施 优 质 农 家 肥 1500kg/667m2 作 底 肥 , 磷 酸 二 铵 15~20kg/667m2 或 玉 米 专 用 肥 20kg/667m2 作种肥,拔节期追施尿素 20kg/667m2。 4.2.2 播种 呼和浩特地区 4 月 25 日至 6 月初均可播种,播前 要有良好的底墒, 每 667m2 播种量 1.75kg 左右, 每穴下种 1~2 粒,播深 3cm 为宜。
(1)根据地形特征 、行政区划和保护要求 ,划定风景名胜区 规 划 范 围 ,包 括 外 围 保 护 地 带 。 (2)确 定 风 景 名 胜 区 规 划 性 质 、发 展 目 标 、规 模 容 量 。 (3)根 据 风 景 名 胜 区 功 能 分 区 ,确 定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进 行 风 景 游 赏 组 织 。 (4)确 定 风 景 名 胜 资 源 保 护 规 划 ,明 确 保护措施与要求。 (5) 确定风景名胜区天然植被抚育和绿化规 划 。 (6)确 定 风 景 名 胜 区 旅 游 服 务 设 施 规 划 。 (7)确 定 风 景 名 胜 区 基础工程规划,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环 卫 、能 源 、防 灾 等 设 施 的 发 展 要 求 与 保 障 措 施 。 (8)确 定 风 景 名 胜 区内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9)制定分期发展 规划。 (10)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提出措施建议。 2.3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